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學籃球立體化教學目標實現路徑淺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中學階段是學生體能、運動能力和運動興趣發展最快的階段,因此,該階段的教學應主要注重學生運動興趣與運動能力的培養。本文基于《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所提出的校園籃球專項發展要求,結合當前我國中學校園籃球教學實施現狀,提出了具有適用性的中學籃球立體化教學目標設想,并就該教學目標的實現路徑展開了探索。
關鍵詞:中學;籃球;立體化;教學目標;路徑
立體化教學目標是指根據當前體育素質教育改革政策方針以及《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所提出的學校體育教學關于堅決落實體育教育在學生綜合素養培養中的學科責任要求,以體育活動和體育教育為介質,實現學生在知識、素養和能力3個層面,包括身體、思想道德、個人品格、人文教育和社會適應力5個維度的均衡發展。根據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中學階段是學生體能、運動能力提升速率較快的階段。中學體育作為中學教學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承上啟下的教學責任,該階段的體育教學結果不僅會影響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更對學生今后體育運動技能水平的持續發展以及“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具有重要影響。自2012年“校園籃球”作為陽光體育的重要開展內容以來,各級學校積極響應素質教育政策,分別從教學目標、人才培養目標、教學手段、教學內容和教學開展形式等方面,展開了校園籃球教學與推廣工作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籃球教學與中學體育素質教育的有機結合。但根據筆者對中國知網等專業中文期刊的檢索結果,我國中學籃球教學在教學模式上仍沿襲競技籃球教學模式,在教學體系上也未形成基于中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水平的獨立教學體系,缺乏立體化的教學目標設計和教學路徑探索,上述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學籃球教學成效。因此,本文基于素質教育育人目標和《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所提的校園籃球專項發展要求,從籃球知識體系建設、籃球運動素養和運動能力3個方面探討中學籃球教學的立體化可行性實現路徑。
1當前我國中學籃球教學開展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1.1中學籃球教學開展廣度和普及度較高,但教學成效不足
籃球運動是較早進入我國教學體系中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但目前中學籃球教學研究和教學實踐仍存在不少問題。我國中學籃球教學從開展廣度和普及度2個指標上來看表現較好,但就中學階段籃球教學的開展成效來看,我國廣大中學籃球教學仍存在以下4大主要問題:第一,教學內容結構簡單,仍沿襲競技籃球運動的開展模式,在教學設計上仍以籃球技戰術為核心內容,缺乏與籃球文化、籃球運動素養等內容的關聯。第二,籃球教學實踐缺乏籃球運動能力與籃球運動興趣、籃球素養間的連貫性、體系化設計,缺少相關運動素養的拓展性設計。目前,中學籃球教學主要以“三步上籃”“籃下截擊”等幾個有限的技戰術動作練習為主,對籃球能力與素養的拓展性教學探索不足。第三,教學手段以“教師教、學生模仿”訓練為主,中學生在籃球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無法得到全面體現,無法實現自主能力的提升。第四,學校延伸性籃球教學環節缺失,校園籃球環境建設不足,課內外一體化教學缺乏現實支撐,難以激發中學生的長久興趣和發展性學習。
1.2中學籃球技能以訓練為主,缺乏理論與認知教學,影響學習遷移能力
籃球運動是一項基于豐富多變的籃球運動技戰術而發展起來的一項重要的競技運動,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不斷融合與發展,形成了豐富的籃球運動理論、籃球運動歷史和籃球文化、籃球素養多個構成板塊。完整的籃球教學應以籃球技戰術教學為主,輔以籃球運動理論、籃球文化和籃球歷史教學,使中學生能對籃球發展史、籃球名人堂、籃球技戰術具有全面的認知,激發中學生強烈的籃球運動參與意愿和持久的運動興趣,甚至內化成一種能力和素養教育手段,從而獲得更多元化的自主成長機會。但目前中學籃球教學大綱仍是技戰術,鮮有學校涉及籃球理論、籃球發展史、籃球歷史名人介紹等較為完備的教學整體設計,導致廣大中學生的籃球學習難成體系,缺乏整體籃球認知和籃球運動遷移能力,出現了籃球可持續學習熱情和興趣不足等現象,影響了中學籃球教學轉化能力和開展成效。
2中學階段籃球教學立體化教學目標的實現路徑
2.1構建多渠道師資培養渠道,提升籃球學科建設與教學實踐能力
教學作為一個特殊的雙向活動,教師是教學開展的核心組織者和參與者,教師的素養和學科認知水平將對教學目標理解和教學內容的實施產生直接影響,因此開展中學籃球教學立體化教學目標的實現路徑首先應以師資培養渠道和學科建設能力為基點展開。首先,構建校內外多元化教師成長渠道,通過籃球專業競技隊伍、社會層面籃球俱樂部、高校聯合培養等多元化形式實現教師隊伍培養的多元化和多樣化,為中學籃球教師在籃球理論、籃球運動技能、籃球教學技能和思想認知等主要教學能力的成長奠定堅實的現實基礎。其次,通過加強理論教學培訓,提升中學籃球教師學科教研、構建與學科建設能力,為籃球教學實施和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奠定堅實的理論與認知基礎。最后,構建中學教師籃球專項能力成長考評機制,通過不定期考核和專項籃球教學技能考評等形式激勵籃球教師的教學技能和教學實踐的成長。
2.2打造校園聯賽、文化節多元結合發展路徑,拓展中學籃球教學影響成效
體育素養是一個綜合教育結果,需要漫長的后天學習和長期的環境浸潤才能產生長遠的影響。而人文素質的最終穩定形成更需要人文素質過程性教育和良好的環境影響。本文認為,在中學階段探索籃球立體化教學目標的第二個重要實現路徑是要加快研制校園聯賽、文化節等多元結合發展策略,通過校園常規化和非常規性的各級籃球運動聯賽機制和濃厚的運動氛圍的創設,帶動更多中學生主動參與到籃球運動中,并在校園內形成廣泛的運動興趣和運動氛圍風尚,從而提升籃球運動的課內外拓展深度,使籃球運動成為中學生普遍選擇的運動項目。而通過校園籃球與文化節等的多元化結合發展策略,使籃球文化、籃球知識、籃球競技表演能得到體系化曝光與認知,從而真正做到為中學校園籃球運動的長足發展提供浸潤式校園環境,讓中學生對籃球運動產生深厚的感情,最終提升籃球運動的知識遷移與內化的能力。
2.3構建立體化教學成效監督機制,發展中學生個性,形成教學核心競爭力
美國校園籃球運動不僅獲得了風靡全美國的發展局面,因其籃球專業人才的培養和該運動的個性化發展,通過NCAA(美國大學生籃球聯盟)等高規格聯賽催生出了巨大的商業發展空間,形成競技籃球專業聯賽、賽事組織、賽事經紀、籃球培訓和籃球裝備生產、銷售等幾大成熟產業分支。中學籃球教學是未來籃球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儲備階段,該階段的教學結果和啟蒙教學成效,不僅對中學生的籃球運動技能基礎、籃球情感培養和籃球運動興趣的激發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更對后續籃球運動的專項學習與技能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因此,探索中學階段籃球教學成效監督機制和人才培養監管機制,對我國籃球教學和籃球運動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當前我國廣大中學籃球教學僅作為興趣課引入,并沒有針對籃球教學特點和需要,制定出長期的教學規劃和教學成效考核、個體成長監督機制。因此,本文認為第三個重要的中學籃球立體化教學目標實現路徑探索就是要構建立體化的教學成效監督機制,分層教學尊重中學生個性發展,形成教學核心競爭力。特別是針對教師、中學生和學校學科建設3個主體的教學成效監督機制,真正對中學生實現分層教學,對有競技籃球運動發展潛能的中學生進行技戰術強化練習,使其具有扎實的體能、技戰術運動能力基礎,而對于籃球興趣濃厚,理論認知能力好的中學生重點培養其籃球興趣,為理論教學和科研做準備,通過分層教學形成中學籃球教學核心競爭力。
3結語
中學籃球教學是籃球啟蒙階段,該階段的教學成效會對我國校園籃球運動的推廣與教學成效產生重要影響。本文基于《體育強國建設綱要》中提的校園籃球專項發展要求,分別從高水平教師隊伍培育渠道、構建多元結合發展路徑和建立監督機制3個層面進行了立體化教學目標構建和教學實踐路徑深度探索,以期促進提高中學籃球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建新.籃球運動對中學生的教育價值及實現路徑研究[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20(5):112.
[2]張峻瑋.籃球教學中學生觀察學習能力的提升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0,28(6):108-109,160,165.
[3]柯良澤.以人才為培養為導向的高中籃球教學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9(8):118-119.
[4]褚海濱.新形勢下中學籃球教學改革的思路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7(9):81-82.
作者:鄭世冬 單位:日照市新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