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版畫教學策略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高等院校美術教育是我國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美術創作、美育、學術科研等方面能夠相對完整地融入傳統藝術形式、傳統文化,發揮傳承傳統文化的作用。中國版畫的發展歷史悠久,隨著版畫技術的逐漸成熟,在高校美術教學中引入版畫教學是大勢所趨,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綜合素養,促進其全面發展。版畫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代表,開展版畫教學有助于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
版畫是高校美術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近年高校相繼開設的重要課程。生動翔實的版畫教學,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藝術理解能力、感悟能力,使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逐漸提高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在高校美術教學中開展版畫教學,不僅迎合了當下綜合教育、素質教育的需求,而且有助于弘揚以版畫藝術為代表的優秀傳統文化[1]。鑒于此,相關人員應重視高等院校中的版畫教育,深入了解版畫的藝術底蘊和教育意義。教師需要根據現階段的教學需求、教育部門的相關規定等,選擇正確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版畫,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讓學生對版畫形成清晰明確的認知。高校美術教師需要提升對版畫教學的重視程度,調整原有的課程設置,在版畫教學中補充與之相關的傳統文化內容。對于不善于操作的學生要及時幫助與引導,同時向學生講解版畫對自身的有益影響。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突出版畫藝術的特點,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與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
2版畫的藝術特征鮮明,需要運用刀具雕刻。不同的學生往往會在版畫創作過程中養成不同的創作習慣,這些都會對版畫作品的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為了更好地完成版畫教學的目標,教師需要秉持嚴謹、認真、踏實的態度進行教學,為學生提供創作版畫的時間和機會,同時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提高藝術創作能力與水平[2]。在版畫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有效調整與利用民族資源。中國版畫的發展歷史十分悠久,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鮮明的地域特點。近年來,隨著有關部門對素質教育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高校美術教師也著力于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藝術能力、綜合素質等。版畫創作具有較強的藝術性、綜合性、操作性、技能性,學生需要在掌握一定的繪畫技巧的基礎上,不斷提升雕刻技能,培養自身的創新思維和創作能力,始終保持對藝術的好奇心、探索精神,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藝術水平。根據相關文獻與調查研究的結果可知,在大學階段接受版畫教育的學生,其社會適應能力和實踐能力較強。由此可見,在高校開展版畫教育,對學生今后的成長和發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既能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又能推動其成長和發展[3]。
創作版畫主要借助刀具和木板,學生在學習版畫時需要了解不同刀具的使用方式、不同木板雕刻出的效果,以及印刷、打磨等的要領。版畫具有自然、抽象的特點,版畫作品能夠引起人豐富的聯想[4]。鑒于此,教師在開展版畫教學時,需要給予學生充分的空間進行創作,避免只是讓學生學習與掌握相關的創作技法。教師可以設定某個主題,給出固定的題材,讓學生自由選擇并創作,以此發散學生的創作思維,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在高校美術教學中開展版畫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學習版畫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創作能力、創新思維、藝術鑒賞能力等,有助于增強學生的綜合素養。現階段,不同行業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需求也越來越大,高校作為向社會輸送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場所,需要認識到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性。在制定版畫教學機制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所在學校的具體情況,借鑒其他院校的成功教學經驗,選擇最佳的教學模式,在此基礎上體現所在學校的教學特點,有效提升版畫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同時,教師在開展版畫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于版畫學習的興趣和重視程度,在教學中引導和幫助學生學習與掌握版畫創作的相關技能和知識,鼓勵學生在創作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大膽嘗試、用心創作,這對學生的成長和學習都大有裨益[5]。
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版畫教學活動與學生學習活動的順利開展,為此,教師需要秉持以人為本、與時俱進的教學態度,合理有效地開發教學資源,選用符合高校學生需求的教學方式,創新人才培養的具體工作計劃[6]。圖1、2為江南水鄉系列的版畫,在引導學生創作版畫之前,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范作,讓學生通過視頻和圖片的形式欣賞優秀的版畫作品,分析范作的優點與創新之處,進而開展版畫創作。
首先,教師需要調整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流程,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開展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增強學生對版畫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教學氛圍,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這樣一來,學生可以有效發散創新思維,進而更好地開展版畫學習。
其次,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將傳統和現代相結合,通過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向學生展示傳統藝術的特點,避免長時間使用講授教學的方式,影響學生對課堂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結合視頻、圖片、音頻等內容講授理論知識,以此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版畫教學中涵蓋的內容十分豐富,教師需要借助多樣化的教學工具開展教學,由此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點。
總之,在版畫創作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對新技術、新材料的使用,以此開闊學生的眼界。現階段,信息化時代已經來臨,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移動終端、互聯網等獲得更多的藝術信息。為此,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創新教學方式、更新教學理念、完善教學方法,大膽運用不同的材料進行創作,豐富版畫教學的整體形式[7]。
版畫蘊含豐富的藝術底蘊,這對版畫教師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將理論基礎與實踐操作相結合,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在點評學生的作品時,應表揚其作品的創新之處,婉轉地指出其作品存在的不足之處,并提出相應的完善措施。在高校開展版畫教學,除了符合當前倡導的綜合教育、素質教育的要求,還有助于促進以版畫為代表的優秀傳統文化的長遠發展。為此,教師需要積極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版畫藝術。如,教授學生利用Photoshop等軟件制作數字版畫,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優秀的版畫作品,組織學生欣賞名家名作,帶領學生開展戶外寫生,設定命題創作等。教師應開展形式豐富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感受到版畫創作的獨特性,獲得版畫學習的樂趣[8]。
高校版畫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在開展版畫教學時,需要綜合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還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由于不同學生的審美能力、美術創作水平不盡相同,為此,教師應結合不同學生的學情,為學生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讓學生發揮自身的優勢開展版畫創作,由此創作出不同主題、風格、內容的版畫作品。教師在開展版畫教學的過程中應做到換位思考,在點評學生的作品時,應首先肯定學生作品的價值,進而從學生的角度加以賞析,最后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引導學生加以改進。對于學習版畫興趣較為淡薄的學生,教師需要重點關注,給予其必要的鼓勵和幫助,讓學生在版畫創作的過程中收獲成功的喜悅,由此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版畫創作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在指導和教學的過程中適當提高創作難度,讓學生有效把控作品的內容與主題。這樣既可以滿足學生在藝術探索中的多樣化需求,又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作水平。
結語
版畫藝術是我國的傳統藝術形式之一,具有淳樸自然的藝術特色,在世界藝術領域中的影響也十分廣泛。版畫在出現之初只有簡單的雕刻、印刷工藝,現階段的版畫已經發展成畫、刻、印一體,是我國重要的藝術形式。隨著社會的發展,豐富多樣的藝術形式不斷涌現,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版畫藝術的發展。在高校中開展版畫教學,能夠有效傳承以版畫藝術為代表的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民族文化,豐富學生的藝術底蘊,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
參考文獻:
[1]何吉慶.版畫教學在高等師范院校美術教育體系中的價值分析[J].美與時代(中),2021(5):101-102.
[2]邱實.高校版畫教學現狀與普及度提升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21(6):116-117.
[3]周志奮.高校版畫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研究[J].美與時代(中),2021(2):87-88.
[4]劉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校版畫課程中的運用探究[J].參花(下),2020(11):74-75.
[5]余瑋,曾蘭建.應用型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版畫教學研究[J].西部皮革,2020,42(20):138-139.
[6]于海燕,張浩森.關于高校美術教育專業版畫教學的思考[J].大觀,2020(10):167-168.
[7]戴迪.四川高校版畫教學與創作概況[J].美與時代(中),2020(9):93-94.
[8]楊孔兵.版畫推廣實踐對于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價值[J].美術教育研究,2020(7):108-109.
作者:洪廣明 單位:上饒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