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縣委人大設備安全管理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近年來,我縣先后完成了特種設備的專項普查、整頓工作,基本掌握了特種設備的數量及安全狀況,特種設備安全形勢總體平穩,為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創造了有利條件。但是,隨著我縣經濟的快速發展,特種設備使用數量不斷增加,使用范圍日益擴大,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如使用單位安全主體責任意識比較淡薄,特種設備非法安裝、無證使用、作業人員無證上崗等違法行為和事故隱患不斷出現,安全事故時有發生,長效監管機制有待完善,特種設備安全形勢依然嚴峻。為切實加強特種設備安全工作,按照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和市政府辦公室《轉發市質監局關于加強特種設備安全工作意見的通知》精神,對我縣特種設備安全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特種設備安全使用事關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事關社會穩定的大局。各級各有關部門和廣大企業必須從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城市”的戰略高度出發,進一步提高對特種設備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按照“忠于職守、勇于負責、嚴格把關、保國安民”的總體要求,建立健全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責任制,發揮各級政府、監管部門和生產經營單位的整體作用,構建體制健全、職責分明、運行高效的特種設備長效動態安全監管新體系。
二、工作目標
通過一年努力,建立縣、鄉鎮(街道)二級較為完善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體系,特種設備使用登記率、定期檢驗率、作業人員持證上崗率和事故隱患整治率等符合安全規定要求,努力建立“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企業全面負責、檢驗技術把關、社會監督支持”的特種設備安全工作格局,特種設備安全狀況保持基本穩定,力爭不發生重特大事故,傷亡事故率控制在0.8起/萬臺以下,其中鍋爐壓力容器傷亡事故率控制在0.4起/萬臺以下。
三、工作內容
根據特種設備安全工作新格局,加強動態安全監管網絡的建設,重點建立動態安全監管組織體系和動態信息管理體系,實現全過程的動態、長效監督管理。
(一)加強安全監管體系建設。目前我縣特種設備數量2905臺(套),各類氣瓶超過13多萬只,壓力管道近130公里,分布在全縣各鄉鎮(街道),且85%的使用單位屬于中小企業。要管好這些設備,實現安全生產,必須從政府領導、部門監督、基層協管、企業負責、群眾監督和法定檢驗6個層面建立起較為完整的安全監管組織體系。
1、縣政府將加強對特種設備安全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組織體系,落實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責任制,支持、督促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履行安全監察職能,落實和保證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管理所需的經費;及時協調有關部門,解決特種設備安全監察中存在的重大問題,采取有力手段督促和幫助消除事故隱患。同時,按照安全生產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定期研究分析特種設備安全形勢。
2、各有關部門應按照法律賦予的職責,承擔各自的安全責任。質監部門要認真抓好特種設備的安全監察工作,對特種設備的生產(包括設計、制造、安裝、維修、改造)、使用單位和檢驗檢測機構實施安全監察,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掌握特種設備的狀況,強化消除事故隱患的各種措施;要建立特種設備安全形勢定期分析和報告制度,對發現的重大事故隱患要及時報告縣政府,督促企業消除事故隱患;加強安全監察力量和稽查力量,保證日常巡查和突發性事故的緊急處理工作。經貿、教育、衛生、旅游、建設、交通、水利、電力等行業主管部門要把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工作列為本行業、本部門安全管理重點工作之一,做好特種設備法律法規和安全知識的宣傳工作,及時掌握特種設備的安全狀況和使用動態,督促使用單位認真履行法律法規規定的安全義務;配合質監部門共同做好特種設備安全檢查、事故隱患整治及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工作。
3、鄉鎮(街道)要按照《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安全生產條例》的要求,履行特種設備屬地管理的職責。鄉鎮(街道)、村(社區)是監督特種設備安全的基礎力量,應把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作為安全生產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各鄉鎮政府(街道辦)應指定專人負責特種設備安全工作,做好特種設備法律法規和安全常識的宣傳工作,及時掌握本行政區域內特種設備的使用動態,及時發現和制止非法使用現象,協助監督本地區特種設備的安全使用,共同開展浴室、豆腐作坊等領域使用“鍋爐”的整治工作。
4、各相關企業應切實承擔起特種設備安全運行的主體責任。特種設備的生產(含設計、制造、安裝、改造、維修)、使用單位是特種設備安全工作主體,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是特種設備安全第一責任人。特種設備生產單位應當對其生產的特種設備的安全性能負責。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對本單位的特種設備的安全全面負責。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必須依法設置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兼職的安全管理人員;建立健全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崗位安全責任制度、安全操作規程和事故應急處理預案,并予全面落實;嚴格履行特種設備使用登記、申報定期檢驗、維護保養、安全管理和作業人員安全教育培訓及持證上崗等安全義務;保證必要的安全投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確保特種設備的安全運行。
5、要積極調動和發揮社會力量,共同監督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責任的落實。有關行業協會要加強對本行業內特種設備安全工作的自律管理,配合協助質監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做好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新聞媒體、工會、共青團組織要發揮各自優勢,積極開展群眾性特種設備安全宣傳教育活動,普及安全知識。要鼓勵和強化社會監督、群眾監督和新聞輿論監督,建立健全舉報處理和舉報獎勵制度。
6、嚴格實行特種設備強制檢驗制度。特種設備制造、安裝、改造、重大維修過程必須經核準的檢驗檢測機構實施監督檢驗,使用中的特種設備必須經核準的檢驗檢測機構進行定期檢驗。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和檢驗檢測人員對檢驗檢測結果、鑒定結論負責。
(二)建立動態信息管理體系。質監部門應建立完善特種設備數據庫,及時掌握全縣特種設備生產(設計、制造、安裝、改造、維修)、使用、檢驗等環節的信息,動態反映特種設備數量和安全狀況,實施動態管理。加快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數據庫建設,要及時維護好特種設備數據庫,進一步完善特種設備使用信息、檢驗檢測信息、事故信息等動態信息數據庫的管理和維護,做到特種設備安全信息及時更新、和預警,形成信息暢通的特種設備安全工作快速聯動新機制。加快建立特種設備人員數據庫,匯集全縣鄉鎮(街道)協管員、企業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等方面的信息,實現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持證上崗情況的動態管理。要建立特種設備事故統計數據庫,對事故原因進行全面分析,制定防止同類事故重復發生的有效措施。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宣傳,增強安全意識。各鄉鎮政府(街道辦)和有關部門要把特種設備安全宣傳教育作為社會化宣傳的重要內容。要大力弘揚“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安全文化理念、“保護自己、保護他人”的道德文化理念、“知法懂法、自覺守法”的法制文化理念,營造知識文化理念和“科技興安”的科學文化理念,努力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通過先進文化理念的培養,形成人人注重安全、關注安全的氛圍,使特種設備的安全運行成為全社會的共識,維護特種設備的安全成為全體人民的自覺行動。各級報刊、電視、電臺等新聞媒體要加強特種設備法律法規、安全常識、安全重大舉措、先進典型和經驗的宣傳,對嚴重忽視特種設備安全,導致發生安全事故的典型事例,要堅決予以曝光。
(二)明確職責,落實安全責任。按照統一領導、分工負責的原則,特種設備使用安全實行屬地管理和行業管理相結合。各鄉鎮政府(街道辦)對轄區內、各行業主管部門對所屬企業實行全面安全監管,并承擔安全監管責任。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目標納入安全生產統一考核。各級各部門要切實履行安全職責,采取各種措施,發揮好安全監管網絡隊伍的作用,形成各級政府、相關部門齊抓共管和企業守法自律的安全監管機制。
(三)加強監管,減少事故發生。以重點企業為重點監管對象,有效控制事故的發生。重點監管單位主要是指使用的特種設備一旦發生事故,危害性大、影響面廣的單位,如有毒、易燃易爆介質的化學危險物品的生產、儲存單位,各類氣瓶充裝站、熱電廠,車站、劇院、大型商場及主要飯店賓館、大型游樂設施集中的兒童公園、旅游景點、學校以及特種設備數量多的企業。重點監管單位應落實特種設備管理機構和專職的特種設備管理人員,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考核辦法,建立日常維護保養制度,及時消除事故隱患;建立安全檢查制度、持證上崗制度,自覺申報檢驗,確保設備安全運行。安監部門每年不少于2次對重點單位人員配置、設備狀況、使用情況等環節的安全責任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并作好詳細記錄。要建立完善的事故防范機制和事故處置預案,減少特種設備事故,控制事故造成的不良影響和損失。
(四)嚴格執法,懲處違法行為。質監部門要依法加強對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的監督檢監查,加大對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特別是要加強對特種設備未經登記許可和定期檢驗合格擅自非法使用、作業人員無證上崗的查處;堅決取締未經許可擅自從事特種設備生產的企業和單位,抓典型案例,充分利用行政執法和查處的威懾力,引導企業培養守法意識,養成特種設備自覺申報、自我管理習慣,提高特種設備的使用登記率、定期檢驗率和作業人員持證上崗率,消除事故隱患,實現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