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加強鎮黨干部隊伍建設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和縣十五次黨代會精神,進一步加強鎮換屆后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引導鎮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扎根基層,為民服務,創先爭優,努力造就一支思想政治素質好、學習能力強、創新能力強、服務能力強的鎮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根據市委《關于切實加強鎮(辦)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的意見》(咸字[]51號)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現就進一步加強鎮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加強教育培訓,進一步提高鎮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素質
1、堅持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圍繞縣委、縣政府工作大局,緊扣我縣“十二五”規劃和強縣建設發展需要,以建設學習型機關、學習型干部為目標,重點加強對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創新社會管理、構建和諧社會、依法行政等內容的學習,特別要注重對總書記、省委書記趙樂際“七一”重要講話、縣十五次黨代會精神,中央、省、市委各項方針政策和重要工作部署以及趙彥龍先進事跡等內容的學習,吃透農村工作政策,熟悉社會管理知識、提高發展經濟、服務群眾、管理社會、維護穩定的本領,增強新形勢下依法辦事、應急管理、統領全局等方面的能力,不斷提高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黨委中心組每月集中學習不得少于一次,每年集中學習不得少于10天。堅持干部定期學習制度,每周至少集中學習一次。
2、加大干部教育培訓力度。按照大規模培訓干部和省市“科學發展主題培訓行動計劃”的要求,根據干部特點和培訓內容需要,采取集中輪訓的方式,綜合運用課堂講授、案例分析、現場觀摩、情景模擬教學等方法,分層次對全縣各級各類干部進行集中培訓,確保將全縣范圍內的干部普遍輪訓一遍,輪訓時間不少于一周。科級領導干部的培訓,由縣委組織部負責;縣級機關干部的培訓,由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牽頭,各單位負責;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及專業技術骨干的培訓,由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牽頭,教育、農林、衛生、文體等各職能部門具體負責;村(社區)“兩委會”干部及大學生“村官”的培訓,由縣委組織部和縣民政局具體負責;非公經濟和新社會組織黨組織負責人的培訓由縣委組織部牽頭,縣委統戰部、縣司法局具體負責。同時充分發揮機關干部夜校、農村干部流動培訓學校、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鎮黨校作用,集中組織培訓,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鼓勵干部參加學歷教育,提高干部的綜合素質。
3、實行學分制考核辦法。按照《縣干部教育培訓學分制管理辦法(試行)》,對領導班子成員和干部實行學時學分制管理,每年學習培訓應達到100學分。對年度完成規定學時學分的,視為考核通過;未完成的年度考核不能評為優秀等次;連續兩年未完成學分的,不能參加各類評優表彰,不予提拔重用。
二、堅持科學管理,進一步調動鎮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干事創業的內在動力
4、完善議事決策規則。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健全完善鎮黨委議事和決策程序。凡涉及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黨的建設、改革發展的規劃和計劃、大額資金支出、重點項目建設、干部任免和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項,都要在個別醞釀的基礎上,召開黨委或黨委擴大會議,集體研究決定。探索實行重大事項決策票決制。
5、健全班子運行機制。按照職責事權上要分、工作機制上要合的原則,不斷完善換屆后鎮黨委新的工作運行機制,充分發揮好鎮黨委和政府的作用。實行領導班子成員分工負責制,按照分工不重疊、職責不交叉的原則,進一步細化、量化領導班子成員工作職責,充分發揮班子成員的能動性,形成抓落實的工作合力。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鎮黨委書記要以身作則,帶頭落實,切實調動和發揮好班子成員作用,鎮領導班子成員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積極主動地負起分管之責。班子鬧不團結的將予以提醒,提醒后仍不改正的堅決予以調整。認真落實黨內民主生活制度,每年至少組織召開一次領導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黨員組織生活會,不斷提高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
6、強化工作責任落實。圍繞推動農村科學發展、推進農村各項改革、維護農村社會穩定、注重解決民生問題、加強基層黨的建設,建立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任期目標和年度工作目標。實行定期報告工作、督查提醒整改、誡勉談話警示、工作責任追究、專項述職評議等制度,強化鎮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抓農村工作的責任,促進各項任務的落實。推行工作承諾制度,健全年初承諾、年內踐諾、年底評諾的創建“五個好”(領導班子好、干部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工作業績好、群眾評價好)鎮黨委、“三強”(學習能力強、創新能力強、服務能力強)領導班子工作運行機制,把履行黨建工作責任制情況,作為鎮黨員領導干部特別是黨委書記工作實績評定的重要內容。對創建薄弱的鎮實行重點管理。
7、完善考核評價辦法。堅持“注重實績、群眾公認,客觀公正、簡便易行”的原則,不斷完善年度目標責任量化管理辦法,制定更加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和我縣實際的考核評價機制,重點加強對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保障和改善民生、化解社會矛盾、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創先爭優主題實踐活動、村級黨組織升級晉檔、社區“三有一化”等方面工作的考核。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對政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優秀領導干部給予獎勵和提拔使用;對缺乏開拓精神、政績平平,群眾公認程度較差的領導干部,視不同情況予以誡勉、降職或免職。建立落實機關干部崗位目標責任考核辦法,實行量化管理,激發干部工作活力。
8、建立健全激勵機制。不斷提高鎮干部政治待遇,將思想素質好、有能力、有魄力、群眾公認、業績突出的鎮干部納入后備干部隊伍重點培養,促其成長。在配備各級領導班子時,同等條件下優先選拔使用鎮干部,從而形成干部在一線鍛煉、領導從基層提拔的用人導向。切實加大榮譽激勵,在評選各級勞動模范、優秀共產黨員,推薦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時,優先推薦優秀的鎮干部。注重培育樹立鎮干部先進典型,及時發現、總結、宣傳優秀鎮干部的先進事跡,形成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努力改善鎮干部生活待遇,積極解決干部職工辦公、住房、吃飯、洗澡等問題,激勵干部干事創業。
三、推進職能轉變,進一步提高鎮領導班子綜合服務水平
9、優化鎮機構設置。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開展鎮機構改革的有關文件精神和《縣鎮機構改革方案》,根據鎮的基本職能和各鎮的實際情況,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突出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進一步優化鎮機關內設機構,促進各項事務高效運轉和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優化人員結構,按照干部專業特長嚴格實施定編定員定崗,提高專業化服務水平,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提高工作效率。
10、改進工作方式方法。積極探索與新時期鎮工作職能相適應的體制機制,拓寬服務渠道,簡化辦事程序,改進服務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深入開展群眾路線、群眾觀點教育,鼓勵干部走出機關,走進基層,在與群眾深入接觸的過程中,進一步掌握和運用新形勢下做好農村工作、群眾工作的方法,注重運用說服教育、示范引導、依法辦事、民主協商、提供服務等辦法,開展農村工作。積極推行黨務公開、政務公開、村務公開和村民自治制度,提高工作透明度。加大服務型組織建設力度,推廣“公司+基地+農戶”、“協會+農戶”等經營模式,逐步讓龍頭企業、產業大戶、專業合作社與協會引領群眾增收致富。
11、健全工作保障機制。縣委定期召開鎮工作會議,研究部署鎮發展工作。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深化農村改革的有關文件精神,為鎮轉變職能、履行職責創造條件,大力支持鎮黨委、政府工作。加大鎮黨政機構和站所的整合力度,增強鎮統籌協調和整體服務功能。加大財政轉移支付額度,保障工作正常運轉。大力推進發展環境建設,嚴格控制“一票否決”事項,堅決清理和規范各種評比達標表彰活動。對鎮的考核,由縣考核部門統一組織。
四、加強干部管理,建設堅強有力的基層干部隊伍
12、強化黨政正職監督管理。認真貫徹中央、省市委關于進一步從嚴管理干部、加強鄉鎮黨委書記隊伍建設的相關意見精神,落實縣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的意見,對領導干部嚴格要求、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督,重點加強對黨政正職履職情況,特別是在執行黨的惠農政策和上級黨委的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執行民主集中制、廉潔自律等方面情況的監督,充分發揮各鎮黨政正職在推動農村發展、維護基層穩定和建設和諧社會中的引領作用,實現“爭先進位,爭創強縣”目標。加大考核結果的運用力度,及時調整不勝任、不稱職的領導干部,激發領導干部的積極性。嚴格執行問責制度,對連續兩年考核末位的黨政正職予以調整。
13、加強干部隊伍培養管理。建立健全干部管理制度,加強作風建設,提高服務發展、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不斷優化干部隊伍結構,經過2到3年的努力,使鎮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的年齡、文化、專業結構不斷優化,婦女干部比例有效提升,做到年齡老中青梯次配備,學歷以大專以上文化為主,專業多為熟悉農業、農村經濟管理、城鄉建設、黨務、法律等方面工作的同志。推行一般干部競爭上崗、輪崗交流,積極培養、大膽啟用優秀年輕干部,激發干部隊伍內在活力。加強大學生村官、優秀村干部和相關人員的管理,強化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鼓勵、支持他們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公務員和干部招錄考試,為提高基層干部隊伍素質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加強后備干部隊伍建設,采取民主推薦、公開選拔等方式,儲備一批鎮班子后備人選,進行重點培養,實行動態管理。有計劃地從縣直機關選派有發展潛力的年輕干部到鎮掛職鍛煉。注意把選派縣直機關年輕干部到鎮掛職鍛煉和從基層培養選拔干部結合起來,形成年輕干部到基層去、優秀干部從基層來的導向。選拔副科級領導干部時,除特殊崗位和專業性較強的崗位外,一般情況下提拔人員必須經過基層鍛煉。
14、堅持定期聯系制度。進一步完善縣級領導聯系各鎮工作制度,定期深入基層,檢查指導,現場辦公,解決問題。堅持談心談話制度,縣委主要負責同志每年至少同鎮黨委書記、鎮長談心談話一次,鎮黨委書記每年至少同班子其他成員談心談話一次,了解思想、工作、作風和廉潔自律等方面情況。各鎮領導班子成員也要建立聯系點制度,堅持深入村組,靠前指揮,推動工作,聯系群眾,扶貧幫困。
15、健全日常監督制度。建立健全黨委定期報告工作制度,認真落實黨委書記述職述廉、領導干部報告個人重大事項和有關事項、屆中審計、離任審計、誡勉談話和函詢等制度,加強對干部的監督管理。建立紀檢組織部門聯合調查制度,重點對鎮黨委書記履職情況進行調查,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建立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群眾代表評議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制度,進一步拓寬干部監督渠道。開展“三委”巡視巡查,整合監督力量,多視角發現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建議,服務縣委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