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做好糧食生產工作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今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一年。抓好今年糧食生產,對進一步鞏固我市糧食主產大縣地位、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支撐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意義重大。為貫徹落實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中央1號文件,做好年全省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意見》及省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切實抓好我市今年糧食生產,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央1號文件和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強科技保發展、強生產保供給、強民生保穩定”的總體要求,以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為龍頭,以糧食穩產增產十大行動為抓手,以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主攻單產、增加總產、提高效益為目標,以整合資源、增加投入為保障,穩定面積,主攻單產,防災減災,促進糧食生產大面積均衡增產,不斷提升我市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二、目標任務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92.91萬畝,其中早稻種植面積35.17萬畝、中稻種植面積12.16萬畝、二晚種植面積38.03萬畝,糧食總產達41.5萬噸。(各鄉鎮糧食生產目標任務建議數見附件)
三、主要措施
1.強農惠農,實施政策支持行動。嚴格補貼發放程序,加強督促檢查,確保政策落實不走樣、給農民的實惠不縮水。一是完善補貼操作辦法。今年的糧食直補、農資綜合直補將按實際種植面積發放,各鄉(鎮)要做到公開、公正,繼續嚴格執行“六不準”規定,繼續實行核、補兩條線,確保政策全面落實到位。二是認真做好水稻面積核實工作,指派專人負責,嚴格操作程序,加強面積審核,為糧食補貼政策的落實提供準確的面積依據。三是繼續搞好土地流轉,培育壯大種糧大戶隊伍,努力提高糧食生產規?;健K氖菑娀酱贆z查,確保糧油補貼政策落實不走樣,給農民的實惠不縮水。五是加大糧食政策的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市開展組織干部深入基層宣講“中央1號”文件精神活動為契機,利用2個月的時間宣傳國家強農惠農政策,讓農民全面了解目前的惠農政策。
2.整合資金,實施高標準糧田建設行動。根據《關于整合資金建設高標準農田的指導意見》(府發號)精神,進一步加快所有涉及農田水利基礎建設項目資金的整合力度,按照全省高標準農田建設統一規劃,力爭今年整合資金3810萬元以上,建設高標準糧田1.27萬畝,加快年度糧田建設項目進度,確保各項目如期完工,不誤農時,早日見效。所有高標準糧田項目建成區必須種植綠肥,培肥地力。
3.科技促進,實施輕簡栽培示范推廣行動。在全市16個鄉(鎮)35個示范點,推廣300畝早稻集中育秧示范基地,推廣應用面積達10800畝。市重點抓好后港鎮徐家畈,高家鎮梅巖村、官莊村,雙田鎮橋頭村等集中育秧示范點;各鄉(鎮)也要抓好兩個5畝以上的集中育秧示范點。大力推廣超級稻及配套高效栽培技術。推廣拋秧、機插等輕簡栽培技術,力爭拋秧、機插面積達到10萬畝。繼續開展“多用一斤種,增收百斤糧”技術推廣活動,確保水稻種植密度。開展基層農技人員能力提升培訓,增強基層農技人員科學種糧技術服務能力和指導水平。
4.綜合技術,實施糧食高產創建行動。我市是全省水稻高產創建建設示范縣,把糧食高產創建示范活動和農業三大體系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整合糧食增產技術,實行良種與良法相結合、農藝與農機相結合、基地建設與實用技術推廣相結合。做到點面結合,示范片按照統一整地播種、統一肥水管理、統一技術培訓、統一病蟲防治、統一機械收獲的“五統一”要求,抓好“一增四推”等技術的推廣普及。擴大糧食高產創建規模和示范范圍,著力抓好后港鎮徐家畈、禮林鎮牌樓畈和眾埠鎮高橋畈3個萬畝水稻高產創建示范畈,促進大面積均衡增產。
5.更新品種,實施良種推廣行動。認真抓好水稻新品種選育、引試、示范、推廣工作,加快糧食作物品種更新優化,提高糧食作物單產。年,全市計劃推廣水稻良種82萬畝,新品種更換率20%以上,良種覆蓋率達到98%,其中超級稻推廣面積達20萬畝以上。主要推廣淦鑫203、金優458、淦鑫688、五豐優T025等。淘汰種性退化、抗性不強的劣質品種,加快糧食作物品種更新步伐。
6.科學施肥,實施測土配方施肥行動。通過深化“示范鄉鎮”整體推進,狠抓“配方肥”下地,落實“示范片”到村、舉辦“培訓班”進田、強化“建議卡”上墻、推進“觸摸屏”進店、開展“施肥預告”服務等關鍵性措施。擴大實施規模,強化示范帶動,力爭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所有耕地和全市農作物,使肥料利用率提高到38%以上,全面恢復發展綠肥生產,繼續推廣秸稈還田技術,使秸稈還田率達到85%。全面開展以增施葉面肥為主要措施的水稻防早衰工程。
7.綠色植保,實施統防統治行動。一要加強病蟲害發生預測預報,實施“病蟲情報”進村入戶。二要加強植保新技術的推廣,嚴把三期病蟲防治關,即嚴把耕漚期、拔秧期和破口期病蟲的防治。重點加強稻田耕漚治螟技術,秧田超級送嫁藥技術,水稻混合用藥保穗技術。稻瘟病、紋枯病綜合防治技術,二化螟、三化螟綜合防治技術,同時抓好稻曲病、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局部重發病蟲的防治,病蟲為害損失控制在5%以內。三要加強病蟲害專業合作防治組織建設,推廣高效低殘留農藥,采用機械防治,全面推行病蟲害專業防治合作組織。
8.農機應用,實施農業機械化行動。抓住國家加大農機購置補貼的機遇,用好用活農機購置補貼,加快推進機耕、機播、機插、機防、機收等農機化進程,開展“推進機插秧,推進高產縣”活動,搞好高家、十里崗、后港、眾埠、禮林等7個鄉(鎮)工廠化育秧示范點,推廣機插面積5萬畝。扶持發展農機大戶,組織開展農機跨區作業由機收向機播、機耕、機防等領域擴展,不斷擴大作業范圍,減輕農民種糧的勞動力強度,提高種糧效益。
9.健全機制,實施農業防災減災行動。牢固樹立防災減災意識,及早制定和完善各種自然災害應急預案,提前做好抗災物資、資金和技術準備,建立抗災救災快速反應機制,努力將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同時要加強病蟲害預測預報和統防統治工作,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防治,切實抓好糧食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治工作,確保糧食增收。
10.強化監管,實施農資整治行動。一是農業部門要依法履行農業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管理的職責,把好農資源頭關、市場準入關和產品質量關,加強農資市場和產品質量的監管。堅決維護執法主體的執法權,堅決糾正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堅決杜絕重復執法、坑害農民的現象發生。二是做好農資產品的市場供求、價格等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工作,認真組織好糧食生產物資的供應,引導農民合理增加農資投入。三是要加大農資市場專項整治力度,狠抓大案要案查處,農業、工商、技術監督等部門要通力協作,重點加強雜交種子、肥料、農藥、秧盤等主要農資的監督管理,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和哄抬物價等違法行為。四是要進一步規范農機維修市場行為,維護農機銷售市場秩序,擴大農機作業市場規模,推動農機服務產業化進程。
11.統一思想,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要迅速把思想統一到糧食生產工作部署上來,加強對糧食生產的組織領導,認真落實糧食生產行政首長負責制,認真研究部署糧食生產的各項工作,真正把糧食生產納入重要議事日程。要制定糧食工作計劃,建立目標責任制和考核制度,責任到崗,責任到人,嚴格考核,兌現獎懲。對照職責找差距,挖潛力,千方百計確保今年糧食持續增長,力爭糧食總產實現九連增,實現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