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av,短篇公交车高h肉辣全集目录,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的视频完整版,最近日本mv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抓好糧食生產工作意見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抓好糧食生產工作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全面貫徹年中央1號文件和全國糧食生產表彰獎勵大會及中央、省、市有關糧食生產工作的會議精神,穩定發展糧食生產,促進糧食安全、社會穩定,現就抓好糧食生產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強化認識,明確目標任務

糧食安全是關系國民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戰略問題。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要求,要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產,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首先要穩住糧食生產,確保不出現滑坡。我縣作為全國680個糧食生產核心縣之一,又是全國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建設縣,肩負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各鄉鎮各部門要站在講政治、講大局的戰略高度,對發展糧食生產再認識、再提高,全力推進全縣糧食生產穩定發展。年全縣糧食生產的總體目標是:糧食播種面積74.3萬畝以上,總產27萬噸以上,流轉耕地1.5萬畝以上。其中:水稻面積47.5萬畝(早稻23萬畝、中稻1.5萬畝、晚稻23萬畝),總產18萬噸以上;玉米面積20.3萬畝,總產8萬噸以上;其他糧食作物6.5萬畝,總產1萬噸以上。繼續保持全省糧食生產標兵縣地位,爭創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

二、加強耕地監管,夯實糧食生產基礎

(一)深入開展耕地拋荒專項治理。要加強調查,摸清全縣耕地拋荒情況,建立檔案,分類治理。要強化督查督辦,在3月、6月、9月分別開展1次耕地拋荒專項治理督查。要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對出現耕地拋荒現象的鄉鎮,要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二)大力實施耕地質量提升行動。要加快中低產田改良步伐。涉農各部門要充分抓住我縣列為國家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羅霄山區)扶貧攻堅縣機遇,切實加大項目申報力度,加快中低產田改良步伐,加強標準良田建設,力爭全縣高產田提高到50%以上,低產田控制在5%以下。要加強土壤有機質提升。推行作物秸桿還田,大力發展種植綠肥、油菜,實現稻田秸桿還田80%以上,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0.5%,杜絕稻田焚燒秸桿現象。要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全面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廣應用測土配方肥,加強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培訓。要加強農田環境治理,嚴禁生活垃圾廢渣、工廠廢水、廢氣“三廢”下田。

(三)進一步加大耕地流轉力度,推進糧食生產規模化。要進一步創新耕地流轉模式,推進耕地向種糧大戶集中,促進糧食規模化生產。要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體系,及時調解耕地糾紛,促進耕地健康有序流轉。要進一步完善耕地流轉激勵機制,充分調動農戶和種糧大戶耕地流轉的積極性。要嚴厲打擊炒作提高土地流轉價格、擾亂土地流轉市場秩序、賺取土地流轉差價的投機行為,使真正的土地承包經營者享受到惠農政策。要通過耕地流轉,推進糧食規模化生產與經營,提高種糧效益。年,全縣耕地流轉面積要達到1.5萬畝以上,在上年的基礎上再發展面積100畝以上的種糧大戶60戶以上,糧食規模化生產面積增加1萬畝。

三、推進科技創新,強化科技興糧

(一)積極開展適應性栽培試驗,加大良種示范推廣力度。著力抓好國家玉米湖南長沙高橋試驗站宜章示范縣項目建設,建設玉米觀察點,建立一六和五嶺兩個新品種展示基地,積極開展適應性栽培試驗,創新良種推廣機制,大力推廣糧食作物良種。年,全縣要引進水稻、玉米品種100個以上進行適應性栽培試驗,良種覆蓋率達到95%以上。組織實施“種三產四”工程,大力發展優質稻、超級稻,優質稻種植面積要達到39.2萬畝(早稻18萬畝、中稻1.2萬畝、晚稻20萬畝),超級稻種植面積要達到22萬畝(早稻10萬畝、中稻1萬畝、晚稻11萬畝)。

(二)落實水稻三項關鍵增產技術。突出抓好水稻集中育秧、合理密植和安全齊穗三項關鍵增產技術的推廣與普及。每個鄉鎮要辦1個以上的水稻集中育秧示范點,全縣水稻集中育秧示范面積要達到1萬畝以上。黃沙鎮、白沙圩鄉等有關鄉鎮要充分利用烤煙育苗大棚資源,大力推進大棚集中育秧試點工作,為全縣提供大棚集中育秧經驗與技術,確保全縣年水稻拋插密度和基本苗平均提高15%以上,晚稻在9月20日以前安全齊穗。

(三)繼續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要以承擔農業部糧食高產創建為契機,著力辦好“848”萬畝糧食高產創建示范片,即:一六鎮、栗源鎮、巖泉鎮、黃沙鎮、玉溪鎮、里田鄉、五嶺鄉、梅田鎮8個早稻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天塘鄉、栗源鎮、白沙圩鄉、平和鄉4個玉米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一六鎮、栗源鎮、巖泉鎮、黃沙鎮、玉溪鎮、里田鄉、赤石鄉、白沙圩鄉8個晚稻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促進全縣糧食生產全面穩定發展,實現畝產比上年提高5%以上。

(四)加大糧食科技示范村建設力度。各鄉鎮要在交通要道、示范作用大的區域創辦2個以上水稻、玉米科技示范村,輻射帶動本鄉鎮糧食生產發展。在水稻科技示范村推行水稻關鍵技術“八統一”,即:雙季稻區統一雙季稻(晚稻缺水區域發展早稻——秋大豆等旱糧模式);統一優良品種、合理品種搭配、確保晚稻安全齊穗;統一集中育秧;統一播種、合理密植;統一病蟲害專業化防治;統一測土配方施肥;統一管水;統一機耕、機插、機收。在玉米科技示范村推行玉米關鍵技術“五統一”,即:統一寬窄行種植模式;統一優良品種;統一播種、合理密植;統一病蟲害專業化防治;統一測土配方施肥。

(五)全力抓好防災減損工作。重點抓好農作物專業化統防統治,加強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建設,強化統防統治機防手培訓,推進全程統防統治服務,全力推進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18萬畝,確保病蟲害損失率控制在5%以下。要突出抓好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和“三蟲三病”防控工作,嚴防檢疫性病害侵入和蔓延。認真落實水稻、玉米種子救災備荒儲備和水稻、油菜等農作物保險工作,降低生產風險,確保糧食生產安全。

(六)實施湘米優化工程,推進糧食產業化開發。著力抓好里田鄉、瑤崗仙鎮、赤石鄉、平和鄉、楊梅山鎮、黃沙鎮、迎春鎮、莽山鄉、白沙圩鄉、關溪鄉、玉溪鎮、五嶺鄉等鄉鎮高檔優質稻示范基地建設,建立高檔優質稻生產基地5萬畝。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糧食收購加工銷售龍頭企業來我縣投資興業,發展糧食加工,延長產業鏈,促進全縣糧食生產增產增效。鼓勵科技人員創辦領辦糧食科技實體,做好品種篩選、品牌創立、基地建設等前期工作。

四、落實措施,強化糧食生產保障

(一)堅持糧食生產行政首長負責制。成立宜章縣年糧食生產工作領導小組,由縣委書記、縣長歐陽鋒任組長,縣委常委、縣委辦公室主任丁邦柱,縣政府副縣長李定邦,縣政府黨組成員、副處級干部王力爭任副組長,縣委辦公室、縣政府辦公室、縣紀委、縣委組織部、縣發改局、縣委農村工作部、縣農業局、縣財政局、縣水利局、縣統計局、縣科技局、縣國土資源局、縣農業開發辦、縣農經局、縣農機局、縣糧食局、縣煙草專賣局、縣氣象局、縣工商局、縣質監局、農業發展銀行宜章支行、宜章農村商業銀行、宜章長行村鎮銀行、郴電國際宜章分公司等單位負責人和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人為成員,負責糧食生產的指揮協調和督查督辦考核工作。鄉鎮黨政主要負責人為本鄉鎮糧食生產第一責任人,人大主席、政協聯絡組長、分管副職為責任人。繼續推行糧食生產“四包”制度,即縣級領導包鄉鎮、縣直部門包村、鄉鎮領導包種植大戶、涉農部門包服務。繼續實行糧食生產責任風險抵押金制度,縣委書記、縣長每人交糧食生產責任風險抵押金3000元,其他縣級領導每人2000元,聯系鄉鎮的縣直部門黨政主要負責人和鄉鎮黨政主要負責人每人1500元,分管糧食生產的鄉鎮副職和駐點工作隊員每人1000元。糧食生產風險抵押金統一存入縣糧食生產財政專戶,實行專戶管理,年終獎罰兌現。

(二)切實加大糧食生產資金投入。要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在去年500萬元的基礎上,再增加100萬元用于糧食生產。建立糧食科技項目專項基金和糧食生產獎勵基金,從產糧大縣獎勵資金中安排30%以上的資金建立糧食科技項目專項基金,用于糧食科技項目試驗示范推廣;上級糧食生產先進縣或糧食生產標兵縣獎勵資金,以及補貼結余等有關種糧大戶獎勵資金建立糧食生產獎勵基金,用于獎勵糧食生產先進鄉鎮、糧食生產模范村、糧食生產協會、種糧大戶及對糧食生產作出突出貢獻的有關人員。要整合涉農部門各類項目資金發展糧食生產,加大金融部門對糧食生產的信貸支持力度。要加強鄉鎮財政投入,促進農村耕地流轉和種糧大戶發展。要加強糧食生產投入資金監管,提高投入資金的使用效率。

(三)嚴格糧食生產督查考核。各鄉鎮人民政府要與縣人民政府簽訂糧食生產目標管理責任書,將糧食生產工作納入鄉鎮領導班子績效考核和年度經濟社會綜合目標考核。糧食生產考核分值定為5分,采用百分制辦法對鄉鎮糧食生產工作進行考核,日常考核與集中定期考核相結合,日常考核由縣農業局組織,考核分值占60分;集中定期考核由縣委督查室、縣政府督查室組織,對糧食生產實施早、晚稻2季2次考核,每次考核分值占20分。具體考核辦法另行制定。

(四)加大糧食生產獎懲力度。一是繼續實行“三掛鉤”。實行糧食生產工作與新增糧食生產轉移支付資金掛鉤,與領導干部評優提拔和農村黨支部分類定級評選掛鉤,與涉農項目建設掛鉤。對雙季稻生產面積明顯增大、糧食總產明顯增加、無耕地拋荒、受到國家或省通報表揚的鄉鎮,在糧食生產轉移支付資金安排、領導干部評優提拔、農村先進黨支部評選、涉農項目資金安排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二是對糧食生產先進鄉鎮、模范村、種糧協會、種糧大戶實行重獎。對考核排前6名的糧食生產先進鄉鎮共獎5.5萬元(一等獎1名,獎2萬元;二等獎2名,各獎1萬元;三等獎3名,各獎0.5萬元);對考核排全縣前10名的糧食生產模范村,各獎0.5萬元;對考核排全縣前5名的糧食生產協會,各獎0.5萬元;對流轉水田面積50畝以上發展糧食生產的大戶,按當年種糧面積每畝獎勵30元,全縣排前10名的種糧大戶,另各獎0.5萬元。三是繼續實行糧食生產責任風險抵押金對等獎罰制度。對鄉鎮糧食生產目標管理量化考核在全縣排前6名的,退回風險抵押金,并給予風險抵押金對等獎勵;在全縣排第7-16名的,退回風險抵押金,不獎不罰;在全縣排后6名的,風險抵押金不退,轉作罰金上交縣財政。四是推行糧食生產“一票否決”。出現以下三種情況之一的鄉鎮,實行“一票否決”,并在全縣進行通報批評,對鄉鎮主要負責人和分管負責人實行責任追究:領導不重視、糧食生產水平下降、上級點名批評的;全年耕地拋荒面積超過0.1%或連片拋荒2畝以上、雙季稻區“雙改單”嚴重的;惠農政策落實不到位,克扣、截留、挪用國家補貼資金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安县| 万州区| 天津市| 岢岚县| 临武县| 贺州市| 平遥县| 日土县| 临夏市| 潍坊市| 塘沽区| 彰武县| 丽水市| 齐河县| 华亭县| 秀山| 出国| 民和| 大余县| 德江县| 鸡泽县| 温泉县| 长寿区| 杭锦后旗| 海门市| 榆社县| 宝兴县| 新余市| 博野县| 双流县| 健康| 黎城县| 贵州省| 江阴市| 蒲城县| 连云港市| 淳化县| 漾濞| 四平市| 滨州市| 大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