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縣林業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先進事跡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青山、綠水、青瓦、白墻,參天古樹、林蔭小道。這里不僅山清水綠,還有樸實善良的鄉親;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這里的居民宅院依山而立,鵝卵石小道縱橫交錯,這里正是縣林業局的新農村建設示范點──XX,XX鎮XXXX村新屋。
自我縣啟動新農村建設以來,縣林業局深刻認識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經濟協調發展,解決我縣“三農”問題的積極探索和創新,這對于改善農村面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展現人居和諧、環境優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重大的意義。正是對新農村建設的深刻認識,縣林業局積極發揮農民群眾的主體作用,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其中。
一、領導重視,齊抓共管,強化責任,形成全力
縣林業局積極響應縣委的決策部署,把參與新農村建設作為錘煉黨員先進性、加強黨員干部人才培養的重要平臺,把新農村建設作為一項主要工作來抓,切實加強領導,成立了由局長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的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縣林業局根據新農村建設點不同時期的工作重心,將工作任務分解到每個股室和個人,使新農村建設人人身上有責任,有擔子,每兩到三天由副職領導帶隊組織10多名干部職工到點上勞動,并形成制度,長抓不懈。同時,把在新農村建設中肯吃苦耐勞,發揚艱苦奮斗精神,成績突出的干部列為后備干部,把“服務新農村,踐行先進性”推向高潮,使參與新農村建設成為每個干部職工的自覺行動。據統計,到目前為止,縣林業局共計派出1000多人次參與了新農村建設勞動。
二、整體規劃,大力扶持,力爭實效
XXXX鎮XXXX村新屋新農村建設示范點,距XXXX圩鎮1公里,始建于上世紀50年代,是XXXX鎢礦擴建時的移民置房,現有農戶23戶,人口132人。村莊依山而建,二屋土木結構,建筑平面成長方形,前后兩棟為農戶住區,中間為廚房,左邊為豬牛欄,右邊為廁所,整齊劃一,還有木質眺樓環繞房屋四周,檐階、臺階一律由河石鋪設而成,獨具客家民居特色。但是,由于年代久遠,這里的房子大都比較破舊,為此,縣林業局按照中央提出的二十字新農村建設總體要求,本著依山就勢、保留特色、切實可行的原則,對新屋建設示范點進行了整體規劃,力爭把新屋建設成環境優美,設施齊全,產業發達,鄰里和睦的具有客家特色的新農村建設示范點。
在對新屋進行規劃的調研過程中,縣林業局深刻認識到,基礎設施差,交通不便,是制約新屋經濟發展的瓶頸,也給當地居民造成了極大地不便。針對這些問題,縣林業局根據當地群眾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按照“五新一好”的要求,重點抓好通路和改善村莊周邊環境、組內環境和家居環境為主要內容的基礎設施建設。一是斥資8萬多元修通并硬化了寬3.5米、長500米的通組干道,改變了以往狹小的黃泥路,方便了居民生活。二是改造戶廁23座,拆除廢舊房、豬牛欄等60多間計800多立方米,從而真正做到了人畜分離。三是粉刷裝修房屋4900平方米,由縣林業局提供木料100多立方米改造了眺樓336m,眺樓漆成朱紅,窗子漆成草綠,保留了客家民居特色。四是新建花園3個,花草拼成“新屋歡迎您”五個大字,構建了人文氣息。五是對現有自來水工程調整布局,進行擴建,改善了人居環境。六是積極引導和幫助村組建立以“五老”為骨干的新農村建設理事會,健立建全各項管理機制和長效機制。
三、因地制宜,做大做強農村產業
縣林業局深刻認識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解決“三農”問題的一個重大舉措,而加強農村產業建設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如果沒有農村產業作為支撐,農村就不會富裕,所謂解決“三農”問題也只是空中樓閣。為此,根據新屋的實際,按照市場的需求,縣林業局為新屋完善了產業規劃,確立生豬、臍橙為主導產業,并在新屋規劃建設了50畝的生姜生產基地。同時,為切實提高新屋居民的科技文化素質,縣林業局組織了林業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為新屋捐贈書籍的活動,共為新屋捐贈全新書籍近4000冊。
四、積極動員,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新農村建設
縣林業局通過廣播電視、報刊雜志、板報橫幅等媒體深入宣傳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社會力量參與新農村建設營造了濃厚的氛圍。本著自愿、各盡所能、量力而行的原則,充分發動和引導木竹加工企業主參與到新農村建設工作中來。到目前為止,我縣廣大木竹加工企業主通過捐錢贈物等形式共為新農村建設捐獻了近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