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情系社區心系群眾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作為居民區黨組織的負責人,她始終把社區黨建和社區建設工作當作首要任務來抓,作為居民區群眾的領路人,她又時時刻刻把群眾的“急難愁”問題作為一切工作的重點。她團結帶領“一班人”,依靠“一班人”的聰明才智,把黨總支和居委會建設成為堅強團結,特別能奉獻,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成為上級機關放心、居民群眾滿意的兩委班子。她領導的黨總支和居委會,先后十多次獲得市、區授予的榮譽稱號,她是市第九次黨代會的代表,是閘北區第十二屆、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她本人也獲得了市、區“三八”紅旗手、全國優秀社區工作者等多項榮譽稱號。
抓黨建勇于創新
**同志十多年前開始擔任居民區黨組織書記,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她不僅積極探索居民區黨務工作的新路子,還不斷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的步伐。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改革開放的深入,不少“單位人”轉入社區,成了“社會人”,在其所在居民區黨員已增加至2**人,其中,除了一部分退休人員轉入社區外,還有不少是從企業回歸社區的下崗、失業人員,這些人為了生計,不得不四處打工,經常不能在規定的日子里趕來參加組織生活,還有一些人戶分離的黨員,組織關系不愿意轉出去,但通知開會、學習,往往又難以聯系。如何有效地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管理成了**同志的“心病”。通過調查,**同志還發現知識分子、原先在單位里擔任干部的黨員和文化程度較低的黨員一起過組織生活覺得缺少共同語言,參與居民區黨組織活動積極性不高;一些老弱病殘黨員由于外出不便,長期不參加組織生活,組織觀念淡薄等等。經過反復調查,在廣泛征求各類黨員意見的基礎上,**同志在上級黨組織的支持下,對近2**名黨員根據流動狀況、體質強弱、資歷深淺、文化程度編成五個黨支部,從管理體制到工作機制實現變革創新,由原來的“一刀切”齊步走變成分類管理,由原來的靜態教育變成動態教育,由原來的黨總支跳“獨舞”變成各支部跳“集體舞”;由原來的“大而雜”上黨課變成“小而精”過組織生活。實施分類管理使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落到實處,黨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戰斗力有了顯著增強,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分類管理,作用到位”的經驗得到區委組織部的肯定,《支部生活》第957期也曾經作了詳細的報道。
抓管理與時俱進
**同志從她擔任居民區書記那天起,始終把加強社區建設和管理的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她根據街道的總體要求,并結合居民的實際情況,摸索整理出的“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規范”的“四自管理”和居委會、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三位一體”的管理模式,在小區建設和管理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她依靠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的共同努力,創建了4個五星級樓組、11個四星級樓組,4個學習型樓組,成立了“小區思想道德編輯組”、“攝影藝術沙龍”、京劇茶社、越劇演唱隊等,為創建市級文明小區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中央電視臺,上海解放日報、新民晚報等媒體多次采訪報道。
為群眾嘔心瀝血
**同志深知,加強社區黨建和社區建設工作離不開廣大群眾。因此,長期以來,她始終堅持以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為核心,以服務群眾為重點,切實解決好群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問題,努力為社區群眾營造一個舒適、安逸繁榮生活和工作環境。作為閘北區第十三屆人大代表,**同志多次為居民的道路交通、環境衛生、再就業工作、水電煤的供應、文明小區長效管理等影響居民生活的問題向有關部門提出議案。針對有居民因居住在天目中路高架橋近,車輛噪音、灰塵污染嚴重,居民意見很大的問題,她把隔音防塵措施的提案反映上去后,受到大橋指揮部的重視并迅速在橋面兩側安裝了隔音防塵板;蕃瓜弄西側地下隧道口和四號大門處地勢低洼,經常造成地面積水,影響車輛和行人走路,向區政府有關部門反映后,區政府投資**多萬元,重新安排了排水管道線路,鋪平了路面,徹底解決了行車行人難問題。她和居委會同志克服困難,積極籌措資金,為群眾添置1**根曬衣架,解決居民曬衣難問題;她多次與物業管理部門商量,在每個樓組門前安裝控水閥門,解決了以往一處水管道維修,全小區都得停水的問題;她千方百計為下崗失業人員尋找就業崗位,幾年來,她幫助小區內數百人重新走上工作崗位,為維護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之際,**同志表示作為黨的基層工作者,要不斷學習提升觀念,要始終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為黨的事業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