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會計繼續教育通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市(縣)、區財政局:
為了進一步規范我市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管理工作,促進會計人員素質和會計工作水平的提高,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省會計從業資格管理實施辦法》等有關規定,結合我市的實際情況,特制定《**市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工作實施意見》,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市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工作實施意見
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是對會計人員知識與技能進行更新、補充、拓展和提高,完善其知識結構,提高其業務能力、職業道德水平和創新能力的教育。為了進一步規范我市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管理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省會計從業資格管理實施辦法》等有關規定,結合我市的實際情況,對我市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工作提出如下具體實施意見:
一、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對象:凡在我市已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統一樣式、統一編號規則的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人員(包括注冊和未注冊人員)。
二、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辦法。市財政局負責全市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工作的監督、指導:(一)制定全市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工作計劃;(二)確定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培訓內容及要求;(三)監督、指導各市(縣)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工作。各市(縣)財政局負責本地區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工作的監督、指導。
三、會計人員每年應接受繼續教育時間為24小時。繼續教育時間以2年為一個考核周期。即會計人員必須在一個考核周期內(2年內)完成48小時的學習。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會計人員,其繼續教育時間可以順延,在下一個年度內一并完成規定的繼續教育時間。(一)在境外工作超過1年的;(二)病假超過1年的;(三)生育;(四)服兵役;(五)其他情況。上述情況的會計人員,由個人提供合理證明,經所在地財政部門審核后確認。
四、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內容與形式。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內容應體現理論聯系實際、按需施教、講求實效、學以致用的要求。主要包括:會計理論與實務;財務、會計法規制度;會計誠信與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其他法規制度和相關知識等。每年由財政部門公布繼續教育的內容。培訓內容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選修課由會計人員根據實際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科目進行學習。
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主要形式為參加在財政部門登記并公布的各類培訓機構(以下簡稱“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單位”)組織的會計培訓。但有以下情況,可視同完成當年繼續教育。
(一)通過本年度會計專業技術資格、注冊會計師考試的任何一個科目。
(二)當年取得普通院校或成人院校(國家承認)的會計、會計電算化、注冊會計師、審計、財務管理、理財學等專業畢業證書的。
(三)年度內完成一項地(市)級以上(含地、市級)財政部門或會計學術組織立項或獲獎的會計專業課題研究或在省級以上(含省級)經濟類雜志上發表一篇會計學術論文。
(四)財政部門組織的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專題培訓等。
五、關于會計人員繼續教育課時(小時)統計工作。財政部門在確定年度繼續教育內容的同時規定各培訓內容課時(小時)要求。會計人員可以在財政部門確定的培訓內容中進行選擇。財政部門根據培訓考試成績進行課時(小時)統計。
六、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單位的管理。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單位必須具備教育部門認可的會計專業培訓資格,并有與承擔培訓工作相適應的教學場所和設施、師資隊伍和管理力量等一定的條件。凡從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的單位均需向所在地財政部門進行登記,財政部門將定期進行公布。培訓單位應當建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檔案,如實記載會計人員接受繼續教育情況,并按財政部門規定及時報送培訓人員數據及培訓情況。
七、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管理。
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工作由各級財政部門和會計人員所在單位共同管理。
各地財政部門應定期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工作進行檢查和考核。
所在單位應當按照教育、考核、使用相結合的原則,根據財政部門制定的繼續教育規劃、本單位發展目標和工作需要以及不同層次會計人員素質提高的要求,制定繼續教育管理制度,組織會計人員參加繼續教育,保證學習時間,提供必要的學習條件,同時建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檢查與考核制度。
會計人員應憑有關證書或證明文件,具體包括內容、時間、累計小時數(天數)等,向頒發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當地財政部門申請在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上予以記載。
按規定應參加而未參加繼續教育的會計人員,財政部門及會計人員所在單位應督促其接受繼續教育。
會計人員未接受繼續教育或未按有關規定完成繼續教育時間,必須補齊上一周期繼續教育學時。未補齊的,將按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