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了認真貫徹《**省人民政府關于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實施意見》,加快我市社區衛生
服務體系建設,做好我市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特制定本設置規劃。
一、基本情況
**市轄21個縣市區,總人口679.6萬人。其中,橋東、橋西、開發區、大曹莊4個區和沙河、
南宮2個市共有23個街道辦事處,城區人口為87.6萬人。全市現有衛生機構304家,其中醫院、衛
生院259家;衛生技術人員14791人,其中醫生7309人,護師、護士3234人;床位14014張,其中
醫院、衛生院床位13618張。有婦幼保健機構20家,衛生防疫、防治機構20家。社區衛生服務機
構71家,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2家,社區衛生服務站59家;衛生技術人員549人,其中醫生314
人,護師、護士147人,專職防保人員88人;床位318張。
二、指導思想與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國務院、省
政府關于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方針政策,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深化城市衛生體制改革
,調整衛生資源結構,加強社區衛生服務建設,給城市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經濟、有效的預防
保健和基本醫療服務,著力解決他們的健康保障問題,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為建設和諧**做貢獻
。
(二)基本原則
1.堅持從實際出發、分步實施的原則。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為中心,以社區衛生服務站
建設為補充,根據條件分年度落實,不斷提高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覆蓋面和居民覆蓋率。
2.堅持調整配置為主的原則。充分利用現有衛生資源發展社區衛生服務,能改建的不新建,
能轉型的不新增,同時,積極推動二級以上醫院利用自身優勢開展延伸服務,不搞重復建設,避
免資源浪費。
3.堅持公平、擇優的原則。以政府為主導,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形成多形式、多渠道興辦社
區衛生服務的格局,引入競爭機制,公開、公平、公正地選擇舉辦單位。
4.堅持規范化、標準化建設的原則。原則上按街道辦事處范圍設置,服務人口一般為3-10萬
人,人口較多、服務半徑較大可增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心覆蓋不到的地方增設社區衛生服務
站,服務人口在0.8萬左右。建設上,服務中心業務用房面積不低于1000平方米,服務站不低于
150平方米。
三、設置目標與任務
(一)設置目標
通過4年努力,到2010年,在我市的4區2市,建立起布局合理、設施齊全、功能完善、運行
機制科學、補償機制健全、監督管理到位、各項服務規范、適應居民醫療保健需要的較為完備的
社區衛生服務體系,每個較大獨立生活區有一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使每個居民步行10—15分鐘
就能接受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提供的優質、便捷的服務。
(二)設置任務
全市共需設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149個。其中,橋西區設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個,社區衛生
服務站48個。橋東區設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4個,社區衛生服務站54個。開發區設置社區衛生服
務中心1個,社區衛生服務站6個。沙河市設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個,社區衛生服務站8個。南宮市
設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個,設置社區衛生服務站8個。大曹莊管理區設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個
。
四、實施步驟
我市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分兩個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年全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街道覆蓋率達到80%,居民可以在社區享受到疾病預
防等公共衛生服務和一般常見病、多發病的基本醫療服務。
第二階段:到2010年,全面推進社區衛生服務工作,街道覆蓋率達到100%,基本覆蓋全市
居民。在全市建立起服務機構設置合理,基礎設施齊全,人員素質較高,服務功能完善,運行機
制科學,補償機制健全、監督管理規范、適應社會需求的比較完善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
五、保障措施
(一)各有關縣(市、區)政府要成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工作領導協調機構,將該項工作列
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政府年度綜合目標管理和考核。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積極落實各項政策
措施,組織督促有關部門和街道辦事處,認真履行職責,做好有關協調配合工作,及時研究解決
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保證城市社區衛生服務各項目標的實現。涉及規劃、用地、環境影響評價的
,應按相應規定做好工作,簡化審批程序,加快建設進度,確保社區衛生建設工作落實。
(二)確保城市社區衛生服務工作所需各項經費的落實。市、區兩級財政對社區衛生服務中
心(站)工作經費和標準化建設及設備配置等專項經費視財力情況給予適當補助,規范其經費管
理。對城市社區公共衛生服務補助經費,按照轄區常住居民的數量,市、縣(市、區)兩級財政
分別按每人每年2元標準安排預算。市級財政視財力情況對社區衛生服務經費給予一定補助,用
于發展社區衛生服務。各級各部門要加強社區衛生財政補助資金運行過程中的監督管理,切實提
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三)加強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監督管理及考核驗收工作。由市政府牽頭,組織制定具體考
核辦法,市發展和改革、財政、規劃、民政、衛生等部門聯合組成社區衛生服務工作考核小組,
每年按計劃要求對各縣(市、區)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標準化建設、人員培訓、健康檔
案建立等工作的進度、質量情況進行考核,并按照考核情況進行獎勵和處罰。
(四)強化政府各有關部門的管理職能。規劃、建設部門要根據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
規劃明確建設用地。城市市政建設和各類開發建設拆除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用房的,必須按不
少于原有面積,采取新建或購房置換等方式予以補償。新建、改建居民小區,當地政府或建設單
位要將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用房納入居民小區建設計劃,與居民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投
入使用,其費用列入開發建設成本,房屋產權依相關法律、法規辦理。發展和改革部門負責將城
市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規劃,并
督促落實資金。機構編制部門負責政府舉辦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批準成立、定編定崗。物價
部門制定并落實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收費標準和進一步規范藥品價格。財政部門負責將城市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補助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并負責落實。衛生部門負責制定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發展
規劃、準入標準和管理規范,制定城市社區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加強行業監督管理,并按照國家
有關規定,組織開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從業人員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監察、審計部門負責同步
監督審計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經費、設備配備經費以及城市社區公共衛生服務補助
經費的使用。人事部門負責全科醫生、護士等衛生技術人員任職資格的確定,制定吸引優秀衛生
人才進入社區的有關政策。勞動保障部門負責制定并落實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城鎮職工和城市居
民到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診的有關規定。民政部門負責將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納入和諧社區考
核項目,探索建立以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的城市醫療救助制度,做好民主監督工作。食品藥
品監管部門負責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所需藥品和醫療器械的質量監督管理等。其他各有關部門都要
切實認真履行職責,共同支持城市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平穩順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