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現代糧食流通產業發展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完善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見》(國發〔**6〕16號)和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現代糧食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皖政辦〔**7〕74號)精神,進一步深化我市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現就加快發展我市現代糧食流通產業提出以下意見。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加快現代糧食流通產業發展
確保糧食安全是各級政府的重要職責。我市糧食資源豐富。加快現代糧食流通產業發展,對于提高**糧食的品牌效應,加速糧油精深加工業發展,打造食品工業大市,增加農民收入等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級政府要加強對糧食工作的領導,全面落實糧食工作行政首長負責制,切實承擔起本地區糧食生產、流通、安全的責任。加大對現代糧食流通產業的財政支持力度。對改制重組的骨干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繼續給予有關政策支持。國有糧食企業依法出售自有產權公房、建筑物和處置土地等取得的收入,在扣除必要的費用后原則上都要用于糧食產業發展。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政府有關文件精神,核定和落實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的職責、機構和人員,并將糧食行政管理機構的工作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依法加強糧食流通監督檢查,切實做好全社會糧食流通統計工作。
二、加強糧食流通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管理
加快整合和建設糧食流通基礎設施。按照調整一線庫、改造骨干庫、建設中心庫的總體思路,從今年起用3年時間,全面實施調整100個一線收購庫點、修建100萬噸倉庫和建設5個2億斤以上、10個1億斤以上、20個5000萬斤以上庫點的倉庫整合建設工程。各地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把此項工程與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企業布局調整、糧油精深加工業發展結合起來,統籌上級下撥的倉儲維修資金、國有資產處置變現資金和國有資產經營收益等,用于倉儲設施建設,同時積極吸納社會資金的投入。
加強糧食流通基礎設施的管理。對我市現有的國有糧食流通基礎設施,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處置和轉移資產所有權、管理權和使用權,不得改變使用性質,不得變賣;確需改變使用性質的,須按行政審批權限報批;經批準變更使用性質的,要按照“拆一還一、限期建成”的原則新建糧食流通基礎設施,確保倉容總量不減少。
進一步提升糧食倉儲管理水平。加強糧食倉儲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大力發展生態儲糧、遠程控制、信息管理等儲糧新技術。鼓勵糧食企業利用現有的倉儲設施和技術力量向社會提供糧食倉儲和技術服務,大力實施“新農村科學儲糧示范工程”,每年新增儲糧罐1000戶。大力推行以糧食散裝、散卸、散儲、散運為主要特點的糧食流通方式。從今年起用3年時間,力爭全市的糧食“四散化”率達到80%以上。
三、加快推進糧食市場建設和產業化經營
加快糧食產業園區建設。各地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有關文件精神,將糧食產業園區建設列入經濟發展總體規劃,制定相關措施,支持糧食產業園區建設。**糧食現代物流中心(安徽糧食城)要力爭在2010年前建成。
加快糧食交易市場建設。逐步建立以城鄉集貿市場和超市等零售市場為基礎、糧食批發市場為骨干、糧食物流中心為載體,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運行規范的現代糧食市場體系。積極籌建合肥國家糧食交易中心**分中心,重點扶持皖東糧食現貨批發市場。加快發展電子商務等先進交易方式,創辦“網上糧店”,建立市場價格和供求形勢的監測與信息制度。創造條件發展糧食期貨交易。
大力發展糧油精深加工企業。逐步淘汰工藝落后、污染環境、日加工能力50噸以下的小企業;從嚴控制日處理原料100噸以下的糧油初加工項目;著力培育年加工能力20萬噸以上的龍頭企業,通過技改提升一批老企業、扶持上馬一批新企業、引進聯合一批精深加工企業,使全市糧食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生產經營水平有實質性的提高。通過5年努力,確保全市糧油加工業實現年銷售收入達60億元以上,確保原糧加工轉化率達80%以上。
積極培育多元化市場主體。每個縣(市、區)都要組建2-3個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的糧食企業。新組建的企業要建立法人治理結構,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規范運作。推行國有糧食企業進行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的資產重組,力爭在3-5年內,培育出2-3個年銷售收入超5億元的企業集團。大力推進和支持地處偏遠、糧源較少的非骨干國有糧食企業以產權制度為重點的改革。鼓勵和引導多種所有制市場主體從事糧食收購、加工和批發等經營活動,鼓勵糧食企業帶領農戶建立糧食生產、加工、銷售等專業協會。開展糧食產前、產中、產后等社會化服務。整合軍糧供應企業,努力提高市場競爭力。
完善糧食產業化經營機制。大力發展糧食訂單生產,推行二次結算、延期保值結算等收購方式,促進優質糧油規模化種植。鼓勵發展企業以資金、技術和市場,農民以土地、勞動力等要素聯合參與的糧食產業化經營模式,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合作機制,提高產業輻射能力。
鞏固和發展糧食產銷合作關系。鼓勵產銷區雙方以經濟利益為紐帶,以市場為導向,發展長期穩定的產銷合作關系。支持銷區企業在我市建立糧食生產基地,鼓勵和扶持我市糧食企業到主銷區建立儲、加、銷一體化經營企業,創立糧食品牌,壯大企業規模。
四、建立和完善糧食安全保障機制
嚴格執行國家糧食收購政策。認真執行國家出臺的糧食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確保中央惠農政策落到實處。要切實發揮國有及國有控股糧食企業的主渠道作用,保護種糧農民積極性。
健全地方糧食儲備體系。各縣(市、區)政府要按照省政府核定的儲備糧規模,完善儲備糧管理辦法,確保**8年內儲備糧及相關經費及時到位,并將儲備糧保管費用、利息、輪換差價列入下一年度本級財政預算。
完善糧食供應和應急機制。各縣(市、區)要按照《**市應對糧食市場價格異常波動處置預案》(滁政〔**7〕118號)的規定,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并把各項應急措施落實到位。要穩定軍糧供應渠道,確保軍糧供應質量。要加強對當地糧食生產、需求、庫存、質量、價格及市場動態等情況的監測分析和信息,建立健全糧食監測預警系統和應急報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