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政府創新方法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貫徹黨的*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20年)》,切實加強創新方法工作,從源頭上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根據新修訂頒布的《科學技術進步法》有關要求,提出本意見。
一、加強創新方法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創新方法是科學思維、科學方法和科學工具的總稱。加強創新方法工作,切實做好科學思維、科學方法和科學工具的研究與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科學思維的創新是科學技術取得突破性、革命性進展的先決條件。科學思維不僅是一切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的起點,而且始終貫穿于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的全過程,是創新的靈魂。其次,科學方法的突破是實現科學技術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基礎。只有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方法和核心技術,降低對國外方法和技術的依賴,才能真正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第三,科學工具的創新是開展科學研究和實現發明創造的必要手段。科學工具是最重要的科技資源之一,一流的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往往離不開一流的科學工具。現代科技的重大突破越來越依賴于先進的科學工具,掌握了最先進的科學工具就掌握了科技發展的主動權。
黨的*明確提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自主創新,方法先行”,創新方法是自主創新的根本之源。國際上創新型國家普遍重視創新思維的培養,超前部署原始創新方法研究和推廣,設立專項資金鼓勵科學儀器設備等科學工具的自主研發,不斷強化本國的核心競爭力。長期以來,我國對創新方法工作重視相對不夠,科學思維培育相對落后,科技活動仍未擺脫跟蹤模仿的局面,自主創新成果較少,高精尖科學儀器設備嚴重依賴進口,與加強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要求極其不相適應。這就要求我們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將創新方法作為一項長期性、戰略性工作來抓,切實從源頭上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
二、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創新方法工作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密圍繞自主創新戰略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需求,堅持政府引導、多方參與,試點先行、穩步推進,立足國情、注重實效的原則,重點面向企業、科研機構、教育系統三個群體,大力推進科學思維、科學方法、科學工具的發展。
創新方法工作要強化機制創新、管理創新與體制創新,積極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形成全社會關注創新、學習創新、勇于創新的良好社會氛圍。建立有利于創新型人才培育的素質教育體系,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逐步改變我國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跟蹤模仿、高精尖科學儀器設備依賴進口的局面。培養一大批掌握科學思維、科學方法和科學工具的創新型人才,催生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學方法和科學工具,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持續創新能力的創新型企業。為自主創新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方法和工具支撐,大幅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
三、主要任務
(一)加強科學思維培養,大力促進素質教育和創新精神培育。
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工作。注重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以及追求真理、勇于創新、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一是,重點從“娃娃”抓起,不斷總結完善中小學素質教育改革經驗,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和質量評價制度、考試招生制度,培育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二是,鼓勵本科生、研究生投入科研工作,培養創新意識和科學精神,提高創新素質和創新能力;進一步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支持一批由優秀學生進行的創新性實驗;繼續推進有利于培養學生團隊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大學生競賽活動。三是,采用靈活多樣的繼續教育、培訓等手段,促進各類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掌握有效的科學思維、方法和工具,增強創新素質與技能。
加強素質教育基礎能力建設。重點加強建設一批實習施訓設施,為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在有條件的地方,設立創新方法繼續教育基地,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熟練掌握創新方法的人才保障。
(二)加強科學方法的研究、總結和應用。
著力推動科學思想和科學理念的傳承。通過科學大師科普展覽館和籌建我國科學大師網上在線檔案和數據庫等模式,對我國當代科學大師的科學思想、科學理念進行挖掘、整理與傳承。
大力開展科學方法的總結和應用。一方面,動員組織各有關學術團體、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廣泛參與,按照學科分類國家標準,對各學科方法進行系統的研究、梳理、歸納、總結,促進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學科研究與方法研究的交叉融合與相互滲透。分階段、分學科逐步完成涵蓋自然科學、農業科學、醫藥科學、工程與技術科學以及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各學科《科學方法大系》。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科學方法的廣泛利用,為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提供有效的方法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