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信息產業局信息資源利用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進一步推進我市信息化建設,充分發揮信息資源在信息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遏制重復建設,建立和逐步完善全市統一的電子政務網絡,推動信息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特制定本意見。
一、建立并完善信息化建設運作機制。
推進政府信息化,最關鍵的就是實現信息系統間的網絡上互聯互通,資源共享。近年來,我市信息化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網絡不斷整合,信息資源總量不斷增加,質量逐步提高,在推動我市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當前的網絡建設、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工作仍存在較多問題,如網絡各自為政的現象比較嚴重,重復建設不斷出現,信息資源開發不足、利用不夠、效益不高,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困難、采集重復,公益性信息服務機制尚未落實,信息安全保障體系不夠健全,對不良信息的綜合治理亟待加強等等。因此,當前迫切需要建立并逐步完善我市信息化運作機制,遵循“統一規劃,整合資源;統一標準,共享信息;統一協調,講求實效”的原則,推進我市信息化建設。
全市各鎮(街)、各部門的信息化工作要在市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協調指導下開展工作。要加強對全市信息化工作的統籌管理,防止各自為政、多頭管理和重復建設,從根本上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確保我市各類政務公共信息資源得到有效利用。
二、整合和完善全市統一的電子政務網絡。
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政務網絡平臺條件,逐步建成與國家政務網絡標準一致、安全保障體系完善的全市電子政務網絡平臺,實現信息資源的互聯互通。各有關單位已經建設的業務系統和網絡,要抓緊調整,逐步規范和完善,在2009年前實現原有系統與市電子政務網絡平臺的互聯互通;今后新建的業務系統,原則上要統一利用我市電子政務網絡平臺。宣傳、農業、教育、文化、人口、統計、科技、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以及公共安全、公共服務等領域的網絡和信息系統必須依托市的電子政務網絡平臺運行。
各鎮(街)、各部門在規劃和實施與政務相關的信息化建設項目時,必須考慮信息資源的共享與整合,嚴格按照《*市電子政務項目管理辦法》(*府辦〔2008〕5號)的規定,統一報市信息產業局審核。
三、建立“一站式”電子政務。
加強信息資源共享,建立“一站式”電子政務,全面提高政府部門依法行政能力和公共服務能力,是政務信息化建設的根本要求。各相關部門要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履行職責,明確信息共享的內容、方式和責任,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制度。當前,各有關單位要結合全市網上行政審批和電子監察系統、市政府應急平臺、市社會治安視頻監控系統等重點工程建設,推動需求迫切、效益明顯的跨部門、跨地區信息共享。要依托統一的電子政務網絡平臺和信息安全基礎設施,建設數據交換中心,支持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同時,加大力度推進和完善人口基礎信息庫、法人單位基礎信息庫、自然資源和空間地理基礎信息庫、宏觀經濟數據庫等基礎信息的建設共享工作,并建立長效機制。深化金融、海關、稅務、質監、工商、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相關業務的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和共享工作,提高監管能力和服務水平,推動信用信息資源建設,健全社會信用體系。
四、增強政務信息資源的公共服務能力。
加強農業、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社會保障和宣傳等領域的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有效提高政府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
(一)建立農村及農業信息共享平臺。形成以農業信息網為樞紐的市、鎮(街)聯網的農村及農業信息共享平臺,以多種形式、多種途徑采集、分析、農業、市場、文化、科技、教育、就業、衛生、氣象、社保等信息給農民。
(二)推進科技教育信息資源共享。建立一批科技信息資源數據庫,積極推進“校校通”工程,加強對現有資源的重組和優化,促進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推廣應用。
(三)加快全市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建設。整合全市圖書館、博物館、群眾藝術館等資源,推進文化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
(四)推進衛生信息資源共享。加快建設覆蓋全市(鎮、街、社區)衛生院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婦幼保健等醫療衛生機構的衛生信息網絡系統,積極開展網上遠程醫療和醫學教育等衛生信息服務。
(五)推進勞動與社會保障信息資源共享。建立勞動力市場、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登記和失業保險監測和宏觀決策系統。加快全市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實現社會保障“一卡通”。逐步建立民政公共服務系統,提高民政服務能力。
(六)完善財政、金融、統計等經濟運行信息系統。提升國民經濟預測、預警和監測水平,增強宏觀調控決策的有效性和科學性。
(七)加快公共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充分利用電信網、廣電網、互聯網開發利用信息資源。推動“三網”融合,著力提高公共信息網絡基礎設施的利用效率和共享水平。
五、加強企業和行業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
積極推進企業信息化,發展電子商務;加快“*中小企業網”的建設步伐,健全行業信息制度,引導企業提高管理和決策水平。鼓勵企業建立并逐步完善信息系統,在生產、經濟、管理等環節深度開發并充分利用信息資源,以信息化推動高物耗、高污染產業的改造,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和經濟效益。
六、積極做好政務信息資源整合的相關工作。
(一)加強組織協調和統籌規劃。各鎮(街)、各部門要加強領導,要成立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強化對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工作的組織協調、統籌規劃和監督管理,建立和健全相關的管理制度,領導小組名單于8月15日前報市信息產業局。
(二)進一步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開制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加快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及時編制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充分利用政府門戶網站、重點新聞網站、報刊、廣播、電視等媒體,為公眾獲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各鎮(街)、各部門要進一步完善公眾網站建設,及時更新信息,嚴格按照政務信息公開條例的要求,實施政務信息公開。
(三)合理規劃政務信息的采集工作。各鎮(街)、各部門要按照《中共*市委辦公室、*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做好中國*政府門戶網站內容保障工作的通知》(*辦〔20*〕53號)的要求,明確信息采集工作的分工,加強協作,避免重復勞動,降低行政成本。要嚴格履行信息采集職責和要求,確保所采集的信息真實、準確、完整和及時。要加快推進以傳統載體保存的公文、檔案、資料等信息資源的數字化進程。
(四)加強政務信息資源管理。各單位要制定政務信息資源分級分類管理辦法,建立健全采集、登記、備案、保管、共享、、安全、保密等方面的規章制度,推進政務信息資源的管理工作。
(五)加強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各單位要健全信息安全監管機制,倡導網絡道德規范,創建文明健康的信息和網絡環境。遏止影響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各種違法、有害信息的制作和傳播,依法打擊竊取、盜用、破壞、篡改信息等行為。建立和完善信息公開審查制度,增強對涉密系統的檢查測評能力。
(六)營造公眾利用信息資源的良好環境。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形成多種渠道、多種方式和多種終端方便公眾獲取信息資源的環境。鼓勵、扶持各鎮(街)在街道、社區和鄉鎮建設適用的電子信息服務設施。逐步提高互聯網普及率,加強公眾使用互聯網的技能培訓。發揮廣播電視普及、便捷的優勢,推動廣播電視數字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