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加強金融服務指導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2009年中央一號文件和縣委十四屆六次全會精神,積極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加大新形勢下金融對農業主導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推動農村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現就2009年金融支持“三個1萬”工程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充分認識金融支持“三個1萬”工程的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縣各涉農金融機構不斷改善服務方式,拓寬業務范圍,創新金融產品,在支持農村經濟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為服務“三農”、支持“三農”做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大力支持農業主導產業的發展,使之成為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2009年,縣上提出實施“三個1萬”工程,即發展奶牛1萬頭、蔬菜1萬畝、釀酒葡萄1萬畝,“三個1萬”工程需要信貸資金1.97億元,對金融機構的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應當清醒地看到,我縣金融業在支持農業主導產業中仍存在認識不到位、機構網點萎縮、資金供給不足、貸款利率偏高、農業保險缺失、服務質量和效率亟待提高等諸多與農業主導產業發展不相適應的問題,嚴重制約著農業主導產業的做大做強。為此,各金融機構要制定計劃,全力提供資金保障。要加強與各有關部門、涉農企業和農民的聯系和溝通,及時了解農業主導產業對金融的需求,優化農村金融生態環境,提高農村金融服務水平。要依據自身業務特點和經營范圍,積極創新金融產品,拓寬業務領域,各司其職,密切合作,形成支持服務農業主導產業的合力。
二、采取切實措施,增強金融支持服務的有效性
2009年,我縣實施的“三個1萬”工程,共需貸款1.97億元,其中,新增奶牛1萬頭,建設10個規模化奶牛養殖場,需要貸款7000萬元;發展蔬菜1萬畝,建成23個高效設施蔬菜示范基地,需要信貸資金7728萬元;新栽釀酒葡萄1萬畝,需要信貸資金5000萬元。各金融機構要明確信貸支持的重點,積極推進農業主導產業基地建設,根據各自職能定位和特點,積極改善和提高服務質量,切實加大支持服務的力度。
農業銀行要積極和上級行聯系,爭取更多的資金,使資金回流*,以滿足農業主導產業對信貸資金的更大需求,為“三個1萬”工程實施提供有力支持,進而重新占領農村金融市場,為今后的定位作好準備。
農業發展銀行要擴大業務范圍和服務領域,增強支農服務功能,加快向以政策性金融為主、開發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并重的農業政策性銀行轉化步伐。
農村信用社要切實發揮農村金融主力軍作用,進一步擴大農戶小額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靈活合理確定貸款對象、額度和期限,擴大農戶貸款范圍,適當降低貸款利率,并根據農業主導產業的不同情況,實行差別的貸款利率。要按照生產周期,經營資金周轉頻次和農業貸款的不同用途,合理確定貸款期限,確保信貸資金與農戶生產經營在時間上的合理銜接。
郵政儲蓄銀行要積極開展小額質押貸款業務,按照上級統一部署,加大力度積極為農戶提供資金支持,特別是對奶農、菜農、果農的支持力度,簡化辦事程序,放寬政策,促進主導產業做大做強。
保險機構要積極拓展農業保險領域,開發新的農業保險品種,大力發展農業保險業務。鼓勵保險機構在廣大農村地區設立分支機構,加大對縣域領域特別是農村營銷服務部的投入。完善農村小城鎮保險服務體系,繼續加大對奶牛和母豬的保險業務,積極開展對特色產業的保險業務,解決農民的后顧之憂。
各金融機構要創新金融產品,改善金融服務。在政策允許范圍和風險控制能力以內開發多樣化、系列性金融產品,適應農村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需求。結合農村、農業、農戶的實際需要,適時推出靈活便利、易于被農村、農民接受的貸款品種。要不斷改進和優化農村金融服務,改變貸款“申報過嚴、手續過繁、時間過長、審批權過分集中”的現狀,積極探索下放貸款審批權限,減少貸款審批環節的機制方法,以滿足農村的特殊需要,提高貸款效率。積極探索符合農村實際情況的擔保制度,在擔保形式上,除傳統的保證擔保和不動產擔保外,積極探索動產抵押、倉單質押、權益質押、訂單質押等多種擔保手段,積極探索市場化的路子。
三、加強組織領導,創建良好的農村金融生態環境
金融在新農村建設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各金融機構要統籌協調,密切協作,進一步加大對“三個1萬”工程的信貸支持力度。人行*支行要具體負責統籌協調地方金融工作,加強聯系溝通,營造一個有利于金融機構發揮作用的氛圍。各商業銀行要圍繞“三個1萬”工程所需的信貸資金,及時組織資金,確保工程順利實施。各有關部門要積極轉變職能,切實為金融機構提供良好的服務。要在全社會弘揚誠信激勵機制,廣泛開展創建“信用戶”、“信用村”和“信用鄉鎮”活動,營造守信光榮的社會風氣,讓個人信用、農戶信用、社會信用成為金融機構的正常經營活動。要積極協助金融機構清理歷史遺留問題,降低不良資產比例。支持司法部門加大案件執行力度,堅決依法打擊惡意逃廢銀行債務行為,切實保護銀行信貸資金安全,為農村金融機構創造良好的經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