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社區衛生服務活動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加快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是深化衛生改革,更好地滿足廣大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的重要舉措,是實現富民強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戰略目標的重要途徑。為了推進我區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全面發展,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國家衛生部等10部委《關于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若干意見》和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開展全省社區衛生服務示范區活動的通知》的有關精神,結合我區社區建設和衛生發展規劃,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區域衛生規劃要求,制定社區衛生服務發展規劃,充分、合理地利用衛生資源;引入競爭機制,加強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提高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綜合服務能力和技術服務質量,保障和提高城鎮居民的健康水平。
二、工作目標
(一)總體目標
通過開展創建省級社區衛生服務示范區活動,使*區基本建成配套政策落實、服務網絡健全、人員配置合理、服務功能完善、監督管理規范、適應社會需求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社區衛生服務覆蓋90%以上的街道辦事處及90%以上的居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合格率達100%,使以社區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為重點的“六位一體”功能得到落實,實現“小病進社區、大病進醫院”的目標,為城鎮居民提供方便、經濟、綜合、有效的衛生服務,使居民的基本健康問題在社區得到解決。
(二)具體目標
1、進一步落實社區衛生事業的發展政策。將社區衛生服務納入全區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區域衛生規劃和社區總體規劃。社區衛生專項經費按人均不少于3元設立,其他各項財政補償政策得到基本落實。有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100%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建立較為完備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將社區衛生服務納入公共衛生建設范疇。
2、基本建成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城鎮衛生資源配置結構得到有效的調整,社區衛生服務組織與區域性醫療、預防、保健機構合理分工的新型城鎮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全區建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個,其中新閘鎮和南大街、西新橋、馬公橋、懷德橋、永紅、西林、北港、五星街道辦事處各建中心1個,各社區衛生服務站分布合理,90%的居民從住所步行10-15分鐘可以到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
3、健全社區衛生服務質量標準。居民能夠較為方便地獲得費用比較低廉、質量比較優良的社區衛生服務,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在社區可得到有效的預防控制。居民醫藥費用支出負擔相對減輕,能夠獲得較為滿意的健康服務。居民對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的綜合滿意率達85%;居民對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的知曉率達90%;單病種費用和平均處方值低于區域內二級醫院上年度平均值。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運行良好,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
4、初步建立較高素質的社區衛生服務隊伍。按照每1萬居民至少配備2名全科醫師,其中50%達到中級職稱,各中心要求配有專職公共衛生執業醫師和具有中級職稱的中醫執業醫師,形成以全科醫師為骨干,公共衛生、中醫藥、護理等各類專業衛生技術人員職責明確,分工協作,具有較高素質的社區衛生服務隊伍。各中心年內實行全員聘用,公開招聘,競爭上崗,分配實行績效掛鉤,新進人員實行人事制度。年內要求60%以上的臨床醫師接受市全科醫師崗位培訓或規范化培訓,80%以上社區護士、預防保健人員接受為期150學時的社區衛生服務基礎知識培訓,各中心(站)負責人接受35學時以上政策管理與業務技術培訓。
5、建立規范化的社區衛生服務監督管理體制。加強社區衛生服務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管理。嚴格把好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技術等服務要素的資格準入關,建立健全各項工作制度、基本服務規范和技術操作標準,加強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執業行為的監督管理,確保發展有序、服務優良、行為規范。
三、實施步驟
(一)準備階段(5月1日—6月1日)
1、成立領導班子。區政府成立以分管區長為組長,相關部門參與的領導班子,具體負責創建協調工作。
2、宣傳發動。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媒介,大力宣傳創建活動的意義,使創建工作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以調動社區居民的參與熱情。
3、制定創建計劃。按照江蘇省創建全國社區衛生服務示范區的要求,制定創建工作計劃,做到有目的、有步驟、有程序地實施創建。
4、調查基本情況。由區衛生局具體組織,深入街道辦事處進行調查,掌握每個社區居委會的總戶數、總人口數,了解社區居民的健康需求,結合我區社區建設工作,制定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設置方案,調整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服務范圍,規范名稱。
5、引入競爭機制。打破所有制和隸屬關系的界限,整合區域衛生資源,盤活存量。根據公開、公平、擇優原則,吸引社會力量舉辦社區衛生服務,建立退出機制。
6、功能轉換。轄區內撤鄉建街道的,根據常衛醫[*]01號《關于城區鄉鎮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完成原鄉鎮衛生院的掛牌,并進行功能調整。
(二)創建階段(6月1日—8月31日)
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集中精力、集中時間、集中人員,落實創建任務。根據江蘇省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考核評估標準,將任務分解到個人,層層負責,健全規章制度,明確各級各類人員的職責和要求,逐條落實考核評分細則中的各項內容,使其達到江蘇省社區衛生服務示范區的考核評審標準。
1、6月1日—7月1日各中心、站按照《江蘇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標準(試行)》重新進行基礎設施改造,接受區衛生行政部門驗收,驗收合格的機構統一發放標牌,制度、職責、公示牌等統一上墻。
2、7月2日—8月1日進行人員培訓,統一工作標準和服務項目、技術規范,完成社區居民建檔、健康普查、社區診斷、重點人群建卡、慢性病人管理登記等工作。
3、8月2日—8月31日完成資料錄入,并進行整理歸檔、分類存放。
4、積極與市區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協調,對符合醫保定點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進行評審驗收,納入醫保定點。
(三)自查階段(9月1日——9月20日)
1、自查。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通過創建工作,對照考核考核評估標準,逐條進行自查,找出存在的問題。
2、整改。針對薄弱環節查遺補缺。
(四)模擬檢查階段(9月20日——9月30日)
1、由區創建領導小組對全區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創建工作進行模擬檢查,召開全區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現場會,樹典型,找差距,總結經驗,邊整邊改,進一步完善創建工作。
2、迎接市社區衛生服務工作領導小組的檢查驗收。
(五)創建達標迎檢階段(10月1日——10月30日)
作好準備,迎接省考核評審驗收。
四、組織管理
(一)加強組織領導。區社區衛生服務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一組織和指導轄區范圍內的社區衛生服務工作,批準和審查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設置方案,檢查督促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進展,組織對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評估。各街道辦事處要成立社區衛生服務領導小組,負責本轄區內的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積極配合醫療機構組建和管好本轄區內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幫助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解決必需的業務用房和實際問題。
(二)加強部門配合協調。
區衛生局科學制定社區衛生服務網點布局規劃,并負責業務上的指導、監督和管理。區民政局要將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作為指導各地進行社區建設和開展社區服務工作的重要內容,把支持開展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作為考核和表彰模范街道、居委會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的條件之一。區人事勞動保障局要把符合要求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作為基本醫療保險定點單位。區財政局在制訂衛生經費預算時,要列出專項經費用于社區衛生服務建設并逐步增加投入。稅務部門要嚴格按照國家關于社區衛生服務的稅費政策給予優惠。區計生局要利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的現有條件開展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并進行業務指導。物價、教育、工商、公安等部門要積極配合,主動協助衛生部門開展工作。各有關部門要落實分管領導,明確辦事人員,搞好協調配合,確保我區社區衛生服務工作順利進行。
(三)加強監督管理。區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對轄區的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實行統一管理,并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江蘇省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凡未經區衛生行政部門審批,擅自開設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視同非法行醫,予以取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