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預期目標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就業問題與經濟增長同等重要;政府工作可能會有較大變化……
“經濟增長率7%左右;新增城鎮就業崗位8****萬個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4.5%。”在向代表們報告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時,有關負責人如是說。
我們關注這兩大“預期目標”的關鍵之處在于兩點:
1.為何把經濟增長率定為“7%左右”?
2.就業指標何以首次進入國家發展計劃,而且緊隨經濟指標之后?
對此,我們不妨先來看看兩會上一些權威人士的解讀,然后進行我們的討論。
3月8日有關方面負責人向國內外記者解釋了第一個問題:確定7%的預期目標是充分考慮了國際和國內兩種因素———從各方面預測看,今年國際經濟可能出現回升勢頭,但不確定因素很多。首先是目前國際市場商品競爭相當激烈,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其次是去年外貿進出口增長比較快、基數較大。在這個基數基礎上再保持高速增長,難度就大了。綜合考慮這些因素,外貿進出口目標會比去年低了一些,但也將達到7%。國內經濟發展條件雖然較好,但也面臨一些困難,主要是需求不足和結構不完全適應需求變化的問題依然存在,同時還包括就業壓力比較大,市場經濟秩序也存在混亂等問題。需求不足是國內牽制因素中突出的方面。去年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雖達16%,但對拉動消費的效果并不理想……不過,從今年前兩個月的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來看,中國的工業生產、外貿進出口、社會發展等方面表現不俗。他據此判斷,“相信今年的預期目標能夠實現”。
關于第二個問題,有專家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在國家發展計劃中明確提出新增就業指標還是首次,這標志著政府工作的一大轉變,從以往追求經濟增長率為主轉向經濟增長和就業兩者并重。”
與此相對應的是,很多省長、市長們都有這樣的認識:“就業關乎國計民生”,“擴大就業本身就是大政績”。同時還值得特別注意的是,他們并沒有簡單地將解決就業問題視為創造一定數量的就業崗位。“政府行為的關鍵,不是自己去尋找、創造就業機會,而是要為人們創造良好的就業環境。”他們認為,在引導就業方面,政府一定要分清“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哪些應該由市場去做”。
來自兩會上的一些資料說,目前我國勞動力市場面臨來自約14****萬國企下崗失業人員、1.5億農村富余勞動力和近1**萬城鎮年度新增勞動力的巨大壓力。據預測,今后3至5年,城鎮每年需安排22****萬至23****萬人就業,即使經濟保持7%至8%的增長率,勞動力供需仍會出現較大的差距———無論是經濟發展、社會穩定還是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就業壓力都是無法回避的挑戰,亟須國家從宏觀層次上進行調控。
這兩大“預期指標”的提出和相關人士的解讀,大體上可以給我們這樣一些啟示:
其一,中國經濟必須保持較快的增長,7%的速度是應該實現的。
其二,實現7%的目標并不是很容易的,它必須解決好出口、內需等很多一直在努力解決而又確實困難不小的問題。
其三,就業問題與經濟增長同等重要,這是經濟社會同步發展的必須。
其四,與上一點相對應,政府工作可能會比以前幾乎全力注重經濟發展的情況有較大變化……
這些啟示顯然都具有新意,很值得我們認真體味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