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信社職員學習心得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不但提高了思想覺悟和政治覺悟,也更進一步的理解了什么是科學發展觀這一重要科學理論。科學發展觀就是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它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和世界觀。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也是在深刻變化的國際環境中推動我國發展的迫切需要。當今世界正處在大變革大調整之中,我國發展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也面對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國際環境中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我國發展的外部條件復雜多變。我們只有在世情、國情、黨情發生深刻變化的條件下,堅持實踐科學發展觀,把黨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理論觀點、重大戰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落到實處,才能更好地應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科學發展觀,不是空洞的政治口號,不是抽象的理論,而是指引我國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行動指南,國強民富的法寶,中國走向世界強國之林的必由之路。黨的十七大把科學發展觀作為我們黨長期重要的發展戰略,作為農村金融主力的農信社,在新的歷史形勢下該如何模踐行科學發展觀呢?我談幾點心得:
一、以人為本,人才興社。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農村信用社要想實現科學發展,在未來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人才興社的發展理念,要真正認識到人就是農信社的財富和資本,是農信社發展的根本動力。本人認為,要做到以人為本,一是要加強教育,提升素質。長期以來,農信社員工多為內部家屬子女,文化素質較低,職業素養較差,缺乏責任意識、競爭意識和危機意識,無法適應現代金融發展的需要。因此農信社主管部門要把提升員工整體素質作為當務之急,切實加大員工教育培訓力度。一方面聯社舉行內容多樣的集中培訓,增強學習效果,另一方面鼓勵員工自學,設立學習獎勵基金,對自學成才的員工給予一定的獎勵,也可以把教育培訓作為一項獎勵措施,對工作業績突出的員工給予外出培訓學習的機會,通過學習培訓滿足員工的發展需求。二是實行雙向激勵,激發活力。農村信用社應當制定科學的績效考核機制,建立“正向激勵”和“負向激勵”制度,不斷完善以業績為重點的人才考核評價機制,引入競爭機制,培養競爭意識,建立能者上、庸者下,以人為本、用人唯才的用人機制。對于信用社副主任以上人員的提拔,必須堅持公開、民主、競爭上崗的選人用人機制,即通過考試、演講、答辯、民主測評等環節確定人選,堅決抵制和糾正選人用人上的跑官、要官、賣官等不正之風,要變伯樂相馬為伯樂賽馬,真正把那些品德好、業績優、群眾公認的同志選拔到領導崗位上,使想干事的有機會,能干事的有舞臺,會干事的有位置。在業務經營中,農信社可以設立盤活能手、攬存狀元、營銷標兵、崗位能手等專門獎項,并給予重獎,而對于不思進取、得過且過、屢居末位者給予懲罰,通過獎優罰劣的賞罰機制,激發員工的成就感和干事創業熱情,從而激發全體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三是實行優質服務,客戶至上。農信社應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對客戶實行人本關懷,提供優質文明服務,建立自己的優質客戶群,提升信用社的“人氣”,從而推動農信社又好又快發展。
二、穩建經營,實現可持續發展。
由于歷史和機制的原因,農信社的發展缺乏可持續性,重規模、輕效益,重經營、輕管理,重發放、輕質量,重人情、輕制度,重眼前、輕長遠的思想觀念嚴重,不計成本、不顧風險、盲目擴張,粗放的經營方式使農信社經營發展出現很大的風險隱患,資金死滯嚴重,不良貸款居高不下,管理失控,案件高發,形勢嚴峻。因此農信社要實現又好又快、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必須改變思想觀念和經營理念,樹立科學發展觀,實現五個轉變。
一是在考核上,從加大存款量的考核向柜面服務質量考核轉變。多年來,農信社一直把儲蓄存款的凈增長額作為衡量農信社業務發展的重要指標,每年都將存款任務指標層層分解下達,完不成存款任務者將扣發工資。有的信用社為保住工資,不惜在存款考核上弄虛作假,玩數字游戲,出現月末季末年末存款大幅度上升,月中存款余額大幅度下降的現象,不僅未給信用社帶來任何效益,反而加大了營業成本,出現了風險隱患。因此,農信社應轉變考核方式,把柜員的業務量和服務質量作為考核重點,加大柜員業務量和柜面服務質量的考核分值,成立行風督導小組,通過明查暗訪的方式考核員工服務質量,從而以業務量的的增加促進服務質量的提升和各項業務的發展。
二是在業務經營上,從增加規模向盤活存量轉變。過去信用社的經營原則一直是逐年增加信貸投放,通過增加規模稀釋不良資產,向規模要效益,但由于新發放貸款質量不高,導致老貸款收不上來,新增貸款又形成新的風險。農信社本身抗風險能力就弱,巨額不良資產更是使農信社雪上加霜,業務經營舉步維艱。因此,農信社應轉變經營理念,向存量要效益,把盤活不良資產作為業務經營的重頭戲,明確清收盤活責任,采取政治的、行政的、經濟的手段,一戶一策,全力盤活不良資產。
三是在貸款的發放上,從重人情向重制度轉變。農信社應徹底改變在貸款發放上重領導、重人情、重關系的不良現象,對于各種行政干預貸款、“戴帽貸款”、領導安排貸款,只要有悖于制度、有悖于信貸原則,要堅決抵制,一概不貸。對于每筆貸款的發放,都要在風險防范上嚴格把關。
四是在經營模式上,從無序發展向合規經營轉變。農信社應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提高制度的執行力,遵章合規經營,樹立合規就是效益,違規就是風險的經營理念。五是在財務開支上,從大手大腳向節能增效轉變。農信社應克服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節約辦社。特別是統一縣級法人以后,縣聯社應實行統一核定、比例提取的費用開支原則,使費用開支和業務發展掛鉤,嚴控招待費、差旅費、會議費、辦公費的開支,確保費用開支向業務發展傾斜、向科技信息傾斜、向一線員工傾斜,并積極響應國家節能減排的政策,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限制購買公務車輛,全員上下從節約一滴水、一張紙做起,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實現節能增效。
三、統籌兼顧,全面協調發展。
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農信社更應明確市場定位,兼顧社會責任,堅持“支農”不動搖,明確支持重點。
一是重點支持涉農龍頭企業,高標準高起點參與農業產業化,以扶持龍頭企業產業升級、培育發展潛在龍頭企業、推進相關產業鏈建設為重點,著力打造地方品牌。
二是抓住農產品深加工這個行業,大力支持農村非農產業。在資金的投向上,農信社應向信用觀念強,風險小的農村非農產業傾斜,向立足當地資源開發的民營企業傾斜,繁榮城鄉市場,實現富民強縣。
三是重點支持農村產業化經營,著力推進農業區域化布局。農信社在支持傳統農業生產的同時,還應積極引導農民走科技興農之路,大力支持農產品品種改良,扶持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建設,支持特色農業,加快特色農業發展的步伐,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促進農民增收。
四是支持農村回歸工程建設,鼓勵農民返鄉創業。“空窠村”已成為當今農村面臨的一大社會問題,在當前全球金融風暴的沖擊下,長三角、珠三角等地的農民工大批返鄉,農信社應抓住機遇,把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當作自己的社會責任,積極支持鼓勵外出務工農民返鄉創業,在貸款額度、期限、利率等方面向創業農民傾斜,積極探索適合農民創業特點的融資方式,開發多種金融產品,對創業農民提供貸款服務,從而以創業帶動就業,實現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