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村主任年度述職報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根據《關于做好河(湖)長制近期工作的通知》(杭治水辦[2018]176號)和《關于近期做好河(湖)長制有關工作的通知》(淳五水共治指〔2018〕48號)文件要求,現將我作為威坪鎮小五都源的河長述職報告總結如下:
一、河道基本情況
小五都源位于淳安縣西北部,發源于佛堂尖,流經蔗川村、聯合村、青山村于青山村流入千島湖庫區。主峰佛堂尖海拔高程651.1m,流域總面積12.09k㎡,主流長8.80km。河道寬度2-10米。2017年小五都源河道水質達到了《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Ⅱ類水質標準。
二、組織機構建立情況
1、成立了村級河長。由沿線村莊的村書記組成村級河長,包村干部組成第二河長,現小五都源配備村級河長和第二河長各3名,河道警長1名,主要負責組織實施本村轄區河段水環境綜合整治、巡查、監管,負責做好河道防洪工作,配合鎮政府開展污染集中治理。
2、建立了河長巡河制度。鎮級河長每旬巡河次數不得少于1次,村級河長每周巡河次數不得少于1次,便于河長們能夠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河長們在做好紙質巡河記錄的同時,還要及時上傳電子巡河記錄,并做好信息報送等各項常態化工作。
3、建立河道管護全社會監督機制。在每條河道醒目的位置設立“河道長效管理責任公示牌”,標明河道名稱、級別、管理范圍、管理責任人和監督電話等內容,接受全社會監督。
三、河長制工作開展情況
1、主要工作
(1)建立了河長巡河制度。鎮級河長每旬巡河次數不得少于1次,村級河長每周巡河次數不得少于1次,便于河長們能夠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河長們在做好紙質巡河記錄的同時,還要及時上傳電子巡河記錄,并做好信息報送等各項常態化工作。
(2)生活污水治理。威坪鎮小五都源沿河村莊共有3個,居民1185戶,總人口約3578人,按照“應納盡納”原則,河道兩側農戶污水管網全覆蓋,并進入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后期運維階段。所有沿河農戶產生的生活污水已全面實現納管處理,確保農村污水通過處理達標后排放。
(3)面源污染治理。面源污染治理主要包括畜禽及水產養殖污染防治、種植業污染防治。目前威坪鎮小五都源主要有畜禽養殖場1家,對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進行清退,對符合環保要求的根據上級主管部門制定的環保方案,建設高標準污水池,確保污水不外流。同時開展沿河沿線廢棄農藥包裝物回收處置工作,對農業生產產生的廢棄農藥包裝物進行回收。
(4)河道綜合治理。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以人為本、生態優先、人水和諧”的理念,圍繞“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總體目標,堅持“政府主導、屬地負責、分級管理、群眾參與相結合”的原則,通過對河道長效管理與保潔,全面提升轄區河道水環境水平。進一步推進河道建設,把水環境改善作為河道整治主要內容,確保河道整治與兩岸截污納管同步實施,同時通過護岸、清淤、綜合整治、防洪加固、陽光排口行動等舉措,全面提升鞏固河道水環境質量。(5)大力實施“一河一策”。我鎮嚴格按照縣河長辦河長制相關要求,制定完善了《威坪鎮一河一策方案》、《威坪鎮河長制工作方案(2017-2020年)》,明確任務,責任到人。通過科學修訂方案和考核辦法。
(6)其他治理工作。一是借力無違建工作對河道沿線的違章建筑及露天廁所進行拆除,進一步優化河道沿線面貌。二是對轄區內的無證無照農家樂,存在環境污染隱患的企業、小作坊等產污單位開展綜合執法活動,采取停電斷水等措施予以整治取締。三是聯合水利、環保、國土、漁政部門嚴厲打擊查處河
道非法挖沙采砂、漁業資源破壞等現象。四是借助“清四亂”這一平臺對河道進行大排查,對存在亂占、亂采、亂堆、亂建的現象的一律全部清理整治。
2、取得成績
威坪鎮小五都源全年無新增入河排污口,排雨口共10個,合法排雨口15個,無農村生活污水設施排口,無雨污合流排水口,并且全年水質保持在?類和Ⅱ類水質。
3、存在問題
(1)群眾意識有待提高。沿河兩岸的居民治水護河的意識還不強,配合“河長制”工作及整治的熱情和積極性不高,參與度不高,向河里亂倒、亂排等現象仍然存在。
(2)日常監管難度大。鎮域河流分布多、流域廣,加之旅游旺季到來,游客數量較多,河道嬉水、洗車、游玩等不文明現象給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3)知識水平較低,缺乏專業人才。目前村級河長一般由村書記或是村主任擔任,對水利知識了解較少,主要任務是巡河和清理河道垃圾,如若轄區內流域發生洪水災害或水污染事件,河長就無法及時應對以及提供緊急措施。
4、下步工作
(1)堅持落實“河長制”,強化長效保潔。我鎮將以強化落實“河長制”為切入口,從突擊治水向制度化治水推進,實現治水工作的常態化和長效性。定時組織日常巡查,定期召開工作例會,定期組織聯合整治,水岸齊抓、標本兼治、治管并舉,同時根據日常巡查中發現的急需解決的問題,不定期開展專項整治。
(2)加強統籌協調、組織指導和監督。進一步發揮好牽頭、組織、協調、指導及督查作用,及時掌握工作進展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形成聯動機制,形成工作合力,推進治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