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楊玉環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是誰;在夕陽斜照的馬嵬坡前,舞盡了那如血的殘陽, 是誰;在琵琶聲聲醉的旋律中,唱出深宮鎖春秋的哀怨,是誰;用啼血的杜鵑染紅了生命的色彩,用那匆忙的人生延續了一個政權的存在。雖然只有短暫的人生旅程,你卻完美了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經典,六宮粉黛無顏色,三千佳麗于一身,是你成就了白樂天那曠世的奇才,把那滴血的長恨歌傳世于千載,不知是你的冤屈,還是你的美麗,你給后世留下了一段遺憾,一首用生命的光華譜寫出的流傳千古,感天動地的哀怨詩篇。
女人是美麗的,美麗的女人留下的卻不都是美麗的故事。歷史天空中飄來的楊貴妃,她的美,給后人留下了好多的佳話甚至是典故,她的遭遇也給人留下了痛徹心扉的惋惜。李白是這樣贊美楊貴妃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臺月下逢》。在這里,李白寫下了楊玉環 那如花似玉的容顏,更寫下了楊貴妃穿著打扮的雍容華貴。天生麗質的儀態風情,配上如霓裳羽衣一般的服飾,真的會讓你覺得清高如仙蘭,富貴如牡丹,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是花:在濃重的露水中顯得更加艷冶,這樣的花,只能在群玉山頭去尋找,是人,這樣的國色天香,這樣超絕人寰的花容,恐怕只有在上天仙境才能見到!是啊,好美的楊玉環,是啊,好悲的楊貴妃,你不該這么美,你的美是上天造成的一個錯誤,你的美迷惑了治國的君王,你的美,讓男人都迷失了自己,你的美,誤國誤民,是紅顏禍水。貴妃啊!你不該這么美,因為那個男人是泥。你是水,他經不住你這潤泥的水啊。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有了你這美色,哪里還有他對自己的家族和對國家的責任。由于你這水的泛濫,沖毀了多少男人的堤防,也勾起了多少男人那不得之而毀之的邪惡嫉妒之心。有你在,六軍棄戈不效命,有你在,滿朝文武心不寧。你只有一死謝天下,好讓男人心清凈,你只有一死赴黃泉,香消玉殞空留名。楊玉環,你本該是天庭仙界的一朵奇葩,你為何自迷自誤來到了紅塵,你更不該走入大唐的圣殿,在權利和美色的權衡中,君王無奈,也只好把你來犧牲。一縷香魂隨風去,只留芳名存世間。紅顏何須嘆命短,只緣步入帝王家。
匆匆千載的風云春秋,隔不斷那風華絕代的千嬌百媚,世世飄灑的寒霜冰雪,抹不去那驚世駭俗的美麗容顏,那云鬢花顫的回眸一笑,那金蓮輕搖的步履蹣跚,那芙蓉帳暖的春宵夜舞,那笑對李白的玉腕輕點,那字字珠璣的朗聲翠語,那醉臥假山的可鞠笑臉,何不曾花語追惜盈入夢,依依裊裊在眼前。千年之后,人們依然流連于華清池的香韻,依然沉緬于貴妃醉酒的纏綿,依然念一騎絕塵的遠去,依然在茶余飯后笑談環肥燕瘦經典
楊玉環的美人們是這樣來形容的;體態豐腴,肌膚凝脂,面如桃花,能歌善舞,詩詞音律,無所不精。對于楊玉環的愛情,白居易的長恨歌中給出了這樣的評語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正是這樣的楊玉環,雖然芳華早謝,卻留下了一段讓人扼腕嘆息的千古的絕唱。
李隆基(685-762),即歷史上著名的唐玄宗(廟號為“玄宗”),亦稱唐明皇。
西元712年至756年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竇德妃。謚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故亦稱為“唐明皇”。清朝為避諱康熙皇帝之名(玄燁),故而多稱其為唐明皇。
李隆基在位期間開創了唐朝乃至中國歷史上的最為鼎盛的時期,史稱“開元盛世”。
但是唐明皇在位后期(天寶十四年)爆發安史之亂,使得唐朝國勢逐漸走向衰落。
唐朝詩人白居易有著名詩《長恨歌》,描寫的就是唐明皇和楊玉環的愛情故事:
《長恨歌》作者: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伺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液專液。
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液,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女未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云,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謾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余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云??M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液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液,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
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云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液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15、6歲的楊玉環出落得貌美如花,天生麗質,加上優越的教育環境,使她具備有一定的文化修養,性格婉順,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彈琵琶。開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兒咸陽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楊玉環也應邀參加。咸陽公主之胞弟壽王李瑁對楊玉環一見鐘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當年就下詔冊立她為壽王妃?;楹螅瑑扇颂鹈喇惓?。
一次她正打馬球,唐玄宗擺架而來,迎駕匆忙,來不及換衣,在一群華服麗影的盛裝婦人中,她倒有些不知深淺的小女兒態。除了戴冠垂紗外,亦以頭巾扎髻,再延長下來遮著臉龐,這種頭巾以質地輕薄的紗羅制成,覆在臉上時,更顯溫軟動人,內中玄虛若現若隱,更添引人入勝的誘惑力。和眾人一起高呼“萬歲”,她不禁好奇地抬眼一望,誰知,最頂上皇袍金冠的那個人,正呆望著她,似乎含著別樣的情。她不禁一笑,天真無邪卻又風情無限。擺駕回宮,依然是六宮粉黛衣香鬢影,可他獨不能忘記香濃玉艷的壽王妃,那個胖嘟嘟的美人兒。
從此他竟患起了相思病,一個五六十歲的老人了,竟放不下那驚鴻一瞥,他一定要得到她。可是他是自己兒子的妻子,怎么辦呢?讓她出家,做帶發修行的道姑。差不多了,要見一面呀。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就這樣她成了他的妃。
她純性,她大膽,她熱烈,她放縱,她只把他看成自己的男人而不是什么皇上,她可以揪他的胡須,撫摸他那高貴的腦袋,他開始也有些驚訝,但很快就釋然了,就是這種感覺,他就是我要的那個女人。沒有高高在上,只有真摯的情感,我兩獨處時我只是他的男人而她也只是我的小女人。
楊玉環與李隆基都有共同的愛好,喜歡音樂,舞蹈。他倆到李隆基創辦的梨園里去演習。梨園里長滿梨樹,梨花盛開。
梨園弟子為皇帝和貴妃表演各種舞蹈和參軍戲、角抵戲。原來楊玉環出身教坊,也有梨園生涯,她為自己遇到唐明皇這樣的知音深感幸運,也為唐明皇開創梨園、發展藝術的業績所折服。她帶頭下拜,眾梨園弟子隨之下拜,
在梨樹之下,拜認李隆基為梨園祖師爺。李隆基親自作了《霓裳羽衣曲》,楊玉環為感李隆基寵幸之恩翩翩起舞,兩人如癡如醉,李隆基大為感慨:“朕得楊貴妃,如得至寶也”。
真是: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液專液。
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云,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曼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一日楊玉環與唐明皇約好在百花亭飲宴,誰知唐明皇中途駕轉西宮梅妃處,楊玉環只得一人在百花亭獨飲,酩酊大醉,趁醉發泄苦悶和不滿。他在太監的啟發下,割下一縷青絲,托高力士捎給唐明皇,以表心跡。唐明皇收到楊貴妃的青絲,特地去探望貴妃。時值七月初七,楊玉環到長生殿對月乞巧,以雙手在金盆中捧月,并傾訴她對唐明皇的思念,對純潔和永恒愛情的追求。唐明皇趕到長生殿,在楊玉環身后聽聞,大為感動。于是二人重歸于好,對天盟誓。適逢嶺南新鮮荔枝送到,楊玉環更加笑逐顏開。唐明皇在荔枝宴上擊羯鼓,為楊玉環表演自己的絕活。楊玉環也以自己新創的盤舞回報。
為什么在最快樂的時候偏偏要失去。這一去就是天上人間。玉環為隆基而死,她的死都是那么美麗純情。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老年的李隆基沒有了皇權,對人生有了更多本真的體悟,他更加思念愛妃,到了不能自已的地步。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他甚至抱著玉環的畫像老淚縱橫。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
風吹仙袂飄飖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李淵于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長安(今陜西西安)為都,后來又設洛陽為東都。其鼎盛時期的公元7世紀時,中亞的沙漠地帶也受其支配。690年,武則天改國號為周,遷都洛陽,史稱武周,直到705年唐中宗恢復大唐國號。唐朝在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后日漸衰落,至907年梁王朱全忠篡位滅亡,共延續了289年,傳了19位皇帝。唐在文化、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都有輝煌的成就,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當時的東亞鄰國包括新羅、渤海國和日本的政治體制、文化等方面亦受其很大影響。唐朝連同宋朝被歷史學家黃仁宇認為是相繼于秦漢之后的中國第二帝國時期,日本歷史學者則普遍認為唐朝是中國“中世”時期的結束。唐朝國力在中國歷史上數一數二,因此華人也被稱為“唐人”,現今西方華人聚居處也被稱為“唐人街”。
唐代國家統一,經濟繁榮,形制更加開放,服飾愈益華麗。唐代女裝的特點是裙、衫、帔的統一。唐朝女服較之其它朝代,具有強烈的自信心與流行意識,更加追求大氣飄逸與華麗絢爛。
唐朝服飾襦裙服系指唐代女子上穿短襦或衫,下著長裙,佩披帛,加半臂(即短袖)的傳統裝束。唐女襦裙裝在接受外來服飾影響下,取其神而保留了自我的原形,于是襦裙裝成為唐代乃至整個中國服裝史中最為精彩而又動人的一種配套裝束了。襦,一般只長到腰,很短,是唐代女服的特點。與此相近的衫,卻長至胯或更長。唐女的襦、衫等上衣是各個階層的常服。元稹詩句“藕絲衫子藕絲裙”,張佑詩句“鴛鴦繡帶拋何處,孔雀羅衫付阿誰”,歐陽炯詩句“紅袖女郎相引去”。從這些詩句看,唐代女子著襦、衫已非常普遍,而且喜歡紅,淺紅或淡赭,淺綠等色,并加上“羅衫葉葉繡重重,金鳳銀鵝各一叢”的金銀彩繡為飾,外觀更是美不可言。襦的領口常有變化,襦衫領型有:圓領、方領、直領和雞心領等。 盛唐時代有袒領,即領口開得很低,早期只在宮廷嬪妃、歌舞伎者間流行,后來連豪門貴婦也予以垂青,從唐墓門石刻畫和大量陶制女俑來看,袒領流行開來,或許已經遍及黎庶,因而當時藝術形象中出現的袒領女裝形象為數實在不少。裙,唐代婦女下裳為裙。這是當時女子非常重視的下裳形式。制裙面料多為絲織品,但用料有多少之別,通常以多幅為佳。裙腰上提高度,有些可以掩胸,下身僅著抹胸,外披紗羅衫,致使上身肌膚隱隱顯露。如周昉《簪花仕女圖》,以及周濆“慣束羅衫半露胸”等詩、畫即描繪這種裝束,這是中國古代女裝中最大膽的一種,足以想見當時思想開放的程度。唐代裙的質料、色彩和樣式均大大超過前代,可謂群芳爭艷,瑰麗多姿。如唐詩中所涉及的諸多裙式有:“上仙初著翠霞裙”,“荷葉羅裙一色裁”、“兩人抬起隱花裙”、“竹葉裙”、“碧紗裙”、“新換霓裳月色裙”等。
洛陽牡丹紅。
楊家小女靈秀,
深閨初長成。
一笑群芳失色,
一舞萬眾心驚,
傾國又傾城。
天真自快樂,
不為悅己容。
公子怒,
皇子恨,
天子病。
真心難斷,
花有顏色人有情。
享盡榮華富貴,
走罷歌舞人生,
過眼煙云夢。
驪山冬水暖,
馬嵬夏月冷。
第九集
1,片頭畫面后移。說書人上。
說書人:上回咱們說到,二姐楊玉珠借著陪小妹逛街的工夫,把楊玉環帶到蜀州刺史黃復之家去相親。這里面的實情黃復之可不知道,他還挺高興呢,因為楊家姐妹在蜀州城是出了名的三朵花,一個比一個漂亮,她們的小妹能差的了嗎?所以,他夫人聽了也覺得這事能成,哎,他兒子黃升知道后也同樣是激動萬分,這一家三口早早等著了,都想看看楊家小妹究竟是何等的尊容。(退出。畫面滿屏。)
2,白天。蜀州刺史府。院內。門官引楊玉珠和楊玉環進。黃復之一家三口迎出屋,一見
玉環果然美貌,不由得喜出望外。
黃夫人:二人來啦。
楊玉珠:拜見刺史大人。
黃復之:二夫人姍姍來遲,讓本督好等!
楊玉珠:我家小妹多年在外,今天回到咱蜀州,看著什么都新鮮,所以路上多盤桓了一陣,請大人見諒。
黃夫人:嗯,是個好閨女。
楊玉珠:小妹,這位就是本州的青天大老爺黃大人。
楊玉環:見過刺史大人。
黃復之:免禮免禮。二夫人,里邊請吧。
黃升:小姐里邊請。(楊玉珠就拉著玉環隨他們進屋。)
楊玉環小聲:哇,二姐姐好大的面子,莫非刺史大老爺有求于姐姐?
楊玉珠:你先別問,隨我來。
3,白天。蜀州刺史府大門外。陳繼忠焦急等候。眾差役議論。
差役甲:瞧見沒有,這位楊家小妹——啊?
差役乙:這哪兒是人哪,這不活脫脫就是個仙女下凡嗎?
差役丙:好嘛,實不相瞞,我瞅她一眼,兩腿發軟,好懸沒坐地上。(眾人笑。)
差役甲:瞧你那出息,你小子要是娶上這么個好媳婦,怕是連炕都下不來了。(眾大笑)
差役丙:我可沒那艷福。這話,你還是跟小爺說去吧。
差役乙:是啊,少爺好福氣,少爺好福氣。
陳繼忠:你們說什么呢?
差役丙:怎么,小伙子,這么大的事你都不知道?
陳繼忠:不知道啊——什么大事?
差役丙:嘿,你這差是怎么當的?你家小姐和我家公子相親,這不叫大事呀?
陳繼忠:???……你待怎講?
差役丙:相親——相親你懂不懂?就是要把你家小姐嫁給我家公子做媳婦。
陳繼忠:放你娘的屁!(就往里闖。眾差役急忙阻攔。)
眾差役:“哎,你想干什么?”“站住!”
陳繼忠:你們閃開!老子要進去?。▉y打一氣,沖進門。)
眾差役:“哎喲!這小子瘋了!”“有人闖府!快攔住他!”(院內跑出一群差役上前阻攔。陳繼忠也不答話,大打出手。)
4,白天。蜀州刺史府。室內。楊玉珠等人交談。
黃復之:玉環姑娘在洛陽一住十年,想必對蜀州淡忘了吧?
楊玉環:忘倒沒忘,只是覺得蜀州城好象小了些。
黃復之笑:那是自然。蜀州再熱鬧也是外藩之地,怎比得了洛陽泱泱大都、中華上邦?姑娘是帶著見識來的,自然感觸頗深。
黃升:敢問小姐在家都讀哪些書?
楊玉環:我?我不讀書。我爹說過,女孩子讀不讀書都不要緊。不過呢,有時候沒事了,我也去爹的書房里走走,像什么諸子百家呀,春秋史記呀,都翻著看過,有好玩兒的,有不好玩兒的,反正看完就忘了。(小聲問楊玉珠:)哎,二姐姐,什么事呀?你們快說。
楊玉珠:急什么?刺史大人還有話要問你。
黃復之:怎么?看來玉環姑娘對今天的事尚不大清楚?
楊玉珠:……啊,那個什么……我還沒來得及跟她說呢。小妹,你覺得黃公子如何?
楊玉環:黃公子?哪能個黃公子?
楊玉珠:自然是你眼前的這位。
楊玉環:他?(就笑。)他不是挺好的?是他求姐姐辦事呀?
楊玉珠:可以這么說吧。姐姐實話告訴你,黃公子今年十八歲,尚未娶親,姐姐今天做主把你許配給他,你可樂意?
楊玉環:啊?……
黃升:能與小姐共結百年之好,在下三生有幸!
黃復之:這不就成了。本督就喜歡開門見山。玉環姑娘……(楊玉環猛站起。)
楊玉環:二姐姐!你!……你干嘛騙我?
楊玉珠:哎,這可是好呀!
楊玉環:什么好事?我不干!(轉身就走。)
黃復之:這……
楊玉珠:小妹?。ㄆ鹕砣プ?。眾人忙跟著。)
5,室外。楊玉環負氣而出。眾人追出。
楊玉珠:小妹!小妹你別走呀……
黃升:小姐留步!
楊玉珠:哎呀小妹!你聽我說!(抓住楊玉環。)
楊玉環:我不聽!你放開我!
楊玉珠:別,別,好小妹,姐姐知道不該把你蒙在鼓里,可姐姐這也是為你好嘛。你瞧人家黃公子,要模樣有模樣,有學問有學問,有身份有身份……
楊玉環:姐姐既然這么喜歡他,那你就嫁給他好了!你松手!
黃夫人:姑娘何必如此?你要是不愿意,我們也不會強求的。
楊玉環:那好,我告訴你們吧,我已經有男人了。
楊玉珠:???你有男人了?誰呀?
楊玉環:忠王?。ū娙讼嘁暋#?/p>
黃復之:但不知姑娘說的哪個忠王?
楊玉環:天底下還能有幾個忠王?他是皇上三兒子,名叫李亨,知道了吧?哼?。ㄋ﹂_楊玉珠,氣沖沖離開。眾人面面相覷。)
楊玉珠:我的娘唉!……小妹!玉環!玉環?。ㄗ?。這邊,黃家三口正在發呆,眾差役綁著陳繼忠走來。)
陳繼忠:放開我!放開我!你們好大的膽子!
黃復之:怎么回事?此人是誰?
差役甲:回大人話,他是楊二夫人的車夫,卻口口聲聲自稱是龍虎大將軍的兒子。
陳繼忠:廢話!我爹就是陳玄禮!老子名叫陳繼忠!老家伙!你快叫他們放了我!
6,白天。刺史衙門大門外。楊玉環出來。楊玉珠追出。
楊玉珠:玉環!小妹!(楊玉環來到馬車前,就要上車,楊玉珠拽住。)小妹你聽我說!……
楊玉環:別碰我!你不是我的二姐姐!
楊玉珠:哎,這是怎么說的?小妹,你真的許配給忠王千歲了?(楊玉環不理,掙開,上車,趕馬。)小妹你去哪兒?
楊玉環:我回洛陽!你自己去向大姐姐認錯吧!(揚鞭而去。)
楊玉珠:哎……(轉身回刺史府。)
7,白天。刺史府。院內。陳繼忠大吵大鬧。
陳繼忠:放開我!聽見沒有?你今天不放我,我明天定叫你腦袋搬家!
黃夫人:哎喲,這人怎么如此粗野?真是的?。ㄍ顺觥#?/p>
黃升:呔!你這野驢!竟敢污辱朝廷命官!還不掌臉!
眾差役:是?。ň鸵?。)
黃復之:慢?。ㄗ叩疥惱^忠跟前。)年輕人,你說你是龍虎大將軍之子,有何憑據呀?
陳繼忠:要什么憑據?我本來就是!
黃復之:好,就算你是,我且問你,你到蜀州來做什么?
陳繼忠:好吧,我也告訴你,楊玉環是我的未婚妻,她大姐病了,我陪她來看望大姐,這也犯法嗎?
黃升:這就怪了,剛才玉環姑娘還說她是忠王的媳婦,怎么這么會兒工夫又成你的人了?
陳繼忠:她果真說她是忠王的媳婦?
黃升:是她親口所言。
黃復之:不錯,本督也聽得真切。你有何話可講?
陳繼忠:胡說!玉環是我的!是皇帝陛下親口答應把她嫁給我!不行,我得去追她!你放了我!快放了我!
黃復之:這就奇了……
陳繼忠:有什么奇怪的?你放了我,我把她找回來一說,不就全清楚了?
黃復之:哼,你連自己尚且說清楚,還想說清楚別人?
陳繼忠:什么意思?
黃復之:本督與陳玄禮同朝多年,卻從來不曾聽說他有什么兒子,這你又做何解釋?
陳繼忠:這……我……我跟你說不清!你放不放我?(楊玉珠來。)
楊玉珠:哎……這又是怎么了?阿忠,你怎么被綁起來了?
陳繼忠:二姐,玉環呢?
楊玉珠:放肆!有你這么跟主人說話的嗎?
黃復之大笑:二夫人可真是糊涂到家了。今天你給本督擺的是什么迷魂陣呀?你家小妹剛才還說她屬于忠王,這不,一下子又跑出個龍虎大將軍之子來!此人也聲稱是你家小妹的未婚夫,而且還是皇上親自給保的媒哩!
楊玉珠:?。俊@都什么亂七八糟的?
陳繼忠:我本來就是!我爹就是陳玄禮!楊玉環就是我老婆!連皇上的御賜姻緣你都敢不信,你老東西難道想造反不成?
黃復之:混帳!就算真是陳玄禮的兒子,你說這樣的屁話,本督當著他的面也敢揍你!來呀,把這個沒教養的野小子給我關起來!
眾差役:是?。ㄉ锨巴妻x開。)
陳繼忠:我不去!你這老不死的!你敢搶我老婆就是欺君之罪!放了我!聽見沒有!
黃升:爹……
黃復之:今天的事必須調查清楚,要不然,老子的烏紗帽弄不好都會丟的。來呀。
差官:大人吩咐。
黃復之:你隨二夫人回家,用八抬大轎將玉環姑娘請回來。
差官:是。
楊玉珠:大人,我妹妹她趕著馬車跑了!她說她要回洛陽!……
黃復之:好一個烈性的女孩子。去,帶些人馬去追。別嚇著她。
差官:遵命!
楊玉珠:大人……
黃復之:哼,你呀!(轉身離開。)
8,白天。蜀州街道。眾差役騎馬馳過。
9,白天。大路。楊玉環驅車跑。
10,白天。蜀州城。眾差役馳出城門。
11,白天。山路。楊玉環驅車跑。
12,白天。山路。眾差役追。
差役甲:看見了!她就在前邊!
差官:追!
楊玉環:駕!駕?。ㄟB忙加鞭。)
13,白天。山路。馬車在前面跑。
14,白天。山路。眾差役在后面追。距離越來越近。
楊玉環:駕!駕!快跑!快點兒!
差官:楊小姐等一等!我家刺史大人請小姐回去講話!
楊玉環:我才不回去呢!駕!駕!
差官:小姐別跑啦!快,追上去!
楊玉環:駕!快點兒!快點兒呀!(揮鞭猛抽。一會兒,馬車來到一條河邊,楊玉環奮力抽馬,馬匹長嘶著沖進河里,跑到河心時終于陷住。)駕!駕!(眾人追到河邊。)
差官:吁!吁!小姐,你走不了啦,快快隨我等回府交差吧。
楊玉環:我不去!告訴你們那個刺史,就說我永遠也不想再見到他!
唐玄宗李隆基,文治武功,精通音律。每日笙歌宴樂,快慰平生。在宮廷宴樂中,他發現跳霓裳羽衣舞的楊玉環非但有傾國傾城之貌,而且藝術稟賦極高,便將她納為貴妃。
李隆基從此不早朝,與楊玉環日日游宴。唐明皇在華清池賜浴,以此地特有的溫泉水,洗盡楊玉環的民間凝脂,使之具有貴族氣息。
在漁陽節度使的安祿山造反,危及皇帝生命安全的關鍵時刻,楊玉環挺身而出,甘受白綾,做安史之亂的替罪羊。她與唐明皇訣別,唯一的要求是把她葬在梨樹之下。她以自己的死,換來了御林軍繼續前進。
安史之亂平息,但唐朝從此由盛而衰,歷史發生重大轉折。李隆基下野,立太子為皇。他日夜思念楊玉環,檢討荒誤國以及往日種種過失,浩嘆人生不能兩全。他以神思,上窮碧落下黃泉,追尋楊玉環的幽靈而不可得,遂請來楊貴妃的畫像作祭。他老淚縱橫,昏然睡去?;秀遍g,到了月宮,去叩楊玉環的門環。可見唐明皇對楊貴妃是如此癡心。
(來源:文章屋網 )
做演員苦,做戲曲演員更苦。十年的寒窗苦練,無非是為了舞臺上那一瞬間的精彩綻放。然而,卻幾乎與這“綻放”失之交臂了!這就無法不教人感慨“緣分”這個東西的奇妙。好像劇中的楊玉環,“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誰曾想,“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作為演員,能夠演一出戲、扮一個角色,就是和這出戲、這個角色結下了不解之緣。于是,受傷的,帶傷上陣也要演,可謂精神可嘉;替補的,哪怕只有一分鐘,也會傾盡全力,可謂盡職盡責。無論是帶傷上陣的,還是替補出演的,此時此刻,都是為了成全一個千嬌百媚的楊玉環。最終,成全了觀眾。
演出當然是沒有閃失的。整出戲的舞臺和程式都是以極其傳統的樣式呈現給觀眾,因此有人用“‘移步’不‘換形”’來評價。飾演楊玉環的王芳,無論是扮相還是唱功都可圈可點,她把楊玉環的“嬌媚”表現得入木三分。但是,前幾場中,卻嬌媚得過于清純了,不像一個宮圍中的貴婦,與唐明皇從《定情》到《制譜》,都像是一對閑云野鶴、神仙眷侶。
在《夜怨》一場中,情形有了改變。楊玉環因圣上夜不回宮,心底生怨,打發永新、念奴去打聽,知悉皇上贈珍珠給一度受到冷落的梅妃,并與梅妃一同下榻翠華西閣,不由怨怒辛酸之極?!缎蹰w》一場,更是突出地表現了楊玉壞的過人“手段”。她得知圣上臨幸梅妃,便拂曉趕來,高力士在閣門外望風,立即向唐明皇報警,唐明皇驚惶失措,忙不迭命梅妃躲藏在夾道之中。楊玉環拾得梅妃遺下的鳳鞋和翠鈿,撒嬌使性,賭氣將金釵鈿盒交還唐明皇,并要求出宮。唐明皇陪笑認錯,才平息了這場風波。只見那楊玉環,使出渾身解數,活脫脫一個似嬌似怨、亦嗔亦怒的美婦嬌娃。躲在夾道中的梅妃,無需出場,就已經永遠地輸在了“夾道”之中。
最喜歡的是那場《驚變》,也叫《小宴驚變》,其實可以分成《小宴》和《驚變》兩場。但是,之所以合為一場,或許就是要借《小宴》的浪漫和歡愉,來烘托出《驚變》的驚詫和猝然。常言道,禍福相依,否極泰來。災難和不幸總是與歡樂如影隨形。歡樂到了極點,災禍也就在不遠的地方了。推杯換盞、把酒問情。酒也罷、情也罷,都是醉人之物。于是,美人微醉,憨態可掬。好一幅醉人的佳人才子圖!
《小宴》過后就是《驚變》。霎時間,邊疆起亂,風云突變。高力士進宮面圣,奏請出宮避禍。唐明皇身為帝王,雖然權傾天下,但卻往往有太多的無奈與悲哀。對唐明皇而言,即使無法保全女人的性命,也希望她能夠睡一個安穩的好覺;即使無力拯救自己的江山社稷,也要憂心愛人的“玉貌花容”。這是怎樣的一種情愛呵!
人世間的皇帝與妃子,最終還是成為了神仙眷侶?!吨貓A》中,玉帝傳來旨意,命李隆基與楊玉環回歸仙位,永結夫妻,居忉利天宮。從此以后,相愛的一對曠世男女,在天上過起了幸福美滿的生活。愛情在神話中得到了永恒。于是,廣寒宮里奏響了《霓裳羽衣曲》,團圓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