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av,短篇公交车高h肉辣全集目录,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的视频完整版,最近日本mv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首頁 > 文章中心 > 中小企業稅務管理

中小企業稅務管理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中小企業稅務管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中小企業稅務管理

中小企業稅務管理范文第1篇

關鍵詞: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問題;分析

隨著我國中小企業的數量不斷增多,其對國家稅收的重要性也不斷得到了提高。從某種角度來看,中小企業遵循國家的法律規定,按時繳納稅款對國家稅收事業以及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起到了直接的影響作用。基于此,加強對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問題的研究對推動中小企業持續發展以及社會經濟的穩定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中小企業稅務風險概述

中小企業稅務風險指的是在國家稅收體系的基礎上中小企業由于自身經營管理行為不當以及稅務處理行為違反了國家的法律法規,給中小企業發展和利益造成了負面影響,從而導致中小企業出現納稅不正確的情況。從稅務風險的本質來看,其具有以下三大特征:一是普遍性。中小企業稅務風險會出現在任何行業、任何規模的中小企業中,且無法從根本上規避。二是主觀性。在面對同樣的稅收業務時,納稅方和稅務單位的理解角度不同,導致雙方在處理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最終導致出現稅務風險。三是損害性。當中小企業遭遇稅務風險時,中小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和經營情況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且中小企業在行業和社會中的聲譽也會遭受損失。

二、中小企業稅務管理工作所存在的問題

(一)納稅意識問題中小企業管理者納稅意識淡薄問題一般主要集中在中小企業中。一般情況下,中小企業的管理者普遍存在對稅務管理工作不夠重視的情況,其主要集中在納稅意識的匱乏層面,不愿意主動承擔自身的納稅義務,甚至還會采取不合法的措施和手段達到逃避稅款的目的。此外,部分中小企業管理者對稅法的認識不夠全面,錯誤以為只要與稅務管理單位建立一定的聯系即可無需繳納稅款。

(二)會計核算問題從某種角度來看,導致中小企業缺乏有效稅務管理的原因在于中小企業自身的會計核算制度不完善。為了達到逃避賦稅的目的,會計核算工作成為了中小企業投資人的突破口,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會計核算的報備不及時,稅務單位無法及時進行稅收統計。二是賬外賬問題。中小企業上報給稅務單位的賬本存在一定的不全面性和不真實性,而中小企業則建立額外的賬本達到漏稅的目的。三是會計憑證資料不齊全問題,比如缺少合理有效的收入憑證、費用憑證入賬等。

(三)中小企業職工不參與稅務管理工作在多數中小企業管理者的心目中,中小企業的稅務管理工作屬于中小企業財務人員的工作范疇。但是實際稅務管理工作所涉及到的內容和范圍往往超出了中小企業財務人員的工作范圍。稅務管理工作不僅是中小企業財務人員的工作內容,更是中小企業全體職工的工作內容。多數中小企業管理者并不會要求中小企業的其他職工參與到稅務管理中,同時對其他職工的考核內容也不會涉及到稅務管理工作。例如,生產人員僅需要參與到產品生產中;銷售人員則重視業績和業務開展。從本質來看,稅收誕生于中小企業的業務活動,并非誕生于會計核算中,若因為中小企業業務拓展及中小企業經營環節出現了稅收風險,則無法從會計核算的角度進行彌補。

(四)缺少對納稅統籌的有效認識顧名思義,納稅統籌指的是中小企業經營管理者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所開展的稅收壓力控制措施,其目的是為了降低中小企業的稅收負擔和稅務風險。但是,多數中小企業管理者錯誤理解了納稅統籌的真正含義,甚至將這一理念與偷、漏稅結合在一起。在實際中很多中小企業邀請稅務單位處理中小企業的所有涉稅問題,但卻沒有認識到稅務單位的正確作用,甚至將稅務單位與“人情稅”聯系到一起。

三、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的防范措施

(一)提高稅務風險防范意識盡管稅務風險無法從根本上規避,其屬于一種客觀存在,但中小企業可以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降低中小企業出現稅務風險的概率。在這一過程中,中小企業管理者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模范帶頭作用,提高稅務風險防范意識。稅務風險防范是有效規避稅務風險的關鍵,中小企業應加強對內部工作人員的稅務風險知識培訓,通過培訓提升員工的風險判斷能力和風險識別能力以及解決風險的能力。為了促進員工稅務風險意識的提升,中小企業可以定期對員工進行考核,考核內容為稅務相關理論知識和實際防范操作。通過提升員工的稅務風險防范意識和專業素養,使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降低。此外,財務管理工作不能只有中小企業財務部門參與其中,中小企業管理者需要將其下派至各個生產、工作環節,提倡全員參與。任何與中小企業稅收相關的工作人員均需要樹立稅務風險防范意識,從根本上將稅務風險發生的概率降低。

(二)建立中小企業稅務監督管理體系為保證稅務工作的有序開展,中小企業建立專門的稅務監督管理部門,明確稅務管理部門的工作內容和工作職責,并制定稅務監督管理體系,招聘專業稅務管理人員。通過完善內部稅務監督體系,可以對中小企業的稅務工作過程進行約束以及監督,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規避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稅務監督管理部門的主要工作是負責中小企業的涉稅環節,對國家的稅務條例和政策進行研究,確保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可以切實得到應用。同時,稅務監督管理部門還需要在稅收的角度給予中小企業管理者相關的意見和建議,確保中小企業稅務決策的合理性。最后,稅務監督管理部門需要規范中小企業的納稅行為,實現對中小企業納稅行為的全面監督管理。除完善內部稅務監督管理體系以外,中小企業還可以引入外部稅務管理機構,如稅務中介機構。與中小企業相比,稅務中介機構專門從事稅務相關工作,因此其更具備稅務風險防范經驗,可以為中小企業的稅務工作提出更科學的指導意見,可以有效避免中小企業產生稅務風險。同時,中小企業的稅務中介機構屬于外部機構,由外部機構監督和審計中小企業的稅務工作相對更加客觀且不易受到中小企業內部企業部門的影響。中小企業可以對外部稅務機構的資質進行調查和評估,選擇資信較好的稅務中介機構為中小企業服務。

(三)建立稅務溝通體系從某種角度來看,中小企業內部各個涉及到稅務的職能部門之間的聯系性直接決定著中小企業財務風險出現的概率。長期以來,中小企業的稅務管理工作主要由中小企業財務部門參與,其他各個部門之間的稅務交流和溝通相對較少,從而嚴重影響到稅務控制措施的執行。為達到降低稅務風險的目的,中小企業需要在遵循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強化內部聯系以及與當地稅務單位之間的聯系,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主動上門和稅務局溝通,維護好中小企業的稅務信息。近年來,特別是“金稅三期”上線以來,因為中小企業稅務人員知識水平等的局限,中小企業非主觀因素發生的違法成本增大,稅務信息的維護顯得更加重要。這時更需要中小企業主動及時上門遞交材料證據進行公關,及時向稅務機關申請撤銷非主觀違法的信息公示。這樣一來中小企業不僅及時規避不必要的風險,而且可以確保稅務決策的合理性和實用性,更能通過當地稅務單位及時了解合理的稅務處理措施。

中小企業稅務管理范文第2篇

【關鍵詞】 中小企業; 稅務風險; 管理; 實證分析

一、研究背景

企業稅務風險對企業產生的影響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目前已有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論研究層面,且主要是針對大型企業,而從實證角度分析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現狀的研究成果基本屬于空白。因此,本文通過廣東省部分城市不同企業的問卷調查,發現中小企業稅務管理制度建設上的不足,并總結出影響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建設水平的因素,以期為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機制的建立、健全提供參考依據。

二、研究假設

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在風險管理制度、風險的識別與評估、信息的溝通以及監督改進機制上的不健全、不完善,使得在中小企業內部產生了大量的稅務風險。因此,本文參照COSO的風險管理框架,從稅務風險目標控制、崗位設置、識別與評估、信息溝通以及監督改進等要素,編制了《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現狀調查問卷》,對不同類型、規模、運營時間、所在行業的企業在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的差異進行分析,并提出如下假設以待驗證。

H1:規模較小企業與規模較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存在差異。

H1A:規模較小企業與規模較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目標設置水平存在差異。

H1B:規模較小企業與規模較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崗位設置水平存在差異。

H1C:規模較小企業與規模較大企業稅務風險識別與評估水平存在差異。

H1D:規模較小企業與規模較大企業涉稅信息溝通水平存在差異。

H1E:規模較小企業與規模較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監督與改進水平存在差異。

H2:不同所有制類型的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存在差異。

H3:不同運營時間的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存在差異。

H4:不同行業的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存在差異。

H5:經濟發達程度不同的地區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存在差異。

三、樣本分析

(一)樣本介紹

在本文的研究過程中,共向廣東省8個城市(廣州、惠州、清遠、中山、陽江、湛江、潮州、東莞)各類企業發放問卷1 500份,回收問卷1 413份,回收率94.2%;其中有效問卷1 289份,較之問卷發放總量,有效率為85.9%。被試的具體情況見表1。

(二)評價指標的測度方法

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評價中涉及《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現狀調查問卷》中的16個問題,這些問題都屬于定性指標,因此需要通過對問題選項的賦值來進行量化。具體的賦值方法包括:

方法一:根據企業對問題2選項“會咨詢、不咨詢”進行的選擇,分別賦予“2、0”值進行量化。

方法二:根據企業對問題4、問題6、問題7、問題8、問題9、問題11、問題12、問題13、問題14以及問題16選項“是、否”進行的選擇,分別賦予“2、0”值進行量化。

方法三:根據問題1、問題3中企業實際選擇的信息溝通程度分別給予不同的分值進行量化,企業選擇“從不、偶爾、經常”分別用“0、1、2”來進行量化標度。

方法四:根據問題17中企業實際選擇的對國稅發[2009]90號文的了解程度,給予不同的分值進行量化,企業選擇“從來沒有聽說過、聽說過,但不是很了解、大概了解一些、仔細研讀過”分別用“0、0.5、1、2”來進行量化標度。

方法五:根據問題10中企業實際選擇的稅務風險管理崗位設置情況給予不同的分值進行量化,企業選擇“設置了稅務部門、設置了稅務崗位、有財務部門人員兼任、由外聘機構、否”分別用“2、1.5、1、0.5、0”來進行量化標度。

方法六:由于問題15是反向設置題,根據企業對問題15選項“是、否”進行的選擇,分別賦予“0、2”值進行量化。

(三)整體樣本的正態檢驗

傳統上,學者多采用ANOVA方法識別因素的不同水平量所帶來的差異。但是ANOVA方法應用的前提是變量的分布必須滿足正態分布,因為ANOVA所采用的F檢驗等方法,是建基于正態分布假設之上的。為此,我們首先采用非參數檢驗中的Kolmogorov-Smirnov檢驗對各變量進行正態性的檢驗,檢驗結果如表2。

可見,全體樣本的顯著度在1%以上,拒絕樣本為正態分布的零假設。這意味著,相關的樣本不能采用傳統的ANOVA方法進行分析,而Mann-Whitney U檢驗最顯著的優點是無需數據服從正態分布的假設,可以視為對大樣本正態檢驗的代用品,因此,本文采用非參數Mann-Whitney U檢驗代替ANOVA來進行分析。

四、不同企業規模稅務風險管理制度現狀分析

(一)不同注冊資本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存在明顯差異分析

樣本數據進行Mann-Whitney U檢驗分析的結果見表3。

不同注冊資本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存在明顯差異,相對于大型企業而言,中小企業特別是注冊資本低于500萬元的小企業,在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目標控制水平、崗位設置水平、識別評估水平以及監督改進水平,都顯著低于注冊資本在3 000萬元以上的大企業。但在信息溝通水平上與大型企業沒有顯著區別,這是由于小型企業員工人數少,管理權相對集中,導致小型企業在涉稅信息的溝通上,反而優于大型企業。就中小企業本身而言,隨著企業注冊資本的增加,對于注冊資本在500―3 000萬元的中型企業而言,所有稅務風險管理相關的制度建設都有了顯著提升,這說明了注冊資本越大的企業,規模相對來說也比較大,在其他稅務風險管理的制度建設上比起小型企業都有所加強。特別是在稅務風險管理目標控制水平、信息溝通水平以及監督改進水平上與注冊資本3 000萬元以上的大企業相比,并沒有顯著的區別。但在稅務風險管理崗位設置以及稅務風險評估水平上還明顯低于大型企業。

(二)不同收入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存在明顯差異分析

將樣本數據進行Mann-Whitney U檢驗分析的結果見表4。

不同收入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存在明顯差異,相對于大型企業而言,中小企業特別是年收入低于500萬元的小企業,無論是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目標控制水平、崗位設置水平、識別評估水平、信息溝通水平還是監督改進水平,都顯著的低于年收入在5 000萬元以上的大企業。就中小企業本身而言,隨著企業收入的增加,對于年收入在500―5 000萬元的中型企業而言,除了稅務風險管理崗位設置水平以外,其他制度建設都有顯著提升,這說明了中小企業隨著年收入的增加,雖然尚未設置完善的稅務風險管理崗位,但在其他稅務風險管理的制度建設上已經有所加強。特別是在稅務風險管理目標控制水平、信息溝通水平以及監督改進水平上與年收入5 000萬元以上的大企業相比,并沒有顯著的區別。

(三)結果分析

無論從企業注冊資本還是經營收入分析,規模較大企業與規模較小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都存在顯著差異。其中經營收入越多的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也越高。研究假設H1得到了證實。具體到目標控制水平、崗位設置水平、識別評估水平、信息溝通水平以及監督改進水平上,規模較大企業與規模較小企業也都存在顯著差異,特別是在稅務風險的識別與評估水平上,無論是從注冊資本還是經營收入來分析,規模越大的企業,其稅務風險的識別與評估水平越高。研究假設H1A、H1B、H1C、H1D以及H1E得到了證實。

五、不同特點中小企業在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上的差異研究

(一)樣本調整

由于本部分重點研究不同特點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意識差異,因此,在數據的使用中進行了進一步篩選,剔除標準參照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文中《中小企業標準暫行規定》,將注冊資本在3 000萬元以上或年收入在5 000萬元以上的規模較大企業予以剔除。剔除大型企業后,有效問卷為967份。被試具體情況見表5。

(二)不同所有制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差異分析

將樣本數據進行Mann-Whitney U檢驗分析的結果見表6。

根據表6進行Mann-Whitney U檢驗分析結果表明,對于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不同所有制類型的中小企業漸進顯著度明顯;主要體現在外資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明顯大于其他類型的被試企業。

(三)不同經營年限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差異分析

將樣本數據進行Mann-Whitney U檢驗分析的結果見表7。

根據表7進行Mann-Whitney U檢驗分析結果表明,對于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運營時間不同的中小企業漸進顯著度明顯;主要體現在運營時間在10―20年的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明顯大于運營時間在10年以下的企業。

(四)不同行業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差異分析

將樣本數據進行Mann-Whitney U檢驗分析的結果見表8。

根據表8進行Mann-Whitney U檢驗分析結果表明,對于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不同行業的中小企業漸進顯著度并不明顯;主要表現在工業企業、商業企業、房地產企業以及建筑安裝企業之間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并不存在顯著差異。

(五)不同地區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差異分析

將樣本數據進行Mann-Whitney U檢驗分析的結果見表9。

根據表9進行Mann-Whitney U檢驗分析結果表明,對于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不同地區的中小企業漸進顯著度明顯;主要體現在湛江、潮州地區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明顯高于廣州、惠州以及陽江地區企業,另外中山地區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明顯高于惠州地區。

(六)結果分析

1.不同所有制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存在顯著差異。特別是外資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顯著高于其他企業。研究假設H2得到了證實。

2.運營時間不同的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存在顯著差異。特別是運營時間在10-20年的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顯著高于運營時間不到10年的企業。研究假設H3得到了證實。

3.不同行業的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雖然有所不同,但并未存在顯著差異。工業企業、商業企業、房地產業以及建筑安裝業的差異并不明顯。研究假設H4沒有得到支持。

4.雖然不同地區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存在顯著差異。但與企業所在地區的經濟發達程度并無直接聯系,例如在2011年廣東省城市GDP排名第九位的湛江市,其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顯著高于排名第一位、第六位以及第十六位的廣州、惠州及陽江。研究假設H5沒有得到支持。

六、結論

本文研究的主要結果及分析如下:

1.與規模較大的企業相比,規模較小的企業其稅務風險管理水平都顯著較低。由此可以看出,中小企業在稅務風險的管理上是明顯落后于大型企業的,這也證明了中小企業需要加強稅務風險管理的必要性。

2.與稅務風險目標控制、崗位設置、信息溝通以及監督改進等制度相比,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企業的稅務風險識別與評估水平也隨之提高,這說明部分中小企業在進行稅務風險管理的時候,更注重稅務風險的識別與評估,但在其他制度的建設上沒有同步跟上。

3.在對中小企業進行分析時發現,外資企業在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上比內資企業要高。一方面由于國外稅務風險管理的研究起步較早,外資企業非常重視稅務風險問題。另一方面,也由于外資企業收入較高,其員工素質普遍較高,在稅務風險的管控上更有“執行力”。

4.中小企業的經營年限也直接影響了其稅務風險管理水平。經營時間較長的中小企業對稅收制度了解的多一些,甚至是在稅收問題上“吃過虧”,因此對于稅務風險的重視程度要顯著高于經營年限較短的中小企業。

5.本研究最初假設,中小企業所在地區的經濟發達程度會影響到其稅務風險管理水平。經濟發達地區的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水平應高于其他地區。通過分析最終發現,經濟發達與否并未顯著影響到當地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水平。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水平可能會受到不同地區經濟發展、經營環境、稅收環境、稅收執法力度以及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

6.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的必要性。稅務風險的管理不僅要求中小企業要有稅務風險意識,關鍵還要建立一套稅務風險管理制度。參照COSO的風險管理框架,中小企業同樣需要從稅務風險目標控制、崗位設置、識別與評估、信息溝通以及監督改進等要素入手,建立稅務風險管理制度。僅有風險意識,沒有建立配套的制度,將無法實現管理稅務風險的目的。同時,各項制度的建設必須齊頭并進,不能簡單的將稅務風險管理的概念停留在稅務風險的識別與評估,要設置專門的稅務風險管理崗位及控制目標,通過企業內部及外部的涉稅信息溝通,識別與評估稅務風險,并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應對策略,及時的完善、改進管理制度。

7.中小企業應認識到進行稅務風險管理的緊迫性。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應及時進行,不能等到出現稅務問題了再“亡羊補牢”。在前文的分析中提到了稅務風險可能給中小企業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如果一定要在稅收上“吃了虧”才想起稅務風險管理,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成本就太高了。特別是對于剛成立的中小企業,應該在成立初就打好稅務風險管理的基礎,為企業快速平穩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另外,與外資企業相比,內資企業更應該盡快認識到稅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并建立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才能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更好地生存、發展。

【參考文獻】

中小企業稅務管理范文第3篇

一、中小型水利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現狀

目前,中小型水利施工企業因生存和發展需要,普遍只追求業務承接量,注重工程安全、進度、質量管理,而忽視財務管理或財務管理相對滯后,甚至有些企業僅僅是會計核算,未發揮財務管理效益,極不利于合理降低工程成本和規避財務風險,易造成管理混亂等問題。

1、效益展現不明顯,重視不到位

水利工程施工現場環境復雜,工程受汛期影響一般工期較緊,現場安全、進度和質量管理重視較高,財務管理由于是輔工作,且效益很難在當期直觀展現,得不到領導層足夠的重視。

2、內部制度不完善,財務管理不主動

施工單位一般沒有一套完善的內部管理制度,或內部制度不健全、不規范,過分強調施工效益,造成財務管理被無視。同時財務人員從事的是服務型工作,主觀上比較被動,容易原則性把握不強,甚至有法不依,違規操作,財務管理主動性不足,這些都嚴重制約了水利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的發展。

3、專業知識不扎實,服務作用難發揮

財務管理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需要財務人員具有一定的綜合業務能力,然而當前的企業的財務人員相對缺乏水利和財務相結合的綜合知識,缺乏對工程性質與基本建設方面的認識,對水利工程和財務管理的認知不全面,導致財務管理工作無目標的盲目開展,不能融合到企業日常管理中去,無法發揮財務管理應有的服務作用。

4、財務人員參差不齊,相互配合難默契

水利施工企業不同于其他的企業,它是以單個項目來組織實施的,建設時間取決于工期,財務人員一般也是臨時組合而成的,業務素質參差不齊,彼此之間接觸不多,在配合默契度上還有一定的難度,不利于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

二、中小型水利施工企業項目財務管理新模式探討

目前,中小型水利施工企業處在高速發展的階段,項目承接較多,臨時機構設置廣泛,為了建立財務管理的長效機制,規避項目風險,從源頭上加強財務管理,實現財務管理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應著重做好項目財務管理以下幾項工作。

1、加強投標階段管理,做好效益分析工作

要想承接一項水利施工工程,在目前的市場模式下,必須參加投標工作,一個企業在決定是否參與投標工作時,必須加強投標前期分析工作,利用財務管理方法分析效益,對投入和產出進行量化分析,以便為領導層決策提供基礎數據,做到有思考重分析才決策,保證決策的成功率。

2、加強項目成本測算,做好分析基礎工作

中標簽訂合同后,應根據被接受的項目投標文件,按工程量清單結合工程概預算定額及公司運營經驗測算分項工程成本信息,制定適應本企業本項目的人工、材料、機械消耗定額,有效控制工程成本。同時,在成本核算科目上應與清單項目費用歸集吻合,使測算具有一貫性和可比性,基礎資料的收集也對下一步的財務管理工作具有指導作用,為項目財務管理提供量化數據。

3、加強項目施工過程監管,做好監控調整工作

水利工程各單位工程的劃分、實施,各工序的安排、落實、銜接對整個工程的進度均有較大影響,人員、材料、設備的進場、購置、調配均應與進度計劃相協調,但施工現場點多面廣、環境復雜,極易對進度計劃和財務成本產生影響。針對變動因素,財務管理應加強過程監管,通過前期成本測算基礎數字,對照當期實際運作狀況,分析出已完成工程量測算成本、計劃應完成工程量測算成本、已完成工程量實際成本等數據的定量分析,對計劃應完成工程量成本進行預測監控,發揮財務管理作用,實時調整人員、材料、機械調度計劃,合理控制項目成本。

4、加強項目完工決算審計,做好分析總結工作

項目完工后,應及時做好完工決算工作,向項目法人申報完成工程總量及價款,必要時可提經第三方審計核定;根據子項目實際發生成本對照測算定額,計算單項盈虧,分析原因,查找優缺點,為今后財務管理工作總結經驗;針對確定的工程價款、項目實際總成本進行總體對比分析,確定項目財務管理實施效果。

三、中小型水利施工企業財務管理新措施探討

中小型水利施工企業雖然在項目實施上具有一定的優勢,但其人員調配隨意,內部機構設置不多,相互分工不明確,造成多頭管理,甚至有重復交叉現象。作為內部管理的一個重要部分,財務管理在中小型施工企業的作用就越來越重要,為此,應著重采取以下措施。

1、優化財務人員配置結構,提升整體素質

中小型水利施工企業為保證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首先,在財務人員配置上要提高認識,爭取在知識結構、業務能力上做文章,多引進高學歷、高能力的專業人才。其次,注重財務人員后續教育,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組織學習新的專業知識和其他相關水利工程專業知識,保證知識更新度。最后,要注重培養財務人員道德和守法意識,安排學習《會計法》、《廉政準則》等崗位規范性文件,扎實做好會計基礎規范工作,提升企業財務人員的整體素質,為財務管理的有序開展提供必要條件。

2、完善內部規章制度體系,促進財務管理規范化

會計核算和管理是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要使財務管理的目標能夠實現,就需要有健全的內部規章制度,使各項工作能夠有序開展。當前的中小型水利施工企業應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制度建設。

中小企業稅務管理范文第4篇

【關鍵詞】飼料企業 財務管理 稅收籌劃

一、引言

中小飼料企業經營的戰略目標是實現利潤最大化,這就決定企業會想方設法控制成本,以獲得較高利潤。納稅籌劃作為企業宏觀戰略范疇,著眼于稅款的節納,也著眼于相關的收益、機會的最大化、風險及成本的最小化,以實現納稅人凈收益、社會效應及企業價值的最大化目標。企業在日常財務管理中,尤其要注重財務核算與納稅籌劃的預見性,做到未雨綢繆,合理安排籌資、投資、經營、利潤分配等活動,針對采購、生產經營、銷售以及內部核算等進行合理決策,利用國家法規積極籌劃,既保證完成利稅義務,又降低稅收負擔,提高稅后利潤,實現飼料企業自身的持續健康發展。

二、企業納稅籌劃的概念和目的

(一)納稅籌劃的概念

納稅籌劃是指納稅人為達到減輕稅收負擔和實現稅收零風險的目的,在稅法允許的范圍內,對企業經營、投資、理財、交易等活動進行事先安排的過程。企業納稅籌劃的短期目的是減少交稅,節約成本支出,提高經濟效益;從長期看,企業自覺地把稅法規定貫徹到各項經營活動中,使得納稅觀念、守法意識得到強化,有利于改善經營管理。

(二)納稅籌劃的目的

1.減輕稅收負擔。表現為稅收負擔額的直接或相對減少,延緩納稅時間。

2.規避稅務風險。納稅籌劃是在稅法允許的范圍進行,實現稅收零風險,即最佳納稅。即企業受到稽查后,稅務機關做出無任何問題的結論書。

3.有利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納稅籌劃過程,需要對經濟活動各方面進行事先科學安排,有助于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中小飼料企業的日常財務管理和納稅籌劃的主要策略

(一)加強日常財務管理與成本核算的基礎工作,是納稅籌劃的前提

首先,企業的會計行為要規范化、合法化。設置真實完整的會計賬簿,編制真實客觀的財務會計報告,既是依法納稅、滿足稅務管理的需要,更為企業進行納稅籌劃奠定基礎。其次,由于納稅籌劃是一項復雜的前期策劃和財務測算活動。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對經營、投資、理財活動進行事先安排和策劃,對一些經濟活動進行合理控制。再次建立科學嚴密的審批機制,實行科學化決策,加強稅務籌劃風險的防范與控制。通過有效的風險預警機制,對籌劃過程中潛在風險進行實時監控,制定有效措施遏制稅務籌劃風險。最后,稅務籌劃內容涉及生產經營活動的各方面,管理主體不僅要了解稅收法規,還要熟悉會計法、公司法等法律規定,掌握企業內部信息,如理財目標、經營情況、財務狀況、對風險的態度等,還要了解企業過去和目前的有關情況,包括申報、納稅及與稅務機關關系等情況,有助于制定合理有效的企業成本管理和稅務籌劃方案。

(二)原料采購環節的財務管理與納稅籌劃

1.供應商的選擇。根據國家稅務總局有關規定,飼料企業達到一定規模,產品質量經技術部門檢測合格,經省國稅局批準,可免征增值稅。所以,飼料企業在選擇供應商時應當遵循經濟性的原則,選擇可開具普通發票的品質優良的原料供應商,并加強對供應商的管理,包括供應商的付款額度,信用條件,生產質量,售后服務質量等。

2.發票的管理。發票是稅務稽查部門查賬普遍關注的首要問題之一。在日常財務管理中,要注意發票的合法性、真實性,避免取得虛開、代開、借開的發票。由于發票的合法性真實性直接影響企業的稅負,發票開具內容直接影響納稅狀況,如發票不合法、不真實,都會帶來額外的稅收支出。評價納稅籌劃,不能只看交付稅額的減少,還要看籌劃風險,以及稅收風險引發的罰款、滯納金,甚至違法犯罪造成的刑事處罰。只有管理好發票,才會大幅度地降低企業的納稅風險。

3.對暫估入賬的納稅處理。根據會計制度規定,對已驗收入庫的但發票尚未收到的購進商品,企業應在月末分別存貨科目,合理估計入庫成本(如合同協議價格等)暫估入賬。但年底暫估入賬的存貨在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要注意:匯算清繳前發票已到達的或能提供能充分證明暫估入賬真實性的其他原始憑證如合同等就不必做納稅調整,否則不能在稅前扣除,應做納稅調整補交所得稅。所以在日常財務管理中要及時收取發票,管理好暫估入賬。

(三)資產及資產損失的財務管理和納稅籌劃

會計準則賦予企業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折舊年限、預計凈殘值的選擇權,企業可根據自身具體情況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選擇確定固定資產折舊政策,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同時無論采取何種折舊政策,都必須獲得稅務部門的認可。企業發生的資產損失,也要按規定程序和要求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扣除。企業提取的各項資產減值準備(包括壞賬準備)、風險準備等準備金支出,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均不得在計提時稅前扣除,否則要進納稅調整。

(四)所得稅的日常財務管理與納稅籌劃

1.企業所得稅。(1)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企業所得稅按年計算,分月或分季預繳,年度終了后五個月內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納稅人有特殊困難,經縣以上稅務局(分局)批準,可以延期繳納稅款,但最長不得超過三個月。因此企業可少預繳,不要在年終形成需退稅的結果,從而把資金用于周轉和投資,節約籌資成本,有利于提高經濟效益。

(2)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企業可通過安置“四殘”人員就業實現減免稅的目的。同時我國制定了對安置下崗失業職工再就業的稅收優惠政策,企業也可通過招收下崗失業人員就業的辦法達到享受減免稅的目的。

(3)所得稅法規定納稅人發生的真實、合法、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準予稅前扣除。包括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職工福利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的職工工會經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的2.5%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準予稅前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扣除。企業要充分運用這些政策,參考同行業的正常工資水平,如果工資支出大幅超過同行業的正常工資水平,則稅務機關會認定為“非合理的支出”,而予以納稅調整。

2.個人所得稅。(1)要充分實行工資薪金的均衡發放。納稅人一定時期內收入總額既定的情況下,分攤到各個納稅期內(如為每月)的收入應盡量均衡,避免大起大落,因此企業年初應做好人工成本總量以及每層級職工收入的測算。

(2)企業應充分利用社保政策和住房公積金政策,按照當地的最高繳存比例、基數標準為職工繳存“三險一金”,不僅能為職工建立長期保障,提高福利待遇水平,也能有效降低企業和職工的稅負水平。

(3)科學籌劃月度工資和一次性獎金的發放結構。在職工全年收入既定的情況下,應找到工資和獎金之間稅率的最佳配比,通過對一次性獎金每個所得稅級的上限(稅收臨界點)、應納稅額和稅后所得的計算,計算出一次性獎金發放的無效區間,從而有效降低稅率和個人所得稅負擔。

(4)通過降低名義工資,增加職工福利的方式吸納優秀人才。

(五)銷售環節的財務管理與納稅籌劃

1.要高度重視合同。經濟合同既是規范合同雙方權利義務的法律依據,又是證明納稅業務發生的憑據。在簽訂銷售合同時,應注意收發貨時間,收付款時間以及相關涉稅條款內容。

2.關于兼營。稅法規定,納稅人兼營增值稅(或營業稅)應稅項目適用不同稅率的,應當單獨核算其銷售額,未單獨核算的,一律從高適用稅率;納稅人兼營免稅、減稅項目的,應當單獨核算免稅、減稅銷售額,未單獨核算銷售額的,不得免稅、減稅;如果核算不實,稅務機關核定的稅款往往要比實際應納的稅款高出很多,如《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暫行辦法》對核定的應稅所得率按照不同行業確定在7%~40%的幅度內,事實上企業的平均利潤率遠沒這么高。因此,納稅人應當加強財務核算,主動爭取實行查賬征收方式。

3.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四條規定: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企業財務管理者要充分掌握分析政策信息,制定合理有效的納稅方案。

納稅籌劃是飼料企業日常財務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對飼料企業的決策具有導向作用。納稅籌劃作為一種合理合法的利用財稅政策,降低飼料企業稅收成本,增加納稅人收益的手段,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產物。望通過對飼料企業日常財務管理與稅收籌劃工作的探討,使飼料企業樹立起納稅籌劃的意識,加強日常財務管理與納稅籌劃工作相結合,提過企業競爭能力,謀求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中小企業稅務管理范文第5篇

關鍵詞:中小企業 財務會計管理 存在問題 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F2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09-114-02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不斷發展,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不斷進行改革和深化,國民經濟水平不斷提升,在國民經濟建設中,中小企業以其鮮活的生命力和靈活的經營形式,在我國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在推動城鄉一體化建設,提供農村勞動力就業崗位方面有著大型企業無法企及的作用。不同于大型國有企業,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沒有健全的財務會計管理系統,企業會計管理意識十分單薄。在很大一部分中小企業中,沒有財務會計部門和專業的會計人員,內控制度建設更是無從談起。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管理中的這些問題會對企業戰略目標設置和完成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對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十分不利。基于此,需要我們認真分析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管理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找出對策將其解決,提高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水平。

一、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管理存在題分析

1.有法不依,違規操作。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對中小企業進行改革,但是改革效果一直不突出。其中很多中小企業因為自身經營不善,工作效率低下從而嚴重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很多中小企業沒有財務會計管理部門,財務會計管理人員在沒有獲取專業資格證書的前提下就開始從事財務會計管理工作,在工作中無視財經紀律,對企業違規行為沒有及時向上級部門反映企業實際經濟情況,有的甚至幫助企業管理者做出違法亂紀的行為,偽造企業賬目,導致一些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管理工作十分混亂,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管理工作存在有章不循、有據不依、弄虛作假、違規操作的現象,嚴重地損害了企業職工的經濟利益。

2.財務會計管理理念嚴重落后,先進的管理技術和理念應用不足。中小企業和大型國有企業相比,自然在管理能力和管理思想上比較落后,再加上很多中小企業管理人員對財務會計管理工作重視程度不足,并沒有將財務工作放在中心位置上;同時由于中小企業自身經營的原因限制,不能將財務會計管理工作納入企業管理制度中。中小企業在生產和經營過程中,只注重如何才能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卻忽視了現代化財務會計管理制度的建設,企業現代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應用能力不足,使得財務會計管理工作并沒有真正發揮其應用的職能作用,

3.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管理內部監督職能弱化。近年來,我國不斷完善社會監督和政府監督等外部監督職能,但外部監督制度還不能保證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管理順利開展;同時,社會監督對注冊會計師的監督還存在不少問題,注冊會計師執業環境相對比較落后,這些現象都說明了外部監督對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管理的行為監督弱化。另外,在很多中小企業內部都沒有設置內部審計機構,而一些設立了內部審計部門的中小企業,其部門職能未全面發揮出來,使得無法對中小企業的財務行為進行內部監督。中小企業財務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也無從考證,很容易引發中小企業財務資料造假的問題。

4.中小企業從事財務會計管理的工作人員風險意識不足。中小企業由于其自身經營規模比較小,生產經營活動會涉及大量資金,因此,在經營過程中需要承受巨大財務風險。但是中小企業在進行財務會計管理過程中,從業人員風險管理意識不足,沒有充分認識到財務風險防控對保證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性。管理者只關注企業生產經營目標是否達成,對企業經營過程中存在的潛在財務風險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在財務會計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很少有人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導致企業財務內控制度流于形式,給中小企業生產發展帶來了巨大財務風險,影響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二、提高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管理水平的對策分析

1.要全面樹立正確的財務會計管理理念。中小企業的管理層和管理者必須具備先進的財務管理知識,在做任何決策的過程中都應該將財務管理放在首要核心的地位,有效發揮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管理的職能作用。因此,中小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要求在思想和觀念上端正財務管理理念,要樹立正確、先進、科學的財務會計管理理念,讓中小企業管理人員能夠充分認識到財務會計管理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的核心地位。此外,中小企業還要積極營造健康的企業文化,進一步提升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管理的誠信度,從而在企業內部和外部樹立一個誠實守信的良好形象;同時,中小企業在進行財務會計管理過程中還要注重充分利用全新財務管理理念、技術和手段,全面提升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要及時發現財務會計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時采取措施將其解決。

2.進一步改進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管理組織結構。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在經營過程中要想提升財務會計管理質量和效率,有效避免企業出現財務風險,首先要對財務會計管理理念進行更新,全面提升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在企業內部構建積極合理的財務會計管理組織機構;其次,要明確財務部門的權利和義務,從而更好地保證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管理工作得到各個部門的支持和配合,幫助企業的財務會計管理人員做好財務信息分析和管理工作,從而及時發現中小企業經營過程存在的問題,降低財務風險,為中小企業進行科學的決策提供準確的財務信息依據。

3.進一步完善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制度。首先,要建設和完善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內部約束機制,針對現階段中小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需要我們進一步完善財務管理工作流程,要制定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規范,確保企業財務會計管理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真正發揮企業內控制度作用。其次,要進一步明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管理人員的權利和義務,加強對財務會計管理人員專業培訓教育力度,提高工作隊伍風險防范意識,熟悉掌握國家財務管理相關法規和政策,企業財務管理業務流程和崗位需求。第三,要在內控制度的基礎上建立財務監督機制,定期對企業各個部門進行檢查,對各項財務制度執行和落實不到位部門和人員進行嚴厲的懲處,確保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管理工作高效開展,使得中小企業的財務風險監管水平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 牛晨光,紀海榮.關于加強現代企業財務會計管理的探討[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8)

[2] 朱云.試論如何加強現代企業的財務會計管理[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18)

[3] 黃雪雁.我國企業財務會計管理創新研究[J].廣西教育,2014(3)

[4] 楊迎暉.關于加強企業財務會計管理的思考[J].時代金融,2012(3)

[5] 閆芳.開展財務會計管理規范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財經界(學術版),2011(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浦区| 灵山县| 鹤山市| 河南省| 镇巴县| 台州市| 渭源县| 西乌珠穆沁旗| 广州市| 济宁市| 尼玛县| 基隆市| 博乐市| 奇台县| 普定县| 夹江县| 扶沟县| 宜春市| 肥西县| 平凉市| 元谋县| 遂宁市| 烟台市| 阿荣旗| 英吉沙县| 平罗县| 大理市| 丽水市| 台东市| 铅山县| 香河县| 奉节县| 仙游县| 花莲市| 安义县| 东丽区| 四会市| 垣曲县| 望谟县| 含山县| 镇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