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av,短篇公交车高h肉辣全集目录,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的视频完整版,最近日本mv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首頁 > 文章中心 > 失去的一天

失去的一天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失去的一天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失去的一天范文第1篇

……………………………………………………………………………………………………………………………………………………………………………。…………………………………………………………………。

仔細想想,在生活中,我也有浪費時間的行為。每到星期五晚上,我就認為星期六、星期天有時間就不做作業,星期六再做也不遲,可是到了星期六,又玩了一天,直到星期天晚上才急匆匆地寫作業。

一天可以做許許多多的事情,當是不可以把今天的事情放到明天去做,因為如果這樣推辭一天,到頭來一件事也沒做成。

失去的一天范文第2篇

云還是純白純白的

我對著天空說煩惱

天空,難道曾經

牢不可破,無堅不摧的友情

就這樣脆弱,不堪一擊嗎

天空,難道曾經

一起經歷過風風雨雨的朋友

就這樣離我而去了嗎

天空,難道曾經

包含著歡笑淚水的記憶

就這樣被我丟失了嗎

天空,你在聆聽我說話嗎

天空,你能回答我的問題嗎

我失落地低下頭

我知道,沒有任何能力能挽回

這段已經逝去的友誼

也許,都是我的錯吧

也許,朋友不理解我吧

也許,我不應該對她這樣

也許,我的心結還沒有被打開吧

……

當初,有一份真摯的友情擺在我的面前

我沒有珍惜,當失去時

我才追悔莫及

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

我會對你說八個字:我和你永遠是朋友

失去的一天范文第3篇

異想天開,發型師誓造愛情號飛機

2008年3月的天,浙江寧波慈溪市“地球村”美發會的青年發型師王強,與幾名同事去看新上映的電影《江山美人》。看到影片結尾,黎明飾演的隱士拋棄了一切,與美人陳慧琳乘坐熱氣球“飛船”邀游世界,大家都被這浪漫的愛情感動了。22歲的女化妝師沈佳妮閃著淚花說:“要是我能遇到這樣的男孩,我定要好好愛他一輩子。”

沈佳妮的慨嘆,讓一旁的王強心潮澎湃。原來,王強對美麗的沈佳妮早已暗生情愫,一個月前的情人節,他還給沈佳妮送了11朵玫瑰。但沈佳妮對王強根本不來電,她把王強送給她的玫瑰分給了店里的女同事。

看完電影回到住處,王強輾轉難眠,幾經猶豫之后,鼓起勇氣給沈佳妮發了一條短信:“你是不是向往像鳥兒一樣自由飛翔的感覺?我可以自己造一架飛機,載著你在藍天上自由地翱翔。如果我能做到,你愿意搭乘我的飛機嗎?”

沈佳妮的短信很快回復過來:“就你?癡人說夢吧!你能造飛機,還來當什么發型師啊?”王強趕緊回復:“請相信我,我真的能做到。只要你愿意,我一定能造出一架飛機,帶著你飛上藍天。”沈佳妮淡淡地回復說:“夜深了,我要睡覺了,你要是無聊的話,就趕緊去造你的飛機吧。希望你早日造出飛機,別讓我等到花兒都謝了。”

沈佳妮說的本是一句揶揄話,卻使王強看到了一線希望。他不由得喜上眉梢,暗暗發誓一定要造出一架“愛情號”飛機來。

王強計劃將以前在四川老家的自造“飛機”弄到慈溪來進行改造。當他打電話給父親時,卻遭到父親的一頓臭罵。不久,四川發生了地震,王強老家的房子全倒了,他自己制造的“王強1號”毀于地震。

王強不得不從頭開始。這一次,王強吸取第一次造飛機失敗的教訓,先后自學了《空氣動力學》、《航空材料學》、《飛機結構力學》等。

歷盡艱難,造一架飛機好難

看到王強開始籌劃造飛機的事情,沈佳妮擔心自己的一句玩笑話誤導了王強,就對王強說:“我說的是玩笑話,你別當真。就算你造出飛機來,也不能證明什么。”王強卻堅定地說:“既然我承諾了,我就一定要兌現我的承諾。”

經過一段時間的鉆研,王強開始設計圖紙了。飛機設計師制圖有專門的軟件系統,數據輸入電腦便可自動計算,而王強沒有,他只能在紙上按照書本上的公式一步一步計算,好幾次他都想放棄,但想到對沈佳妮擲地有聲的承諾,他又重新撿起筆來

王強要造飛機,同事們覺得是天方夜譚,紛紛嘲笑王強癡人說夢。

幾個月后,王強的飛機設計藍圖出來了,開始著手制造飛機了。這一次,他吸取“王強1號”的教訓,機身全部采用航空鋼材,螺旋槳用輕質型材代替了青楓木……

飛機造到一半時,王強邀請沈佳妮去工地看他的自制飛機。沈佳妮本不想理他,但轉念一想:“看看他究竟要折騰個什么東西出來?”于是,便去了王強的飛機工廠――家企業的廢棄倉庫。

當看到王強一個人滿頭大汗地鼓搗那個龐然大物時,沈佳妮心里突然有些感動:不管能否成功,光是他的這份毅力就難能可貴啊!

3個月后,“王強2號”終于造好了。2009年11月3日,王強決定在慈溪杭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外的一片拆遷待建的開淘地試飛。

王強邀請沈佳妮及其他同事參加試飛“儀式”,沈佳妮和同事們欣然赴約。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大家都不嘲笑王強了,反而經常去王強的飛機制造廠幫他干活。王強的夢想變成了大家的夢想,大家都渴望“王強2號”能飛起來。

那天,王強幾次飛到了幾十米高空并順利著陸,大家歡呼雀躍。

當王強再次挑戰高度并飛行到300多米的高空時,沈佳妮不禁有些擔心這么高,要是掉下來了怎么辦?而就在此時,發動機突然熄火,王強只得滑翔迫降。隨著一聲巨響,飛機重重地栽落在荒地里

大家緊張地跑過去,只見王強坐在機艙里閉著眼睛,一動不動。沈佳妮嚇壞了,撲上去搖著王強的肩膀大喊:“王強,王強,你怎么了?”

這時,王強緩緩地睜開眼,帶著幾分不甘心說:“我沒事,嚇了一跳而已。我在想發動機究竟是怎么熄火的。”見王強沒有大礙,沈佳妮才長長舒了口氣:“不要緊,只要人沒事就好了。”

試飛虎頭蛇尾地結束了。此后的幾個月,王強反復對飛機進行改造并試飛,但依然數次從空中栽落。不同的是,每一次試飛,沈佳妮都陪在他身旁,為他歡喜為他憂。

有一次,王強到杭州灣海濱試飛。那天,王強飛得比以往都順利,飛機在他的操控下緩緩上升,不斷挑戰飛行高度。忽然,飛機后面冒出股濃煙,飛機快速下墜,接著一個俯沖,直接插入淺海,沈佳妮的心一下也跌入了大海

沈佳妮一邊哭,一邊隨著人群向飛機墜落的海邊跑去。當她在海邊淚眼蒙地尋找王強時,她發現一臉漆黑的王強正站在遠處揮舞著手中的頭盔。原來,飛機栽落在淺海,離海灘不遠,王強解開安全帶奮力游了上岸。見王強滿臉煙塵的樣子,沈佳妮忍俊不禁,破涕為笑……

“玫瑰雨”飄灑的天空,愛的就是你這份執著

試飛一次又次地失敗了,而且一次又一次地出現危險。但王強的執著深深打動了沈佳妮。看到王強次次冒險,她心痛了,開始阻攔王強繼續冒險試飛。然而,王強越挫越勇,為了解決試飛中遇到的難題,他決定請假去北京航天航空大學旁聽,跟那里的師生交流。

2010年5月,王強去了北京航天航空大學旁聽。同學們聽說他要造飛機,都很驚訝:“造飛機是很復雜的事情,國家造一架飛機都要請幾十個專家來一起論證,你一個初中畢業生要造飛機,這不是癡人說夢嗎?”王強卻說:“無論世上多難的事情,只要努力去做,總是可以實現的。”

在北航旁聽期間,王強根據新掌握的知識,將自己原來設計的“王強2號”飛機圖紙進行了改良,并請北航老工程師朱上翔教授指點。朱教授看到圖紙時驚呆了,他完全想不到,如此完善的圖紙竟出自一個初中都沒有畢業的旁聽生之手:“這是你自己計算出來的嗎?”“不是我一個人計算出來的,還有我的女朋友。”隨后,朱教授對王強的圖紙作了簡單修改,讓王強再次改造試飛。

王強拿著經朱上翔教授指點修改的圖紙,回到慈溪著手改造飛機。這時,沈佳妮和同事們也常過來給他幫忙。改造之后的飛機,時速可達90公里,理論飛行高度可達3000米,只要不正面撞擊,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2010年10月5日,王強再次試飛。

為這架飛機,王強先后投入了10多萬元,幾乎將所有積蓄都砸在了這架飛機上,而且這次飛機改造還得到了國家級飛機專家的指點,王強可謂志在必得。因此,王強比以前更緊張。沈佳妮看穿了王強的擔憂,鼓勵他說:“你別擔心,你就像平常一樣,該怎么飛就怎么飛吧”

沈佳妮的鼓勵令王強信心十足。那天,王強特意換上新買的白襯衫、牛仔褲。看著戴著墨鏡英姿勃發的王強,一種特別溫柔的感覺在沈佳妮心里慢慢地蕩漾開來。上午10點,一切準備妥當,王強啟動發動機,加大油門,拉動操縱桿,飛機快速滑行,離開地面,飛向藍天

100米,200米,500米,800米,1000米……飛機在杭州灣海濱盤旋飛翔,不斷攀高,最后飛到了1000多米高空。10多分鐘后,王強漸漸降低飛行高度,最后順利降落。王強成功了!大家歡呼著向王強跑過去,沈佳妮更是激動地一把抱住了王強。

2011年春,王強接到了意大利COLORS雜志一場名為“交通來自全球各地的自制交通工具”的展覽邀請,在上海虹廟藝術空間展出。“王強2號”一登場,便成了現場的焦點。中央電視臺、鳳凰衛視等新聞媒體對王強進行了專訪。

2011年情人節,王強帶著沈佳妮又在杭州灣海濱試飛。飛機升到200多米的空中時,天上突然下起“玫瑰雨”,一片片玫瑰花瓣從天上飄落,接著,飛機上垂下紅色條幅,上面寫著:“沈佳妮,嫁給我吧!我要帶你到幸福的藍天上自由翱翔。”

原來,王強早就策劃好了,他做了求婚的條幅,并買了999朵玫瑰,全部剝成一片一片的花瓣,給沈佳妮下了一場愛情的玫瑰花雨。沈佳妮被這漫天的浪漫感動得落淚。

失去的一天范文第4篇

他,自出膠庠,心疏利祿,被父兄之蔭育,樂日月以優游。思追巢許之余生,遠慕夷齊之高義,他眼中,國乃“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的繁昌。興趣盎然地看這段歷史,嘆他心無朝政,但偏偏被推上政治舞臺;嘆他只想在名韁利鎖之中做一個脫巾獨步的逸士,卻偏偏被國事所困,成為不了一代風流才子。

作為昔日一國之君的他,故國已土崩瓦解,一切輝煌、幸福都隨之已經成為不可觸摸的往事。舊事如夢,不堪回首,歷史濤聲,無限惆悵。興趣盎然地看這位被囚之君,內心卻常想:假如歷史可以重新來過,那位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的千古詞帝,是否還能不問政事,專修詞藝?

不曾識干戈,不曾意料到自己變成任人宰割的“臣虜”,他不忍目睹破碎的山河,不忍面對逝亡的百姓,于是獨上西樓,剪不斷心中的似水柔情。他被拒于汴京,日夕以淚洗面,淚泣琵琶間,撫奏一曲千古帝王的凄涼,于是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道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春花秋月的美好,囚徒生活的凄慘,故國山河依舊,可人事已非,江山雖美卻不能歸,撫今追昔,何得肝腸寸斷涕淚雙流?亡國之恨,故國之思,恣肆又綿盡無期。他一襲白衣立于窗前,問自己,人生終究是痛苦的,那么人生的慰藉何在?人生的歸依何在?琴瑟在御,莫不靜好。火光揚,朱閣上,飲一壺鑲琉璃的觴,而又杯盡人亡……

對歷史感興趣的我,感嘆他悲涼一生中的千年遇難,感嘆他彷徨的身影被淹沒在歷史的風塵中,感嘆他悲哀地隨著牽記而去。

失去的一天范文第5篇

關鍵詞:天主教 明末 瞿式耜

無論朝代的更替如何,中國思想文化的主潮流一直都是儒家思想,封建王朝在這種思想統治下逐漸鼎盛,明末的封建制度更是達到了歷史的頂峰。知識群體對于儒家文化根深蒂固的追隨使得他們對明末傳入中國的天主教本能地采取了抵觸的態度。然而隨著利瑪竇等一批深入中華文化內部的教徒的到來,天主教的教義思想逐漸在他們所在的各個城市里被人們所熟知,眾多天主教堂的建立也使得信教群眾數量有所上升。眾所周知,朝代的更替總是會帶來一批文化與精神上的遺民,然而明末遺民群體之強大和他們對前朝的眷戀、對當朝的反抗強度遠遠超越了之前的朝代。錢基博曾說:“是國亡,民彝之性亦亡也。民彝之性亡,而國非其國,民非其民也。”①對于有著根深蒂固“華夷”觀念的漢族士大夫來說,明朝的顛覆、異族的入侵意味著華夏民族的滅亡,他們的殉節不僅是殉國,更是為民族而殉。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們之所以會有如斯激烈的反應,是基于封建倫理道德、基于儒家思想的忠君忠國。畢竟封建王朝的帝王都用死來殉國了,那些應該為君而死的士大夫如若存活著,又怎么不會被認為是偷生呢?對于這一點,早先的學者早有過深入的研究,以他們的研究成果來反觀當時那些天主教傳入后信奉天主教的士大夫們在面對朝代顛覆、自我去留的選擇時的態度,我們是否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在中國被儒化了的天主教徒的代表人物,他們所做的人生抉擇也是一種儒家文化與天主教“信仰”觀念所結合的復式抉擇。本文將以瞿式耜為例,通過分析他詩歌中反應的思想情緒與他本身的人生經歷來試圖闡釋這一點。

一、明末天主教的傳入

在利瑪竇之前,天主教在中國始終沒有過真正意義上的立足,他們甚至連大陸都很難踏進,所到之處皆受到排擠和質疑。而以利瑪竇為首的新一批耶穌會士受到士大夫的啟發,轉而進行了文化傳教、知識傳教的模式。他們帶來西方先進的儀器、數學知識、記憶法等,以此作為橋梁與中國的士大夫進行交游,并在交游的過程中逐漸向他們灌輸天主教義的思想。這種文化傳教的成果對于當時的西方教廷來說應該是成功的。1592年,利瑪竇翻譯《論語》和《四書》,試圖證明天主教和儒教有相通之處。利瑪竇試圖解開天主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本相悖點,他將中國人的祭祖行為解釋為與天主教義中的孝義相通,將敬拜孔子的行為解釋為人們感謝其偉大著作的紀念方式,希望以此來解除孔子崇拜與天主教義只準信奉一神的沖突。明代首批入教的士大夫,史學界稱之為“儒家天主徒”,崇禎年間甚至宮廷中妃嬪王子都多有信奉天主教者。當時圣教的傳到地即建立天主教堂的城市有肇慶府、韶州府、南昌府、南京、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士大夫信教者中較為知名的有瞿式耜、徐光啟、李之藻、楊廷筠、瞿太素、馮應京、張燾、金聲、吳歷等。

二、天主教的儒化

天主教經由利瑪竇入華以后事實上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天主教義的基礎是“三位一體”論,然而在中國思想里很難找到類似的表達。中國的儒家經典教義都是以現實經驗為最終目的,指導人們的經驗生活,然而“三位一體”是一種信仰,并不是一般經驗所能理解。

因而當時入教的天主教徒們傾向于將天主教義附會在他們所熟知的儒家教義之上,利瑪竇循此邏輯將儒家思想中的宗教成分進行了重新的闡釋和定位。他擇取古典文獻中能被天主教義理進行詮釋的部分,證明天、儒的同一性,試圖將儒家之“天”與“上帝”進行對應,將儒家之“仁”與天主教的“愛”進行對應,以這樣的方式將儒家思想轉化為天主教化的思想。盡管這種方式多多少少改變了西方天主教義的本來面目,但確實使得中國的士大夫階層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他們在接受這樣的字義轉化的同時會將以往的儒家思想經驗附著于天主教義之上,從而盡管身份上轉變為了天主徒,他們依然無法拋棄儒家思想的約束,這一點在瞿式耜身上體現得十分明顯。

三、天主教在當時的影響

通過利瑪竇等人的改良,天主教在“敬天愛人”上和儒家實有相通之處。而在抗清活動中,天主教徒和大部分耶穌會士也都站在明朝一邊。中國天主教會之所以采取支持明朝政權的做法,原因有三:第一,當時的教徒全是漢族,官僚縉紳士大夫居多,他們必然和東林、復社一起支持明朝,以保護自己的官職、田產、社會地位和生活方式;第二,四十多年在北京、南京、南昌等地的皇室傳教,傳教士與皇室和諸王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和關外的清朝政權,傳教士沒什么聯系;第三,許多傳教士和天主徒在戰爭中,長久深入地卷進了明朝軍事。有的帶兵打仗,有的作軍事顧問,有的供應軍火。崇禎七年(1634),王征在家鄉建立天主教平信徒慈善救助團體“仁會”。在《仁會約》中,王征交代立會宗旨:“西儒所傳天主之教,理超意實,大旨總是一仁。仁之愛用有二:一愛天主萬物之上,一愛人如己。真知畏天命者,自然愛天主。真能愛天主者,自然能愛人。”仁會強調“天”和“人”兩方面的結合,看似像“天人合一”之類的儒家命題,其實它反映了天主教給儒家思想帶來的變化。“愛天主”無疑是靈性信仰,“愛人”就經常會有世俗的做法。這是一個“靈與肉”、“天國與現實”、“宗教與社會”的西方近代文化中的普遍命題。從這一點出發,這種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對于明朝的遺民來說也有一定的思想意義。

對于朝廷和君主,儒家的理念是“忠”,但這種“忠”失卻了個體的存在,是高于個體的“忠”。在這種“忠”里人是可以被磨滅的,甚至會被扭曲,如同萬歷年間無數士大夫為了博取名聲而死諫一般,他們并不是真的如此正直,而是在用性命博取死后的留名。天主教的“信仰”則與之不同,他強調的是一種結合,即人在愛天主的同時,也升華自己。如果以此理論推及到明亡后遺民的態度,那么信儒教者大抵就是一個死字,或者就是成為貳臣,而信天主教者則應當拋棄所謂的殉節觀,為自己的“信仰”而反抗。當然,對于民族的熱愛和國土被異族入侵的悲憤與殉節觀是兩碼事,作為一個天主徒來說,人的整體構成是社會的一部分,他們用更加理性的態度去對待重大的社會變革。

拿瞿式耜為例,出生于忠孝世家的他自然是謹守禮儀道德,面對異族入侵的時候,他首先想到的也是國不復國的悲痛,然而如果僅僅是儒家的保守思想,他可能也如其他眾位士大夫一樣,選擇以死殉國。天主教教義里,自殺是被禁止的,而他們所秉承的三位一體的理念也不是以君王和國家為中心。瞿式耜盡管在仕途上并不順利,但面對國家的困境,他選擇的是一條長期的抗清之路,并直到最后以死結束自己的使命。也許有人會說,戰斗而死和一開始便選擇和國土同亡難道不是一樣是以死殉國么?我卻不以為然,那些一開始便與國家一同死亡的士大夫,其歷史價值和自我價值何在,他們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覺得死亡才是對國與君王最忠誠的表現方式,殊不知這樣的死亡反而泯滅了他們所可能擁有的價值。瞿式耜不一樣,不能說他的反抗一定是因為天主教義的影響,但可以肯定的是,對于天主教義的解讀無疑幫助他去體會到了在民族顛覆的時刻自死并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天主教義講求愛天主、愛人,這里的愛人并不是單純地世俗地愛護別人,也是對自我價值的一種肯定。這種經過反抗而最后成全的死亡是有明確目的性的,也將人個體本身修造成歷史的一部分。

四、瞿式耜其人及其天主徒身份

瞿式耜,萬歷十八年(1590)年出生于一個“四代甲科,鼎鼎名家,世傳忠孝”②的官宦家庭,一生憂心國事,但仕宦沉浮。明亡后,瞿式耜在南門王朝任職,在桂林致力于抗清事業,被擒后不聽勸降,于獄中做《浩氣吟》四十首,以氣節聞名,終慷慨赴義。

有關瞿式耜的天主教徒身份,許多史學資料都有佐證。“明末有瞿式耜者,圣名多默……與式為從兄弟”,③《中國宗教思想史大綱》:“如瞿式耜等人,首為天主教熱心信徒。”④《中國天主徒史》:“另外兩名天主徒……就是廣西的總督(臨桂伯)瞿式耜(瞿多默,Thomas)和曾在桂林戰斗中大敗清軍的焦璉(焦路加,luc)。”⑤《在華耶穌會士列傳》:“艾儒略傳引巴篤里《中國耶穌會史》說:“一六二三年(天啟三年)瞿太素子名瑪竇者(按即式),邀艾儒略赴常熟開教。其從兄進士式耜曾經儒略授洗,由于他的努力,教務頗為發達,幾個星期中便有二百二十余人入教,式耜某叔伯的功績尤多。式耜受洗后,曾在宅門外張貼‘僧道無緣’字條,又以耶穌圣號代替一切偶像。”⑥這些史料都證明瞿式耜是天主徒,他于天啟三年即1623年,經其從弟瞿式介紹結識意大利人天主教傳教教士艾儒略,研究利瑪竇所著《天主實義》等闡揚天主教教義的書籍,隨后受洗禮而正式入教。雖則亦有不少學者對瞿式耜的教徒身份有所爭議:“有教史未必誤,而教外典籍無法證明者,如瞿式耜之奉教,教史言之鑿鑿,而吾人至今尚無法在教外典籍證明之,破疑后人彌縫之密也……然則瞿式耜奉教之跡,為其后人所削,亦或有之。然終無法證明也。”⑦然而從目前的史料來看,瞿式耜確為教徒的可能性更大,畢竟信仰和文學之間并不是從屬關系,而后人的修飾也是大為可能。在此,就以瞿式耜教徒的身份為前提,分析他詩歌中表現天主教義的部分,這部分雖則很少,但筆者試圖從中理出它對于瞿式耜遺民身份的影響。

五、瞿式耜詩歌中的天主教色彩

由于瞿式耜的生長環境,他對于宗教的信仰受到了來自生活各方面的壓力,因此在他的詩歌文集中,出現有關天主教義的內容并不多,但在他的抗清生涯中,在明朝將要再也不復存在的恐懼里,他依然留下了些許用天主教義進行自我思考的詩篇。

自誓其二

平生美好境,此日復何求?

天地一身外,江山不我留。

悟因空后得,心向死邊休。

領受須歡喜,參同在小樓。

詩句中的“領受”二字顯然來自天主教義,經由信仰,瞿式耜視死亡為領受上帝的拯救,得享永福。

其三

若論成人事,臨危止一端。

圣賢原節取,世俗已驚看。

死豈求名地?吾當立命觀。

乾坤留此夕,忠魂也教安。

詩中說所謂圣賢是憑借節氣來取舍,而他們的這種節氣是求一死以讓世俗驚詫。然而瞿式耜認為死并不是為了求名而去,他所追求的是生命的價值。他所謂的忠魂也就是天主教義中靈與肉的問題,肉體的死亡并不是最高境界。

其四

佛教言生死,無過一了緣。

朝聞才是道,圣訓已居先。

臨節征完養,成仁誦昔賢。

到頭方夢醒,在我不由天。

在此詩中,瞿式耜闡明佛教教義中生死只是一個“了”字,而儒家教義又說“朝聞道,昔死可矣”,然而等到災難來臨想要通過誦奉圣賢來成仁是行不通的,當頭來才知道,想要成仁還是要靠天主教的“圣訓”,擁有自己的信仰,并為其而奮斗。

浩氣吟其二

正襟危坐待天光,兩鬢依然勁似霜。

愿作須臾階下鬼,何妨慷慨殿中狂。

憑將榜辱神無變,旋與衣冠語益壯。

莫笑老夫輕一死,汗青留取姓名香。

“待天光”三字是典型的天主教語言,意為等待耶穌天主之光。結合浩氣吟的產生背景,瞿式耜在等待死亡的過程里,是帶著的,正是有著死亡為拯救的信念,他才能夠坦然面對死亡。

六、結語

天主教的傳入在明末時產生了思想文化上的巨大沖擊,而信教的士大夫研究天主教義以后也對他們的人生選擇各個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選取了瞿式耜這個例子去進行研究,希望能夠找到一個新的研究明末遺民思想、文學作品的突破點。

注釋

① 孫靜.明遺民錄[A]//清代傳記叢刊?遺逸類[C].明文書局印行.

② 瞿式耜.瞿式耜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86.

③ 蕭若瑟.天主教傳行中國考[M].民國叢書.

④ 王治心.中國宗教思想史大綱[M].東方出版社.

⑤ 沙百里.中國天主徒史[M].耿,鄭德第,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128.

⑥ 方豪.中國天主教史人物傳[M].中華書局,1988:277.

⑦ 陳垣.陳垣學術論文集[M].中華書局,1980:200-201.

參考文獻

[1] 孫靜.明遺民錄[A]//清代傳記叢刊?遺逸類[C].明文書局印行.

[2] 瞿式耜.瞿式耜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 蕭若瑟.天主教傳行中國考[M].民國叢書.

[4] 王治心.中國宗教思想史大綱[M].東方出版社,1996.

[5] 沙百里.中國天主徒史[M].耿,鄭德第,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6] 方豪.中國天主教史人物傳[M].中華書局,1988.

[7] 陳垣.陳垣學術論文集[M].中華書局,1980.

[8] 陳燮君.利瑪竇行旅中國記[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恩施市| 永泰县| 大同县| 孝感市| 河南省| 哈尔滨市| 安新县| 仁化县| 藁城市| 建湖县| 张家港市| 阿勒泰市| 海宁市| 鹤峰县| 溧水县| 湘潭县| 黄冈市| 太和县| 怀宁县| 深圳市| 浮梁县| 横峰县| 奉贤区| 六安市| 岗巴县| 台南县| 云安县| 韶关市| 沧源| 静宁县| 江津市| 京山县| 太白县| 凤山县| 峡江县| 广宗县| 禹城市| 辽阳市| 灵山县| 泗阳县| 宁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