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母乳催奶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蘭州總醫院安寧分院婦產科 甘肅省蘭州市 730070
【摘 要】目的:探討經絡穴位按摩聯合催奶手法治療哺乳期乳腺炎的療效。方法:選擇我科2014 年2 月~ 2015 年1 月收治的哺乳期乳腺炎患者100 例,按入院先后順序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 例。兩組采用同樣的乳腺炎常規護理和抗生素治療,在此基礎上觀察組加用經絡穴位按摩聯合催奶手法,比較兩組療效。結果:觀察組乳房疼痛、紅腫和發熱消失時間短于對照組,抗生素使用天數明顯短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愈率90%,總有效率100%,對照組治愈率70%,總有效率94%,觀察組療效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結論:經絡穴位按摩聯合催奶手法治療哺乳期乳腺炎,減少抗生素使用、提高治愈率和總有效率,保證母乳喂養成功,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經絡穴位按摩;催奶手法;哺乳期;乳腺炎
哺乳期乳腺炎是哺乳期婦女,尤其是初產婦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是導致母乳喂養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1],以產后3 ~ 4周最為常見。是由于機體抵抗力下降及乳汁淤積導致細菌侵入繁殖所致[2]。其臨床表現為乳汁排出不暢、乳房腫塊、疼痛、發熱等癥狀。經絡穴位按摩依據中醫理論運用推、拿、按、揉、點的手法,同時結合科學催奶法,疏通經絡、消腫止痛,使乳腺淤積通暢,從而達到治療哺乳期乳腺炎的目的。我科2014 年2 月~ 2015 年1月嘗試采用經絡穴位按摩聯合催奶手法配合抗生素治療哺乳期乳腺炎5 0 例,取得明顯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 組100 例, 其中初產婦75 例,經產婦25 例; 左側乳房72 例, 右側乳房18 例, 雙側10 例; 年齡23 ~ 35(27±5.3) 歲; 乳腺炎發病時間1 ~ 3天, 體溫37.8 ℃ ~ 39.7 ℃, 血常規檢查:WBC13.6 ~ 22.5×109 /L。所有患者均符合乳腺炎診斷標準。按入院先后順序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 例。兩組患者年齡以及病情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實施乳腺炎常規護理,根據具體情況靜脈應用抗生素3 ~ 7 天。在此基礎上,觀察組加用經絡穴位按摩聯合催奶手法,方法如下:
1.2.1 經絡穴位按摩
取少澤、肩井、膻中、梁丘、太沖、乳根、天溪、食竇諸穴。按摩時用鹽水熱敷乳房,用拇指在乳房腫塊周圍沿乳絡向順摸推動,由輕到重,反復多次,避開硬結部位;點按乳周的乳根、天溪、食竇、膻中穴;一手按少澤、合谷穴,反手按揉背后的肝腧、脾腧、胃腧穴;按揉兩側肩井穴。操作者用手指指腹推、拿、點、按、揉以上穴位,用力均勻,以患者出現酸、麻、脹感覺為宜,禁用暴力。根據每個穴位的特點選擇手法相互配合,每個穴位按揉1 ~ 2min,每天1 ~ 2 次。
1.2.2 催奶手法
患者平臥,操作者左手四指并攏與拇指分開托住患側乳房,朝上,右手拇指和示指指腹放在和乳暈交接處,做好運奶。依次從乳房內下象限、內上象限、外下象限、外上象限一根一根乳腺管做起,做到揉里不搓皮、三揉一推一排,最后右手拇指和示指指腹放在乳竇處排出淤積的乳汁。每天根據患者乳房情況做1 ~ 2 次。
1.3 療效判斷標準
治愈臨床癥狀消失,無紅、熱和痛現象,腫塊消失,體內白細胞總數與中性粒細胞值正常;顯效臨床癥狀有所消失,紅、熱、痛現象減輕,腫塊縮小,體內白細胞總數與中性粒細胞值接近正常;無效 臨床癥狀未消失甚至加重,腫塊存在,體內白細胞總數與中性粒細胞值有所升高。總有效率=(治愈例數+ 顯效例數)/ 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 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 )表示,兩組均數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 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等級秩和檢驗,p ≤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后相關觀察指標比較觀察組患者的乳房疼痛、紅腫和發熱消失時間短于對照組,抗生素使用天數明顯短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愈率和總有效率比較觀察組治愈45 例,治愈率90%,總有效率100%;對照組治愈35 例,治愈率70%,無效3 例,總有效率94%。觀察組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都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哺乳期乳腺炎是乳腺管內和周圍結締組織炎癥,中醫稱之為“乳痛”,以初產婦多見。產婦在哺乳早期往往發生破裂、感染、乳腺管阻塞和乳房過度充盈等,而導致乳腺炎的發生[3]。如治療不及時或治療效果不好,則會發展成乳腺膿腫,影響泌乳功能,妨礙哺乳。臨床上將本病的發病過程劃分為三個發展階段,即乳汁淤滯期、炎性浸潤期、膿腫形成期。哺乳期乳腺炎多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因此常使用抗生素治療,但有時少數患者仍發展為乳腺膿腫。臨床實踐中,我們發現哺乳期乳腺炎多由于發育不良、產婦無經驗、怕疼等原因未能將乳汁排空而致乳汁淤積在乳腺管中引起阻塞,導致乳汁淤積,乳汁淤積有利于入侵細菌的生長繁殖[4]。所以該病早期治療的關鍵是疏通乳汁淤積。
經絡穴位按摩具有刺激人體特定的穴位,激發人的經絡之氣,以達到通經活絡、調整人體的機能、祛邪扶正的目的。現代醫學[5] 認為,少澤、肩井、膻中、梁丘、太沖、乳根等穴位刺激有明顯的通乳作用,疏通乳腺導管,排出淤積乳汁;能使5- 羥色胺含量增加,促使嗎啡樣物質釋放,起到鎮痛作用;還能改善組織供血,增加局部微循環,促進炎癥吸收,達到治療哺乳期乳腺炎的目的。經絡穴位按摩聯合催奶手法直接刺激及乳暈處的神經末梢,刺激感覺神經和交感神經,激活乳腺,疏通乳腺管,促進血液循環加快,緩解患者平滑肌的痙攣狀態,加快乳房內乳汁排出,消除細菌感染的環境。本組中,觀察組疼痛、紅腫和發熱的消失時間(4.18±2.10)、(2.08±1.03)、(1.90±1.46),明顯短于對照組(6.60±1.97)(3.48±1.09)(3.36±1.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盡管兩組都應用抗生素治療,觀察組使用天數(4.90±1.94)比對照組(7.04±2.18)明顯縮短,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由于觀察組抗生素藥物使用時間縮短,降低了抗生素的毒副作用、過敏反應及耐藥性等危害,更有利于母乳喂養。
本組中,觀察組治愈率90%,對照組治愈率7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臨床效果顯著,與其他報道[6] 結果類似。觀察組與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100% 和94%,統計學有差異。對照組3 例無效,發展為乳腺膿腫,經外科手術切開引流后2 周治愈。乳腺炎的預防重于治療,早期排除乳汁已成為治療關鍵措施之一。有報道,哺乳后排空乳房,其患病率較哺乳后不吸盡乳汁的發病率可降低1 倍。
總之,經絡穴位按摩聯合催奶手法配合抗生素治療哺乳期乳腺炎,明顯提高療效,縮短治療周期,有利于母乳喂養,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楊素勉, 桑文淑, 孫惠萍, 等. 低頻脈沖電刺激治療產褥期乳腺炎55 例療效觀察[J]. 中華全科醫學雜志,2006,9(24):2069-2010.
[2] 吳在德, 吳肇漢. 外科學( 第7 版)[M].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305-306.
[3] 仇銀紅, 石金華, 葛金霞.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護理體會[J]. 江蘇醫藥,2010,12(1):1486.
[4] 李夢琳. 護理干預對于初產婦乳腺炎的影響[J]. 吉林醫學,2013,34(13):2592.
Lisa是一位懷孕37周的準媽媽,因為之前看了一些育兒書籍,聽了有關母乳喂養的講座,所以堅定地要在第一時間喂寶寶吃母乳,然而由于她骨盆偏小,醫生給出了剖宮產的診斷。Lisa還能如自己希望的第一時間喂寶寶母乳嗎?剖宮產后的母乳喂養如何順利進行?
1 準媽媽提問:剖宮產的麻藥如果沒有代謝完,會不會殘留在乳汁里影響寶寶的健康?剖宮產后多久就可以開始喂奶了?
目前,剖宮產使用的通常是腰部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的聯合麻醉,藥性不會影響到胸部。劑的劑量也不會對奶水造成影響。等新媽媽清醒和肢體能夠活動的時候,麻藥也已經代謝得差不多了。尤其是一般情況下,新媽媽也很難馬上下奶,所以更不必擔心寶寶吸吮到的乳汁是否有殘留麻藥之類的問題了。
寶寶出生后半小時,是吸吮能力最強的時候,也是寶寶吸吮乳汁的最好時機,此時讓寶寶多吸吮媽媽的,可以很好地刺激乳汁的分泌。對于剖宮產的媽媽也不例外,手術后半小時對寶寶進行母乳喂養就可以。
2 準媽媽提問:手術后輸液的消炎藥會影響乳汁的成分嗎?
很多媽媽擔心產后的輸液用藥會影響乳汁的質量。產后輸液通常是為了消炎或預防感染,使用的是靜脈注射抗生素,一般不會影響乳汁的分泌和成分。如果你實在不放心,可以提前跟醫生說明情況,表明你準備母乳喂養,請醫生選擇那些對乳汁沒有影響的藥物來代替可能會造成不良后果的藥物。目前國內婦產醫院在剖宮產產后輸液的藥品上也會盡量選用相對對乳汁沒有影響的青霉素或頭孢類藥品。
3 準媽媽提問:寶寶的吸吮會促進子宮收縮,這樣會影響傷口的愈合嗎?
寶寶的吸吮確實可以促進子宮收縮,不過與媽媽的擔心恰好相反,這樣反倒有利于媽媽的身體恢復。寶寶吸吮,可以刺激子宮收縮,減少子宮出血,同時還能降低術后大出血的風險。子宮收縮得越快,媽媽復原得也越快,因此醫生都會鼓勵新媽媽讓寶寶多多吸吮。子宮收縮是很自然的現象,不會因此而影響傷口的愈合。不過對于腹部有傷口的剖宮產媽媽而言,讓寶寶吸吮乳汁的確是更困難和痛苦一些,媽媽們要自己調整好姿勢和時間,適時地讓自己休息和放松。
4 準媽媽提問:剖宮產手術會影響下奶嗎?坐月子時可以喝催奶湯嗎?
一般情況下,剖宮產后的乳汁分泌不及自然分娩快。那是因為媽媽的身體沒有經歷自然分娩的過程,體內的泌乳素一時達不到迅速催乳的程度,所以剖宮產的媽媽不像自然分娩的媽媽那樣很快地感覺到脹痛。有些媽媽會誤以為需要等到感覺脹的時候再讓寶寶吸吮,這是完全錯誤的。因為從寶寶出生開始,媽媽體內的激素就開始了自我調節,泌乳素就開始運動了。如果等到脹痛時再讓寶寶吸吮有可能造成乳汁淤積。一旦錯過了最初讓寶寶吸吮的時期,日后的喂養會更加困難。
但是不要給剖宮產的媽媽飲用大量的催奶湯,因為新媽媽大多面臨乳腺管不暢通的問題,盲目催奶而寶寶無法及時吸出,只會使更加脹痛,甚至導致乳腺炎。不過術后24小時后,可以適當地給新媽媽喝一些利于排氣的湯。但是要想加快乳汁的產出,寶寶的吸吮才是最有效的“武器”。
5 準媽媽提問:下奶晚或乳汁不足,如果餓壞了寶寶怎么辦?
由于下奶晚、傷口疼痛、哺乳姿勢困難、皸裂等,使得一些剖宮產媽媽很快就產生了畏懼心理,喪失或放棄母乳喂養的信心,這些擔心恰恰是造成乳汁更加不足的罪魁禍首。下奶晚或乳汁不足也不要著急。在寶寶出生的兩三天里,他們其實不會太餓,在這幾天里他們正忙著排出胎便和肺里的羊水。媽媽們需要做的,就是每天保證能讓寶寶在24小時之內吸吮8~12次,經歷充分的吸吮,即使是很少的一滴乳汁,也會讓寶寶吃到富含抗體的初乳,也能刺激更快下奶。一般兩三天后,刮宮產的媽媽就會下奶了。
6 準媽媽提問:剖宮產后還要顧忌傷口,采取怎樣的哺乳姿勢更合適?
剖宮產后選擇恰當的哺乳姿勢是一個大問題。剖宮產的媽媽由于傷口的原因,很難采取傳統的橫抱式坐位喂奶,因為這種姿勢下喂奶會使傷口受壓、摩擦,影響愈合。同時也很難采取標準的側臥位,會使寶寶含乳姿勢不標準,容易造成疼痛或皸裂。因此,對于剖宮產的媽媽,學會正確的哺乳姿勢,對寶寶和媽媽都有幫助。下面介紹兩種剖宮產媽媽常用的比較適合的喂奶姿勢。
·床上坐位哺乳:媽媽背靠床頭坐或半坐臥,將背后墊靠舒服。把枕頭或棉被疊放在身體一側給予支撐,高度約在下邊緣,或者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調節。將寶寶的臀部放在墊高的枕頭或棉被上,腿朝向媽媽身后,媽媽用胳膊抱住寶寶,讓寶寶的胸部緊貼媽媽的胸部。媽媽用另一只手以“C”字形托住,讓寶寶合住和大部分乳暈。
1、在孩子出生以后,母乳需要兩三天的時間才會下來,乳房會不斷地發脹,這這個時候一定要飲食清淡,不要吃大油大膩的食物,最好讓寶寶勤吮吸,寶寶吮吸可以促進分泌乳汁,同時也讓子宮收縮恢復。當然也可以讓專業的催乳師幫助產婦催乳。
2、媽媽在催奶的時候,如果奶量比較小,千萬不要讓奶攢夠在給孩子吃,一般的奶水都是有固定的量的,如果母乳比較少就先讓孩子吃,以后越吃就會越多的。寶寶什么時間餓了就可以吃些東西了。
3、如果奶量比較小的話,可以適當的喝些奶粉,因為很多的奶粉都有著下奶的效果,當然,也可以多熬一些下奶的食物,這樣才能夠很好的促進奶水的流動。多喝些熱水就會感覺身上暖暖的。產婦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吃奶粉或者營養的東西,這樣才會讓奶水充足。
(來源:文章屋網 )
1在母乳喂養開始之前,我需要作好哪些準備?
Q我現在已經懷孕37 周了。一想到寶寶出生后就要馬上進行母乳喂養,我還真有點兒緊張,擔心自己到時候會笨手笨腳搞不定。請問,在寶寶出生前的這段時間,我可以作些什么準備,好讓母乳喂養進展得更順利些?
專家解答
首先是為寶寶準備好,比如可以先檢查一下自己是否有內陷等情況,如果有的話,要及時糾正。
其次,最好從現在開始學習一些母乳喂養知識,比如可以看一下《成功渡過母愛第一關》、《母乳哺喂完全手冊》等書籍,或者登錄國際母乳會的網站(ht t p : / /省略/),多了解掌握母乳喂養的知識,尤其是正確的哺乳姿勢。
再次,要有思想上的準備。哺乳不僅僅是一個母親的天賦本能,也是一門需要學習的藝術。從哺乳姿勢上來說,它需要母親與寶寶之間不斷地嘗試、磨合。另外,新生兒一天要吃8 ~ 12 次母乳甚至更多,剛開始媽媽會非常辛苦。成功的母乳喂養不僅需要母親有足夠的信心、耐心和不斷堅持的勇氣,也要努力取得家里人的理解和支持。
最后,就是要充滿自信,放松心情。
2奶下來時,我的脹痛得要命怎么辦?
Q產后2 天,奶好不容易下來了,卻脹得像個實心球一樣,而且還熱熱的,很疼!護士說要趕緊讓寶寶吸,可是硬成這個樣子,寶寶的力氣又很小,吸了幾下也無濟于事。老公說干脆請個催乳師給揉一下。我又聽說這樣揉會非常疼。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專家解答
產后幾天奶汁的分泌是由激素控制的,往往會來勢洶洶。尤其是當一些寶寶還沒有學會如何吸吮的時候,一夜之間,母親就可能出現非常脹痛的情況。要避免和消除開奶之前的腫痛,最好的辦法是讓寶寶多吸吮,次數越多,時間越長對母親的幫助越大。
過于膨脹,寶寶吸吮困難的時候,不妨先用手擠出少量奶來,然后再讓寶寶吸吮。如果寶寶吸吮不能解決問題,可以用毛巾熱敷,同時進行按摩,手法和力度以不傷害皮膚且母親能忍受為宜。還可以借助吸奶器,但由于吸奶器是局部用力,力量也難以控制,往往讓母親覺得很疼。
產后疏通乳腺,現在流行請催奶師。催奶師一般所做的主要就是按摩。按摩的關鍵在于掌握度。從四周向處略有力度地推揉,但不要在上反復滑動手掌,有結塊的地方局部搓揉。按摩會有點兒疼,但不要疼得讓您忍受不了,因為仍然是嬌嫩的,不是越用力越疼就越催奶。一般一邊捋就一邊會有乳汁滴答出來,用小杯子或勺子接住,給寶寶能喂一滴是一滴。按摩可以配合洗熱水澡或熱敷。最初的一次按摩可能需要1個小時左右。
3很稀的奶是不好嗎?
Q我的奶水很稀,婆婆說這樣的奶水不好,根本沒什么營養,還不如讓寶寶喝配方奶。請問她說的有道理嗎?
專家解答
您婆婆的說法是對母乳的一個常見的誤解。你們看到的“很稀”的奶水是“前奶”,每次哺乳時,開始分泌的奶水的確看上去比較稀薄,因為水分比較多,那是給寶寶解渴的。這也是為什么母乳喂養的寶寶不需要額外喂水,甚至夏天都不需要水的原因,因為母乳在夏季會自動調節,變得更加富有水分。奶水隨著寶寶的吸吮變得濃稠,謂之“后奶”,后奶富含脂肪,是給寶寶解餓的。寶寶越吃,乳汁越濃,直到喂飽為止。在寶寶自動松嘴之后,您再擠一下奶,會看到濃稠的、雪白的乳汁,有時候濃得簡直像奶油。
母乳的營養是每一位媽媽為自己的寶寶量身定做的,它會根據寶寶不同時期的需要而改變,而配方奶則做不到這一點,營養上遠遠沒有母乳全面。
4剖宮產媽媽采取怎樣的喂養姿勢更好些?
Q我是剖宮產,很想能讓寶寶早一點兒吃到自己的乳汁。不過產后我的傷口確實很疼,怎樣喂奶才能讓自己更舒服一些呢?
專家解答
剖宮產的新媽媽由于傷口的原因,起初很難采取一般產婦的哺乳姿勢,即橫抱式、側臥位等。對于剖宮產的新媽媽來說,不妨嘗試一下下面兩種姿勢:
床上坐位哺乳 媽媽背靠床頭坐或半坐臥,將背后墊靠舒服。把枕頭或棉被疊放在身體一側,其高度約在下邊緣(產婦根據個人情況自行調節)。將寶寶的臀部放在墊高的枕頭或棉被上,腿朝向媽媽身后,媽媽用胳膊抱住寶寶,使他的胸部緊貼媽媽的胸部。媽媽用另一只手以“C”字形托住,讓寶寶含住和大部分乳暈。
床下坐位哺乳 媽媽坐在床邊的椅子上,盡量坐得舒服,身體靠近床緣,并與床緣成一夾角。把寶寶放在床上,用枕頭或棉被把他墊到適當的高度,使他的嘴能剛好含住。媽媽就可以環抱住寶寶,用另一只手呈“C”字形托住給寶寶哺乳。
5最初那些天,寶寶應該多長時間喂一次?
Q我的寶寶現在是出生后第六天,她幾乎1 個小時就要吃一次奶,夜里也是如此,這正常嗎?最初的這些天,寶寶究竟應該多長時間吃一次奶呢?
專家解答
計算寶寶多久喂一次母乳,不是從上一次喂完開始算,而是從上一次開始吃奶的時間算起。如果寶寶吃奶需要半個小時,吃完一個半小時又要喂奶,那么就是兩個小時喂一次。如果吃完兩個小時又要喂,則是兩個半小時喂一次。以此類推。
寶寶的胃口很小,母乳比奶粉容易消化,所以吃奶次數會比較多。很多媽媽母乳喂養半途而廢的根源在于這樣一個誤解,寶寶吃母乳不到兩個小時就餓,而吃奶粉則可以堅持3 個多小時甚至更長時間,那一定是我的母乳不好、不足,還是讓寶寶吃奶粉吧!事實上,母乳喂養的小寶寶一兩個小時就要吃,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新手媽媽要作好思想準備,您的寶寶在最初幾個星期里,基本上要平均每兩個小時吃一次奶,或者是在24小時內吃8 ~ 12 次奶。一般3 個月之后,乳汁分泌量達到孩子的要求,在按需喂養的基礎上,母嬰之間建立起令雙方滿意的喂養關系,孩子也會接受頻繁吃奶之外的安撫方式。至于多長時間喂一次、每次喂多久這樣的疑問就不會再出現了。
需要指出的是,乳汁是根據嬰兒的需要而分泌的,而這個需要就表現在吸吮的頻率上。新生兒頻繁吸吮,是在刺激媽媽乳汁的分泌量,以滿足自己快速生長的需要。當媽媽的奶量達到一定規模后,喂養也會形成一
定的規律,這個規律是每一對母子特有的,不宜套用在所有孩子身上。
6寶寶吃著吃著就睡著了怎么辦?
Q我的寶寶吃奶總是慢悠悠的,而且經常吃著吃著就睡著了。可是我剛剛把抽出來,他就眼也不睜地晃著腦袋又找到吃上一陣子,然后接著睡。這種情況我該怎么辦呢?
專家解答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吃奶風格,你的孩子可能屬于嗜睡、馬拉松式吃奶。你可以試著在他睡著時撫弄他的腳或耳朵,或者頻繁換側哺乳、換側之間擺弄他的尿布,讓他醒過來繼續吃。同時也需要學會躺著喂奶,在確定孩子睡著以后再拔出,免除放下他時由于睡眠姿勢的改變而打攪他。
以下方法可鼓勵嗜睡新生兒更有效率地吃奶。
1喚醒技巧
盡量在寶寶淺睡階段喚醒他――雙眼緊閉,但可看見其眼皮底下的快速眼球轉動,手腳可能會動,嘴唇做吸吮動作,有面部表情出現。
把燈光調暗一些,因為亮光可能會使他閉上眼睛。
對著寶寶說話,盡量保持眼神接觸。
如果房間夠暖的話,把寶寶脫到只剩下一層尿布―― 在溫度超過27℃時,寶寶的吸吮力會減低。
抱著寶寶坐直或站直。
扶起寶寶的頭、肩膀及上身,讓寶寶在您腿上做輕柔的仰臥起坐動作。
把包裹寶寶的毯子放寬松或去掉。
2維持寶寶的興趣
確保托住的手能幫助寶寶的下巴承受的重量。
將奶擠到寶寶的嘴唇上。
當寶寶放慢吸吮速度時,換另一側喂他。
換邊時給寶寶換尿布或拍嗝。
一邊哺乳,一邊用畫圈圈的方式按摩寶寶的頭部。
試著用足球式抱法或交叉搖籃式抱法。
足球式
交叉搖籃式
7可以兩側換著吃嗎?
Q我的母乳量很足,寶寶吃一邊的時候,另一邊就會不停地流奶。老公說,奶白白流掉太可惜了,還不如讓寶寶換著吃,吃一會兒這邊,吃一會兒那邊。我又覺得這樣換來換去的很麻煩。請問,到底是吃完一側再吃另一側,還是換著吃比較好呢?
專家解答
乳汁充沛是值得慶賀的好事!但是也別因為心疼奶水而進行錯誤操作。一般來說,正常情況下,應該讓寶寶吃完一側再換到另一側,這樣寶寶可以吃到前奶和后奶,營養均衡。如果換來換去,會導致寶寶前奶攝入過多,后奶攝入不足,其結果是寶寶大便呈綠色,身高體重增長都不達標。
另外,對于乳汁不像這位媽媽這樣充沛的母親來說,寶寶吃一次奶,不一定換一次邊就夠了,有些寶寶需要換幾次才能滿足。我曾經遇到過一些媽媽,每次喂奶兩邊各喂一次,寶寶還要吃,她們誤以為自己奶不足,匆忙添加奶粉。實際上,是她們對母乳喂養存在誤解,操作不當。
8寶寶吃完奶后,一定要把吸空嗎?
Q我的寶寶現在23 天了,她的飯量好像很小,每次她吃完奶,我的好像還是有點兒脹,甚至有時候有一側她根本就沒有吃。一開始,我都會老老實實把剩余的奶吸出來,可是真的很麻煩,尤其是晚上,本來覺就不夠睡。能不能省掉這一步呢?不吸的話,真的會得乳腺炎嗎?
專家解答
完全省掉這一步恐怕不妥,看起來你的乳汁十分充沛,供過于求。慢慢的你的身體會習慣孩子的需求,并根據需求來分泌乳汁。目前你不能完全不擠奶,因為經常的脹奶會給你的帶來損傷。你也沒有必要每次完全吸空,因為這樣會讓你的身體產生錯覺,制造更多的乳汁。你可以每次喂奶之后,用手把多余的乳汁擠掉一部分,到不感覺脹為止。
9裂開了怎么辦?
Q我兒子現在28 天了,最近兩天喂奶我簡直痛苦得不行,裂開了,有時還會有一點點血滲出。但為了給兒子喂母乳,我還是強忍著疼痛。可是這種情況能自動愈合嗎?有沒有什么好的辦法?
專家解答
母乳喂養應該是一件舒服的事情,媽媽不應該感到任何痛苦。如果有疼痛的現象,應該找出原因來。最可能的原因是哺乳姿勢和銜乳方式不正確,導致皸裂。請花一些時間調整,預防今后更多的痛苦。一旦調整好姿勢,很快就不再疼了。對于目前的皸裂,可以找到羊毛脂膏來治療,也可以每次喂奶之后,擠出一些乳汁涂抹在上,乳汁中含有愈合傷口的成分。每次喂奶先喂不疼的那一側,或者只用不疼的一側喂一兩天,給疼痛
的那側愈合的時間。最重要的還是調整好姿勢。
10我的奶好像不夠了,要加配方奶嗎?
Q我兒子現在3 個月零4 天,原來一直是純母乳喂養,可是這兩天他吃奶的頻率比原來高了很多,感覺動不動就要奶吃。老公和家人都覺得是因為我的奶不夠寶寶吃了,所以寶貝兒經常會餓,建議加配方奶。起初,我還堅持了一下,說再喂兩天看看,而且自己也努力喝了不少湯。可是這兩天寶寶依然如此。我也有點兒慌了。是不是我的奶水真的不夠了?要加配方奶嗎?
專家解答
最大的可能性不是你的乳汁不夠了,而是你的寶寶到了猛長期。通常情況下,寶寶在1 周、3 周、6 周、3 個月及6 個月左右的時候,會面臨生長發育的沖刺階段,他會比平時需要更多的奶水來滿足身體生長的需要。因此就會不斷地吃奶,不斷地讓媽媽抱著。這是寶寶高明的“求生技巧”,通過頻繁吸吮來刺激母親制造更多的乳汁。在這種時候,堅持勤喂幾天,一旦乳汁分泌量達到寶寶的要求,他的吸吮自然會降低頻繁程度。
1.母乳喂養能給寶寶提供近乎完美的營養成分及配比,是任何營養物質都無法取代的。千萬不要過多添加額外的營養素,否則會破壞母乳天然的營養價值,反而得不償失。
2.就像是一個開關,啟動得越早,吸吮得越頻繁,泌乳量就會越多。正常情況下寶寶對乳汁的需求是一個由少到多得過程。
母乳喂養的寶寶吃的是媽媽牌的放心奶!
3.很神秘,它會在寶寶需要的時候泌乳,還能把乳汁調到最適合寶寶的溫度,這就是母愛的溫度,是世界上最智能的加熱器。
4.中國人是炎黃子孫,吃五谷雜糧繁衍至今,沒必要吃得太油膩,正常飲食就可以喂飽自己的孩子。
5.從寶寶脫離母體的那一刻起,你的母乳生活就正式開始了。不管你此時乳汁多還是少,應該讓寶寶盡早吸吮,百利無一弊。
6.每一滴初乳就像一粒光潔、圓潤的珍珠一樣珍貴,初乳里的抗體是人工所不能合成的,是黃金買不到的,不要浪費,要盡量多讓寶寶吸吮。
7.孕期儲備的脂肪就是為了產后哺乳消耗用的。寶寶越吃你會越瘦。
8.緩解下垂變小注意事項:(1)請少用或不用吸奶器,因為,吸奶器會把皮膚和韌帶拉長、拉松,尤其是大會下垂得很嚴重。(2)帶大小合適的棉質乳罩。
寶寶比吸奶器智能千萬倍。用上吸奶器,走上不歸路,相當于錯誤給大腦發信號,供需平衡難達到了。
9.母乳足不足,就看你的信心足不足了。唯有相信自己,才能成功。母乳喂養沒別的訣竅,就是“堅持”兩個字。
10.奶粉的營養成分很全面,但比起母乳來,它并不容易被小寶寶吸收,容易導致寶寶虛胖。多少年來,這些奶粉廠家都在不斷努力,讓自己的產品更接近母乳。因為母乳是最天然,寶寶最容易吸收的。
用奶粉喂寶寶,就好比荒著這塊豐美之地,卻用大價錢買來劣質糧食給寶寶吃。
做母親,就要做一個完整的母親,一生不留有遺憾。
11.就是房子,乳^就是門,輕揉把門打開,積聚在里的乳汁就流出來了,光房就像踹墻皮,沒用。
12.母乳喂養是你和寶寶一起配合來做的事情,不要一哭就給奶粉,也不要將寶寶放到你的對立面,寶寶和你是在同一個戰壕里的。寶寶的一切作為,都有充足的理由,需要我們當媽媽的仔細觀察、細心分析、耐心解決。
13.僅僅和寶寶情感上的交流就能刺激泌乳。所以,多和寶寶親近,不僅增進感情,還對催奶有效。
14.當一個媽媽感到自己寶寶吃不飽的時候,心會碎成小紙片。
15.中醫講,大喜傷心、傷陽;大怒傷陰。大喜或大怒時應暫停哺乳。
16.看看市面上的食品,有多少是天然的,有多少是所謂無公害的?母乳是多么珍貴,多么天然的食品啊,為何要選擇那些罐裝奶粉而放棄這無價之寶呢?
母乳永遠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17.盡管母乳喂養看上去是媽媽付出了巨大的精力與時間,但在寶寶成長過程中甚至在久遠的未來,媽媽都會得到難以估量的回報。
18.全世界只有你,是這個小不點賴以生存的唯一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