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中國名人名言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男兒立志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春所欲求者爾,故愿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顏淵(前521—前481)名回,字子淵。春秋末期魯國人。生于魯昭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21年,周景王二十四年),卒于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周敬王三十九年)。
在孔門弟子中,顏回最稱高足,其品德與學業均翹居群首,是孔子多次贊許的弟子。在《論語》中有六處孔子贊揚顏淵的句子。這在孔門和《論語》中也只有顏回一人了。顏淵死時,孔子是悲慟欲絕。
顏淵勤奮好學,不為生活艱苦所困?!百t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盡管顏淵沒有著述傳世,但他以其習行與品德,為后世儒者樹立了一個光輝的典范。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人。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p>
第四節酸性體質對體能的影響
上一節僅從酶的角度來論證,那只是主要方面,因為造成代謝病的病因還有很多環節。就酸性體質來說,其危害是多方面、多環節的綜合影響。以糖尿病為例,酸性體質首先危害的是胰島的β―細胞,促使其衰亡凋零,不再正常分泌胰島素。胰島素也是蛋白質,它也遵循蛋白質的構象與帶電情況受pH值變化所左右的規律,加上胰島素受體也是蛋白質,其在酸性體液中也要有同樣的變化,這種情況下豈能不發生“胰島素抵抗”?激素也與受體分子間進行誘導,酸性體質中引起蛋白質帶電與構象的變化,也就不能行使進出細胞和傳遞信息的作用了。
代謝病有一個共同特點:沒力氣、無精打采、懶言少語、哈欠連天……這些表現除其他原因外,還與酸性體質中ATP的放能水平低有關系,其放能曲線(如圖)隨pH值的變化而放出的能量也不同。
由圖中我們明顯看出,橫坐標上的pH在弱堿性7.35~7.45的情況下,比pH 6在縱坐標上的ATP放能量要高出顯著一個數量,這是人體免疫力最強、戰斗力最旺盛的狀態。而隨著人體的酸性體質的發展,癌癥細胞增長到10~11時即癌癥宣告形成。這是值得深思的,說明酸性體質的體能永遠處于劣勢。
如前所述,蛋白質體存在于人體的方方面面,行使著多種多樣的生命功能,所以說蛋白質體存在的形式就是生命。而蛋白質體存在的形式如何,是受酸堿性pH的支配的,這是規律。若能保持弱堿性體質,則蛋白質存在的是正常形式;如果偏離了弱堿性,像酸性體質,則體內的蛋白質體分子則引起一系列的不正常的存在形式,導致整個或局部代謝的“亂套”。以上我們側重用酶的催化活力變化引起的后果做了討論,從分子水平上闡述了百病之源,尤其更直接的是代謝病。這是迄今為止未見報道的。
第七章:代謝綜合征病因的探討――酸性體質學說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也隨之日益提高,這樣人們的生活方式、飲食結構也發生了極大的改變。在傳染病、地方病得到控制的同時,代謝病卻悄然而至,并且在初期是不顯出什么癥狀的。但經過長期的積累,一旦出了癥狀,則已是不治之癥了,其對現代人所造成的如此大的威脅,是要人們百倍警惕的。
代謝綜合征(Metabolic symdrome Ms)是1999年WHO提出的工作定義,也可稱為胰島素抵抗綜合征。它是一種涉及多種代謝異常引發的多種代謝病態,其中突出的是:超重、肥胖、高血壓、糖、脂調節異常等并被稱為死亡四重奏(deadly quartet)。而這些異常病態實際上都成為心血管危險因素的集聚(clustering),直指人體要害器官,造成致命威脅。
不難看出,在這些綜合因素中WHO提出胰島素抵抗是核心問題。因為胰島素抵抗也就是削弱了或降低了胰島素的作用,這樣糖、脂代謝則緩慢,造成其在體內的堆積,使血糖、血脂增高,血黏度加大,要維持正常生理的需要就必須增加血壓,這樣高血壓病也就形成了。同時糖、脂的堆積也就隨之而來成為超重、肥胖。所以胰島素抵抗是代謝綜合征的元兇。
一、為什么會發生胰島素抵抗
首先肯定胰島素本身是蛋白質,是由氨基酸組成的肽鏈分子結構。另一方面,細胞上胰島素的受體也是蛋白質分子結構。正常情況下,胰島素由β―細胞分泌之后隨血流到靶細胞上與胰島素受體進行非共價鏈的結合,將生理信息傳遞給受體,再經受體經過級聯放大傳遞而產生其生理效應――降低血糖。注意:級聯放大的過程都有酶的參加,這就是著名的第二信息學說,諾貝爾獎水平的世界科學成果。
在這里我們要注意三點:胰島素是蛋白質,胰島素受體也是蛋白質,在細胞中傳遞信息的過程也是一系列的酶催化而成的(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質,已如上述)。而這三方面的蛋白質都要受到體內酸堿度的調控而發生不同的結構改變、帶電不同、解離聚合的分子量大小的變化(已如前述)。正常人體在正常情況下,是處于弱堿性的情況,蛋白質的分子結構構型也都是正常狀態,分子間的作用關系正常,胰島素與其受體都通過正常的誘導契合作用而行使其正常的應用的生理功能。但是當人體內的環境由弱堿性偏離了正常范圍而進入酸性并形成酸性體質時,顯而易見地蛋白質的結構、構型、帶電情況、解離聚合也都發生了變化,這樣的分子就亂套了,不能再正常地進行誘導契合(indeced-fit theory)作用了。胰島素分子結構,胰島素受體的結構,一系列酶蛋白的結構,都失去了應有的生理功能(或減弱了其生理功能),這就是胰島素抵抵的最起碼的原因。同時胰島β―細胞也因體質變酸而發生蛋白質的結構改變,使β―細胞凋亡、衰退,分泌胰島素的功能降低或喪失。
是酸性體質引起了這些病癥。而人體既然生活著就必然產酸,而且隨年齡增加而積累,故年老易得2型糖尿病,這與日本的研究結果是吻合的。日本證明:pH每偏酸0.1個單位,人的胰島素活力喪失30%!可見酸性體質與胰島素抵抗、糖尿病的關系。
二、胰島素失去正常功能的后果
胰島素抵抗就是指胰島素作用削弱,不再發揮其應有的生理功能。其主要功能及其喪失功能的后果如下:
【關鍵詞】 羊膜腔灌注術;妊娠中期;嚴重羊水過少;臨床療效
羊水是孕時子宮羊膜腔內液體, 是維持胎兒生命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分, 羊水過少可致胎兒發育不良, 甚至死亡, 嚴重威脅胎兒生命健康[1, 2]。妊娠中期胎兒已基本發育完全, 若羊水過少可行影像學檢查排除胎兒畸形, 為保留胎兒提供了依據, 此時可采用羊膜腔灌注術治療。本次研究鄧州市婦幼保健院收治并行羊膜腔灌注術治療妊娠中期不明原因嚴重羊水過少孕婦31例,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某院2009年3月~2013年12月接受行超聲檢查見羊水嚴重過少妊娠中期產檢孕婦31例, 年齡23~31歲, 平均(26.3±3.8)歲;未有生產史者, 未見多胎者。羊水指數(AFI)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羊膜腔灌注術, 時間以18~32孕周為宜, 其中2例孕婦接受2次灌注, 灌注量150~400 ml/次。方法:以超聲定位介導, 選用22G×200 mm針頭, 經腹部行羊水穿刺;先穿刺臍血管, 抽取臍帶血2 ml后將穿刺針退行至臍帶邊緣, 緩注少量液體推離臍帶, 注射量以超聲可見液性暗區為宜, 注射動力采用重力, 避免使用推注或泵注, 同時監控胎心;連接輸液管, 緩注復方氯化鈉溶液(速率14 ml/min左右, 恒溫37℃), 同時監控超聲特征, 待羊水液體暗區至3 cm, 且AFI至8 cm, 術畢[3]。分別于術后12 h、24 h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 檢查羊水灌注情況及胎兒發育情況, 重點觀測各臟器如腎、膀胱、胃泡等。
1. 3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當中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 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計數資料采用數(n)與率(%)表示, P
2 結果
2. 1 羊水指標與胎兒結局 無羊水者胎兒10例全部死亡, 死亡率100%;羊水指數0~2 cm者15例中死亡13例, 死亡率86.67%;羊水指數2~5 cm者4例全部存活,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 2 相關檢查與妊娠結局分布 首次灌注后12 h超聲可見胎兒征象者14例, 其中異常者10例, 存活1例, 正常者4例, 存活3例;2 h后可見超聲征象者11例, 異常者9例全部死亡, 正常者2例經剖宮產存活;24 h仍未見超聲征象者6例, 引產全部死亡;檢查可見胎兒畸形或患有合并癥25例, 正常者6例;引產者19例全部死亡, 剖宮產10例, 存活5例, 陰道分娩2例, 存活1例。見表2。
3 討論
致妊娠中期胎兒羊水過少的原因較復雜, 主要為胎兒畸形、胎盤功能發育不全及用藥不良反應, 其中因羊水過少, 胎兒畸形難以經影像學確診, 成為不明原因, 后需經病理確診。本次研究在排除用藥的原因后, 經B超聲檢查妊娠中期嚴重羊水過少者31例, 畸形者25例占80.65%, 可見畸形是致羊水過少的重要原因。妊娠中期胎兒畸形、嚴重羊水過少者胎兒死亡率極高, 本次研究中25例畸形者僅有1例通過羊膜腔灌注術得到抑制, 經剖宮產得以存活。羊水指數作為判斷羊水環境的重要指標, 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妊娠結局, 本次研究中妊娠結局與羊水指數的相關性上,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 行羊膜腔灌注術治療妊娠中期不明原因嚴重羊水過少不僅能有效改善羊水環境, 挽救胎兒生命, 還為超聲診斷提供條件, 通過第一次灌注, 對胎兒狀況進行判斷, 可為后續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 吳琦嫦,孫麗,曾炳勛,等.羊膜腔灌注術治療妊娠中期不明原因嚴重羊水過少的臨床療效.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 2013,9(01):17-20.
[2] 陳淑賢,張玉潔,聶軍.經腹羊膜腔灌注術治療妊娠32周前合并羊水過少的臨床研究.熱帶醫學雜志, 2011,10(05):599-601.
大家好!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
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后自己緊靠著墻,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么?
這里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為這很容易令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文明禮儀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么我們將無需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為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為偉人、名人。我們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眾。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后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于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準,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
而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眾亦有莫大的影響。為什么這么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體會。大的不說,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里,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也一樣,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墒强匆娦@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臟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么?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么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我們不必埋怨這個社會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單薄,對社會的影響不大。試想一下,面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嗎?可是,單憑這一點酵母,不是就把面包發起來了么。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做這個時代的酵母,讓自己的酵素,在這個社會起到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