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特蘭斯特勒默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文化根本沒有“固有”這回事。它絕不是一幅掛在墻上的已完成的畫——油墨已干,不容任何增添涂改;而是一條活生生的、浩浩蕩蕩的大江大河。里頭主流、支流、逆流、漩渦,甚至于決堤的暴漲,彼此不斷地激蕩沖撞,不斷地形成新的河道景觀。
——臺灣作家龍應臺
2.在一個文化厚實的社會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茍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別人——他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奪,所以有永續的智能。
——龍應臺理解的文化
3.我們去美國看新聞博物館,在博物館里頭有一個觸目驚心的東西,它是2001年9月12日那天各個國家報紙的頭版,所有的頭版都是“9·11”,只有我們的是領導的接見。當你站在這個展板面前時,你立即會產生一個瞬間感覺,中國必須要成為世界的一部分,我們要有一個共同的價值判斷。
——白巖松辣評
4.對我來說,音樂的神圣之處就在于這樣的場景——1947年的一個冬夜,利茲貧民區的一間衛理公會小教堂里燈火通明,人頭攢動,凱瑟琳·費麗爾的歌聲突然飄揚起來,骯臟的積雪頓時被圣輝覆蓋。
——英國作家艾倫·貝內特在回憶錄《未說出的故事》中,回憶起費麗爾的藝術天賦如何讓他的父母在剎那間傾倒,是為“英國好聲音”
5.國家應該保護文化的理由是:引導民族進步和歷史進程的永遠是精神,而不是利益。但大眾是追逐利益的。如果一個國家什么都“產業化”了,精神就沒了。所以,國家要自保,必須保護文化。
——作家北村
自然五句話
1.@楊菲朵:墻不高,一抬頭看到小院里的風景。樸素的白房子、小木窗、大簇從地面盛開出來的朱頂紅,大片從天空低垂下來的曼陀羅。沒有人,不言不語,那么媚,那么滿足。所以我想,慢慢慢慢地,我可以明白,什么是生活里最重要的。
2.我去看了看我的向日葵,它們從容地生長,知道太陽總是會照耀到身上,在恰當的時候恰當地取悅自己。很少有人能夠像自然界的生物那樣生活,從不過分努力,但也很少失敗。我們不知道自己是誰,更不知道如何使自己的花朵開放。
——珍妮特·溫特森
3.一棵樹在雨中走動,匆匆走過我們身旁,在這片傾灑著的灰色中……它挺拔的軀體在晴朗的夜晚閃現,它在等待著那瞬間,當雪花在天空中綻開。
4.我多么希望,有一個門口/早晨,陽光照在草上/我們站著/扶著自己的門扇/門很低,但太陽是明亮的/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
——顧城
5.有時候可以坐在河岸邊看看流水。不要被流水的運動、被光影、被溪流的清澈和深度所催眠。不帶任何思想活動地看著它。寂靜就在你周圍、在你內心、在河水中,在一動不動的那些樹木中。你無法把它帶回家,把它留在腦海中或者握在手中。
——克里希那穆提
求實五句話
1.飛翔對鳥來說不是人們想象的那么有樂趣,只是為了生存在拼搏。
——國際著名導演雅克·貝漢
2.自己活動并能推動別人的是水,經常探求自己方向的是水,遇到障礙物能發揮百倍力量的是水,以自己清潔洗凈他人污濁的是水,不論冰、雨、雪等如何變化,不改變自己本性的是水。
——林清玄
3.每個人身上都有正能量和負能量。當你清醒、豁達、理性時,你釋放的就是正能量;當你執迷、狹隘、無知時,你釋放的就是負能量。這個世界是球形的,你釋放了什么能量,回過來的就是什么能量,你釋放了愛和寬恕,你得到的便是尊敬和包容;你釋放了抱怨和欺騙,你得到的便是憤恨和猜疑。
——深圳東方匯富創業投資管理公司總裁闞治東在新浪微博上說
4.低頭需要勇氣,抬頭需要底氣。
——人活著就離不開“氣”
5.其實所有人都是井底之蛙。區別僅在于井口的直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