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上市公司 財務報表 分析
上市公司是指其所發行股票經過國務院以及經國務院授權的證券管理監督部門批準的,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的股份制有限公司。近年來,的上市公司案例時有發生,使眾多投資者蒙受巨大損失,在監管制度和法律進一步改善的同時,投資者也應提高對上市公司公開信息,尤其是財務報表數據的甄別能力。財務報表也稱對外會計報表,是會計主體對外的反映會計主體財務運行狀況和經營管理現狀的會計報表。財務報表包括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和財務情況變化表、附表以及附注部分。財務報表是以現有會計準則為規范制作的,按規定向投資者、債權人、政府機構、其他利益攸關方以及社會公眾等外部使用者,定期或不定期披露的會計報表。財務報表對上市公司基本經營情況的披露深度和準確度在相關法規中有統一規定,但企業的真實運行情況,需要投資者使用科學而全面的方法對其進行深入分析。
一、傳統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方法
對財務報表進行分析得一般步驟是:提出明確的財報分析目標,選擇合適的財報分析方法,收集有效的信息材料并進行歸納和驗證,指出財報中的不合理之處,對問題進行分析,提出解決方案。財務報表分析經歷了幾百年的歷史,概括的說,主要有以下方法。
指標分析法,是將上市公司財報的關鍵項目的金額或數量進行公式計算,得出系統化的,具有經濟學意義和內在聯系的財務指標,以指標變化來評價企業的經營狀況、盈虧結果和現金流量狀況的一種分析方法,同時也是現代財報分析法中運用最廣的分析方法。使用指標分析法進行財報分析時具有直觀易懂、計算簡便、標準統一等優點。
比較分析法,是通過對不同的數據的比較,尋找具有一般性質的規律,并能體現與其他比較對象的差異的分析方法。用于進行比較的數據可以是具體的絕對值,也可以是基于基線的相對值。一般情況下,可將經驗上的數據、同行業其他公司的數據作為比較對象。比較分析法應綜合考慮橫向和縱向的因素,橫向比較上體現公司經營管理能力差異,縱向比較上體現行業發展的現狀和未來趨勢。
成分分析法,是指在一系列相互聯系的成分共同影響某個公司經營指標時,用來衡量各成分變動對公司指標變化影響程度的分析方法,可分為條件控制法和彈性計算法。
結構分析法,是在項目分析法基礎上演變而來的。此方法以上市公司財報的關鍵項目數據作為整體基數,再根據一定權重推算項目各組成部分在基數值中所占百分比,對項目中各個組成部分建立模型,得出公司整體經營活動的變化趨勢。
上市公司財報制作標準根據交易所不同而有所區別,由各類不同披露標準的數據組成,僅僅使用單一的分析方法或者單一的財務指標進行分析,并不能有效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現金流量情況以及真實財務狀況。上市公司由于信息相對透明,面臨嚴厲的監督管理和激烈企業競爭,對其財報的分析方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上市公司借助管理和資金上的優勢,往往存續期久,對其長期的數據跟蹤就必須考慮通貨膨脹因素,人力資源和技術快速發展也會給上市公司數據帶來一系列影響,這都是目前財報數據不能直觀體現的地方,上述分析方法面也受到報告時點的靜態分析局限限制,需要進一步改進。
二、基于投資價值和風險的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
對上市公財務報表的解讀,往往出于對公司股票投資風險和收益進行定量分析的目的,而并非單純的對公司經營狀況進行優劣分析。因此,結合公司價值判斷的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更有實際應用價值。
作為投資者,要想從財務報表分析中受益,必須提高自身的財務素養,從宏觀、產業和公司自身多維度進行分析。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在反映企業真實價值方面,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這種局限性正是體現投資者分析能力的地方。財務報表并不僅僅是會計數據,對其解讀也應跳出單純的數字指標范疇。投資一個上市公司,可以是股權或者債權投資,其目的是投資者財富的保值和增值。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和收益的,對上市公司的投資需要建立在對其財報的系統分析基礎上。上市公司股票的既有持有者和潛在投資者,對財報進行分析的本質目的是了解企業的盈利能力,只有具有長期穩定盈利能力的上市公司才是投資者的理想標的。但是財務報表中反映出的企業盈利能力,并非企業價值和股價變動的唯一因素,企業所在行業的發展、客戶群體的變化以及現金流狀況,都是影響企業價值和股價波動的關鍵所在。
投資首先要考慮的是風險控制和退出機制,由于上市公司退市新規的推出,財報中的凈資產成為首先要分析的風險指標。一般情況下,企業的凈資產是指企業的資產總額減去負債以后的凈額,它由兩大部分組成,一部分是企業開辦當初投入的資本,包括溢價部分,另一部分是企業在經營之中創造的,也包括接受捐贈的資產,屬于所有者權益。對于上市公司,需要考慮其綜合實力,對其評價應反映企業穩定,持續發展的實際情況,凈資產應按照三年年末平均值計算,即“凈資產=(本年年末凈資產+上年年末凈資產+兩年前年末凈資產)÷3”。對于凈資產的關注同時要結合企業的非經常性損益影響,比如對于某些公司會有政府補貼,其凈資產減去補貼后的正負直接關系到是否可能退市。對于財報中凈資產不夠穩健的上市公司,無論其所處行業潛力多大,經營指標如何良好,投資者都應堅決回避。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企業資產周轉率和穩定盈利能力成為對其投資回報率的重要指標。上市公司資產周轉率反映了企業管理層的投資決策水平。除了對傳統固定資產利用能力的判斷,對上市過程中募集到的資金,尤其是超募資金以及增發募集的項目資金跟蹤,也成為對財報解讀的重要環節。快速發展的上市公司會充分利用融資優勢,推進其重要項目工程,財報中就不應有過多閑置資金,即使這些資金被用于投資,也應辨別其用途是公司主營業務還是單純進行了資金的投資。真正有潛力的企業一定會將所有資金投入到自身的優勢領域,以盡快占有更多的市場份額。
資金的閑置和非主營配置,都反映出公司管理層對企業經營的信心缺失,這將直接對企業未來成長速度和質量造成不利影響。對于企業的穩定盈利能力,首先應從穩定的角度衡量。對于利潤波動過大的公司,即使當前的財務數據光鮮亮麗,也是應該回避的。對于短期大幅波動的利潤,可以是公司管理上的失當,也可以是其所處行業的快速變化。對于利潤波動大的年份,應綜合當時的宏觀外部環境和行業發展時期進行分析。但總的來說,較大的利潤波動都是公司不夠穩健的信號。
對財務報表的解讀不能只站在當前的時點,應綜合歷史數據考量,絕對值指標會受到外部環境影響,但是相對比例會揭示發展的趨勢。對財報利潤的分析應站在行業的角度,找到行業的平均利潤率進行比較,在利潤方差較小的上市公司中選擇具有超過行業平均利潤水平的部分。對于公司的盈利能力,應從資產回報、銷售回報和財務杠桿三方面進行重點跟蹤,其中資產回報率=銷售利潤率*資產周轉率,財務杠桿=總資產/所有者權益。對于不同行業和不同時期,這些指標應區別分析。對于處在行業快速發展期的公司,其銷售利潤率應該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財務杠桿不能太高;對于處在行業成熟期的公司,銷售利潤率只需要保持在平穩狀態,在保障企業現金流健康基礎上,應加大財務杠桿獲得更多利潤。銷售利潤率的提高可以從成本層面和管理層面進行優化,而財務杠桿的提高則需要引起足夠重視。在宏觀經濟的加息周期,財務杠桿的主動或者被動放大,都是風險的體現,在降息周期,適當的加杠桿卻是企業保證盈利的重要手段。
綜上所述,基于投資的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應以風險控制為第一目標,以企業未來發展穩定性和發展速度為分析標準,結合宏觀經濟和行業發展周期規律,尋找財報數據背后反映出的企業真實經營狀況和發展趨勢,服務于各類投資者。
三、結束語
在越來越規范和開放的市場經濟背景下,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將成為反饋企業甚至行業信息的關鍵載體。通過對財務報表中會計數據的客觀有效分析,可以知悉企業的經營能力、甄別企業的優劣、判斷企業的未來發展趨勢。總之,財務報表是反映上市公司價值、輔助各方進行企業價值評估的重要信息來源,是企業的利益攸關方以及各類報表使用者進行決策的重要根據。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分析方法也應隨著公司治理制度和會計準則的不斷更新而推陳出新,以滿足廣大投資者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張先治,陳友邦.財務分析.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0
關鍵詞:上市公司;財務指標;財務報表;現金流量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12-0-01
一、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理論綜述
1.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的目的及意義
財務報表分析的目的是將財務報表的數據轉化成有用的信息,幫助報表使用人改善決策。財務報表分析的意義:目前有關介紹的財務報表分析的方法,只從某個或幾個側面出發進行了闡述,如何就整體進行分析評價是財務分析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
2.財務報表分析的技術指標
2.1盈利能力指標
盈利能力就是企業資金增值的能力。盈利數額的大小、利潤率的高低是衡量企業管理效績的主要標志。
(1)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率是企業一定時期營業利潤與營業收入的比率。營業利潤率越高,表明企業市場競爭力越強,發展潛力越大,從而獲利能力越強。
(2)總資產報酬率。總資產報酬率是企業一定時期內獲得的報酬總額與平均資產總額的比率。總資產報酬率全面反映了企業全部資產的獲利水平,一般情況下,該指標越高,表明企業的資產利用效益越好,企業獲利能力越強,經營管理水平越高。
(3)市盈率。市盈率是上市公司普通股每股市價相當于每股收益的倍數。一般來說,市盈率高,說明投資者對公司的發展前景看好,愿意出較高的價格購買公司股票,所以一些成長性較好的高科技公司股票的市盈率通常要高一些。
2.2償債能力指標
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對企業而言,適度的舉債是擴大經營規模,提高資本金利用率的一項重要經營策略。
(1)短期償債能力指標。短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流動資產對流動負債及時足額償還的保證程度,是衡量企業當前財務能力。①流動比率。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的比率。一般情況下,流動比率越高,反映企業短期償債能力越強,債權人的權益越有保證。②速動比率。速動比率是企業速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值。一般情況下,速動比率越高,表明企業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越強。
(2)長期償債能力指標。長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長期負債的能力。主要有資產負債率和產權比率。①資產負債率。資產負債率又稱負債比率,是企業負債總額占資產總額的比率。一般情況下,資產負債率越小,表明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②產權比率。產權比率也稱資本負債率,是指負債總額與所有者權益的比率,是企業財務結構穩健與否的重要標志。一般情況下,產權比率越低,表明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債權人權益的保障程度越高,承擔的風險越小。
2.3運營能力指標
運營能力是企業的總資產及其各個組成要素的配置組合對財務目標實現所產生作用的大小。
(1)應收賬款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是企業一定時期內營業收入與平均應收賬款余額的比率。該指標反映了企業應收賬款變現速度的快慢及管理效率的高低。
(2)流動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是企業一定時期營業收入與平均流動資產總額的比率。
2.4發展能力指標
發展能力是企業在生存的基礎上,擴大規模、壯大實力的潛在能力。
(1)營業收入增長率。營業收入增長率是企業本年營業收入增長額與上年營業收入總額的比率。
(2)資本保值增值率。資本保值增值率是企業扣除客觀因素后的本年末所有者權益總額與年初所有者權益總額的比率。
3.財務報表分析的分析方法
3.1比較分析法。比較分析法是將會計報表中的主要項目或指標與分析者選定的比較標準做比較,確定其差異,并據以判斷、衡量企業經營狀況的分析方法。
3.2財務比率分析法。上市公司會計報表的財務比率分析是指動用公開披露的上市公司會計報表數據,并結合上市公司財務報告中的其它有關信息,對同一報表內部或不同報表見的相關項目,以比率的形式反映它們的相互關系,據以評價該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分析方法。
二、完善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局限性的對策
1.財務報表自身的完善
1.1財務報表計量屬性的改進。針對我國實際情況,為了彌補現行財務報告以歷史成本為計量基礎的不足,可以借鑒國際慣例,利用“時價會計”,即在財務報表補充資料中,調整以歷史成本為基礎的相關報表,作為正式報表的補充資料。
1.2財務報表披露的改進。要力求改進財務報告披露的局限性,一是增加披露內容;二是適用多樣化呈報,多種形式披露。
2.財務報表分析指標的改進
2.1重視現金流量分析。從發展及實物的角度來看,現金流量分析指標應加入到現行財務報表指標體系中。在分析指標體系中,可加入若干現金流量分析指標,從總體上反映出在企業利潤中現金支持的比例有多大,從而幫助使用者判斷利潤的保障程度。
2.2完善財務指標。鑒于用應收賬款周轉率來反映應收賬款的周轉能力,可以考慮用應收賬款的平均賬齡來代替它。
3.財務報表分析方法的改進
多種財務分析方法結合分析:
(1)正反兩方面進行判斷。在分析公司的財務報表時,不僅要尋找挖掘出其投資價值,同時也可以發現企業在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財務風險。并判斷是屬于系統風險還是非系統風險以及企業的克服能力,從相反的方向來說明企業的持續經營能力和投資價值。
(2)比率與趨勢分析可以結合。使用這兩種方法是相互聯系、相互補充的關系。在運用時不能孤立地使用一種方法做出投資判斷。
(3)動態分析和靜態分析相結合。企業的生產經營業務和財務活動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因此要注意進行動態分析。
總之財務報表的報出和分析是一項比較復雜的系統性工作,所以我們在報出和分析的過程中要嚴格遵守財務制度的法律法規,為企業的發展戰略提供扎實可靠的基礎資料。
參考文獻:
[1]耿紅.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對會計透明度影響的實證研究[D].吉林大學,2007.
[2]張惠娟.現金流量表在企業財務分析中的應用[J].經濟與法制,2007(5).
關鍵詞 財務報表分析 作用 優化措施
財務報告作為上市公司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信息披露方式,是資本市場信息的關鍵元素。在當今錯綜復雜的資本市場中,無論是經營管理者、投資人、債權人,還是監管部門等都需要通過財務報表來了解企業,進而作出正確的決策。由于財務報表數據反映的內容具有概括性、專業性和抽象性等特征,許多專業性語言需要用報表分析去解釋企業的經濟活動。通過報表分析,客觀地評價一個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為財務報表和財務決策之間搭起一座“橋梁”。[1]
一、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的主要內容
(一)資產負債表分析
資產負債表能夠反映上市公司擁有和控制的資產、特定時點的債務構成以及所有者權益的來源。通過資產負債表的分析,不僅能夠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及發展趨勢,還能夠評價企業的資本結構和財務彈性。資產負債表分析一般分為三類:第一,資產負債表主要會計科目質量分析。即通過逐個分析論證,得到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第二,資產負債表結構分析。即通過計算資產負債表中會計科目占總資產或者權益總額的比重,分析企業資產結構和權益結構變動的合理性。第三,資產負債表趨勢分析。通過連續幾年或者幾個時點的資產負債表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得到各有關項目的變動情況和發展趨勢。
(二)利潤表分析
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不同,其作為一種動態的時期報表,能夠反映上市公司一定時期的經營成果和盈利能力。利潤表分析包括了歷史同期利潤表分析和盈利指標分析。其中,歷史同期利潤表分析包括了歷史同期數據對比分析和利潤表結構分析;盈利指標分析包括了凈資產收益率、銷售成本利潤率、銷售凈利率和每股收益等相關財務指標。盈利指標分析是對利潤表結構的分解,可以分析和評估企業各部分業績成長對公司總體效益的貢獻,以及不同分公司經營成果對公司總體盈利水平的貢獻。通過利潤表分析,可以評價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這種反映盈利能力的作用對于上市公司的投資者來說尤其重要,常被稱為資本市場的“晴雨表”。
(三)現金流量表分析
現金流量表是繼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之后產生的,專門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現金變化過程的財務會計報表。上市公司現金流量表分析,有利于財務信息使用者了解一定時期內企業的現金變化情況,幫助其預測企業未來的現金流量趨勢、評價公司獲取和運用現金的途徑,以及衡量公司在到期日支付利息、股息和清償債務的能力。[2]
(四)財務報表附注分析
財務報表附注是財務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財務報表附注分析能夠使財務信息使用者更加全面地了解財務會計信息、增加會計信息的使用價值。財務信息的使用者不僅希望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現金流量的相關信息,也希望了解企業更具前瞻性的信息,而報表附注恰好滿足了其需求,有利于提高會計信息決策的有效性。
二、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的作用
(一)為潛在投資者提供投資的決策依據
2006年版《企業會計準則》中,明確地將投資者作為財務會計報告的首要使用者,體現了法規保護投資者利益的要求。因為上市公司的投資者作為資本市場的資金供給方,其投資行為要求收益水平和預期的風險水平成正比,所以投資者需要了解和分析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根據上市公司披露的財務信息挖掘出上市公司實際的盈利情況和營運狀況,從而決定是否進行投資。在風云變幻的資本市場,潛在的投資者不僅關心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還關注該公司資產的保值增值率以及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
(二)幫助債權人判斷企業的償債能力
上市公司債權人是指為企業提供信用的金融機構以及購買公司債券的單位和個人等。在資本市場,債權人作為資金的放貸者,不僅要求本金能夠按照合同的約定按時回收,還要求保證相應的收益。債權人進行財務報表分析,不僅能夠判斷上市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長期償債能力,還可以判斷債權人的收益情況和風險水平是否相適應。債權人綜合分析判斷預期收益,在可承受的風險下決定把資金貸給企業或者購買公司發行的債券。
(三)有利于企業管理者作出決策
財務管理的根本目標是實現財務價值最大化。財務報表分析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企業管理者了解企業的盈利情況和資金周轉狀況,不斷挖掘、利用財務信息,改善財務狀況。因此,財務報表分析不僅能使企業管理者發現不良資產的形成原因,進一步提高資產利用效率,盤活人力資源,還能找出問題的本質,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此外,財務報表分析還能幫助企業管理者分析企業的歷史業績以及企業未來發展的潛力。因此,財務報表分析能夠使企業管理者作出有效的信息Q策。
(四)有助于維護社會經濟市場秩序
財務報表可以幫助監管機構準確地了解企業信息,確保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夠持續、健康的運行。監管機構一般是指國家財政、工商行政、稅務、審計、銀監會和證監會等相關行政部門。監管部門能夠結合上市公司財務報表中的有效數據信息,判斷公司提供的財務信息的真實可靠性,進而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同時,其還能通過對財務報表信息進行審查的方式,保證上市公司所披露、公開的信息真實無誤。
(五)為其他利益相關者提供決策依據
其他利益相關者是指與企業經營有關的企業單位,一般是企業材料的供應商和購買產品的客戶等。這些單位和個人出于權衡風險的考慮,也很關注企業的財務情況,其進行財務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了解企業的信用狀況。材料的供應商可能希望與企業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因此通過財務報表分析來了解企業的持續購買能力、支付能力和商業信用情況,從而調整材料的采購策略和信用政策等。購買產品的客戶為了解企業能否長期、持續運行,以便能夠提供穩定的貨源,則比較關注企業能否長期履行產品質量的擔保義務以及所提供的信用條件等信息,產品的客戶往往會對企業的發展能力、盈利能力等進行專項分析。
三、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優化措施
(一)規范財務報表的編制和信息披露
為健全上市公司財務報告內容,提升財務信息的質量,使其更加準確地反映實際經營狀況,上市公司要嚴格按照財務報告信息披露的要求,規范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編制和披露工作。首先,為保證上市公司財務報表信息具有可比性,要求上市公司對財務報表的編制方法和口徑進行統一,并在各個階段使用相同編制方法。只有這樣,上市公司在各個階段的會計報表中的信息內容才能確保可比性,各個公司之間也能通過比較分析來獲得更具有價值的信息。其次,提升上市公司財務會計人員和審計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能力,確保財務數據信息的準確性。由于上市公司財務報表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主要依靠財會工作人員,而年度財務蟊砩蠹乒ぷ饕攬可蠹乒ぷ魅嗽保通過提升公司內部財會審計工作人員的專業培養和素質,有利于確保財務報表信息數據的準確性。
(二)多種財務報表分析方法相結合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方法包括比率分析法、比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在規范財務報表編制方法和信息披露內容相統一、健全財務報表指標構成體系的前提下,上市公司還需要增強財務報表分析方法的科學性,提升財務報表分析工作的效能,以獲得對公司未來經營發展有用的信息。在選擇財務報表分析方法的過程中,因為各種財務分析方法都存在其不同的側重點,有著自身的優勢和缺陷,所以在分析過程中要避免采取單一化的分析方法,通過各種分析方法取長補短,以獲取上市公司全方位的財務信息分析報告。以比較分析為例,通過比較分析,找出異常數據變動的因素,根據異常變動的因子選擇因素分析法,挖掘造成數據變動的背后原因,從而找出每個因素的貢獻值等;通過多種分析方法,對上市公司實際的財務狀況進行全面的了解。此外,在進行財務報表分析時,必須要強調財務分析手段的時效性,對公司財務情況要能及時反映,確保提升財務報表分析工作的效能。
(三)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的有效結合
利用傳統的財務指標分析存在的種種缺陷,建立在歷史數據基礎上的財務指標反映的只是往年的績效,缺乏預測性和發展性,而非財務指標則是對財務指標的有效補充。市場越發達,資本市場越活躍,影響上市公司的因素就越是錯綜復雜。因此,上市公司只有把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對其進行全面、長期、戰略性的評價分析。
非財務指標反映的往往是那些關系到企業長遠發展的關鍵性因素,在傳統的財務指標基礎上增加各類非財務指標,如顧客滿意度、產品和服務質量、潛在發展能力、創新能力、市場占有率等,使財務分析更加全面。把企業的短期利益和長期發展結合起來分析,既能避免企業的短視行為,又可使企業得到更加準確的評價,彌補傳統財務指標分析的不足。以平衡記分卡方法為例,其彌補了企業只關注財務指標考核體系的缺陷,并且其設立的考核指標既包括了對過去業績的考核,也包括了對未來業績的考核。與傳統業績評價體系相比,其實現了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的結合,實現了業績的短期評價與長期評價的統一,揭示了企業價值創造的動因。
(四)財務報表分析與企業內部控制相結合
財務報告信息是企業管理者經營決策的依據。美國經濟學家伯利和米恩斯提出了“委托理論”,倡導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企業所有者保留剩余索取權,而將經營權利讓渡,這一理論早已成為現代公司治理的邏輯起點。但在委托的關系中,由于委托人與人的效用函數不一樣,委托人追求的是自己的財富更多,而人追求的則是自己的工資獎金收入、奢侈消費和休閑時間最大化,這必然導致兩者的利益沖突。經營權和所有權相背離,企業經營者與企業所有者在追求的利益上不完全一致,如果企業內部控制設計不合理,則企業經營者提供給企業所有者的會計信息就有可能發生扭曲,債權人所獲得的會計信息也有可能是虛假的,最終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因此,上市公司應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尤其是控制環境和會計制度,明確管理層的權責分工,明確經濟事項認定、分析、歸類、記錄、編報的各種方法,利用好部門之間的紐帶關系,從而保證會計信息的準確性,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證信息使用者做到正確決策和科學決策。
四、結語
財務報表分析對于上市公司進行經營管理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通過財務報表分析上市公司管理人員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以及確定企業自身的優勢、劣勢和面臨的外界環境的機會和威脅。因此,上市公司在提高財務報表分析工作質量的同時,更要積極地推動上市公司持續、健康發展,進而為廣大投資者創造更加理想的回報。
(作者單位為北京中郵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一、青島海爾案例簡述
我國目前的上市公司基本是由母公司和眾多的子公司、合營企業和聯營企業組成的企業集團,其對外公布的報表包括母公司個別報表和合并報表。母公司個別報表反映了其自身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而合并報表則由母公司根據其個別報表和所能控制的子公司的個別報表,在抵消集團內部各種交易后合并而成,反映了整個企業集團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合并后的報表與母公司個別報表在資產結構、資本結構、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方面存在差異。
(一)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概況青島海爾集團是由母公司和若干個子公司、合營企業和聯營企業組成,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控股子公司及合營企業有34家,這些子公司和合營企業均為獨立的法人主體,有獨立的董事會,其重大的財務、經營決策均通過董事會決定。另外,股東并非是公司唯一的利益相關者,除了考慮股東利益外,公司還要兼顧債權人、員工和顧客的利益。即使是全資子公司,母公司雖然擁有其絕對控制權,但無權直接處置子公司資產、隨意支配其現金,也不能代替子公司決定其利潤分配方案。
(二)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合并報表與母公司個別報表主要指標差異根據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年度報告的“財務會計報告”,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合并報表和母公司個別報表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等主要指標計算結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合并報表反映的集團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總體上比母公司低,但營運能力比母公司強。
二、青島海爾財務報表分析
合并報表雖然反映了整個企業集團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但對特定會計信息使用者來說并非有用。特定會計信息使用者應根據經濟決策的具體要求,分別選擇以合并報表或母公司個別報表為切入點來進行具體分析并從中獲取信息。
(一)母公司投資者分析的切入點從母公司投資者角度看,其關心母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未來前景,而母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未來前景除了取決于母公司自身的經營活動之外,還與母公司對外投資的盈利水平、盈利質量及未來前景相關。因此,母公司投資者應以母公司個別報表為切入點,關注母公司資產負債表上的“長期股權投資”和母公司損益表上的“投資收益”,再綜合分析合并報表。以下以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年報予以說明。
一是盈利能力分析。從單一企業看,盈利能力主要是通過營業毛利率、營業利潤率、營業凈利率、總資產收益率和凈資產收益率等指標來反映;從企業集團看,除了母公司本身的營業毛利率、營業利潤率等指標外,還要考慮投資回報率和投資收益質量。根據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度利潤表,母公司2008年電冰箱主營業務收入為2390408258.03元,主營業務成本為1799412693.16元,主營業務利潤為590995564.87元,主營業務毛利率為24.72%。可見其初始獲利能力并不高。母公司營業毛利扣除管理費用(127020130.71元)、銷售費用(235662782.64元)、財務費用(-18871987.19元),其營業利潤為307925758.3元,營業利潤率只有12.72%。由此可見,公司自身主營業務活動并不能給公司帶來巨額利潤。實際上,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也是通過設立子公司來獲取投資收益的。在母公司資產總額中,長期股權投資占總資產的比重為64.24%。因此,母公司的盈利能力取決于子公司和合營企業的盈利能力及其股利支付能力。根據2008年年報的有關資料,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及合營企業共有34家,其中投資額最大的是青島海爾空調電子有限公司,投資額為409166421.75元,凈資產為395254772.17元,凈利額為131540320.48元,總資產收益率為6.66%;盈利能力最強的是青島海爾特種電冰箱有限公司,其投資額為124165490.49元,凈資產為441377896.75元,凈利額為251372826.12元,總資產收益率為37.596%;其他公司總體盈利能力均較低,凈資產規模在12831萬元~85378萬元之間,凈利潤在~7695859.56元~251372826.12元之間;盈利最少的是重慶海爾家電銷售有限公司,其凈資產是-83558231.62元,凈虧損為41000599.60元。總體上看,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及合營企業的經營業績不太理想。盡管如此,2008年母公司獲取投資收益為78044753.65元,占利潤總額309169513.00元的25.24%。與巨額長期股權投資數額相比,其投資回報率為2.36%,由于其自身經營活動獲利能力和子公司投資回報率均不高,導致其總資產利潤率為5.46%,凈資產收益率為5.02%,而整個企業集團總資產利潤率為9.71%,凈資產收益率為13.26%。
二是盈利質量分析。從單一企業看,盈利質量可以從會計政策、利潤構成、收入質量、現金對利潤的支撐情況方面進行判斷;從企業集團看,除了上述因素外還要判斷投資收益的質量。從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度利潤表及利潤分配表看,2008年母公司營業利潤有307925758.30元,占利潤總額309169513.00元的99.598%。由此可見,母公司自身經營活動是公司利潤的主要來源。從收入質量上看,母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為2421002797.69元,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為1164543583.68元,占主營業務收入48.10%,收入質量不理想。對比2006年的利潤表營業利潤只有68122355.33元,但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卻高達827909594.38元,根據現金流量表揭示的信息,巨大的差額主要是源于“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以及“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合計數
(250512669.01元+33330616.76元)遠遠小于“主營業務成本”(1450457407.38元)所致。但在2008年,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經濟活動產生的各項現金流量收入都有所下降,全年母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239849412.09元,只占營業利潤的77.89%,從現金對利潤的支撐情況看,營業利潤質量比金融危機出現之前明顯下降。從會計報表附注及現金流量表等有限資料看,該公司會計政策較為穩健。因此,總體上看,雖然大環境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在各項指標的對比上,母公司利潤質量良好。從投資收益看,母公司確認投資收益為78044753.65元,主要構成是: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收益75372234.21元,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收益2672519.44元。由此可見,母公司投資收益主要由于被投資單位盈利,會計核算方法的不同調整所致。而根據現金流量表,母公司投資收益為78044753.65元,而其“取得投資收益所收到的現金”卻高達81726493.21元。據此可以判斷,母公司投資收益質量很好。從合并報表看,整個集團2008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為29874597554.42元,通過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為17071392457.45元,約占主營業務收入的57.14%,收入質量一般。從利潤構成看,利潤總額為1137126749.75元,而營業利潤為1166730605.88元,說明企業的利潤主要來自經營活動。從現金對利潤的支撐情況看,整個集團從經營活動中獲取的現金凈流量為1317589569.61元,與營業利潤相差不大。總體看來,整個集團利潤質量一般。
三是未來前景分析。從單一企業看,企業未來前景取決于盈利渠道和盈利能力及其質量的穩定性和成長性,從企業集團看,除了上述因素外還取決于被投資企業盈利渠道和盈利能力及其質量的穩定性和成長性。從母公司自身經營活動看,2006~2007年,其自身經營所占用的總資產呈上升趨勢,2007年自身經營活動銷售收入、投資收益、營業利潤等均比2006年有所上升,但2008年比2007年均有所下降。2007年絕大部分指標均比2006年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在原材料價格上漲、家電行業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遇到了2008年即將舉辦奧運會的良好契機,截至2007年海爾商用空調累計中標22個奧運項目,打造了22個經典樣板工程。海爾商用空調在奧運項目上的成功中標拉動了海爾商用空調的市場業績,借助奧運東風,海爾商用空調相繼中標其他大型運動項目場館項目,并連續在軌道交通行業積極拓展。中標深圳、武漢地鐵等千萬級大型項目,也為海爾商用空調的持續發展奠定了有利基礎。而在2008年受金融危機全球化的影響,白色家電產品需求量變化比較大,消費者的可支配收入減少與消費意愿降低等可能影響白色家電產品銷量降低,消費者購買相對低價產品的意愿增強,這使得2008年的各項指標相對于2007年有所下降。從對外投資情況看,2006~2008年,長期股權投資呈上升趨勢,但從投資收益中收到的現金卻呈現下降趨勢。因此,從母公司角度看,其自身經營活的盈利渠道和盈利能力相對穩定,只要保持技術領先優勢,其成長性應該較好。此外,母公司約70%的資產占用在對子公司、合營企業及聯營企業投資上,其盈利前景與母公司未來前景緊密相連。根據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2006~2008年年度報告,2006年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共有控股子公司及合營企業26家,2007年共有控股子公司及合營企業33家,2008年共有控股子公司及合營企業34家,母公司主要控股及參股公司的經營業績情況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連續三年總資產收益率在10%以上的只有青島海爾空調器有限總公司和青島海爾智能電子有限公司。其中只有青島海爾空調器有限總公司能夠帶來巨額利潤和較高的投資收益率,但這種情況在2007年以后也呈現逐年下降趨勢。另外,母公司其他對外投資的收益率和質量均不理想,使企業未來前景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從合并報表看,公司利潤主要來自經營活動,應重點關注營業利潤及其質量。根據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2006~2008年年度報告,2006~2008年集團公司銷售收入、銷售商品及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營業利潤、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收益、取得投資收益所收到的現金等主要項目環比分析可知,2006~2008年經營活動銷售收入在逐年增加,2007年營業利潤、凈利潤和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等大部分指標都有所增長,2008年比2007年也均有所上升,但由于受到金融危機全球化的影響,增長的幅度變緩,且2008年銷售商品及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呈現出了負增長的態勢。可見,集團公司盈利渠道和盈利能力具有相對穩定性,盈利質量較好。至于公司未來前景如何,同樣需要進一步分析集團內子公司及合營企業的未來前景以及集團公司的未來投資方向。
四是股利支付能力分析。公司是否分配現金股利除了從投資方面考慮外,主要取決于是否有足夠可供分配的利潤和現金。雖然合并利潤表上的利潤數額可觀,反映了集團公司按權責發生制計算的利潤,但母公司真正能用來分配給股東的利潤只能是母公司個別報表上可供分配的利潤數額。同樣,合并報表上可能顯示集團有充足的現金,但因其屬于不同的個體,母公司并不能隨意動用,因此就股利支付能力分析來看,母公司個別報表比合并報表更有用。從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看,2008年度所有者權益期末合計為5471472420.38元,從現金流量表看,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為239849412.09元,取得投資收益所收到的現金為81726493.21元,由此可見,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具有很強的股利支付能力。
(二)母公司債權人償債能力分析的切入點母公司債權人在分析償債能力時應更多地關注母公司個別報表,同時通過分析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控股比例和判斷是直接持股還是間接持股來判斷母公司調動子公司資金的能力。因為子公司均為獨立的法人主體,尤其是非全資子公司,其董事會由各方出資者和獨立董事組成,在人員、資產、財務、機構以及業務方面均獨立于母公司,母公司若想調動子公司的資金須通過董事會。子公司董事會的結構與母公司調動子公司資金的能力存在一定的關系,子公司的公司治理機制是否健全與母公司調動子公司資金的能力也存在一定的關系。此外,還應關注集團公司財務管理制度。因此,對償債能力分析應側重母公司個別報表并關注對子公司的持股比例以及集團公司財務管理模式。就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母公司個別報表看,流動比率為9.00,速動比率為8.77,現金流動負債比率為1.233,并且應收賬款賬齡基本在一年以內,其質量良好。經營活動創造了大量的現金,其營業現金流動負債比率為1.235,也就是說,不需要通過借款或調動子公司資金,經營活動產生的大量現金足以償還現有
債務。資產負債率為3.44%,財務彈性很強。由此可見,母公司本身具有較強的償債能力。
(三)母公司管理層基于管理決策分析的切入點由于合并報表全面反映了整個企業集團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母公司管理層通過對合并報表的分析,可以發現影響整個企業集團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等變化的因素,通過進一步對子公司報表分析可能會發現具體問題。在此基礎上,或對整個集團的資產進行整合,如增加對某一子公司的投資或對另一子公司實行關、停、并、轉等,以符合企業整體戰略;或對子公司高層管理層進行調整;或對整個企業集團的資本結構進行調整,使之趨于合理。就海爾股份有限公司來說,2008年盈利能力較低,其營業毛利率為23.32%,營業利潤率為3.84%,營業凈利率為3.22%,總資產收益率為8.36%,凈資產收益率為12.7%,從有限資料看,主要是其多數子公司、合營企業經營業績不理想所致。基于管理決策分析,母公司管理層也可以母公司報表為切入點,分析母公司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等變化的因素,分別從自營活動和長期股權投資兩個方面進行分析,評價其效果。由于長期股權投資分散在眾多的子公司、合營企業及聯營企業,對長期股權投資的分析實質上是對子公司、合營企業及聯營企業的盈利能力、質量等方面的分析,通過對被投資企業的具體分析,檢查企業的經營戰略,調整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的布局,以符合集團整體利益。總之,基于管理決策分析,無論是以合并報表為切入點還是以母公司報表為切入點,都離不開對具體被投資企業的分析。
三、基于合并財務報表的邏輯框架分析
從邏輯上看,對合并報表的分析可從母公司個別報表開始,通過對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及“投資收益”的分析,追蹤子公司、合營企業及聯營企業的經營情況。不同的分析目的,其切入點并非完全相同,在集團內部基于管理決策分析,既可以合并報表為起點,又可以母公司報表為起點。合并報表分析的邏輯框架及切入點總結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從投資者角度看,應以母公司報表為邏輯起點分別從獲利能力(包括母公司和被投資公司)、利潤質量(包括母公司利潤和投資收益質量)、未來前景(包括母公司和被投資企業)幾個方面考慮。就獲利能力來看,應重點核算母公司營業毛利率、營業利潤率、長期投資收益率、總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等指標。然后進行對比分析;就利潤質量來看,應重點從會計政策、利潤的構成、收入質量、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等幾個方面著手分析;就未來前景來看,應重點從市場占有率的變化、主要產品營業收入的增幅、主營業務利潤(或營業利潤、凈利潤)的增幅、投資活動(重大資產的出售和構建活動)、資產規模的增幅等幾個方面予以考慮。
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依據是財務報表,而財務報表是企業財務報告的核心,是反映企業一定時點的財務狀況和一定時期的經營成果、資金變動情況的書面文件,它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及股東權益分配表、現金流量表等,對內對外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是政府實施宏觀調控、投資者和債權人作出投資決策的依據。財務報表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市場的有效程度和社會自然資源配置的效率。
資產負債表分析的目的,就在于了解企業會計對企業財務狀況的反映程度,所提供會計信息的質量,據此對企業資產和權益的變動情況以及企業財務狀況做出恰當的評價。通過資產負債表分析,評價企業的會計政策。通過資產負債表分析,修正資產負債表的數據。
利潤表分析是實現利潤作用的手段或途徑。利潤表分析可正確評價企業各方面的經營業績。利潤表分析可及時、準確地發現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利潤表分析可為投資者、債權者的投資與信貸決策提供正確信息。
一、對資產負債表的水平分析
資產負債表水平分析是從總體上概括了解資產、權益的變動情況,主要依據資產負債表進行,將前后兩期資產負債提供的資產、權益加以比較計算出增減金額和增減百公比以反映資產、權益的變動情況。企業償債能力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能力的重要標志,償債能力是企業償還到期債務的承受能力或保證程度,包括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
(一)短期償債能力分析
1、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是企業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公式為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100%。這項比率是評價企業用流動資產償還流動負債能力的指標,說明企業每一元流動負債有多少流動資產可以用作支付保證。因此,投資者在對上市公司短期償債能力進行分析的時候,一定要結合應收賬款及存貨的情況進行判斷。
2、速動比率
速動比率是從流動資產中扣除存貨部分再除以流動負債的比值。由于流動資產中存貨的變現速度最慢,或由于某種原因部分存貨可能已報廢還沒做處理或部分存貨已抵押給某債權人,另外,存貨估價還存在著成本與合理市價相差懸殊的因素,因此把存貨從流動資產總額中減去而計算出的速動比率反映的短期償債能力更加令人可信。
3、現金比率
現金比率是指現金類資產對流動負債的比率,它可以準確的反映企業的直接償付能力,當企業面臨支付工資日或大量進貨日等需要大量現金支出時,這一指標更能顯示出其重要作用。一般認為這一比率應在20%左右,在這一水平上企業的直接支付能力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二)長期償債能力分析
1、資產負債比率
資產負債率是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的百分比,也就是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的比例關系。該指標越大,說明企業的債務負擔越重;反之,說明企業的債務負擔越輕。對債權人來說,該比率越低越好,因為企業的債務負擔越輕,其總體償債能力越強,債權人權益的保證程度越高。
2、股東權益比率
股東權益比率是所有者權益同資產總額的比率。反映企業全部資產階中有多少是投資人投資所形成的,股東權益比率與資產負債率之和為1
3、產權比率
該指標更直觀地表示出負債受到股東權益的保護程度。其計算公式是:
產權比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總額×100%
由于股東權益等于凈資產,所以它與資產負債率的計算結果是一樣的,只是角度的不同而已。
三、對利潤表的水平分析
在財務報表中,企業的盈虧情況是通過利潤表來反映的。利潤表反映企業一定時期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分配關系。它是企業生產經營成果的集中反映,是衡量企業生存和發展能力的主要尺度。它把上市公司在一定期間的營業收入與同一會計期的營業費用進行配比,以得到該期間的凈利潤(或凈虧損)的情況。
1、凈利潤或稅后利潤分析
凈利潤是指企業所有者最終取得的財務成果,或可供企業所有者分配或使用的財務成果。從水平分析看凈利潤增長主要是由于以下項目變動引起的。
2、利潤總額分析
利潤總額是反映企業全部財務成果的指標,它不僅反映企業的營業利潤,而且反映企業的對外投資收益,以及營業外收支分配情況。
3、營業利潤分析
營業利潤是指企業營業收入與營業成本費用及稅金之間的差額。它既包括主營業利潤,又包括其他業務利潤,是在二者之和基礎上減去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與財務費用。它反映了企業自身生產經營業務的財務成果。
4、主營業業務利潤分析
主營業務利潤指主營業務收入減去主營業務成本及稅金后的余額。主營業務利潤是企業主營業務財務成果的具體體現。主營業務利潤的增長變化可能受銷售量、品種構成、價格、質量、成本等諸多因素影響,可通過對主營業務利潤表明細表進行因素分析得出結論。
四、完善財務分析和評價的方法和手段
(一) 提高財務報表分析人員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財務分析人員的正確判斷是很重要的,分析人員的判斷力對是否能得出正確的分析結論尤為重要。所以,加強對財務報表分析人員的培訓,提高分析人員的綜合素質,使他們同時具備會計、財務、管理和企業經營等方面的知識,熟練掌握現代化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在實踐中樹立正確的財務分析理念,逐步培養和提高自己對所分析問題的判斷能力,可以極大地減少和控制財務報表分析存在的問題。
(二)采用多種分析方法全面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1.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
現代企業面臨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這些外部環境有時很難定量,有時還會對企業財務報表狀況和經營成果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在定量分析的同時,需要做出定性的判斷,在定性判斷的基礎上,再進一步進行定量分析和判斷。
2.動態分析和靜態分析相結合
企業的生產經營業務和財務活動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我們所看到的信息資料,特別是財務報表資料一般是靜態的反映過去的情況。因此要注意進行動態分析,在弄清過去情況的基礎上,分析當前情況的可能結果對恰當預測企業未來有一定幫助。
3.個別分析與綜合分析相結合
財務指標數值具有相對性,同一指標數值在不同的情況下反映不同的問題,甚至會得出相反的結論。如資產管理比率中的應收賬款周轉率指標越高,一方面反映企業平均收賬期越短,應收賬款的收回越快,收賬的效率高、質量好;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企業的信用政策過于嚴格所致,這也會給企業帶來負面影響,喪失部分機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