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av,短篇公交车高h肉辣全集目录,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的视频完整版,最近日本mv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首頁 > 文章中心 > 中心靜脈壓

中心靜脈壓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中心靜脈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中心靜脈壓范文第1篇

【關鍵詞】 中心靜脈壓 機械通氣 呼氣末正壓 監測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monitoring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 in patients undergo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Methods Determining CVP of 35 patients undergo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t various PEEP levels,and analyz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CVP and PEEP.Results There were increases of CVP accompanied with PEEP increment,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VP and PEEP (r=0.992).Conclusion Though the CVP of patients undergo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re influenced by PEEP,but monitoring CVP and its changing was helpful for estimating blood capacity and directing fluid therap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Key words】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ositive and espiratory pressure monitoring

中心靜脈壓(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是指胸腔內大靜脈或右心房的壓力,CVP監測在臨床上被廣泛應用于評估血容量、前負荷、右心功能等,近年來,由于肺動脈壓監測的意義一直存在爭議,且操作上較困難,因此,CVP監測臨床應用越來越多,在危重患者,測量CVP對血流動力學的估計比臨床評價更為準確,對右心室負荷判斷非常有價值,目前仍是指導液體治療常用而簡便的方法[1]。但CVP受病理、神經體液、藥物、缺O2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胸內壓力的影響尤為突出,正壓機械通氣時胸內壓力增加對CVP有何影響,此時測定的CVP對指導機械通氣患者的治療有多大價值等問題均有待研究。為此,我們對2002年4月~2004年8月入住本院的35例機械通氣患者進行了正壓通氣與CVP關系的初步研究,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35例為2002年4月~2004年8月入住本院ICU和呼吸內科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男22例,女13例,年齡20~72歲,平均53.5歲。35例患者的原發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4例,腦出血5例,重型顱腦外傷8例,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6例,感染性休克心跳驟停復蘇術后1例,毒鼠強中毒1例。為了使觀察結果具有準確性和可靠性,我們把有可能影響中心靜脈壓測定值的因素排除在本研究之外,即35例患者均已排除了左、右心功能不全,氣胸、心包疾病以及低血容量、高血容量等情況,同時避開人機對抗時測量。

1.2 機械通氣的方法 35例患者有29例經口氣管插管,6例為氣管切開,均連接呼吸機進行正壓機械通氣治療,瑞士伽俐略呼吸機25例,拉斐爾呼吸機10例。通氣模式:控制性通氣(CMV)或同步間歇指令通氣(SIMV)+PEEP,PEEP值從0開始,逐漸增加,每次增加1cmH2O,每次調節間隔時間≥15min[2];通氣參數:呼吸頻率16~20次/min,潮氣量(VT)5~8ml/kg,吸呼比(I∶E)為1∶(1.5~2.0),供氧濃度(FiO2)0.4~0.6。通氣后監測血氣,同時給予抗感染、吸痰、霧化、人工氣道濕化(生理鹽水+慶大霉素+α-糜蛋白酶)以清除氣道分泌物,保持氣道暢通,必要時使用鎮靜藥,避免人機對抗的發生而不致影響測量結果。

1.3 中心靜脈壓測量方法 本組中心靜脈導管入路:經右鎖骨下靜脈27例,經左頸內靜脈8例,插入至上腔靜脈。35例患者均已排除局部靜脈阻塞、腔靜脈綜合征等明顯靜脈疾患,并經床旁X線胸片和(或)回血壓力較小血色暗,或取血做血氣分析與外周動脈血對比[3],證實中心靜脈導管在上腔靜脈內。取一內徑為0.8~1.0cm的玻璃管與刻有cmH2O刻度的標尺一起固定在輸液架上,接上三通開關,一端與接著無菌生理鹽水的輸液器相連,另一端與中心靜脈穿刺導管相連,35例患者均采取平臥位測量,以腋中線與第4肋間交點為零點,取一水平尺經軀體零點位置定出標尺零點位置,并固定好,測量時測量管注滿生理鹽水排出空氣,同時關閉其他輸液通道,當測量管中液體自行下降至不再下降為止,此時,液柱呈上下波動,取其平均數值即為CVP值。

1.4 觀察記錄指標 在供O2濃度、潮氣量不變情況下,記錄PEEP分別為0、1、2、……12cmH2O時在不脫機與短暫脫機時測定的CVP值,并進行相關性分析,為了保證結果具可比性,每次CVP數值均在PEEP增加后10min進行測量和記錄。

1.5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均值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進行PEEP與ΔCVP的相關分析,求r值。

2 結果

通氣過程中FiO2、VT、I:E等參數保持不變情況下,不同水平的PEEP在短暫脫機與不脫機時測定的CVP值見表1,從表1可知,CVP值隨著PEEP值的增加而升高。CVP與PEEP值呈顯著性正相關(直線相關系數r=0.992),同一水平PEEP不脫機時CVP值高于脫機時的CVP值,但不同水平PEEP都與脫機情況下的CVP值差異無顯著性(P>0.05)。

表1 不同水平PEEP與CVP值的關系 (x±s,cmH2O)

注:不同PEEP值比較,#P<0.01,P>0.05;PEEP與CVP二者相關性分析,r=0.992

3 討論

隨著危重病醫學的發展,以及呼吸機在臨床的廣泛應用,監測CVP在危重患者尤其是機械通氣患者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仍是監測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找出正壓通氣對CVP影響的規律,對臨床醫生了解患者的血容量、心臟功能,從而指導液體療法具有重要價值。

CVP是指胸腔內無名靜脈、上腔靜脈和右心房的壓力,其大小取決于心臟射血能力和靜脈回心血量之間的關系[4],即心臟射血能力下降,CVP則升高,而靜脈回心血量增加也會使CVP增高,同時CVP還受胸腔內壓力改變的影響,呼吸可造成CVP波動,正常人吸氣時可降至-3~-5cmH2O,而強制呼氣或正壓機械通氣時,患者CVP的一部分可能是由氣道壓力造成,因為正壓機械通氣時患者氣道壓力升高,減少靜脈回流從而相應減少心輸出量,右心負荷增加,使CVP升高。

為使測定的CVP值能準確反映機械通氣患者的病情,測量CVP的方法必須要正確、規范。以下幾點較為關鍵,必須要做好:(1)確定中心靜脈導管位置正確無誤,可以通過觀察回血壓力、回血顏色確定,如果難以判斷,則用中心靜脈穿刺部和外周動脈同時取血做血氣分析對比判斷[3]。(2)校準零點標記,減少人為誤差。(3)患者取仰、平臥位。(4)應在呼氣末測量,因為呼氣末時呼吸肌松弛且胸腔內壓穩定于靜息水平,胸內血管外壓力等于零時,CVP(胸腔內的大血管內壓力)等于跨膜壓,否則影響結果。

CVP除受胸腔壓力影響外,還受病理、神經體液、藥物、缺氧等多種因素影響。本資料35例患者由于已將低血容量、高血容量,左、右心功能不全,氣胸、心包疾病等排除在本研究之外,同時避開了人機對抗時測量。因此,本資料所測定的CVP值可以認為就是正壓通氣所產生的。

本研究結果顯示,CVP隨著PEEP水平的增加而升高,同一水平的PEEP值不脫機時測定的CVP值明顯較脫機情況下測定的CVP值要高,但都在脫機情況下測量,無論PEEP值如何,其測定的CVP值雖略有不同(稍偏高),但其差異無顯著性(P>0.05),這說明了兩個問題:(1)逐漸升高的ΔCVP是由逐漸增加的ΔPEEP所引起的,CVP與PEEP值有相關性,經統計學分析呈顯著性正相關(直線相關系數r=0.992)。(2)撤除PEEP(或脫機)測得的是患者的真實CVP,但機械通氣患者即使短暫脫機測量也有可能使患者發生低氧血癥的危險,而且當高水平的PEEP突然撤除時將會損傷患者的肺泡,重新使用PEEP時所需的恢復時間亦較長[5],非常不利于患者的治療,因而脫機測量是不可取的。那么臨床上如何利用不脫機測定的CVP指導機械通氣患者的治療呢?田卓民[6]認為,在PEEP存在情況下,將測得的CVP值減去PEEP值即為真實的CVP,本研究結果測得數值雖未十分吻合,但CVP隨PEEP增加而增加的趨勢,且二者呈顯著性正相關(r=0.992),這一結果說明其有一定的理論依據和臨床指導意義,結合本研究結果,筆者認同這一觀點。另外,我們認為,觀察機械通氣患者CVP值對液體輸入反應的變化趨勢,較以上的簡單計算更有意義,更能幫助臨床醫生對血容量的估計和對病情的掌握。從臨床實際操作上,我們不必為了獲取絕對真實的CVP值而突然撤除PEEP或脫機測量。綜上所述,監測正壓通氣患者的CVP值對病情了解和指導液體治療仍然具有較大的實用價值。

4 小結

目前,監測CVP仍是搶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CVP受多種因素影響,正壓機械通氣患者的CVP隨著PEEP值的增加而升高,二者呈顯著性正相關。了解機械通氣患者CVP的這一規律及觀察CVP值的動態變化趨勢,足可以幫助臨床醫生對機械通氣患者血容量的估計和對病情的了解,而不必為了測量真實的CVP而撤除PEEP或脫機測量,以免影響對患者的治療。(致謝:本文承蒙本院ICU陳仕生副主任醫師的指導,特此致謝)

【參考文獻】

1 Marino PL.The ICU Book,2ed.Williams & wilkins Waverly Company,2000,166-167.

2 李兆申.內科學理論與技術新進展.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1,68.

3 孔繼紅.中心靜脈穿刺置管時判斷是否刺入靜脈內的方法研究.實用護理雜志,2002,18(1):46.

4 王保國.實用呼吸機治療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113-115.

中心靜脈壓范文第2篇

【關鍵詞】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心力衰竭; 中心靜脈壓; B型腦鈉肽

The Significance of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and BNP in Diabetic Ketoacidosis with Heart Failure/CHEN Zhi.//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2,9(29):044—045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hange and correlation of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 and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in diabetic ketoacidosis with heart failure ,to provide a basis for clinical rehydration.Method: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32 cases of diabetic ketoacidosis,who were divided into tow group: heart failure group (73 cases), non—heart failure group (59 cases) that based on the records,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to determine plasma BNP,and measure CVP by invasive ECG. Result:CVP and BNP of heart failure group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non—heart failure group,the difference of tow group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Diabetic ketoacidosis; Heart failure;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Xiangxi,Xiangxi 416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9.028

DKA 是內科急危重癥之一,以發病急、病情重、變化快為特點,在糖尿病中的發病率為14%。由于存在嚴重的內環境紊亂,極易造成臟器功能受損,臨床上合并急性心衰病例常見。因此,如何掌控快速補液與急性心衰間的矛盾需要客觀依據的支撐。本文擬通過分析糖尿病酸中毒合并心衰中CVP與BNP的變化及相關性為更為安全補液提供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所研究對象均來自本院2008年8月—2011年8月住院患者。心衰組73例,心功能按照美國NYHA標準分級,其中Ⅱ級37例,Ⅲ級25例,Ⅳ級11例;非心衰組59例,其年齡、性別與心衰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根據患者入院臨床表現,心功能按照美國NYHA標準分級。中心靜脈置管有創心電監護測量中心靜脈壓(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LSA)測定BNP,試劑盒購自美國鳳凰公司。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5.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所有數據均用(x±s)表示,組內差異采用方差分析,以P

2 結果

心衰組患者CVP、BNP水平較非心衰組顯著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1 兩組CVP、BNP檢測結果比較(x±s)

*與非心衰組比較,P

表2 不同心功能分級中CVP、BNP的變化及相關系數(x±s)

*與Ⅲ級、Ⅳ級比較,P

中心靜脈壓范文第3篇

關鍵詞: 機械通氣;呼氣末正壓;中心靜脈壓

The Effects of 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 on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XU Feng-ling,SHEN Xiao-xia,WANG Cui-xun,ZHA Ting-ting,FANG Ye-xiang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Hefei 230022,Anhui,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 ( PEEP) on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 in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Methods Twenty-eight cases of respiratory failure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Vessel was inserted via subclavian vein or internal jugular vein in every one ,then CVP was measured under different PEEP conditions of 0,3,6,9,12,15cmH2O. Results The CVP value got an increase with a rise of PEEP when it is greater than 3 cmH2O. The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Y=9.981+0.485X can be got when taking PEEP as independent variable X and CVP as dependent variable Y. Conclusion When PEEP is greater than 3 cmH2O,it has obvious influence on CVP. The dynamic change of CVP has certain significance to value the change of blood volume and guide the rehydration.

Key words:Mechanical ventilation, 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 ,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中心靜脈壓(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是指腔靜脈與右心房交界處的壓力,CVP監測在重癥監護病房(ICU)是一項常用的重要指標,用于評估危重患者的有效循環血容量和心臟負荷。近年來呼氣末正壓(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已廣泛應用于呼吸衰竭的治療,PEEP能有效改善患者氧合和呼吸力學,但同時會增加胸腔內血管外壓力,本研究旨在觀察不同PEEP值對CVP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SICU收治的行機械通氣并監測中心靜脈壓的患者中,排除心功能不全、心包疾病、氣胸、低血容量、高血容量等可能對中心靜脈壓產生影響的病例,選擇符合入選標準的病例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齡22~78歲,平均52.6歲。所選患者的原發病包括:普外科術后11例,顱腦損傷8例,多發傷5例,腦出血4例。

1.2 方法 28例患者均經口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導管行機械通氣,采用美國泰科生產的PB840呼吸機,采用同步間歇指令通氣+壓力支持通氣模式,潮氣量為6~10ml/Kg,呼吸頻率10~18次/min,吸呼比1:1.5~1:2.5,吸入氧濃度根據病情調整,觸發靈敏度為流量觸發3L/min。將PEEP設置為0、3、6、9、12、15cmH2O五個水平,測定時由低到高逐漸遞增,每次調節待穩定

20min后測定CVP,均測量兩次,取平均值。測量時避開深呼吸、吸痰、嗆咳、腹脹、躁動、人機對抗等影響因素,躁動患者給予丙泊酚鎮靜。所有測量均由兩名固定人員進行。

28例患者均經右側鎖骨下靜脈或頸內靜脈置入雙腔中心靜脈導管,導管尖端經X線證實達到右心房,并確認導管通暢。取平臥位,使用生理鹽水將測壓管排空后與側腔連接,將小型標尺固定在測壓管上,標尺零點與患者腋中線與第4肋間相交處平齊,關閉主腔輸液通道,當測壓管中液面自行下降停止、液柱呈上下波動時,取其中間值為CVP值。

1.3 觀察指標 保持同一患者的潮氣量、呼吸頻率、吸呼比、吸入氧濃度等參數不變,記錄PEEP為0、3、6、9、12、15cmH2O時的CVP。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6.0進行統計分析,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檢驗分析患者在不同PEEP水平時的CVP是否有差異,并將PEEP值與測定的CVP值進行線性回歸分析。

2 結果

單因素方差分析顯示,

3 討論

參考文獻:

[1]周建新,席修明.機械通氣與呼吸治療[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236.

中心靜脈壓范文第4篇

[關鍵詞] 靜脈留置針;頸外靜脈壓;小兒;心臟外科;手術

[中圖分類號] R4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3)09(b)-0042-03

小兒心臟外科手術中多需中心靜脈穿刺置管,以便監測中心靜脈壓(CVP)和藥物、液體輸注。然而小兒由于其生理、解剖等因素影響,中心靜脈穿刺難度較大且并發癥較多。行頸外靜脈置管監測頸外靜脈壓(EJVP)方法簡單、安全,大量研究[1-5]顯示EJVP和CVP有很好的相關性,可以替代中心靜脈壓監測。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麻醉科2011年3月~2013年4月將 EJVP監測用于小兒心外科手術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心臟外科手術患兒92例,CVP組和EJVP組各46例,年齡1~6歲,男51例,女41例,體重9.6~22.3 kg,美國麻醉醫師協會分級(ASA)Ⅰ~Ⅱ級,心功能Ⅰ~Ⅱ級,術式:先天性室(房)間隔缺損修補、法樂四聯癥矯治和動脈導管未閉結扎等。嚴重心功能不全、重度肥胖和頸部皮膚有感染或損傷者排除在外。

1.2方法

所有患兒氯胺酮基礎麻醉后進入手術室,入室后去枕平臥,面罩吸氧,外周動脈穿刺置管,連接多功能監護儀(Mindray. BeneView T8)監測有創動脈壓、心率、血氧飽和度和心電圖。CVP組患者右側頸內靜脈穿刺置入單腔中心靜脈導管(前茂企業ARROW),置入深度6~9 cm,術后對胸部進行X射線檢查,確認患者中心靜脈壓導管尖端均位于上腔靜脈與右心房交界處;EJVP組將Y型靜脈留置針(BD.IntimaⅡTM.)置入患者暴露明顯一側頸外靜脈,進針點在靜脈中上1/3處或平直段。穿刺置管均由經驗豐富的麻醉醫師或護士操作,置管成功后將導管由延長管、三通同壓力傳感器連接,零點固定在平腋中線第四肋間水平,校零后分別監測頸EJVP和CVP。患兒均在全麻+體外循環下完成手術。

1.3 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兩組患兒穿刺所需時間(開始消毒至固定好導管),穿刺次數,失敗例數(穿刺超過5次即放棄)及穿刺置管相關并發癥發生情況;持續監測并分別記錄手術前(T1)、切開胸骨(T2)、主動脈插管(T3)、體外循環開始(T4)、體外循環中(T5)、停體外循環(T6)、主動脈拔管(T7)及術畢(T8)時EJVP和CVP,在進行每次測量之前,均將傳感器校零,沖洗各導管,確認通暢,檢查確定靜脈壓波形穩定。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軟件SPSS 19.0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一般情況比較

兩組患兒年齡、體重、性別比、手術時間、輸液量,兩組用藥和術式分布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患兒置管應用及并發癥情況比較

兩組患兒均通過頸內靜脈和頸外靜脈置管順利完成靜脈壓監測、藥物輸注和術中補液。CVP組穿刺頸內動脈2例,兩組均無未靜脈炎、氣胸、血胸及神經、氣管損傷等并發癥發生術后導管常規保留3 d進行輸血、輸液,未見感染發生。

EJVP組穿刺所需時間明顯短于CVP組(P < 0.05),EJVP組穿刺一針成功例數多于CVP組(P < 0.05),>兩針穿刺成功例數少于CVP組(P < 0.05),兩針穿刺成功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EJVP組穿刺置管全部成功,CVP組3例多次穿刺失敗后經超聲引導下穿刺成功,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靜脈穿刺置管情況(例)

注:與CVP組比較,*P < 0.05

2.3 兩組患兒EJVP和CVP趨勢及差異情況比較

EJVP和CVP均值在T1~T8時走形趨勢一致,T1~T3、T6~T8時相差較小,平均差值為(0.32±0.11)mm Hg(1 mm Hg=0.133 kPa),在T4、T5時差值加大,平均差值為(2.80±0.51)mm Hg。見圖1。

圖1 兩組患兒各時段靜脈壓情況及趨勢

3 討論

中心靜脈穿刺置管可以連續監測患者CVP并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靜脈通路。小兒相對頭大頸短,肌肉欠發達,體表解剖標志不清,頸內靜脈與頸動脈多有重疊,超聲對先天性心臟病小兒頸部檢查,發現麻醉后頭正位時環狀軟骨水平有3%靜脈位于動脈上方或偏內側,頭轉向對側后可達6%[6],因此頸內靜脈穿刺誤入頸動脈的機會高達10%~15%;小兒分割鎖骨下動靜脈的前斜角肌薄弱,穿刺時更易損傷鎖骨下動脈及胸腔組織;小兒胸膜頂高,且先心病患兒血管發育常有畸形或變異,中心靜脈穿刺困難及并發癥必然增多[7]。因此臨床需要一種安全,簡單,有效的監測手段加以替代。外周靜脈穿刺置管創傷小,并發癥少,成功率高。大量研究[8-11]顯示外周靜脈壓(PVP)和中心靜脈壓(CVP)有很好的相關性,可以替代中心靜脈壓監測指導右心功能評估和液體治療。Anter等[10]認為外周靜脈壓力是小兒外科患者中心靜脈壓的良好替代,Desjardins等[11]研究也顯示接受心臟手術的患者中外周靜脈壓和中心靜脈壓可以互換。頸外靜脈是頸部最粗大的外周靜脈,Leonard等[1]研究顯示股骨骨折手術患者在仰臥位自主呼吸時CVP和EJVP的平均差異為0.3 mm Hg,側臥位時影響個別讀數值,但沒有干擾壓力的趨勢,通過EJVP估計CVP是可以接受的。Ajeet等[2]在ICU需要進行有創血流動力學監測的患者中,應用簡單的無創方法測定的頸外靜脈壓力,可以很好地代表中心靜脈壓。Trzebicki等[3]在腎移植患者研究中得出結論EJVP和CVP呈高度正相關性,回歸方程描述為CVP=(EJVP×0.902 99)-0.8361。最新研究同樣顯示在行機械通氣全麻下活體肝移植術中EJVP和CVP平均差異小于2 mm Hg,可替代傳統的CVP指導液體治療[4]。

頸外靜脈尤其右側離心臟近,且去枕平臥位時幾乎與上腔靜脈在同一水平,EJVP與CVP的差異只是外周血液回心的動力差,理論上較肘靜脈和股靜脈壓力更接近中心靜脈壓。小兒靜脈上段的平均深度為(3.61±0.46)mm,靜脈直徑為(3.344±0.78)~(3.86±0.64)mm[12],其靜脈粗直,彈性好,易于穿刺置管;頸外靜脈血流量大、快,血管活性藥物輸注后有足夠的血液加以稀釋;頸外靜脈管腔大,套管針對血管內皮的機械損傷小,減少了靜脈炎給患兒帶來的痛苦[13]。

本研究中EJVP組患者依據頸外靜脈留置針測壓指導麻醉醫師補血補液維持循環穩定、評估心功能,指導合理安全用藥,均順利完成手術。然而在體外循環過程中,多數病例可見CVP明顯下降,甚至出現零值或負值,和EJVP壓力差加大,失去評估患者血容量的意義,這與馬家駿等[14]研究結果相似。頸外靜脈留置針的置入還可提供通暢的給藥和補液通路,EJVP組術中泵入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鈣劑等刺激性藥物,均未發生靜脈炎或組織壞死。然而Leipoldt等[15]研究30例兒科患者CVP和EJVP的相關性,認為外周靜脈壓預測中心靜脈壓效果不佳,這與本研究作者觀點和其他研究[1-5]結果不一致,可能是其選定外周靜脈為手部靜脈,壓力受多種因素影響所致。頸外靜脈成銳角匯入鎖骨下靜脈,且具有靜脈瓣,臨床實際操作過程中影響EJVP的因素很多,很多問題還需進一步探討。

穿刺點的選擇根據頸外靜脈的走向及與深層結構的毗鄰關系,以上段首選[12]。影響頸外靜脈穿刺置管的因素包括:靜脈管徑、靜脈瓣膜、低血容量以及血管顯露程度,有報道稱存在可能性很小的單邊頸外靜脈[16],另外應注意單側約3.33%患者有3條頸外靜脈、8.12%有2條頸外靜脈[12],如此則靜脈管徑較細,此時可在對側穿刺置管。

綜上所述,頸外靜脈留置針穿刺置管的優勢在于:創傷小,避免了一些中心靜脈壓插管風險;操作簡單,可以在小兒心臟外科手術中應用。

[參考文獻]

[1] Leonard AD, Allsager CM, Parker JL, et al. Comparison of central venous and external jugular venous pressures during repair of proximal femoral fracture[J].Br J Anaesth,2008,101(2):166-170.

[2] Ajeet G,Vinayak MD,Joseph MD, et al. Usefulness of the External Jugular Vein Examination in Detecting Abnormal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in Critically Ⅲ Patients[J]. Arch Intern Med,2006,166(19):2132-2137.

[3] Trzebicki J,Flakiewicz E,Nowakowski P,et al. Is external jugular venous pressure a good predictor of volume status in kidney graft recipients? [J]. Transplant Proc,2009,41(8):3033-3035.

[4] Abdullah MH, Soliman HD, Morad WS. External jugular venous pressure as an alternative to conventional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in right lobe donor hepatectomies[J].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transplantation: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Middle East Society for Organ Transplantation,2011,9(6):393-398.

[5] 張同軍,王志斌,達朝玲,等.頸外靜脈留置針測壓預防經尿道前列腺電切綜合征的效果觀察[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24):2821-2825.

[6] 楊云麗,上官靜,張承華,等.超聲定位技術在小兒中心靜脈置管術中的應用[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2,28(5):531.

[7] 張學忠,李海波,張臨友.小兒中心靜脈置管56例體會[J].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2006,40(4):271-274.

[8] Kim SH, Park SY, Cui J, et al. Peripheral venous pressure as an alternative to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colorectal surgery[J]. 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2011,106(3):305-311.

[9] Amoozgar H, Ajami G H, Borzuoee M, et al. Peripheral Venous Pressure as a Predictor of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in Continuous Monitoring in Children[J]. Iranian Red Crescent Medical Journal,2011,13(5):342-345.

[10] Anter AM, Bondok RS. Peripheral venous pressure is an alternative to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in paediatric surgery patients[J]. Acta anaesthesiologica scandinavica,2004,48(9):1101-1104.

[11] Desjardins R, Denault AY, Bélisle S, et al. Can peripheral venous pressure be interchangeable with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ardiac surgery?[J]. Intensive care medicine,2004,30(4):627-632.

[12] 張振有,牛松青,白風芝,等.小兒頸外靜脈穿刺的解剖學研究[J].解剖科學進展,2000,6(1):66-67.

[13] 符嬋.頸外靜脈置管在新生兒監護病房的應用[J].中國臨床護理,2010,2(2):135-136.

[14] 馬家駿,陳煌,孫述理,等.小兒頸外靜脈壓與中心靜脈壓的關系[J].臨床麻醉學雜志,1989,5(4):209.

[15] Leipoldt CP, McKay WS, Clunie M, et al. Peripheral venous pressure predicts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poorly in pediatric patients[J]. Canadian Journal of Anesthesia,2006,53(12):1207-1212.

中心靜脈壓范文第5篇

[關鍵詞] 中心靜脈置管; 無菌技術; 并發癥; 導管相關性感染; 空氣栓塞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5-0515(2012)-02-112-0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54例患者均為我院需要手術的危重癥患者,其中冠狀動脈旁路移植53例,胃賁門癌35例,大腸癌38例,腹部復合外傷20例,其他8例;年齡18-78歲,均在氣管插管麻醉成功后采用右鎖骨下靜脈穿刺置管。

1.2 操作方法 選擇右鎖骨下入路,協助患者去枕平臥位,頭偏向對側,常規消毒皮膚,以右鎖骨中線下約1cm為穿刺點,針尖向內向上,指向胸骨上切跡,針身與胸壁成15-30度角,進針1-2cm處有突破感,進入靜脈后回抽有暗紅色靜脈血后,插入J型導絲,退穿刺針,將中心靜脈導管引導入上腔靜脈,退J型導絲,固定導管[1]。

2 中心靜脈置管的護理

2.1 置管前的護理

2.1.1 心理護理 手術前一日訪視手術患者,耐心向患者講解置管的目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減輕患者的緊張情緒。

2.1.2 穿刺前的準備 ①物品準備:中心靜脈導管穿刺包,無菌透明貼膜以及皮膚消毒劑等,另備肝素帽、手套2副、生理鹽水、無菌肝素鹽水。②患者取仰臥位,頭低15-30°右肩下墊一小薄枕,頭后仰并稍轉向對側。

2.2 置管過程中的護理 穿刺時要嚴格執行無菌技術原則,盡量減少人員走動,與手術者密切配合,正確選擇穿刺點,盡量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2.3 置管后導管的維護

2.3.1 保持導管通暢 在輸液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輸液速度,避免管路打折及脫落,保證液體順利輸入。

2.3.2 導管的固定 導管的固定要牢固,應認真檢查導管的深度,為置管患者做其他操作(尤其是翻身)時,應避免導管脫出或推入。

2.3.3 防止發生局部穿刺處感染 穿刺部位用無菌敷料覆蓋,置管期間穿刺傷口應每日換藥,用2%的碘酊和75%的酒精消毒導管入口及周圍皮膚,再用無菌貼膜固定。同時觀察傷口周圍是否有紅腫、觸痛、液體外滲及導管脫出,以便及時處理。若出現傷口紅腫,應及時報告醫生,必要時拔管及做管頭培養,以免發生導管相關性感染。

2.3.4 預防發生空氣栓塞 空氣栓塞是中心靜脈置管最嚴重的并發癥,正常的成人平靜吸氣末胸腔內的壓力為0.43-0.69kPa,平靜呼氣末胸腔內的壓力為0.69-1.43kPa,最大吸氣末可達4.3kPa,一旦輸液裝置脫離,空氣將隨著患者的呼吸快速進入血液,造成肺動脈栓塞等嚴重后果。因此,應加強巡視,尤其當應用肝素帽及三通時要銜接牢固。

2.3.5 盡量避免由中心靜脈抽血或輸入血液制品 血管活性藥物應單獨通道泵入,避免快速擴容等。

3 討論 鎖骨下靜脈穿刺置管自上個世紀70年代已在臨床廣泛應用,上世紀末以來隨著PICC技術的推廣,使用率愈來愈高。當前中心靜脈置管術在麻醉科、急診科、普外科、胸心外科等運用也較多,尤其是在危重病醫學加強監護病房(ICU),它是測量中心靜脈壓和長時間補液監控治療的重要手段。中心靜脈置管術雖說是一項有創性操作,但近年來已廣泛普及,基本上取代了傳統的靜脈切開[2]。

臨床上,對需行中心靜脈壓測定,快速補液,輸注對小靜脈有刺激性藥物(如化療藥物、 高滲藥物等)及腸外營養的患者均可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對危重癥手術患者與手術前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可為術中麻醉、術中檢測、術中及術后輸液提供很大的便利。術后檢測CVP可為鑒別容量不足和心衰提供依據。CVP正常值5-10cmH2O,15cmH2O提示心功能不全或肺循環阻力增高,>20cmH2O表示充血性心衰。本組手術患者由于手術時間長、創傷大、失血失液多,術中補液多,術后常出現心率增快、血壓偏低,此為心衰還是血容量不足所致很難判斷,而行CVP監測很容易判斷。另外,中心靜脈導管可為癌癥手術患者術后腸內營養及化療提供有利條件。腸外營養劑多為高滲液體,經周圍小靜脈輸注時患者有疼痛感,可引起靜脈炎,通過中心靜脈導管可避免上述弊端,且四肢活動方便,有利于臨床護理及其病情恢復。

值得注意的是,CVP過高不是停止輸液的絕對指征,如右室梗死患者需要大量輸液使CVP過高,以維持體循環繼續。另外,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可發生穿刺部位血腫、氣胸、血胸等并發癥,因此,要求術者熟練操作技術,并做好各項護理,以防并發癥發生。同時中心靜脈置管大大降低了護理人員因反復穿刺產生的低效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进贤县| 济阳县| 昌吉市| 牡丹江市| 绥阳县| 宁都县| 万州区| 荔波县| 杭州市| 四平市| 大连市| 宝清县| 济阳县| 西乌| 白朗县| 雷州市| 游戏| 敦煌市| 台江县| 新野县| 通州市| 清原| 宜黄县| 阳泉市| 昂仁县| 内黄县| 柳河县| 贵德县| 沁阳市| 中宁县| 湖北省| 唐海县| 楚雄市| 泰顺县| 龙陵县| 芜湖市| 孟州市| 剑河县| 临泽县| 齐齐哈尔市| 酒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