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av,短篇公交车高h肉辣全集目录,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的视频完整版,最近日本mv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首頁 > 文章中心 > 消防工程類專業

消防工程類專業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消防工程類專業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消防工程類專業范文第1篇

關鍵詞:實驗教學;虛擬仿真;網絡工程;多元協同;虛實互動

實驗教學作為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載體,需要有相應的實驗教學平臺作為支撐。傳統的實驗教學平臺采用實體形式,以物理空間中的實體設備、器件和材料為實驗對象或載體,具有真實、直觀、直接的優點,但存在更新運維成本高、規模與復雜度受限、可擴展性差、開放共享難等不足。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綜合運用信息與通信技術,在信息空間中構建高度仿真的實驗操作環境和實驗對象,提供類似于實體實驗教學的體驗與效果,具有近似、抽象和間接的特點,并在可視性、交互性、安全性、可擴展性與可共享性等方面具備優勢,是對實體實驗教學的有益補充與完善。

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設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作為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教學保障和優質實驗教學資源共享的主要載體,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設不能簡單停留在對實體實驗教學項目的信息化再現或資源堆砌,必須思考并解決以下六方面的關鍵問題。

第一,建設理念。涉及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的基本指導思想、建設目標、服務面向,以及在專業人才培養中所應承擔的角色或發揮的作用。

第二,建設內涵。與指導思想、建設目標與服務面向相適應,涉及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設的教育教學品質與特色,例如是以基礎研究與教學為特色,還是以工程研發或工程應用教學為特色。

第三,建設主線。涉及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設的核心線索或體系,需要系統而有效地組織有關的實驗教學資源,以滿足中心的服務功能與特色。

第四,建設方法與途徑。通過什么樣的方法與途徑實施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設,是院校單獨建設,還是校內外協同;是自主開發,還是購買服務,抑或是多方面結合。

第五,使用模式。如何將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資源運用于課內外教學,其與實體實驗之間是什么關系,如何發揮各自的優勢與長處,以提高實驗教學的實效。

第六,開放共享機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如何實現優質實驗教學服務的開放共享,包括服務的對象與范圍、策略與機制以及服務能力等。

二、面向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設思路

作為地方本科院校,溫州大學網絡工程專業以培養工程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為此,針對前述六大關鍵問題,我們提出了“學生發展為中心、工程應用為特色、能力培養為導向、多元協同為抓手、虛實互動增成效、開放共享促輻射”的基本建設思路。

(1)學生發展為中心,解決建設理念問題。服務于網絡工程專業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作為該專業實踐教學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立足學生創新精神、綜合素質與實踐能力的協調發展,支撐問題分析、問題研究、解決方案設計以及現代工具使用等相關畢業要求與培養標準的達成,并促進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與個性化學習。

(2)工程用為特色,解決建設內涵問題。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設內涵與品質必須和網絡工程專業工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與特色相契合,并著重在三個層面上予以把握:一是教學內容有效覆蓋網絡工程生命周期的主要應用環節,包括規劃與設計、部署與開發、運行與維護等;二是實驗平全支持當前主流的網絡設備廠商及其產品,與業界主流網絡技術及其應用無縫對接;三是綜合性、設計性和創新性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都來源于網絡工程實際問題或相關項目案例。

(3)能力培養為導向,解決建設主線問題。改變傳統的以課程為核心的教學組織框架,體現以能力為導向,圍繞工程實踐能力、工程設計能力與工程創新能力培養,針對遞進性的分級能力培養目標,對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資源在實現技術、方式和手段等方面進行系統而精細地設計與開發。

(4)多元協同為抓手,解決建設方法與途徑問題。為了落實能力培養核心與工程應用特色,依托高校與企業、教學與科研、教學研究與教學實踐的多元協同,建立由教師、研究人員與工程師組成的專業化團隊,融合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相關的教育、科技與工程優質資源,深度協作致力于虛擬仿真中心的開發與建設。

(5)虛實互動增成效,解決使用模式問題。充分發揮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與實體實驗教學各自的優勢,改革單純基于實體實驗教學資源的傳統模式,結合分級能力培養目標,構建與實施虛擬實體高度互補、線上線下有機互動的新型實驗教學模式,貫穿課內課外的各項教學活動,全面提高實驗教學效果。

(6)開放共享促輻射,解決推廣機制問題。建立管理服務與技術服務的“雙輪驅動”機制,促進虛擬仿真中心的開放共享。在管理服務方面,面向兄弟院校、業界企業的團體與個人用戶提供“Lab as a Service”形態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云計算服務,為兄弟院校提供以全面降低使用門檻在技術服務方面,利用先進的虛擬數據中心網絡技術提供安全、穩健、靈活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服務,充分保障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服務的品質。

三、網絡工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設實踐

依據上述基本建設思路,溫州大學網絡工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主要進行了以下建設實踐。

1.能力培養為導向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體系

以“專業基本技能一綜合實踐能力一工程實踐能力一工程設計/創新能力”的遞進式模型為主線,圍繞綜合分析和解決復雜網絡工程問題的能力進行了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體系建設,如下表所示。

其中,專業基本技能培養階段的虛擬仿真實驗以演示認知型、分析驗證型以及基礎操作型等形式為主,以對少量技能點的認知或理解為教學目標,以可視性、交互性表現突出的軟件仿真技術為主要實現途徑,網絡工程問題復雜度低;綜合實踐能力培養階段的虛擬仿真實驗以綜合訓練型為主,以對數個領域的大量技能點的整體掌握為教學目標,以仿真程度高的硬件虛擬技術為主要實現途徑,網絡工程問題復雜度較高;工程實踐能力培養階段的虛擬仿真實驗以工程演練型為主,以掌握真實網絡工程項目的部署與實施、測試與驗證為主要教學目標,以仿真程度高的硬件虛擬技術為主要實現途徑,網絡工程問題復雜度高;工程設計/創新能力培養階段的虛擬仿真實驗以創新設計型為主,以掌握真實網絡工程項目的規劃、設計與開發為主要教學目標,結合軟件仿真技術與硬件虛擬技術實現,網絡工程問題復雜度最高。

2.工程應用為特色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庫

在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庫的建設中,主要通過以下三種途徑實現工程應用內涵與特色。

(1)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的技術與產品覆蓋面接軌當前網絡工程行業的熱點應用領域與主流產品。包括網絡互連、網絡安全、無線局域網、協作網絡、數據中心網絡、運營商網絡等,支持對這些領域各主流廠商設備的軟件仿真或硬件虛擬。

(2)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的能力點定位與設計源于網絡工程應用的實際需要,根據當前網絡工程生命周期各階段對工程能力要求的分布,對實驗教學內容進行細致的梳理與篩選。每門課程精選出若干能力點,并依據規劃與設計、部署與開發、測試與驗證、運行與維護等不同階段內能力點之間的關聯性,有針對性地設計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的能力點組合方案。

(3)在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內容的組織與設計上,以能力點目標組合方案為出發點,以網絡工程案例為背景素材,以實際需求和工程問題為導向,進行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的設計,保障其真實性、時效性以及針對性。網絡工程案例主要來源于合作企業工程師參與或主持的工程項目,經過有豐富經驗的工程師根據分級能力目標對復雜網絡工程問題的分解、梳理與萃取。

當前,虛擬仿真中心建成的306個實驗教學項目對應于分級能力培養目標的項目數量比例大致為4:4:1:1,其中直接來源于實際網絡工程案例合計占總數的一半以上。

3.多元協同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開發與建設方式

多元協同的開發與建設方式體現在三個方面,即高校與企業協同、教學與科研協同、教學研究與教學實踐協同。

首先,通過與兩家業界領軍企業(思科系統與思博倫通信)的校企協同,在技術層面獲得了網絡功能虛擬化的授權,解決了對網絡系統進行高度虛擬和仿真的核心技術難題,同時獲得了工程師的加盟,增強了開發與建設隊伍的整體技術實力;在資源層面得到了企業一線工程師隊伍的寶貴經驗,解決了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案例主要來源的關鍵問題;在管理層面借鑒了企業在線實驗室開放與管理模式,解決了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服務的安全性和穩健性問題。

其次,充分利用高校教師隊伍教學與科研并舉的優勢,依托教學與科研協同實現了科研反哺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是通過學生課外科技與創新活動等形式,將科研成果直接或間接轉化成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此類項目占總數近14%;二是在虛擬仿真中心的開發與建設中,轉化了許多虛擬化與云計算領域的科研成果,到目前為止直接實施應用的發明專利共有6項,主題涉及網絡服務質量、虛擬機資源配置以及云計算調度等。

最后,依托教學研究與教學實踐的協同解決了虛擬仿真中心建設各個層面的多個關鍵理論問題。例如,針對虛擬仿真中心硬件平臺的建設,先后依托兩項浙江省提升地方高校辦學水平專項資金項目開展了主題為“多租戶虛擬數據中心網絡建設”的研究;針對虛擬仿真中心軟件平臺的建設,依托浙江省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重點項目開展了主題為“‘實驗教學即服務’的云計算模式構建”的研究;針對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的應用,依托浙江省高等教育課堂教學改革項目開展了主題為“依托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的混合式實踐教學模式探索”的課題研究;針對校企合作開發與建設虛擬仿真中心的機制,依托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開展了主題為“基于企業生態系統的分布式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建設模式探索與實踐”的課題研究。

4.虛實互動的實驗教學資源使用模式

相對于傳統的網絡工程實體實驗教學,網絡工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在以下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對實體實驗教學起到補足與增強作用。

首先,彌補了實體實驗教學在開放時間、地點和方式上的不足,實現在任意安裝有瀏覽器的終端設備上隨時隨地訪問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資源以及實體實驗教學資源進行練習,為自主性學習和個性化提供充分的保障。

其次,克服實體實驗教學可見性與交互性差的弱點,實現對網絡協議和網絡系統工作原理的交互式可視化呈現,促進對基本技能點的J知、理解與掌握。

再次,克服實體實驗教學在拓撲規模、網絡特性以及管理便捷性等方面的局限,以低成本構建特性更豐富、結構更復雜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環境,進而實現簡捷高效的連接與配置管理,提高綜合性實踐教學的品質。

最后,克服實體實驗教學由于成本因素而明顯滯后于工程應用發展水平的局限,支持跨廠商、多系列高端網絡設備,支持對復雜網絡系統連接與配置的多視角可視化交互管理,用于在專業實習或畢業設計環節中對實際復雜網絡工程項目進行快速概念驗證。

為充分發揮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在支撐實踐能力培養目標的不同維度上的優勢,結合能力分級目標的特點,依據兩者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可以將實驗教學資源的組合使用模式分為四種:虛輔實主、虛實并舉、虛主實輔以及純虛擬仿真。

(1)虛輔實主模式。利用上述第一與第二項優勢,適用于專業基本技能培養階段。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是對實體實驗教學項目的近似仿真,虛擬仿真實驗平臺用于課前預習以及課后練習,而在課堂中使用實體實驗平臺與虛擬仿真實驗相互印證。

(2)虛實并舉模式。利用上述第一與第三項優勢,適用于綜合實踐能力培養階段。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主要面向開放實驗項目、學生科技創新項目、專業技能競賽等課外教育活動,而實體實驗教學面向日常課堂。

(3)虛主實輔模式。利用上述第一與第三項優勢,適用于工程實踐能力培養階段。虛擬仿真實驗平臺用于前期耗時較長、不依賴于實體設備的建模與部署環節,實體實驗平臺用于后期耗時較短、依賴于實體設備的驗證與測試環節。

(4)純虛擬仿真模式。利用上述第一與第四項優勢,適用于工程設計/創新能力培養階段。學生在進入企業學習階段后,用于大規模復雜網絡工程解決方案的概念驗證,包括規劃與設計、建模與開發,用于新建網絡解決方案的展示、客戶網絡割接方案的預演以及客戶網絡故障排錯方案的驗證等。

當前,虛擬仿真中心所有實驗教學項目覆蓋10門專業課程、5門綜合實踐課程、4大類課外教育活動以及專業實習與畢業設計,時間跨度從大二下到大四。從整體人才培養過程來看,隨著專業教育階段的逐步深入,實踐能力培養目標逐步提升,所涉及的工程問題復雜度隨之提升,對實驗教學平臺支持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相應地,所依托的實驗教學環境也由以實體中心為主逐漸演變為虛實結合,最終過渡到以虛擬仿真中心為主。

5.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開放共享的實現與推廣

虛擬仿真中心對外開放共享提供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服務的內涵包括管理服務與技術服務兩個方面。在管理服務方面,使用高級服務調度引擎將所有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資源整合起來,以“實驗教學即服務”(Lab as a Service,LaaS)的形態統一對外提供開放共享。此外,對于兄弟院校與行業企業等團體用戶,為其提供專有的管理門戶,便于自我管理。在技術服務方面,構建了安全、健壯、高效、可擴展的技術平臺架構。其中,軟件仿真前端提供可視化的實驗教學體驗;而硬件虛擬后臺創建虛擬仿真網絡的運行實例并提供遠程配置與管理手段,而云監控與管理、云備份與安全提供充分的服務質量保障。

消防工程類專業范文第2篇

在我們的生產生活中,無論是機器零件的制造,新產品、新技術的設計,還是房屋、公路的建造,處處離不開圖樣。圖樣是表達設計意圖、進行技術交流、指導生產的重要工具[1]。而“工程制圖”這門課研究的就是如何運用正投影的理論和方法閱讀和繪制各種工程圖樣,解決空間幾何問題。課程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兩方面的能力:一是使學生能夠由物畫圖,即作圖能力;二是使學生能夠由圖想物,即空間構型能力。該課程既具有理論性,同時又具有很強的實踐性。

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培養目標是使學生掌握與專業相關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及工程設計方面的基本技能,最終使學生成為能在相關專業領域從事器件設備的管理、應用、維護以及新技術研究和新產品開發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這種專業性質決定了學生需掌握一定的工程技術知識和技能,具備一定的工程技術背景。“工程制圖”作為一門工程技術基礎課成為這些非機類專業的必修課,學習“工程制圖”對于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后續課程的學習、畢業設計的制作甚至日后的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工程制圖”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現行的一些傳統“工程制圖”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已經不適應現代科學人才培養的要求。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教學效果、如何使教學內容由難變易、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成為亟待解決的教學問題。

一、“工程制圖”傳統教學過程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對“工程制圖”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筆者在學生論壇上通過學生的談論發現很多學生認為“工程制圖”課程與其專業關聯度不大,認為該門課對后期學習專業課以及日后工作都無甚益處。而且“工程制圖”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形體構思能力,學習難度比較大,如果缺乏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就會使學生產生厭學、逃避的抵觸心理,學生會認為這門課程既難學又不重要,即使放棄學習,也不會產生多大的影響。因此,就出現了很多學生不認真完成該門課學習任務的現象,導致課堂表現和學習成績都不盡如人意。

(二)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不夠

現行的教學依然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模式,整個課堂幾乎是“滿堂灌”,學生的主體作用被忽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少之又少,課堂氛圍不活躍,教學過程始終處于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態,學受支配于教,學生被動地學習、被動地接受知識,無法發揮其自主意識,致使學生對課程產生排斥心理,走神、睡覺、竊竊私語等不良現象層出不窮,而且還出現了學生課上聽得懂,但實際動手作圖時卻無法下手的情況,教學效果很不理想。

(三)現代化教學手段應用不妥

目前,高校的多媒體設備得到了普及,在“工程制圖”的課堂上也充分利用多媒體為學生講解抽象的繪圖知識,但是由于該門課具有抽象性、實踐性的特點,這種教學手段已不足以滿足教學需要,還應借助計算機完成教學演示和上機實踐操作。AutoCAD是目前應用較廣的計算機輔助繪圖工具,非機類專業目前也開設了這方面的課程,但很多高校是以選修課的形式開設的,這就存在部分學生接觸不到這門課的可能。而且,“工程制圖”和AutoCAD有很多重復的內容,如果將它們各自單獨開設,不僅浪費教學資源,增加課時和學生的學習壓力,而且還會導致學生無法將制圖知識與AutoCAD的應用結合起來,不利于其讀圖繪圖能力的提高[2]。

(四)課程考核形式缺乏多樣化

大部分應用型本科高校非機類專業的“工程制圖”課程都是在學期末通過筆試的方法檢驗教學效果的。由于這門課強調理論性與實踐性的結合,故這種采用紙面形式考試的方式只能反映出?W生掌握理論知識的優劣,并不能反映其實際操作能力,考查方式具有片面性[3]。而且由于課程的最終成績只決定于期末成績而與平時成績無關或關聯度很小,因此出現了學生平時課上不聽講、課下不完成作業,臨考試前搞突擊學習的現象,這種為了考試而考試的行為失去了教學的意義,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真正掌握,也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

二、教學思考與改進

(一)提高學生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應用型本科高校的非機類專業主要培養學生在工程領域的能力和用工程手段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這就需要學生具備閱讀、繪制原理圖的技能,如果缺乏這項技能,就無法進行產品設備的操作、維修、設計[4]。因此,在授課過程中,應該以專業培養目標、“工程制圖”與后續課程的聯系以及其在工作中的地位為突破口,讓學生明白該門課的重要性,明確其學習目的和意義,使學生對本門課予以重視,提高學生的學習意識。

同時,由于“工程制圖”課一般安排在一年級,學生對專業的概念很模糊,所以應發揮第二課堂的功能,一方面階段性地利用多媒體給學生看一些與專業相關的視頻資料、典型設備零件的圖樣,使學生對專業有個初步了解。另一方面根據課程需要帶領學生參觀相關實驗室,觀察儀器設備的零件、構造、裝配關系。同時,要求學生將第二課堂的體會、認識以作業的形式反饋給教師,以便教師對第二課堂的教學內容、方式及時作出調整。這種做法從視覺、聽覺、感覺等諸多方面給學生帶來足夠的信息和感受,既可以引起學生的新奇感,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和興趣,同時又使課程的教學模式由單純的空間想象轉變為可看、可摸、可想的虛實結合模式,幫助學生增加對課程中抽象事物的感性認識。

(二)改變授課方式,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扮演著主要角色,教師希望利用有限的時間給學生傳授盡可能多的知識,于是忽略了與學生的互動,使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逐漸產生了依賴心理,沒有課前預習的習慣,課中也沒有思考的習慣。筆者認為要改變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就要使學生變為課堂的主體。值得注意的是,“工程制圖”面向的授課對象是大學生,不同于中學生,大學生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所以,在授課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大學生的這一特點,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本著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筆者探索了新的教學方式。課程的第一部分,即“工程制圖”的基礎知識由教師講解,后續其余的教學內容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講解,使其成為課堂主角。“工程制圖”除了教材外,還給每位學生配有習題集,每次臨下課前由教師布置習題集中與下節課內容相關的習題,學生結合課本自己思考、自主完成習題解答,將班級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若有疑問組內可以展開討論。下節課時,教師讓每個小組派代表講解自己的習題答案以及解題依據,最后由教師進行點評、總結,并針對學生的共性問題予以重點講解。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教材、帶著問題去聆聽其他同學的觀點、帶著問題去掌握教學內容中的重點難點,使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中,不僅可以有效利用課堂時間,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運用,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和表達能力。

(三)理論聯系實際,發揮AutoCAD的優越性

“工程制圖”是一門抽象的課程,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空間思維能力,但是空間思維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培養起來的,因此,在課堂中會出現“教師講得困難,學生聽得糊涂”的現象。如果將AutoCAD穿插在課堂講解中,就會使抽象的圖例變得具體化、可視化。例如,剖視圖用來表達內部結構復雜的零部件,如果僅靠學生想象,很難在腦中構出形體的真實形狀,此刻若利用AutoCAD在計算機中建立起零件模型,再用軟件中的剖切工具對模型進行切割,就能使模型內部的結構變得直觀。而且,可以利用剖切工具采用不同的剖切方法對模型不同的部位進行剖切,學生可通過比較不同的方法和效果加深對剖視圖畫法的理解,實現較好的教學效果。

“工程制圖”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筆者認為,如果僅僅讓這門課停留在理論課階段,就失去了這門課的真正意義,應該增加實踐教學環節,將上機課與理論課結合起來。AutoCAD繪圖作為培養學生工程制圖實踐技能的重要途徑,自然是上機課內容的不二之選。在理論課的基礎上再額外增加AutoCAD上機課,每講完一部分工程制圖的理論知識,就讓學生在上機課中用計算機實際繪圖操作。通過反復的上機練習,學生能夠對復雜的模型逐步形成直觀的判斷,有助于培養其空間構型能力。而且上機課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能主動發現問題并主動探索如何解決問題,開闊學習思路。此外,還可以依據行業性質設計實踐教學項目,針對不同的項目內容列舉不同的問題,讓學生獨立或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項目任務,在實踐中充分?用制圖理論和AutoCAD操作技能,將所學知識與生產實際相結合,完成知識的鞏固、總結,實現真正的學以致用。

將工程制圖作為AutoCAD的理論基礎,將AutoCAD作為提升工程制圖教學效果和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手段,可實現兩門課的相互補充、有機融合。識圖和繪圖是應用型人才就業必備的技能,如果學生在求職時具有與CAD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那么對其就業非常有利。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將教學內容與職業資格考試聯系在一起,“工程制圖”這門課的教學意義就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教師可通過書籍、互聯網等多種工具查閱與CAD職業資格考試有關的資料,根據課程需要對其進行摘取、整合,將其內容有選擇性地融入“工程制圖”課堂教學中。同時,還要組織學生參加CAD相關的職業資格考試,,使學生認識到學習工程制圖的必要性以及它與未來職業的高度關聯性,進一步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增加學生學習的動力[5]。

(四)豐富教學手段,充分利用網絡資源

隨著信息化進程的推進,“工程制圖”的教學不應僅僅局限于課堂之上,而應該走向課外,把網絡資源作為課外教學的重要手段。

可以建立一個網絡資源共享平臺,教師將教學內容重點難點的講解、典型例題的解析等錄成視頻,上傳到該教學平臺;找一些優秀的學習網站、論壇以及精品課程,將這些資源的鏈接放在平臺上與學生共享;甄選經典習題放在平臺上供學生自行練習[6]。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借助平臺上的學習資源自己進行復習和預習,使教學不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滿足學生的多種學習需求。

此外,教學交流互動也可以不局限在課堂之上。現在手機的應用得到普及,網絡交流的形式也多種多樣,教師可以建立諸如微信群、QQ群等交流平臺,實現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間隨時隨地的在線交流探討,在平臺上既可以進行一對一的輔導,又可以進行一對多的答疑,這種全天候的網絡課堂可以成為課外教學很好的補充。

(五)改變考核方式,建立新的評價體系

考試是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好的教學離不開科學的考核方式,它是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定和檢驗的有效途徑,同時也發揮著反饋、調控、激勵等重要作用[7]。為了體現以工程素質培養為導向的教學理念,改變現行以期末成績為唯一指標的考核方式是很有必要的[8]。

首先,為了實現知識和能力的雙重考核,應將筆試和上機操作都納入評價體系的范圍內。筆試部分重點考察學生對工程制圖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和讀圖能力,上機部分則側重于考察學生用AutoCAD繪制工程圖形的能力。

其次,為了引起學生對學習過程的重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應增加對學習過程的考核權重,注重過程考核,即把學生平時的表現作為最終成績的重要考核指標。平時成績評定的依據主要是理論教學和上機教學中學生完成課堂內和課堂外作業的情況以及學生在課堂討論、實踐教學項目過程中的表現。評價的方式遵循“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由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三部分共同構成。通過自評,學生可以加強對知識的認識和對自我能力的判斷;通過互評,可使學生更易找出不足,同時還能在某種程度上減少抄襲的現象;教師評價采用開放式,教師對某個或某組學生評價時,其他學生觀摩,通過教師點評,使在場的學生都能結合自身情況糾錯與改進,實現考核的真正目的。

消防工程類專業范文第3篇

關鍵詞:消防工程;主要問題;對策分析;質量審核

我國城鎮化程度的不斷提升,在我國的城市中正在不斷的建設著高層建筑或者中高層建筑。大型,綜合型建筑的不斷崛起,給我國的消防部門帶來了很大的消防壓力。面對不斷增加的消防壓力。我國的消防部門只有在建筑建設過程中進行嚴格的消防工程審查的,對建筑的消防設計,消防設備的選擇進行嚴格的審查,這樣能夠在根本上避免很多消防事故發生,才能夠有效的保障我國建筑工程的安全應用。我國建筑工程出現火情或者消防問題的根本原因還是在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造成的消防隱患,為了有效的避免建筑工程在建設過程中的消防隱患,目前我們就要將消防工作重點集中在提升建筑建筑過程中的消防質量控制上,有效的控制建筑消防質量能夠有效的減少建筑工程由于消防問題帶來的經濟損失,同時也能夠有效的保障我國人民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因此消防工程中的問題總結和分析已經是我國消防工作的一個重點問題,需要認真的落實。

1 簡要敘述我國建筑中消防工程出現的主要問題

1.1 簡述我國建筑工程中建設單位存在的消防問題

在我國的建筑工程市場,有個別的建筑工程建設單位由于經濟收益的原因,減低了建筑消防工程的投入,有的甚至還在偽造一系列消防產品設備,這樣的做法明顯沒有將消防工作作為重點工作來進行,忽視了消防工程對于整個工程的重要性。目前有部分建筑單位為了追求更高的利潤值,相互達成了一定的默契,通過欺騙的方式來欺騙消防檢查部門的消防檢查;有的建筑單位在沒有保障消防工程建設質量的前提下,縮短消防工程的施工工期,這樣的做法明顯的違背了我國的消防法中的相關規定和要求。工程建筑單位在工程施工前期不盡興消防工程土建圖紙的審核以及申報也是目前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很多的工程建設單位采取了邊施工,變設計,邊審核,邊申報的策略來進行消防工程,這樣不負責任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整個消防工程的質量達標,為日后建筑工程的應用埋下了消防安全隱患。是一種不可取的工程建設行為。

1.2 簡述我國建筑工程中設計單位存在的消防問題

在我國建筑工程中消防工程的設計基本上能夠按照我國消防法的相關規定和標準進行設計工作,但是個別的消防工程設計單位受到目前市場的影響,同時面對施工建設單位的無理要求,在消防工程設計過程中沒有很好的堅持設計原則,執行設計標準。在設計過程中沒有從工程的實際施工角度出發,沒有客觀的進行工程設計,采取非常主觀的設計思路進行設計,幫助建筑單位瞞騙相關部門的消防工程圖紙審查,這樣就會導致消防工程設計圖紙出現很多的設計隱患,一旦在施工過程中按照設計圖紙進行施工,會給整個工程帶來很大的消防安全隱患。目前還有很多的消防設計單位存在掛名的行為,本身不具備消防設計資質,掛靠在具有設計資質的設計公司內部,進行獨立設計,這種設計非常具有危險性,消防工程的消防設備完整性有待考證。有的消防設計單位為了配合建設單位對于工期的要求,簡化消防工程的設計,在設計過程中每一個設計人員沒有充分的溝通協調,這樣就會造成消防工程的設計圖紙出現缺圖問題或者重復設計問題。根據實際的經驗來分析,由于設計問題造成的消防工程出現問題的案例非常多,后果非常嚴重,因此要給予重視。

1.3 簡述我國建筑工程中施工單位存在的消防問題

我國消防工程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施工單位在施工的過程中沒有按照施工圖紙進行施工;同時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沒有按照相應的施工標準進行施工作業。其次施工單位為了能夠獲取豐厚的經濟收益在施工過程中歐偷工減料,違法違紀;最后很多的消防工程施工單位并沒有過多的消防工程施工經驗,在施工的過程中臨時組建施工隊伍,這樣的做法很難保障最終的消防工程施工質量,很可能帶來打的消防安全隱患。

2 簡要敘述在我國建筑工程中有效避免或者處理消防工程問題的主要措施

2.1 在我國建筑工程的消防工程中要對消防設計進行嚴格的把關和審核

在建筑消防工程中為了有效的提升建筑的防火災能力,工程建設單位在消防工程設計過程中要嚴格的按照我國消防法的相關規定和標準進行消防工程設計,不能夠在設計過程中任意降低消防工程的防火等級,如果在消防工程設計過程中有消防法強制規定的設計標準,那么在設計過程中就要嚴格遵守,特別是在高層建筑,石油化工工程建筑以及地下建筑的消防工程設計中,除了按照我國消防法的相關規定和標準以外,還要按照我國公安部出臺的相關消防工程設計規范和標準進行。

2.2 在我國建筑工程的消防工程中要不斷的提升建設單位的消防管理,同時也要強化相關消防施工單位的消防管理

建設單位應當將建筑工程的消防設計、施工發包給具有相應資質的消防工程專業設計、施工企業。根據《消防法》的規定在依法委托建筑工程監理時,須將建筑消防工程質量一并委托給監理單位。施工單位按消防設計要求采購設備,杜絕使用不合格的消防產品。建設單位應按《消防法》的相關規定報送消防設計施工圖紙及相關文件資料。

2.3 在我國建筑工程的消防工程中要對消防施工質量給予重視,保障相關監察人員的到崗到位

施工企業必須嚴格按規程、標準、規范和設計圖紙進行施工,必須按資質等級所規定項目和類別進行施工,不得超越資質等級規定施工;施工企業應有相對穩定的專業技術人員及施工操作人員,配齊配全各類專業技術人員,除專業技術人員要加強自身的業務建設外,對施工操作人T也要進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

2.4 在我國建筑工程的消防工程中要對消防工程進行實時的監督和檢查

在施工檢查中,要加強檢查、指導力度,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一時整改不了的,要限期整改,并在限期內進行復查;結合工程施工質量,對施工單位的質量體系進行抽查,對不具備施工質量和施工質量不合格的單位,要堅決停止施工。

參考文獻

[1]馬軍勝.淺談建筑消防工程施工中的通病及對策[J].浙江建筑,2006(4).

[2]王玉杰.淺談當前建筑工程消防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J].城市建筑,2012(17):157.

[3]何浩明.建筑消防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體會[J].廣東建設信息,2005(4):58-59.

消防工程類專業范文第4篇

1、嚴重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經手術治愈,或房室間隔缺損分流量少,動脈導管未閉返流血量少,經二級以上醫院專科檢查確定無需手術者除外)、心肌病、高血壓病。

2、重癥支氣管擴張、哮喘,惡性腫瘤、慢性腎炎、尿素癥。

3、嚴重的血液、內分泌及代謝系統疾病、風濕性疾病。

4、重癥或難治性癲癇或其他神經系統疾病;嚴重精神病未治愈、精神活性物質濫用和依賴。

5、慢性肝炎病人并且肝功能不正常者(肝炎病原攜帶者但肝功能正常者除外)。

6、結核癥除下列情況外可以不予錄取。

(1)原發型肺結核、浸潤性肺結核已硬結穩定;結核型胸膜炎已治愈后治愈者遺有胸膜肥厚者;

(2)一切肺外結核(腎結核、骨結核、腹膜結核等等)、血行性播散型肺結核治愈后一年以上未復發,經二級以上醫院(或結核病防治所)專科檢查無變化者;

(3)淋巴腺結核已臨床治愈無癥狀者。

二、患有下列疾病者,學校有關專業可不予錄取

1、輕度色覺異常(俗稱色弱)不能錄取的專業:以顏色波長作為嚴格技術標準的化學類、化工與制藥類、藥學類、生物科學類、公安技術類、地質學類各專業,醫學類各專業;生物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動物醫學、動物科學、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心理學、應用心理學、生態學、偵察學、特種能源工程與煙火技術、考古學、海洋科學、海洋技術、輪機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輕化工程、林產化工、農學、園藝、植物保護、茶學、林學、園林、蠶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水產養殖學、海淀漁業科學與技術、材料化學、環境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學前教育、特殊教育、體育教育、運動訓練、運動人體科學、民族傳統體育各專業。

2、色覺異常II度(俗稱色盲)不能錄取的專業,除同輕度色覺異常外,還包括美術學、繪畫、藝術設計、攝影、動畫、博物館學、應用物理學、天文學、地理科學、應用氣象學、材料物理、礦物加工工程、資源勘探工程、冶金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交通運輸、油氣儲運工程等專業。專科專業與以上專業相同或相近專業。

3、不能準確識別紅、黃、綠、蘭、紫各種顏色中任何一種顏色的導線、按鍵、信號燈、幾何圖形者不能錄取的專業:除同輕度色覺異常、色覺異常II度兩類列出專業外,還包括經濟學類、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工商管理類、公共管理類、農業經濟管理類、圖書檔案學類各專業。不能準確在顯示器上識別紅、黃、綠、蘭、紫各顏色中任何一種顏色的數碼、字母者不能錄取到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專業。

4、裸眼視力任何一眼低于5.0者,不能錄取的專業:飛行技術、航海技術、消防工程、刑事科學技術、偵察。專科專業:海洋船舶駕駛及與以上專業相同或相近專業(如民航空中交通管制)。

5、裸眼視力任何一眼低于4.8者,不能錄取的專業:輪機工程、運動訓練、民族傳統體育。專科專業:烹飪與營養、烹飪工藝等。

6、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攜帶者不能錄取的專業:學前教育、航海技術、飛行技術等。專科專業:面點工藝、西餐工藝、烹飪與營養、烹飪工藝、食品科學與工程等。

三、患有下列疾病不宜就讀的專業

1、主要臟器:肺、肝、腎、脾、胃腸等動過較大手術,功能恢復良好,或曾患有心肌炎、胃或十二指腸潰瘍、慢性支氣管炎、風濕性關節炎等病史,甲狀腺機能亢進已治愈一年的,不宜就讀地礦類、水利類、交通運輸類、能源動力類、公安學類、體育學類、海洋科學類、大氣科學類、水產類、測繪類、海洋工程類、林業工程類、武器類、森林資源類、環境科學類、環境生態類、旅游管理類、草業科學類各專業,及土木工程、消防工程、農業水利工程、農學、法醫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動物科學各專業。專科專業不宜就讀烹飪工藝、西餐工藝、面點工藝、烹飪與營養、表演、舞蹈學、雕塑、考古學、地質學、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工業設備安裝工程、鐵道與橋梁工程、公路與城市道路工程、公路與橋梁工程、鐵道工程、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專業。

2、先天性心臟病經手術治愈,或房室間隔缺損分流量少,動脈導管未閉返流血量少,經二級以上醫院專科檢查確定無需手術者不宜就讀的專業同第三部分第一條。

3、肢體殘疾(不繼續惡化),不宜就讀的專業同第三部分第一條。

4、屈光不正(近視眼或遠視眼,下同)任何一眼矯正到4.8鏡片度數大于400度的,不宜就讀海洋技術、海洋科學、測控技術與儀器、核工程與核技術、生物醫學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飛行器制造工程。專科專業:與以上相同或相近專業。

5、任何一眼矯正到4.8鏡片度數大于800度的,不宜就讀地礦類、水利類、土建類、動物生產類、水產類、材料類、能源動力類、化工與制藥類、武器類、農業工程類、林業工程類、植物生產類、森林資源類、環境生態類、醫學類、心理學類、環境與安全類、環境科學類、電子信息科學類、材料科學類、地質學類、大氣科學類及地理科學、測繪工程、交通工程、交通運輸、油氣儲運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生物工程、草業科學、動物醫學各專業。專科專業:與以上相同或相近專業。

6、一眼失明另一眼矯正到4.8鏡片度數大于400度,不宜就讀工學、農學、醫學、法學各專業及應用物理學、應用化學、生物技術、地質學、生態學、環境科學、海洋科學、海洋技術、生物科學、應用心理學等專業。

7、兩耳聽力均在3米以內,或一耳聽力在5米另一耳全聾的,不宜就讀法學各專業、外國語言文學各專業以及外交學、新聞學、偵察學、學前教育、音樂學、錄音藝術、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動物科學、動物醫學各專業、醫學各專業。

8、嗅覺遲鈍、口吃、步態異常、駝背,面部疤痕、血管瘤、黑色素痣、白癜風的,不宜就讀教育學類、公安學類各專業以及外交學、法學、新聞學、音樂表演、表演各專業。

9、斜視、嗅覺遲鈍、口吃不宜就讀醫學類專業。

此部分內容供考生在報考專業志愿時參考。學校不得以此為依據,拒絕錄取達到相關要求的考生。

四、其他

1、未列入專業目錄或經教育部批準有權自定新的學科專業,學校招生時可根據專業性質、特點,提出學習本專業對身體素質、生理條件的要求,并在招生章程中明確刊登,做好咨詢解釋工作。

消防工程類專業范文第5篇

關鍵詞:高職;安全防范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更加關注生存環境的安全,對社會安全防范建設提出了非常大的需求,行業的發展迫切需要大批訓練有素的專業人才。浙江警官職業學院作為全國司法類唯一的一所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站在戰略高度,敏銳地意識到安防行業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未來需求,提出了“順應產業創專業、根植行業建專業、服務行業促專業”的建設思路,于2000年在全國高職院校中率先創建了安全防范技術專業,解決了安防一線崗位技能型人才無對口專業培養途徑的問題,填補了專業設置的空白。

近年來,該專業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并于2009年獲得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筆者擬以此為基礎,對安全防范技術專業建設的成果加以總結,旨在促進自身及其他院校同類專業的建設。

三方合作設計培養方案

人才培養方案是關于人才培養的藍圖,是教育教學的綱領性文件,是專業建設的核心。作為一個全國首創的新專業,形成全新的人才培養方案是首要的問題。

為此,我院按照“崗位—任務—能力—課程”的開發路徑,由行業企業專家提供對應安防系統維護、工程施工管理的一線崗位,融入《安全防范系統安裝維護員》國家職業標準,專業教師歸納行動領域,教育專家全程進行指導,三方共同論證、確定學習領域,構建了“突出布線、安裝、調試、維護等核心能力,滲透‘忠誠、奉獻、責任’等警院文化特色”的“公共學習領域重素質,專業學習領域重能力,拓展學習領域重發展”的全新課程體系。按照能力遞進的培養規律,設計了認知式實習、體驗式實習、參與式實習、頂崗實習的工學交替四階段,形成了對國內同類專業具有示范作用的全新人才培養方案。

自2003年首屆畢業生走向社會以來,該專業畢業生年平均就業率穩定在95%以上,一半以上畢業生已成為安防一線工作崗位的技術骨干。畢業生就業發生了由原來學院向企業推薦,到企業主動向學院要人的根本性轉變,用人單位給予高度評價。畢業生中涌現出了“全國優秀百名保安員”,榮獲三等功的看守所普通干警,在大型安防工程中獨當一面的崗位能手等一大批優秀人才。

專業的發展影響和帶動了專業群的發展,目前安防專業群已擁有安防技術、安全保衛、消防工程技術、安全技術管理等4個專業,課程建設成果實現了資源共享,專業建設的理念和思路也為校內其他專業的建設提供了指導。

我院首創的安防技術專業于2004年被正式列入《高職高專教育指導性專業目錄》。隨后,上海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廣東司法警官職業學院等行業內外院校陸續開設了同類專業,帶動了國內同類專業的發展。教育部高職教育法律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以本院安全防范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為藍本,指導全國法律類高職院校同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本院兩度在全國高職法律類教指委年會上介紹了精品課程建設經驗。

四方聯動形成長效機制

校企合作是落實專業建設的重要途徑,實現多方共贏的校企合作長效機制,解決安防工程企業一般規模較小,學生實習點多、分散、難管理等問題,為學生建立相對穩定的生產性實訓基地,切實保障工學結合的推行,是專業建設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經過實踐探索,我院在2005年學院成為浙江省安全技術防范行業協會唯一培訓中心的基礎上,勇于開拓,集聚學校、政府、協會、企業四方之力,在學院中創建了全國高職院校中首家安防科技產業園。由學院制定建設計劃,為企業提供零租金場地,為行業協會開展培訓服務;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政府協助招商,入園企業享受開發區高新企業一切稅收、銀行貸款、新產品開發資助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浙江安防協會牽線搭橋,保證入園企業質量;入園企業為學生提供頂崗實習崗位。通過這樣的形式,創立了學校、政府、協會、企業四方聯動、多方共贏的校企合作長效機制。形成了生產、頂崗、就業、創業之間的良性循環,多方共贏,促成了以學院為主導的集中式頂崗實習模式,為高職院校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提供了一種嶄新的校企組合模式。

這種多贏機制吸引了眾多安防企業的關注,現已有首批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知名安防企業入園,其中浙江天工智能電子有限公司的全部生產線整體入駐園區。學院與浙江天工智能電子有限公司簽訂了在公司內設立生產性實習基地的協議,已有兩屆學生共356人在公司內頂崗實習,部分學生因表現優秀被企業直接錄用。科技園的創立帶動了學生創業能力的提升,目前已有兩家由學生創建的安防公司落戶科技園。

師生共建校內實訓基地

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是專業建設的重要支撐,在既無現成實訓設備,又無任何可借鑒經驗的情況下,如何解決學生綜合技能在校內仿真情境中訓練的問題成為當務之急。

為保障學生技能訓練,兼顧行業服務需要為目標,我院廣泛征求來學院培訓學員和行業專家的建議,打破傳統的實驗模式,由教師自主設計,將安防工程真實情境與典型任務轉化為模擬實訓系統和實訓項目,師生共建了一系列以仿真工作情境為主體的專業綜合實訓場。

2005年以來,我院率先將安防工程真實情境及典型任務轉化為模擬實訓系統和實訓項目,先后建設了包括仿真銀行和超市等場所的安防工程綜合實訓場、仿真監獄各項功能的模擬監禁中心安防系統、安防技術綜合實訓場及安防工程制圖實訓室、消防實訓室等綜合實訓場5個,開發安防工程實訓系統9個、綜合技能實訓項目86項。創建了將安防類專業真實工作情境轉化為校內模擬實訓場所的新模式,實現了安防工程真實情境與典型任務向模擬實訓系統和實訓項目的轉化,成為國內安防類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的范例,為工程類專業校內模擬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提供了借鑒。

幾年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央司法警官學院、吉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湖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等18所院校慕名來我院進行專業建設考察交流。中央政法委、司法部、教育部、浙江省司法廳等各部門領導多次來學院實習基地視察,并給予高度評價。

雙向互通建設教學團隊

教學團隊建設是專業建設的關鍵。為解決教師實踐教學能力既能適應職前教育,又能適應職后培訓的問題,必須提高“雙師”素質,改善“雙師”結構。

我院借助浙江省安防協會和安防科技產業園平臺,與安防科技產業園入園企業達成了人員“雙向互通、柔性流動”協議,教師兼做企業技術顧問,企業骨干同時被聘為兼職教師,實現了教師教學與企業實踐不分離,兼職教師工作與校內授課不分離,打造了一支既具備安防工程設計、評估能力,又具備安防工程施工、維護等職業技能,還能解決企業難題的專兼結合的省級實踐教學團隊。目前,該團隊中有獲得“國家安全防范設計評估師”資格的9人(全國共有145人)、有全國電子類職業鑒定考評員9人,有省級專業帶頭人1人,有省級“新世紀151人才工程”培養人員1人,還有1人獲得省級高校優秀青年教師資助。

自2005年成為浙江省安全技術防范行業協會培訓中心以來,我院已開展資信等級培訓51期,培訓企業員工6917人。培訓種類從單一的資信等級培訓走向多元化,培訓層次也從只承接省內安防協會的培訓到承接中國安防協會的培訓,2007年底成為中國安防行業職業培訓中心。培訓規模的擴大及培訓質量的提升,促進了安防企業員工整體素質的提高。同時,教師借助安防科技產業園平臺,為入園企業提供技術服務,有11名教師參加了4個浙江省安全防范技術地方標準及國家安全防范技術標準的制定。

以教師團隊為行業提供培訓服務為基點,建立了校協聯盟,實現了學院與行業的深度融合,形成了“服務行業促進專業建設,專業提升助推行業發展”的局面。

經過幾年的探索與實踐,我院的安全防范技術專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特,開辟了一條行業服務與專業建設相互促進、良性互動、螺旋式上升的專業建設之路。

參考文獻:

[1]溫希東,孫德剛.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方案的探索與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04,(25):48-50.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浦区| 陇西县| 温宿县| 安阳县| 景洪市| 平山县| 五华县| 钟祥市| 苍梧县| 师宗县| 黄冈市| 信丰县| 滦平县| 泽普县| 凯里市| 泗阳县| 高平市| 绵竹市| 磐石市| 屯门区| 南安市| 铁岭县| 长宁县| 闻喜县| 乐山市| 余姚市| 当阳市| 沧州市| 丰县| 会东县| 麻阳| 东阳市| 宜宾市| 双柏县| 牟定县| 宁强县| 徐水县| 台安县| 江西省| 黄冈市| 泗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