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av,短篇公交车高h肉辣全集目录,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的视频完整版,最近日本mv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首頁 > 文章中心 > 新增債券資金管理辦法

新增債券資金管理辦法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新增債券資金管理辦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新增債券資金管理辦法

新增債券資金管理辦法范文第1篇

一、住房資金是指國家、企業、行政事業單位和個人按規定建立的城市住房基金、企業(單位)住房基金和個人住房基金,以及在住房制度改革中籌集的其他資金。

二、住房資金要按照政府、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的原則進行籌集,首先要立足于原有住房資金的轉化,不足部分,按國務院國發〔1988〕11號文件的規定,要有控制地在成本和預算中列支;同時做好房改后新增住房資金的融通和管理工作,確保住房資金專項用于房改和住房建設。

三、住房資金的來源

(一)各級政府、各部門、各單位和企業按原有渠道列支的公有住房建設、維修、管理和房租補貼的資金;

(二)公有住房出租、出售收入及其統籌收入;

(三)企業可從留利中按一定比例提取住房資金,行政事業單位可從預算外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提取住房資金;

(四)通過集資建房、收取租賃保證金和發放住房債券等形式籌集的住房資金;

(五)按照國務院國發〔1988〕11號文件規定,經各級財政部門核定并報各級政府批準,在成本和國家預算中列支的資金。本地區企業住房券進入成本要控制在20%以內(包括12%的房產稅),機關、事業單位發放的住房券,列入財政經費預算的部分一般要控制在50%以內;新房實轉的住房券資金來源,企業可進入成本,機關、事業單位可列入財政經費預算;當地提取的住房房產稅通過財政預算納入城市住房基金。

(六)建立公積金制度籌集的資金。職工個人交納的公積金由職工個人負擔。國營企業交納的公積金,由企業公有住房提取的折舊和其他劃轉的資金解決;不足部分經各級財政部門核定,可在成本中列支,本地區在成本中列支的公積金暫定不得超過企業繳納公積金總額的20%。行政事業單位交納的公積金,原則上由其自有資金和其他劃轉的資金解決,不足部分經各級財政部門核定后,可由國家預算適當安排,在預算中列支的公積金不得超過單位繳納公積金總額的50%。

公積金的繳存比例,由房改、財政、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共同測算和確定,報經當地人民政府批準后執行。

(七)住房資金的利息收入;

(八)住房資金的經營收益;

(九)其他住房資金。

四、住房資金的使用范圍

住房資金必須按來源渠道不同,分別專項用于住房制度改革的提租補貼和住房建設、維修與管理,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具體使用項目如下:

(一)用于發放提租補貼;

(二)用于繳納或支付公積金本息;

(三)用于公有住房的維修和管理;

(四)解決住房困難戶、危舊房改造等其他住房問題;

(五)用于發放住房專項貸款;

(六)用于新建、改建和購買住房;

(七)用于房改的其他支出。

五、住房資金的劃轉和管理

(一)在各級人民政府住房制度改革領導小組領導下,由財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核定和劃轉住房資金。核定劃轉后的資金分別計入各項住房基金,并存入當地人民政府指定和委托的房改金融機構,開立專戶,專款專用。

(二)各部門、各單位和企業原有建房投資和用于住房的支出,按投資和支出金額計入各項住房基金,暫維持其來源渠道。預算內的有關支出,納入統一的預算科目。

(三)各部門、各單位和企業原有用于公有住房維修和補貼資金的劃轉,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劃轉或抵補的具體形式。

(四)住房資金,按其來源渠道,分別按預算內、預算外管理辦法加強管理。城市住房基金按預算內資金管理辦法管理,企業住房基金、行政事業單位住房基金等(不包括財政預算撥款的資金)按預算外資金管理辦法管理。

(五)住房資金的預(決)算和財務管理辦法,以及會計制度,由財政部另行制定。

六、住房制度改革對財政收支的影響,按現行財政體制和隸屬關系,由中央和地方財政分別負擔,并不得因此而調整地方財政包干體制和企業承包任務。

七、各級計劃、財政、銀行、房地產等有關部門要在當地人民政府住房制度改革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各盡其責,密切配合,共同搞好住房資金的籌集、使用和管理工作,推動住房制度改革的順利進行。

新增債券資金管理辦法范文第2篇

一、基本情況

(一)提供企業貸款貼息情況。為貫徹執行《關于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意見》和《關于應對肺炎疫情緩解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的措施》等文件精神,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2020年我州安排撥付財政貸款貼息資金3632.66萬元,其中降低企業融資成本978.05萬元、支持重大基礎建設2175.07萬元、鼓勵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116.48萬元、戰疫貸貼息160.67萬元、骨干流通企業貸款貼息6.14萬元、穩保貸貼息102.9萬元、創業擔保貸款貼息31.73萬元、民貿民品貸款貼息61.62萬元。以上財政貼息資金共撬動企業融資22.19億元。

(二)財金互動獎補情況。通過支持做大金融產業、促進擴大信貸增量和險資直投、激勵增加定向貸款、健全融資分險機制、完善融資擔保體系、改善普惠金融服務、鼓勵直接融資發展,引導撬動金融資本加大信貸投放、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水平。按照《省財政金融互動獎補資金管理辦法》,2020年共計下達財金互動獎補資金671.49萬元,其中:新增客戶首貸獎補35.51萬元,小微企業貸款增量獎補47.12萬元、精準扶貧貸款獎補94.45萬元、鼓勵擔保機構開展定向業務46.76萬元、小微企業融資擔保代償損失分擔29.26萬元、支持企業債券融資364萬元、支持農村支付環境建設54.39萬元。

(三)貸款風險基金設立情況。目前州本級設有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8000萬、應急轉貸資金3200萬、鄉村振興農業產業發展貸款風險補償金1000萬、創業擔保分險基金500萬等風險緩釋和融資增信的風險基金,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貸款風險資金支持,撬動金融資本3.826億元。

二、存在的困難問題

(一)各類風險基金規模較小,撬動金融資源作用有限。雖然目前州本級設有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8000萬、應急轉貸資金3200萬、鄉村振興農業產業發展貸款風險補償金1000萬、創業擔保分險基金500萬等風險緩釋和融資增信的風險基金,但整體資金池規模均不大,對金融資源的撬動作用十分有限。

(二)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注冊資本金偏小,擔保能力較弱。目前全省擔保機構平均實收資本為1.58億,以我州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公司為例,該公司實收資本未達到全省平均線,與政策性擔保公司注冊資本相差更遠。根據《融資擔保條例》規定,公司目前最大承保額是1390萬元,且放大倍數達4.42倍(全省平均放大為2.31倍),各金融機構給予的授信額度已達上限,業務發展受到限制,難以有效支持州內更多企業的發展。

(三)州內中小微企業資質弱,難以滿足金融機構貸款準入條件。與省內經濟發達地區相比,州內中小企業普遍存在整體誠信環境建設相對較差,企業資質弱,管理不完善,財務不健全,導致融資時無法滿足銀行貸款準入條件。

三、下一步建議

(一)做大各類分險資金規模,強化政府增信機制建設,有效撬動金融資源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建立常態化增資補充機制,逐步做大各類風險基金規模,有效撬動金融資源支持地方經濟發展。

新增債券資金管理辦法范文第3篇

湖南省扶貧資金管理實施細則全文第一條 為了管好用好國家和省扶貧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根據《國家扶貧資金管理辦法》([1997]24號)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 國家和省扶貧資金由省人民政府統一安排使用,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具體負責組織有關部門和地區對規劃和項目進行審定,分級負責組織項目的具體實施,并分級負責檢查、督促各項資金及時、足額到位。

第三條 扶貧資金是指中央和省為解決農村貧困人口溫飽問題、支持貧困地區社會經濟發展而專項安排的財政扶貧資金和信貸扶貧資金。

財政扶貧資金包括中央和省安排的支援不發達地區發展資金、新增財政扶貧資金、以工代賑資金和省農業發展基金扶貧專項。

信貸扶貧資金包括中央和省扶貧專項貸款。

第四條 財政扶貧資金設民委、老區、以工代賑、扶貧專項:

民委專項重點用于全省16個少數民族貧困縣,主要由民委和財政部門負責。

老區專項重點用于17個老區貧困縣和重點老區縣,主要由老區辦和財政部門負責。

以工代賑專項重點用于10個國定貧困縣以及城步、桂東、當城3個延伸縣,主要由計委和財政部門負責。

扶貧專項(包括特困鄉村專項、培訓費、農業發展基金扶貧專項)重點用于全省31個貧困縣,主要由扶貧開發辦公室和財政部門負責。

第五條 扶貧貸款扶持范圍。中央扶貧專項貸款重點用于10個國定貧困縣,主要由農業發展銀行和扶貧開發辦公室負責。

省扶貧專項貸款重點用于21個省定貧困縣,適當照顧面上扶貧任務重的地方,主要由農業銀行和扶貧開發辦公室負責。

第六條 扶貧資金分配堅持穩定基數,適當調整,突出效益的原則。即年度資金總量的80%,按各地貧困人口數量及貧困程度確定,20%的資金根據各地效益和地方配套資金情況安排。具體由有關資金管理部門提出初步意見,經省扶貧開發辦公室匯總平衡,提出統一分配方案,報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審定后,下達到各地區行政公署和州市人民政府。

第七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需要和可能,增加扶貧投入。省各級投向貧困縣的扶貧資金要達到國家扶貧資金投入量的40%以上,其中有關地州市貧困縣兩級扶貧投入應達到國家投入資金的10%以上。

貧困地區干部群眾要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籌集資金,并且積極投工投勞。

第八條 各項扶貧資金的安排必須堅持到村到戶。新增財政扶貧資金要全部安排到特困村,優先落實到特困戶。重點用于基礎設施建設,扶持集體經濟,開展農民實用技術培訓。以工代賑資金要安排70%以上用于鄉、村水利和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中央扶貧貸款要安排70%以上的資金用于解決與群眾溫飽密切相關的種養業項目,其總額的50%以上要安排到特困村;省扶貧貼息貸款要重點扶持貧困農民增產增收的項目。對達不到上述要求的地方,相應核減下一年度的扶貧資金,其核減的資金安排到其他地方。

第九條 扶貧資金的使用實行項目管理,建立扶貧項目庫。扶貧項目應在縣(市、區)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由縣(市、區)扶貧開發辦公室組織有關資金管理部門規劃、論證和篩選。按照統一規劃、統一評估,一次批準,分年實施,分期投入的原則,經縣地兩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審定后列入項目庫。使用扶貧專項貸款的項目,要先經有關銀行評估論證。

第十條 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審定扶貧項目,主要審核整體項目的投向和重點是否準確,產業布局是否合理,扶貧資金是否落實到村到戶,貧困戶是否真正受益。項目實施的具體組織形式和方式要根據各地特別是鄉村和農戶的情況,因地制宜確定。

第十一條 扶貧項目的申報與審批

(一)財政扶貧資金、民委專項、老區專項,由項目單位提出申請,經項目主管部門初審,上報省民委、老區辦審核,報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審定后,分別與省財政廳聯合批復,并抄送省扶貧開發辦公室。

(二)以工代賑扶貧項目,由縣(市、區)計委會同交通、水利等部門,編制項目計劃,經地州市計委初審,報省計委,并經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審定后,由省計委與省財政廳聯合下達項目計劃,并抄送省扶貧開發辦公室。

(三)財政扶貧資金其他項目由縣(市、區)扶貧開發辦公室與同級財政部門共同篩選,報縣(市、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審定后逐級上報,由省扶貧開發辦公室與省財政廳聯合批復。

(四)中央扶貧貸款項目由縣(市、區)扶貧開發辦公室在項目庫中擬定當年項目計劃,經縣(市、區)農業發展銀行論證、評估,報縣(市、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審查,由縣(市、區)扶貧開發辦公室、縣農業發展銀行聯合報地州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和農業發展銀行,經篩選、審查后,聯合報省扶貧開發辦公室和省農業發展銀行。省農業發展銀行應在與省扶貧開發辦公室共同協商的項目內選擇并批復項目。收回再貸項目由縣(市、區)農業發展銀行和縣(市、區)扶貧開發辦公室報省農業發展銀行批復后實施。

(五)省扶貧專項貸款項目,由縣(市、區)扶貧開發辦公室在本地扶貧項目庫中擬定當年支持項目向縣(市、區)農業銀行推薦??h(市、區)農業銀行對項目進行評估、論證并簽署意見后,報地州市農業銀行和扶貧開發辦公室。經地州市篩選、審查后,由地州市農業銀行審批,縣(市、區)農業銀行組織實施,項目報省備案;貸款在100萬元以上(含100萬元)的項目報省農業銀行、省扶貧開發辦公室審批。

各有關資金管理部門應在每年10月底前,按當年各項扶貧資金計劃的150%提出下一年度項目意見。

第十二條 扶貧項目計劃一經下達,要嚴格按要求組織實施。因特殊情況需要變更項目,須報省扶貧開發辦公室同意后方可調整,任何單位和個人均不得擅自改變項目計劃。

第十三條 財政扶貧資金實行專戶管理,封閉運行。貧困縣財政部門應建立專帳,設立專戶,核算各類財政扶貧資金。財政扶貧資金實行專戶直撥。省、地州市財政部門要保證國家扶貧資金到省后1個月內將有關資金(含省財政扶貧資金)下達到貧困縣??h財政局要配合有關部門,根據項目進度,及時、足額將資金安排到項目。

中央和省扶貧專項貸款要按照有關規定保證項目資金及時到位。

第十四條 技術培訓費從財政扶貧資金中專項安排,實行專帳、專戶、專人管理。培訓要本著誰貸款、培訓誰、干什么、學什么的原則,注重實際、實用、實效,重在提高貧困農民綜合素質,保證扶貧項目效益。

第十五條 省財政對使用省扶貧專項貸款項目和國定貧困縣商業銀行扶貧貸款項目予以貼息。貼息要重點保證種養業項目以及特困村的相關項目。貼息資金實行定額包干,由省扶貧開發辦公室專帳管理,具體組織實施。

第十六條 各級扶貧開發辦公室、資金管理部門、鄉村一級經濟組織對現有扶貧項目要建檔立卡,實行跟蹤管理。建立、健全扶貧項目崗位責任制。項目執行單位要明確項目負責人并與資金管理部門簽訂責任狀。項目批準單位要明確審批權限,做到誰審批,誰負責。

第十七條 建立綜合考核指標,實行目標管理。對扶貧資金的投放、使用、效益和回收實行綜合評價,主要考核指標包括:資金利稅率、資金回收率、貸款逾期率、解決溫飽人數、農民人均純收入等。通過對指標的考核,努力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

第十八條 財政扶貧資金不得用于下列各項支出:

(1)行政事業機構開支和人員經費;

(2)各種獎金、津貼和福利補助;

(3)彌補企業虧損;

(4)修建樓、堂、館、所;

(5)各種周轉金;

(6)彌補預算支出缺口;

(7)大中型基建項目;

(8)購買小汽車等。

第十九條 嚴格執行中央扶貧專項貸款優惠貸款利率政策,不抬高利率,不加息和罰息,合理確定貸款期限;不準以貸扣息、預收風險保證金、以新貸抵舊貸;不準將扶貧貸款用于行政經費開支、炒買炒賣股票、債券。對貧困戶貸款主要實行信用放款形式,對種養業項目實行按年收息;對以農副產品為原料的加工業貸款,適當放寬擔保條件和降低自有資金比例。

第二十條 根據有關規定,可從財政扶貧資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項目準備費,由同級扶貧開發辦公室掌握,用于扶貧項目的篩選、考察、跟蹤檢查、專項審計及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等開支。扶貧基金的收取和管理仍按有關文件執行。各地各有關部門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從扶貧項目上收取費用。

第二十一條 各級審計部門應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對扶貧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專項審計,特別是貧困縣審計機關要把對扶貧資金的審計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列入日常工作并形成制度。凡挪用、拖欠和擠占扶貧資金的,必須如數追回,并依法追究有關部門的經濟責任和有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凡貪污扶貧資金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各級扶貧開發辦公室和資金管理部門要積極配合審計部門開展工作。

第二十二條 各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要組織各級扶貧資金管理部門,對扶貧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經常性檢查。同時,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社會有關方面加強監督,把行政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結合起來,以確保扶貧資金按政策??顚S茫皶r、足額落實到位。

第二十三條 各地區行署和州市人民政府可根據本細則,結合當地實際,制定具體實施辦法,并報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備案。

財政扶貧資金的問題一是扶貧資金管理體系不夠完善。

從財政扶貧資金組成可以看出,縣級財政扶貧資金管理機構有財政局、扶貧辦、發改局、民宗局四個部門。扶貧辦負責新增財政扶貧資金和老區建設資金項目的立項和管理工作,發改局負責以工代賑資金項目的立項和管理工作,民宗局負責少數民族發展資金項目的立項和管理工作,財政局負責資金管理和報帳工作。由于涉及的部門多,有些部門與部門之間缺乏協調意識,存在各自為政的現象,特別是扶貧資金每年到位時間晚,項目難以當年完工,有的項目錯過最佳實施時間,發揮不了效益。形成了管項目的不管錢,管錢的不管項目,實施項目的管不到錢三張皮現象。

二是扶貧項目偏離扶貧宗旨。

扶貧項目不同于其他建設項目,它是由財政扶貧資金的使用性質確定的,其宗旨是扶貧,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少數地方往往為了政績,沒有將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用在最需要的貧困地區,所以年年為了形象在找 扶貧的看點。筆者在有的貧困村調查時就有群眾說我們村這么多年從沒得到國家扶持,而有的村國家年年安排資金;我們村的路是自己掏錢修的,而隔壁村全部政府投入。

三是扶貧項目沒有發揮最大的效益。

扶貧項目國家投入有限,資金只是對項目建設的適當補充,資金的需求遠遠不能滿足項目的需求,大部分要靠群眾自籌解決,所以各項目施工單位在資金使用上盡量減少其他不必要的開支,特別是以鄉鎮、村為主體的項目實施單位在實施具體項目時往往只能采取以獎代補的形式給予獎勵。

新增債券資金管理辦法范文第4篇

截至今年2月27日,云南省建檔立卡困難職工共有71594戶,供養人口203591人。為幫助困難職工解困脫困,云南將通過就業創業、醫療保障、子女助學、落實社保、住房保障、兜底保障等方面,確保到2020年困難職工同步邁入小康社會。

《意見》特別指出,將重視化解過剩產能中新產生的困難職工,確保有就業能力的零就業困難職工家庭至少1人就業。(《昆明日報》)

云南2017年家庭醫生進州市

為讓居民享受到便捷的醫療服務,云南省去年已在昆明、玉溪、大理、紅河、普洱、曲靖六個城市做了家庭醫生簽約試點,今年要推廣到全省所有的州市,并且家庭醫生簽約面要達到30%,重點人群要達到60%。

重點人群首先就是老年人。其次是孕產婦、兒童、慢性病患者。包含高血壓、糖尿病這些診斷明確的慢性病患者,還有傳染病患者,如肺結核、肝炎、艾滋病患者以及一些殘疾的患者也屬于重點人群,云南省將優先在重點人群當中開展這項活動。

家庭醫生能在患者出現不舒服的情況下,首次接到患者訴求就進行指導。如果病很輕就會用藥,如果病很重,需要往上一級醫院轉診,醫生會聯系上一級醫院,包括推薦到哪個醫院哪個科,甚至到哪個專家,方便患者不用一生病就到大醫院去。

(云南網)

云南開出H7N9禽流感中醫預防藥方

目前我國處于H7N9疫情高發季節,為有效應對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云南省衛生計生委組建了H7N9禽流感應急中醫專家組,制定了《云南省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中醫藥預防方案(2017年第1版)》和《云南省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中醫診療方案(2017年第1版)》。

《預防方案》建議市民應盡量避免接觸活禽,更不要接觸病死禽。保持室內通風,可用艾葉等芳香化濁類中藥進行香薰,具有除瘴避穢的作用。

《預防方案》還為與禽類有密切接觸的人群及兒童、老人、有慢性基A疾病等免疫力較低的人群提供了預防藥方。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處方應在中醫醫師的具體指導下服用,中藥處方服用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服用3-5天。慢性疾病患者及婦女經期、產后慎用,孕婦禁用,對藥方中的藥物有過敏史者禁用,服用時感覺不適者,應立即停止服藥并及時咨詢醫師。(云南網)

云南遇重大突發事件5小時內須權威信息

云南省政府日前《關于全面推進全省政務公開工作實施細則的通知》,對涉及特別重大、重大突發事件的政務輿情,要快速反應,最遲要在5小時內權威信息,在24小時內舉行新聞會。

《通知》要求,完善主動公開目錄,堅持“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明確各領域“五公開”的主體、內容、時限、方式等。推進主動公開目錄體系建設。

擴大公眾參與,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公眾權益的重要決策,除依法應當保密的外,須通過征求意見、聽證座談、咨詢協商、列席會議、媒體吹風等方式擴大公眾參與。發揮好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派、人民團體、社會公眾、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積極運用第三方評估等方式,做好對政策措施執行情況的評估和監督工作。公開征求意見的采納情況應予公布,相對集中的意見建議不予采納的,公布時要說明理由。(《云南日報》)

云南成立旅游產業創新創業發展中心

云南旅游產業創新創業發展中心日前在昆明成立。據了解,該中心由云南省東南亞南亞產業發展促進會、云南世博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和云南滇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構建,旨在搭建旅游產業創新創業平臺,通過創新運營和服務模式,強化云南乃至全國與東南亞、南亞國家在旅游領域的互聯互通,促進云南旅游產業轉型升級。

今年,該中心將重點幫助大學生落地實施在旅游領域的創業項目,培養旅游業人才和新的客戶群體。未來3年,該中心還將積極完善和推廣“旅游+互聯網、文創、高科技、新能源、創業”等發展模式,助力云南及東南亞、南亞國家旅游產業大數據中心和云平臺建設。(云南網)

云南企業上市最高可獲300萬補助

云南省政府金融辦公室正式公布《云南省資本市場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辦法》規定,對企業在境內外成功上市的,將給予300萬元以內一次性補助;企業成功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上市的,給予100萬元以內一次性補助。企業在我省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成功掛牌,給予30萬元以內一次性補助。但云南省目前是全國唯一一個沒有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的省份。

被列入扶持范圍的有4類企業:成功上市、在“新三板”掛牌和我省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掛牌的企業。成功發行企業債券、公司債券、可轉債、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中小企業集合債、私募債以及資產支持票據、境外人民幣債券等各類債券的企業。在省內實投資本達到一定規模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和外埠企業來云南設立的證券期貨經營機構。

云南116項新增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執行政府指導價

云南省物價局、省衛計委日前印發的《關于人工輔助通便等新增醫療服務項目試行價格的通知》,從3月1日起,全省新增154項醫療服務項目,其中,116項涉及面較廣的非手術類項目實行政府指導價,其余或授權醫療機構制定試行價格或實行市場調節價。

此次新增的154項醫療服務項目,包括納入《全國醫療服務項目規范(2012年版)》的項目114項以及云南省新增項目40項,均按云南省現行編碼規則和統一體例重新進行編碼和項目設置。

此外,為促進全省民族醫藥事業的發展,提高民族醫療項目設置和價格制定的時效性,對現行中醫類醫療服務項目未涵蓋的傣、彝、藏等民族醫新增醫療服務項目,授權由醫療機構所在地的州(市)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價格主管部門自行設置并制定價格。

云南“云南旅游法庭地圖”

云南游近年呈現火爆增長趨勢,但是各類不良現象時而見諸報端:導游打人、強迫消費、房東毀約、酒托出沒……旅游糾紛不斷增多、旅游參與者間矛盾不斷突出。而一個現實的問題是:旅游糾紛很多,但能到法院的很少。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至2015年我省各級法院審理各類旅游糾紛案件僅455件。

面對時而發生的旅游亂象,今年6月,在云南省委高層的直接推動下,云南省高院與省旅游發展委員會共同聯發了《關于服務保障全省全域旅游發展戰略實施的意見》,將在重點旅游景區全面覆蓋旅游法庭。同時,方便游客維權,云南省高院攜手百度地圖,即將聯合云南旅游法庭地圖。

昆明南窯火車站有望通高鐵

新增債券資金管理辦法范文第5篇

基本現狀

貸款增長總體平穩,行際狀況差異明顯。一季度,銀行業貸款余額1171.2億元,同比增長21.1%,較年初增加61.6億元,同比多增5.5億元,貸款余額創下“十二五”新高、新增額居歷史同期最好水平。在貸款投放上,體現出“兩個差異”,一是行際差異明顯。23家銀行業金融機構中,有12家同比少增,特別是“農”字頭金融機構,同比少增達5.7億元之多。二是區域差異明顯。11個區縣中,較年初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的有7個,占比高達64%。

貸款結構持續優化,薄弱領域授信趨緊。今年以來,該市銀行業對產業集聚區、重點企業和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新增中長期貸款44億元,占新增貸款的70.4%,貸款結構的優化為信陽市穩增長增添了后勁。但同時,銀行業小微貸款連續3個月未實現“三個高于”目標,小微企業貸款增長、增速出現同比雙降,小微企業貸款戶數和小微企業申貸獲得率較2014年同期分別下降1152戶和6%,薄弱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有所減弱。以存貸差為例,3月末高達1133.1億元,連續5個月呈現不斷擴大的趨勢。

貸款利率總體走低,融資成本依然較高。3月末,銀行業法人機構貸款加權平均利率10.08,同比回落0.37個百分點,大型銀行貸款加權平均利率集中在6%~7%之間,同比下降0.7%左右,企業融資成本高的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但另一方面,一季度,23家機構在攬存壓力下,大部分機構各類存款產品利率均“一浮到頂”,推動了貸款利率的同比上浮,3月末,銀行業凈息差比上年末上升0.09個百分點,近一半的機構今年以來新發放的企業貸款平均利率高于貸款平均利率水平,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政策實效有限。

成因分析

金融資源錯配顯著,貸款投放存在不足。截至3月底,該市銀行業存貸差高達1076.7億元,占貸款余額的91.8%,余額存貸比為52.1%,增量存貸比僅為31.9%,大量存款資源處在閑置狀態,未能充分發揮金融服務經濟的效用。在調研中發現,一方面,該市眾多中小企業處在事業周期的上升階段,但由于缺乏有效擔保,急需信貸資金的“春雨”來“解渴”;另一方面,受近年來“有保有壓”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大量在建重大項目被推遲,項目建設資金需求旺盛。該市實體經濟信貸資金缺口較大,供需矛盾持續凸顯,銀行業信貸投放不足對實體經濟的發展產生明顯的擠出效應。

風險管控難度較大,加重銀行惜貸心理。在“三期疊加”宏觀經濟形勢下,企業經營困難加劇、資金鏈趨緊、貸款違約概率加大等特征被放大,造成基層銀行業信用風險的上升。突出表現在“三個集中”,即機構集中:信用風險主要集中在風險管控能力較弱的中小銀行中,超過60%的中小銀行不良貸款出現“雙升”;區域集中:信陽10個縣區中,不良貸款余額較年初上升的占50%,不良率超過4%的占70%;領域集中:抗風險能力能力差、貸款違約率高、逆經濟周期能力弱的中小微企業成為信用風險的高發地帶。3月末,該市銀行業不良貸款余額較年初上升5961萬元,不良率突破3%良好銀行的標準。由于信貸業務同銀行的考核機制、績效機制相銜接,一旦出現不良貸款,職員將面臨職業前景堪憂、無限期追償債務的困境,銀行對實體經濟的惜貸、慎貸心理被迫加重。

信貸管理體制欠佳,限制信貸投放節奏。在目前大型銀行普遍實行授權授信政策統一、資金管理辦法統一的背景下,基層銀行業金融機構特別是縣域機構在信貸審批權上缺乏話語權,金融資源“路徑”依賴傾向明顯,銀行業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杠桿效應未能顯現。例如,作為促進該市經濟轉型和產業優化的縣域茶產業,由于基層行貸款審批權有限,使得接近65%的茶企業的信貸投入接近空白。“農字頭”行社由于歷史包袱重、改革壓力大、經營體制不順,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對貸款更是慎之又慎。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在傳統的信貸標準、風險管控、經營管理等方面已形成穩固模式,偏好支持擁有有形物質資產的行業,而對增長迅速、前景廣闊、社會效益高的文化產業、服務產業等輕資產、重技術的新興產業“望而卻步”。3月末,該市銀行業貸款增量、小微貸款增量同比下降顯著,分別減少4.8億元和13.9億元,其中水電行業、公共管理行業的信貸較去年同比下降幅度超過4%和57%。

信用體系亟需完善,金融生態環境趨劣。截至目前,該市經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批準設立的小額貸款公司僅有20家、注冊資金11.1億元,融資性擔保公司不足20家,在助力企業從銀行取得授信作用有限。特別是近年來,部分高負債企業為掌握債務清償主動權,存在逃匿、規避、轉移資產行為,企圖懸空銀行債務,一些企業借改制、重組之機逃廢、懸空債務,造成銀行大量信貸資金損失,影響了大型銀行省分行對該市的綜合授信。例如,該市農信社發放的由政府財政性擔保公司擔保的8.47億元貸款,均已形成不良,融資性擔保公司擔保的農信社貸款11.51億元,不良率高達6.75%,且有進一步增長的趨勢。同時,高息攬存、非法集資、擔保公司不規范經營等現象,使大量社會資金在銀行體系外不正常循環,放大了金融風險杠桿,不但影響了銀行業秩序和金融安全,一旦出現問題也將嚴重破壞區域信用環境。

金融創新能力不足,集約經營水平較低。該市銀行業業務品種較為單一,部分中小銀行開展的中間業務僅限于網銀、代銷理財、短信提醒等基礎業務,存款利差占據經營利潤的95%以上,金融創新能力嚴重不足,與實體經濟與日俱增的多樣化、個性化的金融服務需求嚴重不匹配。該市實體經濟的融資結構單一,主要依賴于銀行信貸、民間融資等途徑,在低成本的債券融資、股票融資、信托開發等領域基本處于空白狀態。由于區域經濟整體發展水平不高,產業結構不甚完善,大企業大項目較少,在對銀行業創新逆向激勵的推動上作用不明顯,且大部分銀行業金融機構經營管理較為粗放、人員設備趨于老化、貸款“三查”流于形式,集約化經營水平較低,在實現“金融供給催生金融需求、倒推實體經濟發展”上困難較大。

對策建議

保量提質,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一是支持重點項目發展。以培育千億級產業集群為抓手,以承接產業轉移為契機,加大對地方“30高30強”企業和龍頭企業的信貸扶植力度。二是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促進產業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約,加大農村地區“三權”抵押的試點推廣工作,科學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三是落實專項信貸政策。做好定向支持工作,及時化解擔保圈、擔保鏈風險,對出現資金暫時困難的項目、企業,要“抱團取暖”,不壓貸、抽貸、斷貸。

堅守底線,嚴控信用風險擴散。一方面要常懷“憂患心”,守牢底線。突出加強信用風險防控,進一步發揮“政司銀企”聯動化險工作機制的作用,化解突出矛盾,加強風險監測,前移風險防控關口,積極爭取上級行在不良資產核銷、處置工作上的支持。另一方面,要保持“平常心”,標本兼治。按照“真實反映、加快處置”的基本思路,建立起更加科學、更符合當前實際的信用風險防控考核評價機制,更加關注資產質量是否真實反映、更加關注不良貸款上升背后的信貸管理問題、更加關注在不良處置中是否盡責,更加關注信貸文化的建設。

分類施力,增強金融生血再造。繼續發揮國家政策性銀行以及國家控股大型商業銀行在基礎設施以及農業產業化、城鎮化等建設中的投融資主渠道作用。支持城市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農村合作銀行以及村鎮銀行拓展金融服務空間,特別是發揮它們在服務中小企業以及小城鎮建設的積極作用。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激發市場主體的動力和活力。持續改善法人治理結構,健全科學合理的績效考評體系,充分發揮資本管理對業務發展的支撐和約束作用。

強化責任,改善區域金融生態。通過行政手段,做好全社會的信用指標體系、誠信考評制度和資信評級信息披露共享機制,提高社會的誠信意識。加大失信懲戒力度,對惡意逃廢銀行債務的企業和個人,將嚴格依據有關法律追究其法律責任。完善的信用擔保體系是破解貸款難的有效途徑。政府應支持在發展成熟的各類擔保機構,以增強控制風險、分散風險的能力。同時,積極發展民間擔保機構,吸納社會資本參與擔保體系建沒。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灯塔市| 沙坪坝区| 宁津县| 牟定县| 大理市| 繁昌县| 交口县| 宿松县| 岢岚县| 高安市| 措勤县| 互助| 临夏市| 米泉市| 扎赉特旗| 湘阴县| 图们市| 平遥县| 邵阳市| 博客| 兴山县| 婺源县| 黄龙县| 绍兴市| 峨山| 辽宁省| 六枝特区| 杭锦后旗| 河源市| 迁西县| 宁城县| 巧家县| 锡林浩特市| 两当县| 宁城县| 陇川县| 岱山县| 南川市| 勐海县| 措勤县| 庆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