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av,短篇公交车高h肉辣全集目录,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的视频完整版,最近日本mv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首頁 > 文章中心 > 即時通信應用

即時通信應用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即時通信應用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即時通信應用

即時通信應用范文第1篇

關鍵詞:即時通訊; socket;TCP協議

一工具的選擇:VB .NET 是一個多語言的應用程序開發執行環境,也是Visual 中最關鍵的核心技術。它主要負責處理Web應用程序在開發過程中關鍵繁雜的工作,提供了一個自動進行管理應用程序的環境,提高了應用程序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它使用起來簡單快捷,并且易于開發、運行和維護,支持Web各種版本標準。具備面向對象的新特性,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程序員的需求。同樣也具有類和名字空間、繼承、重載,它的類也具有構造函數和析構函數。此外還有多線程的實現方法。在之前,使用者想實現多線程功能必須要采用Win32 API進行調用,但是這種方法不是很方便,容易出現各種不可預知的錯誤。在中,.包含了System. Threading名字空間,它們專門負責實現多線程的功能,而且操作起來相當簡單;

二協議的選擇與應用:在實現客戶機和服務器之間的通信有采用TCP協議和采用UDP協議兩大種方式。

當客戶和服務器使用UDP協議的時候,因為UDP協議的下一個端口能對應多個連接,因此只要知道另一方的IP地址和端口號,并且對發的Winsock控件處在UDP協議的工作狀態,就可以直接將數據發送過去。

這種方法存在明顯缺點:無連接過程。也就沒有辦法進行用戶的身份驗證。也沒有統一對應的服務器,因此管理起來比較困難,功能上也會收到許多限制。UDP協議自身沒有辦法克服的這些弱點。它不能保證數據的正確傳輸。

第二種方法是兩端都使用TCP協議,服務器端采用一個長期處在偵聽狀態的Winsock控件和一組負責用來連接客戶的Winsock控件數組。負責偵聽的Winsock的端口號必須是固定的,而連接客戶的Winsock的端口號需要設為0。這樣操作系統就會自動去分配空閑的端口號給要進行連接客戶的Winsock。但也存在缺陷,就是端口的分配不能人為控制,是由系統來指定。為了解決掉這個問題,實現人工指定服務器端使用的端口范圍。就采用服務器端按順序分配端口給連接客戶的Winsock。這些端口采用按順序分配的,從1024數字開始分配。當用戶狀態是離線時,程序回收掉這些端口號,以轉給另一個連接的客戶的Winsock。通過對比選擇使用TCP協議來進行通信。

三功能要求:

服務器端可以接收無數個客戶申請的連接。客戶發出連接請求后,對客戶信息進行相應的驗證,通過驗證的客戶信息加入服務器的列表。服務器端就記錄了客戶端的IP、上站的時間、下站的時間以及聊天記錄的信息;另外服務器還可以向所有客戶發送相應信息,也可以把信息發送給某個制定的客戶??蛻舳舜嬗性诰€用戶的信息列表,可以發送數據信息給所有用戶或者過濾性的只發送給某個指定的客戶。

四調試方法:經過需求分析、系統設計和編碼等不同階段的開發之后,就得到了軟件的源程序,開始進入測試的環節。由于測試前的各環節中都可能存在軟件產品中遺留下的多種錯誤和缺陷,如果不能及時找出這些錯誤和缺陷,對它們進行修改,這個軟件產品就不能夠正常的發揮作用,甚至會出現巨大的損失。程序的正確性證明還未得到根本性的解決,所以軟件測試是發現軟件中多種錯誤和缺陷的主要手段。測試工作漫長而艱苦,由于軟件測試的復雜性強,數據多;這里只采用運行程序觀察結果,并利用數據函數來跟蹤程序的運行,判斷對錯。

五執行與控制:程序的執行控制提供了關于調試器命令相關的主題的鏈接,可以使用調試器的指令來控制應用程序的執行。通過這些命令能夠實現下列操作:開始執行、中斷執行、停止執行、逐句執行等應用程序、運行到指定的位置以及預先設置執行點。1開始執行在“調試”菜單中選擇“啟動”、“逐語句”或“逐過程”命令或者在源代碼窗口右擊并在快捷菜單中選擇“運行到光標處”命令,就可以開始調試。如果選擇的是“啟動”,則應用程序從開始啟動并一直運行到端點。這種方式可以在任何時刻中斷執行,以檢查值、修改變量、或檢查程序狀態。如果選擇的是“逐語句”或“逐過程”,則應用程序從開始啟動并一直運行到端點或光標位置,具體決定于是端點在前還是光標在前。我們可以在源代碼窗口中設置光標位置。2設置執行在調試器中,可以通過移動執行點以及設置要執行的下一代碼語句(或匯編語言指令)源代碼窗口或“反匯編”窗口中空白區域的黃色箭頭標記是執行點的當前位置。通過移動執行點可以跳過部分代碼或返回到以前執行過的行,該功能在某些情況中很有用,例如,跳過包含已知錯誤的代碼部分并繼續調試其他部分。

結束語:使用VB工具可以開發出方便快捷的即時通信軟件,可用性強,在總體設計的模式上可以參考MSN等通信軟件的功能模型。系統具有一定的靈活性,有自身的特點和友好的工作界面。實現了開發目的。

參考文獻:

[1] 戴建明.面向連接的SOCKET編程與通信軟件的設計[J].成都氣象學院學報,11(4):291-300.

[2] 蔣東興.Windows Sockets網絡程序設計大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52-99.

[3] 程永喜,蔣珉.基于TCP/IP協議的WinSock網絡編程及應用[J].計算機時代,2004,21(8).40-45

[4]唐永紅龔安;運用Winsock控件實現C/S網絡通信[J];計算機系統應用2006年04期

即時通信應用范文第2篇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的普及程度日益加深,同時互聯網涉及的領域也越來越廣泛。互聯網的通信應用是互聯網應用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型的互聯網通信應用也開始出現并逐漸擴大。新型互聯網通信將有別于傳統的通信應用,具有更加豐富的內涵,實現通信、內容、應用的一體化服務。新型互聯網通信應用是一個全新的領域,能夠做到更加人性化的通信應用將會在競爭中占得先機。

一、主要互聯網通信應用分析

在新型的互聯網通信服務中,以即時通訊(im)、社會性網絡服務(sns)、微博以及手機通信社交軟件(kik)等應用為代表。這些應用是新一代通信應用的基礎。下面結合以上幾種應用對新型互聯網通信應用進行具體分析。

(一)sns應用分析

1.sns應用的三層技術架構分析

sns應用主要包括基本上都是采取用戶屬性(profile)、關系鏈(relation)、內容(content)與應用(application)三個組成部分。

(1)profile:用戶的本文由收集整理屬性描述

profile是指用戶的屬性描述,描述的主要內容包括用戶的基本信息(姓名、年齡等)、愛好以及服務的使用傾向等方面。這些是sns的基礎。用戶屬性具體分為以下方面:第一,用戶的基本信息。主要內容包括用戶的填寫的信息內容,例如姓名、年齡、職業等。第二,用戶的社區屬性。主要包括是用戶在社區獲得的稱號或職位等。第三,用戶的擴展屬性。主要指對用戶活動痕跡的分析,形成對用戶商業偏好的統計資料。這些對用戶信息的掌握能力,是每個商業網站在競爭中取得優勢地位的保證。

(2)relation:用戶的關系鏈

關系鏈包括多種方面,例如人與人的關系、人與群體的關系、群與群的關系等。關系鏈在一個sns應用中處于核心地位,通過關系鏈功能的發揮,可以起到巨大的擴展作用。當形成一定的用戶規模時,不需要過多的推廣宣傳,通過口碑的傳播就可以保證用戶量的穩定增長。例如我們經常使用的qq、淘寶等應用,這些應用的關系鏈不僅穩定,而且具有很強的網絡效應。

(3)內容(content)和應用(application)

內容(content)主要包括兩類:第一,網站經營者官方提供的資訊、音樂以及圖片等資源;第二,用戶自主創造的內容。主要包括博客、相片以及日志等內容。通過多種表現形式,滿足用戶的個性化表達需求。

應用(application)在業務方面有一定的獨立性,主要負責用戶屬性信息和關系鏈信息的調用。

2.sns具體的應用形式

目前,sns應用發展通常是由一個細分的群體入手,逐步擴大規模。這也是sns未來的發展趨勢之一。目前很多網站和應用都是從一個具體的對象入手的,最終不斷擴大用戶數量和影響力。例如,人人網專門針對學生群體進行設計維護;開心網由于最早從搶車位應用切入,贏得了大批白領用戶;qq校友,也是專門以高校的學生群體作為切入點的。事實上,其他的有用戶群的網站,例如百度、淘寶等,都可以按照sns的架構對產品進行設計,保證網絡效應,也就保證了用戶群的穩定數量。

(二)微博應用分析

微博作為一種新的通信形式,從一出現就吸引了大量

的使用客戶。微博尤其突出的特點,互動性更強,實時性更高,信息速度更快。同時,用戶與用戶之間互為關注、轉發、點評之間存在一種信任關系,因此,微博可以說是一個被信任的信息載體。

1.微博的傳播機制

微博專門為信息的傳播設計了專訪和評論功能,通過轉發功能增加了信息節點,促進了信息的快速、廣泛傳播。評論功能將轉發的信息轉化為評論,刺激了新的轉發和評論,這樣,信息可以迅速的傳播開來。同時,微博的回復功能可以看作是一種特殊的評論功能。微博的評論和轉發功能方面了信息的傳播,但也容易導致一些新的用戶在使用時候的胡亂。因此,微博對轉發時帶評論的設計做了一定的簡化方便了用戶的使用。

2.微博的應用形態

微博主要定位于兩種應用形態:媒體和溝通工具。兩種定位都意味著信息的傳播和交流。定位于媒主要是個人與大眾溝通,定位于溝通工具主要是個人與少數人溝通。微博之所以能夠成為新媒體是由于它具有很強的個人化和及時性特征,通過不斷發展,未來的微博也許會有更多的應用形態。

(三)kik類應用分析

kik類應用是指基于手機通信錄的社交軟件,這類應用可以與本地通訊錄的聯系人直接建立連接,并且實現免費短信聊天、個人狀態同步等功能。由于手機通訊錄的聯系人通常是用戶較為熟悉的人,因此,這類應用于現實聯系得最為緊密,比郵箱起到更加方便的效果,也成為了社會上熱門的通信應用產品。為了更好地理解kik類應用的特征,下面介紹一下kik類應用的好友建立機制。

kik類應用好友建立方法如下:首先根據手機通信錄的電話號碼、郵箱等方面挖掘可能的好友關系,然后提供讓用戶建立好友關系的平臺,從而實現降低用戶門提高用戶使用的方便程度和使用數量。與qq、msn等應用相比,kik因其簡單的用戶體驗得到了用戶的好評。

二、新型互聯網通信應用的發展趨勢

通過對這幾類典型的通信應用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這些應用在通信的溝通方面具有即時性、高效性等特點,并且能夠實現通信雙方情感方面的交流,這是比傳統通信更加突出的優勢。同時,這些特點也成為新型互聯網通信應用在今后發展的主流趨勢。

新型互聯網通信應用的發展趨勢還表現在以下方面:

(1)隨著sns應用平臺使用范圍的不斷擴大,將會逐步成為各種應用新的操作系統,同時,成為承載應用和內容的基礎。例如:facebook平臺正在成為第三方應用的主要運行平臺,利用這個平臺,可以將各種應用更好的融為一體。

(2)隨著微博用戶的不斷細化,這種通信應用會從大眾走向小眾,逐步由媒體進化為溝通工具。但是這種溝通工具有別于常見的qq、msn等即時通信工具,也不屬于社交工具。它將與web和kik產品不斷融合,成為基于手機通訊錄與好友溝通的通信方式。

(3)微博與sns在未來都需要關注手機平臺的發展潛力,以及電子商務的應用服務。手機平臺具和電子商務有很強的潛力和巨大的發展空間,因此在未來需要對這兩方面加強關注。

即時通信應用范文第3篇

【關鍵詞】4G無線通信技術;ICT網絡模式;應用

現階段我國信息產業在新時期由于受到科學技術進步的影響,使4G無線通信技術已成為一門可以運用到實際的技術類型,而我國移動、聯通以及電信等三大企業已完成了對無線通信市場的壟斷,將4G無線通信技術有效運用到各行業中,不僅可以更好的促進我國相關通信行業在新時期的良性發展,同時也可以更好的將4G無線通信技術普及到我國社會各領域中。現階段4G無線通信技術在ITC網絡模式中的應用有著重要意義,而且4G無線通信技術為ITC網絡模式的有效運行奠定了重要的技術支撐,從而使ITC網絡模式可以廣泛運用到我國新時期社會發展中。

一、4G無線通信技術的含義及其特點分析

現階段人們還沒能予以4G無線通信技術一個準確的概念界定,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對4G無線通信技術的一些優點概括揭示其含義,4G無線通信技術可以支持超過100Mbit/s的數據傳輸,而且4G無線通信技術的傳輸速率是移動電話數據傳輸速率的1萬倍左右,同時也是3G無線通信技術數據傳輸速率的50倍左右。4G無線通信技術在本質上是基于IP網絡技術而成,其在實際運用中最高可以支持速度為2Mb/s的數據傳輸能力,同時4G無線通信技術在靜止環境中可以支持的傳輸速度效率在1Gbps以上,而且可以更好的支持移動手機、手提電腦等電子產品觀看高清電視節目,并可以在移動和固定場所之間任意切換的一種新型計算機技術。4G無線通信技術可以在不同接入技術之間進行全球性的互通和漫游,這是因為4G無線通信技術的兼容性與3G無線通信技術相比更加平滑;4G無線通信技術比3G移動通信技術的系統高了近2個左右的數量等級,這使4G無線通信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可以支持多樣化的網絡應用服務;4G無線通信技術的通信速率與3G無線通信相比具有很大的提升,它在實際應用中的每bps可以達到15M~25M之間,而且4G無線通信技術在實際運用中的最大通信速率可以達到110Mbps左右;4G無線通信技術在實際運用中可以支持互動著的多媒體業務,這事因為4G無線通信技術綜合考慮了多媒體的傳輸需求與通信品質的要求,從而使4G無線通信用戶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客戶端觀看高清的多媒體節目,這也是4G無線通信技術在開發過程中的一個主要出發點。

二、4G無線通信技術在ICT網絡模式中的應用

(一)應急通信中的應用。當發生災難、安全事故等緊急情況下需要啟動應急通信系統來建立事故現場的通信,應急指揮中心通過衛星、微波鏈路以及光纖等通信網絡指揮應急通信車,應急指揮車將PDA、寬帶手機、單兵無線視頻采集以及其他工具上的事故信息通過上述途徑傳達給指揮中心,這也是當前最為常見的應急通信系統的組成以及運行方式。應急通信過程中的單兵視頻采集終端、PDA、智能手機以及手提電腦等終端,都是需要通過無線接入到應急指揮車方式完成對其的通信,而利用OFDM無線通信技術與MIMO相結合可以在發端和收端配備多個天線,并利用空間分散和復用來提升無線網絡中的信道容量。4G無線通信技術中的LTE其最大的優點就是數據速率相對較高,可以支持單兵視頻采集終端向應急指揮車傳輸高清晰的現場視頻。

(二)配電自動化中的應用?,F階段4G無線通信技術運用到配電網絡中有著重要作用,由于其技術的覆蓋面積相對較廣可以滿足分布廣泛的配電網終端監測點的接入需求,而且4G無線通信技術的雙向通信系統可以支持數據信息的雙向傳輸,4G無線通信技術在實際運用中上行和下行分別可以達到50Mbit/s、100Mbit/s,比3G無線通信要高的數據通信速率可以完全滿足配電網自動化的信息傳輸要求。現階段4G無線通信由eNB為主的扁平化網絡架構,在實際運用中有效的降低了呼叫建立時的延遲和用戶數據的傳遞延遲等,其利用最新的技術可以將駐留狀態轉換到激活狀態的延遲時間控制在100ms以內,而4G無線通信技術將用戶數據傳輸時的延遲控制在10ms之內,完全滿足了現代配電自動化技術對通信網絡響應時間和數據傳輸時間的要求。

(三)無線視頻接入中的應用。無線視頻信息在實際運用中具有數據量大、錯誤敏感性高以及壓縮算法復雜等特點,由于無線信道帶寬的限制會使視頻信息受到干擾、多徑效應等因素影響導致誤碼率高,雖然3G無線通信技術可以支持視頻電話或在線電視等多媒體服務,但4G無線通信技術實現了清晰流暢、質量更高的無線視頻信息傳輸業務,而且其在高速移動環境中依舊可以保證高數據速率的通信?,F階段被通信行業廣為認可的LTE-Advanced,在設計之初將其峰值速率的上行和下行分別考慮為500Mbit/s、1Gbit/s,而且4G無線通信技術還采用HARQ進行鏈路差錯控制,有效保證了無線視頻信息在傳遞過程中的可靠性以及降低誤碼率等。

(四)智能電網中的應用?,F階段智能電網已成為我國電力系統在新時期的主要建設方向,同時在其發展中也廣受我國政府和社會各領域的高度重視,而只有通過先進的通信技術才能實現智能電網信息的高效傳輸,4G無線通信技術的出現及應用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4G WiMAX由于其雙向通信系統可以實現智能電表的數據采集和控制,可以通過用戶附近的基站就可以實現智能電表的無線接入,其傳輸帶寬可以很好的滿足智能電網對高速率數據傳輸的需求,并且其可以使智能電網在不具備有線通信條件的情況下實現數據傳輸,所以4G無線通信技術已成為智能電網中有線通信技術的重要補充。

現階段我國移動通信領域正面臨著3G向4G轉型的時期,其不僅為我國無線通信用戶提供了質量高、速度快的移動互聯網、手機電視以及視頻通話等多媒體業務,同時也為我國未來的電力ICT網絡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技術保障,使我國未來的電力ICT網絡模式在新時期不斷向著高帶寬、IP化、多級QoS保障方向發展,而且4G無線通信技術可以利用其豐富、靈活的接入方式來滿足電力ICT網絡無線通信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劉建明.3G和4G無線通信技術在ICT網絡模式中的應用.電力系統通信.2009

即時通信應用范文第4篇

提起即時通信(IM),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年輕人之間的網上聊天工具――其實,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應用即時通信作為其業務運行、內部溝通或客戶服務的工具。即時通信之所以能夠風靡互聯網,從本質上來說是因為它可以使人們擺脫地域的限制、即時地溝通和交流。

企業如何才能很好地利用即時通信這項工具、而不是把它變成一種聊勝于無的IT小擺設呢?

IM的五大好處

很多企業采用了即時通信工具,進行技術支持、客戶服務等工作,這已經成為繼電話、電子郵件之外,企業與外部通信的又一種“新式武器”。

不過,對于在同一組織內部的員工之間使用即時通信,業界始終存在爭論。最常見的質疑是:為什么要用即時通信、而不是直接打內部電話呢?或者扔個小紙條過去?或者也可以發電子郵件?其實,人們對不同通信工具的使用習慣是不同的,因此不同通信工具所適用的情形也有所不同,例如:電子郵件的溝通是非即時性的,所以大多數的使用者會在使用電子郵件進行溝通時說得稍稍詳細些、正式些,好像以前在紙上寫信一樣,還會對郵件的內容進行潤色,這種方式對于給客戶寫正式信函來說當然是合適的,可是,對那些遇到某些問題、急著等回答的來說就未必合適了;電話的溝通是即時的,可是有時則感覺有些隨意,缺乏從思考到通過鍵盤敲出字來的那個轉化的過程;即時通信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綜合了以上兩者的優勢,既保持了書面溝通的形式,又擁有了溝通的即時性,所以自應有其用武之地。

對于企業來說,應用即時通信工具有幾大顯而易見的好處:

一、實現員工之間的跨地域溝通。無論是公司總部的員工、外地乃至其他國家分公司的員工,還是出差在外的員工,都可以借助即時通信實現一對一交流、或者多用戶會話,其成本比電話要低得多,使用也非常方便;

二、非常適用于技術支持等工作場景。技術支持工程師在工作時,可以通過即時通信工具把解決問題的方法一步一步地貼在會話欄中,既準確、又便于保存和查詢;

三、提高小組協作效率。當有一項緊急任務時需要某團隊的人員協同工作時,人們可以通過查看該團隊員工的即時通信在線狀態,迅速、準確地找到需要的員工,而不需要盲目地給該組成員一個一個地打電話,看誰能完成該任務;

四、進行在線培訓、宣講;

五、代替電話會議,實現多用戶同時交流,成本比電話會議低很多。

企業IM部署有秘訣

不過,在評估和部署即時通信系統之前,企業的IT管理者應該首先回答一些問題:你的企業主要希望利用即時通信做什么?你希望對員工的溝通交流活動實現何種程度的控制?需要做活動日志嗎?你是否要對這些日志進行存檔?如何管理企業即時通信的使用者?誰來管理?是否需要把這個即時通信系統與企業現有的防病毒系統集成在一起?這個即時通信系統對企業網絡帶寬和速率的影響程度如何?誰來管理和控制消息服務器?是否采用第三方托管的形式……

歸納起來,企業采用即時通信應該注意的關鍵因素有以下七方面:

身份認證

企業級即時通信應用首先應考慮的因素是,能夠確保那些登錄到即時通信系統上的用戶,其ID和身份是對應的,換言之,要確保是“正確的人”以“正確的口令”、通過“正確的方式”、在“正確地應用”企業即時通信。很多機制可以用來確保登錄者擁有授權,然而許多企業即時通信系統和網關還是選擇基本的認證機制,例如目錄服務,而不是利用即時通信自己的認證系統。

舉例來說,如果你的網絡中已經部署了微軟的Active Directory或者Novell的Directory Services(目錄服務),你應當能夠確保你所部署的企業即時通信系統能夠和這些服務相銜接。這樣就可以幫助你的員工在使用即時通信系統時候,輸入一次用戶名和口令,即能接入網絡中,也能直接啟動即時通信應用。

安全

由于即時通信已經成為非常受歡迎的通信工具,企業員工通過即時通信進行交談也就很常見了。在一些情況下,公司的機密信息――甚至是上個月的銷售數據,或者公司高層的家庭電話號碼等,都有可能通過即時通信進行傳遞。因此,你更需要即時通信系統在消息傳遞過程中提供足夠的安全性能保障,甚至即便是即時通信在內網中傳遞也要有足夠的安全保障。

企業即時通信系統和網關都提供某種級別的安全,不同只在于安全的功能有所差異,常見的主要功能有安全登錄、數字簽名、加密等。

防病毒

即時通信工具最廣泛應用的一種功能,就是在不同用戶間傳遞文件。如同接收電子郵件一樣,你需要確保通過即時通信接收的文件不帶有病毒。

通過間接參與到防病毒體系中,很多企業級即時通信系統提供了第三方反病毒產品的插件,這意味著在很多情況下,你不需要額外付費就可以獲得反病毒功能支持。

日志

在企業內部使用即時通信所帶來的最大的擔憂往往是,員工可能會濫用即時通信工具來聊天,而不是進行和業務相關的溝通。因此,企業即時通信系統和網關采用綜合日志就成為了關鍵要素。在一些情況下,例如在金融行業中,日志功能甚至已經成為硬性的管理規定。

如果你還有特殊的日志要求,那就需要確保所采用的企業即時通信系統擁有這些功能。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日志功能都是一樣的,有些企業即時通信的日志功能更強大,例如對可疑詞句的瞬間關鍵詞日志記錄和檢索。此外,還應當考慮日志信息采用何種格式,大多數企業即時通信系統支持SQL數據庫和其他多種日志格式。

還有一個應當注意的因素是,你的企業即時通信日志是否能夠和郵件日志集成,這將決定你是否能夠更簡單地管理內部日志,簡化系統架構。

特殊功能

雖然所有的即時通信系統都提供基本的即時通信功能,但一些產品還擁有更多的功能,有些功能甚至是你沒有考慮到的,例如:用戶列表的集中式管理,這樣就可以實現在即時通信中發送廣播信息(這對于IT管理員來說非常管用);先進的通知功能,例如和SMS(短信)整合在一起。

如果你已經應用了Web會議系統,那么可以考慮一下你的企業即時通信系統是否也提供了類似功能。此外,更多微小特性的采用,可能并不是作為關鍵業務點,卻能夠極大地提升企業即時通信的用戶體驗。例如,“修改在線狀態”功能不僅可以讓用戶顯示出當前狀態,而且還可以表明用戶所在地,這就讓使用即時通信的員工工作更具效率,也更愿意采用即時通信。

系統需求

通常而言,即時通信很容易被當做對網絡性能要求較低的應用,而且通常情況下也確實如此。但是,和其他的企業級應用一樣,隨著同時在線用戶數的增加,對于服務器和網絡基礎設施的需求同樣會迅速膨脹。

在一個很小的局域網當中,在現有的服務器上增加一個即時通信軟件,對系統性能的影響可能微不足道,感覺不出來。但是對于一個擁有成千上萬用戶的大型機構而言,采用即時通信軟件,就可能要額外增加數臺服務器,這時不僅要考慮即時通信服務器部署所需要的軟件,還要解決瓶頸問題,并不斷保持對軟件的更新。

另一個需要重點考慮的因素是企業即時通信系統對服務器端和客戶端的支持。因為作為一個相對新興的應用,并不是每一個企業即時通信方案都能夠很好地支持所有的平臺、數據庫,以及企業目錄。往往問題會更多地出現在客戶端――客戶端的種類和特性之多,通常總是超過服務器端的。

管理模式

即時通信應用范文第5篇

【關鍵詞】無線通信 干擾消除 軟同步 時鐘偏差

1 概述

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的不斷普及,人們對數據業務的需求日益增多,同時也對無線通信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提升無線通信質量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就是提升無線通信設備的抗干擾能力,使其不斷逼近香農極限。然而由于現實生活中的干擾類型多種多樣,要完全消除干擾是無法實現的,因此可以采用一些其他方法使得干擾消除技術得到更好的體現,例如時鐘同步。在現有GSM系統中,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基站收發臺)之間是不同步的,這使得不同時隙隨機重疊,同鄰頻干擾無法預測和規避,影響干擾消除技術的使用效果;而當BTS之間一旦同步,各時隙之間相互對齊,干擾消除技術的效果可以進一步提升。

目前,時鐘同步的主要方式可以分為基于GPS的硬同步和基于空口測量的軟同步?;贕PS的硬同步準確可靠,但增加成本開銷;基于空口測量的軟同步雖然精度上不及硬同步,但在傳輸質量得到一定保證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完成時鐘同步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它無需額外增加資源,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2 系統工作的基本原理

基于空口測量的軟同步主要分為數據收集、時鐘偏差計算與調整、失步檢測處理三大模塊。數據收集是在現有系統測量基礎上獲得的,無需修改無線通信相關協議;時鐘偏差計算與調整是在基于一定前提假設條件下,對測量數據進行運算得到各節點與基準節點之間的時鐘偏差,并在合適的時間進行同步調整;失步檢測處理是對同步調整后的各節點進行實時監控,以保證整個網絡同步、平穩并有效地運行。其基本流程圖如圖1所示:

3 相關技術簡介

3.1 數據收集模塊

數據收集是整個基于空口測量的軟同步過程的基礎,考慮到網絡的兼容性,最好是在不修改現有無線通信系統協議的前提下獲取需要的相關測量數據。

以GSM系統為例,在切換命令中將“同步指示”的ROT(Rise over Thermal,底噪抬升)設置為1,手機會在切換完成中上報“移動時間差”和“基于超高幀的移動時間差”。同步指示如圖2所示:

同步指示信元具體如下:

ROT:上報觀察時間差(字節1的第3個比特);

0:在切換完成中不包括“移動時間差”和“基于超高幀的移動時間差”信元;

1:在切換完成中包括“移動時間差”和“基于超高幀的移動時間差”信元。

基于超高幀的移動時間差信元如圖3所示:

8 7 6 5 4 3 2 1

基于超高幀的移動時間差信元 字節1

基于超高幀移動時間差內容的長度 字節2

基于超高幀移動時間差值(高位) 字節3

基于超高幀移動時間差值(繼續) 字節4

基于超高幀移動時間差值(繼續) 字節5

基于超高幀移動時間差值(繼續) 字節6

基于超高幀移動時間差值(低位)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

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字節7

圖3 基于超高幀的移動時間差信元

具體如下:

(1)基于超高幀移動時間差值(字節3至字節7);

(2)基于超高幀的移動時間差是以新舊基站間半比特周期的二進制表示:1/2比特周期=24/13微秒;

(3)該值是從移動臺角度上,把舊基站的時間提前量加上舊基站超高幀與新基站下一個超高幀時間差計算而來。

其中,“基于超高幀的移動時間差”就是所需要的測量數據(簡稱MTD)。這種測量數據的獲得方式很簡單,網絡側通過正常的小區間切換即可獲得。

3.2 時鐘偏差計算與調整

時鐘偏差的計算是整個基于空口測量的軟同步過程的核心,其結果準確與否將直接影響同步的效果及穩定性,主要過程如圖4所示:

圖4 時鐘偏差計算與調整過程流程圖

(1)確定網絡中的基準節點?;鶞使濣c是人為設定的,沒有統一標準,可以選擇網絡中最為穩定的節點(如傳輸最穩定的節點或者安裝外部時鐘源的節點),也可以選擇一些對網絡影響較大的節點(如網絡的中心節點或者話務量最大的節點)。基準節點的個數可以是一個或是多個,個數越多,軟同步的效果也就越好。

(2)將兩兩節點之間的測量數據進行分類合并處理。以GSM系統為例,在一段時間內,網絡可以接收到大量的MTD測量數據,先以兩兩節點為單位,將這些MTD測量數據進行分類,然后考慮到MTD測量數據有方向性差異,將節點A到節點B的MTD測量數據與節點B到節點A的MTD測量數據合并統一。

(3)計算兩兩節點之間的時鐘偏差。假設兩兩節點之間的時鐘偏差與時間無關,那么根據數理統計中的方差及回歸分析,可以得到兩兩節點之間的時鐘偏差。

以GSM系統為例,假設節點A到節點B的MTD測量數據有:MTD1、MTD2、……、MTDk。

1)計算MTD測量數據的均值:μab;

2)計算MTD測量數據的方差:

σab;

3)將|μab-MTDi|>σab數據認為是異常MTD測量數據,并把其從MTD測量數據中剔除;

4)對剩余的MTD測量數據重復上述步驟,直至所有剩余的MTD測量數據均滿足|μab-MTDi|≤σab;

5)此時得到的μab即是節點A相對節點B的時鐘偏差。

(4)計算所有非基準節點與基準節點之間的時鐘偏差并進行調整。在得到兩兩節點之間的時鐘偏差后,基于測量誤差的累積效應,計算網絡中各節點與基準節點之間的時鐘偏差,并在一個合適的時間進行調整。

3.3 失步檢測處理

網絡中各節點經過同步調整后在一段時間內可以保持相對同步的狀態,但隨著時間推移,網絡中節點可能出現異常(例如斷電或重啟),或新增節點加入網絡,或現有節點間同步誤差逐漸累積,都會使得網絡相對同步的狀態遭到破壞,從而影響網絡的服務質量和容量。通過建立有效的失步檢測和處理機制,既可以減少已同步節點受到失步節點的影響,也可以盡快使失步節點重新獲得同步。

以GSM系統為例,在同步調整后網絡對接收到MTD測量數據進行周期性統計,發現兩兩節點之間的MTD測量數據大于同步允許范圍后,根據其與周邊其他節點的MTD測量數據判斷某節點為失步節點,并將其與同步節點之間的MTD測量值視為無效,直至失步節點根據前述步驟重新恢復同步。

4 仿真分析與結論

當有用信號和干擾信號在時間上同步時,在突發脈沖中干擾信號相同,根據訓練序列估計的干擾特性對整個突發最有效,此時干擾消除獲得最佳性能。仿真表明,在同步網絡和非同步網絡中,使用干擾消除技術后系統抗干擾能力都能得到提升,但干擾消除對同步網絡性能提升更加顯著,仿真結果顯示使用干擾消除技術應用于同步網絡較異步網絡性能提升約5.5dB。如圖5所示:

此外,同步網絡下可以對任何小區間重疊區域的同鄰頻干擾進行估算,從而能通過動態頻率和信道分配算法最大化地避免小區間的同鄰頻碰撞,極大地提高了頻譜資源的利用率。仿真結果顯示,同步網絡下動態頻率和信道分配算法可提升40%以上的系統容量。

參考文獻:

[1]Timo Halonen, Javier Romero, Juan Melero. GSM, GPRS and EDGE Performance: EvoLution Towards 3G/UMTS[M]. Edition(2nd). Hoboken: Wiley, 2010.

[2]Harri Holma, Antti Toskala. HSDPA/HSUPA for UMTS: High Speed Radio Acces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M]. Hoboken: Wiley, 2006.

[3]盛驟,謝式千,潘承毅.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4]3GPP TS 44.018 V10.2.0. Mobile Radio Interface Layer 3 Specification; 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 Protocol[S]. 20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汕头市| 比如县| 花莲县| 华容县| 苍梧县| 永泰县| 三亚市| 友谊县| 保山市| 明光市| 山丹县| 黑龙江省| 同德县| 界首市| 十堰市| 治多县| 白城市| 都江堰市| 新巴尔虎左旗| 积石山| 青州市| 梁平县| 祁连县| 正定县| 赣榆县| 孟津县| 黔江区| 普兰县| 买车| 海城市| 河西区| 吉首市| 永和县| 连云港市| 光泽县| 北流市| 周口市| 岳阳县| 无为县| 秦皇岛市| 万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