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av,短篇公交车高h肉辣全集目录,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的视频完整版,最近日本mv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首頁 > 文章中心 > 老年慢性病管理

老年慢性病管理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老年慢性病管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老年慢性病管理

老年慢性病管理范文第1篇

【關鍵詞】 社區護理;慢性病管理;老年患者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自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間,我院對社區18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進行護理管理。其中男87例,女93例,年齡55~85歲,平均(673±53)歲。所有慢性病患者中高血壓108例,腦血管后遺癥42例,糖尿病30例。腦血管病康復評估采用Barthel氏指數評分,糖尿病控制率采用1999年WHO標準,高血壓控制率采用2005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版)評估。

12 護理管理方法

121 慢性病宣教 在社區內針對不同的慢性病進行專題講座,宣講健康知識,提高保健意識,同時在社區內舉辦義診活動,開設免費咨詢,發送健康宣傳冊。通過不同形式的慢性病宣教,糾正患者不規律用藥、不愛吃藥、不出現癥狀不吃藥的不良用藥習慣。

122 心理疏導 慢性病的治療是一個長期過程,患者會對治療產生厭煩,以及對疾病治療產生悲觀心理,長期的治療經濟開銷,也增加了思想負擔,從而抵制治療,血壓升高,加重病情。為此社區護理人員對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進行針對性心理疏導,增加對患者的關心,避免患者情緒波動,鼓勵患者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配合治療。同時,還要讓患者家屬積極參與,消除患者消極心理,避免情緒波動。

123 日常護理 日常生活中應糾正患者不良的生活習慣和行為,加強患者遵從醫囑和接受治療的依從性,改善生活方式和節奏,保持充足睡眠,安排正常的生活起居,避免熬夜和勞累,并且適量鍛煉身體,增強抵抗力。同時,讓社區患者認識到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樂觀的心態對治療慢性病的積極作用,且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堅持服藥治療和監測身體各項指標,尤其是對血壓、血糖、血脂的監測[2]。

124 飲食指導護理 針對患者的日常飲食進行評估,使患者了解到不良飲食與慢性病之間的關系,從而糾正不良的膳食結構,并對患者進行科學合理的飲食進行指導護理??刂泼咳諗z鹽量,每日鹽量攝入不超過6 g,少食高脂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和高纖維食物,增加微量元素膳食,每日低鹽低脂低糖飲食,控制進餐量和次數,戒煙戒酒。

125 適量鍛煉身體 社區護理人員建議患者每天堅持適度鍛煉,幫助患者控制體重,增強體質,有助于患者慢性疾病的康復。制定運動項目和運動量,以有氧運動為佳,如慢跑、打球、騎自行車等,建議每天運動1次,每次30 min~1 h,每周運動5~7次,運動的強度不宜過大,以患者感覺合適為宜,運動注意要持之以恒,循序漸進地進行。

126 加強隨訪 在社區內,加強對隨訪患者每周進行血壓血脂血糖檢測。檢測前,通知患者攜帶病歷本、用藥情況本以及醫??ǎ粰z測后,針對患者檢測情況,對比上次檢測隨訪情況,給予相應的用藥指導,并叮囑患者及時復診、用藥、監測,隨訪檢查患者健康情況。對不能到隨訪檢測社區點的患者,社區醫護人員提供患者上門服務。

13 統計學方法 采樣SPSS 16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數據用x±s表示,采樣t檢驗對比,計數資料采樣χ2檢驗。

2 結果

對本文觀察的18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進行為期半年護理管理,患者對自身慢性病知識有所了解,健康康復情況效果較好,同時社區醫院管理更好的掌握患者病情變化情況及用藥情況。本文研究中,護理管理半年的高血壓控制情況、糖尿病控制情況、腦血管病康復評估明顯比護理管理前效果好,詳見表1。

社區護理是一種長期連續的護理模式,本文通過對社區慢性病老年患者進行管理,加強對社區患者的心理護理,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和情緒變化,取得患者及家屬的信任,和諧醫患關系,通過各項社區護理措施,增加患者心理上的認可度和親密度,通過社區慢性病護理管理效果非常明顯[3]。本文研究中,社區護理管理半年后,其高血壓控制情況、糖尿病控制情況、腦血管病康復,明顯比管理前效果顯著。

本文研究中,高血壓患者占慢性病患者的60%,成為護理重點病癥。通過社區慢性病管理后,讓患者了解高血壓,以及如何預防高血壓所引起的并發癥;積極引導患者采取樂觀的心理接受治療;改善生活方式和節奏,加強堅持服藥治療和監測身體各項指標;合理調整飲食習慣,每日低鹽低脂低糖;每日堅持鍛煉身體,增強抵抗力;每周定期到院隨訪,對血壓血脂血糖進行檢測。高血壓控制率在社區護理控制前為4537%,社區護理控制后位7870%,說明社區慢性病管理對老年患者具有指導性意義。

綜上所述,社區慢性病管理對老年患者行慢性病宣教、心理疏導、日常護理、飲食指導護理、適量鍛煉身體、加強隨訪,能夠有效改善社區居民的健康,提高社區老年患者生活質量。

參 考 文 獻

[1] 鞏玉秀,鄭秀霞,姚嵐社區護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23.

老年慢性病管理范文第2篇

【關鍵詞】社區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常規護理;效果

近些年來,老年慢性疾病的發病率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由于此類疾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致殘率、病死率,且需終身接受治療,因而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及身體健康[1]。因此,注重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治療與護理,意義重大?,F為了解健康管理對社區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應用效果,本研究對56例社區老年慢性病患者實施健康管理,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某社區的112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常規組與健康組。常規組56例,男31例,女25例;年齡66歲~78歲,平均年齡(66.8±6.9)歲;病程2年~12年,平均(8.9±1.3)年。健康組56例,男31例,女25例;年齡66歲~78歲,平均年齡(66.8±6.9)歲;病程2年~12年,平均(8.9±1.3)年。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1.2方法常規組患者采取常規日常護理,即日常護理、用藥護理,且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進行監測。在此基礎上,健康組患者實施健康管理,具體內容為:①健康隨訪:對老年慢性病患者進行隨訪,確定隨訪的主要目的、內容、形式及次數。隨訪時了解患者的病情,掌握其對疾病的知識掌握程度,并為其制定個體化的健康教育計劃。②飲食指導:慢性病患者應多吃新鮮的蔬果,尤其是維生素含量高的食物;動物內臟、肥肉、油炸食物等應盡量少吃;控制脂肪與鹽的攝入量,戒煙限酒。③運動指導:引導患者參與體育運動,比如快走、慢跑、打太極拳、健身操等。依據自身情況制定合理的運動項目、時間及頻率等。④心理干預:向患者及其家屬說明保持良好心理狀態對疾病控制的重要性,從而使其保持積極、樂觀的心理,避免負性情緒的刺激。1.3觀察指標對2組患者干預后的疾病知識知曉率、用藥依從性(遵醫囑定時定量服用藥物,定期回院復查)、膳食結構優良率(合理飲食)等[2]。1.4統計學方法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健康組患者的疾病知識知曉率、用藥依從性、膳食結構優良率均高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由于慢性疾病無法徹底治愈,需接受終身治療,因而,患者在病情穩定之后,即可回家休養。但是一些慢性病患者回家后往往會懈怠,不遵醫囑用藥,飲食方面過于隨意,如此一來則無法達到疾病控制的效果,甚至可能會導致病情加劇[3]。因此,強化對社區老年慢性病的護理,顯得尤為關鍵。而健康管理是一種比較科學的護理模式,其通過對社區老年慢性病患者展開健康宣教,如飲食、用藥、運動等,以提高其對治療的配合度與依從性,最終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4]。在本研究中,實施健康管理的健康組患者,護理后的疾病知識知曉率、用藥依從性以及膳食結構優良率均高于采用常規日常護理的常規組,差異明顯(P<0.05)。由此可見,對社區老年慢性病患者予以健康管理,可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識知曉率和治療依從性,值得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黃光宇.健康管理在社區老年慢性病防治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6,25(1):55-57.

[2]陳冬雅,鐘雪花.社區老年慢性病患者在實施健康管理模式后的改善情況評價[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6(18):192-194.

[3]彭柳媚,胡于俊,周子英.社區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36(10):1549-1551.

老年慢性病管理范文第3篇

關鍵詞:老年肺心?。徊∏橛^察;護理

Abstract:Through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measures on patients with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are summarized, to emphasize that only strengthen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observation analysis, strengthening the life, spirit, diet and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the patient guidance and effective nursing care, to improve the patient's condition, reduce the mortality rate to promote the role.

Key words: Senile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Observation; Nursing

慢性肺源性心臟?。╟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簡稱肺心病,是由肺組織、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變引起肺組織機構和(或)功能異常,產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動脈壓力增高,使右心擴張、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臟病。肺心病是老年人的一種常見慢性病,臨床病死率高。通過多年的實踐,筆者通過對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觀察分析,然后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對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肺心病的死亡率有重要意義?,F介紹如下:

1 病情觀察

1.1呼吸的觀察 觀察患者呼吸的頻率、節律、深度及困難程度。肺心病患者呼吸困難加重,呼吸頻率、節律、幅度等都會出現不同的變化,以夜間為甚。阻塞性肺氣腫患者呼吸多為深而慢,呼氣時間延長;間質性肺纖維化者,呼吸多為淺而快;病情嚴重者,可出現呼吸窘迫、緊張、大汗淋漓等情況,甚至可出現潮式呼吸及呼吸暫停。

1.2神志及精神狀態觀察 當患者嚴重缺氧、二氧化碳潴留時,患者呼吸變弱,呈嗜睡狀態。如果呼吸深大且嗜睡為代謝性酸中毒;代謝性堿中毒患者表現為呼吸淺而快,精神興奮、瞻望等;如發現患者出現記憶力及判斷力下降、頭痛、嗜睡或煩躁、神志恍惚、夜間失眠興奮等,則為肺性腦病的先兆。

1.3皮膚黏膜的觀察 皮膚黏膜發紺的程度反映缺氧情況,在口唇、指甲及耳廓表現較為明顯。皮膚潮紅、溫暖、濕潤通常為高碳酸血癥的表現。皮膚蒼白、發紺、濕冷則為休克征象。

1.4用藥的觀察 對于用了鎮靜劑、催眠藥等的患者應注意觀察用藥后是否有抑制呼吸和咳嗽反射的情況;對于應用了利尿劑的患者,除了應觀察患者的尿量外,還應注意觀察患者是否出現低鉀、低氯性堿中毒而加重的缺氧現象發生;對使用洋地黃的患者,應用藥之前仔細詢問患者的用藥史,遵醫囑準確用藥,用藥后要注意觀察藥物的毒性反應,對于洋地黃中毒的患者要及時通知醫生并配合處理;對于使用擴管藥物時,要注意監測患者的血壓和心率情況,發現異常及時通知醫生

2 護理

2.1心理護理 肺心病屬于慢性疾病,患者長期被疾病困擾和折磨,再加上自理能力日漸變差,在心理上容易出現悲觀、恐懼、煩躁、自卑等情緒,還有的因為經濟上的原因,覺得對家庭對親人是一種拖累,如若家里人有煩躁或對其照顧不周的現象存在時,患者極容易會產生厭世和抵觸治療的情緒,不加以疏導往往小則可以影響患者的病情,大則甚至會導致患者出現生命危險,所以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十分重要。首先,護理人員應加強和患者的主動溝通,態度應熱情和藹,取得患者的信賴和親近,和患者運用語言和非語言的交流方式,多患者抱以同情的態度,多聽患者的傾訴,了解他們主要的心理不良情緒并對癥進行疏導,同時,給患者傳遞積極樂觀的正能量,使其能夠在客觀上正視自己的疾病,建立長期和病魔戰爭的必勝信心。與此同時,護理人員也應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告知家屬在患者面前應注意的言語及行為,讓家屬也能積極的參與到患者的治療護理中來,讓患者感受到來自家人的關愛和支持,進一步加強治療的信心。

2.2飲食護理 肺心病患者在飲食上要格外注意,應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的通暢,避免由于排便困難加重呼吸困難。盡量少使用含糖量過高的食物,以免引起痰液增多和痰液粘稠。對于出現水腫、腹水或尿少的患者,應限制其鈉鹽的攝入量。同時還應鼓勵患者少食多餐,進餐前后進行溫水漱口以增進食欲,要保證熱量供應,增加機體營養的攝入,增強機體抵抗疾病的能力

2.3用藥護理 護理人員應嚴格遵醫囑進行用藥,要熟悉各種藥物的不良反應及毒副作用,如需靜脈給藥,液量不宜過多,速度不宜過快、不能隨意調節滴速,以免加重病情。同時,還應注意利尿劑盡可能的白天給藥,以免增加患者夜間頻繁起床而影響睡眠質量,加重心臟負擔。

2.4保持呼吸通暢的護理 治療肺心病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措施就是保持呼吸道通暢。具體方法包括:指導患者進行有效的咳嗽、咳痰;幫助患者翻身拍背,進行引流,促進痰液排出;對于痰液粘稠咳出困難的患者,應給予祛痰藥或超聲霧化吸入等方法稀釋痰液;對于痰多,粘稠不易咳出,有痰堵的患者,應進行吸痰處理,對于呼吸窘迫嚴重出現生命危險的患者在必要時行氣管切開或氣管插管輔助呼吸。

2.5健康宣教 向患者介紹本病的一些相關知識,使患者和家屬了解疾病的發生、發展,使患者能做好長期治療的準備,減少反復發作的次數。告知患者居室要注意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還應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保持室內無煙塵。平時要多注意天氣變化,要及時增減衣物,盡量避免感冒的發生。同時,在病情緩解期,要根據個人的情況進行不同的鍛煉方法,如散步、太極拳、縮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同時告知患者及家屬,一旦出現體溫上升,呼吸困難加重、咳嗽劇烈、水腫明顯或是發現患者表情淡漠、精神煩躁、口唇紫紺嚴重時應立即就診。

肺心病是老年呼吸系統的常見病,隨著肺功能的損害加劇而進一步嚴重,但經積極的治療和做好患者的護理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和精神狀態。

參考文獻:

[1]黃麗萍.慢性肺心病的護理體會[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09,17(4):329-330.

老年慢性病管理范文第4篇

【中圖分類號】R473.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8-0393-02

舒適護理是一種整體的、個性化的、創造性的有效護理模式,它使人在生理、心理、社會、心靈上達到最愉快的狀態,降低不愉快的程度。隨著社會發展及醫療條件的不斷改善,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慢性支氣管炎的老年病人日益增多。由于老年病人生理機能老化,自理能力減弱,加上病痛的長期折磨等,使這部分病人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生理及心理不適,影響治療效果。每個人要達到舒適過程的需求是不一樣的,因此不能用任何儀器來測量,這就對護理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科2012年起將舒適護理運用到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病人的治療護理中,使病人在住院期間獲得滿足感和安全感,減輕了不適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F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慢性支氣管炎病人104例,男64例,女40例;年齡50歲~92歲,平均66歲;1年內反復住院2次以上者23例,反復住院3次者12例,反復感染住院4次以上者5例。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52例。對照組按照常規護理模式進行護理,治療組在常規護理模式的基礎上實施舒適護理。兩組在年齡、性別、疾病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方法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E2]評估兩組病人焦慮度,

2舒適護理

2.1環境舒適護理

創造一個良好的診療環境,各類物品擺放整齊。保持室內空氣清新,通風良好,光線柔和,地面干燥防滑。調節合適的溫度、濕度,濕度保持在50%~60%,以增加病人的舒適感。進行治療前完成晨間護理等工作,避免灰塵飛揚。另外可根據病人的需求,放輕音樂或調好適當的電視節目,并將遙控器置于病人便于取放的地方。為病人準備報紙、雜志及健康教育宣傳冊,使其了解相關健康教育的知識。

2.2 心理舒適護理

慢性支氣管炎的老年病人,由于長期受疾病的反復折磨和醫療費用的壓力,心理障礙發生率較高,其中抑郁和焦慮發生率較高。高齡病人由于生理功能的減退,治療時間較長,療效較差,更易產生緊張、焦慮情緒。每次巡視都應主動與病人交談,耐心傾聽并解答病人提出的問題。積極幫助病人解決身心問題。有學者調查表明,心理舒適需求中服務態度始終是病人的首選。護理人員微笑的服務、關切的眼神、溫柔的話語能讓病人感到溫暖、親切,有利于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促進早日康復;另外,儀表、姿態也會直接影響病人的情緒。各項護理操作應做到穩、準、輕,盡量減少碰擊聲,避免一切不良刺激。發現意外保持冷靜,切忌驚惶失措,大聲呼叫,以免產生消極暗示,增加病人恐慌。

2.3 生理舒適

慢性支氣管炎的老年病人常因咳嗽、咳痰、胸悶、氣短產生極度不適,甚至難以忍受,此時可以給病人低流量持續吸氧,協助其采取舒適臥位,輕叩后背,幫助其排痰。慢性支氣管炎的老年病人一般自理能力下降,護士要注意病人的生命體征變化,親切詢問,主動幫助解決問題。協助病人進餐、飲水、方便等。在病人精神較好的情況下,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進行健康教育。隨時提醒病人注意保暖,謹防感冒。

2.4飲食舒適護理

護士要關心病人在住院期間的飲食,了解病人對飲食的喜好,提供細軟、易消化等符合老年人特點的飲食。并加強與病人的溝通,講解有關的營養知識,告訴病人飲食多元化的方法。對合并其他慢性病的老年病人,在飲食上要結合病人的不同情況給予相應調整。如病人伴有糖尿病,則應避免攝入含糖量高的食物,主食以米、糖類為宜。

2.5健康教育 護士要針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病史的特點,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將支氣管炎的病因、發病規律和防治知識告知患者,讓患者了解有關疾病知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從而促進和提高生活質量。提高他們對疾病的認識,如介紹該病相關知識、

用藥原則和預防措施, 提高患者的遵醫行為, 讓患者明確治療的目的,爭取患者能配合醫護工作,以提高治療效果。

2.6輸液的舒適護理 因老人的心肺功能低下,因此對其輸液要求較為嚴格,特別是要控制輸液速度和輸液量,如輸液速度過快過多,因前負荷在短時間內驟然增加,會導致急性肺水腫,心衰發生,加重病情。所以護士要嚴格掌握用藥速度,宜以30 ~ 40 滴/ m i n 速度滴入。同時要加強巡視,有異常情況即停藥并通知醫生處理。為了避免多次穿剌,可給患者使用靜脈留置針。

2.8給予社會支持

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病人因長期受疾病的折磨,反復住院,昂貴的醫療開支,常常抱怨、自責。社會支持是對老年慢性病最有潛力的資源之一。因此,應定期召開工休會,讓病人及家屬之間互相認識、互相交流,營造一個互相鼓勵、支持、輕松的交流氛圍。同時,對家屬也進行積極的心理疏導,讓家屬能以堅強的毅力面對現實,為病人提供良好的心理、經濟支持,使病人感受到自己仍是一個整體的人、社會的人,滿足愛與歸屬的需求。

3結果

3.1 兩組病人焦慮程度比較

3.2 兩組病人滿意度比較

治療組滿意率達到 98.12%,對照組滿意率為82.16%。

老年慢性病管理范文第5篇

[關鍵詞]舒利迭;慢性阻塞性肺疾??;肺功能

[中圖分類號] R5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721012011)08(b)-080-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發病率和病死率較高,由慢性肺部疾病演變而成。以慢性進展性的不完全可逆性的氣道阻塞為特征,呈進行性發展,主要與肺部對有害氣體或有害顆粒引起的異常炎癥反應有關。COPD患者肺功能進行性下降,患病率和死亡率高,積極的治療對延長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2003年,COPD全球倡議(GOLD)指出,Ⅲ~Ⅳ級COPD或者有癥狀和病情反復加重的患者應規律吸入糖皮質激素以減輕癥狀。筆者收集我院2009年11月-2010年11月收治的穩定期COPD患者60例,采用舒利迭(丙酸氟替卡松,沙美特羅)治療,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09年11月-2010年11月收治的穩定期COPD患者120例,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分會制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中的診斷標準Ⅲ,男73例,女47例;年齡43-76歲,平均(55.3~8.2)歲。入選標準:①根據病史、體檢、胸片、肺功能等檢查,臨床分期為穩定期,嚴重程度為Ⅲ~Ⅳ級;②既往無支氣管哮喘病史,支氣管舒張試驗陰性;③6個月內未口服或吸入糖皮質激素,2周內未應用抗生素;④實驗前停用短、長效支氣管擴張劑48 h;⑤自愿接受試驗。排除標準:①正在使用B受體阻滯劑者;②患有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肺結核、氣胸、肺癌等呼吸系統疾病及精神異常;③有β(sub)2(/sub)受體激動劑過敏史者。將12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齡51-75歲,平均(60.31~12.42)歲;對照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齡50-72歲,平均(59.27~11.63)歲。兩組在性別、年齡和體重指數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囑咐患者戒煙,保持持續低流量吸氧,輔以祛痰,給予抗感染、糾正酸堿平衡、鎮靜、加強營養支持治療,口服茶堿緩釋片0.1g/次,2次g/d,加用鹽酸氨溴索30 mg/次,3次g/d。對病情嚴重的患者酌情使用抗生素。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吸入舒利迭,1吸/次,2次g/d,每次吸畢清水漱口。療程為6個月。在治療期間要少量多餐,進食富有營養的食物增強抵抗力,以高維生素、高蛋白質、高熱量的流質、半流質或軟食為主,補充微量元素和水,少吃產氣食品,預防腸內積氣和便秘。

1.3療效評定標準

①肺功能:兩組均進行肺功能測試,檢測1 s用力呼氣量(FEVl)、FEVI占預計值百分比(FEVI%)和1 s用力呼氣量占肺活量百分比(FEVl/FVC)。②6 rain步行試驗(6一MWD):按照ATS(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指南目于治療前后測定6 min步行試驗距離。③Zuug抑郁量表評分:患者應用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于治療前后自評;以我國常用上限為界,SDS標準分>50分為合并有抑郁情緒。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P

2結果

2.1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本文120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療。兩組治療前肺功能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肺功能均有改善,但是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兩組治療前后6 min步行試驗距離及Zung抑郁量表評分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抑郁量表評分、6 min步行距離均較治療前有改善(P

2.3不良反應

對照組未見不良反應,觀察組有3例出現口干、咽部不適,加強漱口后逐漸緩解。3討論

半數COPD患者存在非特異性氣道高反應性。COPD患者往往存在呼吸道慢性炎癥,伴隨肺通氣、換氣障礙,長期處于缺氧狀態,急性加重期多合并呼吸道感染,在使缺氧更為明顯的同時,還可直接造成血管內皮細胞損害,使內源性溶栓因子活性降低,形成血栓M。治療COPD主要采用支氣管擴張劑。短期使用可使癥狀得到緩解,長期規律使用可預防和減輕癥狀。舒利迭是長效高選擇性吸人性糖皮質激素丙酸氟替卡松與β(sub)2(/sub)受體激動劑沙美特羅的混合劑,其中沙美特羅可激活糖皮質激素受體,加快與丙酸氟替卡松的結合速度,進入細胞核與靶基因起作用,提高丙酸氟替卡松的抗炎作用。丙酸氟替卡松在抗炎的同時還能增加β(sub)2(/sub)受體的合成和轉錄,進而預防氣道重塑,持續吸人β(sub)2(/sub)受體激動劑沙美特羅可減輕降低氣道高反應性、支氣管痙攣,增加纖毛運動,減少降低炎癥介質釋放。同時還能降低血管的通透性,減少液體滲出,降低過敏原導致的氣道高反應性,充分發揮丙酸氟替卡松和沙美特羅的協同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沁水县| 谷城县| 抚顺市| 平泉县| 滁州市| 穆棱市| 广宗县| 庐江县| 卢湾区| 靖州| 石渠县| 苍南县| 宁波市| 蓝山县| 奎屯市| 白银市| 东阿县| 漳平市| 垫江县| 安泽县| 邢台县| 北碚区| 临泽县| 普兰店市| 南乐县| 安仁县| 平谷区| 叙永县| 淮滨县| 柳江县| 平度市| 翼城县| 南宁市| 泰和县| 深水埗区| 宁德市| 武宣县| 江口县| 丰原市| 邻水| 洛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