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商業綜合體消防管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當前,大型商業綜合體的發展越來越快,其集購物、娛樂、餐飲于一身的休閑方式深受廣大人們的喜愛,滿足了人們的各種需求,因而每一天都有許多人聚集在大型商業綜合體之內。正是由于它的特殊性,其有關的消防設計也區別于一般的商業建筑,像《建筑設計防火規范》、《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等規范對于大型商業綜合體的消防設計均不適用。因此,本文的主要內容是:就大型商業綜合體的消防安全疏散問題作一些簡要的分析及提出相應對策。
一、大型商業綜合體的火災危險性以及安全疏散存在的問題
1、 大型商業綜合體的火災危險性
經過一些研究調查,大型商業綜合體的建筑面積比較大,人員密集,并且店鋪分隔與商品布置較為復雜,商品中可燃物較多,這些特點導致了一旦火災發生,人員迅速疏散較為困難,消防及時撲救不便。大型商業綜合體的火災危險性主要以以下兩方面為主。
(1) 功能多、人員密、可燃物雜,以至其發生火災時疏散難度變大。大型商業綜合體內經營的店鋪多,經營者流動性大,難以統一管理,并且經營者缺乏合作及消防安全的意識,一般都是各自為政,電氣設備被廣泛運用,門面裝修施工與違章用火用電較為頻繁,這些均致使了此建筑內相較于一般建筑而言更容易發生火災。
(2) 火災荷載大,燃燒劇烈,煙霧與毒氣較多。商業綜合體內經營的項目種類繁多復雜,大量的商品都屬于塑料、橡膠、木材、棉、麻等易燃、可燃物質,火災一旦釀成,這些商品迅速燃燒,火焰溫度高,燃燒劇烈,而且會產生大量的濃煙,并且會釋放出大量的有毒與窒息性氣體,例如CO、CO2、HCL、NO2、SO2等。
2、 安全疏散存在的主要問題
首先,在大型商業綜合體內發生火災時,由于人員密度相對較大,同時可燃物會迅速燃燒并產生大量煙霧,這些極易使人們產生恐慌情緒,加大人員疏散的難度。而一般的大型商業綜合體所劃定的防火分區面積較大,不符合現行規范的相關要求。其次,管理者較少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缺乏消防管理及安全意識,沒有定時定期的組織消防疏散演習,這些也導致了火災發生時難以有效的讓有關人員進行引導并指揮人們迅速找到安全疏散出口。
二、大型商業綜合體消防安全問題的對策
1、經專家論證科學合理的劃分防火分區
在一般大型商業綜合體中,室內商業步行街部分的各家店鋪大多沒有同步行街分隔,讓步行街成為了一個“亞安全區”,對此需進行專項的安全風險評估。其次,可以將每一家商鋪通過防火卷簾同步行街分隔開來,一旦發生火災就馬上依次放下。倘若火源是在店鋪之內,那么步行街暫時是安全的,室內人員可以通過步行街這個暫時避難通道逃向室外,而如果火源是在步行街之內,人員安全疏散所需要的時間也會比室內安全疏散所需時間更短。
2、 疏散通道的有效管理、人員培訓
火災發生時消防疏散通道是人員撤離最為安全的通道,當然也是唯一的通道。消防疏散通道是否安全暢通直接影響了人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如今商場出于管理方便及安全考慮,一般是將消防疏散通道占用及安全出口緊閉,這樣的做法直接導致了災情發生時人員無法及時安全的撤離,最終釀成悲劇。而要有效的提高人員及時疏散的效率,必須要保證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暢通。當然,在保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暢通的同時,還要保障商場的財產安全及管理便利。對此,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一定要做到在火災發生時暢通無阻,而為了方便平時的管理,可以將安全出口關閉,但絕不可以上鎖,以便在發生險情時人員可以順利的開啟逃生。
其次,商場管理部門還應對員工進行相應的培訓。對員工的培訓應注重兩點:一是培訓員工的消防安全意識。很多火災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員工違規操作、缺乏消防安全意識造成的。只有員工提高了消防安全意識,將消防安全牢記心中,嚴格依照規范規程進行生產作業,如此,便可大大減少火災事故的發生;二是培訓員工火災發生的應急處理能力,提升員工的消防技能,使員工能夠在緊急情況下依照既定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疏散,保障人員的安全。
3、 先進的技術、設備、器材應用于商業綜合體防火設計中
在現代建筑中被廣泛運用的自動噴淋滅火系統、防排煙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等,平常要注意維護保養好這些設施,不然在火災發生的時候,這些設備不但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甚至會在火災發生時成為犧牲品。
在大型商業綜合體的防火設備中,對于防火分區的分隔設施,防火門與防火卷簾是應用最多的的技術設備。而現今,防火卷簾又發展了更多的新產品,例如水幕防火卷簾、簾中簾等,這些新產品不但耐火程度更高,并且安裝、操作均較為簡易方便。當然還有一點要注意,雖然大型商業綜合體中相鄰兩個防火分區之間會用防火卷簾分隔,然而卻因為柜臺的擺放與管理不善,導致防火卷簾在火災發生時難以及時的放下,因此應嚴格規定,在防火卷簾的下方禁止堆放物品。
4、 制定火災應急預案,縮短安全疏散時間
制定完備的火災應急疏散預案,對于縮短人員疏散的時間有著關鍵的作用,可以保障疏散的效率性與安全性。因此,商業綜合體中的商家及相關管理工作人員一定要具備一定程度的消防安全知識,經常性的組織火災安全疏散演習預練,同時保證商家及相關管理工作人員熟悉所有防火單元的安全疏散路線,這樣才能正確有效的引導群眾疏散,充分發揮現場工作人員的引導作用,并且通過這些演習使員工對于制定的火災應急預案有一定的了解,讓商家知道消防安全的重要性,避免商家違規占用消防疏散出口。
結語
大型商業綜合體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標志,在一定層面上反映了城市的發展水平。大型商業綜合體的消防安全對于社會來說是極其重要的,因此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對于人們的人身安全、財產安全有著極大的作用。對此,應進一步完善與健全消防法規及管理制度,并在技術層面上多加論證采用最佳防火方案,以達到預防、防效結合的目的,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 文邦友,傅勤勇,鄭錦. 凱里某商業綜合體消防設計探討[J]. 消防科學與技術. 2013(04)
[2] 伍濤,艾俠.基于商業綜合體中復合需求的動線策略研究[J]. 城市建筑. 2013(07)
[3] 權向科. 淺談對大型商業綜合體防火設計的幾點探討[J]. 四川建材. 2012(06)
關鍵詞:城市綜合體;消防;防火設計
中圖分類號:TU24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科技時代技術的迅速發展,綜合體建筑趨勢日益增強,社會也越來越需要既掌握專業技能水平,又能動手操作的復合型人才。社會綜合體的逐漸大眾化,在進行此類建筑的防火設計時,應當根據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預防做為首要措施,防消相結合"的方案,從全局出發,雙管齊下,把各地的要求及標準進行相互滲透和綜合,就大型的商業綜合體這一特點實施合理地具有針對性的消防設計,在保證安全實用、經濟實用、技術科學的基礎上,預防并且控制由建筑引起的火災與危害,切實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人身安全以及財產安全,為其提供更加舒適安全的購物空間。
在這些商業綜合體內,由于繁多建筑物的布局以及其使用功能的多樣化,給消防的撲救行動帶來一定阻礙。若是建筑設計師在設計中沒有涉及到日后的消防車道,一旦產生火災,消防車便不能向建筑物靠攏,不能進行撲救工作。有關人員要正確處理建筑和登高面之間的聯系,以保證消防工作人員能及時地對災害事故實施撲救。因為這些綜合體獨有的商業性,把防火墻當做防火分隔,對于其通透度、商場的布局以及對商場的管理工作都是極為不利的。如果要使用水幕的效果,就會造成水量過大,對經濟而言也是浪費。這些商業綜合體內的大量人流都依靠扶梯、電梯以及商場水平通道等各種途徑來疏散,只要發生火災,除消防電梯之外的所有電梯都將被停止使用,平常使用的其他一些通道也會被停用,而在這時,樓梯就成了唯一的疏散通道。
一、 對綜合體內消防問題的解決途徑
對于綜合體內消防問題的解決要通過消防防火設計方面入手,主要歸納成以下幾點:消防通道的設置、防火區域的劃分、疏散樓梯的設計、疏散距離的明確、加強誘導疏散設計和消防設施等。
(1)保證內街、消防通道以及疏散道路的通暢
由于綜合體內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繁多,常會給消防作業帶來一定的限制性,若是在設計中沒有涉及到消防車道,只要火災產生,消防車就不能向建筑物靠攏,不能進行撲救行動。有關人員要正確處理建筑與登高面之間的聯系,以保證消防工作人員能夠及時地對災害事故實施撲救。
(2)要做好防火區域的劃分以及防火分隔的工作
防火區域是建筑物內部使用耐火樓板、防火墻以及其他一些防火設施來進行分隔的,是一個局部性的空間,它能夠在特定的范圍內,預防火災向其他建筑部分蔓延,為綜合體創造了一個優良的環境和氛圍。在有關規范中也明確地提出了關于劃分防火區域的標準以及規則。
(3)對安全出口的控制
《商店建筑設計規范》中明確規定每個防火分區的安全出口的數量都要多于2 個,安全出口的位置、數量和疏散樓梯指示牌的設置應在不同方向進行設置。這些具有綜合性特點的建筑物,特別強調其商店的安全出口位置要同其他部分分隔開來,這也是相關法規的硬性要求。這些商業綜合體內的大量人流都依靠扶梯、電梯以及商場水平通道等各種途徑來疏散,只要發生火災,除消防電梯之外的所有電梯都將被停止使用,平常使用的其他一些通道也會被停用,而在這時,樓梯就成了唯一的疏散通道,所以,樓梯的寬度以及樓梯的數量就成為防火設計中的主要問題。
(4)控制綜合體內通道的寬度
水平通道是人們到達疏散出口或者樓梯間的常用辦法,然而,城市綜合體這種建筑內部,通道是人們實施疏散的主要途徑,這里提到的通道指的是建筑內部的柜臺或者是貨架所分隔出來的走道,與其他走道不同的是它缺少了一些防火保護。盡管在有關規范中明確指出了通道的標準寬度,但由于不盡相同的商業模式,導致在實際操作中,形成了一定范圍內的困擾矛盾。近些年來,隨著此類綜合體數量的不斷增多,一些地方已經出臺了一些相關政策,制定了相應標準,列出各種綜合體建筑布局方式及通道設置情況,對通道最小凈寬度作出了具體的規定。
(5)加大控制疏散距離的力度
確保建筑物內的人員安全的通往無災區域的主要辦法就是有效地控制疏散的距離,可以分為從房屋內最遠的一點到達門口、從門口到達實施疏散的樓梯口、從樓梯口到達室外無災區域等的距離。有關規定嚴格提出了設計時對于疏散距離的控制的具體標準。但是由于在裝修裝飾的途中,其設置貨架等物的形式極為多樣,促成商店的面積大,行走時間長,但是對這些卻沒有明確的數據標準的要求規范,筆者認為,由于綜合體內的貨架等物體對于發生火災時人員的疏散,通道的疏通等有著不見形跡卻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筆者建議相關部門盡早制定相關制度。
綜合體內的疏散樓梯要按要求施工,應當是封閉型或者防煙的樓梯間。應該把實施疏散的樓梯設計在商場周圍封閉的樓梯間內,能夠自然采光、也省略了前室空間。
(6) 加強對疏散設計以及消防設施的誘導
1、為了方便在發生火災的夜晚,或者是煙氣的濃度較大等情況下實施緊急的逃生避險措施,相關部門應該在疏散通道、門口以及安全出口等特殊地點,安裝顯眼的指導標志以及事故燈,比如"安全出口"標識,加強對誘導疏散的設計。對于地下商場這種特別的商業模式,在設計時還應當在疏散通道的地上,設置可以發光的提示標志。2、吸入過量的濃煙是人員在火災中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設置防煙排煙設備,對于保證人員的安全逃離有著重要的作用。3、防火門的安裝。安裝防火門對于保護建筑阻斷、個理貨員,確保人員疏散起到重要作用。4、自動滅火系統的設置。其對于火情的延緩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為疏散人員逃離火災現場提供了寶貴的時間。
結語
城市綜合體是一種規模宏大、人口密集、使用功能及布局復雜多樣、撲救作業難以實施、火災風險大的建筑,由此,在對于此類合體建筑的消防設計實施建造時,應該嚴格的根據我國的相關法規和準則實施相應建設,從全局出發,雙管齊下,把各地標準進行綜合,對于城市綜合體特有的性質實施有針對性的消防設計,在保證安全實用、經濟實用、技術科學的基礎上,預防并且控制由建筑引起的火災與危害,切實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人身安全以及財產安全,為其提供更加舒適安全的購物空間。
參考文獻
[1]周波.超高層建筑的施工現場消防系統方案設計及現狀[J].安裝.2011(06).
1 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人員疏散特點
1.1人員構成復雜
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從業人員及顧客數量眾多、成分復雜,個人消防安全素質和逃生自救能力參差不齊。特別是一些行動能力較差的老人、兒童、孕婦、殘障人士等弱勢群體疏散更為困難。
1.2人員密度大
大型商業綜合體屬于公眾聚集場所,平時特別是節假日進行購物、休閑、娛樂的人流集中、密度大,一旦發生火災,勢必造成疏散困難。
1.3不熟悉疏散路線
對于大多數顧客來說,他們對建筑內部的環境和疏散路線并不熟悉,一旦發生火災,往往成為“無頭蒼蠅”,不知道向哪里疏散。
1.4火災時人員心理行為復雜
人在火場中會產生驚慌不安、恐懼、判斷失誤、沖動與僥幸等特殊心理和心態,如果再加上火災突發、建筑結構復雜、人員擁擠或疏導不力等情況,就會成為嚴重干擾自我逃生和安全疏散的重要因素。
2 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人員疏散面臨的問題
2.1疏散路線復雜
大型商業綜合體中各類店中店、場所眾多,加之經營需要經常進行裝修改造等,必然導致建筑內的疏散路線錯綜復雜、蜿蜒曲折、不易辨識,同時也給疏散指示標志的設立帶來困難與不便。
2.2疏散指示標志不明顯,導向性差
大型商業綜合體往往裝修精美,甚至對疏散通道或安全出口進行過度裝修,在疏散通道及給類場所內的疏散路線安裝廣告燈箱、懸掛廣告牌等行為不僅遮擋了部分疏散指示標志,還弱化了疏散視覺效果,導致疏散指示標志不明顯、疏散引導效果差。
2.3恐慌、從眾心理易帶來重大傷亡
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規模龐大,人員深入其中往往不易辨識方向。火災發生時,由于人們對火災的恐懼,以及自身逃生自救能力的不足,往往大腦中一片空白,感到生命受到威脅,表現出焦慮狀態,產生恐懼感,導致心情緊張,失去基本的判斷能力,喪失理智。疏散逃生時,由于從眾心理,容易發生人員一窩蜂涌向一個方向、一個安全出口逃生,導致擁擠、踩踏,造成不必要的傷亡。極端情況下,甚至出現跳樓逃生等危險行為。
2.4日常管理不到位,影響人員疏散
一些大型商業綜合體的經營者或管理者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不同程度的存在消防安全意識淡薄,消防安全責任制不落實,消防安全管理、宣傳、培訓教育不到位,消防設施、器材、消防安全標志未保持完好有效,占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員工上崗前未經過消防安全教育培訓,未定期組織滅火疏散預案演練等現象。一旦發生火災,安全疏散設施不能正常發揮作用,從業人員不能引導顧客進行疏散逃生,就會導致人員傷亡。
3 大型商業綜合體安全疏散設計需要引起重視的環節
3.1總平面布置及滅火救援設施
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在進行選址及總平面設計時,除了不應布置在甲、乙類廠(庫)房,甲、乙、丙類液體儲罐,可燃氣體儲罐和可燃材料堆場附近,與周邊建筑之間以及綜合體內的各個單體建筑之間應滿足規范的防火間距要求以外,還應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相關規定設置消防車道、救援場地和入口、外墻上供消防救援人員進入的窗口等,便于人員疏散及滅火救援。
3.2防火分區劃分
防火分區劃分是建筑防火設計的重要環節,目的是與一旦某處建筑發生火災,將其控制在一個分區之內,防止蔓延,以利建筑內的人員疏散,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其面積大小主要是根據建筑性質、類型以及建筑耐火等級來確定。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的耐火等級除單層的耐火等級可以采用二級外,其余均應采用一級耐火等級。防火分區的最大面積及防火分隔構造等要求均應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相關規定。
3.3平面布置
為便于及時疏散和保障人員疏散的安全性,需要注意綜合體中幾類特定場所的平面布置。一是兒童游樂廳等兒童活動場所應布置在首層、二層或三層,若該綜合體為高層建筑,此類場所應設置獨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樓梯,若為多層建筑,條件允許時也要設置獨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樓梯。二是劇場、電影院、禮堂至少應設置1個獨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樓梯。三是會議廳、多功能廳等人員密集場所宜布置在首層、二層或三層,且一個廳、室的疏散門不應少于2個。四是歌舞廳、錄像廳、夜總會、卡拉OK廳(含具有卡拉OK功能的餐廳)、游藝廳(含電子游戲廳)、桑拿浴室(不包括洗浴部分)、網吧等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宜布置在首層、二層或三層靠外墻的部位,不宜布置在袋形走道的兩側或近端,確需布置在地下一層時,地下一層的地面與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應大于10米。
3.4安全出口與疏散樓梯
安全出口、疏散樓梯與場所疏散門的數量以及疏散走道、疏散樓梯、疏散門、安全出口的各自總凈寬度是確保人員安全疏散的關鍵,必須經過精確計算來確定。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的每個防火分區或一個防火分區的每個樓層,其安全出口的數量不應少于2個,安全出口和疏散門應分散布置,相鄰兩個安全出口以及每個房間相鄰兩個疏散門最近邊緣之間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5米。疏散樓梯應為封閉樓梯間或防煙樓梯間,特殊情況下也可采用室外疏散樓梯。條件允許時,樓梯間應通至屋面,且通向屋面的門或窗應向外開啟。疏散樓梯應盡可能地在建筑四周靠外墻處設置,利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來保證樓梯間防煙、排煙的可靠性。若確因疏散距離不夠而必須在建筑中心部位設置疏散樓梯時,應按照防煙樓梯間的標準進行設置,并盡可能的不讓兩個防火分區共用一部疏散樓梯,以防止發生火災時兩個防火分區內的人員同時涌向共用的疏散樓梯,造成擁擠、踩踏而導致傷亡。設置在建筑中心部位的疏散樓梯通到建筑的地上一層后,還應設置與營業區完全分隔開且絕對安全的避難走道直通室外,以保證人員疏散的安全。
3.5疏散指示標志與火災應急照明
建筑物內設置燈光疏散指示標志與火災應急照明,可以有效的幫助人們在濃煙彌漫的不利情況下,及時識別疏散位置和方向,迅速沿疏散指示標志順利疏散,避免造成傷亡事故。實踐表明,在復雜建筑內要確保安全疏散,必須要保證疏散指示標志清晰,數量足夠,設計和布置要統一。同時,要注意的是,對建筑內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應符合以下規定:對于疏散走道,不應低于1.0lx;對于人員密集場所,不應低于3.0lx;對于樓梯間、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難走道,不應低于5.0lx。另外,在營業區及場所的主要疏散路線的地面上還應增設能保持視覺連續的燈光疏散指示標志或蓄光疏散指示標志。
關鍵詞:高層商業綜合體 消防性能 設計
在高層建筑設計中,考慮到高層建筑具有特殊性,因此消防性能設計往往會成為整個設計工作的重難點。高層商業綜合體是高層建筑的代表之一,是集餐飲娛樂、消費休閑于一體的綜合性場所,一旦出現消防安全問題,不僅會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更會對人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因此在當前情況下,需要進一步開展有關高層商業綜合體消防設計問題的研究,以強化建筑的防火安全性能。
1.工程案例簡介
A項目為高層商業綜合體,其主要功能包括:大型商貿、綜合配套、停車庫等幾部分。A項目分為地下二層、地上六層,其中地下二層為地下停車庫及設備用房,地下一層至地上六層為商貿、綜合配套等。A項目中間用可開啟的采光中庭連接,并于建筑東西兩側環形坡道為車輛提供條件,在建筑頂部同樣設有停車位置。
A建筑屬于高層建筑,耐火等級為一級,主要根據GB50016-2014規范中的相關內容展開消防設計工作。A建筑的建筑體量較大,根據總長度、寬度及建筑面積布置安全疏散。在安全疏散設計中,嚴格控制直通疏散走道的房建疏散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例如,針對位于兩個安全出口之間的疏散門,其一、二級的直線距離約為40m,而在第三級,其直線距離應保持在35m左右。總體而言, 直通疏散走道的房建疏散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應該滿足具體的級別需要,并根據最大觀察距離,確定安全出口的尺寸、大小,使其滿足防火規范要求。
(2)消防設施。在A項目設計中,共配備了若干消防設備,包括自動噴水滅火裝置、氣體滅火裝置、手提滅火器等。其中市內消防用水主要依靠地下室消防泵房提供,并于A項目地下二層設置了消防水池,保證了該消防系統的有效用水。同時于A建筑頂部設置消防水箱,該水箱的體積約為18m?,負責供給消防用水。
2.具體消防性能設計思路研究
根據A項目消防性能設計經驗,共總結出以下幾點:
2.1防火分隔
2.1.1地下部分
在A工程項目中,地下部分的消防設計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地下一層借助現有設計下沉廣場、通道等進行分隔,將每個區域的面積嚴格控制在20000O的范圍內。同時,直接將防火墻設置在建筑基礎、框架、梁等主要承重結構上,并保證其耐火極限大于等于防火墻的耐火極限。(2)保證防火墻橫截面中心線的水平距離天窗端面不大于4.0m。(3)下沉廣場和下沉庭院內增加直通地面的通道,其寬度與地下空間內待疏散的人員相適應。(4)采用防火卷簾分隔下沉廣場、下沉庭院以外的中庭。
2.1.2地上部分
(1)建筑體塊大需要整體考慮消防疏散安全,采用防火墻分隔或采用耐火完整性大于等于3.0h的防火玻璃進行分隔,并保證相關部件滿足規范要求,對于必須要開敞連通的地區,需采用防火卷簾分隔,但防火卷簾需滿足規范要求的耐火時間;對于地上部分,應該根據規范劃分防火分區,設有自動滅火系統,防火防區面積可增大一倍,每個分區面積不大于4000O;若防火分區面積超過4000O,則每個防火分區需要按照防火單元進行設計。
2.2安全疏散
(1)結合A項目的實際相關規定,在安全疏散設計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建筑的安全系數問題,疏散人數應該按照每層營業廳建筑面積乘規定的人員數量進行計算。例如,對已地下第二層,人員密度約為0.56人/O左右;地下第一層,人員密度約為0.60人/O左右;地上第一、二層,人員密度為0.43~0.60人/O;地上第三層,人員密度為0.39~0.54人/O;對于四樓及四樓以上建筑,其人員密度為0.30~0.42人/O。同時,針對商場內的人員密集地區,不易在窗口、陽臺等位置封閉式金屬欄桿,并保證陽臺、窗口風位置能根據其實際高度適用輔助疏散逃生設施,這一點也是A項目在設計中高度重視的問題之一。
(2)在A工程中,每個防火分區不少于2部樓梯,每個分區根據規范規定人員分布計算最小疏散寬度,樓梯段寬度與樓梯間門的寬度基本相同。為保證防火效果,需要在相鄰防火分區間設置甲級防火門,該設施不僅能疏散人群,也能對火勢蔓延產生控制作用。
(3)要嚴格控制一層中部樓梯間與室外區的距離,該距離應該不大于30m,保證人員具有足夠的逃生時間。
2.3建筑保溫設計
(1)A項目在構建建筑內、外保溫系統過程中,主要采用燃燒性能為A級的保溫材料,基本不使用 、 級保溫材料。在設置保溫系統時,要保證保溫系統基層墻面的耐火極限滿足防火規范的具體要求。
(2)在設計A項目建筑外墻保溫系統時,使用建筑外墻采用保溫材料與兩側墻體構成無空腔符合保溫結構體,并保證該結構體的耐火極限滿足防火規范的要求;而如果保溫材料燃燒性能為 、 級時,保溫材料兩側墻體均應使用不燃燒材料。
(3)除了住宅建筑與人員密集的場所建筑外,其他建筑應該滿足以下要求:①建筑高度大于50m時,保證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為A級;②建筑高度處在24m至50m之間時,保證保溫材料的燃燒性不低于 級;③若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m,則保溫材料燃燒性能要不低于 級。
2.4消防設施
(1)在A項目中,屋頂處設置高位消防水箱,并注重管理,確保該水箱能儲存至少20min的消防用水,以應對可能出現的消防問題。同時對該水箱做好安全性檢查,保證水箱在任何時間都具有良好的運行能力。
(2)A建筑在設置防火分區后,在每個分區都設置了相應的自動噴水滅火裝置,并保證系統快速響應,以有效縮短噴淋系統啟動時間,控制火災規模。
(3)在亞安全區每隔50m的位置設置消火栓,并在室內消火栓箱內設置消防軟管卷盤與滅火器。最后根據國家的相關要求,A項目聯合消防部門建立二級標準消防站,并合理設置消防站的位置,保證在發生火災的3min內,消防人員能抵達現場并開始救援。
結束語:
主要研究了高層商業綜合體消防性能化設計的相關問題,并結合實際工程案例,對其消防設計的具體思路進行了研究。總體而言,高層商業綜合體消防設計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綜合考慮消防技術、管理規范等多方面的要求,能以國家規范等為指導標準,不斷優化建筑消防結構,最終為強化建筑整體性能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艷娣.建筑消防設計理念的創新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6,16:113-114.
[2]黃晉奕.三線城市商業地產綜合體設計探究――以河源商業中心購物mall為例[J].低碳世界,2016,16:121-123.
【關鍵詞】城市綜合體;電氣設計;管線
引言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城市綜合體不斷涌現。所謂城市綜合體是指以建筑群為基礎,融合商業、辦公、酒店餐飲、公寓住宅、綜合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城中之城”。其一般具有建筑體量大、用電量大、建筑功能復雜等特點,因此,其電氣設計工作難度也較大。本文結合城市綜合體的特點,通過實際工程對城市綜合體的建筑電氣設計進行了分析與總結。
一、案例概況
本建筑物總建筑面積 277293.96 平方米, 有三棟塔樓,建筑物總高 196.60 米,裙房總高 34.10米。地下共二層, 地下一層主要為停車庫、設備房及人防, 地下二層主要為停車庫、設備房及人防。地面一至八層為裙樓,1~2層為停車庫、商業各塔樓出入大堂及部分公共配套,3~8層為商業及部分公共配套,8層以上為3座塔樓,其中,3號樓功能為準五星級酒店、公寓,4號樓功能為公寓,5號樓功能為辦公。
二、綜合體電氣設計特點及遵循的原則
首先,城市綜合體內部交通大多采用通道樹型體系設計,人流通道、消防疏散等相互聯通,為綜合體服務的系統及系統的管線通道具有較復雜的關聯性,系統、管道等既要服務于各自的建筑功能單元,同時又要與其他的建筑功能單元發生聯系。
其次,各建筑功能單元可能屬于不同的產權人,同時又劃歸不同的物業公司進行管理。因此為其服務的各電氣系統、變配電所、安保機房、電信機房等電氣用房也相應獨立。
再次,由于建筑功能單元之間相互關聯,尤其是人流通道、消防疏散等關聯性,為其服務的系統及這些系統的管線通道也必然有一定的關聯性。比如,疏散走道照明系統、安防系統、消防報警系統等,它們除需為各自服務的建筑功能單元服務,同時也需要與其他建筑功能單元發生關系。這些在電氣設計上表現為系統線纜通道的相互穿越借用、系統前端的通信關聯等。因此,城市綜合體的電氣系統、管線通道、設備機房設置可遵循以下原則。
1、按物業管理權屬的范圍來確定電氣系統、管線通道、機房的分屬。不同物業權屬單元的電氣系統、管線通道、機房不能發生混用。同一個物業權屬下的不同功能單元的設備可以共用電氣機房,但機房內設備應根據服務建筑功能單元不同分開設置。
2、按綜合體不同功能劃分電氣系統、機房。即應分別按商業、辦公、酒店、住宅、公寓等功能進行分類劃分。各自功能單元應有相應為之服務的電氣系統、機房,不同功能單元原則上不能混用,除非這些不同功能單元共屬于同一個物業。
3、電氣機房應該盡量深入負荷中心,以減少線路長度,降低線損,同時也避免因線路過長而給機電管網綜合造成麻煩,另需滿足建筑凈高的要求。
三、10/0.4KV變配電系統
本工程按酒店、商業、辦公、公寓四個不同建筑功能單元劃分變配電系統、變配電所,本工程具體設計方法如下。
1、負荷分級
根據《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 - 95 2007 年版)、《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16 - 2008)規定,一級負荷包含本工程的消防負荷;商業的超市的經營管理計算機系統、超市營業廳備用照明;酒店的經營及設備管理用的計算機系統用電、宴會廳、餐廳、廚房、康樂設施、門廳及高級客房等場所的照明用電、計算機、電話用電;本工程的走道照明、值班照明、警衛照明、障礙照明用電,主要業務和計算機系統用電、安防系統用電、電子信息設備機房用電、客梯用電、排污泵、生活水泵用電。二級負荷包含酒店負荷中除一級負荷以外的其他負荷;商業和辦公部分中的自動扶梯,超市空調用電。三級負荷包含除一、二級負荷以外的其它電力負荷及一般照明等。
2、用電指標
本工程用電指標按以下考慮:酒店為100VA /O,公寓為80 VA /O,辦公為100 VA /O,商業為140 VA /O,地下車庫為30 VA /O。本工程合計變壓器裝機容量為19600 KVA,變壓器總裝機密度為70.7VA/O。
3、高低壓配電系統運行及供配電方式
考慮到本工程用電量較大,為了保障供電的可靠性,高壓擬采用從市電站提供的二路10KV電源供電。 高壓配電系統采用單母線分段運行方式,中間設聯絡開關,平時兩路10KV電源同時分列運行,互為備用,當一路電源故障時,通過手/自動操作聯絡開關,由另一路電源負擔二級以上全部負荷。高壓主進線開關與聯絡開關之間設電氣聯鎖,任何情況下只能有兩個開關處于閉合狀態。
低壓配電系統采用各變壓器單母線分段的運行方式,中間設聯絡開關,正常情況下變壓器分列運行,當一臺變壓器故障時,經負荷調整后,聯絡開關手動合閘,另在各母線段的進線主開關與聯絡開關之間設聯鎖機構,任何情況下只能有兩個開關處于閉合狀態。
低壓配電系統采用220/380V放射式與樹干式相結合的方式,對于單臺容量較大的負荷或重要負荷采用放射式供電。較重要一級負荷、消防負荷采用雙回路供電,在末端配電箱處自動切換。
4、 變配電所
根據本綜合體建筑單體功能分布及物管劃分,在地下一層設置酒店、商業、辦公、公寓 4座變電所。為了滿足供電半徑需求,在5#樓三十一層避難層設置 1 座變電所。變壓器選用 SCB10干式環保低損耗變壓器。
5、應急電源系統
時性為保障供電可靠性,本工程選用 3 臺分別為 800KW、800KW、1280KW功率的自啟動柴油發電機組作為一級負荷中的消防負荷和其他重要負荷的備用電源,發電機的容量按平時需確保的負荷與火災時需繼續工作的負荷中較大選擇。火災時分區域切斷所有與消防無關的負荷,確保消防用電可靠性。柴油發電機組的儲油間日用油箱按 3~8h小時用油,且總量不超過1立方米設置。酒店柴油發電機組在室外設置有 10 立方米的油罐,可滿足酒店柴油發電機組(800kW)40小時以上的用油量。
四、照明系統
照明設計時盡量考慮節能,自然采光良好的場所充分依靠自然光,根據該自然光照度自動控制開關或調光。停車場、商業、酒店的公共走廊采用BA分三組按時段控制。樓梯間等處的照明平時采用自熄式節能開關控制。酒店的大堂、宴會廳、多功能廳等采用智能照明系統控制。本項目車庫采用LED光源,其它照明主要采用三基色T5 高效光源。
樓梯間、疏散走道、主要出入口、地下車庫和避難層等設疏散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消防中心、變配電室、發電機房、消防設備房等火災仍需堅持工作的場所的照明100%為備用照明。公共走廊、電梯廳、車庫等按工作照明20%的比例設置應急照明。
五、管線敷設
根據物業管理權屬、建筑功能單元分橋架敷設。除吊頂內采用封閉式橋架,普通負荷電纜沿有孔型電纜托盤敷設,礦物絕緣電纜采用梯架敷設,其它消防負荷電纜采用有防火保護的金屬管或封閉式金屬線槽敷設。
六、結束語
城市綜合體結構復雜,其電力負荷類型多樣化,給建筑電氣設計帶來了困難。合理的城市綜合體電氣設計不僅要保障其安全、可靠,還應更加經濟、環保,這些都要求建筑電氣設計者從整體出發,對整個項目電氣系統要有明確思路,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好城市綜合體的電氣設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