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多彩的民間藝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民間藝術教育;幼兒;作用;應用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改革開放不斷深入,更多的人開始崇尚外來的、現代的文化和藝術,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民間優秀文化藝術的傳承。作為未來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在吸取外來文化的同時,通過開展民間藝術教育來繼承和發揚祖國優秀的文化藝術,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
一、幼兒民間藝術教育
民間藝術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重要內容,它是勞動人民直接創造或在勞動群眾中廣泛流傳的藝術,體現了人類最基本的審美觀念和精神品質。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民間藝術是生產者的藝術。”意思是說,民間藝術是植根于勞動和勞動者的。幼兒民間藝術教育是在民間藝術的眾多門類中篩選出最典型、最有代表性,與幼兒日常生活相接近的、具有鄉土氣息的能為幼兒所接受的民間藝術教育內容。如:民間文學(童謠與童話、神話、寓言故事、諺語與謎語等),民間音樂(歌曲、舞蹈、樂曲等);民間美術(繪畫、年畫、手工、刺繡、剪紙、泥塑等),都可以用在幼兒各類活動中對幼兒進行民間藝術啟蒙教育。
二、民間藝術教育對幼兒全面發展的作用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民間藝術作為其間一支瑰麗奇異,散發著濃郁的民族氣息和活力,它產于自然,內容豐富多彩。在幼兒園開展民間藝術教育,是為繼承和發揚傳統優秀的民族文化,激發民族自尊心,培養幼兒對民族文化、民間藝術的興趣、情感和審美能力的一種素質教育。
1.提高幼兒的民族意識
民間藝術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他是反映勞動人民對生活的感受以及愛憎,他以豐富的內容對人們進行道德文化的教育。民間藝術豐富多彩,特別是民間文學,它記載著中國歷史上很多英雄人物,例如:“鄭成功、屈原、岳飛”等民間文學絢麗多姿的內容像一股股甘泉滋潤著幼兒的心田。在幼兒園里進行民間文學欣賞教學活動中,不但讓幼兒了解了“屈原、岳飛”等一個個民族英雄的故事,同時也激發了幼兒愛祖國、愛家鄉、愛人民的情感。
2.增強幼兒的審美能力
民間藝術教育不僅讓幼兒了解了民間藝術初步的風格形式,擴大了藝術修養的視野,而且在進行民間藝術教育活動中,孩子們對音樂、剪紙、畫畫等知識技能有所提高,更萌發了幼兒對民間藝術的興趣和初步的感受意境美、形式美的能力。
在音樂活動中我們應選擇一些符合幼兒審美特點的經典音樂作品,例如《小兔子乖乖》《我的好媽媽》等。幼兒的審美具有直觀性和形象性等特點,他們只對生動形象、具體直觀的事物產生興趣、萌生美感。在水墨畫的活動中,引導幼兒去發現生活中的美,運用自己的已有經驗進行審美活動,掌握美的規律,表現美的藝術。
3.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藝術》中指出:“教育工作者的任務在于發現每個受教育者身上最美好的東西,不去學校里的條條框框限制他們:鼓勵獨立工作--創造。”因此老師要給幼兒自由的空間,讓幼兒去大膽地做,大膽地想,創新的潛能才能夠得到發展。例如:在進行民間陶藝活動時,孩子們用泥巴創造性地做出了許多自己喜歡的東西,有的還把它編成故事來講,想像力非常豐富;在美工區角活動中,他們用玉米皮編出許多“小鞋墊”、“小花”、“小魚”等自己喜歡的作品。由此可見,民間藝術活動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想像和創造空間。
三、民間藝術教育在幼兒園的應用
民間藝術以活生生的感性形態存在于時空之中,能讓幼兒產生豐富的構想,給幼兒以真的啟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在我們身邊有不少可供開發與利用的教育資源,雖然民間藝術形式資源豐富,但是可以在幼兒園使用的民間藝術活動內容較少,而且比較零散。許多幼兒園也有一些涉及民間藝術的活動,但都沒有相應的教學內容和要求,可供幼兒園借鑒的資料也少之又少,更使人憂心的是,民間藝術教育資源用于發展幼兒健全人格方面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就這些問題而言,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生動有趣的教育教學活動
幼兒園民間藝術教學活動是教師根據民間藝術教育設計的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幼兒學習的活動,是班級集體或小組性的學習活動。例如我在實習看到的一節課《陶瓷藝術》,以“美麗的陶藝”為主題活動,通過收集各種各樣的陶藝品、交流與討論有關陶藝的知識、參觀并調查陶藝品的制作過程、嘗試動手制作等一系列活動,激發幼兒對陶藝的興趣和熱愛,使幼兒對中國陶藝有較全面的感知和理解。
2.豐富多彩的區角活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過程是教師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過程。”幼兒的知識是在操作與探索中通過自身的活動獲得。現在的許多幼兒園都開有區角活動區,區角是一個沒有局限的地方,幼兒可以在里面盡情的活動。現在幼兒園里的區角活動有很多種,如游戲區、美工區、表演區、圖書區等一些活動區域。
在游戲區,可以運用家長、教師收集大量的民間玩具放進游戲區,并且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安全因素等進行整理。例如陀螺、沙袋、風車、木板、降落傘、冰棒棍等適合游戲的材料。這些材料可塑性強,可以千變萬化,來源于一代又一代有的生活,所以深受孩子的喜愛,他們按照自己的意愿,可以一物多玩,充分發揮了孩子的創造力。在美術區可以放進橡皮泥、彩色紙、彩帶、碎布頭和大量的農村自然材料,讓幼兒通過畫、剪、貼等進行簡單的工藝操作,在這里進行民間藝術教育活動,讓孩子漸漸流露出對民間藝術的迷戀,在活動過程中讓幼兒盡情的享受民間藝術美的熏陶。
3.融入幼兒一日生活當中一日生活皆教育,幼兒園的生活環節也是民間藝術教育的重要途徑。老師應該把民間藝術滲透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使幼兒在每天的幼兒園生活活動中,時時處處都能感受到民間藝術,讓民間藝術教育更加生活化。例如在幼兒入園時,播放一些瑯瑯上口的民間藝術童謠以及婉轉流利的民間藝術兒歌等給幼兒欣賞,讓幼兒帶著愉悅的心情進入幼兒園;飯后散步時給幼兒講述民間故事;午睡后,民間音樂伴隨著幼兒起床、穿衣……課間操時讓幼兒在民樂、民歌的伴奏下做韻律操、武術操等。讓民間藝術教育與幼兒的一日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做到情景化、生活化。
民間藝術是中國文化寶庫中一顆燦爛的明珠,是中國藝術中的一朵奇葩,它娛樂性強,內容豐富,具有游戲性、趣味性、教育性等,深受幼兒喜愛,且能因陋就簡,就地取材。因此讓幼兒學習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教育活動不僅培養了幼兒的創造力以及智慧潛能,而且也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幼兒良好個性品格的形成,增長了幼兒對祖國家鄉及周圍人的積極情感,讓幼兒的心靈得到和諧
地發展。
參考文獻:
[1]趙玉蘭、藺江如、張赤華、劉娟,走進民間藝術世界—幼兒民間藝術教育研究[G].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3]張淑妮.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開發與運用.河南幼教.2008
【關鍵詞】 民間藝術 幼兒 美術
中國民間工藝美術絢麗多彩,受到幼兒的青睞。在幼兒園開展民間藝術活動,讓幼兒感受民間繪畫藝術的精華,不僅能使幼兒在現代文化氛圍中吸取民族文化的精華,而且能擴大孩子們的眼界,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播撒民間藝術的種子,這也是現代幼兒園藝術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一、讓民間藝術在幼兒園環境中閃光――萌發幼兒感受美的情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和條件。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環境不僅是幼兒賴以生存的因素,也是一個重要的教育資源,是對幼兒進行全面教育活動的基礎。我們在教育教學中把民間藝術滲透于環境布置中,創造與美術教育相適應的富有民間藝術氣息的環境,進一步萌發幼兒感受美的情趣。
1、創設環境,潛移默化。
創設良好的環境,裝飾具有民間繪畫藝術特色的墻面和空間美,對于幼兒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為此,我們根據主題創設濃郁的民間藝術氛圍,使幼兒通過環境創設,接受潛移默化的熏陶,加強美的視覺感受,培養幼兒對美的事物的敏感性,引發幼兒對美的向往。例如:在樓梯旁邊布置成農家樂園,在走廊的墻上張貼十二生肖的民間剪紙,將具有民俗特色的風箏掛在窗戶上,一張張請貼賀卡、樹葉書簽、地墊地毯和一個個靠墊、瓷碗被擺放于教室的主題墻角,多姿多彩的京劇臉譜掛在墻壁上,在室外區域中布置了一幅巧奪天工的“年年有余”的畫面,還在門柱上上掛了龍頭、燈籠,門框上貼上了對聯等,這些無不透出濃厚的民間藝術氣息,讓幼兒產生了興趣,誘發了熱情,使幼兒身臨其境、潛移默化,不但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還培養了他們熱愛祖國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主動參與,體驗感受。
環境是實現教育意圖的重要中介,要讓幼兒從小接受多元美術教育的熏陶,就要發揮幼兒園環境創設對幼兒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結合實際,我們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幼兒美術作品也成為環境創設的一部分。一幅幅形象生動、色彩紛呈的圖畫在幼兒園的連廊里,一幅幅美妙的刮畫刻畫在班級的樓道口,一幅幅奇妙的染紙、剪紙在班級的畫欄中,一幅幅有趣的豆畫、沙畫,像一朵朵奇葩盛開在幼兒園的畫苑中,一只只精美的玩具小制作便展現在我園作品的展示臺上,展現在幼兒們的面前,使他們又一次感受到民間藝術的多姿多彩,進一步激發起幼兒對民間藝術的興趣,對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興趣,從而萌發了幼兒對民間藝術的表現情趣。
二、讓民間藝術在幼兒園活動中亮彩――激發幼兒表現美的欲望
民間藝術進入幼兒園課程的內容,不是純粹的在現有的課程中加入新的成分,而主要是對原有的課程內容的呈現和實現采用一種新的視角,把部分課程內容同現實生活和民間藝術結合起來,使課程內容與民間藝術的學習在同一過程中綜合地進行,使其真正成為一個生活化、趣味化和綜合性的過程,使民間藝術真正達到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目的。
1、圍繞主題,構建網絡。
有組織有系統的知識,有利于幼兒學習和掌握,我們把幼兒學習的內容設計成單元形式或構建成網絡結構,讓各部分內容之間相互聯系,相互鏈接,形成系統化,讓幼兒循序漸進,不斷深入。如在主題“迎新年”中,結合這一主題美術活動,先讓幼兒欣賞雙魚太極盤子、藍色印染花布、傳統現代服飾紋飾對比、京劇臉譜內容、年畫、中國娃……,形成了關于傳統裝飾畫的大單元,幼兒進行了一單元后對傳統的裝飾畫有了一個較全面的認識,再讓幼兒進行裝飾畫,在構圖、選色上夯實了幼兒的繪畫基礎。在這樣的主題網絡進程中,孩子們的表現技能得到不斷的提高,表現內涵得到了不斷豐富。
2、結合生活,挖掘本土。
“生活”是孩子們創作的源泉,只有走進孩子的生活,才能讓我們的孩子真正去體味生活的美,創造和諧的美。在大力倡導“教育回歸生活”的今天,我們充分認識到本土民間藝術特有的價值。我們的孩子生活在乍浦這一座千年古鎮,有著豐富的文物資源、人文資源和環境資源,如山灣漁村的民族風情、九龍山的民間傳說、拆遷戶的古老用具、古鎮上的人文景觀等,我們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三、讓民間藝術在幼兒園美術中添彩――提高幼兒創造美的能力
學習本身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幼兒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培養需要循序漸時,也需要一個不斷鍛煉和培養的過程,結合式教學正因把握這一特征,以不同方式、不同題材來表現同一內容,使幼兒似曾相識,輕松接受教育,“寓教于樂”。
1、故事童謠,推波助瀾。
在民間流傳著許多古老故事“九龍山的傳說”、“精衛填海”等,讓幼兒從家中帶來彩圖故事,邊看邊講邊繪畫,讓幼兒感受傳統民間傳說中人物畫的色彩、造型的美感,增添幼兒繪畫的興趣和信心。童謠的特點是形象生動,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可以邊念邊畫。它既可以開拓兒童的視野,又可以啟迪兒童的智慧,培養兒童的想象力,對兒童知識面的擴大,能力的培養,情感的熏陶,美感的啟迪,都有一種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是伴隨孩子成長的好伙伴。我園結合特色活動,重點開展了童謠與繪畫結合的教學方式,給予幼兒很大的空間與想象。
2、區域游戲,不斷提升。
區域活動之所以受到幼兒的喜愛,就是它能為幼兒提供較寬松地自由發揮空間。俗語說:“豐富的想象才是創造的翅膀”,因此,我們注重探索多樣化指導方式,為幼兒提供充分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機會,激發幼兒創造美的欲望。
3、豐富材料,激發創造。
有了豐富的材料,有了多重的選擇,幼兒才能把自己的欣賞經驗給予充分地表現。我們充分挖掘周圍的自然物:如我們乍浦山上的松果、樹葉;海邊的鵝卵石、沙子、貝殼;農田里的稻草、麥稈、豆子、土豆、黃瓜、狗尾巴草等,孩子們看到這些常見的東西,拿在手中愛不釋手,讓他們自由地想象、盡情地發揮。在幼兒的手中漸漸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同時,我們還充分利用廢舊材料,如服裝廠的邊角布料、紙盒;生活中的電線、啤酒瓶、草席、麻袋、蛋糕盒、西瓜皮、葫蘆……讓幼兒通過嘗試,激發了幼兒再創作的積極性,把自己的作品變成五彩繽紛的手工藝品,讓幼兒的技能得到進一步提升。
通過實踐,讓我們越來越感到民間藝術教育內容的博大精深,如何在幼兒園美術教育中更好地挖掘和利用民間藝術資源,如何讓民間藝術在幼兒心中發芽生根?還有待于我們進一步探索、研究,絕不僅僅囿于以上的些許做法,它需要我們為此傾注更多的精力與汗水。愿通過我們的努力,使我們的民間藝術之花更具魅力,讓民間藝術在我園散發出奪目的光彩!
【參考文獻】
[1]朱幕菊《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
[2]楊景芝《美術教育于人的發展》人民美術教育出版社.2002年
關鍵詞:民間藝術;茶葉包裝;綠色設計
民間藝術符號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無論是精美的剪紙藝術還是精致的壁畫工藝,抑或是精湛的雕刻技藝都是對民間藝術符號的不同闡釋。從文化角度來說,民間藝術符號是從豐富多彩的民俗中分離出來的,其將大眾化的民俗標志簡化為不同形式的藝術符號,使其以藝術的形式而長存并在無聲中訴說著古老的歷史文化。因而,民間藝術符號又是一種信息傳達載體,其因獨特的文化歷史內涵與信息傳達功能成為了設計行業的新寵,為茶葉包裝設計注入了新鮮血液。
1民間藝術符號概述
1.1民間藝術符號的產生
民間藝術符號是在幾千年的文化傳承中逐步形成的,在歷史的長河中其以大自然與人類社會生活為原型創造了豐富多彩的藝術符號,并且每一符號標志都反映了一定的社會背景、物質生活水平以及文化認知程度。因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民間藝術符號又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征。不同時代背景下的民俗藝術符號也有所不同,但卻都是一脈相承的,都是人類意識文化的產物。
1.2民間藝術符號的特征
1.2.1象征性
民間藝術符號是從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肥沃的土壤中漸漸演變而來的,其包含著濃厚的藝術文化因子,每一民間藝術符號都散發出傳統文化的魅力之光,也蘊含著不同的文化意蘊。“擎天一柱”、“三足財神”以及“陵道神羊”都是民間藝術符號的典型標志,精致的紋飾與奇特的造型以及精巧的工藝,在民間藝術符號的史書里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擎天一柱又叫華表柱,一般立于大型建筑群之前,其周身以云龍紋為底紋,上部插以白色的雕花石板,其頂部則立著龍頭神獸,造型宏偉壯觀,既象征著皇家權威莊嚴不可侵犯,又將古代先進的雕刻藝術烘托得淋漓盡致。陵道神羊是以我們中華民族的吉祥物獬豸為原型而創作的,其是古代神話中的一種神獸,獨角、龍首、獅尾、牛身,因其善于判斷明辨是非而成為了“法”的象征,一般放置于法院門口,陵道神羊的別致造型以及暗含的法制之寓意使其成為了民間藝術符號的標桿。而三足財神則是以少了一條腿的蟾蜍為原型雕刻而成的,其以金色涂滿全身,頭頂八卦、背披北斗七星,嘴叼兩串銅錢的模樣呈現在大眾眼前,象征著財源滾滾富貴吉祥之意。總而言之,每一民間藝術符號在形成之初就被賦予了相應的文化意味,寄寓著人民大眾的美好愿望。
1.2.2民族性
民間藝術符號來源于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其與所處的時代背景以及地理因素息息相關,并且沾有我們中華民族文化元素的濃厚氣息。所以,民間藝術符號的民族性特征也顯現出來了。而民間藝術符號也因其獨特的東方造型和色彩因子,在世界藝術符號之林中熠熠生輝,備受推崇。中國結、剪紙、泥塑、木偶、竹編以及皮影都是我們民間藝術符號的物質化體現,并打上了濃厚的地域文化烙印。同一民間藝術符號在不同地區所呈現出的藝術特征也有所差異,但卻都在無形中折射出我們中華民族藝術文化的璀璨光芒。例如,中國結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編織方式,受地域文化差異的影響,其顏色與圖案造型都會有所不同,紅色、藍色以及黃色的中國結所寄寓的象征意義卻都是大同小異,都預示著吉祥富貴之意,變化多端的編織手法以及精巧別致的圖案造型彰顯了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審美藝術品味。
2民間藝術符號在茶葉包裝平面設計中的具體應用
2.1文字符號
文字是包裝設計中最為常見的藝術語言,而隨著文字藝術的發展,文字書法也成為了包裝設計中的藝術表達形式。茶葉作為中國的形象代表,其包裝設計自然也應該與其氣質相符。茶葉包裝設計也以文字符號為切入點,結合茶葉的清新樸實之質,利用漢字的空間組合形式、方形結構以及書法藝術對茶葉包裝進行了風格化的定位設計。眾所周知,我國的文字符號造型復雜,橫撇豎直、方方正正的結構形式,頗具韻味。茶葉包裝設計中也引入了民間藝術符號中的文字意象之美,例如,西湖龍井的茶葉包裝設計以“龍”字為著手點,將龍紋圖案作為茶葉包裝的主要背景,并以藝術字體的形式將“西湖龍井”進行放大化展現,從而既凸顯了西湖龍井在茶葉中的“霸主”地位,又提升了茶葉包裝的品味檔次。另外,茶設計師也會利用不同漢字的空間組合形式以及其結構特征,對茶葉包裝設計進行整體布局,以凸現茶葉包裝設計濃郁的中國特色。
2.2圖案紋飾
民間藝術符號的表達形式多種多樣,圖案紋飾也是其藝術符號的一種。每一歷史時期均有其特定的圖案紋飾,商周時期的青銅圖案、秦漢時期的織錦圖案、唐代的唐三彩陶器圖案、宋代的緙絲圖案、元代的織金錦圖案以及明清的景泰藍圖案,雖各有不同,但卻都是我們中華民族藝術符號的典型代表。其中,圖案紋飾這一民間藝術符號在茶葉包裝中的應用亦是屢見不鮮的。例如,五云山的信陽毛尖其包裝以青銅圖案中的云紋和幾何紋為基本元素,利用意象形變的原理,在包裝上描摹出了層層疊障的五朵云,并以遙相守望的姿勢將云的舒展之態刻畫得入木三分,既烘托出了五云山信陽毛尖的高雅之氣,又營造了一種寧靜怡人之境。總而言之,圖案紋飾作為一種傳統文化元素其造型多姿多彩,對于茶葉包裝設計而言可謂是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
2.3水墨元素
水墨元素不同于其他民間藝術符號,一墨一汁,一點一染盡顯中國風。而水墨元素也因其所渲染出的深邃意境以及獨特的人文魅力而被廣泛地應用到現代設計之中。茶葉包裝設計對于水墨元素的應用更是數見不鮮,筆墨元素點染下而形成的空靈意境對于淡雅的茶文化而言具有鮮明的襯托作用。例如,福建烏龍茶的包裝設計,以濃墨與淡墨漸變的形式潑灑出烏龍茶水浸泡的樣子,并以大筆如椽之勢勾勒出茶壺的形狀,然后又以滴墨的形式將“茶”字行云流水般展現出來,而烏龍茶的雋永之質也被深沉的水墨元素闡釋得淋漓盡致。此外,“計白當黑”的水墨元素設計手法在茶葉包裝中的應用也是極為普遍的,設計師通常會運用畫中留白的手法,將茶文化內涵與文化藝術韻味滲入到交融的水墨中,并以虛實相生的表現方式,將茶葉包裝進行留白處理,突出茶葉包裝的風格定位,從而使其與水墨元素實現相得益彰的融合。
3民間藝術在茶葉包裝平面設計中的展望
3.1深入挖掘民間藝術中的文化內涵
近年來,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眾的審美文化意識也逐日見長,大眾的消費理念從傳統的物質消費需求向精神文化需求轉變。通俗來說,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其不僅僅關注產品的實用價值,更多的是其所包蘊的文化價值。具體而言,消費者不僅要求茶葉包裝能具備保護茶葉的基本功能,同時也應該具有一定的藝術欣賞價值。但是,縱觀我國的茶葉包裝設計,雖然引入了民間藝術符號這一元素,然而設計師卻沒有從根本上對茶葉與藝術符號進行文化藝術內涵的深層分析,更沒有將茶文化內核融入到茶葉包裝設計中,進而導致我國的茶葉包裝設計陷入了名不副實的尷尬境地。所以,設計師在進行茶葉包裝設計時,應該以茶文化內涵為立足點,根據民間藝術符號的不同特色,將其圖案紋飾、書法藝術以及水墨元素漸漸地滲入到茶葉包裝設計中,并以不同茶葉的不同人文屬性,對藝術符號進行選擇性的擷取,使茶文化內涵、藝術符號標志以及茶葉包裝設計三者在融合中實現統一。
3.2積極引入現代包裝的藝術設計手法
民間藝術符號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在幾千年的文化傳承中才形成了燦爛多姿的藝術符號。然而,在物欲橫流的現代社會里,傳統文化卻呈現日漸沒落的趨勢。尤其是當今的年輕人對于傳統文化缺乏基本的認知,連民間藝術符號的表達形式都不甚明了。所以,茶葉包裝設計師應該結合現代藝術設計的手法對茶葉包裝中的民間藝術符號進行創新性設計,以此吸引大眾的眼球。首先,設計師應該以優秀的包裝設計為借鑒,從中汲取先進的設計經驗,利用民間藝術符號中的特色因子,對茶葉包裝進行個性化設計,使其從琳瑯滿目的包裝中脫穎而出。而后,設計師也應該率先引用時尚潮流元素對茶葉包裝進行突破性設計,以當下流行的顏色與材質甚至圖案造型為藍本,將民間藝術符號進行改編應用,從而使茶葉包裝設計更加貼近大眾的審美需求,進而在無形中促進民間藝術的傳播與弘揚。
3.3踐行低碳節能理念進行綠色環保設計
工業文明的迅速發展,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但是生態環境卻日益惡化。而隨著人文主義的覺醒,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換取經濟發展的理念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抵觸,現代人開始思考人與自然間的和諧相處方式。于是,低碳節能的環保理念開始盛行,綠色設計也應運而生。因而,設計師在利用民間藝術符號進行茶葉包裝設計時,應該以茶葉包裝材料的安全環保屬性為出發點,選取能溶解對環境無害的材料,擯棄傳統的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同時,設計師也應該以踐行適度設計原則,反對過度設計,結合茶葉包裝的特色,采擷相應民間藝術符號對包裝進行簡潔化設計,堅決摒棄“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浮華設計。另外,設計師也可以利用科學技術手段對茶葉包裝進行簡約設計,使同一茶葉包裝適用于不同的茶葉物質形態,進而設計出攜帶方便、安全環保、便于回收的茶葉包裝。
參考文獻
[1]李承華,董德麗.談民間美術對中國現代平面設計的幾點啟示[J].美與時代,2004(8):58-60.
[2]李玥.關于我國民間美術符號在當代平面設計中的運用研究[J].青年文學家,2012(1X):101.
[3]張林燕,姚文婷,姚屹東.中國民間美術符號在當代平面設計中的運用研究[J].中國包裝工業,2014(24):60.
[4]易中華,邱毛毛.梅山民間藝術典型符號在安化黑茶包裝設計中的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5(21):80-81+83.
作文1:中國傳統文化——剪紙
剪紙,大家都聽說過,剪窗花就是剪紙的一種,剪紙是公元前1600—1100年開始的。西漢時,傳說漢武帝的龐妃去世后,皇帝思念不已,于是請術士用麻紙剪了龐妃的影象為其招魂,這大概是最早的剪紙。
至現在發現得最早而且有據可查的是新疆吐魯番火焰山附近,先后出土了五幅南北朝團花剪紙、對馬團花、對猴團花、金銀花團花、團花、八用形團花。
剪紙是中國最普及的民間傳統裝飾藝術之一。大約因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見、適應面廣而普遍受歡迎。在過去,人們經常用紙做成各種各樣的物像和人像,與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禮上燃燒,這一習俗在中國境外有時仍可見到。剪紙可用于點綴墻壁、門窗、房柱、鏡子、燈和燈籠等。也可為禮品作點綴之用。
剪紙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我們要把它發揚光大!
作文2:中國傳統文化——剪紙
中華傳統文化豐富多彩,但我最感興趣的是剪紙。
舅媽會剪各種各樣、奇形怪狀的窗花,非常漂亮,我很羨慕,于是纏著舅媽教我剪一些簡單又漂亮的窗花。那天,舅媽拿出兩把剪刀和兩張白紙,要教我剪一個“喜”字。舅媽讓我把紙對折,再寫上半個“喜”字,然后慢慢地剪下來。一開始,我怎么剪都剪不好看,在舅媽的幫助下,我終于剪出了一個大的“喜”字,我喜出望外。舅媽不但會剪“喜”字,還會剪“鳳凰”、“喜雀”、“蝴蝶”、“小魚”、“小鹿”……個個栩栩如生,讓人愛不釋手。
媽媽還特意讓我上網查找了一些有關剪紙的資料。原來剪紙藝術是從唐代一直流傳到今的,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藝術。有些人,還能把一張張普普通通的紙,剪成一張張“花草樹木”、“山山水水”、“活潑的小孩”、“年邁的老人”等等,真是太神奇了。
剪紙不僅豐富了我的課余生活,還訓練了我的動手能力,更發揮了我的想象力,設計出一張張美麗的剪紙。
作文3:中國傳統文化——剪紙
中國是個古老的國家,傳統文化更是源遠流長,豐富多彩。有民間工藝陶瓷,民族藝術戲劇,國畫,風俗習慣端午節賽龍舟,元宵節鬧花燈等等,不過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間藝術剪紙了。
剪紙是中國的民間藝術瑰寶,是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看了讓人羨慕不已,嘖嘖稱贊。剪紙的內容包含著濃濃的生活氣息。鳥,蟲,魚,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這些人們熟悉而又熱愛的自然景觀成了人們剪紙的花樣。每逢過年過節或喜事臨門,人們都要剪一些“福”、“喜”、“壽”等貼在窗戶上,門上來表示慶賀。
瞧,這幅剪紙作品多有趣呀。一只穿著彩衣的小老鼠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他的眼睛滴溜溜地搜索著四面八方,生怕被人發現它在偷燈油。可是老天像和他作對似的,葫蘆里的燈油全流到地上了,小老鼠以最快的速度,從燈臺上跳下來趴在地上,伸出那利劍似的舌頭貪婪的舔著地上的燈油,那滑稽的樣子真是逗人喜愛!
剪紙藝人剪得十二生肖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連外國人也嘖嘖稱奇,豎起大拇指一個勁的來夸贊。十二生肖被印成郵票飛到世界各地,讓全世界的人都來認識中國博大精深的剪紙文化。
太精美了!它體現了民間藝人的心靈手巧,他是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展示,是民間傳統文化的結晶。我也想像民間藝人一樣剪出一副精美絕倫的剪紙作品,送給外國的小朋友,讓他們了解中國的剪紙藝術,讓剪紙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
作文4:中國傳統文化——剪紙
中國是個古老的國家,傳統文化更是源遠流長,豐富多彩。有民間工藝陶瓷,民族藝術戲劇,國畫,風俗習慣端午節賽龍舟,元宵節鬧花燈等等,不過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間藝術剪紙了。
剪紙是中國的民間藝術瑰寶,是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看了讓人羨慕不已,嘖嘖稱贊。剪紙的內容包含著濃濃的生活氣息。鳥,蟲,魚,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這些人們熟悉而又熱愛的自然景觀成了人們剪紙的花樣。每逢過年過節或喜事臨門,人們都要剪一些“福”、“喜”、“壽”等貼在窗戶上,門上來表示慶賀。
瞧,這幅剪紙作品多有趣呀。一只穿著彩衣的小老鼠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他的眼睛滴溜溜地搜索著四面八方,生怕被人發現它在偷燈油。可是老天像和他作對似的,葫蘆里的燈油全流到地上了,小老鼠以最快的速度,從燈臺上跳下來趴在地上,伸出那利劍似的舌頭貪婪的舔著地上的燈油,那滑稽的樣子真是逗人喜愛!
民間藝術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的價值
1.有利于現代藝術設計的民族化發展
民間藝術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的應用,首要明顯的作用是能夠促進現代藝術設計的民族化發展,而這也正是現代藝術設計發展所急需的。在藝術設計的發展中,如果要讓我國藝術設計作品在國際中具有較高的聲譽與地位,單純地模仿他人是萬萬不行的。這里并不是說不能借鑒西方國家中的藝術設計理念,因為借鑒其他國家的先進經驗與發揚本土文化對于藝術設計的發展同樣重要,而是說在借鑒西方藝術設計的過程中不能盲目地照搬或者全盤“西化”,應在重視借鑒西方藝術設計經驗的基礎上突出本土文化的重要地位。民間藝術具有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并且飽含著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對民間藝術的借鑒與應用有助于我國藝術設計在發展過程中樹立對本土文化的信心,并使藝術設計作品體現出民族特色。
2.有利于豐富現代藝術設計中的設計素材
我國現代藝術設計在近些年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但是其消極影響使現代藝術進入了發展迷茫期,主要體現為能夠信手拈來的設計素材以及設計源泉在不斷減少,藝術設計者的設計思路也在不斷枯竭,這種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現代設計藝術的進一步發展。面對這一情況,許多藝術設計理論研究者正面臨著一個重要的課題,即如何使當前的藝術設計在符合當前社會生活理念的基礎上實現對當代人相對浮躁空虛的生活狀態的滿足。而尋根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有效策略。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域、各民族人民在自身民族文化的影響下創造了思維獨特、風格多樣的民間藝術,而民間藝術的設計理念、設計造型、色彩運用、材料選用等都能夠為現代藝術設計帶來啟示,只要現代藝術在發展的過程中尊重民間藝術、重視民間藝術,民間藝術就會為現代藝術設計提供豐富的設計素材。
民間藝術在現代設計藝術中的借鑒方法
1.對民間藝術的直接應用
民間藝術經過了較長時期的發展與沉淀,所以許多形式和內容已經被固定下來,這就是民間藝術的程式化特征。民間藝術的程式化固然會使藝術設計作品顯得單調,但是能夠給予藝術設計欣賞者最直觀的民族文化認知,并且民間文化中的許多表現形式已經具有了一定的水平,所以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的直接應用具有可行性,而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是進行合理的選擇,即要求藝術設計者能夠對藝術設計作品要表達的思想有清楚的認識,從而使現代藝術設計元素與民間藝術設計元素能夠在表現形式和內涵方面實現真正的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