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燙傷急救處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磷酸肌酸;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
【中圖分類號】R25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526(2012)04-0089-01
MIRI是在短時間心肌血供中斷,一定時間內血供恢復,原缺血心肌發生與血供恢復前比較,產生更加嚴重的損傷[1]。因為在心肌細胞在心肌缺血時凋亡數增加,在以后的再灌注時,誘發的炎癥反應會使這種結果加重[2]。筆者對PCr預處理DM大鼠MIRI的保護作用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160只雄性SD大鼠(上海斯萊克實驗動物有限公司),體重量250~300g,平均285.2±8.6g,隨機分成8組(D1~D8),再選取60只正常大鼠為對照組,隨機分成3組。SD大鼠高脂飼養28d后,給予鏈脲佐菌素(STZ,購自美國Sigma公司)50mg/kg腹腔注射,制作DM模型,D1與D2為2周與8周DM假手術組;D3與D4為2周與8周DM心肌缺血再灌注(MIR)組;D5與D6為2周DM+PCr單次及分次預處理組;D7與D8為8周DM+PCr單次及分次預處理組。對照組C1為假手術組,C2為MIR組,C3為MIR+PCr單次及分次預處理組。
1.2 方法:假手術組大鼠開胸不結扎冠脈;大鼠結扎-放松冠脈左前降之;D5及D7組大鼠結扎冠脈前給予PCr1g/kg腹腔注射;D6及D8組大鼠每d給予PCr0.2g/kg腹腔注射,持續5d,其他處理同MIR組。心肌缺血30min再灌注2h后處死大鼠。通過血糖、尿量及飲水量對DM模型進行評估,并對血流動力學參數進行記錄,測定心肌高能化合物含量及電競對心肌與線粒體超微結構進行觀察。
1.3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3.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t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有顯著差異性,提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DM組血糖、飲水量及尿量均增高,體重及血清胰島素含量均降低,各項與對照組比較,p<0.05,均有顯著差異性,有統計學意義。
心肌缺血30min、再灌注1h、2h時,預處理組LVSP與+dp/dtmax下降幅度與LVEDP升高幅度均小于MIR組幅度波動,相互比較,p<0.05,均有顯著差異性,有統計學意義。兩種預處理方法對血流力學無顯著影響(p>0.05),無統計學意義。
C2、D3、D4組心肌纖維排列與C1、D1、D2組比較,明顯較紊亂、斷裂,線粒體腫脹變性及核染色質凝集,相互比較,p<0.05,均有顯著差異性,有統計學意義,D4組較C2、D3組損傷嚴重。C3、D5與D6、D7與D8的心肌纖維、線粒體損傷與C2、D3、D4組比較,明顯減輕,相互比較,p<0.05,差別有統計學意義。
D1、D2組ATP含量低于C1組,C2組ATP含量低于C3組,D2組ATP含量低于D1組,D3組ATP含量低于D5、D6組,D4組ATP含量低于D7、D8組,相互比較,p<0.05,均有顯著差異性,有統計學意義。
C3組能荷值高于C2組,D1組能荷值高于D2組,D5、D6組能荷值高于D3組,D8組能荷值高于D4組,相互比較,p<0.05,均有顯著差異性,有統計學意義。
C3組PCr的含量高于C2組,D3組PCr的含量高于D4組、低于D5組,D7、D8組PCr的含量高于D4組,D5組PCr的含量高于D6、D7組高于D8組,相互比較,p<0.05,均有顯著差異性,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心肌缺血再灌注常常導致心肌損傷嚴重加劇,有缺血再灌注損傷產生。PCr預處理可減輕大鼠缺血再灌注損傷并改善腸功能[3]。可能是通過清除氧自由基,使SOD活性增強及脂質過氧化反應減弱,Bcl-2蛋白表達增強與Bax、Caspase-3蛋白表達降低,造成Baal-2/Bax比值升高,從而抑制細胞凋亡。本組試驗采用高脂飼養聯合STZ注射,復制出DM模型,具有三多一少的典型癥狀與血糖升高、胰島素降低等特點;結扎冠脈復制MIR模型。結果顯示,PCr預處理可改善正常與DM大鼠MIR過程中的心功能,D1、D2組ATP含量低于C1組,C2組ATP含量低于C3組,D2組ATP含量低于D1組,D3組ATP含量低于D5、D6組,D4組ATP含量低于D7、D8組,C3組能荷值高于C2組,D1組能荷值高于D2組,D5、D6組能荷值高于D3組,D8組能荷值高于D4組,說明PCr可使缺血心肌中的ATP及PCr含量提高,增加能荷值,從而使缺血心肌能量狀態改善,通過維持細胞膜與線粒體膜的穩定性,可起到保護心肌作用。單次與分次預處理均可對糖尿病MIRI起到保護作用,但單次預處理可明顯增加心肌高能化合物含量[4]。2周DM 大鼠對MIRI的敏感性與正常大鼠比較,未有顯著增加,8周則增加顯著。綜上所訴,PCr預處理DM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具有保護作用。
參考文獻
[1] 周麗昉,高長斌.磷酸肌酸對大鼠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損傷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1,(09) 117-118
[2] 孟祥雁,包曉群,羅媛媛,高長斌. 磷酸肌酸對大鼠缺血再灌注損傷心肌線粒體MDA、SOD和Ca2+表達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0,(10) 89-91
任何細小的物體或液體,哪怕是一粒沙子或是一滴洗滌劑進入眼中,都會引起眼部疼痛,甚至損傷眼角膜。
急救辦法:首先是用力且頻繁地眨眼,用淚水將異物沖刷出去。如果不奏效,就將眼皮捏起,然后在水龍頭下沖洗眼睛。注意一定要將隱形眼鏡摘掉。
絕對禁止:不能揉眼睛,無論多么細小的異物都會劃傷眼角膜并導致感染。如果異物進入眼部較深的位置,那么務必立即就醫,請醫生來處理。如果是腐蝕性液體濺入眼中,必須馬上去醫院進行診治;倘若經過自我處理后眼部仍舊不適,出現灼燒、水腫或是視力模糊的情況,也需要請醫生借助專業儀器來治療,切不可魯莽行事。
扭傷
當關節周圍的韌帶被拉伸得過于嚴重,超出了其所能承受的程度,就會發生扭傷,扭傷通常還伴隨著青紫與水腫。
急救辦法:在扭傷發生的24小時之內,盡量做到每隔一小時用冰袋冷敷一次,每次半小時。將受傷處用彈性壓縮繃帶包好,并將受傷部位墊高。24小時之后,開始給患處換為熱敷,促進受傷部位的血液流通。
絕對禁止:不能隨意活動受傷的關節,否則容易造成韌帶撕裂,恢復起來相對比較困難。
流鼻血
鼻子流血是由于鼻腔中的血管破裂造成的,鼻部的血管都很脆弱,因此流鼻血也是比較常見的小意外。
急救辦法:身體微微前傾,并用手指捏住鼻梁下方的軟骨部位,持續約5~15分鐘。
絕對禁止:用力將頭向后仰起的姿勢會使鼻血流進口中,慌亂中勢必還會有一部分血液被吸進肺里,這樣做既不安全也不衛生。
如果鼻血持續流上20分鐘仍舊止不住的話,患者應該馬上去醫院求助于醫生。如果流鼻血的次數過于頻繁且毫無原因,或是伴隨著頭疼、耳鳴、視力下降以及眩暈等其他癥狀,那么也務必去醫院診治,因為這有可能是大腦受到了震蕩或是重創。
燙傷
急救辦法:一旦發生燙傷后,立即將被燙部位放置在流動的水中沖洗或是用涼毛巾冷敷,如果燙傷面積較大,傷者應該將整個身體浸泡在放滿冷水的浴缸中。可以將紗布或是繃帶松松地纏繞在燙傷處以保護傷口。
絕對禁止:不能采用冰敷的方式治療燙傷,冰會損傷已經破損的皮膚導致傷口惡化。不要弄破水泡,否則會留下疤痕。也不要隨便將抗生素藥膏或油脂涂抹在傷口處,這些黏糊糊的物質很容易沾染臟東西。
三級燙傷、觸電灼傷以及被化學品燒傷務必到醫院就醫。另外,如果病人出現咳嗽、眼睛流淚或者呼吸困難,則需要專業醫生的幫助。二級燙傷如果面積大于手掌的話,患者也應去醫院看看,專業的處理方式可以避免留下疤痕。
腦溢血
典型癥狀:有高血壓病史的人,由于氣溫驟降或情緒激動,突然發生口齒不清甚至昏迷。
1.家屬要克制感情,切勿為了弄醒病人而大聲叫喊或猛烈搖動昏迷者,否則只會使病情迅速惡化。
2.將病人平臥于床,由于腦壓升高,此類患者極易發生噴射性嘔吐,如不及時清除嘔吐物,可能導致腦溢血昏迷者因嘔吐物堵塞氣道窒息而死。因此病人的頭必須轉向一側,這樣嘔吐物就能流出口腔。
3.家屬可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病人前額,以利止血和降低腦壓。
燒傷處理
1.若被燒處皮膚尚完整,應盡快局部降溫。如將其置于水龍頭下沖洗約10分鐘。這樣會帶走局部組織熱量并減少進一步損害。
2.用一塊松軟潮濕、最好是消毒的墊子包扎傷處。注意不要太緊。
3.若皮膚已被燒壞,用一塊干凈的墊子覆蓋其上以保護傷處,減少感染危險。
煤氣中毒
輕度中毒時,病人感頭暈、乏力、惡心、嘔吐、面色蒼白。中毒嚴重,會出現呼吸困難、抽搐、昏迷。急救法是:立即打開門窗,把病人移到空氣流通處,解開病人衣扣使呼吸流暢,注意保暖防受涼形成肺炎。輕度中毒,可給他喝熱茶,作深呼吸,迅速送醫院搶救。
心臟驟停
心跳驟停提示心臟突然停止跳動,大動脈搏動與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腦嚴重缺血、缺氧,導致生命終止。這種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醫學上又稱猝死。
引起心跳驟停最常見的是心室纖維顫動。若呼喚病人無回應,壓眶上、眶下無反應,即可確定病人已處于昏迷狀態。再注意觀察病人胸腹部有無起伏呼吸運動。如觸頸動脈和股動脈無搏動,心前區聽不到心跳聲,可判定病人已有心跳驟停。
急救措施:心臟驟停的搶救必須爭分奪秒,千萬不要坐等救護車到來再送醫院救治。要當機立斷采取以下急救措施進行心肺復蘇。
1.叩擊心前區:一手托病人頸后向上托,另一手按住病人前額向后稍推,使下頜上翹,頭部后仰,有利于通氣。用拳頭底部多肉部分,在胸骨中段上方,離胸壁20~30厘米處,突然、迅速地捶擊一次。若無反應,當即做胸外心臟按壓。讓病人背墊一塊硬板,同時做口對口人工呼吸。
2.針刺人中穴或手心的勞宮穴、足心涌泉穴,起到搶救作用。
3.迅速掏出咽部嘔吐物,以免堵塞呼吸道或倒流入肺,引起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4.急送醫院救治。
酒精中毒
酒精中毒是因攝入過多含乙醇(酒精)飲料引起中樞神經先興奮后抑制的失常狀態。一般可自愈,極少數嚴重者可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
一、讓師生在思想上樹立牢固的安全意識,懂得“安全責任,重于泰山”的道理
在化學實驗中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小則損壞一些常用儀器,大則會發生著火、爆炸、燒傷、中毒、觸電等安全事故。發生事故不但會造成實驗的失敗,而且會使儀器設備受損、人體健康受傷害,甚至還會發生生命危險。它會給我們的實驗教學帶來諸多不利因素,如財產的損失,危及生命安全,造成學生心理障礙等。這就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實驗教學,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化學實驗教學中一定要確保實驗的安全,杜絕一切事故的發生。這就要求師生在思想上不能麻痹大意,必須樹立牢固的安全意識。
二、要正面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由于化學實驗容易發生安全事故,所以一部分學生對化學實驗懷有恐懼的心理,使得他們對實驗想做而又不敢做,矛盾重重。因此,在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時必須從正面去引導他們,教育他們并不是只要進行化學實驗就會發生事故的,雖然存在危險性,但它是可以預防的。只要我們在思想上重視安全工作,集中注意力,不掉以輕心,做到大膽心細,嚴格按照正確的操作規程進行實驗,就能安全有效地進行實驗。另外,必須加強實驗基本操作技能的訓練,讓師生熟悉操作規程。操作方法的正確與否會直接關系到事故的發生,所以在上實驗課前要讓學生學好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1.常用儀器的使用方法。2.各種藥品的取用方法。3.連接儀器裝置的方法。4.物質加熱的方法。5.洗滌儀器的方法等等。
師生在實驗前對所做的實驗要熟悉,實驗所用的藥品及可能產生的新物質的性質要了解,這樣才能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例如,制取一氧化碳、氯氣等有毒氣體的實驗,就必須得在通風條件良好的和做好尾氣處理的情況下進行。在實驗教學中要時常提醒學生注意安全,包括儀器組裝和拆除的先后順序在內。如氫氣還原氧化銅這個實驗,就要先通入純凈的氫氣大約一分鐘才能加熱試管鋪有氧化銅的部位。實驗結束時必須是先停止加熱,繼續通入一會兒氫氣,然后才能撤去氫氣導管。如果不按照操作規程去做就有可能發生爆炸。
三、加強實驗室安全守則的教育
首先要制定出嚴格的實驗安全守則,讓師生共同學習。而且將實驗室安全守則裝訂在實驗室內比較顯眼的地方,作為時常提醒師生注意安全的警鐘。讓師生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實驗的安全工作,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嚴謹的科學態度來搞好化學實驗,做到既安全又能增長知識。對于未能掌握實驗安全守則,實驗原理不明確或有不負責任行為的學生,不能讓他們進入化學實驗室,直到他們掌握有關知識后,方可讓他們進入化學實驗室進行實驗。
四、掌握實驗安全用品的使用方法及常見事故的處理方法
(一)在化學實驗室里,必須配備下列安全用品:急救箱,急救箱內應備有急救藥品和工具;用以撲滅人身上火焰的毛毯;滅火器、砂桶;通風櫥;防護眼鏡、防護面罩;耐酸耐堿手套;廢渣廢液容器。
(二)實驗教師必須學會安全用品的使用方法。這樣,實驗時萬一發生意外事故,才能采取適當的處理方法,不至于措手不及,造成緊張和混亂的局面。在實驗室里能發生的意外事故可能有下列幾種:割傷、燙傷、炸傷、腐傷、中毒、著火、觸電等。
1.割傷急救。割傷后,將受傷部位用3%的雙氧水或蒸餾水洗凈,敷上消炎藥或抹上紅藥水,包上紗布,如有傷口大出血應在傷口處敷上厚紗布壓迫止血。特別注意不能將化學藥品用到傷口上。
2.燙傷急救。燙傷是由于高溫的液體、蒸汽或熾熱的物體直接刺激人體某部位而引起的損傷。燙傷后在傷處抹上黃色苦味酸溶液或燙傷藥,若燙傷處有水泡不能弄破水泡,也不要用水洗。
3.炸傷急救。炸傷系容器爆炸所致,對炸傷者立即采取止血措施,消除碎片,根據傷勢輕重送醫院治療。
4.腐傷急救。不論是酸傷或是堿傷,首先都得用大量清水沖洗,然后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治療。
5.中毒急救。若是誤食中毒就得使其嘔吐,然后對癥下藥或送醫院治療;若是氣體中毒首先將中毒者移至室外空氣新鮮之處,再采取相應解毒方法或送醫院療
6.著火急救。先保證人的安全再根據火災情況滅火.
7.觸電急救。首先切斷電源或用絕緣物將電源線挑開救出觸電者,迅速將其抬到空氣新鮮處進行急救。
異物入眼
任何細小的物體或液體,哪怕是一粒沙子或是一滴洗滌劑進入眼中,都會引起眼部疼痛,甚至損傷眼角膜。
【急救辦法】首先是用力且頻繁地眨眼,用淚水將異物沖刷出去。如果不奏效,就將眼皮捏起,然后在水龍頭下沖洗眼睛。注意一定要將隱形眼鏡摘掉。
【絕對禁止】不能揉眼睛,無論多么細小的異物都會劃傷眼角膜并導致感染。如果異物進入眼部較深的位置,那么務必立即就醫,請醫生來處理。
【亮警報】如果是腐蝕性液體濺入眼中,必須馬上去醫院進行診治;倘若經過自我處理后眼部仍舊不適,出現灼燒、水腫或是視力模糊的情況,也需要請醫生借助專業儀器來治療,切不可魯莽行事。
扭傷
當關節周圍的韌帶被拉伸得過于嚴重,超出了其所能承受的程度,就會發生扭傷,扭傷通常還伴隨著青紫與水腫。
【急救辦法】在扭傷發生的24小時之內,盡量做到每隔一小時用冰袋冷敷一次,每次半小時。將受傷處用彈性壓縮繃帶包好,并將受傷部位墊高。24小時之后,開始給患處換為熱敷,促進受傷部位的血液流通。
【絕對禁止】不能隨意活動受傷的關節,否則容易造成韌帶撕裂,恢復起來相對比較困難。
【亮警報】如果經過幾日的自我治療和休息之后,患處仍舊疼痛且行動不便,那么有可能是骨折、肌肉拉傷或者韌帶斷裂,需要立即到醫院就醫。
流鼻血
鼻子流血是由于鼻腔中的血管破裂造成的,鼻部的血管都很脆弱,因此流鼻血也是比較常見的小意外。
【急救辦法】身體微微前傾,并用手指捏住鼻梁下方的軟骨部位,持續約5-15分鐘。
如果有條件的話,放一個小冰袋在鼻梁上也有迅速止血的效果。
【絕對禁止】用力將頭向后仰起的姿勢會使鼻血流進口中,慌亂中勢必還會有一部分血液被吸進肺里,這樣做既不安全也不衛生。
【亮警報】如果鼻血持續流上20分鐘仍舊止不住的話,患者應該馬上去醫院求助于醫生。如果流鼻血的次數過于頻繁且毫無原因,或是伴隨著頭疼、耳鳴、視力下降以及眩暈等其他癥狀,那么也務必去醫院診治,因為這有可能是大腦受到了震蕩或是重創。
燙傷
【急救辦法】一旦發生燙傷后,立即將被燙部位放置在流動的水下沖洗或是用涼毛巾冷敷,如果燙傷面積較大,傷者應該將整個身體浸泡在放滿冷水的浴缸中。可以將紗布或是繃帶松松地纏繞在燙傷處以保護傷口。
【絕對禁止】不能采用冰敷的方式治療燙傷,冰會損傷已經破損的皮膚導致傷口惡化。不要弄破水泡,否則會留下疤痕。也不要隨便將抗生素藥膏或油脂涂抹在傷口處,這些黏糊糊的物質很容易沾染臟東西。
【亮警報】三級燙傷、觸電灼傷以及被化學品燒傷務必到醫院就醫。另外,如果病人出現咳嗽、眼睛流淚或者呼吸困難,則需要專業醫生的幫助。二級燙傷如果面積大于手掌的話,患者也應去醫院看看,專業的處理方式可以避免留下疤痕。
窒息
真正的窒息在現實生活中很少發生,喝水嗆到或是被食物噎到一般都不算是窒息。窒息發生時,患者不會有強烈的咳嗽,不能說話或是呼吸,臉會短時間內變成紅色或青紫色。
【急救辦法】首先要迅速叫救護車。在等待救護車的同時,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讓患者身體前傾,用手掌用力拍患者后背兩肩中間的位置。如果不奏效,那么需要站在患者身后,用拳頭抵住患者的腹背部,用另一只手握住那個拳頭,上下用力推進推出五次,幫助患者呼吸。患者也可以采取這樣的自救措施:將自己的腹部抵在一個硬質的物體上,比如廚房臺面,然后用力擠壓腹部,讓卡在喉嚨里的東西彈出來。
【絕對禁止】不要給正在咳嗽的患者喂水或是其他食物。
【亮警報】只要窒息發生,都需要迅速叫救護車搶救患者。
中毒
發生在家庭中的中毒一般是由于誤食清潔、洗滌用品,一氧化碳吸入或是殺蟲劑攝入。
【急救辦法】如果患者已經神志不清或是呼吸困難,應迅速呼叫救護車,并準備好回答如下問題:攝入或吸入什么物質,量是多少,患者體重、年齡以及中毒時間。
【絕對禁止】直到癥狀出現才叫救護車往往會延誤治療時間。在等待救助過程中,不要給患者吃喝任何東西,也不要企圖幫助患者催吐,因為有些有毒物質在被吐出來的過程中可能會傷害到患者的其他器官。
陸一鳴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急診部(科)主任和創傷中心主任、教授、主任醫師,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副會長,中國醫師協會急救與復蘇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常委,上海急診醫學會主任委員
醫療專長:擅長各種急危重病和創傷的搶救和治療,特別是各種急慢性中毒的診治。
急診室的故事
晚上,救護車的警笛聲和孩子的啼哭聲在急診室外響起。不一會兒,一位年輕媽媽抱著一個兩三歲大小的孩子沖進了急診室,焦急地向我求救:“醫生,快幫我看看我孩子的腿,被開水燙傷了……”我連忙跑過去,迅速除去孩子的褲子,只見他的臀部、雙下肢明顯紅腫,不少水皰已經潰破。“如果家長在孩子燙傷當時能采取一些措施,不至于傷得那么嚴重!”我在心里暗暗為這個孩子感到惋惜……
醫生點評:冬天,各種熱灼傷事件時有發生,如沸水、熱油燙傷,電熱設備燙傷,電流、火焰、熱蒸汽灼傷,煙花爆竹炸傷等。輕者損傷皮膚,出現腫脹、水皰、疼痛;重者血管、神經、肌腱可受損,呼吸道也可灼傷。對熱灼傷患者而言,及時、正確的現場救治往往可以有效緩解或控制傷情的發展。然而在急診工作中,我們卻常常遺憾地發現,由于家屬和患者缺乏必要的急救知識,采用了錯誤的方法進行救治,從而加重或延誤病情。
區分灼傷的嚴重程度
1度:輕度紅、腫、痛、熱和感覺過敏,皮膚表面干燥,無水皰。
淺2度:劇痛、感覺過敏、有水皰。皰皮剝脫后,可見創面均勻發紅,水腫明顯。
深2度:感覺遲鈍,有或無水皰,創面基底蒼白,其間有紅色斑點,創面潮濕。
3度:皮膚疼痛消失,無彈性,干燥無水皰,皮膚焦黃、蠟狀或碳化,嚴重者可傷及肌肉、神經、血管、骨骼和內臟。
正確處理熱灼傷
1. 迅速去除傷因,脫離現場,灼傷面積較大者應保持呼吸道通暢,確保救治環境安全。
2. 迅速剪開或脫去灼傷處的衣褲、襪子,不可強行剝離。
3. 去除受傷處的飾品,如戒指、項鏈等。
4. 用冷水(如有冰水更好)沖洗或浸泡傷處,降低表面溫度,一般要持續20分鐘以上。無流動水源時,可使用冰塊、濕毛巾等實施冷敷。
5. 爆竹灼傷或接觸化學物質后,應立即使用大量流動的清水沖洗創面。
6. 若發生眼部灼傷,勿單純閉眼,在等待轉運或轉運過程中,應將雙眼處于低位,并用流動的水沖洗。
7. 發生口腔灼傷時,可服用冷牛奶、豆漿、面糊、蛋清等,必要時可去醫院就診。
8. 創面處置:1度灼傷可涂外用燒燙傷膏;2度及以上灼傷,不要刺破表皮水皰,也不要在創面涂任何藥膏或油脂,迅速去醫院就診。
9. 若出現嚴重口渴情況,可酌情口服少量淡鹽水,并盡快送醫院救治。
避免6大誤區
1. 熱灼傷后,不及時去除受傷處的衣物或覆蓋物。
熱灼傷發生以后,應立即去除受傷處的衣物或覆蓋物,以免加重熱灼傷的深度。
2. 挑破水皰。
創面出現水皰后,勿隨意刺破,因為水皰對創面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3. 在創面上涂抹牙膏、醬油等物質。
在急診,我們曾碰到過不少將珍珠粉、牙膏、醬油、云南白藥、植物油等涂抹在創面上的燒燙傷患者。實際上,這些做法都是錯誤的。2度及以上灼傷患者應立即去醫院就診,請專業醫生診治,切勿在創面上涂沫包括自行購買的燙傷藥膏在內的任何物質。
冬季節假日急救小貼士:
煤氣(一氧化碳)中毒急救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會出現頭暈、耳鳴、乏力、心悸、面色潮紅、口唇呈櫻桃紅色,甚至昏迷等表現。
急救要點:
1. 施救者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立即打開門窗,迅速關閉煤氣總閘,將患者移至空氣新鮮處。
2. 嚴禁在現場打電話、開啟照明設備等。
3. 呼叫120,盡快轉運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