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av,短篇公交车高h肉辣全集目录,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的视频完整版,最近日本mv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首頁 > 文章中心 > 糧食安全措施及對策

糧食安全措施及對策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糧食安全措施及對策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糧食安全措施及對策

糧食安全措施及對策范文第1篇

關鍵詞:馬鈴薯(Solanum tuberosum);篩選;綜合評價;生育期;塊莖性狀;產量

中圖分類號:S532;S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6)24-6364-03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24.012

馬鈴薯 (Solanum tuberosum)是世界上僅次于小麥、 水稻、 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糧食作物[1],是重要的糧食、蔬菜、飼料和工業原料兼用作物[2],被譽為21世紀十大熱門營養健康食品之一和最有發展前景的經濟作物之一[3],為促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業增效做出了重要貢獻[4]。2006年出臺了《農業部關于加快馬鈴薯產業發展的意見》,2008年又進一步把馬鈴薯納入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5],2015年馬鈴薯主糧化的提出是農業部為增加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措施,改善消費者膳食結構,優化調整種植業布局而提出的重大戰略,是馬鈴薯由副食消費向主食消費的戰略轉變[6,7]。

馬鈴薯作為遼寧省主要經濟作物,在農業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8],但單產水平和商品率都不高,主要原因是品種比較單一、優良品種推陳出新緩慢、推廣力度不足,針對其發展現狀,主要是加強對馬鈴薯品種的篩選,優良品種是實現馬鈴薯產業發展的基礎[9],品種的穩定性和適應性是評價品種推廣價值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10],能夠篩選出一批高產、優質、抗逆性強、適應性廣的馬鈴薯優良品種,并集成配套高產高效栽培技術進行示范,對農業生產發展將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特引進中薯系列和克新系列共計13個品種進行品種比較試驗,通過比較其形態、產量和品質特性,篩選出適合遼寧地區種植的馬鈴薯優良品種。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中薯系列分別為:中薯1號、中薯2號、中薯7號、中薯13號、中薯17號,克新系列分別為:克新4號、克新13號、克新18號、克新19號、克新21號、克新22號、克新23號和克新25號,以早大白為對照(CK)。

1.2 試驗地點

遼寧省本溪市馬鈴薯研究所試驗基地。

1.3 試驗方法

采用隨機區組設計,14個處理,5行區,行長5.0 m,行寬0.6 m,每行24株。4月19日播種,成熟后收獲。栽培管理同常規大田馬鈴薯栽培操作。生育期間觀察各品種的生育時期,收獲時測產并對性狀進行觀察記錄。

1.4 調查項目

全生育期、生育時期、塊莖形狀、產量及產量構成因子。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育期

如表1所示,不同品種其生育期不同。早大白和克新4號全生育期在80 d以內,屬于早熟品種,可以在二季作地區種植;中薯1號、中薯2號、中薯7號、中薯13號、克新13號、克新21號、克新22號、克新23號、克新25號全生育期在90 d以內,屬于中早熟品種,可以考慮在一季作或二季作地區種植。中薯17號、克新18號、克新19號全生育期在90 d以上,可以考慮在一季作地區種植。

2.2 產量

由表2可見,將不同品種小區產量進行比較,克新23號產量最高,折合667 m2產量3 063.1 kg,較對照早大白增產60%以上;克新18號、克新19號和中薯13號相比對照早大白也增產50%以上,表現優秀;克新21號和克新4號與對照相比減產幅度較大,減產超過30%;其中克新4號減產最多,達到37.8%。

2.3 塊莖性狀及主要產量因子

表3和表4塊莖性狀和主要產量因子的統計表明,克新25號、克新23號粉皮白肉,芽眼淺;克新22號、克新19號白皮白肉,芽眼中等;克新4號、克新13號淡黃皮淡黃肉,芽眼中等;中薯17號、中薯13號芽眼都較淺,黃色肉;中薯1號、中薯7號薯形圓形,芽眼中等。中薯13號和克新23號單株薯重最高,有利于高產;克新25號、克新23號、中薯17號、中薯7號和中薯1號商品薯率較高,高于對照早大白;克新13號、克新22號、克新4號商品薯率明顯低于對照早大白。

3 小結與討論

克新23號、克新22號、克新18號、克新19號、中薯13號和中薯17號在產量方面表現突出,較對照早大白增產30%以上;其中中薯13號、克新22號、克新23號生育期在90 d以內,為中早熟品種,每667 m2產量分別為2 995.7、2 583.2、3 063.1 kg,較對照增產57.37%、35.70%、60.90%,比較適合在二季作地區種植推廣;克新18號、克新19號和中薯17號生育期在90 d以上,為中晚熟品種,每667 m2產量分別為2 922.9、2 871.0、2 505.5 kg,分別較對照增產53.54%、50.81%、31.61%,適合在一季作地區推廣種植;克新21號、中薯1號、中薯7號產量較低,不適宜大面積推廣種植。

參考文獻:

[1] 孫慧生.馬鈴薯育種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7-8.

[2] 呂世安.中國馬鈴薯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20(4):29-34.

[3] 周 蓓.馬鈴薯研究現狀與產業發展對策[J].上海農業學報,2008, 24(3):89-92.

[4] 危朝安.在全國馬鈴薯產業發展經驗交流會上的講話[J].中國馬鈴薯,2007,21(6):321-325.

[5] 孫東升,劉合光.我國馬鈴薯產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展望[J].農業展望,2009(3):25-28.

[6] 余欣榮.以科技創新引領馬鈴薯主糧化發展[J].農村工作通訊,2015(2):8-10.

[7] 毛緒強,劉月姣.新戰略研討:馬鈴薯主糧化[J].農產品市場周刊,2015(2):5.

[8] 董福玲,王建中.遼寧省馬鈴薯種薯生產供應現狀與對策[J].中國馬鈴薯,2008,22(6):378-379.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汨罗市| 拉萨市| 崇仁县| 昭苏县| 湖州市| 杭州市| 如东县| 绥棱县| 蚌埠市| 班玛县| 大方县| 蓬安县| 南漳县| 尤溪县| 七台河市| 和静县| 临泽县| 遂宁市| 佛山市| 宁阳县| 牡丹江市| 高台县| 齐河县| 宿迁市| 长阳| 崇州市| 界首市| 香格里拉县| 济源市| 拜泉县| 奎屯市| 伊春市| 全州县| 嫩江县| 中方县| 石家庄市| 吴桥县| 佛山市| 兰州市| 慈溪市| 雷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