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av,短篇公交车高h肉辣全集目录,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的视频完整版,最近日本mv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首頁 > 文章中心 > 廚余垃圾治理

廚余垃圾治理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廚余垃圾治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廚余垃圾治理

廚余垃圾治理范文第1篇

關鍵詞:垃圾衛生填埋 垃圾滲濾水 控制與處理

下面對垃圾衛生填埋場滲濾水的來源、產生量及其化學特性,滲濾水的控制和處理方法等進行簡要地綜合介紹。

1 垃圾滲濾水的產生

垃圾滲濾水產生的主要來源有:

(1)降水的滲入 降水包括降雨和降雪,它是滲濾水產生的主要來源。

(2)外部地表水的流入 這包括地表徑流和地表灌溉。

(3)地下水的滲入 當填埋場內滲濾水水位低于場外地下水水位,并沒有設置防滲系統時,地下水就有可能滲入填埋場內。

(4)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 這包括垃圾本身攜帶的水分以及從大氣和雨水中的吸附量。

(5)垃圾在降解過程中產生的水分 垃圾中的有機組分在填埋場內分解時會產生水分。

這些含有高濃度污染物質的垃圾滲濾水是垃圾填埋處理中最主要的污染源,如果不妥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則會污染地表水或地下水。

2 垃圾滲濾水的產生量

垃圾滲濾水的產生量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降雨量、蒸發量、地面流失、地下水滲入、垃圾的特性、地下層結構、表層覆土和下層排水設施的設置情況等。

(1)降雨量和蒸發量是影響滲濾水產生的重要因素,這可以從當地的氣象資料來獲得。

(2)填埋場表面的斜坡很重要,在平緩的斜坡上,水易于集結,因而大量滲濾,而在較陡的斜坡上,水容易流掉,從而減少了到達垃圾中的水量。垃圾填埋的最終覆土層一般做成中心高、四周低的拱型,保持1%-2%的坡度,這樣可使部分降雨沿地表流走。但當表面斜坡大于8%左右時,表面徑流量就有可能侵蝕垃圾的頂部覆蓋物,使填埋場暴露,因此,表面斜坡應小得足以預防表面侵蝕。

(3)填埋最終覆土后,表面上長有植物,可以通過根系吸收水分,并通過葉面蒸發作用減少滲濾水發生量。

(4)地下水的滲透,要根據場內滲濾水水位和場外地下水來定,對于防滲情況良好的填埋場,可以不考慮滲濾水得滲出和外部地下水的滲入。

滲濾水產生量波動較大,但對于同一地區填埋場,其單位面積的年平均產生量在一定范圍內變化。

3 垃圾滲濾水的水質特征

由于垃圾滲濾水的來源使得垃圾滲濾水的水質具有與城市污水所不同的特點:

(1)有機物濃度高 垃圾滲濾水中的BOD5和COD濃度最高可達幾萬mg/L,主要是在酸性發酵階段產生,pH達到或略低于7,BOD5和COD比值為0.5~0.6。

(2)金屬含量高 垃圾滲濾水中含有十多種金屬離子,其中鐵和鋅在酸性發酵階段較高,鐵的濃度可達2000mg/L左右,鋅的濃度可達130mg/L左右。

(3)水質變化大 垃圾滲濾水的水質取決于填埋場的構造方式、垃圾的種類、質量、數量以及填埋年數的長短,其中構造方式是最主要的。

(4)氨氮含量高垃圾滲濾水中的氨氮濃度隨著垃圾填埋年數的增加而增加,可高達1700mg/L左右,氨氮濃度過高時,會影響微生物的活性,降低生物處理的效果。

(5)營養元素比例失調對于生化處理,污水中適宜的營養元素比例是BOD5:N:P=100:5:1,而一般的垃圾滲濾水中的BOD5/P大都大于300,與微生物所需的磷元素相差較大。

(6)其他特點 滲濾水在進行生化處理時會產生大量泡沫,不利于處理系統正常運行。由于滲濾水中含有較多難降解有機物,一般在生化處理后,COD濃度仍在500~2000mg/L范圍內。

4 垃圾滲濾水的影響因素

垃圾填埋場的結構民垃圾填埋技術直接影響到滲濾水的降解和穩定,表1中列出了不同垃圾填埋場結構產生滲濾水的特性。

表1 垃圾填埋場的結構與垃圾滲濾水水質的關系 項目 填埋期間 封場后六個月 封場后一年 封場后二年 厭氧性填埋 BOD5 40,000~50,000 40,000~50,000 30,000~40,000 10,000~20,000 COD 40,000~50,000 40,000~50,000 30,000~40,000 10,000~20,000 NH3-N 800~1000 1,000 800 600 pH 大約6.0 大約6.0 大約6.0 大約6.0 透明度 0.9~1.0 1.0~2.0 2.0~3.0 2.0~3.0 好氧性填埋 BOD5 40,000~50,000 7,000~8,000 300 200~300 COD 40,000~50,000 10,000~20,000 1,000~2,000 1,000~2,000 NH3-N 800~1000 800 500~600 500~600 pH 大約6.0 大約7.0 7.0~7.5 7.0~7.5 透明度 0.9~1.0 1.0~2.0 1.5~2.0 1.0~2.0 準好氧性填埋 BOD5 40,000~50,000 5,00~6,00 100~200 50 COD 40,000~50,000 10,000 1,000~2,000 1,000 NH3-N 800~1000 500 100~200 100 pH 大約6.0 大約8.0 大約7.5 7.0~8.0 透明度 0.9~1.0 1.0~2.0 3.0~4.0 5.0~6.0

從表1中可以看出,好氧性結構的垃圾填埋場能夠使垃圾滲濾水中污染物質快速降解,并能使垃圾滲濾水水質很快達到穩定。但是,好氧性垃圾填埋場的建設和維護費用是相當高的,而且對運行操作要求十分嚴格。與垃圾的好氧性填埋相比,準好氧性結構的垃圾填埋場是容易建設,維護費用也低,并且也能夠使垃圾滲濾水中污染物質快速降解,從而使垃圾滲濾水水質穩定化期間明顯縮短。由于準好氧性結構的垃圾填埋場在費用上與厭氧性填埋沒有大的差別,而在有機物分解方面又與垃圾的好氧性填埋相近,因此,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另外,垃圾滲濾水的化學特性還取決于以下幾個方面:

(1)垃圾的組成部分 垃圾的組成成分直接影響到填埋滲濾水的化學特性。

(2)垃圾的預加工 填埋前將垃圾破碎能增大垃圾的表面積,增加填埋場的密度,降低垃圾對水的滲透性,增大垃圾的持水功能,從而增長了垃圾與水的接觸時間,加速垃圾的降解,使滲濾水中污染物的濃度增加。

(3)填埋時間 垃圾填埋后,其填埋年齡不同,降解速率及持水能力和水的滲透性能均不相同。所以,產生的滲濾水的組成及其各組成的濃度均不相同。一般來講,填埋時間越長,滲濾水的濃度越低。

(4)填埋場的供水 填埋場的供水速率的大小直接決定了填埋場內垃圾的溫度。當供水率很小時,垃圾場內垃圾的濕度小于60%,垃圾的降解速率不能達到最大值。當供水率很大時,填埋場的滲濾液就會被供水所稀釋。

(5)填埋場的深度 當垃圾的透水性能相同時,填埋場越深,滲濾水在填埋場內滯留時間越長,滲濾液的強度越大(所含組分濃度越高)。

5 控制垃圾滲濾水的工程措施

控制垃圾滲濾水的工程措施主要有:

(1)入場垃圾含水率的控制 垃圾填埋過程中隨填埋垃圾帶入的水分,相當部分會在垃圾壓實過程中滲濾出來,其量在滲濾水產生量中占相當大的比例。為此,必須控制入場填埋垃圾的含水率,一般要求小于30%(質量分數)。

(2)控制地表水的滲入量 由于地表水的滲入是滲濾水的主要來源,因此消除或者減少地表水的滲入量是填埋場設計的最為重要的方面。主要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對間歇暴露地區產生的臨時蝕和淤塞的控制;

②對最終覆蓋區域采取土壤加固、植被、整修邊坡等控制侵蝕的措施;

③溝渠加設襯層,以防止在暴雨期間大流量徑流的沖刷;

④修建緩沖池以減少洪峰的影響;

⑤將流經未覆蓋垃圾的徑流引至滲濾水處理與處置系統。

(3)控制地下水的滲入量 控制地下水滲入就是控制淺層地下水的橫向流動,使之不進入填埋區。主要方法有設置隔離層、設置地下水排水管和抽取地下等。

6 垃圾滲濾水處理工藝

垃圾滲濾水處理采用的最常用處理方法是生化處理和物化處理,表2中列出了不同生化處理和物化處理技術對滲濾水中不同目標污染物的去除能力。

垃圾滲濾水的組成成分是隨時間而發生變化的,對于填埋時間少于5年的垃圾滲濾水,其中的有機物濃度高,低分子脂肪酸多,BOD5/COD值在0.5~0.6,采用生化處理方法是有效的;而隨著垃圾填埋年數的增加,有機物濃度降低,但腐殖質類物質增加,BOD5/COD值下降,可生化性降低,生化處理難以達到較好的效果。在實際中,因填埋時間的存在先后的差別,使得“新鮮”和“老”的垃圾滲濾水并存。因此,為了滿足滲濾水處理效果在垃圾填埋場的使用期間和封場后一直能夠滿足環境的要求,有必要采用生化和物化處理組合的處理工藝。

表2 垃圾滲濾水的處理技術及其處理效果 處理技術 說明 BOD COD SS TN 色度 重金屬 生物轉盤 G F P P P P 應用于相對較低的污染濃度 接觸氧化工藝 G F P P P P 應用于相對較低的污染濃度 活性污泥工藝 G F P P P P COD的去除率在10~80%,這主要取決于污水的特性。氨氮可能轉化成硝酸鹽氮。 氧化塘 F F P F P P 當原污水中的BOD濃度較高時,工藝的去除效率降低,但工藝的運行費用較低。 生物填料過濾工藝 G F G P P P 由于BOD負荷可達3~5kg/m2.d,滲濾水處理廠的占地面積較小。 生物反硝化 G F P G P P 氨氮可能轉化成氮氣。 混凝沉淀工藝 F G G P G F 能夠有效地去除SS、COD和色度。 砂過濾 P P G P P P 作為活性炭吸附方法的預處理。 活性炭吸附 G G F P G F 可以有效地去除COD和色度,并能夠滿足對水中有毒物質和有機氮的去除要求。 臭氧氧化 P F P P G P 在去除色度方面具有特殊的效果。 螯合性樹脂 P P P P P G 能夠有效地去除重金屬。

注:去除效率-G:優,F: 一般,P:差

除了上面提到的生化處理和物化處理技術外,垃圾滲濾水的土地處理也許是更適合我國的國情。土地處理是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系統的陸地生態系統的自我調控機制和對污染物的綜合凈化功能來處理污水,使水質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實現廢水資源化和無害化。因此,基于垃圾滲濾水土地處理的垃圾循環準好氧情填埋方式得到了越來越廣泛地關注。垃圾循環準好氧性填埋方式是將收集到的滲濾水循環回到填埋場中利用填埋場自身形成的穩定系統使滲濾水中的有機物經過垃圾層和覆土層來降解,從而加速滲濾水的凈化。在準好氧性填埋場中,有機成分(主要是BOD)能夠很快降解,但是氮化物的降解速度卻較慢。當通過將滲濾水循環到填埋場中,就可以促進硝化和反硝化過程的進行,這樣有機成分和氮化物得到更加有效地去除,從而減輕了滲濾水的污染負荷,并且有利于減少滲濾水的最終水量和促進垃圾在填埋場中的穩定化。當然,一般來說,這種方法產生的滲濾水仍具有較高的濃度,因此很少單獨作為污水處理工藝。

參考文獻

[1] Takashi IKEGUCHI,"Treatment and Disposal of Wase", the Textbook(5-1)of the Seminar on Comprehensive Solid Waste May-July,2000

[2]Toshihiko OGAWA,"Structure an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Landfill Sites",the Textbook(5-4-1)of the seminar on Comperehensive Solid Waste Managenent,May-July,2000

[3] Yasushi MATSUFUJI,"Desing and Operation of Sanitary Landfill",the Textbook(5-4-3)of the Seminar on Comprehensive Solid Waste Management,May-July,2000

[4]趙由才等,“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技術與管理手冊”,化學工業出版社,1999年9月

廚余垃圾治理范文第2篇

1 設計進水水質預測

經過對當地垃圾填埋場現有滲濾液水質的監測數據進行調查,分析填埋場

水質的變化規律,即隨著“場齡”的增大,氨氮的濃度會逐漸升高,從而對目前的處理系統中生化的抑制作用加強。綜合考慮以上因素,設計進水水質見表1。

2 滲濾液處理工藝

垃圾滲瀝液的處理僅僅依靠單一的處理工藝,很難達到嚴格的出水要求,因此需考慮將幾個不同的處理工藝單元進行優化組合,從而取得經濟和社會生態的雙重效益。

下面將就做“厭氧+生化+超濾+納濾+反滲透”組合型滲濾液處理工藝進行論述。

2.1 調節池

建設調節池并加膜浮,相當于是天然的大厭氧池,有相當好的水解酸化效果,甚至起到高效厭氧的作用,同時還有效地防止惡臭氣體的外排,調節池對調節 BOD5/CODcr 比、降低高分子有機物均有一定作用。

2.2 厭氧

滲濾液污水中含有大量懸浮物、膠體及有機物,采用厭氧技術,使高濃度的厭氧污泥處于懸浮狀態,厭氧池底部進水。隨著進水混合物的升流,滲濾液中的絕大部分懸浮物、膠體被厭氧污泥層截留及吸附,滲濾液中的大分子及難降解的有機物被水解酸化為小分子易生化的物質,為后續生化系統創造有利條件。

2.3 物化沉淀

經厭氧處理后的出水投加混凝劑后進入物化沉淀池,在混凝沉淀池中,污水中某些污染物由溶解態或膠體狀態變為凝膠狀態,后集結為絮體,在絮體吸附及網捕情形下,污水中的微小懸浮物沉入池底,通過排泥排出處理系統,從而大大減輕后續生化系統的負荷。

2.4 曝氣氧化

經過水解酸化及厭氧的滲濾液污水進入氧化池,當污水中營養物質充足時,微生物通過氧化有機物而獲得生命活動的能量,并將另一部分有機物合成新的原生質,使微生物總數不斷增加。在生化池中應保持一定數量的微生物(活性污泥濃度),以達到對進入生化池污水的凈化處理,增值部分微生物(剩余活性污泥)隨排泥系統排出生化池。

2.5 接觸氧化

池內充填填料,充氧污水浸沒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流速流經填料,在填料上布滿生物膜,污水與生物膜接觸,在生物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功能作用下,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凈化。

2.6 接觸過濾

污水加藥混合后,進入接觸過濾池,污水中懸浮污染物膠體顆粒在經過極性的有機或無機物顆粒濾層時,在靜電作用下,懸浮污染物顆粒被濾料顆粒所吸附截留,其余無極性懸浮污染物顆粒在布朗運動作用下,當其與濾料顆料充分接近時,范德華力使懸浮污染物顆粒被濾料顆粒吸附截留。

2.7 超濾(UF)

經好氧生化處理及過濾后的污水進入超濾器。超濾器處理主要利用超濾器的格濾作用去除污染物,在超濾器濃水腔內形成更高濃度的濃液,并回流到曝氣氧化池,同時在超濾器清水腔內分離出清液,清液達到滲濾液處理站排水水質要求。

2.8 鈉濾(NF)

納濾膜孔徑處于納米級,它具有兩個顯著特征:一是截留分子量在 200~1000,另一是納濾膜對無機鹽有一定的截留率。納濾膜對二價的離子去除效果要優于一價離子,這是納濾膜與反滲透膜的主要差別。

本系統設計納濾處理單元主要是考慮到為反滲透系統提供最佳的進水條件,同時也去除滲濾液中的污染物。

2.9 反滲透(RO)

由于垃圾滲濾液污染物成份的復雜性,采用高強度好氧生化處理后,滲濾液中仍有少量殘余的溶解性污染物,必須設置膜處理工段,進一步去除少量殘余的溶解性污染物。

2.10 污泥處理

厭氧、反硝化及硝化都會產生一定量的生物污泥,在污泥池收集后,經過壓濾,泥餅進入填埋場填埋,上清液回流進入調節池。

2.11 濃縮液處理

采用膜處理系統進行深度處理,以便達到較高的排放標準時,不可避免地會 產生一定量的濃縮液,通常的處理辦法為將該部分高含鹽濃縮液回噴到垃圾填埋 場,濃縮污水的水份部分蒸發到大氣,部分入滲到垃圾填埋體,經垃圾體“厭氧器”降解及吸附截流濃縮液中的鹽份,使濃縮液得到進一步的處理。

反滲透產生的濃縮液進入納濾系統處理后濃縮液回噴到垃圾堆體。

3 滲濾液處理效率及達標情況

經過上述組合處理工藝處理后,滲濾液排放情況及與標準對照見表2。表2 滲濾液排放情況及與標準對照表

上表可知,經過處理后,滲濾液出水指標滿足《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表2中限值要求,出水指標同時滿足《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表1一級A標準和《城市污水再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標準》(GB/T18920-2002)標準要求,出水可作為道路沖洗和城市綠化用水。

4 結束語

本文中“厭氧+生化+超濾+納濾+反滲透”的組合型滲濾液處理工藝是一種新型的處理工藝,不僅確保滲濾液污染物達標排放,并同時能滿足處理后廢水綜合利用的要求,值得生活垃圾填埋場參考借鑒。

參考文獻

[1]《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環境保護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2008-07-01.

廚余垃圾治理范文第3篇

【關鍵詞】預應力鋼絞線;質量控制;斷絲;處理

在預應力鋼絞線在張拉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斷絲的現象,這主要是和拉拔、捻制工序在生產過程中的控制,以及用戶操作不當和相關設施在使用過程中的匹配問題有著重要的聯系,在此,筆者就分別對預應力鋼絞線張拉過程中質量控制的措施以及斷絲后處理的方法進行一番分析。

一、預應力鋼絞線張拉的質量控制方法

(一)預應力金屬波紋管質量控制

波紋管在使用前按規范頻率要求進行原材料抽檢,主要檢測環剛度、局部橫向荷載、密閉性性二項指標,檢驗合格后用于工程。預應力筋預留孔道的尺寸和位置偏差嚴格按照設計、規范要求進行施工,施工中如普通鋼筋與預應力塑料波紋管在空間發生干擾時,可適當移動普通鋼筋以保證預應力鋼絞線和埋料波紋管位置準確,波紋管要平直、圓順暢通,無折起:為確保波紋管施工中不發生偏移,采用間距為0.5m環向定位筋,對于曲線段波紋管適當加密設計防崩鋼筋間距0.3m。波紋管接頭采用套管法,且在套管內對口、居中,兩端的環向縫隙用膠帶封閉嚴密確保不漏漿,灌漿孔和排氣孔按設計及規范要求的位置進行留設。預埋孔道端部的錨摯板平面心垂直于孔道軸線,錨墊板孔中心要對準敷料波紋管中心,安裝應牢固,預埋的螺旋加勁鋼筋應盡量緊靠錨摯板,以更好地分散此處應力,錨墊板上的灌漿孔布置在下方。

(二)預應力鋼絞線張拉施工質量控制

(1)鋼絞線束的制作及穿放。每批進場的預應力鋼絞線經外觀、力學性能檢驗合格后方投入使用。預應力筋的下料長度通過計算確定,先對圖紙中所給的下科長度迸行復核,確認無誤后。再按照設計圖,加孤線值的長度外。另外考慮每端預留干斤頂+工具錨+限位板的值等工作長度。鋼絞線下料應采用砂輪鋸切割,不得采用電弧切割。集束綁扎時,每束鋼絞線必須理順直,不得打結、扭曲,一般一米為一段進行分段綁扎牢固。以免鋼絞線相互扭結或各絲、各股預應力筋受力不均勻,進而導致張拉應力不能夠或超過張拉。當摩擦阻力日益增大時,則極易發生滑絲及斷絲現象。(2)千斤頂在使用前必須按要求及時經主管部門授權的法定計量技術機構進行千斤項、油泉及油壓表配套標定,確定其校正系數,張拉時嚴格按標定報告上注明的油泵號、油表號和千斤頂號配套安裝使用。張拉前,應按照校正系數公式計算出分級加載的油表讀數與張拉力的對應值。(3)錨夾具、連接器、擠壓錨質量控制。后張法建立預應力,是靠錨具來傳遞和建立預應力。如錨具質量不合格,預戍力張拉時或在張拉后。錨板、墊板或夾片錨的夾片容易碎裂。所以錨夾具質量非常重要,使用前,應按要求對錨夾具、連接器進行外觀、硬度、靜載錨固試驗和擠壓錨頭工藝抗拔試驗,合格后才能用于工程中。

二、施工中的鋼絞線張拉斷絲現象及處理方法

鋼絞線在施工、裝卸、存儲和運輸的過程中都有可能會被損害,這類損害是由于人為因素而產生的,大多是設計到施工中的管理和規范問題。而這都是影響到張拉斷絲的重要原因。在這個過程中其損害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類,如機械損害,刮傷、摔扔、碰撞等都是產生這種斷絲的原因,所以相關人員一定要避免在這個過程中認為的損害;熱損害,電焊、火災等都會導致這種損害的產生;還有腐蝕損害,著主要是和環境因素有關;除此之外,還有不匹配設施(千斤頂、錨板、連接器、錨具等)的應用也會造成拉絲損害。

(一)斜面端口出現錨具內斷裂,這種斷裂現象則主要是由于鋼絞線在錨具出口的地方發生了偏轉現象,側壓力在刻痕咬住的位置變大;壓力在過度的情況下增大、相關的安裝問題、以及錨具效率系數符合要求等;力的分布也在滑絲問題中被改變。針對此種情況,則對錨具安裝進行檢查,以保證符合相關的施工規范;為確認錨具質量來進行錨固試驗。若為放張斷裂,主要是由于放張過快或自由段過短而造成的,解決此現象,則需要緩慢放張,自由段適中。若梁體內斷裂,主要是由于張力不穩定、孔道質量問題或者鋼絞線交錯等問題的出現所造成的,則需要對孔道內的雜物和漏漿進行必要的清理;防止鋼絞線交錯現象在孔道內發生。

(二)有縮頸的斷口,出現電焊回火、張力過大的現象,前者是由于發熱強度降低的現象可能會在電焊回路中出現造成的,此時則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在進行電焊操作時要禁止靠近鋼絞線,并且還必須禁止對鋼絞線實行電焊切割。而對于張力過大的問題,往往是由于操作失誤、摩擦阻力過大或計量不準確而造成的,則需要準確設計及避免操作失誤。

(三)不平整的斷口,可能出現機械損傷斷裂、熱損傷斷裂。而機械損傷斷裂則主要是由于現場、裝卸、轉運操作不當等所造成的,針對此類現象,需要相關人員在施工和操作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相關的規范進行,以避免鋼絞絲受到機械性損傷,在出現相關的損傷時要將這一部分損傷段切掉。而對于熱損傷斷裂則是由于鋼絞線的強度和延伸率在受到電焊、火焰切割等操作的影響下受到熱損傷,從而出現明顯下降的狀況。面對此種問題,則需要相關工作人員的操作過程中一定要使鋼絞線嚴謹接觸能夠直接或間接改變其性能的熱源。

實際上不匹配設施的應用、刮傷、摔扔、碰撞等是張拉過程中影響到斷絲的主要因素,為此相關人員一定要做好分析和總結工作,避免在工作中出現重復的現象,盡量減少斷絲線現象的發生。

(四)注意事項。鋼絞線定位:為減少因鋼絞線的定位不準或線型出現起折造成鋼絞線的摩阻增加的現象,嚴格要求測量人員按鋼絞線設計線型各節點以及直線段每隔1m、圓弧段每隔0.5m用測量儀器精密進行定位,定位筋采用“井”字型鋼筋,要求卡位穩固。腹板模板的支撐采用對拉螺栓固定外加斜撐加固,以確保側模板在澆注過程不出現跑模、漲模,避免鋼絞線產生變形。波紋管密封性保護:波紋管的連接采用套管外加膠紙包扎,并派專人負責保護波紋管,如波紋管出現破損、壓扁、起折等情況要及時修復或更換,在振搗混凝土時禁止敲打波紋管或直接在波紋管接口處上方振搗,以避免波紋管出現穿孔、變形等現象。鋼絞線穿孔前對鋼絞線進行編束后整體裝入波紋管中,并在正式張拉前,用群拉單端拉動鋼束20~30cm,觀察被動端的鋼絞線是否均能自由滑動,否則要仔細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將堵塞地方一一打通,本工程未發生一起波紋管漏漿堵塞現象。

三、結束語

總之,直徑鋼絞線在張拉過程中的質量的控制和斷絲問題的處理,要求相關人員在生產工藝方面要十分重視,并要求在鋼絞線的使用過程中重視匹配設施的應用、刮傷、摔扔、碰撞等因素,規范相關的施工管理和施工規范,并針對其中出現的問題作出及時的處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該建筑材料的優越性和產品的質量,推進該產品的迅速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寧. 施工中預應力工具錨張拉鋼絞線斷絲的原因及處理方法[J]. 廣西交通科技, 2001:259-260.

[2]節連輝, 竇瑩瑩. 預應力張拉鋼絞線斷絲、滑絲問題的分析[J]. 城市建筑, 2014, (17).

廚余垃圾治理范文第4篇

關鍵詞:卡斯柯信號系統;LATS故障;應急處理

1 LATS是什么?

LATS即本地ATS(車站ATS),一般情況下僅設備集中站(聯鎖站)LATS對運營產生影響。設備集中站LATS負責控制中心與車站聯鎖系統之間的數據傳輸,能根據運行圖或目的地碼自動觸發列車進路,當列車到達站臺后,設備集中站LATS將正確驅動發車計時器(DTI)的顯示。設備集中站LATS是雙機熱備,備機實時從主機獲得同步的各N數據,可實現無擾切換。

2 LATS故障產生的影響

LATS故障情況下,控制中心將無法與車站聯鎖系統產生數據傳輸,列車將不能根據運行圖或目的地碼自動觸發進路,DTI也無法正確顯示。

3 LATS故障現象

以2015年12月25日,廣州地鐵六號線如意坊站LATS主機與交換機網絡通信阻塞導致LATS主機信息丟失故障為例,六號線各關鍵位置的故障現象如下:

(1)中央MMI故障時相應聯鎖區灰顯,跨聯鎖區進路可以排列。

(2)中央CHMI故障時相應聯鎖區灰顯。

(3)聯鎖站故障時聯鎖區灰顯;相鄰聯鎖區有可能出現短時重啟現象。

(4)列車故障時不會緊制,原已觸發的進路不會取消,故障區列車將不會自動觸發進路且沒有自動廣播;站臺DTI無顯示。

4 LATS故障應急處理流程

根據目前LATS故障處理流程及12月25日LATS故障出現的實際情況,整理并細化LATS故障處理流程:

4.1 故障判斷

當中央MMI顯示某聯鎖區灰顯時,盡快通過以下現象對故障進行判斷:

(1)中央及車站HMI會有彈出式告警與LATS連接中斷。

(2)灰顯聯鎖區操作緊急站控并連接VPI后,車站HMI站場圖恢復正常顯示。

(3)灰顯聯鎖區內列車沒有出現緊急制動。

(4)中央MMI上嘗試跨灰顯聯鎖區進路可以排列。

符合以上條件,即可判別為聯鎖區LATS故障,立即將故障情況通知值班主任及值班主任助理,要求信號專業人員盡快搶修。

4.2 緊急站控

故障發生后,行調應及時通知故障聯鎖站緊急站控并連接VPI,向車站發令:因XX聯鎖區LATS故障,XX站緊急站控,監控好列車運行,設置信號機為自動通過或者人工排列有關進路。

注意:正常的聯鎖站不需要通知車站緊急站控,避免正常的聯鎖站操作緊急站控制導致信號機轉為人工控,車站又未及時設置自動通過進路或人工排列進路,從而導致影響擴大化。

4.3 全呼司機

故障發生后,LATS故障區內會出現車站DTI無顯示及列車信號屏沒有發車倒計時,且列車沒有自動廣播,將出現大量司機呼叫行調的情況。行調向全線司機命令:因XX聯鎖站LATS故障,各次列車在XX站至XX站車載信號行車,如有扣車圖標的及時與行調聯系。各次列車沒有自動廣播則采用人工廣播。

4.4 故障區內列車監控

故障聯鎖站緊急站控并連接VPI后(如車站無法緊急站控,OCC可通過CHMI登陸操作),行調應在中央CHMI上登錄賬號(賬號和密碼均為:OCC6),通過CHMI對故障區內列車運行情況加強監控,須注意以下情況:

(1)被系統“使能區間列車數量限制”功能扣停或行調故障前在站臺設置的扣車,中央MMI因聯鎖區灰顯無法操作,車站緊急站控連接VPI后可以取消扣車,若車站不能及時取消扣車,此時行調應及時按“出口”方向組織列車以RM1模式憑地面信號顯示動車,出站后收到速度碼并恢復正常運行。

(2)LATS故障情況下,列車將不會自動觸發進路,此時行調應重點關注設置在區間的進路信號機(X0103、S0502、S0602、S1302、X1601)開放情況,發現未及時開放信號應立即通知車站排列進路,避免列車進入區間停車等信號機開放,嚴重影響乘客服務質量。

(3)LATS故障情況下,兩端終點站連接VPI后,車站設置自動折返進路,此時任何與全折返路徑敵對的進路都無法排列,行調需要在兩端終點站對列車進行調整時,必須先取消自動折返進路。

(4)LATS故障情況下,故障區內列車將自動變為人工車,行調應及時根據列車原計劃(如回廠車、過夜車、跳停等),及時通知車站排列相關進路并通知司機。

4.5 故障區外調整

LATS故障情況下,車站設置自動通過進路及自動折返進路,不會對全線列車運營產生巨大影響,但對于離開故障區的列車(人工車),到達故障區外第一個車站停穩后,行調應及時根據實際情況重新設置計劃車或頭碼車。

根據信號人員的反饋及12月25日的實際情況,單個聯鎖站LATS故障將有可能導致相鄰聯鎖站LATS出現重啟現象,重啟后即恢復正常,應比照LATS故障恢復(見下文)進行處理。

行調應根據實際情況,對故障區外的列車進行調整保證正線列車間隔均勻。

4.6 故障恢復

接信號人員通知故障恢復后,行調應立即通知車站連接LATS并上交控制權,對故障區內的人工車重新設置計劃車或頭碼車,并將相應信號機、自動折返進路恢復正常運營狀態。同時需向車站、司機故障恢復的信息。

5 兩端終點站LATS故障情況下的處理要點

列車出廠時,由車站在HMI上人工排列列車出廠進路,組織潯峰崗過夜車投入運營,期間行調應通過CHMI監控,及時指揮車站排列相應進路;根據列車出廠情況,及時取消自動折返進路轉峰回廠時:注意及時根據車底號確認回廠車次,通過CHMI監控,及時指揮車站排列相應進路;及時取消自動折返進路,排列回廠進路。

廚余垃圾治理范文第5篇

社會宣傳等,努力提高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水平。

【關鍵詞】餐廚垃圾 資源利用無害化處理

餐廚垃圾俗稱泔水,是居民日常生活及餐飲行業、單位供餐等活動中產生的廚余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其中,廚余垃圾是指剩余食物和食品加工產生的廢料和剩余物;廢棄食用油脂是指不可再食用的動植物油脂和各類油水混合物。

一、餐廚垃圾治理不當的危害

與其他垃圾相比,餐廚垃圾水分、有機物、油脂及鹽分含量極高,營養豐富、易腐爛,如果治理不當,將會嚴重威脅城市環境與公眾的身體健康。

(一)食品安全

首先是地溝油問題。“地溝油”是人們在生活中對于各類劣質油的通稱,主要是指將城市下水道中的油脂漂浮物或者賓館酒樓剩飯剩菜經過簡單加工提煉而成的油,以及一些不法商販烹炸食品使用次數超過規定但仍然重復使用或向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后重新使用的油。“地溝油”不但心理上讓人難以接受,而且帶有大量毒素和致癌物質,對人體傷害極大。長期攝入“地溝油”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明顯傷害。其次是“泔水豬”問題。未經處理過的餐廚垃圾中可能含有多種有害病菌, 特別是高溫季節會導致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質迅速大量繁殖,如果直接用以飼養禽畜, 會對禽畜健康形成較大威脅, 并可能通過在禽畜體內毒素、有害物質的積累對人體健康帶來極大危害, 從而造成人畜之間的交叉傳染。

(二)資源浪費

餐廚垃圾既是廢物,又是資源。餐廚垃圾營養全面豐富,有機質含量高,可以進行堆肥,也可以作為有機飼料的重要原料,還可以經過厭氧發酵轉換成沼氣再進行發電,里面的油脂還可以提煉成化工原料,具有巨大的資源化利用價值,如果不善加利用,將會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

(三)環境污染

餐廚垃圾如果被任意丟棄、或混雜于生活垃圾被一起收集、或直接排入地下道或者河流之中,將會對城市環境造成極大的影響。一是任意丟棄無疑會對市容市貌造成影響;二是由于餐廚垃圾含有大量的水分和有機物及多種不飽和脂肪酸,腐爛變質的速度很快,易產生不良氣味,滋生蚊蟲,將餐廚垃圾與其他垃圾混合又極易造成二次污染,從而對環境衛生造成惡劣影響;三是如果將餐廚垃圾直接排入地下管道或者河流,則餐廚垃圾中的細菌與病原體極有可能對水體和土壤,嚴重影響生態環境。

二、當前國內外餐廚垃圾治理現狀

餐廚垃圾國外從技術上講,主要有“消滅型”和“堆肥型”,原理都是依靠微生物菌種在高溫狀態下的發酵作用進行生化處理。消滅型技術將大部分餐廚垃圾變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汽揮發掉,“堆肥型”技術則將大部分餐廚垃圾變成了有機肥料和飼料進行資源化利用。日本采用的是將過濾水分后的餐廚垃圾作為生物質進行焚燒處理或使用家庭堆肥處理機處理餐廚垃圾;德國將餐廚垃圾單獨收集并進行生物處理;美國采用家庭粉碎機將餐廚垃圾粉碎后排入下水道。

現在我國采用的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方式,主要采用好氧發酵制飼料或生物肥、厭氧發酵制沼氣以及高溫熱處理制生物柴油等,均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例如好氧發酵處理,堆肥銷路不是很暢,大部分堆肥廠處于停產狀態;如何充分利用厭氧發酵產生的沼氣;再如高溫熱處理,盡管目前已有相對成熟專利技術將地溝油制成生物柴油,但由于政府配套支持措施的滯后,地溝油制生物柴油仍面臨原料回收量小和回收價格高,市場占有量小等問題。

餐廚垃圾得不到不妥善處理帶來的危害已越來越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我國已先后出臺了兩項整治餐廚垃圾的政策,一是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于加強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嚴厲打擊非法生產銷售“地溝油”行為,嚴防“地溝油”回流至餐桌,同時規范餐廚廢棄物收運管理、處理處置,推進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管理新模式;二是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環境保護部、農業部聯合印發的《關于組織開展城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工作的通知》,旨在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技術工藝路線,形成合理的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的產業鏈,提高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和無害化水平。各地也加強了對餐廚垃圾治理的重視,上海、蘇州、長沙等市已出臺餐廚垃圾管理辦法,結合各自實際加強了對本地餐廚垃圾的治理。目前不少省份已設立了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城市,正通過開展試點,積極探索適合的技術工藝路線及管理模式,努力提高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水平。非試點城市也正在積極研究加強餐廚垃圾管理的方案和辦法,出臺相關政策和措施,支持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項目建設,積極扶持相關企業發展,引導社會各界力量參與推進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工作。

三、餐廚垃圾管理方法探討

餐廚垃圾的規范化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目前還沒有十分成熟的經驗,同時直接涉及到餐飲企業的經濟利益,涉及到多個政府行政管理部門的職責范圍,為科學、經濟地完成餐廚垃圾的規范化管理工作,應做好政策法規與標準制定、管理措施和技術方案、社會宣傳等工作。當前簡易可行的方法是從源頭上控制餐廚垃圾快速增長的勢頭,一方面餐廚垃圾分類回收能有效減少垃圾總量,另一方面要控制餐廚垃圾對城市產生的危害。

一是健全地方法規政策。雖然國家有了相關法規政策,但缺少地方性政策法規,不能很好地指導和約束地方對餐廚垃圾的治理,必須通過制定切合當地實際的餐廚垃圾治理辦法規定,建立符合餐廚垃圾特點的無害化處置與資源化利用的法律制度,建立規范餐廚垃圾的單獨收集、運輸、處置制度,確保餐廚垃圾的治理達到最好效果。

二是采取合理的處理方式。餐廚垃圾具有含水率高、有機物含量高、易腐爛等特點,不適用傳統的填埋與焚燒發電模式進行處理。現在我國采用的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方式,主要有好氧發酵制飼料或生物肥、厭氧發酵制沼氣以及高溫熱處理制生物柴油等,均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因此,必須多方考慮,探討一種最適合的處理方式。首先應當逐步做到將餐廚垃圾分類收集、儲存、運輸和處置,要鼓勵居民分類投放餐廚垃圾,建立住宅小區居民餐廚垃圾處置點,就地處理,減少餐廚垃圾二次轉移;其次要通過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使“餐廚垃圾”利用步入良性軌道。如果采取填埋處置,與垃圾混合處置會增高整體垃圾的含水率, 增加處理成本。

相關期刊更多

環境污染與防治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浙江省環境保護局

環境影響評價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重慶市環境保護局

中國食品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國商業聯合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诸暨市| 吴江市| 襄汾县| 中方县| 富阳市| 玉环县| 山东省| 施秉县| 宝山区| 克什克腾旗| 乐安县| 芜湖市| 四平市| 清苑县| 鹿泉市| 新乐市| 布拖县| 石棉县| 芦溪县| 太仆寺旗| 大同市| 岳普湖县| 花莲市| 自贡市| 武平县| 马边| 阳山县| 吉安市| 绥阳县| 西和县| 河源市| 锡林郭勒盟| 静海县| 灵山县| 三河市| 遵义县| 金平| 商水县| 阿荣旗| 高要市| 固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