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溫度變化和熱量的關系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用做功來改變系統內能的過程,是機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與內能之間的轉化過程.
2.做功使物體的內能增加還是減少,要視具體的情況而定.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增加;物體對外界做功,物體的內能減少.
3.做功不一定會改變物體的內能,如,用力把物體舉高,對物體做了功,但物體的內能并沒有改變.
4.物體內能的改變不一定是由做功引起的.
二、內能與物態變化的關系
1.物態變化和內能有一定的聯系.物態是由構成物質的分子間距決定的.一般情況下,固體的分子間距較小,氣體的分子間距較大.物質在熔化、汽化、升華過程中都要吸熱,內能增加;反之,物質在凝固、液化、凝華過程中都要放熱,內能減少.
2.物態變化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才能進行.如,給鐵塊加熱,鐵塊會吸收熱量,內能持續增加,但它的物態并不會立刻發生變化,只有達到鐵的熔點,并繼續加熱才會熔化.也就是說,物態不變,內能也可能改變.
3.物態發生變化,實際是分子運動的劇烈程度和分子間距變了.所以物態發生變化,物體的內能一定發生變化.
4.物體的內能改變,不一定是物態變化引起的.
三、內能與溫度的關系
1.內能是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動能和所有分子勢能的總和.同一物體的內能增加,可能是分子動能增加,也可能是分子勢能增加.溫度是物體內部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劇烈程度的標志.因為分子勢能增加,而導致物體的內能增加時,物體的溫度保持不變.如,冰塊熔化時從外界吸收熱量,導致內能增加,但溫度保持不變.
2.若一個物體溫度升高,則物體內部分子運動更劇烈,分子動能增加,物體內能也增加.
3.物體溫度為0OC時,物體的內能不為零.因為物體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分子間總存在相互作用,因此,任何情況下,物體的內能都不等于零.
四、內能與熱傳遞、熱量的關系
1.用熱傳遞的方法來改變物體的內能,是通過傳導、對流、輻射三種方式完成的.熱傳遞將熱量從一個物體傳到另一個物體,這種傳遞也就是物體的內能轉移的過程.
2.物體在熱傳遞過程中轉移能量的多少叫做熱量.所以,不管物體溫度多高,如果沒有發生熱傳遞,也就無所謂熱量的多少.在熱傳遞過程中,溫度高的物體放出熱量,內能減少;溫度低的物體吸收熱量,內能增加.
3.在熱傳遞過程中,若不考慮熱量的損失,內能的變化量可以用熱量來量度,因此熱量是內能變化的量度.
4.物體的內能增加或減少,不一定是物體吸收或放出熱量.
五、內能與熱能的關系
一、區別
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它是一個狀態量,所以只能說“物體的溫度是多少”.兩個不同狀態間可以比較溫度的高低.溫度是不能“傳遞”和“轉移”的,其單位是“攝氏度”.從分子熱運動的觀點來看,它跟物體內部分子的無規則運動情況有關,溫度越高,分子無規則運動的平均速度就越大,分子運動就越劇烈.可以說,溫度是分子無規則運動的劇烈程度的標志,它是大量分子無規則運動的集中體現,對于個別分子毫無意義.
內能是能量的一種形式,它是物體內部所有分子無規則運動的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內能和溫度一樣,也是一個狀態量,通常用“具有”等詞來修飾.
內能大小與物體的質量、體積、溫度及構成物體的物質種類都有關系,初中階段主要掌握與溫度的關系.一個物體溫度升高時,它的內能增大;溫度降低時,內能減小.切記“溫度不變時,它的內能一定不變”是錯誤的.如晶體熔化、液體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但要吸熱,內能增加.溫度不變時,它的內能也可能減小,如氣體液化、液體凝固時,雖然放出熱量,其內能減小,但溫度保持不變.同樣,也可以這樣表述:物體吸收熱量時,溫度不一定升高;物體放出熱量時,溫度也不一定降低.
熱量是指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它反映了熱傳遞過程中內能轉移的數量,是內能轉移多少的量度,是一個過程量,要用“吸收”或“放出”來表述,而不能說“具有”或“含有”多少熱量.熱量的單位是焦耳.
二、聯系
(1) 溫度與內能
因為溫度越高,物體內的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速度越快,分子的平均動能越大,因此物體的內能越多.但要注意,溫度不是內能變化的唯一標志,物體的狀態變化也是內能變化的標志(如晶體的熔化、凝固,液體的沸騰等).
(2) 溫度與熱量
溫度反映的是分子無規則運動的劇烈程度.物體溫度越高,說明分子運動越劇烈.熱量是在熱傳遞過程中內能轉移的多少.溫度高的物體放出熱量,內能減少;溫度低的物體吸收熱量,內能增加.兩物體間不存在溫度差時,物體具有溫度,但沒有熱傳遞,也就談不上“熱量”.所以,一般可認為熱量與溫度沒有直接聯系.
(3) 熱量與內能
熱量反映了熱傳遞過程中,內能轉移的數量.物體放出了多少熱量,內能就減少多少;物體吸收了多少熱量,內能就增加多少.要注意:內能增減并不只與吸收或放出熱量有關,做功也可以改變物體內能.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會增加,對物體做了多少功,物體的內能會增加多少;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能會減少,對外做功多少,物體的內能會減少多少.
摘 要 目的:觀察不同體溫下輸液對手術患者體溫及熱量的影響。方法:將56例行硬膜外阻滯麻醉的手術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溫液體組和室溫液體組。分別于麻醉前及麻醉后15、30、60、120分鐘和術終記錄肛溫、熱量和寒戰的反應,并進行統計學比較。結果:硬膜外阻滯麻醉后30分鐘兩組肛溫升高0.5℃后逐漸降溫,溫體液組患者較室溫組肛溫降低幅度小,無熱量丟失、寒戰反應發生率低(P<0.01)。寒戰患者肛溫較非寒戰患者者低(P<0.01),熱量丟失多。結論:預熱靜脈液體不僅可以避免因輸注液體溫度低而引起的肢體發涼、發麻、脹痛、寒戰,還可以防止術中體溫降低和熱量丟失。
關鍵詞 手術 靜脈輸液 肛溫 寒戰
關鍵詞 手術 靜脈輸液 肛溫 寒戰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282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282
體溫降低是麻醉常見并發癥之一,術中低體溫可導致物代謝減慢、凝血障礙、免疫功能抑制、心肌缺血、術后滲血量增多、術后切口感染和機體寒戰反應。因此,維持術中患者體溫正常是降低術中、術后和麻醉并發癥的重要措施。但目前有關專題報道尚未見到。現對56例在硬膜外麻醉下的手術患者應用不同溫度輸液,患者體溫及熱量變化的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體溫降低是麻醉常見并發癥之一,術中低體溫可導致物代謝減慢、凝血障礙、免疫功能抑制、心肌缺血、術后滲血量增多、術后切口感染和機體寒戰反應。因此,維持術中患者體溫正常是降低術中、術后和麻醉并發癥的重要措施。但目前有關專題報道尚未見到。現對56例在硬膜外麻醉下的手術患者應用不同溫度輸液,患者體溫及熱量變化的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資料與方法
56例在硬膜外麻醉下手術的患者,年齡43~57歲,平均50歲。術前體溫正常,常規行L2~3硬膜外阻滯麻醉。手術時間2~3小時,平均2小時25分鐘。
56例在硬膜外麻醉下手術的患者,年齡43~57歲,平均50歲。術前體溫正常,常規行L2~3硬膜外阻滯麻醉。手術時間2~3小時,平均2小時25分鐘。
方法: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溫體液組34例,室溫組22例。維持手術間溫度22~24℃,硬膜外阻滯麻醉后放置肛溫探頭。開放上肢靜脈通路,輸注復方乳酸鈉液體。第1小時輸注量15~20ml/kg體重,之后每小時10~15ml/kg體重,并根據血壓及失血量調整輸液速度。溫體液組輸液管道(80~100cm)通過42℃的Hotline液體加溫器,液體輸入患者體內時的溫度為37~38℃,室溫組輸注液體溫度20~21℃。
方法: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溫體液組34例,室溫組22例。維持手術間溫度22~24℃,硬膜外阻滯麻醉后放置肛溫探頭。開放上肢靜脈通路,輸注復方乳酸鈉液體。第1小時輸注量15~20ml/kg體重,之后每小時10~15ml/kg體重,并根據血壓及失血量調整輸液速度。溫體液組輸液管道(80~100cm)通過42℃的Hotline液體加溫器,液體輸入患者體內時的溫度為37~38℃,室溫組輸注液體溫度20~21℃。
通過控制輸液溫度,檢測手術中硬膜外麻醉患者的體溫與熱量丟失以及寒戰發生等情況,觀察不同體溫下輸液對此類患者的體溫以及熱量的影響。依據吸熱定律公式Q=CM(T2-T1),Q=吸收的熱量(KJ)、C=液體的比重(約等于1)、M=輸入液體的容積、T2=液體溫度、T1=體溫,推算輸入不同溫度復方乳酸鈉液體后機體熱量的丟失程度。術中測量肛溫、患者對寒戰的自覺癥狀、寒戰、輸液量、失血量、尿量,分別在硬膜外麻醉前、硬膜外麻醉后15、30、60、120分鐘和術終記錄上述項目。采用的液體為復方氯化鈉,因此基本可以忽略液體所產生的熱量以及由此產生的誤差。
通過控制輸液溫度,檢測手術中硬膜外麻醉患者的體溫與熱量丟失以及寒戰發生等情況,觀察不同體溫下輸液對此類患者的體溫以及熱量的影響。依據吸熱定律公式Q=CM(T2-T1),Q=吸收的熱量(KJ)、C=液體的比重(約等于1)、M=輸入液體的容積、T2=液體溫度、T1=體溫,推算輸入不同溫度復方乳酸鈉液體后機體熱量的丟失程度。術中測量肛溫、患者對寒戰的自覺癥狀、寒戰、輸液量、失血量、尿量,分別在硬膜外麻醉前、硬膜外麻醉后15、30、60、120分鐘和術終記錄上述項目。采用的液體為復方氯化鈉,因此基本可以忽略液體所產生的熱量以及由此產生的誤差。
統計學處理:肛溫、輸液前后熱量變化和輸液量、失血量、尿量,采用t檢驗,寒戰癥狀、寒戰采用X2檢驗。
統計學處理:肛溫、輸液前后熱量變化和輸液量、失血量、尿量,采用t檢驗,寒戰癥狀、寒戰采用X2檢驗。
結 果
結 果
手術中肛溫變化:硬膜外阻滯麻醉后30分鐘肛溫升高0.5℃,之后漸降,室溫組下降速度和幅度較溫體液組明顯,室溫組術終肛溫較基礎值低0.9~1.0℃(P<0.01),而溫體液組術終肛溫與基礎值無明顯性差異,見表1。
手術中肛溫變化:硬膜外阻滯麻醉后30分鐘肛溫升高0.5℃,之后漸降,室溫組下降速度和幅度較溫體液組明顯,室溫組術終肛溫較基礎值低0.9~1.0℃(P<0.01),而溫體液組術終肛溫與基礎值無明顯性差異,見表1。
熱量變化:患者術中平均輸液量2800±400ml,根據Q=CM(T2-T1)計算,溫液體組術終熱量變化1×2800×(37-36.2)=1.52±0.22kJ(3.64±0.52kcal),室溫組術終熱量變化Q=-17.79±2.54kJ(-42.56±6.08kcal),兩組相比較差異有極顯著性(P<0.001)。
熱量變化:患者術中平均輸液量2800±400ml,根據Q=CM(T2-T1)計算,溫液體組術終熱量變化1×2800×(37-36.2)=1.52±0.22kJ(3.64±0.52kcal),室溫組術終熱量變化Q=-17.79±2.54kJ(-42.56±6.08kcal),兩組相比較差異有極顯著性(P<0.001)。
寒戰的發生及與術中肛溫的關系:溫體液組中1例患者出現寒戰(2.94%),室溫組側有7例寒戰(31.8%),兩組相比,差異有極顯著性(P<0.01)。8例寒戰患者和48例無寒戰患者的術終肛溫分別為34.9±0.3℃與36.1±0.6℃,兩者之間差異也極為顯著(P<0.01)。兩組輸液總量、輸液速度、失血量、尿量之間無顯著性差異,手術時間與肛溫變化也無線性關系。
寒戰的發生及與術中肛溫的關系:溫體液組中1例患者出現寒戰(2.94%),室溫組側有7例寒戰(31.8%),兩組相比,差異有極顯著性(P<0.01)。8例寒戰患者和48例無寒戰患者的術終肛溫分別為34.9±0.3℃與36.1±0.6℃,兩者之間差異也極為顯著(P<0.01)。兩組輸液總量、輸液速度、失血量、尿量之間無顯著性差異,手術時間與肛溫變化也無線性關系。
討 論
討 論
患者手術中體溫的變化對于麻醉有一定的影響。許多因素可以引起手術患者體溫的變化,其中靜注大量低溫液體是手術當中患者體溫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低溫液體進入人體內需要吸收機體的熱量方能達到正常體溫的溫度(1kg液體升高1℃需吸收418kJ)[1]。另外術中臟器長時間暴露、物對體溫調節中樞的抑制均使術中熱量散失而影響患者導致體溫降低。
患者手術中體溫的變化對于麻醉有一定的影響。許多因素可以引起手術患者體溫的變化,其中靜注大量低溫液體是手術當中患者體溫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低溫液體進入人體內需要吸收機體的熱量方能達到正常體溫的溫度(1kg液體升高1℃需吸收418kJ)[1]。另外術中臟器長時間暴露、物對體溫調節中樞的抑制均使術中熱量散失而影響患者導致體溫降低。
本研究結果顯示,硬膜外麻醉后30分鐘肛溫升高,表明麻醉阻滯區域的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多,散熱增多[2],隨著靜脈輸液量增多和腹腔臟器暴露時間延長,機體熱量丟失增多,導致體溫進一步降低。預熱靜脈液體不僅可避免因輸注液體溫度低而引起的肢體發涼、發麻、脹疼、寒戰,還可以防止術中體溫和熱量丟失。慷А
汪淼等在臨床應用輸液恒溫器的研究中[3],對加溫藥物的穩定性進行了觀察,結果發現加溫器對藥物的穩定性影響不大,無統計學意義。本研究中,在進行加溫輸液時,由于藥物在Hotline加溫器的時間短,所以可以認為不影響藥物的療效。
汪淼等在臨床應用輸液恒溫器的研究中[3],對加溫藥物的穩定性進行了觀察,結果發現加溫器對藥物的穩定性影響不大,無統計學意義。本研究中,在進行加溫輸液時,由于藥物在Hotline加溫器的時間短,所以可以認為不影響藥物的療效。
本文研究結果提示,在應用低溫麻醉時,可采用輸入低溫液體的方法來維持液體的方法來維持術中的低溫狀態。
本文研究結果提示,在應用低溫麻醉時,可采用輸入低溫液體的方法來維持液體的方法來維持術中的低溫狀態。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 韋統友,王芳,等.恒溫加溫輸液用于新生兒硬腫癥的效果觀察.中華護理雜志,1998.
1 韋統友,王芳,等.恒溫加溫輸液用于新生兒硬腫癥的效果觀察.中華護理雜志,1998.
2 敖虎山,王俊科,等.硬膜外阻滯下阻滯區皮溫、內皮素、動-靜脈氧差的變化.中華麻醉學雜志,1996.
2 敖虎山,王俊科,等.硬膜外阻滯下阻滯區皮溫、內皮素、動-靜脈氧差的變化.中華麻醉學雜志,1996.
3 汪淼,朱嘻慶,等.輸液恒溫加溫器的研制及臨床應用.齊魯護理雜志,1996.
低溫地板輻射采暖系統以室內溫度均勻性好、舒適性好、溫度梯度小、符合人體生理要求和不影晌室內使用面積等優點,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被廣泛的應用于住宅、別墅、賓館和辦公大樓等場所。地板輻射采暖同傳統散熱器或空調送暖在傳熱原理上有所不同,前者輻射所占比例大,后者以對流方式為主。
2.常見的問題
通過對一些低溫地板輻射采暖工程的實際觀察,我發現了許多問題,而且還相當普遍,如室內偏熱、地面溫度偏高和地面溫度分布不均勻等,經分析可以確定這是設計上的問題。
2.1室內溫度偏高
主要原因是:
(1)負荷確定時未考慮輻射采暖與對流采暖的區別,直接將對流采暖負荷作為輻射采暖負荷進行計算。相同條件下,輻射采暖時壁面溫度比對流采暖時高,減少了墻壁對人體的冷輻射,而人對室內熱環境的感受常以實感溫度來衡量,實感溫度可比室內環境溫度高2—3℃,因此在保持相同舒適感的情況下,輻射采暖室內空氣溫度可比對流采暖時低2—3℃或在負荷計算時取對流采暖熱負荷的0.9—0.95(對于全面輻射供暖來說)。
(2)在計算采暖熱負荷時沒有考慮上層地扳向下的傳熱量,也是造成室內溫度升高導致室內環境偏熱的原因。
(3)是有的設計人員按參考資料提供的地板散熱量直接查取管間距,甚至根據經驗確定管間距,而忽略了適用條件。加熱管確定,公稱外徑、填充層厚度和供吸水溫差確定,不同加熱管間距與不同平均水溫地板有不同的散熱量。當填充層厚度改變時,地面層熱阻減小,地板散熱量加大,從而使室內溫度升高,室內偏熱;供回水溫差改變,管間距增減,管內平均水溫的變化,也將影響地板散熱量的大小。
例如某工程設計時,供回水溫度為50℃/40℃,室內溫度為18℃,管間距為250㎜,地面層為木地板,地板散熱量約89w/㎡。由于某種原因供回水溫度改為55℃/45℃,供回水溫差沒有變,施工時未做變更,結果實際運行時,室內溫度卻高達23—24℃,溫升約5—6℃,地表溫度也升高了5℃左右。
因此設計時應進行細致的計算,否則不僅偏離設計要求,而且也將浪費能源。
2.2地面溫度偏高
地面溫度過高,長久之后人體也會感到不適,而且對地面覆蓋物也有一定影響,因此根據衛生要求、人體熱舒適性條件和房間用途,對地面溫度做了一些規定。
地板輻射采暖時地板表面平均溫度(tb)與加熱管的管徑(d)管間距(s)、加熱管埋深(h)、地板導熱系數(λ)、供回水平均溫度(tp)和室內溫度 (tn)有關,即:tb=fd,s,h,λtptn
由于地板單位面積散熱量q與單位面積埋管的散熱量(d、s、h、λ、tp)有關,則有:q=g d s h λ t p,因此得出近似公式:
tb=tn+9(q/100))0.909
由上述公式可以知道影響地面溫度的因素,在工程中引起地面溫度偏高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力而:
(1)負荷偏大:由于室內熱負荷偏大,地板單位面積散熱量q增加,地板表面平均溫度tb增大。
(2)供回水平均溫度偏大:當供回水平均溫度tp升高時,室內溫度升高,地表溫度也升高。
(3)埋管深度不夠:有些房地產開發商為了降低房屋造價,將層高減小,用戶為了保證室內足夠的凈高,有的采用減小加熱管埋深的做法。由于埋深h減小,使地板熱阻減小,單位面積地板散熱量q增加,從而使得地面溫度tp偏高。
2.3地面溫度不勻
地面溫度分布均勻程度主要受埋管深度h、管間距s大小和布管方式等影響。
2.3.1埋管深度
根據有關理論,填充層的熱阻是變化的,這樣就使輻射板表面呈不等溫面,管頂所對應的地面溫度最高,當相鄰兩加熱管中的熱水溫度相等時,兩管中間處的地面溫度最低,埋深越小,地面溫度越高和分布越不均勻。
2.3.2埋管間距
根據有關理論,當管間距增大時,兩管間疊加強度減小,管頂所對應的地面溫度增高,兩管中間處的地面溫度降低,地面溫度分布更加不均勻。為了保證地面溫度分布均勻性,工程中一般限定管間距不宜大于300mm,但當地面散熱量大時,即使300mm的管間距也顯得過密,此時可通過調整加熱管水流量和水溫等來適應要求。
2.3.3 布管方式
沿加熱管水流方向,水溫逐漸降低。常用的布管方式有平行排管式、蛇形排管式和回字形盤管式,平行排管式地板表面平均溫度沿水的流程方向逐步均勻降低,蛇形排管式地板表面溫度在小面積上波動大但平均溫度分布較均勻,回字形盤管式地板表面平均溫度也是沿水的流程波動很小,溫度分布更均勻。
3.局部情況
由于沿外窗外墻熱損失較大,一般將高溫管段優先布置在該處,或在沿外窗外墻一定范圍內布管加密,但不能過密,外窗外墻地面溫度偏高會加大熱量損失;
4.建議
上述問題多是由于設計中沒考慮輻射采暖的特點而造成的。地板輻射采暖設計看似簡單,實際設計中需綜合考慮室內溫度、地面溫度、地面溫度的分布等要求,以及相互之間的關系。室內溫度與地面溫度和地板散熱量有很強的耦合性,某一者的變化將引起其他量的連鎖變化,因此設計中應遵循以下步驟:
(1)計算熱負荷,根據輻射采暖特點,確定出房間實際需熱量;
(2)根據己知條件,如建筑面積、地面結構和室內溫度等要求,確定地板散熱量;
(3)根據散熱量,室內溫度,供回水溫度,地板熱阻,假定加熱管管徑,確定管間距;
(4)根據房間布置情況,在保證單管長L≤120m的條件下,確定支管數;
(5)根據房間用途及熱工特性,遵循溫度均勻分布的原則進行布管,布管時應注意盡量使各并聯管路平衡。
(6)計算各支管水量,校核系統阻力是否平衡,注意管內的流速不應低于0.25m/s。
5.小結
(1)低溫地板輻射采暖是以輻射傳熱為主的采暖方式,因此熱負荷計算時應與對流采暖方式加以區別。
(2)室內溫度、地面溫度和地表面散熱量有很強的耦合關系,注意某個量的變化將引起其他量的相應變化。
1、關于分子運動論,下面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物質由分子組成,分子間存在空隙
B、物體內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
C、分子之間只存在引力
D、分子之間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2、關于物體的內能,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運動的物體有內能,靜止的物體沒有內能
B、物體溫度在0℃以下時沒有內能
C、高溫物體的內能一定比低溫物體的內能大
D、質量大且溫度高的物體的內能一定比同狀態質量小,溫度低的物體的內能大
3、下面幾個例子中,屬于做功使機械能轉化為內能的是( )
A、用鐵錘打鐵塊,錘頭和鐵塊都發熱
B、冬天站在太陽光下感到暖烘烘的
C、放爆竹時,爆竹騰空而起
D、把一杯50℃的熱水倒入一杯0℃的冷水里,冷水變熱
4、在試管中裝一些水,用軟木塞塞住,加熱使水沸騰,水蒸氣把軟木塞沖開,在沖開軟木塞的過程中( )
A、水蒸氣膨脹做功,水蒸氣的內能增加
B、水蒸氣膨脹做功,消耗了水蒸氣的內能
C、水蒸氣膨脹做功,但水蒸氣的內能不變
D、水蒸氣膨脹做功,水蒸氣的溫度不變
5、關于熱量和溫度的關系,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同一物體溫度上升越高,吸收的熱量越多
B、物體溫度上升越高,含的熱量越多
C、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一定會升高
D、物體含有的熱量多少與溫度無關
6、人們在生活中用熱水取暖,生產上常用水作為冷卻劑,這因為水的( )
A、比熱大 B、吸收的熱量多
C、放出的熱量多 D、密度較大
7、甲、乙兩種物體質量相同比熱不同,當它們升高相同溫度時,一定是( )
A、比熱小的吸收熱量多
B、比熱大的吸收熱量多
C、甲、乙吸收的熱量一樣多
D、因初溫不知道無法判定
8、下面哪種情況下比熱會發生變化( )
A、一杯水倒掉一半
B、水凝固成冰
C、0℃的水變成4℃的水
D、鐵塊加工成鐵板
9、初溫相同,質量也相同的水和銅塊,吸收相等的熱量后,再將銅塊投入水中,則會出現( )
A、銅塊放熱,水吸熱
B、銅塊吸熱,水放熱
C、銅塊與水之間不發生熱傳遞
D、水的內能傳遞到銅塊上
二、填空題
1、分子運動論基本內容:物質是由 組成的,一切物體的分子都在_________________,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的物質在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做_________________,這一現象說明一切物體的分子都在_________________。
3、在高空飛行的子彈具有________能,___________能,還具有__________能,子彈落地后這三種能不為零的是_________________能。
4、用鋁壺燒開水,壺中的水蒸氣將壺蓋頂起來,這是消耗水蒸氣的_________________能對外做功,將水蒸氣的_________________能轉化成壺蓋的_________________能。
5、在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簡里放人一小塊棉花,把活塞迅速壓下去時,棉花燃燒起來。這一事實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法是和_________________,它們在改變物體內能上是__________它們所用的單位相同,都是_________________。
7、用搓手的方法可以使手暖和,這是用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增加手的內能,用暖水袋使手暖和,這是用______________方法增加了手的內能。
8、在物理學中常提到“熱”字,但其含義各不相同,請將下列“熱”的含義填入空格內。
(1)這盆水很熱,這里的“熱”是指_________________。
(2)物體吸熱升溫,這里的“熱”是指_________________。
(3)摩擦生熱,這里的“熱”是指_________________。
9、用做功的方法來改變物體的內能,實際上是_________________能轉化為_________________能的過程。
10、已知銅的比熱是鉛的3倍,現有質量相同的銅塊和鉛塊,它們吸收相同的熱量后,銅塊升高的溫度是鉛塊升高溫度的_________________倍。
11、2.5千克的水,加熱前水溫是20℃,在標準大氣壓下,把水加熱到開始沸騰,水吸收的熱量是_________________焦。
12、甲、乙兩種金屬的比熱之比是3:1,質量之比是2:1,當它們吸收相同的熱量,甲物體的溫度升高了10℃,則乙物體的溫度升高了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某種燃料_________________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燃料的燃燒值,燃燒值的單位_________________。
14、20千克無煙煤完全燃燒,將可以放出_________________熱量,這些熱量能使_________________千克15°C的冷水燒開(無煙煤的燃燒值是3.4×107焦/千克)
15、內燃機的工作過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個沖程組成。
三、問答
1、為什么沿海地區的氣溫變化沒有內陸地區氣溫變化那么劇烈?
2、小明在烈日當空的海邊玩耍,發現沙子燙腳,而海水卻很涼。同樣,太陽光照射,為什么會出現不同的結果呢?小明想:是不是沙子和海水吸熱升溫快慢不同呢?于是他從海邊取一些沙子和海水帶回家進行探究。
小明在兩個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別裝上了相同質量的海水和沙子,用一個100W的白熾燈同時照射它們,并用溫度計測出它們不同時刻的溫度值。記錄的數據如下表所示。
(1)小明探究的物理問題是什么?
(2)分析小明探究中收集到的數據,你可以得出什么探究結論?
(3)小明發現“夏天海邊的沙子燙腳而海水卻很涼”,請你用簡單的語言從日常生活中或自然中舉出一個類似的現象。
四、計算
1、把500克的水加熱到100℃,吸收了1.68×105焦的熱量,則它的初溫是多少?
2、太陽光垂直照射時,每平方厘米的面積上每年共獲得4.3×105焦的熱量,用這些熱量給水加熱,可以使多少水從溫度15℃升高到55℃,這些熱量全部用來做功的話,能做多少功?這些熱量與完全燃燒多少汽油放出的熱量相等?
參考答案
一
二
1、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引力、斥力
2、擴散 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3、動 重力勢 內 內
4、內 內 動
5、壓縮氣體做功使氣體內能增大
6、做功 熱傳遞 等效的 焦耳
7、克服摩擦做功 熱傳遞
8、(1)溫度(2)熱量(3)內能
9、機械 內
10、1/3
11、8.4×105
12、60
13、1千克 完全燃燒
14、6.8×108焦1900千克
15、吸氣、壓縮、做功、排氣
三、
1、答沿海地區的周圍主要是海水,海水的比熱比較大,而內陸地區的周圍主要是泥土、砂石,泥土、砂石的比熱比海水的比熱小得多,因此,在同樣受熱或遇冷的條件下,沿海地區的氣溫變化就不像內陸地區氣溫變化得那樣劇烈。如在夏季,海水接受太陽的輻射熱后,溫度上升緩慢,而泥土、砂石被太陽照射后,溫度升高明顯,在冬季,則相反,海水溫度下降慢,而陸地泥土,砂石溫度下降明顯。
2、答(1)質量相等的海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的熱量誰溫度升得快
(2)相同質量的沙子和海水,吸收相同熱量。沙子升溫快,水和沙子吸熱溫度變化隨著時間延長而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