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汛情情況匯報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市是省省會,位于省中北部,地處、等五水之尾,座落湖濱,下轄四縣五區和五個開發區(新區),總面積7400平方公里,總人口475萬,全市gdp1409億元,財政總收入190億元。市地勢低洼,易洪易澇,是全國首批確定的25座防洪重點城市之一。全市現共建有各類水利工程7400余處,其中外洪圩堤72座,總長1128公里,中小型水庫489座,機電排灌站總裝機23萬千瓦。98年以后,在水利部省水利廳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城市防洪排澇標準明顯提高,昌南、昌北兩個百年一遇防洪包圍圈基本形成,城區電排總裝機達到2.5萬千瓦,排澇標準達到20年一遇一日暴雨一日排干。城區主要圩堤有富大有堤、贛東大堤、南隔堤、沿江大堤,主要電排站有青山湖電排站、新洲電排站、前湖電排站、魚尾電排站等。
今年以來,我市緊緊圍繞“以人為本,確保人民生命安全”這一中心,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精心部署,扎實工作,從早、從嚴、從實做好各項防汛準備工作?,F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防汛準備情況
1、落實防汛責任制。汛前,市縣鄉三級防汛指揮機構和防汛指揮部成員已調整到位,嚴格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各項防汛責任制,重要圩堤、水庫、蓄滯洪區等都落實了縣級以上領導為行政責任人。3月底至4月初,市縣鄉層層召開了防汛工作會議,層層下發防汛目標任務書,對今年的防汛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開展防汛檢查3次,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逐一下發整改通知,限期整改到位。市縣鄉三級防辦4月1日起實行24小時值班,確保訊息暢通。
2、組建防汛搶險隊伍。全市組建了13萬人的群眾性防汛搶險隊伍,市防總組建了3.7萬人的突擊搶險隊伍;全市482座小型水庫549名安全管理員已全部完成了選聘續聘,全部上崗到位開展汛期巡查值守報汛工作;全市87個鄉鎮防辦進一步優化配齊配強了專兼職工作人員。
3、編制和完善防汛預案。為有效應對突發事件,市政府印發了《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根據水利工程度汛方案的編審程序和要求,完成了圩堤、水庫、蓄滯洪區等水工程度汛方案的編制并如期下達執行。進一步完善了山洪災害危險區居民轉移方案和跨汛期施工、破堤破壩等工程的度汛方案。
4、備足防汛物資。為及時補足年初抗冰凍災害中消耗的草袋,市財政安排100萬元???,目前草袋已補充到冰凍前數量。據統計,現在全市儲備草袋238萬條,編織袋409萬條,麻袋36萬條,卵石29萬方,塊石4.8萬方,救生衣3435件,救生圈80只,救生船2只,沖鋒舟11艘,均達到或超過計劃數。
5、落實防汛資金。市縣財政進一步加大了對防汛資金的投入,市財政安排了600萬元用于購置防汛物資、小型水利工程建設和水庫除險加固;縣財政投入280萬元用于水毀工程修復和防汛塊石、防汛草袋的購置;新建縣財政投入170萬元對6處重要險工險段水毀工程進行了整治;其它縣區也安排了防汛除險資金。市級防汛工作經費已落實55萬元,縣區防汛工作經費不少于20萬元;省市47.4萬元水庫巡查報汛費全部下撥到有關縣區,并已發放到人,水庫報汛經費正在安排之中。
6、做好工程準備。去冬今春全市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共投入1.22億元,實施水庫除險達標40座,加高加固圩堤60公里,疏浚河道118公里,修復水毀冰毀工程和險工險段963處(座)。全市列入國家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規劃的197座病險水庫已完成除險加固181座,啟動了列入國家專項規劃的24座病險水庫前期工作,年底前將開工建設,確保三年內完成除險摘帽。
7、實施防洪暢通工程。全市五萬畝以上圩堤、重點小(一)型以上水庫基本實現了路通、電通和話通,其它防洪工程大部分實現了通路、通電和通話;市縣區防汛網絡實現了互聯互通,并與市應急指揮系統實現無障礙鏈接;實施段河段采砂專項治理,4月1日起所有采運砂船集中??抗芾怼?/p>
二、下階段工作安排
以這次副部長一行來我市視察為契機,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防總指示和全省防汛工作會議精神,時刻繃緊防汛這根弦,做到有水無水作有水準備,小水大水作大水準備,扎實推進各項防汛準備工作。
1、開展防汛檢查。4-5月份將安排兩次防汛檢查,即市防總成員防汛大檢查和全市防洪工程大排查,檢點有五個方面:一是中小型水庫隱患排查;二是在建水利工程度汛措施;三是重要圩堤的險工險段、破堤工程和穿堤建筑物;四是防汛物資儲備;五是河道清障情況。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及時抓好整改。
2、開展防汛知識培訓。擬于5月上旬舉行全市防汛知識培訓班,對縣區、鄉鎮防汛指揮長,水庫安全管理員,防汛機動搶險隊員,鄉鎮防汛辦主任等進行防汛搶險業務培訓。
3、開展防汛隊伍演練。擬于5月中旬組織市級防汛機動搶險隊、民兵舟艇連和潛水員分隊開展搶險救災實戰演練,進一步提高抗洪搶險實戰能力。
為切實做好防汛抗洪各項準備工作,確保各類防洪工程設施安全渡汛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廣防汛指17號文件精神,鄉防汛抗洪指揮部對汛前檢查作了研究部署和落實,5月5日—5月10日,鄉防汛抗洪指揮部組織人員對電站、平迷電站、普樓電站進行了防汛檢查,并對相關站所的防汛準備工作進行了督查,現將自檢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領導重視,措施扎實。始終以以人為本的理念貫穿防汛抗洪救災工作全過程,切實貫徹落實“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防汛方針,牢固樹立“防大汛,搶大險“的思想,以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高度,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成立了以鄉長為指揮長,分管水利的副鄉長、武裝部長、派出所所長、水務站長為副指揮長,各站所負責人為成員的防汛抗洪領導小組,組建了抗洪搶險應急分隊,為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做好準備,扎扎實實做好防汛抗洪工作。
按照“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逐級落實防汛抗洪責任制,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了防汛抗洪工作制度,把防汛抗洪各項工作任務分解到崗位、個人,及時編制和完善了《鄉防汛抗洪應急預案》,同時要求電站、平迷電站、普樓電站也制定上報相關防汛應急預案。
(二)檢查認真,不留死角。5月5日至10日,鄉防汛抗洪指揮部組織人員,對電站、平迷電站、普樓電站以及轄區水利設施等工程進行汛前檢查,主要是檢查其防洪設施、預警預報、值班制度、防洪物資儲備及其他安全隱患,經過詳細勘查,庫區、壩頭均未發現堪塌、崩裂等現象,排查內部安全隱患7處,當場整改7處。同時還加強安全生產和道路交通安全督察工作,切實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治不留后患,確保防汛抗洪工作有效開展。
(三)嚴格紀律,加強監督
為做好我鄉防汛抗洪工作,值班人員必須實行24小時值班制,值班人員不得請他人代班和頂班,如有特殊情況,須經單位領導同意,并向接班人員交待清楚方能離崗。值班人員做好值班記錄表,值班人員必須嚴守崗位,不得擅自離崗或脫崗,造成的后果或其他損失,視情節輕重,追究責任。
三、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思想意識不到位,小部分人的意識都還停留抗旱階段中,偶爾出現降雨認為也只是緩解旱情,不會出現險情。
(二)值班制度執行不嚴格,偶爾出現值班人員離崗現象。
(三)防汛經費、物資儲備缺口較大。由于沒有防汛物資儲備專項經費,防汛物資儲備能力較弱,物質儲備嚴重不足。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牢固樹立防大汛思想準備,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克服僥幸心理,真正從思想上、組織上和行動上做好防大汛的各項準備工作,確保我鄉今年安全度汛。
(二)切實加強物資儲備,落實搶險隊伍。進一步儲備防汛搶險物資,加強搶險隊伍演練,提高搶險救災能力,確??购閾岆U工作全面勝利。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扎實推進防汛工作快速開展。為了進一步加強全鎮防汛工作的領導,確保防汛工作扎實有效的開展,我鎮成立了以鎮長任指揮,分管領導為副指揮,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防汛指揮部,加強對全鎮防汛工作的領導。同時鎮政府成立7個防汛指揮分部,具體指揮、檢查、調度防汛工作。為了更好抓好十字河防汛工作的落實,成立了鎮十字河防汛指揮分部,具體負責十字河防汛的有關事宜,指揮分部由黨總支書記任副指揮,沿河村書記、主任為成員,處理、協調、落實十字河防汛各項業務,做到了任務明確,責任到人,各負其責。
二、組建隊伍,修訂預案,開展汛期應急救援演練活動。為確保防汛工作有序開展,鎮政府責成鎮武裝部按軍事建制的標準,成立了30人的常備隊、500人的搶險隊,1000人的應急后備隊,使召之能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同時認真修訂完善了鎮、村防汛搶險應急預案,并下發到各黨總支、村、各單位,以便參照執行落實。
三、儲備料物,組織檢查,確保防汛物資充足到位。為確保防汛料物的落實,鎮政府根據自籌和有關單位籌集相結合的方式,與各料物儲備單位簽訂了以防汛料物儲備為內容的責任狀,明確保管責任人及其聯系方式,從而把市防汛指揮部下達給我鎮的料物儲備指標層層分解落實。目前全鎮儲備發電機2臺、編織袋4萬條、鐵條400公斤,樁木30方,繩類40公斤,電纜2000米,砂石料800方,塊石1800方。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為有效開展防汛工作,我鄉成立了防汛領導小組和民兵搶險救災應急隊,由鄉長李xx任防汛領導小組組長,分管副鄉長李光友、副鄉長張xx任副組長,黨委副書記、武裝部長王xx任副組長兼民兵搶險救災應急隊隊長。健全了防汛工作責任制,與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各村和監測員簽訂了地質災害監測責任書,確保責任落實到位,工作執行到位。
二、制定和完善防汛預案
按照相關要求,結合實際情況,科學制定防汛預案,分別制定并下發了《xx鄉XX年防汛搶險救災應急預案》、《xx鄉XX年地質災害防治預案》和《xx鄉XX年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明確了防汛工作的組織領導、應急機制和措施保障等。
三、開展防汛宣傳教育
一是及時召開兩干會、三干會傳達中央和省、市、縣關于防汛工作的會議和文件精神,安排和部署防汛工作。二是張貼《地質災害防災明白卡》、《地質災害避險明白卡》10份,讓地質災害點附近群眾掌握在突發性地質災害中迅速逃生、自救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最大限度地減輕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
四、落實防汛物資儲備
準備了各種防汛物料,儲備編織袋100條,編織布100㎡,塊石50 m3,砂石料100 m3,救生繩2條,救生衣15件,照明燈30只,車輛4輛,水泥10噸,樁木10立方,麻繩100米。
五、深入排查,治理隱患
開展全方位排查,實行村組、企業對防汛工作自查,鄉政府組織巡查。重點排查2個地質災害隱患點,對受地質災害威脅特別嚴重的農戶積極做工作,協助搬遷。
一、基本情況
*鎮有16個行政村,一個居委會,共有人口18000人,是北京市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和國家級的綜合實驗示范鎮,總占地面積42.3平方公里?,F有入區企業68家,工農業總產值12.8億元,人均純收入7468元。目前有鎮成人學校一所(是市級鎮鄉示范校),總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建筑面積700多平方米,村校16個,其中有15所通過了區級達標驗收。
二、堅持成人教育緊貼經濟辦學,直接有效地為經濟建設服務。多年來,*鎮對農民教育培訓工作一直給予了足夠的重視,特別是近年來,為使鎮成人學校能夠滿足經濟發展,尤其是滿足農民就業培訓的需要,并與小城鎮建設相適應,上年*鎮在成人學校軟硬件建設方面投入了20多萬元,完成了校舍內外裝修,線路改造,建成了較標準的遠程教育網絡教室,配了部分新計算機,增添了辦公設備,辦學條件的改善,促進了辦學效益的提高。共開展了文化.體育.娛樂.法律.法規等知識的比賽和咨詢展覽等教育活動40余次,開展各級各類不同層次的培訓班近30余期,舉辦農民現場就業洽談會13期,有3200余人次參加現場就業洽談會,共安置就業1100(含4050人員)余人次,使成人教育真正做到了緊貼經濟辦學,直接有效地為經濟建設服務。
(一)開展法律.法規培訓和公民道德規范教育
為了提高農村黨團員.干部及村民的政治法律素質,增強自身的政治修養,強化干部廉政.勤政的服務意識,充分發揮黨團員在農村的模范帶頭作用,教育農民遵紀守法,用公民道德綱要來規范自己的行為。
1.請區里的有關專家來校給村干部上“法規”和“怎樣當好農村干部”課.使村干部達到真正的知法.懂法.依法.守法.勤政為民,當好人民的公仆。
2.帶鎮校電教設備利用村校場地,請鎮司法部門和人大主席到村校給村民講《土地法》.《合同法》及民主與集中等有關方面的知識。教育農民用法律來維護自身的權力,用公民道德來規范自己的行為。
3.通過放錄像、光盤、現場教授指導和收看網絡知識、開展其它活動來豐富廣大農民的精神生活。
(二)抓好綠色證書培訓和實用技術培訓
1、通過綠色證書培訓,讓農民掌握一技之長,提高農民的致富本領,盡快實現增收致富。在區教委成職科和區科委的支持指導下,*們積極開展農民綠色證書培訓工作,每年約有50余人獲得初級等級證書,截止到目前全鎮共有800余人獲得了綠色證書,這些人大部分在各村成了種養植(殖)能手和致富帶頭人,為村鎮的經濟發展和農民脫貧致富起到了各級的作用。
2、抓好對農民的實用技術培訓:為使農民擺脫經濟效益低的農作物種植困境,引導其轉入經濟作物種植和養殖業及深加工生產上來,提高經濟收入。*們堅持以科技推廣項目為主,對農民進行實用技術培訓。
在種植業方面,*們針對本鎮的“萬畝花生新品種引進培育及新技術推廣工程”請了兩位山東花生研究所的專家常年輪流在本鎮授課,并以30畝的花生試驗示范基地為實踐課堂,指導種植花生的農戶。經過近兩年來的培訓和現場指導,*鎮的萬畝花生新技術推廣工程已基本形成,畝產量比原來增長75——110斤,1.1萬畝花生按平均每畝增80斤計算,可增產88萬斤,僅此一項農民可增收176萬元。其它經濟作物也收到了較大的經濟效益。
養殖業方面,*們針對養殖戶技術掌握的實際,以奶牛.肉雞飼養培訓為龍頭,隨時請有關專家.技術人員來校上課現場指導,目前奶牛,養雞戶已達535戶。養殖業收入占一產比例達到58.6%,比原來提高了11個百分點。
(三)、強化職業技能培訓,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
近年來,隨著*小城鎮建設的飛速發展,入區企業迅速增長,為農民就業創造了很多機遇,農業結構的調整,又給農民提出了許多新課題,越來越多的農民或是走出家門務工或在家里搞起了服務業,但事實表明農村勞動力的管理能力和技術水平給他們的就業帶來了很大困難。如何能解決農民就業問題,已成為當前政府的頭等大事。對此鎮成人學校與鎮社??泼芮信浜?,對全鎮剩余勞動力進行了細致摸底,分類建立了個人及家庭基本情況檔案。在掌握基本情況的基礎上,20*年初制定了北房鎮三年農民就業培訓規劃和當年實施方案,成立了有關部門人員組成的“農民就業培訓”辦公室,各村校設立了一名就業指導員,每50戶設一名協辦員。這在全鎮范圍內形成了一個以鎮成人學校為中心的就業培訓網絡。
在培訓思路上,*們以“*”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服務農業.農村.農民為宗旨,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為依托,以富裕農民為主線,以農民終身教育培訓為核心,多形式.多層次,多渠道地開展農民素質教育,有計劃.有步驟,扎扎實實地對農民進行觀念轉變和實用技術.技能的培訓,培養一批具有科技文化知識和較高素質的農村勞動者及科技致富帶頭人。
在辦學方法上,*們利用現代電教手段,采取“上靠”.“橫聯”.“下幅射”的辦學方式,在辦學效益上,求真務實。
(一)拓寬培訓渠道,轉變農民的就業觀念
農民要想致富就必須先解決就業觀念問題,只有觀念更新了才能激發他們吃苦耐勞,不等.不靠.不要,勇于進取的精神,才能實現農民向二三產業轉移。針對農民存在的時間觀念淡薄,大錢掙不來,小錢不愿掙,組織紀律渙散等問題。一是利用鎮村廣播、報刊、及網絡傳播等形式進行正面教育和引導。二是進行就業前培訓:(1)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使農民真正懂得在當今信息時代中誰抓住了時間誰就抓住了機遇,失去時間就等于失去機遇。(2)進行“小錢積少成多,十元錢可當成大老板”的教育培訓,教育農民不怕掙得少,只怕掙不來,知道積少成多的道理。(3)進行組織紀律觀念培訓,教育農民知道任何一個部門、一個企業如果每個人都沒有組織觀念,那么這個企業就不能發展,就不能生存。(4)進行《企業求職秘訣》.《求職的心里狀態》等求職知識的培訓,為農民就業應試打下良好基礎。三是利用行動咨詢和身邊的典型事例對他們進行教育,做到學有榜樣,干有方向,在干中自覺轉變觀念,更新意識。四是利用鎮區企業招聘機會,讓農民了解企業進行自*推薦,在雙向選擇職業的過程中,真正認識自*價值,從中得到自*教育。
(二)強化職業資格證書培訓,創造就業條件
為了提高農民職業技能水平,讓其掌握一至兩門就業本領,*們做了如下工作:
1.根據企業人才需要一是開展定點.定向.定單式培訓;二是鎮里制定企業吸納農民就業的獎勵政策,鼓勵和支持企業創造條件和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
2.為保證學校培訓工作的順利進行,鎮里每年保證20-30萬元的培訓資金撥放。
3.與區勞動局培訓科協作,提供職業教師來源,聯系上級有關職能部門進行技術考核辦證。
通過以上的措施保證,一年來,經過上下共同努力,*們開辦了編織班(2期);計算機班(a班b班各1期);縫紉班(2期);叉鏟車班(2期);烹飪班(1期);美容班(1期)養牛技術證書班(1期),參加人員多達990余人,經考試合格領到技術證書的680余人,通過各種渠道安置就業人員800余人。今年已開辦了禮儀班第一期,畜牧班一期。目前還有美容班、叉車班、電工班300余名學員正在學習之中。
通過各種技能培訓,*們深深地認識到,這種培訓貼近農民,快捷實用,深受廣大農民的歡迎,有的學員拿到證書后感慨地說:“*們感謝政府和成人學校為*們提供了這樣好的學習機會,尤其是*們這些年輕人,不懂技術將來就不能生存,通過學習確實受益不小,*打心眼高興”。
一年來,*鎮成人學校緊緊圍繞鎮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利用現代電教設備以“服務農民,幫民致富”為辦學宗旨,辦學效益較為顯著,去年1人被市評為先進個人,鎮成人學校也被區精神文明辦公室評為先進集體。
三、農民培訓就業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及對策:
1、此項工作由鎮成人學校和鎮社保所等部門聯合開展,基本形式是成人教育搭臺,各部門唱戲,但成人教育一直沒有正規的編制,面社保所人員又非常緊張。鎮社保所編制6人,分別負責全鎮的勞動監察、就業指導、農民培訓;大病醫療統籌、農民養老保險、農村干部養老保險;失業人員管理、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民政、殘聯、老齡化管理。建議是否可以從現有的教師隊伍超編人員中,選擇優秀適用人材,補充到鄉鎮成人教育學校中來,在人員構成上,最好能設一名校長,一名教學管理人員,一名電教專任教師和一名綜合科教師,這樣還可以充分發揮遠程教育網絡的作用,并可以做好對村級成人學校的管理和指導。
2、經費問題:各級政府對農民就業培訓工作投入力度的逐年加大,這是富余勞動力就業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必要保證。農民參加培訓時全部免費,費用由各級政府承擔,其中區財政負擔培訓費的60%,鎮財政負擔培訓費的40%,同時鎮政府還負責學校的建設,設備的更新,教學管理及辦學條件的改善等,建議加大對鄉鎮農民就業培訓的扶持力度,特別是在經費上給予進一步的支持,是否可以考慮將區補的40%直接補到辦學的鄉鎮,以調動各鄉鎮辦農民就業培訓班的積極性。
3、訓與就業未能完全對接。除服裝定制及編織班為定單式培訓外,二、三產業的就業率為60%,尚有部分培訓人員仍未實現完全對接。這個問題只能靠*們全面了解和掌握企業用工需求,使職業技能培訓與產業滲透相結合,逐步拓寬富余勞動力培訓內容。同時進一步提高富余勞動力培訓層次,通過技術提升性培訓、訂單式培訓、技術含量高的培訓來增強他們在勞動力市場和經濟市場中抵御風險的能力,同時深挖崗位需求、提高培訓就業率。原創文章,盡在文秘網。
隨著小城鎮的快速發展,信息高速公路的暢通和農村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廣大農民對知道的渴望,都為*們今后的各種培訓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們要進一步深入研究農民培訓工作的內容、形式和方法,并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利用信息網絡系統,根據本鎮實際需要,安排出收看目錄,定時組織有關學員進行收看,并繼續開展計算機培訓。
2、成人學校直接錄制一些與農民實際需要有關的專家教授講課的內容,比如樹莓的栽培種植技術等,利用電教投影儀巡回到各村校播放,組織農民收看,使農民不出村也能接受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