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av,短篇公交车高h肉辣全集目录,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的视频完整版,最近日本mv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首頁 > 文章中心 > 泰國文化概論

泰國文化概論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泰國文化概論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泰國文化概論

泰國文化概論范文第1篇

關鍵詞:肢體語言;文化;跨文化交際;合十禮;作揖

泰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于世。在其五千年的歷史演變過程中,其重禮儀、守禮法、行禮教、講禮信、遵禮義已內化為一種民眾的自覺意識,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特征及基本表征。受其影響,泰國也是一個很具民俗禮儀風范的國家,儀式繁多,禮節也很復雜。泰國人民愛和平,重禮儀,泰國同樣是一個禮儀之邦,并素來以“微笑的國土”著稱。我們以中泰交流中的非語言交際――泰國合十禮和中國的作揖為例,了解中泰文化的共同點與差異,可以使我們在跨文化交際中增進友誼,避免文化沖突,更好地進行交流和合作。雖然泰國的合十禮和中國早些時候的作揖沒有直接的聯系但是他們都作為非語言交際的手段,所以在這里我們就要對二者進行分析和對比。

一、合十禮與作揖的由來

首先說說合十禮,同是作為文化語言的一部分,肢體語言同有聲語言一樣,在不同文化背景中,有著不同的文化含義。在進行跨文化交際時,這種非言辭交際方式比言辭交際所起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顯得更重要。泰國的禮節繁多,其中合十禮作為泰國最重要的禮節之一,很具有代表性。那么合十禮是怎么樣的來的呢?合十禮,也稱作“合掌禮”,“南禮”,《觀音義疏》卷上記載過,我國以拱手為恭,印度則以合掌表示尊敬。可知合十禮并非佛教所創,原本是印度古代婆羅門教的禮法,最后逐漸成為佛教的專用禮法,后來發展成為全民性的見面禮。

再說中國的作揖,作揖的由來源于“年”。“年”是一種動物。傳說在遠古時候,這種動物非常的兇殘。它們聚集在一起,每到嚴冬,就出來覓食,走到哪里,哪里的人和各種動物就要遭殃。一到冬天,群民都得集中力量和年作斗爭,一直到春天年才消失得無影無蹤。為了免受年的危害,每當冬季來時,人們都要團聚在一起。在與年的斗爭過程中,人們還逐步積累了一些經驗,發現年最怕火,一見火光就拼命逃跑。所以人們一旦發現年群來犯,就迅速點燃早已準備好的火把,手持武器吶喊助威,直到把年群全部都趕走。第二天,住在各洞穴里的人們早早起來,互相問好。如果大家都平安無事,就互相拱手作揖,表示祝賀。小孩子還要跪下給大人嗑頭,感謝大人保護他們小一輩。以后,便逐漸形成了大年初一作揖磕頭互相拜年的習俗。

那么為什么合十禮在泰國如此盛行呢?可能這與泰國和佛教的關系有關吧。在泰國佛教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是簡單的日常生活還是藝術家的創作都和佛教緊密相連。據說泰國全國有30000所寺廟,首都曼谷也享有“佛廟之都”的美名。那么中國早些時候為什么會選擇作揖作為重要的禮節呢?這可能和中國的歷史文化有關,有人說這是因為自然崇拜,中國人向來都崇拜天人合一的和諧。當然中國很多儀式都包含著天人合一的思想,比如祭奠等等。

二、合十禮與作揖的意義

合十禮和作揖都有多種不同,在不同的場合,對不同的人都不一樣。在要過行合十禮尤其很講究對象的,當對方是和自己同輩或者身份地位都是一樣的時候,雙手靠近身體,指尖向上到脖頸處,不超過下巴。當對方地位比自己低的時候,雙手靠近身體,指尖向上到脖頸處,不超過下巴,或稍低,頭正常抬起或略低。當對方地位比自己高時或者對方是長輩的時候,雙手靠近身體,頭低下,指尖高于鼻尖的位置。最后一種也是最正式的一種是,要在最正規的場合,可以全身伏在地上,雙手合十,前伸至眼前,雙眼望地面。泰國就是這樣一個國家。當然要是您在泰國在汽車上,看到乘客在車上對著窗外經過的圣地行合十禮,或者乘坐出租車時看到出租車司機,不顧危險,雙手高舉對著佛像行禮。這就是泰國,一個對佛教很虔誠的國度。合十禮有回禮的,回禮應該注意些什么呢?一般來說,國王都不會給他的成子回禮的,僧人除外;地位差異太大的人,地位高的那方不會向地位低的人回禮;大人不會向小孩子回禮。那么是不是關于中國的作揖也有很多講究呢?據查看的資料來看,中國在先秦時期就把作揖分成了三類,第一類是叫天揖,它是對天表示一種敬重,是一種敬畏之心。

現在來說說兩種禮儀的文化含義。首先說合十禮,合十禮表明你的手里沒有武器。佛教國家的合十禮起初只用于對佛祖或者僧侶而行,而我們所行的“合十禮”只是在特定的場合才使用,如燒香拜神、拜佛、祭祖,不單單對佛祖而已,而且也并非用于日常交際。我們在進行跨文化交際中,如果能事先了解某些肢體語言或其他非言辭交際方式在對方文化背景下的特定含義,才能在交際的同時理解對方所行使的非言辭方式為何意,并且遵循對方的交際規則,讓交際更簡單、更有效、更成功,不至于引起不必要的誤解,甚至交際失敗。以上就是,本人對泰國的合十禮和中國的作揖的理解。也希望通過本論文,能讓更多的人學習和了解泰國文化和中國更早些時候的作揖的文化。

參考文獻: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12.

泰國文化概論范文第2篇

[關鍵詞]體態語 跨文化交際 中泰文化差異 宗教

[中圖分類號]H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2)04-0061-02

體態語是人們交流思想、表達感情的信息載體,它常常伴隨并輔助語言傳達信息。為了交際的順利進行,人們經常借助非語言交際手段來表達所思所想。體態語直接傳遞信息給人們的視覺器官,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它作為文化的一部分,在不同文化背景中,意義也不完全相同,使用不當會導致交際上的失誤。目前專家學者主要針對中國和泰國體態語差異對比的研究還比較少,而且有的也只是簡單的列舉,并沒有系統研究。本文通過對中泰體態語差異、產生原因、差異帶來的交際障礙以及避免障礙的方式這幾個方面進行研究,讓人們認識中泰文化差異,從而把這些認識運用到實際中去。因此,此項研究對我們跨文化交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中泰體態語比較研究的特點和必要性

(一)體態語的含義和特點

體態語是非語言交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借助和利用自己的面部表情、手勢動作等的變化來表達和傳遞思想感情的方式。具體包括眼神、手勢、身勢、面部表情、體距、體觸、服飾等。

體態語具有信息量大、連貫性和變化性強以及可靠程度高的特點。一個人的眼神、服飾、手勢、身姿、距離等都能使對方同時、多方面、多渠道地接受多種信息。體態語多數是人們在相對無意識狀態下顯示出來的,大多都是實際心態的體現,因此,具有很高的可信度。非語言交際的暗示作用可以更有效、省時省力地傳達信息。

人們在用語言進行交際時,輔之以動作、表情,無疑更能讓交際變得活躍、生動,受話人可以直接從說話人的動作中感受到說話人的內心想法,具有相當的真實性。說話人自然流露出的表情,如喜悅、驚奇、憤怒、悲傷等,能夠把信息直接傳遞給受話人,說話人還沒出聲,光是表情,受話人便已領悟其中的深意。非語言行為往往可以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二)中泰體態語研究的必要性

在不同的文化環境下,體態語所表達的含義也是不同的。體態語運用得好,能彌補語言不通造成的交流障礙,從而達到更好的交際效果。體態語言,作為有聲語言的補充語言,在國際交往交流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1975年中泰建交對東南亞地區的和平與發展也有重大影響。2003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這是中泰經貿合作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我國與泰國在文化和經貿上都將有越來越多地接觸。雖然兩國人民的交流和往來增加了,但由于語言、文化、宗教等不同,在語言交際上必然存在許多障礙,而體態語的運用,恰恰可以彌補語言上的缺陷。

中泰體態語比較研究,就要求我們在充分了解泰國宗教和文化的基礎上,與中國文化進行對比,正確分析兩者之間存在的差異,以便運用正確的體態語表達方式。這樣雙方在進行非語言交際時,才能達到既充分表達了自己的意圖,同時又遵循了對方文化習俗的效果。

二、中泰交際中體態語的差異

(一)手勢語

拇指下指:在泰國等一些東南亞國家,表示失敗的意思。在我國對著某人拇指下指,則有看不起對方的意思。“ok”手勢,伸出一只手,將食指和大拇指搭成圓圈,其余三指伸直,中國習慣表示“零”或“沒問題”;在泰國僅表示“沒問題”。“翹起小拇指”在我國表示“蔑視、微不足道、無用的、拙劣以及小”等意思;泰國則用來表示“和好、友好”。食指做彎鉤狀,在我國表示數字“9”;在泰國是表示“門匙、上鎖”。泰國忌用食指指人,因為在泰文化中用食指指人是極不禮貌的行為,特別是不能用左手指人。

(二)動作姿勢

1.見面辭別時的動作。泰國禮儀大都沿用佛教禮儀。泰國人見面或辭別時,一般避免身體接觸,而是要各自在胸前雙手合十相互致意。雙掌舉得越高,表示尊敬程度越深。在中國古代,見面辭別多抱拳作揖,以示尊重;而到了今天握手禮已代替作揖成為人們見面或告辭時交流感情、增進友誼的重要禮節。

2.其他日常交際行為。泰國人視頭部為神圣之地,因此不要隨便觸摸別人的頭部。如果你無意中觸及他人頭部,應立即誠懇地道歉。除了父母,只有國王或僧侶才可以摸孩子的頭部。泰國人認為左手是不干凈的,重要的東西不能用左手拿,在正式場合還要雙手奉上。腳部是卑賤的,不能用腳踢門或指點東西,更不能把腳掌沖向佛。

在泰國人面前,盤腿而坐或以鞋底對著人是不禮貌的。無論是坐著還是站著,不要讓泰國人明顯地看到你的鞋底。在中國則沒有那么多規矩,摸小孩子的頭表示對他(她)的喜歡和愛護,一般不會遭到孩子父母的反對。接收東西時,最好能伸出雙手去接,以表示對對方的尊敬和禮貌。

(三)表情、體距

泰國素有“微笑國度”之稱,這與泰國重視旅游業和服務業的發展密不可分。更多的微笑,可以讓人們感覺到泰國人民的謙讓和友好,這也是作為旅游大國不可缺少的人文素養。

相較而言,中國人的警惕性顯得較高,遇到陌生人通常會不自覺地收緊神經,鮮少熱情的微笑,有的甚至只用很簡潔的語言或手勢來予以答復。當然,微笑友好的人固然有,但總體來說,不像泰國那樣普遍。

泰國人在交流時,一般避免身體接觸,注重保持一定的距離。而中國人見面時的握手禮,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身體的接觸,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三、中泰體態語存在差異的文化因素

先生說過:“文化的深處時常并不是在典章制度之中,而是在人們灑掃應對日常起居之間。一舉手,一抬足,看是那樣自然,不加做作,可事實上全沒有任意之處,可說是都受著一套從小潛移默化中得來的價值體系所控制。”①所以,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制約著人們的行為舉止,體態語往往折射出中外文化的差異。

各個民族由于歷史的原因,形成了各自的文化模式和行為方式,這就不可避免地帶來了各國文化上的差異。很多學術著作通常會指出泰國人的以下特征:泰國人謙遜,對客人熱情,樂于幫助他人。在泰國有一個很普遍的關于人的談吐和行為的觀念:一個人的語調代表他的語言,一個人的行為代表他的家庭。泰國人被要求在長者和客人面前談吐舉止得體,大多數人是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泰國一些關于行為舉止的經典著作,在今天仍對泰國人的生活方式產生著重大影響。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源遠流長的中國古代禮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禮儀對中華傳統文化和民族生活產生著深刻影響。以儒家禮制思想為主導的傳統精神,世世代代傳遞著中華民族特有的思想觀念,包括理想、信念和良心。

中國儒家思想注重道德、禮教、仁義,要求自覺遵從真和善,是典型的人文主義,以人為本。提倡以“禮”治國“倫理政治”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典型的“德性文化”,其最有繼承價值的部分就是傳統道德。這些非語言差異的形成有著形形的歷史和社會原因,也能夠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兩種文化的差異。而這些差異都是跨文化交際雙方很難改變的,只有通過了解、理解和接受等途徑去適應這種差異。

四、中泰體態語差異給跨文化交際帶來的障礙及解決辦法

(一)體態語交流的障礙

由于各民族大都偏向自己的民族文化,對其他文化缺乏認同感,就會導致利用體態語跨文化交際時存在一定交際障礙。其次,認為外來群體不如本群體,否定其價值觀念,并與外來群體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是“文化偏見”的一種表現,使得交際雙方都不肯讓步,不愿意接受對方的文化。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標準行事,勢必造成交流障礙,很容易與對方發生文化沖突,從而產生誤會。

這些由于體態語誤用帶來的沖突和誤會,必然會阻礙交流的順利進行,有可能給對方造成不友好或者故意挑釁的誤解。如果是在日常的閑聊中,交際雙方或許只會覺得對方不太友好,下次不再找他聊天就是了。但如果是有商業上的往來,那么雙方很有可能造成談判失敗,并且永遠喪失合作的機會,這其中的經濟損失也就可想而知了。尤其是在外事活動中,對于目光、表情、語調等非語言行為運用得不好,很有可能給對方國家的人員造成抗議、蔑視、反感或厭惡等感覺,這樣會在不經意間損壞別國尊嚴,不利于維護兩國的外交合作。

(二)避免障礙的方式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飛速發展,中泰兩國的相互訪問、留學、經商、旅游等國際交往活動與日俱增。為了消除障礙,首先我們應該從思想上認清,各種文化并無好壞優劣之別,不能以某一文化價值觀念作為判斷一切的標準。不是去同化文化間的差異,而是去了解,去適應,甚至去接受。文化、歷史等原因是客觀存在的,而我們作為交際主體,只有主動去了解、去學習和消化,才能使體態語運用得更加準確,使跨文化交際高質量地進行下去。

文化具有傳承性、流變性、兼容性,沒有任何文化是自給自足的。為了使交際能夠順利進行,消除文化障礙,使體態語能夠正確實現是非常必要的。這要求交際雙方增強對文化差異的認識。跨文化交際的當事人必須從思想觀念上充分認識到障礙的出現是不可避免的。要從中找到一個準確的結合點,這會給兩種文化帶來一種更具包涵意義的和諧與美麗。通過對異文化的了解,人們可以開闊視野,增長閱歷,培養適應新文化環境的能力。所以對待跨文化交際中的障礙必須有一個正確的態度。

跨文化交際中出現的文化交流障礙是多方面的。既有身體上的,也有感情上的,還有思維方式上的因素。因此要用一種寬容的心態去面對文化差異。交際雙方在交流溝通之前最好去了解一下對方的文化,了解對方不同社會背景的人的言行特征。要識別對方文化特有的語言與非語言行為,并能夠熟知它們的功能。

在了解對方文化的過程中可以發現,人們對異文化的適應有一個起伏的過程。剛開始接觸異文化時可能會有一種新鮮感和興奮感,表面上處于適應狀態。時間久了便會遇到困難或產生疲勞,有一種被拒絕感,這是危機階段。再過一段時間便會覺得有些適應了,對一些過去無法理解的做法也能夠理解了,這就是所謂的回歸階段。所以我們在了解對方文化的過程中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積極主動地去了解對方文化可以為成功地進行跨文化交際做好充分的事前準備,最大限度地消除由于文化差異、語言和非語言差異等客觀原因所產生的體態語交際障礙。

由此可見,在跨文化交際中,我們只有預先了解某些體態語在對方文化背景下的特定含義,才能在交際的同時破譯對方的體態語,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對方的意圖,更好地進行有效的溝通,讓交際更簡單、更成功,不至于引起不必要的誤解。

注釋:

①龍曉明.從體態語看中西文化差異[N].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3,24(1):73.

【參考文獻】

[1]吳亞萍.跨文化非語言交際——手勢語[J].河西學院學報,2006,22(3).

[2]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3]汪暉.淺談不同文化下的肢體語言[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9,15(4).

[4]李杰群主編.非言語交際概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3月版.

[5](泰國)鄧麗娜,楊陽.中泰文化非語言交際的禮儀差異[J].成都大學學報,2009.

泰國文化概論范文第3篇

【關鍵詞】中國―東盟 商務英語教學 跨文化交際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8C-0134-02

一、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高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在教學原則中提出:“打好扎實的語言基本功,注重各項語言技能的全面發展,突出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注重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專業課程的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寬容性以及處理文化差異的靈活性。”“高等學校英語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廣博的文化知識并能熟練地運用英語在外事、教育、經貿、文化、科技、軍事等部門從事翻譯、教學、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復合型英語人才。”由此可見,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打好語言基礎,具有語言交際能力,并在某些領域熟練運用。對于商務英語專業來說,交際能力體現為在涉外商務、貿易、外事中合理運用英語。為此,學生不僅要掌握好英語知識,懂得一些從事貿易的專業性知識,還需要有跨文化交際技能。跨文化商務交際技能包括國際視野,熟悉中西文化和商務禮儀,能遵從國際慣例談判和合理處理貿易中的各種關系。

在商務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語言技能的同時,跨文化交際能力不可忽視。跨文化交際能力涵蓋了聽說技能、文化知識、心理素質、交際策略、性格個性等各方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聽、說、讀、寫、譯的能力是商務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實現跨文化交際是對綜合語言能力的運用,也是對學生語言能力的真實反映。

二、中國―東盟背景下商務英語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要求

東盟的全稱為東南亞國家聯盟,由馬來西亞、文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老撾、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等十個成員國組成。2010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正式全面啟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成促進了中國和東南亞國家的貿易往來,在給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帶來更多就業機會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商務英語學生除應具備上述語言技能、商務知識和跨文化商務交際能力外,還要針對東盟國家的特點培養新的能力。

(一)非地道英語的識別能力

英語不僅是歐美等國的第一語言,也是世界上最廣泛的第二語言和國際通用交流語言。英語在東南亞使用十分廣泛。在泰國,唯一重要的語言科目是英語而非標準泰語本身。菲律賓由于長期被殖民統治,是非英語母語國家中英語普及率最高的國家,英語是第一官方語言。新加坡把馬來語、英語、話語普通話和泰米爾語作為官方語言。文萊因為曾受英國殖民統治,在獨立后仍將英語作為官方語言。緬甸受過英國的殖民統治,使用英語也相當普遍。因此,英語無疑是中國與東盟國家商務往來中重要的工作語言。商務英語畢業生在踏上工作崗位時,不僅需要聽懂純正的英式發音或美式發音,更需要聽懂非英語本族語者的夾雜口音的英語。在外貿函電、電子郵件溝通時,不僅要看符合英語語法規則和語言習慣的文件,也要看懂東盟國家思維模式下的英語文件。因此,非地道英語的識別能力對于能否在商務往來順暢交流十分重要。

(二)東盟國家的交際文化知識

中國和東盟十國在地理位置上比較靠近,文化上有很深的淵源,他們之間的文化差異自然不如中西方文化差異強烈。盡管如此,東盟國家與中國在、風俗習慣、價值觀等方面仍存在諸多差異。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文萊主要信仰伊斯蘭教,他們認為左手骯臟,因此要尊重他們的習俗,傳傳遞文件資料時用右手。菲律賓人禁忌13和星期五,因此,在為貿易伙伴安排樓層和房號應禁忌此數字。泰國、印度尼西亞、越南、老撾人認為頭部是神圣的,隨意觸摸他人頭部是極大不恭,即使對小孩也不能為了表示喜愛摸其頭頂。能否了解東盟交際文化知識并在商務往來中合理運用,直接影響著商務活動的順利與否。

(三)交際實踐中的交際策略

在具體的交際實踐活動中,英語技能是交際的基礎,懂得交際中的文化知識能避免不良的交際行為,而良好的交際策略有助于交際的成功。交際策略指在交際中如何、何時開始或結束交際活動,話題的轉變,以及交際失誤后的補救措施。即使是小孩也知道,在父母心情好的時候提要求更易得到滿足,同樣,在商務交流中選擇恰當的交談時機,有利于貿易的協商。此外,要根據對方的社會地位、性別、個性等因素選擇恰當的交談內容以促進溝通。要提高交際策略,一方面可通過書籍、視頻等媒介了解對方的交際風格,更重要的是在多次實踐的基礎上形成認識,調試交際策略。

三、面向中國―東盟的商務英語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策略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立使得中國和東盟國家的商務活動日益繁榮,其內容和方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這促使商務英語教學必須“以生為本、面向市場”。商務英語教學既要培養學生具備必要的英語語言知識,也要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面向中國―東盟的廣西等地區應充分利用毗鄰東盟國家的地理位置,形成有利的人才培養模式。

(一)明確培養目標,優化培養模式

我國的傳統商務英語教學偏重于語言形式,而忽視了語言背后的文化因素,對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沒有給予相應的重視。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主要以考試為導向,即把專業四級、專業八級等考試的題型和內容作為教學的重點。老師們擅長教授語法、詞匯和分析句子成分和語篇結構,卻很少創造情景讓學生用英語表達和交際運用。學生的學習更多是停留在做題、記單詞、閱讀的層面,很多學生能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但卻缺乏與他人溝通和交流的能力。甚至有些通過英語專業八級的學生,與外國人交流時卻畏畏縮縮。

明確了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目的后,就要改變教學模式,打破教師“一言堂”,學生“書山題海”的沉悶局面,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可采用靈活多樣的交際性的教學方法,如情景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以情景和案例為契機,培養學生交際能力。教學手段上,可借助現代化的網絡教學、多媒體教學等提高教學效率。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學任務繁重,因此有必要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從課內延伸到課外。教師應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有關東盟國家文化背景知識的書籍,和觀看相關視頻。

(二)創設第二課堂,開設第二外語

鑒于商務英語專業學習是以“英語”為目的語,在教學時間和教學內容上以英語為主,難以獨立培養面向中國―東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因此,為了應對課時上的不足,課余時間積極開展第二課堂,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顯得至關重要。例如,可定期舉辦英語角,鍛煉學生口語表達能力;開設外國文化沙龍,以加深學生對英語國家和東盟國家文化的了解;邀請留學歸國人員或外教作專題講座,介紹其跨文化交際體驗;還可播放西方和東盟國家的電影,以便學生感受不同文化。

學生在充分掌握英語的同時還可學習第二外語,如日語、法語、德語等。廣西地區的商業英語教學可結合自身區位特點開設泰語、越南語等東盟國家小語種。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對東盟國家社會與文化的了解和語言的掌握,從而使其與東盟國家的商務交流更成功順暢。

(三)合作辦學,創造跨交際實踐

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在正式走上工作崗位之前應創造時機和東盟國家的學生多交流,增加實踐機會,完善交際策略。加強與國外大學尤其是東盟國家的大學合作辦學,可以使人才培養更具有針對性,更適合中國與東盟的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以賀州學院與泰國某高校的合作辦學為例,在泰國學習的課堂用語為英語,盡管教師的語調與地道英語相差甚遠,卻可以訓練學生對不同語音的適應性。課后和當地學生進行英語交流的跨文化實踐行為,有利于學生在實踐中調整交際策略,提升交際能力,為商務活動中的跨文化交際打下基礎。

由于合作辦學的受眾有限,因此,可鼓勵學生創造條件與東盟國家人們交際。對于廣西來說,最大的機會莫過于中國―東盟博覽會的召開。中國―東盟博覽會是國家級、國際性經貿交流盛會,每年在廣西南寧舉辦。屆時大批東盟國家人員過來進行商品貿易,因此,能進入會場和他們接觸是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絕好機會。對于學生來說,他們可以以專業觀眾或志愿者的形式加入。除此以外,學生還能充分地和東盟的外教或東盟留學生交流,獲得交際實踐,這種實踐對跨文化交際能力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總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給廣西地區帶來了巨大發展機遇。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培養具有良好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商務英語人才迫在眉睫。商務英語教學在提高學生的語言知識水平的同時,更要提高其語言運用能力,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教學方法從注重語言形式轉向語言應用。學生在掌握商務操作技能的同時,要了解英語國家和東盟國家社會與文化,并且創造條件進行跨文化交際,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2]竇衛霖.跨文化商務交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劉稚.東南亞概論[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7

[4]中國文化產業網.東盟國家的習俗與禁忌[DB/OL](2008-10-29)[2014-01-01].http:///content/20081029/news_33548_p4.shtml

【基金項目】2013年廣西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項目(SK13LX402);2013年賀州學院教改項目(hzxyfzzx201303);2013年廣西青年教師業務能力提升項目

泰國文化概論范文第4篇

現代漢泰人稱代詞的劃分方式相似:第一人稱代詞ฉัน (CHĂN)、 ผม (PHŎM)、 กระผม (KRÀ-PHŎM) 、ดิฉัน (DÌ-CHĂN)、 ข้าพเจ้า (KHÂ-PHÁ-JÂO)、 เรา (RAO) 等皆指說話者;第二人稱代詞เธอ (THEOH) 、ท่าน (THÂAN)、คุณ (KHUN) 、แก (KAEH) 等皆指聽話者;第三人稱代詞เขา (KHĂO) 、พวกเขา (PHÛAK-KHĂO) 、มัน (MAN) 等指被提到的相關人員。

從語法結構的角度來看,漢泰人稱代詞不能單獨使用。有的人稱代詞是兩種語言共有的,有的則僅存在于某一種語言中。泰語人稱代詞多于漢語,泰語人稱代詞有謙稱、敬稱、昵稱、鄙稱和俗稱等多種稱謂功能。漢泰人稱代詞的共同點是單數與復數形式的指數名詞,這可以顯示出在不同句子形式里的角色與特點。從研究結果還可以看出,以漢語為母語的人與以泰語為母語的人,兩者的思維方式有差別,選擇人稱代詞時受各自民族文化傳統的影響。

關鍵詞:人稱代詞 對比 文化 語言使用

一、引言

在語言體系中,人稱代詞占據著相當重要的地位。人們通過不同的人稱代詞來指稱自己、聽眾和說話者以及話語中涉及的人物。在不同的語言文化背景下,人們用來表達思想觀念的方法也不一樣。漢語和泰語的人稱代詞的演變過程、使用頻率以及文化特征等都具有各自的特色,這些特色體現了漢泰社會文化方面的異同。

漢泰語人稱代詞在口語、書面語中使用方法各有異同,本文從現代漢泰語人稱代詞入手,研究漢泰人稱代詞的相同和差異,分析出現偏誤較多的代詞,探討漢泰代詞的使用方法。

二、研究目的

本文討論漢泰人稱代詞在語義、語法、語用等方面的差異,對漢泰人稱代詞翻譯中經常出現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對如何有效地翻譯人稱代詞應關注的重點進行探討。希望可以加深中泰兩國在文化上的理解,也可對學習漢泰語言的人有所幫助。

人稱代詞是人們在言語交際中經常使用的詞類。人稱代詞可以體現一個民族的文化特點,是一種社會心理的反映,人稱代詞是一個重要的言語交際系統,在交際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泰語中有繁多的人稱代詞,泰國文化對尊卑禮儀看得極重,現代泰語中的謙敬稱謂比現代漢語豐富得多,可以按其意義、特征、在句中的作用、談話的對象、對對方的熟悉程度、自己的年齡等等來選擇使用。能恰當地使用泰語的人稱代詞,是泰語學習中的一大難點。

三、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對比分析法、文獻研究法、偏誤分析法進行研究。

(一)對比分析方法

運用對比分析法來研究漢語和泰語的人稱代詞,這種方法可以突顯漢泰的語言文化特點。通過比較分析,可以發現漢泰人稱代詞的差異,也可以看到許多共同點。從漢泰人稱代詞發展史的對比研究可以看出,漢語和泰語的人稱代詞有諸多相似之處,這有利于人們通過了解漢泰人稱代詞的發展史而更好地使用代詞。

(二)文獻研究方法

本文在文獻研究法的基礎上,依據專業文獻、報刊、網絡等相關資料進行研究。這種方法對了解研究現狀,分析理論研究成果具有某些相對性和局限性,適用于漢泰人稱代詞對比分析。

四、現代漢泰語人稱代詞對比

“人稱代詞”泰語叫“บุรุษสรรพนาม (BÙ-RÙT SÀP-PHÁ-NAAM)”。人稱代詞指代替人的名稱的詞,在句中作主語、賓語或定語。這類詞具有很強的交際功能。漢泰人稱代詞在稱謂功能和語法意義上既有共性,又有個性。泰語人稱代詞謙敬稱謂比漢語豐富得多,選擇使用的時候必須注意遵循勢位原則。

漢語和泰語都屬于漢藏語系,無論從地源關系還是從文化交融方面看,漢語和泰語有著不可分割的血緣關系。在漢泰兩種語言交際中,人稱代詞是一種重要的稱呼選擇。泰國文化對尊卑禮儀看得極重。泰語中有很多人稱代詞,我們可以按其意義、特征及在句中的作用來選擇使用。言語交際中正確使用泰語人稱代詞是不容易的。對于單詞的選擇,由很多方面來決定,比如談話的對象、對對方的熟悉程度、自己的年齡等等,最重要的則是談話雙方的身份地位。

人稱代詞語法功能跟名詞相似,是語言中可以獨立運用的單位,也可以跟別的詞組合,這種代詞是用來稱代人或者事物的名稱,一般不受別的詞類修飾,有人稱、數和格等形態變化。人稱代詞是根據人在言談中的角度而區分人稱的。

現代漢泰人稱代詞均可分為三種:第一人稱(說者)、第二人稱(聽者)、第三人稱(說者、聽者以外的人)。如漢語的“我、你、他、她、它”和泰語的“ฉัน (CHĂN)、คุณ(KHUN)、เขา/มัน (KHĂO/MAN)”等都是這種三分系統。

五、人稱代詞的分類

(一)第一人稱單數

“我”是第一人稱代詞,用來指稱自己。漢語“我”應用范圍較廣,男女都可以用。漢語中的“我”,在泰語中可以分成幾個“我”。泰語中與“我”對應的詞比漢語劃分得細致而復雜。因需要考慮說話人和聽話人的性別、年齡、場合以及是否有第三者在場等因素才能選定一個既準確又適合的“我”,說話人跟聽話人之間尊卑之關系都要注意,不同情況下使用方法也是不同。

泰語第一人稱單數分類:

1.“我”:ฉัน (CHĂN)

ฉัน(CHĂN)這個詞在泰語中是廣泛使用的人稱代詞,屬中性的禮貌形式,可以用來指男性和女性,但女性使用頻率較高。可用于親密關系的人,也可用于陌生人。

ฉัน(CHĂN)多用于同學、同事之間。它是泰語里第一人稱代詞中最基本、最標準的稱謂。不過,有時也因對方身份的不同而變化。漢語“我”跟這個詞的意義比較接近。如果說話的對象為自己的上司、長輩、或社會地位比自己高的人,比如對方是老師、上級、長輩的親屬,泰語一般不使用該詞,用此詞自稱則不太禮貌。不過,如果與對方關系很熟悉的話,則可以使用。

2.“我”:ผม (PHŎM)

ผม (PHŎM)與ฉัน (CHĂN)同義,但限于男性使用。是男性最通用的第一人稱代詞。是禮貌用語,表示謙虛與尊敬。一般用于年長者或身份及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也可用于年幼但身份和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多用于口語。在泰語中,它另外的含義是“頭發”。

3.“我”:กระผม (KRÀ-PHŎM)

กระผม是男性最禮貌的第一人稱代詞,在需要強調禮貌的書面語、正式語言場合下使用,聽話人的年齡、性別、身份不限。在書面語中,กระผ也可用于自薦信,表示自謙或對對方的尊敬,相當于漢語第一人稱代詞“敝”或“不才”。

4.“我”:ดิฉั (DÌ-CHĂN)

ดิฉั (DÌ-CHĂN) 是女性用詞中最禮貌的第一人稱代詞,它與男性的กระผม (KRÀ-PHŎM)屬于同樣的等級。但ดิฉั只限于女性使用。在需要強調非常禮貌的書面語或正式語言場合下使用,聽話人的年齡、性別、身份無限制。它的意義比ฉัน更為正式。泰語常常用于書面、播音或其他正式場合。

5.“我”:ข้าพเจ้า (KHÂ-PHÁ-JÂO)

ข้าพเจ้า (KHÂ-PHÁ-JÂO)是一種非常正式的人稱代詞,屬于中性的禮貌形式,皆用于替代男性的กระผม (KRÀ-PHŎM)和女性的ดิฉั (DÌ-CHĂN),往往用于需要強調禮貌的文學作品、政府公文等官方文體中作代詞或其他正式語言場合下使用,聽話者的年齡、性別、身份沒有限制,男性和女性均可使用。這個代詞也是現代的泰國國王、皇后、王室或者攝政用于御言,及至國王自稱的詞語,這個詞相當于古代皇帝的自稱“朕”。另外,在正式公文里或自薦信、推薦信、邀請函等正式場合,通常使用ข้าพเจ้า來表達自謙和尊敬對方,所以它也可翻譯為“本人”。

6.“我”:หนู (NŎO)

หนู (NŎO) 在泰語中的基本意思是“老鼠”,而用作第一人稱代詞時,則通常表示少兒或女性等向長輩、親屬、領導、年長者說話時的自稱。

7.“我”:เรา (RAO)

เรา (RAO) 既可用于單數,又可用于復數。用于單數時,男女都可以用于自稱;主要對認識的但不親密的同輩使用。

8.“我”:เขา (KHĂO)

เขา (KHĂO) 是青年或男女兒童(女性使用頻率較高)對同輩以上的人說話時使用的;一般僅限于小學到中學的學生使用,帶有柔媚可愛的語氣;經常用于熟人、同學、親屬、鄰居之間。

9.“我”:ข้า (KHÂA)

ข้า (KHÂA)是古泰語上級對下級使用的第一人稱代詞,用于表示上級和下級的距離。現在是同輩之間比較隨便的用語,表示同等和親密的關系。還可以對下級和地位低的人用,表示蔑視。因詞的禮貌程度較低,所以只對同輩以下且較熟悉的人使用,如同學、親屬。另外,經常出現在古代小說中。

10.“我”:อั๊ว (ÚAH)

อั๊ว (ÚAH)是中國潮州話借詞,源詞漢字是“我”或“吾”,男女通用。用于泰國華人自稱或者泰國人對華人說話時自稱。因當時華人移居泰國,泰國人對華人較蔑視,所以該詞含有蔑視不文雅的語氣。雖然現在泰國人蔑視華人的情況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但是,該詞的貶義用法仍然保留著。

11.“我”:กู (KOO)

กู (KOO)男女通用。在泰國最早的文字資料素可泰王朝時期的《蘭甘亨王碑銘》中,蘭甘亨王用กู (KOO) 為自稱。古時無論老百姓還是國王都通用,是一個很禮貌的稱謂語。今天詞義發生了變化,即用于地位低的人,表示蔑視。

現代泰語“กู (KOO)”表示不太有禮貌,只能在同輩之間或者關系非常親密的同輩人或對晚輩人使用,它帶有不文明及鄙視的語氣。

(二)第二人稱單數

漢語第二人稱單數只有“你”和“您”。漢語“你”泰語可用“คุณ (KHUN)、เธอ (THEOH)”等來代替。在對外基礎泰語系列書籍中優先選用คุณ作為第二人稱代詞。不過,使用的時候應該注意場合。“你”是通用式,對上級、下屬或平輩都可使用,稱代范圍較廣。“你”和“您”并不完全對立,有一部分是重疊的。

1.“你”:คุณ (KHUN)

คุณ (KHUN) 是最基本的第二人稱稱謂,在社會上使用頻率最高,男性與女性兼可優先選用คุณ (KHUN) 作為第二人稱代詞,通常用于與下屬的談話之中,而與自己的上司或社會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之間的談話中,它也可當作一個禮貌用語來使用。該詞可用于任何談話或語境當中,沒有第二、第三人稱的區別。作為一個較為禮貌的用語,可用于與下屬、與出租車司機等人之間的談話中。說話人與受話人雙方沒有年齡和性別的限制。與第一人稱代詞的ฉัน (CHĂN) 相對應。

2.“你”:เธอ (THEOH)

เธอ (THEOH) 男女通用,表示年齡、身份、地位平等,用于朋友或者自己熟悉的人、男朋友對女朋友、大人對小孩等等之間發生的對話中,也用于地位高對地位低的熟人,如師生、師徒之間等等。在同等地位之間使用表示禮貌;而對下級使用,則表示保持距離。此詞的禮貌程度與第一人稱代詞男性禮貌的ผม (PHŎM)、女性禮貌的ฉัน (CHĂN),第二人稱代詞的เธอ(THEOH)同等。

3.“你”:นาย (NAAI)

นาย (NAAI)用于男性對同性的同學或朋友,表示關系親密,已可以作為同事之間的禮貌稱謂語。

4.“你”:หนู (NŎO)

หนู (NŎO)作為第一人稱代詞時,是年幼或身份地位低的人對年長或身份地位高的人的自稱,表示謙虛或想取得對方的愛戴。當作為第二人稱代詞稱呼對方時,則表示對對方的慈愛,用于口語。通常用于對小孩或者對女性的愛稱。有時候可以放在小孩名稱前面作為前綴,表示“小小的、可愛的、喜歡的”等等。

5.“你”:เจ้า (JÂO)

เจ้(JÂO)在現代泰語中略用,原意是中國古代云南大理地區的南詔(น่านเจ้า NÂN-JÂO) 王國的國號(“南”即漢語中的南方,“詔”即當時與現代泰語使用的詞語接近的語言,相當于“王”),南詔國即“南方的王國”。

6.“你”:เรา (RAO)

เร (RAO) 也是現代泰語的萬能人稱代詞,它既可當第一人稱代詞,也可作第二人稱代詞。使用場合為長輩用于晚輩,含有教誨的語氣。

7.“你”:ลื้อ (LÉU)

ลื้อ (LÉU)是漢語借詞,同อั๊ว用法一樣,在泰國華人之間廣泛使用。在泰語中仍然含有不文雅的語氣,與第一人稱代詞的อั๊ว (ÚAH) 相當。

8.“你”:เอ็ง (ENG)

เอ็ง (ENG)用于關系密切的人之間,男女皆可用,但多用于男人之間,尤其是在農村使用的情況較多,在曼谷或其他大城市里不常用。它含有不禮貌之意。與第一人稱代詞ข้า(KHÂA)相當。

9.“你”:แก (KAEH)

แก (KAEH)常用于好朋友之間,男女不限。แก雖然不算是粗俗用語,但不能對長輩使用。相當于第一人稱代詞ข้า (KHÂA)、เขา (KHĂO) 或ฉัน (CHĂN)。

10.“你”:หล่อ (LÀUN)

第二人稱代詞หล่อ (LÀUN)是身份高的女人對身份低的女人使用。在古代泰語里,女性之間的使用率較高,身份高或長輩對身份低或晚輩的女人,或者職位相等、輩分相同的女人之間通常使用,意思相當于古代漢語中的“汝”。不過,在現代泰語中,使用หล่อ時,說話者含有鄙視對方的身份或對對方不滿的表情。

11.“你”:มึง (MEUNG)

มึง (MEUNG)是個粗俗、不文明的詞,男女通用。它的來源與กู (KOO)一樣,在素可泰王朝為使用最高的第二人稱代詞。經過時代的變化,該詞的語義發生了改變。一般是社會低層的人使用。經常在詈語、粗鄙的話題中出現。在一般情況下用該詞稱呼別人,表示嚴重的蔑視或憤怒。在非常親密的同學或朋友之間使用表示親切的關系,但仍含有不文明的語氣。

12.“您”:ท่าน (THÂN)

“您”就是泰語“ท่าน (THÂN)”的意思,是個敬稱。男女皆可使用。實際上,這是一個禮貌用語,“您”是說話人對受話人的敬稱,不過多限于泰國人與其上司或社會地位比自己高的人的談話中。說話人與受話人雙方不受年齡和性別的限制。與第一人稱代詞的กระผม (KRÀ-PHŎM)(男性禮貌)、ดิฉัน (DÌ-CHĂN)(女性禮貌)相對應。在書面語中,該詞常常用來指“您”這樣的稱呼,多為尊重別人的地位而非出自個人內心的尊重。

泰語使用“你”的場合很普遍,有時也可以用對方的官銜或職業來取代“你”,比如學生和老師說話時就可用อาจารย (AA-JAAN)(老師)來代替“你”,老師對學生也可用 นักเรียน (NÁK-RIAN)來代替“你”。

(三)第三人稱單數

漢語第三人稱單數代詞主要有“他”和“她”。“他”和“她”在漢語中區分男女,“他”指代男性,“她”指代女性,使用頻率都很高。雖說漢語第三人稱單數代詞有男女之分,但只是文字上的區別,實際上可以說兩者都是同一個詞。而泰語則不同,“เขา (KHĂO)”是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用的萬能代詞。同時,其它代表“他”或“她”的泰語第三人稱代詞ท่าน (THÂN)、พระองค์ (PHRÁ-ONG)、อี (EE),甚至มัน (MAN)也沒有性別的區分。漢語“它”泛指人以外的事物,泰語為“มัน (MAN)”,用法相同。

1.“他、她”:เขา (KHĂO)

เขา (KHĂO)是泰語第三人稱代詞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詞。既可以用于陌生人之間,也可用于跟任何人的談話語境中,男女都可使用。但如果用于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則顯得不太禮貌。該詞的禮貌程度與第一人稱代詞的ผม (PHŎM)(男禮用語)、ฉัน(CHĂN)(女禮用語),第二人稱代詞的ท่าน (THÂN)同等。但在漢語中有“他”與“她”的性別變化,可是泰語發音僅為“TĀ”。

2.“他、她”:ท่าน (THÂN)

ท่าน (THÂN) 是第三人稱代詞的日常用語之一,同เขา的用法一樣無性別區分,表示尊敬,用于和尚、欽佩的長輩或恩人皆可。

3.“他、她”:พระองค์ (PHRÁ-ONG)

พระองค์ (PHRÁ-ONG) 是第三人稱代詞的最高尊敬之詞,用法同เขา(KHĂO)一樣沒有性別的區分,用于稱呼天上所敬拜的“佛、神、圣”和人間的王室,本詞原義同漢語里的量詞“尊”。

4.“她”:เธอ (THEOH)

作為能與男或女使用的第二人稱代詞เธอ (THEOH),其另一角色也是僅針對女性使用的第三人稱代詞。使用率較高。

5.“他、她”:อี (EE)

อี (EE)是中國廣東潮州話“伊”第三人稱代詞的借詞,在社會上的使用率不甚高,僅出現于泰國華人之間。用法同เขา(KHĂO)和如上的第三人稱代詞,一般沒有性別之分。因為อี(EE)在現代泰語里還有另一前綴的角色,放在某人(尤其女性)的名字、名稱、身份前面時指不滿意或者有強烈鄙視情緒,所以,若用在華人社區之外,會給人不禮貌的感覺。

6.“她”:หล่อน (LÀUN)

หล่อน(LÀUN)在現代泰語中,不管用于第二人稱代詞還是用于第三人稱代詞,皆有貶義,表示不尊敬“她”或對“她”不滿。

7.“他、她”:มัน (MAN)

มัน (MAN)是不禮貌的第三人稱代詞,มัน之所以有鄙視之意,是因為它和用于與動物或東西配用的漢語“它”使用一樣,要么認為第三人身份或地位低賤,要么說話者處在憤怒之中。

8.“它”:มัน (MAN)

漢泰語“它”มัน (MAN)除了指人以外,還可以用來代替生物和事物。

(四)第一人稱復數

漢泰兩種語言人稱代詞都可通過在單數形式上附加其他成分來表示復數。漢語人稱代詞復數形式是在單數形式后附加“們”。如“我們、你們、他們、咱們”等。泰語人稱代詞的復數形式是在單數人稱形式前加“PHÛAK”。泰語人稱代詞有部分可以用單數,也可以用于復數,需要依據語境來判斷。如:KHUN,THÂN,RAO 等。

泰語พวกเรา (PHÛAK-RAO) 這個詞可以用來表示“我們”,有的時候也可用作第二人稱代詞。泰語中的這個詞可以包括聽話人在內,也可以不包括聽話人在內,具體情況需要根據語境來理解。漢語中,“咱們”與“我們”也有差別。“咱們”是包括式,包括說話人一方和聽話人一方,如“咱們別等他了,先走吧”;“我們”是排除式,只是說話人及所在的群體,不包括聽話人,如“您再坐一會兒,我們先走了”。

(五)第二人稱復數

พวกคุณ (PHÛAK-KHUN) 這個泰語人稱代詞在語義和語用方面都跟漢語相同,表示第二人稱復數。

(六)第三人稱復數

“他們”和“她們”為第三人稱復數,泰語里不分男女,僅用“พวกเขา”(PHÛAK-KHĂO) 或“พวกมัน” (PHÛAK-MAN)來表達。

漢泰語言中豐富的人稱代詞,是交際中使用頻率相當高的詞,能夠準確得體地運用人稱代詞是非常有意義的。泰語中復雜的人稱代詞所代表的概念及其領屬范疇,往往是交叉的,很難與漢語中的人稱代詞一一對應。漢泰這兩種語言的人稱代詞無論在稱謂功能方面,還是語法方面,差異性大于共同性。泰語人稱代詞有謙稱、敬稱、昵稱、鄙稱和俗稱等多種稱謂功能,人稱代詞的選用必須嚴格遵循勢位原則。泰語人稱代詞的語法意義比漢語豐富得多。漢泰人稱代詞在發展中呈現出的共同趨勢是:人稱代詞數量不斷減少,稱謂功能不斷簡化。

漢泰人稱代詞作為使用頻率最高的詞匯,之所以泰語的人稱代詞比漢語人稱代詞復雜,是因為使用泰語人稱代詞之前必須考慮到不同的場合:虔敬、禮儀、地位、身份等。

參考文獻:

[1]郭熙.中國社會語言學[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

[2]胡明揚.漢語禮儀用語及其文化內涵[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

[3]江治安.現代漢語語法[M].長春:吉林出版社,1958.

[4]馬宏基,常慶豐.稱謂語[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8.

[5]裴曉睿.泰語語法新編[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6]戚盛中.泰國[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

[7]孫維張,呂明臣.社會交際語言學[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 1996.

[8]許余龍.對比語言學概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9]楊德峰.漢語與文化交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10]楊麗周.漢泰人稱代詞的稱謂功能和語法特征[J].云南民族大

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2).

[11]于維雅.東方語言文字與文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12]熙.語法講義[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13]曹復.方興未艾的泰國華文教育[J].對外大傳播,1999,(12).

[14]柴世森.漢語語法答問[M].北京:語文出版社,1989.

[15]陳原.社會語言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16]房玉清.使用漢語語法[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8.

[17]นิภาพรรณ ศรีพงษ์ ทักษะการใช้ภาษา[M].มหาวิทยาลัยเทคโนโลยี ราชมงคล อีสารน นครราชสีมา,2548.

[18]พรทิพย์ แฟงสุด หนังสือรวมหลักภาษาไทย(ชั้นมัธยมศึกษาตอนต้ น)[M].2533.

泰國文化概論范文第5篇

天津師范大學津沽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的天津師范大學舉辦的獨立學院。學院地處天津市第三高教區,毗鄰濱海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坐落于天津師范大學主校區內,依托母體校的優質資源,主要管理干部由天津師范大學委派、推薦;各系負責人由天津師范大學相關院系負責人或有豐富教學和管理經驗的高校專家、教授擔任;現任師資隊伍中有近300名來自天津師范大學,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高級職稱的占51%;在校生可以享受天津師范大學的圖書資料、生活設施、體育設施、后勤服務等。

學院堅持“以人為本,從嚴治校,以就業為導向,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謀發展”的辦學理念,秉承母體校天津師范大學實施教師教育戰略思想,努力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復合型專門人才。現設有文學、新聞與傳播、理學、外語、法學、經濟、管理、教育、藝術設計、表演等10個系、29個本科專業及方向,有來自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在校學生7500余人。

學院實行開放辦學,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聘請多名外籍教師講學、任教,與美國、日本、韓國、臺灣、新西蘭等多個國家或地區的13所高等學校或教育文化交流中心建立友好合作關系,開展多方位、多層次的交流與合作,體現了辦學的國際性、開放性。 來源:高考gxedUW.com

學院招生納入全國普通高校招生計劃,學生學習期滿且成績合格的,頒發教育部統一印制的天津師范大學津沽學院畢業證書,符合學士學位授予條件的,頒發天津師范大學津沽學院學士學位證書。

專業報考辦法

1.報考條件:凡符合普通高等學校年度招生工作規定的報名條件,參加2015年普通高考的考生均可報考。具體招生專業及計劃見“附表一”。

2. 報考辦法:

①凡有省統考或聯考的專業:根據教育部及各省相關規定,我院使用省統考或聯考成績,考生須取得省統考或聯考專業合格證。其中攝影專業除部分省規定必須使用攝影攝像攝制類統考或聯考成績外,均使用美術類統考或聯考成績,對于內蒙古考生,攝影專業使用美術類統考合格成績;聲樂表演方向使用各省音樂表演類聲樂(演唱)統考或聯考成績,現代音樂表演方向使用各省音樂表演類器樂(演奏)統考或聯考成績。

②凡沒有省統考或聯考的專業:我院使用校考成績,考生須取得校考合格證。具體情況為:

A.河北省的考生須取得省內指定高校與我院對應的專業合格證;江蘇省的考生須報考并參加省內指定高校與我院對應專業的測試,我院單獨劃定專業合格分數線。見“附表二”;

B.對于山東省的考生,攝影專業使用美術類統考合格證,其他專業根據山東省的有關招生政策規定,不得參加我院在天津考點組織的考試,但我院承認該省考生所取得的全國任意一所本科院校與我院對應的專業合格證(合格證須經省招辦備案);

C.按照省內政策,凡欲報考我院的安徽省、廣東省、江西省、上海市、陜西省、黑龍江省的校考專業考生,必須來我院天津考點參加專業測試,取得我院專業合格證;

D.除上述A、B、C條款中涉及的省份之外,其余各省考生(含天津市生源)須取得全國任意一所本科院校(含我院)與我院對應的專業合格證(合格證須經省招辦備案);

E.天津師范大學津沽學院在天津考點的考試安排見“附表三”。

③特別提示:戲劇影視文學和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合格證可互用;報考音樂表演(現代音樂表演)專業須符合我院招生類型(鋼琴、倍大提琴、單簧管、小號、長號、打擊樂、吉他、電貝斯、薩克斯管)。

附表一:招生專業及計劃

系別 專業(方向) 招生計劃 學費 藝術設計系 視覺傳達設計 50 21000元/年/人 環境設計 75 數字媒體藝術 25 攝影 30 表演系 表演 40 音樂表演(聲樂表演) 30 音樂表演(現代音樂表演) 20 舞蹈學 30 廣播電視編導 75 新聞與傳播系 播音與主持藝術 150 文學系 戲劇影視文學 75 合計     600   注意事項:1.以上招生專業(方向)均為本科層次,學制四年。學費執行天津市物價局批準的獨立學院收費標準。2.環境設計專業中包含展示設計方向;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包含廣播電視播音與主持、廣播電視采編、公關禮儀主持三個專業方向;舞蹈學包含舞蹈教育、舞蹈編導兩個專業方向,不含國標舞方向;廣播電視編導包含專題片編導和電視編輯兩個專業方向。入學后根據各專業培養方案的要求,按學生意愿進行分專業方向學習。3.聲樂表演方向招收民族、美聲、通俗唱法;現代音樂表演方向招收鋼琴、倍大提琴、單簧管、小號、長號、打擊樂、吉他、電貝斯、薩克斯管。4.攝影專業在學期間需自備器材,建議使用單反相機。學院會適當提供大中畫幅相機、攝像機等專業器材。5.請考生在報考前詳細了解所在省市本年度藝術類專業招 生相關規定,避免出現因違反規定成績無效的情況。附表二:與河北省、江蘇省指定高校的對應專業

考生范圍 天津師范大學津沽學院專業 本省內指定高校 指定高校與我院對應的專業 報考辦法 備注 河北省生源 播音與主持藝術 河北師范大學 播音與主持藝術 須報考并參加指定院校與我院對應專業的測試,取得合格證,即視為取得天津師范大學津沽學院專業合格證。 凡相同專業涉及到省內兩所指定高校,考生選擇一所即可。  戲劇影視文學廣播電視編導 廣播電視編導 播音與主持藝術 河北傳媒學院 播音與主持藝術 戲劇影視文學廣播電視編導 戲劇影視文學 廣播電視編導 表演 表演 江蘇省生源 播音與主持藝術 南京師范大學 播音與主持藝術 須報考并參加指定院校與我院對應專業的測試,我院單獨劃定專業合格分數線。 戲劇影視文學廣播電視編導 廣播電視編導 舞蹈學 舞蹈學 表演 南京藝術學院 表演

附表三 :在天津考點的考試安排

專業(方向) 考試內容及分值 網報時間(網址) 現場確認(報名)時間(地點) 考試時間(地點) 戲劇影視文學 時間為120分鐘(不含影片播放時間)總分為200分1.文藝、影視常識(10%)2.論述(25%)3.命題故事創作(30%)4.影視作品分析(35%) 2015年2月1日—3月12日(招生信息網:jgxyzs.com) 2015年3月13日天津師范大學津沽學院 2015年3月14日天津師范大學津沽學院(具體考試時間和地點以準考證為準) 廣播電視編導 播音與主持藝術 現場抽題:稿件朗讀、即興評述1.新聞播報(30%)2.文學作品朗誦(20%)3.話題評述(40%)4.綜合素質(10%) 聲樂表演 1.演唱歌曲兩首(曲目自選,除通俗唱法外不得使用伴奏帶,5分鐘)2.資格測試 現代音樂表演 1.演奏樂曲兩首(曲目自選,樂器自備,5分鐘)2.資格測試 表演 1.表演:集體即興命題小品表演(每組3分鐘,60%)2.臺詞:朗誦(作品自備,每人1分鐘,20%)3.聲樂:演唱(唱法不限,曲目自選,每人1分鐘,10%)4.形體:集體即興動作表現(主考命題,每組2分鐘,10%)(每5人一組,每組考核時間不超過18分鐘) 舞蹈學 1.基本功(20%)2.技能技巧(20%)3.即興表現(10%)4.舞蹈作品(50%)(每8人一組,每組考核時間不超過20分鐘) 注意事項:1.報名方式:網上報名,現場確認。(須于規定時間登錄招生信息網:jgxyzs.com,完成報名并打印報名表,粘貼照片,在規定時間辦理交費、確認手續,參加考試。)2.報名考試費:150元/人/專業(方向)。3.廣播電視編導和戲劇影視文學專業考試采用一套試卷,考生可兼報兩個專業,只收取一個專業報名考試費。4.報名確認、考試地點為天津師范大學津沽學院(天津市西青區賓水西道393號,天津師范大學主校區),具體考試時間和地點以準考證為準。5.考試時,請務必持本人身份證和準考證入場。6.聲樂表演和現代音樂表演的資格測試:樂理(筆試),聽寫(筆試),視唱,每科分值100分。資格測試成績達合格線者,方可按專業考試成績排隊,否則視為專業考試不合格。筆試科目考試中途考生不得退場。所有演唱(奏)曲目均須背譜。鋼伴由學院統一安排。7.舞蹈基本功考核時考生應著體操衣及舞襪,舞蹈作品考核時考生應著舞臺表演服裝。舞蹈作品需自備MP3格式伴奏音樂,樂曲在第一首。8.考試時,考官有權指令考生表演作品的全部或片段。錄取原則:

凡報考我院的考生須專業課成績合格,文化課成績達到所在省劃定的錄取控制分數線,按照專業志愿優先的原則,采取以下錄取方式:

1.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專業志愿優先,按照專業成績從高到低排名錄取。外語單科成績做參考。

2.數字媒體藝術、攝影、表演、音樂表演(聲樂表演)、音樂表演(現代音樂表演)、舞蹈學:專業志愿優先,按照文化成績從高到低排名錄取。外語單科成績做參考。

3.戲劇影視文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志愿優先,外語單科成績達到我院控制分數線(根據生源情況劃定),按照文化成績從高到低排名錄取。

注:對于投檔和錄取有特殊規定的省份,執行省內規定。

復查:

新生入學后,我院在三個月內按照國家招生規定對其進行全面復查。復查合格者予以注冊,取得學籍。復查不合格者,我院視情況予以處理,直至取消入學資格。

藝術類專業概況

2015年我院藝術類招生專業及方向共有11個: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數字媒體藝術、攝影、戲劇影視文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表演、音樂表演(聲樂表演)、音樂表演(現代音樂表演)、舞蹈學。

學院建有形體房、排練廳、琴房、畫室、播音室、演播室、攝影室、廣播電視制作室、錄音棚、非線性編輯機房等專業實驗室,擁有攝影、攝像、非線性編輯、平面設計等的先進設備,為教學實踐搭建了良好平臺。

學院與天津電視臺、天津電影制片廠、天津日報報業集團、天津教育報社、天津電視少兒藝術培訓中心、天津人民藝術劇院、天津歌舞劇院等多家單位合作,建立實習、實踐基地,為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學院藝術類專業及方向教育教學成果顯著:藝術設計系學生參加“金駒獎”世界大學生攝影展、2014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中國微信攝影大賽、2014年(第7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決賽、全國美育成果展、天津市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競賽等各級各類大賽,獲獎50余項。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學生參加“我的中國夢”天津市高校公益廣告設計大賽,獲市級獎項3項;撰寫的作品入圍第十五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獲首屆“中影杯”天津大學生微電影節編劇獎;多部作品被天津電視臺、天津電影制片廠等單位采用。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學生拍攝的微電影作品入圍第二十一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第十五屆原創影片大賽;微電影《余光》晉級全國第三屆彩虹行動微電影大賽決賽,天津市僅兩部作品晉級決賽;曾獲天津市大學生文藝展演二等獎;赴泰國擔任漢語教師志愿者,受到總理英拉接見。表演系注重對學生的專業技能的培養,成功舉辦畢業生音樂會、畢業大戲等數十場教學演出;學生參加各種比賽演出共獲獎168項,其中全國性比賽獲獎32項,天津市級比賽獲獎134項;2010年代表津沽學院赴泰國進行文化交流與演出得到當地好評;2011年代表津沽學院參加天津市慶祝教師節文藝演出得到各級領導充分肯定;2013年有11名學生赴臺灣的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進行為期一個學期的專業交流學習;2013年有6名學生赴俄羅斯參加國際聲樂比賽并獲獎。

各專業簡介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需要的,具有廣告策劃與創意表達、平面設計與制作等專業技術能力,能夠獨立進行藝術設計實踐,從事視覺傳達及其相關領域設計及管理工作的專業人才。主要學習視覺傳達設計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了解與掌握國內外藝術設計領域的最新成就及發展動態,以藝術設計領域內的視覺信息傳達為主要學習內容,接受藝術設計思維能力、設計方法和制作技能的訓練,使學生具備創新設計的綜合專業素質及專業制作能力。

就業前景:本專業畢業生可在廣告公司、專業設計公司、動畫設計制作公司、影視傳媒、各類出版社以及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教育教學等機構從事廣告宣傳、產品包裝、商業展示、網絡頁面、標志商標、企業形象、影視動畫等設計、制作、研究、教學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課程:基礎課:素描、色彩、構成學、專業裝飾圖案、圖形創意、字體與版式設計、攝影基礎、計算機輔助設計、中外工藝美術史、世界近現代設計史、設計概論等;專業課:廣告策劃、廣告文案、市場學、平面廣告設計、包裝設計、CIS設計、網絡廣告設計、展示設計、印刷設計、pop廣告設計等。

環境設計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包含展示設計方向。培養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需要的,具有環境設計與施工制作等專業技術能力,能夠獨立進行設計實踐,從事環境設計及其相關領域設計及管理工作的專業人才。主要學習環境設計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了解與掌握國內外環境設計領域的最新成就及發展動態,接受環境設計思維能力、設計方法和制作技能的訓練,使學生具備創新設計的綜合專業素質及專業制作能力。

就業前景:畢業生可以在裝飾工程公司、商業展示公司、建筑與城市規劃單位、專業設計公司、大型集團公司、企事業單位、科研和教學單位從事室內設計、景觀設計、公共藝術設計、商業展示設計及相關專業研究、教學和管理工作。

主要課程:藝術概論、中外建筑史、構成學、人體工程學、透視學與建筑制圖、施工材料與工程預算、園藝學、室內設計、環境景觀設計、采光與照明設計、公共藝術設計、商業展示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等。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廣泛的科學文化和藝術理論知識,具有數字媒體藝術思維、藝術創意能力、開發技能和項目組織、管理能力,能從事數字媒體藝術及管理工作,或能進行數字媒體設計、動畫設計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就業前景:本專業畢業生可在機關、學校、培訓機構、電教館、電視臺、電影廠、廣告公司、影視公司、傳媒公司、動畫公司、游戲公司、網絡公司、服務公司、雜志社、報社和大中型企業等部門從事數字媒體產品設計、動畫設計、開發與項目管理工作。

主要課程:造型基礎、色彩基礎、攝影基礎、設計CAD、二維構成、三維構成、動漫造型基礎、設計概論、數字媒體創意導論、動畫藝術概論、圖形設計、數字媒體藝術、動畫角色設計、動畫腳本設計、動畫運動規律、動畫場景設計、后期非線性編輯、DV創作、二維動畫設計、三維動畫設計、影視片頭設計與制作、平面廣告設計、影視廣告設計與制作、游戲軟件設計等。

攝影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廣泛的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理論素養,具有較高藝術修養和較強審美能力,能夠熟練從事影像創作及應用、生產及管理,能夠在各類媒體、廣告、網絡、設計公司等從事相關工作的專業應用型人才。本專業具有較好的教學實驗條件,其中專業攝影棚3間,內置多套專業燈具及相關設備;專業暗房2間,建立干濕作業區并配備多臺專業放大機;數字暗房1間,擁有整套國內較為先進的圖片輸出設備,同時本專業還配置了大中型專業相機,為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就業前景:畢業生適于廣告公司、影視制作公司、報社、新聞出版社、婚紗影樓、文化宣傳及其他相關事業單位,從事商業攝影、影視制作、電腦平面設計、新聞采訪、宣傳、自由撰稿等工作。

主要課程:美術基礎、構成學、黑白暗房技術與制作、圖片攝影造型、數字影像處理與輸出、藝術概論、平面廣告設計、觀念攝影、廣告攝影、人像攝影、新聞紀實攝影、攝影創作實踐、影視節目制作、非線性編輯等。

戲劇影視文學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教師專業素質過硬、教學質量優秀,旨在培養掌握戲劇、影視創作的基本理論和劇本創作的基本技能的,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質和影視藝術鑒賞能力的復合型、創新性人才,并為進一步深造打下基礎。

就業前景:畢業生能夠在電視臺、電影廠、劇院、影視公司、廣告公司、文化館、網站、中小學等和影視相關學科領域從事創意策劃、創作、研究、教學等方面工作。

主要課程:影視作品分析、視聽語言、外國電影發展史、中外經典劇作導讀、中外戲劇史、中國電影發展史、編劇概論、電影劇本寫作、導演藝術基礎等。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根據廣播電視等大眾傳播及文化市場、新聞、公關活動等對主持人的需求,培養具備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語言文學、播音學的基本理論,以及政治、經濟、社會、藝術、美學等多學科知識,以有聲語言運用為特長,具有廣播電視播音與節目主持基本能力和廣播電視新聞采訪寫作、節目編輯制作能力以及組織策劃、傳播溝通、現場主持等專業技能的應用型人才。本專業下設廣播電視播音與主持、廣播電視采編、公關禮儀主持三個專業方向。

就業前景:根據不同的專業培養方向畢業生可在廣播電臺、電視臺及現代傳媒機構(數字廣播電視、網上視頻、廣播電視媒體運營公司等)從事播音、主持或承擔采編播一體化工作,也可從事與有聲語言相關的大眾傳播、配音、演藝、教學以及政府和企事業單位、基層社區文化事業、會展、促銷、旅游、婚慶等主持或代言等工作。

主要課程:播音與主持藝術概論、普通話語音與播音發聲、播音創作基礎、播音文體與語體、節目主持藝術、文藝作品演播、即興口語表達、新聞理論、傳播學、電視攝像基礎、非線性編輯、電視節目制作、廣播播音與主持、電視播音與主持、影視劇配音、電視片解說、表演基礎、形體塑造、民俗學、公共關系學、演講與口才、涉外交際禮儀、中國文化與禮儀等。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根據廣播電視事業發展的趨勢,針對廣播電視及其他媒體機構、影視節目制作公司,特別是網絡視頻、網絡手機等新媒體環境的需要,旨在培養具備廣播電視節目編導專業理論知識與技能,較高的政治水平、理論修養和藝術鑒賞能力,能夠從事廣播電視節目策劃、創作、編輯、制作、撰稿、音響設計以及宣傳、管理工作的專業應用型人才。

就業前景:本專業設“專題片編導”和“電視編輯”兩個專業方向。學生可以根據確定的發展方向選讀其中的課程,以便靈活適應學生的不同發展要求。前者側重專題片、紀錄片的創作;后者側重電視節目制作的后期編輯。二者皆可從事廣播電視及網絡媒體機構、影視節目制作公司、廣告創意公司等相關工作。

主要課程:廣播電視傳播概論、廣播電視編導、廣播電視欄目與頻道策劃、影像語言、電視畫面編輯、非線性編輯制作技術、廣播電視采訪、廣播電視寫作、現場報道、中外電視比較、紀錄片創作、DV創作訓練、文化傳播、文藝理論、藝術學概論系列。電視節目導播、廣播文藝節目編導、廣播劇、電視晚會編導、廣播電視音樂節目編導等。

表演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面向影視文化發展需要,堅持“以生為本,分層培養,力求實效”的辦學理念,培養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科學素養,人文素養,掌握扎實的具備話劇或影視表演等表演藝術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較強的實踐應用能力;培養德才兼備,身心健康,具有不斷進取的意識和創新精神,能在熒屏、舞臺和話筒前完成不同人物形象創作或能在文化藝術行業從事管理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就業前景:文化藝術表演行業:電影、電視劇、話劇中的演員、配音演員、文化藝術團體、電臺、電視臺從事主持人和相關的管理工作;企事業:在廣告、文化傳媒、音像制作、公關禮儀、秘書、旅游導游等行業中從事工作;教育行業:中、小學、幼兒園和培訓機構從事表演教師工作。

主要課程:包括戲劇影視表演基礎訓練、臺詞訓練、聲樂訓練、形體訓練、話劇(含音樂劇)多幕劇排練、影視鏡頭表演、語言發聲及合唱、舞蹈訓練、戲劇概論、戲劇史、戲劇表演基礎理論、電影發展簡史。影視戲曲作品賞析、視聽語言、導演基礎、譯制片配音、動畫片配音等。

音樂表演(聲樂表演)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聲樂表演方向所規定的基本知識和能力,掌握扎實的聲樂演唱技能和較強的實踐應用能力。堅持“以生為本,分層培養,力求實效”的辦學理念,培養德才兼備,身心健康,具有不斷進取的意識和創新精神,能在專業文藝表演團體、文化館站、中小學從事聲樂演唱、教學的應用型人才,并為本專業的進一步深造打下基礎。

就業前景:文化藝術表演行業:文化藝術表演團體、樂隊(樂團)成員、公司簽約歌手、音樂人和音樂組合等;企事業:在廣告、文化傳媒、音像制作、公關禮儀、電臺電視臺、音樂導演與編輯等行業中從事工作;教育行業:中、小學、幼兒園和培訓機構從事教師工作。

主要課程:聲樂演唱、重唱、合唱、鋼琴、樂理、視唱練耳、中西音樂史、聲樂學基礎理論、藝術指導、和聲、復調、曲式等。

音樂表演(現代音樂表演)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面向現代音樂文化發展需要,堅持“以生為本,分層培養,力求實效”的辦學理念,培養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科學素養,人文素養,掌握較扎實具有傳統音樂和現代音樂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較強的實踐應用能力;培養德才兼備,身心健康,并具備現代音樂表演藝術實踐能力、具有不斷進取的意識和創新精神和一定發展基礎的應用型藝術人才。

就業前景:文化藝術、表演等行業:如文化藝術表演團體、文化公司;教育行業:如中小學、青少年培訓機構;企事業單位:如電臺、電視臺、文化媒體公司、音樂制作發行公司、個人音樂工作室等,從事樂手、音樂人、小型樂團指揮、音樂導演、現代音像編輯、音樂教員等與本專業有關的工作。

主要課程: 基本樂理、鋼琴基礎、視唱練耳、中西方音樂史、民歌概論、和聲、曲式分析,復調、音樂欣賞,流行音樂作曲、現代音樂配器、指揮、器樂演奏、重奏、合奏等。

舞蹈學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面向舞蹈教育及舞蹈編導人才發展需要,堅持“以生為本,分層培養,力求實效”的辦學理念,培養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科學素養,人文素養。掌握扎實的具備舞蹈教育,舞蹈編導等舞蹈藝術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具備現代舞蹈教育的科學理念和舞蹈創作能力,以及較強的實踐應用能力。培養德才兼備,身心健康,具有不斷進取的意識和創新精神,能適應各級各類機關、企事業單位、各中小學校,托幼機構,文化藝術團體的需要,及群眾文化宣傳與舞蹈基礎教育等多方面的應用型人才。

就業前景:教育行業:中小學藝術教員、青少年舞蹈培訓機構等;文化藝術表演行業:文化藝術表演團隊、舞蹈編導、舞蹈演員等。

主要課程: 舞蹈概論、中國舞蹈史、歐美芭蕾舞史、中外傳統舞蹈文化、舞蹈鑒賞與批評、舞蹈教育學、舞蹈心理學、舞蹈訓練學、舞蹈基礎訓練等。

聯系方式

咨詢電話:022-23766422 022-23766704

招生信息網:jgxyzs.com/

學院網址:jinguxy.cn/

E-mail:jinguzhaosheng@126.com

微信公眾平臺:jinguzhaoban

地址:天津市西青區賓水西道393號天津師范大學主校區 郵編:300387

乘車路線:①天津站:乘公交951路至師范大學站,或乘地鐵3號線至大學城站,換乘311路或620路地鐵專線至師范大學站;

②天津西站:乘公交52路至王頂堤立交橋站原站換乘849、968路至師范大學站,或乘地鐵1號線至營口道站換乘地鐵3號線至大學城站,換乘311路或620路地鐵專線至師范大學站;

相關期刊更多

東南亞之窗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江蘇省歷史學會東南亞研究分會

漢語國際傳播研究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央民族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

東南亞縱橫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廣西社會科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柘城县| 宁阳县| 平陆县| 阿拉善左旗| 江阴市| 曲沃县| 陕西省| 驻马店市| 措美县| 涿州市| 汤原县| 凤台县| 余姚市| 福泉市| 德清县| 根河市| 平陆县| 定远县| 乌兰察布市| 固始县| 汉寿县| 莆田市| 新野县| 大庆市| 宿迁市| 宁阳县| 偃师市| 保靖县| 自贡市| 千阳县| 南郑县| 丘北县| 毕节市| 靖西县| 化州市| 宁远县| 博爱县| 莱西市| 图们市| 浦城县| 沂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