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草菇栽培技術要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秀珍菇;高溫季;高效栽培
秀珍菇,又稱環柄側耳、白環柄側耳,商品名為姬平菇、灰姬菇等,是近幾年國際市場上新開發的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珍稀食用菌。秀珍菇肉質脆嫩、纖維含量少,菇味清香濃郁,口感柔、爽、滑、脆,營養豐富。據報道,秀珍菇蛋白質含量為26.8%,比雙胞蘑菇、香菇、草菇更高,比一般蔬菜高3~6倍;此外還含有蘇氨酸、賴氨酸、高氨酸等17種以上氨基酸以及維生素、鐵、鈣、磷、鉀、鎂等礦物質,經常食用能降血壓,減少血清膽固醇,對肝炎、胃潰瘍、軟骨病等都有療效,屬于營養型、低熱能的保健食品。
人工栽培秀珍菇,原料來源廣泛,木屑、棉籽殼、稻麥稈、玉米芯以及其它農作物莖稈均可栽培。因夏季氣溫高,市場上供應的食用菌種類和數量都很少,因此在高溫季節栽培秀珍菇,其經濟效益顯著,在蔬菜供應的淡季供應市場,深受消費者青睞。
一、菌種選擇和培育
夏季高溫季節栽培秀珍菇,應選擇適應性強、產量高、品質好、轉潮快、生長周期短、抗病蟲能力強、耐高溫的優良品種,本單位最初引進的秀珍菇為夏杏60。
為了保證菌絲體旺盛生活力,每年在7~8月高溫期栽培的秀珍菇中,選擇株形緊湊,出菇整齊,產量高,菌蓋大顏色白的菌棒中,選取子實體。然后將選取的子實體用試管培養劑進行培養,待菌絲長滿培養劑斜面后,將試管移至0~5℃的冷藏箱中進行保存。來年的1~2月進行原種擴繁,3~4月培育栽培用種,4~5月將栽培種接種到培養料(菌棒上)進行生產。為了便于操作管理,栽培用種選用規格為17×33×0.05cm高密度聚丙烯塑料袋進行培養,待菌絲長滿全袋后,將培養料分成小塊,通常一袋可接種50個菌袋。
二、栽培季節安排
為了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同時彌補夏季高溫季節市場食用菌產品供應不足,根據蘇州本地的氣候特征和本單位的栽培條件,秀珍菇高溫季節栽培,一般4~5月制作菌棒,接種后在大棚內養菌,6月中旬開始采收第一潮菇,以后每隔15d左右可采收一潮菇,到10月份結束,共可采收5~6潮菇。
三、栽培技術
1.培養料的準備
(1)培養料的配方
栽培秀珍菇的原料配方:①棉籽殼92%,麥麩5%,石膏粉2%,石灰1%;②棉籽殼91%,谷殼4%,蛋白胨0.5%,谷氨酸0.5%,麥麩4%,石灰少量。其它配方還有①雜木屑50%,玉米芯26%,麥皮15%,玉米粉5%,石膏粉2%,石灰2%,磷酸二氫鉀100g,硫酸鎂25g。②甘蔗渣50%,木屑32%,麥皮15%,石膏粉1%,石灰2%,尿素100g。
秀珍菇菌絲生長最適pH值7.0左右,在培養料配制時可用試紙進行測量,用石灰和磷肥加以調節。培養料的濕度應掌握在60%~65%,生產中以手緊握培養料,指縫間出現水痕而不往下滴為準。
(2)培養料的蒸煮和消毒
將備好的料加水,用攪拌機拌勻,然后將拌好的培養料裝入規格為17×33×0.05cm高密度聚丙烯塑料袋中,每袋裝料約1.25kg,裝料要求松緊適度,以培養料緊貼袋壁為準。給塑料袋套上套環塞上棉花,按順序擺放在塑料框內。將塑料框碼堆,從底部通人蒸汽,然后將塑料框堆用兩層塑料薄膜覆蓋嚴實,當塑料框中心的塑料袋內溫度達到100℃后,繼續蒸煮15~16h,徹底殺滅培養料中的雜菌。蒸煮消毒結束后,待溫度稍下降,揭開覆蓋的塑料薄膜,將塑料框移至已消毒的接種室內,待料溫降至25℃左右時,用氣霧消毒劑或菇保1號滅菌劑對接種室進行全面消毒滅菌,5~6h就可進入室內接種。
為了達到良好的蒸煮滅菌效果,一次蒸煮的菌棒不宜過多,一般控制在2200個左右。用塑料框裝菌棒優于用蛇皮袋裝菌棒或菌棒直接碼堆的蒸煮效果,同時也便于搬運。
2.大棚的準備
大棚選擇鍍鋅鋼管大棚,其標準寬為6m,長度可根據具體場地進行確定,以長度不超過40m為佳,過長夏季通風效果較差,不利于子實體的生長。在大棚內,為了防止雜菌感染,特別是澆水時泥水濺起而引起的病菌傳播,應在大棚內土壤整平后,再鋪上10cm厚的瓜子片(大小約2.5×2.5 x 0.5cm的碎石子),鋪好后用漂白粉水溶液進行沖洗殺菌,再用5%甲醛水溶液大棚內噴施滅菌,備用。
秀珍菇喜弱光至黑暗的環境,因此大棚上面應采取遮光措施,具體方法可靈活掌握。如在生產上可選用黑色塑料薄膜覆蓋,或采用塑料薄膜加遮陽網覆蓋,或用塑料薄膜加草簾覆蓋等,創造一個相對黑暗、低溫的環境條件,有利于促進菌絲的生長和出菇。
3.接種和菌絲培養
(1)接種。首先將栽培用菌種袋打開,將菌棒分成50塊大小均勻的菌塊,然后打開栽培菌袋,將分好的菌塊接入,放在栽培袋內或稍塞入培養料中,再重新套上套環塞上已消過毒的棉花,移到大棚內碼堆養菌。
(2)碼堆。因4~5月份塑料大棚采用遮陽網覆蓋、棚內氣溫和地溫回升較慢,菌袋可集中碼堆在大棚的中間,僅在四周留有通道,一般可堆3~5層,6×26米棚內可堆菌袋(規格17×33×0.05em)5000個。
(3)菌絲培養。在菌絲培養階段,要控制好溫度,通常要求控制在20~28℃,黑暗條件,同時要注意加強通風,防止濕度過高而引起雜菌的生長和傳染。約經過45d左右,菌絲長滿袋口,并且深達全袋1121)~時即可進行低溫處理。
4.出菇管理技術
秀珍菇雖然屬中高溫菇,但其出菇仍需要有低溫和散射光的刺激才能完成,因此,當菌絲長滿到培養料的1/2時,即可將栽培袋移到冷庫中,同時將冷庫的溫度調節至8℃,使栽培袋及內部培養料溫度降至8℃后,繼續保持該溫度10h,同時保證冷庫中有一定的散射光,對菌絲進行低溫和光照的刺激。刺激結束后,再將栽培袋移至生產大棚內,碼堆后打開袋口即可出菇。
為了便于出菇和日常管理,減少氣溫對秀珍菇生長的影響,在栽培大棚內,通常沿大棚長度方向直接在瓜子片上進行碼堆,6m寬的大棚可碼10排。具體方法是:大棚兩側各碼一條,菌袋要求打開的袋口向棚內;中間則菌袋底部相對,碼四個雙排,中間留80cm左右的走道,每條碼3~5層,在長×寬為26×6m的大棚內,一次可堆放10000個左右菌袋。
待第一潮菇(控制在6月中旬)采收結束后,一般在原地經過5~7d的養菌,菌絲又長滿袋口,并達到生理成熟,可再移到冷庫進行低溫刺激,進行第二潮菇的生產。這樣經過反復的養菌、低溫刺激、出菇,一般隔15天左右可采收一茬,共可收5~6潮菇,每個菌袋可采收0.35~0.4kg鮮菇。此外,出菇期還應加強溫、濕度等的管理。
(1)溫度。秀珍菇屬中高溫型菌類,其菌絲生長的溫度為3~28℃,最適發菌溫度為25℃;子實體的生長溫度為5~27℃,最
適溫度為15~20℃;出菇溫度為15~25℃,最適溫度為18~22℃,出菇時需要8~10℃的溫差刺激。因此要根據不同的生長階段合理調節大棚的溫度,是獲得秀珍菇栽培成功的關鍵措施。菌絲生長期對溫度的適應性較強,應適當加大通風,防止高溫高濕誘發雜菌的生長和傳播;子實體生長階段,則要通過增加覆蓋、向棚面噴水、向大棚內空隙處噴霧或向地面噴灑深井水等措施,降低棚內溫度,同時應注意加強通風。
(2)濕度。發菌階段對空氣相對濕度要求不嚴格,最好能控制在70%左右,讓培養料表面稍干,有利于抑制雜菌的生長;子實體生長階段適宜的空氣相對濕度為90%左右,空氣相對濕度過高會影響菌蓋與菌柄的正常分化。高溫時,利用微噴技術,一天向棚內噴水3~5次,以保證較高的空氣濕度。
(3)光照。秀珍菇發菌階段對光照要求不嚴格,完全黑暗或有一定散射光的條件下菌絲都能正常生長。但在出菇時必須給予適度的光照刺激才能正常分化形成菇蕾,因此,經冷庫低溫刺激移至大棚栽培時,應給予一定的散射光可促進菇蕾的形成。子實體生長階段,光照的強弱對菇品質有一定的影響,光照度越高,出菇慢,菇的顏色越深,光照度越低,菇的顏色越淺;同時光照度越低,空氣濕度越高,菇腳越長。因此,通過揭、蓋覆蓋物或調整覆蓋物的厚度,保證大棚內有一定的散射光量,是獲得優質秀珍菇的重要措施之一。
(4)通風管理。秀珍菇屬好氣性菌類,菌絲生長及子實體生長階段都要求有充足的氧氣,供氧不足會造成發菌不良和畸形菇的發生。通常情況下,打開大棚兩端的大門(覆蓋遮陽網時兩端要留有足夠的長度,即使在開門通風時,也不能讓直射光進入大棚)通風即可。但在夏季高溫期,氣溫高,風力小,自然通風效果很差,在這種情況下就要通過風扇進行強制通風,以保證大棚內有充足的氧氣和相對的濕度條件,保證子實體的正常生長。
四、秀珍菇病蟲防治
大棚外面采用遮陽網覆蓋或用黑色地膜全覆蓋,因此蟲害相應較少。菌袋進棚前可先用敵敵畏和氧化樂果對整個大棚噴霧滅蟲一遍,如果在栽培過程中發現害蟲,要選用高效無毒,殘留期短的廣譜殺蟲劑,如除蟲菊、氯氰菊酯、菇蟲凈、魚藤精等,在空棚時全面噴施并閉棚,1~2d后開門通風,待無氣味后即可移入菌袋進行栽培。
高溫期栽培秀珍菇最常出現的病菌危害是鏈孢霉菌,又名紅霉菌,可用800倍多菌靈加柴油消毒局部感染處,或者將菌袋口重新扎好,小心移出棚外,集中進行焚燒處理。
五、采收和銷售
當秀珍菇子實體的菌蓋逐漸平展,菌蓋邊緣內卷,菌蓋長2~3cm時應及時進行采收。采收時,用鋒利的小刀在菇體下部連同約0.5cm厚的培養料一起割下,割下后連同培養料一起裝框,并及時放人冷庫中,上市前再集中進行修剪處理。這種采收方法可將老的菌種或肥大的原基一起清理,省去以后對老的菌種或肥大的原基進行清理工作量。
采收下來的秀珍菇不宜久藏,應盡快上市。根據本地的市場行情,在夏季高溫期間,秀珍菇的平均價格在12~16元/kg。如果按照目前的生產條件計算,26m×6m的大棚內可排放10000個菌袋,每袋可收秀珍菇0.35~0.4kg,一個大棚的收入約為42000~64000元,經濟效益顯著。
參考文獻
[1]張德云,潘祖華,徐向進.秀珍菇設施化反季節栽培技術[J].浙江食用菌,2008,(01)
[2]林育健.秀珍菇冷藏保鮮技術[J].現代園藝,2008,(02)
[3]黃良水.無公害秀珍菇標準化栽培技術[J].當代蔬菜,2006,(01)
[4]張汝興,黃志龍.秀珍菇周年栽培技術關鍵[J].福建農業,2006,(06)
[5]范盛華.秀珍菇高效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6,(10)
[6]陳生良.秀珍菇反季節栽培技術[J].食用菌,2007,(04)
[7]江業明.秀珍菇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7,(13)
[8]李國賢,金衛群,楊永權.無公害秀珍菇管棚標準化栽培技術[J].食用菌,2006,(01)
[9]徐仁庚.反季節秀珍菇生產技術要點[J].新農村,2006,(01)
[10]陳君琛,沈恒勝等.秀珍菇反季節高效栽培技術研究[J].中國食用菌,2003,(04)
[11]孫靜林,王少龍等.優質食用菌秀珍菇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農技推廣,2007,(07)
[12]陳生良.秀珍菇反季節栽培技術[J].食用菌,2007,(04)
[13]唐三定.秀珍菇室外反季節栽培試驗[J].食用菌,2006,(03)
[14]李志生.秀珍菇栽培技術[J].食用菌,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