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av,短篇公交车高h肉辣全集目录,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的视频完整版,最近日本mv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首頁 > 文章中心 > 居住建筑

居住建筑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居住建筑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居住建筑范文第1篇

關鍵詞:北方;居住建筑;設計

居住建筑是城市居民居住和日常活動的區域,是城市的有機組成部分。居住建筑設計包括整體規劃設計及單體設計,居住建筑設計的合理與不合理、設計的好與不好都直接影響到居民的生活質量。

一、北方居住建筑設計的基本原則

1、以人為核心進行設計

居住空間是為了滿足人們最基本的居住需求,在不同的文明程度和歷史時代對于自身生活方式的不同需求,均有適應于當時經濟技術發展水平和社會文化觀念的居住建筑。住宅是與人的生存息息相關的建筑類型,住宅的設計應符合適用、安全、衛生、經濟等要求,創造舒適優美的建筑環境。住宅內部功能空間通常被劃分為公共活動空間、個人活動空間及生理衛生活動空間,三類空間應按其特征和特定要求進行布置,做到功能分區明確,保證各功能空間的私密性也是獲得舒適的必要條件。

2、生態居住建筑設計

所謂生態設計,是指通過調整人居環境生態系統,使建筑成為具有自然生態和人類生態、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統一、可持續發展的理想城市居住區。生態建筑應該空間結構合理、基礎設施完善,生態建筑、智能建筑和生命建筑廣泛應用,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融合。它符合城市規劃和區域規劃,與區域和城市融洽,是生態城市的一部分,體現了所在城市的風貌和特質。生態建筑的設計與建設將會逐漸改變目前我國城市建設中環境污染、缺乏有效環境保護的不合理現狀,實現節能、節地、節水、低污染以及物業等的有效管理,為城市和建筑自身環境改善帶來強大動力。

3、重視居住建筑地域性設計

城市的發展離不開所在的地域環境,在開發與設計新的居住環境時,首先要考慮的因素就是把規劃地置于一個整體的大環境大背景中去考慮。我國北方地區的建筑,總體來說呈現出比較質樸敦厚的風貌,民風也比南方純樸、憨厚、粗獷,正是自然風情、文化習俗和建筑材料等諸多因素的綜合制約,使得北方各地民居普遍呈現出質樸敦厚的建筑特色。同時,建成的住宅對于它所在城市的山水格局、大地機理有無改變及破壞,能不能與城市的其他景觀形成較好的鏈接,這也是維護一座城市整體感和美感的關鍵所在。因此,北方城市的住宅要充分考慮北方氣候環境及地理特點,揚長避短,如減少水景的設計、縮減草坪的面積、注意建筑物與園林小品的向陽方向、關注冬季景觀的特色等,使北方的住宅能夠出現不同于南方住宅的特色。

二、北方居住建筑設計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建筑朝向設計

朝向對建筑能耗的影響十分重大。太陽的輻射在夏季會增加制冷負荷,在冬季則能降低采暖負荷。朝向選擇時應從當地氣象條件,地理環境,建筑用地等全面考慮,從節約用地的前提出發,優先采用本地區的最佳或接近最佳朝向,滿足冬季能爭取較多的日照,夏季避免過多的得熱,還應有利于自然通風。從長期實踐經驗來看,南向是我國各地區較為適宜的建筑朝向,但在建筑設計時會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約,不可能都采用南向,就應因地制宜合理確定建筑朝向,以滿足節能與舒適的要求。

2、室內居住環境的設計

(1)戶型。戶型設計是住宅獲得舒適、完美室內空間設計的關鍵要素。新的理念是戶型“大而合理”。一個舒適的住宅除了有足量的廳、臥室、廚衛之外,還應有儲藏等“輔助空間”。另外,完善的室內空間還要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風,因此,舒適型戶基本都采用大開間設計。

(2)空間組織及應用。空間組織要注意動區、靜區的合理劃分以及住宅內部私密性空間的形成。要充分利用空間,把住宅設計由二維平面進而拓展為三維空間的設計。如不同使用功能的房間用不同高度來滿足;也可組織兩種不同層高的房間,填充進一個大空間內,形成復合空間;或利用坡頂空間形成帶閣樓的躍層;或充分利用潛空間(往常被忽略的空間)等,這些做法可根據實際情況,在不降低居住質量的原則下綜合考慮,揚長避短。

(3)廚衛布置。廚衛設計的優劣直接影響室內居住環境質量。廚衛布置主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廚衛是否分離布置,一般視套型面積大小而定。第二,類型與分隔。廚衛可分封閉操作型、餐廚型和起居、進餐、炊事合一的開放型,可根據不同的套型采用。衛生間分隔形式有多種,理想分隔方式是將洗浴、便溺、盥洗和洗滌分隔成三個封閉空間,但需較大面積。第三,管道設置。現實生活中常因管道線集中布置在豎向管井內,保證了潔凈和美觀;第四,計量表具的位置。一般將三種表具設在住宅的公用空間內(如公用樓梯間),可做到方便查表;第五,排除廢氣。排氣通暢是保證廚衛衛生環境的關鍵,現在住宅設計中廚房內均設豎向排氣道,一般暗衛生間需要采取豎向排氣井才能確保衛生間的空氣質量。

(4)室內物理環境的設計。室內物理環境包括光、熱與空氣質量環境。光環境分天然采光與人工照明,居住建筑設計中應力爭做到起居室、臥室、廚房、衛生間均有直接采光;熱環境的關鍵主要反映在夏熱冬冷的采暖區,在注意節能的同時,采取改善護結構構造,增加窗門的封閉性,合理的窗墻面積比等措施,使室內熱環境得以改善;空氣質量環境要在保證的有效日照時數與良好的自然通風條件,需要根據不同氣候地區與不同城市規模區別有效的標準日(冬至或大寒)的最低日照時數。

3、外部環境景觀的設置

居住區的環境質量,越來越成為人們挑選商品住宅的一個重要因素,對環境的理解,也從早期對綠地率的需求,發展為對雕塑、小品、廣場、庭院、甚至更高要求的關注。要創造完美的住宅景觀,應將單體住宅、環境和功能要求進行整體設計,實現從公共空間—半公共空間—半私密空間—私密空間的過渡。因此,居住建筑應注重綠化設計,綠化要提倡“均好性”理念,做到綠色空間各戶、各幢共享,滿足每個居住者心理和精神需求。對新區建設,綠化應分散布置,要以“均享”為原則,讓每一住戶都能平等地地享受綠色空間。舊區改造,要盡量遵循綠色空間“均享”原則,條件不允許時,才布置成廣場式的中心集中綠地。規劃中要注意草坪幾何圖形的色塊、色帶的設計和品種的選擇,樹木、四季花卉的合理配置,水面與綠地的比例關系等。綠化中力求“多植樹、少種草,不硬化”,盡量減少“硬”的成份,增加“軟”的因素,為住戶創造一個新型的綠色生態居住環境。

4、關于居住建筑的交通設計

(1)人、車分流問題。居住建筑交通組織,可以人、車分流,也可以人、車合流,要因地制宜。適合做人、車合流的路網,必須實行分道。人車分道,對道路斷面設計有一定要求,平面設計要留出人行道;對道路斷面設計也有一定要求,要留出人行道的位置,留足人行道的占地;豎向設計最好是車行、人行不在一個層面,略有高差;在空間上作適當分隔,比如做綠化分離,種植行道樹等。無論人、車分流,還是合流,人、車要分道,路網結構要合理,密度要適當,既滿通功能要求,又改善交通安全環境。

居住建筑范文第2篇

【關鍵詞】房屋建筑;暖通方式;分析

隨著能源資源的日趨緊張,我國建筑技術發展的趨勢就是節能技術,節能技術的應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城市建筑的水平。與此同時,造成北方地區冬季,城市的上空出現大量的霧霾,其主要來源是由于采用燃煤鍋爐取暖所導致的粉塵以及有害的氣體。與此同時,大部分地區出現了電力相對的過剩,這些都促進了供暖方式的變化。從傳統的燃煤鍋爐房供暖轉變為大型的電動熱泵以及燃氣鍋爐房和家用的燃氣爐與電暖器等方式。

一、當前供暖方式存在的具體問題

首先采用集中的供熱系統,無法進行計量以及調節。由于該方式主要利用供熱的面積來收費,因此到遇到室內的溫度比較熱的情況時,通常用戶都是打開窗戶來散熱,而不是采取關掉暖氣的方式。鑒于使用無調節的供暖手段,當遇到節假日時,一些辦公室以及教室等在夜晚依然供暖,住宅小區里,當主人不在的情況下也進行供熱。這些都大大的增加了資源的消耗率,造成了資源浪費。

其次在冬季,使用分散式的燃煤鍋爐進行區域的供暖,這是導致空氣中出現霧霾的主要來源之一,應該加大對這一方面的改造。

最后在一些住宅小區里,已經開始使用電熱直接供暖。作為高品質的能源,不應該最先考慮使用電熱,這主要是因為供電的峰值與谷值之間存在著比較大差距,要考慮到蓄熱的技術,與此同時還要考慮增加電力負荷來有效的調整相關能源結構。

二、目前應用較多的幾種供熱方式

2.1熱點聯產的方式

當前比較常見的方式是在熱電廠之中,汽輪機進行抽氣或者采用背壓的排氣,來進行熱量的交換,從而將相關能量傳遞給熱水,之后再使用熱網相關輸送來到達各個用戶。對于熱電廠而言,其主要使用比較高品質的燃料來進行熱能方面的發電,因而具有比較高的能源轉換率。然而其存在的主要問題是:(1)輸送的距離比較遠,在建立管道網線的初期所需要的投資比較高,其輸送的相關水泵所消耗的電能占熱量的3%到6%,因此具有比較高的維修以及管理方面的費用。(2)鑒于末端沒有計量以及調節的有效方式,因此造成了28%到42%的熱量方面的浪費。

2.2被動式太陽能采暖技術

被動式太陽能采暖技術指的是合理分布建筑的朝向和周圍的環境,科學的處理建筑的內部空間和外部的形體,正確的選擇建筑材料和建筑結構構造,保證建筑能夠在冬季有效的吸取和儲存太陽能,從而減少其他能源資源的消耗。在通常情況下,可以將被動式太陽能采暖系統分為四種形式,直接收益式、附加日光間式、屋頂池式和集熱蓄熱墻式,這種劃分的依據是不同的房間得熱方式。

2.2.1直接受益式

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方式就是直接受益式;房間直接作為集熱蓄熱體而存在,在白天的時候,房間內的地面和墻體就可以吸收從南向玻璃窗中透進來的陽光;在夜里的時候,這些熱量就會釋放出來,提高或者維持室內的溫度。這種方式只需要十分簡單的構造即可,并且在安裝和日常維護方面也比較的簡單。這種方式可以密切的配合建筑功能,從而可以有效的立面處理建筑;需要注意的是,建筑應該朝向南偏東西30度以內,這是因為室內溫度會有著比較快的上升速度,并且有著比較大的室內溫度波動,從而有效的進行冬季集熱。

2.2.2集熱蓄熱墻式

集熱蓄熱墻式就是將帶有玻璃罩的蓄熱墻體設置在向陽的一側,它從實質上屬于間接式的太陽能采暖系統,在墻體材料的選擇方面,應該盡量選擇有著較好蓄熱性能的材料,比如混凝土、磚、土以及水等等。墻體將太陽能輻射之后可以將能量輻射到室內,對墻內表面空氣形成加熱的作用,同時,對流作用也可以起到升溫的作用;最好將通風口設置在墻體的上下部位,這樣就可以與室內冷空氣形成對流循環,從而升高室內的氣溫。有著較廣的應用范圍:因為太陽能墻板在設計方面比較的簡單,將它作為建筑的外墻,既美觀又使用,自然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青睞,只要建筑需要輔助采暖、通風或者是讓空氣流動,都可以采用太陽能墻板。它的系統只需要十分簡單的步驟就可以完成安裝,只要墻體有開口或者不燃墻體的外側都可以應用。

2.3家庭自用的小型的燃氣熱水爐

這是一種由一個家庭一個用戶自己獨立的系統,能夠一起解決供暖以及熱水的供應等方面的問題,這種方法已經在歐美經過了幾十的發展,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在當前國內未廣泛的推廣以及使用該系統的主要原因是,我國歷史以來均有燃煤為主要供暖方式,因此形成了必須要集中供暖的理念,而過去居民居住的面積比較狹窄,也相應的阻礙了這種方式的推廣與使用。在另一方面則是由于人們過于依賴以往的住房分配體制,市政以及建筑過程中包含了對供熱設備相關方面的投資,而家庭小型的燃氣熱水爐則需要個人進行投資,這也是影響其推廣與使用的重要方面。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不斷進步,當前住宅小區已經不再以熱電聯產作為集中供熱而對方式,而是使用天然氣供熱,這時家庭用的燃氣小鍋爐已經成為最為方便的方案,具有較大的優越性。

三、結束語

通過上文可知,采用熱電聯產的集中的供熱方式,應該最大限度的接入熱電聯產,而不可以采用別的方式。燃料的不同則應該選取較好的供熱方式,燃煤要使用熱電聯產與集中供熱,而采用集中供熱方式則有些不合時宜,應該發展與之相適應的新方式。對于一些新建的小區,由于其距離熱電聯產熱網比較遠,因此建立集中供熱系統則對其而言不太合適,應該采用家庭型的燃氣鍋爐。從政策上而言,應該加大被動式太陽能采暖技術,有效的節約資源,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對于城市中,主要采用燃煤爐進行取暖的用戶,則可以對其推廣空氣熱泵與蓄熱電暖器方式,這是由于其通常帶有輔助熱源。與此同時,相關部門還可以在電費上面給予一定的優惠,對于電暖氣設備也可以給予一定的補貼。

最后相關部門禁止使用各種類型的電熱鍋爐集中供熱的方式,對于一些電熱膜以及電暖器等也可以給予限制,不能夠為了有效的增加用電的負荷而盲目的推廣直接電采暖方式。當前國內電力系統最大的阻礙是峰值與谷值只差,使用直接電采暖并不能有效的減少峰谷差值,需要大力推廣熱泵相關技術,不斷提高高效率的供熱以此來最終解決用電負荷問題。本文主要介紹了房屋建筑工程供暖方式,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參考文獻:

[1]馮國會.城市住宅建筇供暖方式的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1,2(12):134——136.

[2]楊明岳.關于房屋建筑工程中暖通設計的思考[J].山西建筑,2012,2(32):123——125.

[3]劉計偉.淺談工廠廠房建筑設計中的暖通設計[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1,2(15):67——70.

[4]李先瑞等.我國建筑供熱采暖的現狀及問題分析[J].區域供熱,2010,5(1):23——24.

居住建筑范文第3篇

根據現今建筑情況得知,對居住環境有著重要影響的是太陽輻射和空氣流通。因此降低太陽輻射和加強房屋通風是建筑規劃節能的重要發展趨向。建筑規劃設計的考慮要素是房屋的朝向、房屋的間隔和房屋間的組合。滿足人們居住要求,在房屋建設中第一考慮的因素是朝向,朝向要和本地夏天季節的風向相同,房屋區的入口風和出風口要與主導風相結合,這能夠加強房屋的通風,也能提高人們居住的滿意度。而房屋排列要北高南低、南小北大的原則,這能夠讓人們接受,在夏天的時候所吸收的太陽輻射少,就可降低空調的使用次數,在冬天的時候,受到的太陽輻射多,能夠降低取暖機的使用次數,又可以降低能源資源的消耗量。第二考慮的因素是房屋與房屋之間的間隔,在滿足日照的間距條件下房屋間隔可合理地加大,這可以加強房屋區的通風效果,亦能加快房屋和空氣熱氣交替速度,快速將房屋溫度降低,有利于降低能源資源的消耗量。第三考慮因素是房屋的組合以及經濟因素,在滿足日照、防火的條件之下,合理應用建筑物的自我遮擋和建筑之間的相互遮擋,這可讓房屋減少吸收太陽輻射量。

2.節能與維護結構設計

無論是夏天隔絕熱氣還是冬天采暖,在建筑維護設計中門、窗、墻、屋面等結構都具有傳熱和空氣滲透的性能,因此需要留意以下三點:

2.1建筑墻體的節能

墻體是建筑維護的主要組成部分,其采用的材料需要具有保溫性能,能夠降低建筑熱量的消耗。目前所有的建筑外墻的厚度都取決于本地環境因素,均符合本地節約能源的需求。然而由于建筑技術水平逐漸提高,很多建筑企業都主張采用加氣混凝土砌塊,雖然這種材料的導熱性能較低,但是能夠降低一定的墻體傳熱性能。

2.2屋面節能的設計

由于建筑技術水平提升,建筑工程廣泛采用高效保溫材料,用膨脹珍珠巖取代常用的瀝青珍珠巖或水泥珍珠巖,可彌補傳統技術的不足。總而言之,對于屋面節能要注意以下2點:

(1)屋面的保溫層要選用吸水率低的保溫材料,可防止保溫層吸水過多,而使得保溫性能失效。使用吸水率低的保溫材料,需要在屋面上設置排氣孔來將保溫層中難以排出的水分排凈。

(2)屋面的保溫層需要選用密度小、導熱系數低的保溫材料,這種保溫芯板實施簡易,價格便宜,能夠降低環境的污染。保溫芯板是柔性制品,無論是平面屋面還是曲面屋面,都適用的,在建筑工程的保溫性能更為顯著。

2.3門窗節能設計

外門窗是房屋能源資源消耗量最大的部分,其消耗量占房屋總能源資源消耗量的百分之四十,因此在確保日照、通風和景觀的條件下要減少房屋外門窗的面積,提高房屋外門窗的氣密性,加強保溫性能,降低空氣滲透性能,這可使得外門窗的傳熱性能降低。對外門窗設計的時候要注意以下3點:

(1)設定窗墻的比例窗墻比例指的是房屋窗戶面積和房屋整體面積的比例。對于房屋朝向不相同,窗墻比例亦不會相同,朝向南方的其比例不得超過百分之三十五,朝向東西方的其比例不得超過百分之三十,朝向北方的其比例不得超過百分之二十。

(2)合理選擇窗體材料在北方的窗體材料主要是塑鋼和鋁合金,但是木、塑料和鋁合金的成本太高了,在當代的建筑廣泛采用塑鋼,因為其成本較為合理。能夠提高窗戶的節約能源的效果可采用合型的剝離。

(3)房屋外門與陽臺門的設計在東北,具有保溫和防盜性能的是外門和陽臺門,房屋外門和陽臺門都有一面夾板門,其夾板門中間放進玻璃棉或者礦棉等可視為保溫層,其節約能源的性能十分好。

3.周圍環境的設計與建筑節能

3.1綠化設計師基礎

低碳、環保是大家一直所關注的課題,而綠化是直接有效的措施。綠化能夠有效降低環境氣溫,特別是在夏天,不僅可以提供遮陰納涼的地方,還可以防止陽光照射地面、建筑物墻面的照射。通過多次試驗,夏天樹林或者草皮的溫度要明顯低于普通地面溫度2-3度。在12點到15點的升溫時間段,周圍綠化比較好的社區房間內溫度明顯要低于綠化較差的。不同的建筑綠化區格局布置的方式對節能的情況也有所差異,特別是頂部和墻體綠化對室內溫度有很直接的效果。在樹木種類的選擇上來,高大的喬木會降溫效果較為顯著,與灌木組成有足夠量的綠化帶,提高居住的生態環境。

3.2建筑外部的遮陽設計

建筑外綠化,能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到室內,能夠防止部分陽光輻射到建筑外墻,對室內降溫有很大幫助,從而實現節能的目標。在實際操作中,要科學地設計外遮陽方式。設計與建筑物的朝向有著相當直接的關系。以窗戶為例,花格還是比較好的遮陽方式,同時還有窗簾、擋板等多種方式,對于建筑物的外墻和屋面的降溫,同樣可以采用柵格、瓷面反射、綠化這些相對有效的措施,除此之外,遮陽板的布置要合理,以免影響室內空氣流通。

3.3合理運用再生資源

從目前發展的情況來看,全球不可再生資源非常緊缺,因此,必須要對環境保護引起重視,發展和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應用技術。風力、水力、太陽能都是值得發展的,只要運用得當,會有非常好的節能效果。建筑內裝置“太陽能煙囪”,可實現在無風環境下的自然通風。更多的還有太陽能熱水供應系統、供電系統等,都是可以高效節約能源減少污染的好辦法。

4.應用建筑節能在建筑設計中的意義

在社會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發展前提下,中國當今的建筑都是高能源消耗的建筑,這不但浪費已短缺的能源資源,而且會破環和污染當今環境。以當代建筑為例,當代建筑能源消耗包括照明、空調、采暖、熱水和家電等,當代建筑施工的主要根據是建筑設計,施工質量和建筑能源消耗量取決于建筑設計水平高低。為了能夠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就得應用建筑節能,在提升建筑設計的水平的同時也要確保降低建筑能源消耗量,這不僅能夠降低環境污染問題發生和降低能源資源消耗量,而且能夠促進當代建筑行業的發展,提升建筑行業的市場競爭力,有利于建筑企業的轉型和升級,更有利于建筑行業的發展。

5.國外居住建筑節能技術應用概況

5.1美國居住建筑節能概況研究

美國推動建筑節能技術發展主要有以下2個方面:

(1)加強建筑物的熱工藝性,也就是說加強建筑物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為了降低采暖和空調的能量消耗,要合理使用自然元素-太陽能等;

(2)對建筑物的能量消耗系統進行改善,并且提高能源資源的利用率。為了能夠持續發展建筑節能技術,美國政府為建筑節能制訂了標準,并且設立建筑節能協會,由此可見美國對建筑節能技術是十分注重的。

5.2英國居住建筑節能概況研究

從英國并不缺自然資源,為了使經濟能更加長期穩定的發展,英國也很重視這方面技術的開發,英國人在設計新房子時,內部全部都是采用雙層玻璃以及保溫墻體,供暖也是采用雙管路,每一組暖氣片均安裝調節閥,以使熱量可以自由調節,以免浪費。該國現在比較大力度地推廣被動式太陽房技術,這種技術可以很好地利用太陽能來實現節能目的。

5.3澳大利亞居住建筑節能概況的研究

澳大利亞雖然具有特殊的地理環境,當地的氣候全年都很溫和,但是當地的居民仍然非常注重建筑的節能。他們極為提倡在設計樓宇時盡可能地利用自然的通風采光,采用調光板等方式來增強室內的自然光線,提高居室的舒適性。而且當地比較明顯的特點是,在澳大利亞的大街上行走,古樸的特色突顯出了這些建筑物的耐用性較強!所以,該地區的建筑物都比較稀,而且寬敞,這也是節能的一種表現。由于新建筑增加的速率比較低,相關的材料自然就被節約下來,同時這些老也繼承了一定的文化價值,利用好這些舊建筑當然要比開發新的建筑,要更節約能源。

6.結語

居住建筑范文第4篇

就中國來說,建筑能耗是社會能耗的三駕馬車之一,而既有建筑能耗是建筑能耗最大的組成部分。目前,我國每年城鄉新建住房建筑面積近20×108m2,其中80%以上為高能耗建筑;現有建筑近400×108m2,95%達不到節能標準;我國住宅的能源消耗大約相當于同緯度歐洲國家的2~4倍,是節能潛力最大的用能領域。因此,通過開展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大力發展生態建筑,是中國建筑節能的未來發展方向。

2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的概念

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是指對已經投入使用的居住建筑,在保證為使用者提供穩定舒適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的前提下,降低使用能耗,使其符合國家節能標準。主要通過應用高新節能技術及產品,提高運行管理水平,使用可再生能源等途徑來完成。

3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的經濟性分析

3.1外部性的概念

外部性或外部效應,是指一個人的行為對旁觀者福利(無補償)的影響,根據影響結果不同,可以分為正外部性和負外部性兩類。正外部性與外部經濟是同一個概念,指一個經濟主體的經濟活動為其他經濟主體帶來了經濟利益,但沒有獲得對方的任何回報;負外部性與外部不經濟是同一個概念,指一個經濟主體的經濟活動為其他經濟主體造成了經濟損失,卻沒有向對方支付任何補償。當外部效應存在時,市場會失靈,這時的均衡結果是無效率的,社會總福利并沒有達到帕累托效率準則所要求的最優狀態。

3.2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的經濟性分析

3.2.1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具有外部經濟性

在生態節能改造前,既有居住建筑舒適性差,資源能源耗費高,對環境造成較大負擔,因此,具有外部不經濟性。MSC為保有居住建筑的社會邊際成本,MPC為保有居住建筑的私人邊際成本,MB為保有居住建筑的邊際收益。由于既有居住建筑具有外部不經濟性,MSC位于MPC的上方。從社會來看,當MB=MSC時,均衡的產量和價格為Q2、Pc。從個人來看,當MB=MPC時,均衡的產量和價格為Q1、Pa。顯然個人決策的產量大于社會決策的產量,AB表示既有居住建筑給社會造成的外部成本。在節能改造后,既有居住建筑成為生態節能建筑,除了給個人帶來舒適性改善、能源費用節約等效用外,由于資源能源耗費有效降低,對環境保護和能源節約都有貢獻,因而具有外部經濟性。MSB為對既有居住建筑進行節能改造的社會邊際收益,MPB為私人邊際收益,MC為邊際成本。由于節能改造的正外部性,MPB在MSB的下方。從社會來看,當MC=MSB時,均衡的產量和價格為Q2、Pc。從個人來看,當MC=MPB時,均衡的產量和價格為Q1、Pa。顯然個人決策的產量小于社會決策的產量,AB表示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給社會帶來的外部收益。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是減少外部不經濟性,增加外部經濟性的一項社會活動,對全社會來說十分有益,這也正是政府大力推進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的根本原因。

3.2.2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中的“市場失靈”

按照經濟學觀點,當一個市場存在外部性時,市場機制會失去其應有的調節價格和配置資源的作用,亦即市場失靈。由于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具有正外部性,對整個社會帶來了收益,但沒有得到任何補償,造成實際節能改造低于社會需求,整個社會福利無法達到最大化。

4減少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外部性的對策建議

4.1減少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外部性的理論依據

經濟學理論認為,解決經濟外部性主要途徑有政府干預和產權界定,代表人物分別是庇古和科斯。庇古法則的根本原則是通過收益和成本調整,使經濟活動的邊際社會收益與邊際社會成本相等。科斯認為,在產權清晰和保護嚴格的條件下,外部性并不會引起市場失靈,市場均衡能夠實現社會福利最大化。對于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科斯定理是可以解決的,但前提是必須滿足定理的前提假設,科斯定理的前提是產權明確和交易成本足夠小。在現實社會中,這些假設是難以被滿足的。本文按照庇古的政府干預理論,對消除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的外部性作定性探討。根據庇古法則,政府可考慮采取措施對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給予補貼,增加私人節能改造收益,使私人收益與社會收益相同,提高私人進行節能改造的積極性。

4.2推動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的政策建議

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的難點主要是投資大,改造技術不夠完善,住戶積極性差。由于外部經濟性的存在,節能改造不可能自發地開展,難以通過市場調節實現社會福利最大化,迫切需要政府部門制定相關的政策來予以調節和推動。

1)健全法律體系。

建筑節能改造的推廣必須有完善的法律體系作為保障,這樣推廣才有依據和強制力。目前,我國建筑節能方面的法律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民用建筑節能條例》等,操作性不強,缺少強制性措施,落實困難。要加快建筑節能法律體系建設,強化法律責任,提高法律法規的強制力,運用法律手段推動既有居住建筑生態節能改造。

2)完善政策體系。

完善推動節能改造的強制性政策和激勵性政策,堅持法律強制推動和經濟利益引導雙管齊下,推廣節能建筑。加快制定節能建筑補貼政策、信貸支持政策和稅收優惠政策,對節能建筑的生產者和使用者給予多種優惠。對非節能建筑產品的生產者實行高標準、高強度的稅收政策,提高其生產成本。同時,對進行節能技術和節能材料開發的科研機構和研究人員給予資金和多方面的支持,以推動節能技術的發展。

3)建立多元化投融資渠道。

各級政府要加大對節能改造的投入,整合現有的各類補貼資金建立節能改造專項資金,明確籌資渠道。要強化業主在籌集節能改造資金中的地位和責任,調動企業和開發商參與的積極性,通過政府出一部分,業主拿一部分,企業墊付一部分,形成多元化的節能改造投融資渠道,使業主只花很少的錢或者不花錢就能夠達到節能效果。

4)設立評價和監管體系。

要完善節能建筑的評估、認證、標識等制度,要求各類建筑公布能耗數據,根據能耗標準對節能建筑進行認定,并發放節能建筑標志。要建立多部門共同參與的監管體系,定期對社會建筑節能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及時公布檢查結果,讓建設者接受社會的監督。

5)建立宣傳推廣體系。

要充分發揮輿論的導向與監督作用,大力宣傳開展建筑節能改造的重要意義和成功經驗,提高全民的建筑節能意識和專業人員的技術水平,努力營造全社會關注、支持既有建筑節能的良好氛圍。

5結語

居住建筑范文第5篇

關鍵詞:建筑體形系數;建筑節能;影響和關系

Abstract: building shape coefficient reflects a building complex shape of the degree and retaining structure of heat area of how much, the figure is the greater the coefficient, the figure is then more complex, the heat retaining structure the bigger area, building palisade structure the greater the heat transfer heat consumption. Building shape coefficient is the effect of building material consumptions heat index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is energy saving design of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 is an important index.

Keywords: building shape coefficient;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Influence and relation

中圖分類號:TU24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01-0020-02

引言

影響建筑耗熱量的因素,除了圍護結構的保溫性能外,建筑物的體型、朝向、窗墻比等都對耗熱有很大影響。一般來說,體型復雜的建筑的耗熱指標大;東西向比南北向建筑耗熱指標大。另外,適當減小窗墻比及提高窗縫的密封性,減少空氣滲透量,也可明顯減少采暖耗熱量,以達到節能的目的。在進行建筑節能或保溫設計時,要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本文將主要就建筑體形系數與建筑節能的關系逐一探討。

一、建筑體形系數

建筑體形系數(shape coefficient of building)是指建筑物與室外大氣接觸的外表面積與其所包圍的體積的比值。外表面積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圍護結構面積。圍護結構是建筑物及房間各面的圍護物,分為透明和不透明兩種類型:不透明圍護結構有墻、屋面、地板、頂棚等;透明圍護結構有窗戶、天窗、陽臺門、玻璃隔斷等。按是否與室外空氣直接接觸,又可以分為護結構和內圍護結構[1]。在不需特別加以指明的情況下,圍護結構通常是指護結構[5]。不采暖樓梯間隔墻和戶門屬于圍護結構,但計算建筑體形系數時,外表面積不包括地面以及不采暖樓梯間隔墻和戶門的面積[見《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設建筑物接觸室外大氣的外表面積為F0,其所包圍的體積V0,則建筑體形系數S= F0/ V0[2]。需要區分的是建筑系數和建筑體形系數不同,建筑系數即“建筑占地系數”的簡稱,指建筑用地范圍內所有建筑物占地的面積與用地總面積之比,以百分率計。

建筑體形系數中所指的外表面積不包括女兒墻,突出墻面的構件如空調板在計算時忽略掉,按完整的墻體計算即可。

單一朝向外窗(門)面積和墻面積(含窗面積)的比值一般稱窗墻面積比。

窗墻比中的墻指一層室內地坪線至屋面高度線之間的墻體。

凸窗的側板、窗臺板、窗頂板,對節能影響較大,雖然外墻面積不用考慮增加(窗面積按展開面積計算),但其自身保溫隔熱措施在地方規范中大多有做

要求。

窗戶和墻體該歸入哪個朝向來計算節能,各地規定會略有不同。通常朝向以45度角平分,如東南至西南向之間的90度角歸入南向。但也有些地方某朝向的歸入計算范圍會擴大到120度或縮小到60度的,具體情況要看各地方的規定,這可以在節能地方規范中查找到,在節能軟件中也可以查看到各地方的朝向計算方法。

二、建筑體形系數與能耗的關系

建筑體形系數與建筑物的節能有直接關系;體形系數越大,說明同樣建筑體積的外表面積越大,散熱面積越大,建筑能耗就越高,對建筑節能越不利;體形系數越小對建筑節能越有利。也就是說,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體積小、體形復雜的建筑,以及平房和低層建筑,體形系數較大,對節能不利;體積大、體形簡單的建筑,以及多層和高層建筑,體形系數較小,對節能較為有利。通常寬的建筑比窄的好,高的比矮的好,外表整齊的比外表凸凹變化的好[3]。減少建筑物體型系數,也就是減少建筑物外表面積,減少護結構面積,減少建筑形體的凹凸,是節能的有效措施之一。

通常居住建筑體形系數控制在0.3。若體形系數大于0.3,則屋頂和外墻應加強保溫,其傳熱系數應滿足規定。

三、體形系數及其在建筑能耗分析中的應用

為得到合理的有利節能的建筑體形,體形系數一般應控制在0.3以內,住宅進深應擴大到10m以上,而長度則以55m為宜。從熱傳遞方面分析,通常建筑物實墻的陽角內側氣流較通風口處差且散熱面相對比較大,所以交角處內表面的溫度遠比主體內表面溫度低[3]。同時由于具有熱橋作用的框架柱或構造柱常設在此處,所以一般交角處是建筑物耗能量較大的部位。如果建筑物設計成圓柱形,則外墻棱角少,外表面積也小,有利于減少能量的消耗。所以外表面整齊的建筑比外表面凸凹變化的建筑要節能。從接收太陽輻射熱能考慮,應使建筑物南向墻面的面積盡量的大,其他墻面的外表面積盡可能的小,也就是說南向墻面與其他各方位墻面的面積比應是越大越好[3]。另外,也可以利用植物來調節氣溫,在日照強烈的墻面,種植植物來吸收太陽熱量,減少傳入室內的熱源。

從降低建筑能耗的角度出發,應該將體形系數控制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上,有關研究表明,當建筑物的體形系數為0.15時最為節能。但是,體形系數不僅影響護結構的傳熱損失,它還與建筑造型、平面布局、采光通風等緊密相關。體形系數過小,將制約建筑師的創造性,造成建筑造型呆板,平面布局困難,甚至損害建筑功能。因此,綜合考慮多方面的要求,標準JGJ134-2001第4.0.3條規定條式建筑物體形系數不應超過0.35,點式建筑物體形系數不應超過0.4[4]。據此規定,宜多建多層多單元的板式住宅,盡可能減少低層住宅和點式住宅;多層住宅中4個單元、6層樓及以上的住宅一般能控制在0.30以下,高層建筑更易做到;最好避免作2000 以下的低層住宅,當建筑面積為3000~5000 時,層數以5~6層為宜,當建筑面積為5000~8000 時,以6~8層為宜。

不同體形系數的建筑,其耗熱量指標是不同的,但是,原標準的耗熱量指標是以體形系數為0.30左右的多層住宅建筑為基準而制訂的,某一地區,只有一個耗熱量指標,對于新設計的節能住宅,不論其體形系數大小,均應達到這一指標。這一規定,對于占絕大多數體形系數小于或等于0.30的多層和中高層住宅來說是完全可行的;對于占少數的體形系數在0.31―0.35的多層住宅來說是基本可行的,因為外墻和屋頂要求的保溫厚度不大;對于占極少數的體形系數大于0.35的低層和點式住宅來說,由于外墻和屋頂要求的保溫厚度過大,在實施中就發生了困難。考慮到這種情況,以及近年來有些地區新建住宅建筑體形系數有增大的趨勢(如北京地區近年來新建多層住宅建筑體形系數已增至0.35左右),但有些地區(如沈陽、哈爾濱等地區)新建多層住宅建筑平、立面仍比較規正,絕大多數體形系數仍保持0.30左右,因此、在本標準的耗熱量指標仍以體形系數為0.30左右的多層住宅建筑為基準來制訂。為了從總體上實現節 能50%這一目標,不僅要求體形系數小于或等于0.30的多層和中高層住宅建筑的耗熱量指標達到規定要求,而且要求體形系數大于0.30,小于或等于0.35的多層住宅建筑的耗熱量指標也達到規定要求。鑒于節能和節地的需要,我國今后城市新建住宅,絕大多數將是多層多單元建筑,中高層和高層建筑也將日益增多,預計體形系數小于或等于0.35的住宅建筑將占絕大多數,保證這些住宅建筑的耗熱量指標達到規定要求,就能從總體上實現節能50%這一目標。至于占極少數體形系數大于0.35的低層和點式住宅,允許其耗熱量指標稍有增加,但其圍護結構的保溫水平應符合標準表的規定。

參考文獻

[1] 張志國.建筑節能新技術在工程中的應用[J].商品與質量?建筑與發展,2010,(11):6-7.

[2] 吳劍斌.淺談建筑設計中的節能控制[J].科技資訊,2008,(12):84-84.

[3] 黎嘉霖.關于建筑設計與建筑節能的探討[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0,(7):182-183.

[4] 李國棟.住宅外墻保溫節能系統成本分析與工程實踐[D].南京理工大學,20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察隅县| 突泉县| 兴业县| 余庆县| 浑源县| 隆化县| 彰化县| 玉门市| 寻甸| 陇川县| 眉山市| 基隆市| 汾西县| 高安市| 榕江县| 诸暨市| 芜湖县| 汤阴县| 嘉定区| 宜兰县| 湟源县| 汾西县| 闽侯县| 年辖:市辖区| 施秉县| 开封县| 靖安县| 龙南县| 鹤峰县| 重庆市| 岑溪市| 鄂尔多斯市| 宝山区| 平乐县| 黑河市| 神农架林区| 赞皇县| 巴东县| 武汉市| 武夷山市| 武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