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數據庫實訓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數據庫教學;教學方法;應用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2) 02-0000-02
Teaching Research of Databas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Course
Zhang Yan,Mao Lijun
(Xi’an Peihua University,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Xi'an710065,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database technology penetration by a computer professional to non-computer professional features,combined with each specialized in different professional direction and goal,the purpose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points from the database of professional learning,and cultivate the talent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database technology to enhance the students' interest and practical ability.
Keywords:Database teaching;Teaching methods;Application
《數據庫原理及應用》是大學計算機教學中一門非常重要的計算機課程,已經從計算機專業滲透到了非計算機專業,現已成為財會等專業的計算機公共基礎課。針對當前數據庫技術的飛速發展,能否很好地應用數據庫技術解決實際問題,將理論知識和基本操作轉化為實際應用,已成為許多用人單位對應聘者能力的新要求。因此,必須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計算機操作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學習目的
《數據庫原理及應用》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專業基礎課程,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利用數據庫系統處理數據的能力,提高學生辦公自動化綜合應用技術能力。我校開設數據庫課程的主要有計算機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網絡等)和非計算機專業(財會、電子商務等)。考慮到學生的專業方向、課程基礎和接受能力的不同,在教學中采用不用的教學方法和不同的數據庫軟件進行教學,如計算機專業在教學中增加了數據庫技術的概念;數據庫的設計開發,數據庫管理系統主要采用SQL Server和Oracle系統,結合綜合實訓的教學法要求學生涉及開發一個具體的小型數據庫應用系統。非計算機專業則相應地降低教學難度,要求學生掌握數據庫的建立和查詢;熟練操作數據庫,數據庫管理系統主要采用Access系統。該課程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更側重于理論知識的教學,但一味地強調理論知識,必然導致學生缺少動手實踐的能力,不能自如地應用某種數據庫管理系統軟件解決實際問題,這樣的學生培養出來也很難適應現代數據庫技術的發展。針對目前的數據庫教學現狀,從課程內容的選取、教學方法的使用上,解決數據庫教學上存在的問題。
二、教學方法和技巧
在教學中要合理的運用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一個好的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接受新知識,這樣獲取的知識也是比較牢固的。我們應該在教學中不斷的探索和嘗試新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
(一)實例教學法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將概念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引入知識點,這個方法固然好,但是卻不足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對于一個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來說,這個方法更顯得蒼白無力。實例教學法就是一個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種教學方法。在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首先舉一些實際應用的案例來引出今天要學習的內容,使學生明白學習完今天的內容后,我們可以做什么,對今天的教學內容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之后,學生就會圍繞著這個教學任務進行學習,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目的性。解決了以往教學中,學生等到老師講完了,才回過神來,才知道今天老師想講什么內容,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比如,在講“數據表之間的關系”這一節時,我首先將一個已經建立好關系的數據庫打開,并對這個數據庫進行一些相關的操作,告訴學生建立關系的目的和好處是什么,通過演示,學生很快的明白了:數據表之間必須有關系;有幾種可能的關系;有了關系對數據表的訪問和管理將變的非常方便。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聽課非常認真,上機實踐時不斷提問,甚至一些學生還問到了下節課的知識點。由此可見,學生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了,學習效果當然也非常好。
(二)任務教學法
任務教學法,即通過布置課堂練習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在數據庫的教學中,此方法常用于上機實驗課的教學。
好的任務可以鞏固知識,鍛煉學生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在數據庫的教學中,首先,利用第一節課講完所有的知識點,然后結合本節課的重點知識,給學生布置一定量的上機作業,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同時,都會碰到一些問題,如果學生已經掌握了本次課的知識點,他就能夠順利的解決問題,完成上機作業。如果已經熟練的掌握了知識點,甚至還能作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三)互動教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以教師講課為主并輔助學生上臺講課和學生自己講評的教學方式,師生在課堂上共同研究、討論教學內容。我在講一些比較簡單的知識點時常用此方法,比如,在講“如何使用數據表”時,我要求學生在課前先預習書本上的內容。上課時,指定幾個同學上臺來講,然后讓其他的同學來評價,指出他們的優缺點。最后,我再講評。這種教學方法可以使老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相互取長補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由被動的聽變成主動去講,加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四)歸納總結法
知識都是相通的,在講解知識點的同時應注意知識點的前后連貫性,經常地總結前后所學的知識,來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比如,在介紹數據庫軟件時,有一些菜單和界面和學生學習過的其它軟件是類似的,我就注意經常給學生提示有一些菜單或者功能是他們以前學過的,并對他們的用法進行總結,對比他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這樣學生不但學習了新知識而且鞏固了以前了知識,達到融會貫通。歸納總結法是一個比較好的學習方法,教師應不斷地歸納總結自己講過的知識,也應鼓勵學生多歸納總結自己學過的知識。
(五)綜合實訓的教學法
在課程內容教學完成后,應該給學生留一部分實訓的時間,讓學生利用本門課程所學的知識點開發一個實例,使學生明白在實訓中應該做什么,也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實訓教學過程中,本著以選題為主線,結合選題,采用精講,重點講解在上機實訓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另一方面,為完成本選題,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對知識點和知識面進行拓寬和加深。在實訓的教學中,學生是主體,老師只起輔導、提示作用,以提高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完成綜合實訓內容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收集資料:在實訓前,學生可以根據實訓題目,通過查閱書籍或互聯網收集相關的資料、信息,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為下一步做充分的準備。
(2)選題實施:在實訓中,學生自己或結組共同完成選題,培養學生獨立完成任務及團隊協作能力。
(3)選題檢驗:通過上機實訓,完成選題后,將完成的選題上交教師,從中選出優秀作品進行展示。
三、教學的幾個要點
好的教學方法利于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除此以外,還應該根據幾年來的教學實踐,不斷修改、完善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包括制定每個章節的學習目標;課程內容與要求;重點與難點;關鍵點與模糊點等內容。使之適合當前大學生的教育、教學,符合實際需求。讓學生的學習變的更明確。在數據庫教學中應該注意圍繞著以下幾點進行:
(一)根據實際需求分析,設計數據庫
(1)根據用戶的需求分析,寫出系統需求說明書,主要包括數據流圖、數據字典、各類數據的統計表格、系統功能結構圖和必要的說明。
(2)進行概念結構設計,畫出E-R圖。
(3)設計數據庫中的表,在表之間建立關系。
(4)進行系統的優化分析。
對于簡單的使用數據庫管理數據及使用其它語言編程時所要訪問的數據庫及網絡的后臺數據庫,數據庫的設計至此就可以了。
(二)進行數據庫的開發
(1)根據系統的功能結構圖,進行各個功能模塊的開發,制作相關的查詢、窗體、報表等。
(2)設計開發主窗體或切換面板,將各功能模塊聯系起來。
(3)設計制作菜單:根據系統需求,設計開發菜單,將菜單項鏈接到相關的窗體上,或制作系統各窗體通用的菜單。
(三)數據庫的安全
(1)為數據庫設置密碼。
(2)設置用戶級安全密碼。
通過圍繞這三部分進行教學,并對不同的知識點從了解、掌握和應用三個方面去要求學生,強調易出錯的模糊點和重要的關鍵點,這樣學生才能學有所用、學有所長。
總之,我們要不斷地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學方法,利用新技術的教學手段,把傳授學生知識改為傳授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這樣,才能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關鍵詞:Oracle;數據庫;任務驅動;SQL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7)03-0098-03
Research on Teaching Reform of Oracle Based on "Project-oriented, Task Driven"
GAO Hai-bin
(Huainan Union University,Huainan 232001,China)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ent database technology personnel training, the "project-oriented,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s applied to the "Oracle Database" curriculum reform. First, it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and goal of "Oracle Database" course and the connotation of "project-oriented,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 Then it expatiates on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Oracle Database, and finally the teaching effect after teaching reform Were summarized. The contents and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are intend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urrent teaching reform of Oracle Database.
Key words: Oracle; database; task driven; SQL
稻菘餳際跏羌撲慊科學和信息科學中最為重要一種技術,在數據管理、人工智能、電子商務、金融貿易、行政管理、工業生產及控制、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制造等領域內都得到了廣泛應用,已經成為信息社會中對大量數據進行組織與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統的核心技術和基礎。Oracle數據庫系統作為最流行的大型關系數據庫系統,具有強大的數據儲存和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伸縮性和穩定性、高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特點。目前主要應用于銀行、電信、航空、保險、電子商務等領域,已經占領了70%以上的數據庫市場的份額。隨著我國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對Oracle數據庫開發人員的需求也將大量增加。因此如何培養符合人才市場需求的大型Oracle數據庫管理系統應用開發人員已經成為當前計算機教育從業者所面臨的重要問題。
目前,在大學Oracle數據庫課程教學中,廣泛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重教材輕學生、重灌輸輕探究、重知識輕能力等一系列問題,導致很多畢業生在就業時很難滿足企業對數據庫人才的需求[1]。所以在當前企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進行Oracle數據庫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探討具有重要意義。改革現有滯后的教學內容和單一的教學方法,探索出一種更加適合應用型數據庫技術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是實施Oracle數據庫課程教學改革的首要問題[2]。采用“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教學方式應用于Oracle數據庫課程教學中能夠很好地解決上述問題。
1 Oracle數據庫課程背景及教學目標
本課程以Oracle數據庫應用開發人員的崗位培養目標為核心,緊緊圍繞DBA崗位對應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需求,以典型性、實用性和代表性的項目任務為載體,以完整的項目的實現過程為主線,將對應的知識和技能貫穿于各個章節的學習。通過對本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大型數據庫的基本原理,掌握關系型數據庫系統的基本概念,掌握大型數據庫的管理方法。每個章節都明確了學習任務與目標,并且詳細進行了任務分析和分解,以任務的完成來達成學習目標的實現。在教學內容安排上,堅持以課程對應職業崗位、企業人才的培養視角,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掌握Oracle數據庫應用及開發的知識。把實訓內容和課程內容進行了科學的安排,將實訓指導和內容講授相結合,引領學生扎扎實實地完成每一項實訓任務,從而進一步鞏固和提高學習效果,在使學生感受成功的基礎上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其自主學習的意識,逐步達到職業素養培養目標的實現。使學生進入企業后能迅速參與實際工作,并運用已有的知識,順利完成數據庫管理與開發工作。
2 “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法介紹
“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教學法是指整個課程的教學內容以一個完整的數據庫應用系統項目為基礎,然后把數據庫課程的各個知識點融合到這個項目的開發過程中去[3]。學生通過完成整個項目的開發過程來學習相關知識點及數據庫開發技能,進行主動的探究式和互助式的學習。在完成任務的實訓過程中,逐步學習和掌握該項目的融入的數據庫知識點和數據庫技能,直至到整個項目的完成。這種“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教學法的目的在于把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有機地結合起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創新意識,提高學生實際項目開發能力。確定合適有效的項目是項目導向的教學方法的關鍵所在,應選擇學生容易理解、感興趣的實用的項目,如工資檔案管理系統、圖書館管理系統、學生成績管理系統等。在進行項目任務設定時,應當注意項目任務設定的難易程度要有一定的層次性,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高低設定不同層次的任務,設計任務時也應適當留給學生拓展和創新的空間。
3 Oracle數據庫 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
3.1 項目導向的課程教學內容整合
本課程選擇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作為課程配套的開發項目。以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為框架,以教材為基礎,通過該項目整合課程教學內容,將教學內容融入到數據庫應用系統相對應的組織管理、綜合人事管理、系統管理3個功能模塊中。實踐教學中將這3大功能模塊又劃分13個子模塊,在組織管理中包括雇員管理、部門管理、職位管理子模塊;在綜合人事管理中包括人員變動管理、考勤管理、績效管理、薪資管理子模塊;在系統管理中包括了備份與恢復、用戶管理、模塊管理、權限管理、表結構查看、其他數據庫對象查看子模塊。宏觀上以項目導向,微觀上以任務驅動,形成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通過完成任務的過程學習相關知識點的具體應用。例如,可以通過任務的完成,更直觀地領會基本查詢語句的使用,了解嵌套查詢的靈活性,掌握函數、存儲過程、觸發器的創建和使用方法。可以通過在系統管理模塊中學習如何創建視圖、索引、用戶、角色、授權等數據庫管理的知識,實現自主探究式學習,拓寬和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的廣度和深度[4]。本課程主要內容分為十個場景,具體分配如表1所示。
表1 Oracle課程教學內容分配表
[序號\&教學內容\&學時分配\&理論教學\&實踐教學\&考核權重\&場景一\&認識ORACLE數據庫\&3\&3\&5%\&場景二\&Oracle體系結構\&6\&3\&10%\&場景三\&使用Sql*Plus\&3\&3\&10%\&場景四\&管理數據庫表\&3\&3\&10%\&場景五\&其他模式對象\&3\&3\&10%\&場景六\&數據查詢\&3\&4\&20%\&場景七\&PL/SQL編程基礎\&4\&6\&20%\&場景八\&存儲過程、函數、觸發器\&3\&3 \&5%\&場景九\&用戶和安全管理\&3\&3\&5%\&場景十\&備份與恢復\&3\&3\&5%\&總 計\&34\&34\&100%\&]
場景一主要使用戶認識和了解Oracle數據庫,介紹Oracle的應用及特點、安裝和配置。場景二從創建數據庫的項目需求著手,從整體上簡明地介紹了Oracle數據庫的體系結構和工作原理。場景三介紹SQL*Plus工具的靈活使用。前三個場景的學習為后期的Oracle應用開發搭建了實驗環境,可幫助深入了解Oracle數據庫系統,并靈活使用Oracle環境工具奠定基礎。場景四到場景八圍繞應用系統的設計開發,以任務引領的方式詳細、生動、深入淺出地介紹了Oracle的數據庫對象,數據庫查詢、Oracle程序設計語言PL/SQL、數據庫高級程序開發技術等。場景九和場景十從完整應用系統開發所涉及的兩項重要的系統管理技能以及Oracle數據庫應用人員職業崗位的可持續發展為切入點引入了基本的Oracle管理知識,包括Oracle安全管理和數據庫備份和恢復。
3.2 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實踐教學
采用“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教學方式,把項目開發的任務由繁到簡分解成若干個層次遞進的工作任務,進而轉化為課程教學的實訓任務,讓學生完成一個個的實訓任務,通過完成具體的任務逐步引導學生掌握Oracle數據庫開發應用的各種技術。課程采用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基于MVC架構,提供了以Web方式訪問系統的功能。把整個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開發過程分成十個場景,在場景中融入設計安排了十個大的實訓任務,如表2所示。實訓任務緊緊圍繞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開發過程,將開發過程中所涉及的知識點逐層分解到各個場景各個實訓任務中去,只要學生能順利地完成各個實訓任務,就能開發最后的系統。每個場景,每個實訓任務都能夠很好地反映所涉及的Oracle數據庫對應知識點,包括SQL語句使用,系統函數的用法、Sql*Plus使用、嵌套查詢、視圖、索引、函數和觸發器等。任務完成可以使學生充分熟悉掌握Oracle系統平臺,掌握和理解數據庫概念和原理,掌握數據庫開發技術,而且還能結合Java、C++等開發語言進行數據庫應用系統的設計和開發,達到理論聯系實踐、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Oracle數據庫管理和開發過程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掌握基本的SQL腳本編寫規范、養成良好的數據庫操作能力。
表2 Oracle數據庫實訓任務表
[實訓項目\&任務\&目的與要求\&學時\&實訓一\&認識ORACLE數據庫\&掌握Oracle安裝及配置OMS,SQl*plus\&3\&實訓二\&Oracle體系結構\&掌握邏輯內存分配和物理存儲位置\&3\&實訓三\&使用Sql*Plus\&掌握創建索引和視圖的操作方法\&3\&實訓四\&管理數據庫表\&掌握數據庫表的創建刪除等管理方法\&3\&實訓五\&其他模式對象\&掌握視圖、索引、同義詞\&3\&實訓六\&數據查詢\&掌握PL/SQL程序用途和SELECT語句\&4\&實訓七\&PL/SQL編程基礎\&掌握Developer/2000工具的使用\&6\&實訓八\&存儲過程、函數、觸發器\&掌握存儲過程、函數創建和使用\&3\&實訓九\&用戶和安全管理\&掌握用戶和角色的創建和權限設置\&3\&實訓十\&備份與恢復\&掌握數據庫的備份和恢復\&3\&合計\&34\&]
學生在完成Oracle數據庫課程學習后,可以把本課程所學知識和其他專業課程知識的進行綜合實踐應用,培養從軟件工程的角度來進行項目開發的能力。比如,學生可以根據掌握的軟件開發專業知識,利用之前學習過的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語言Java或者C++結合Oracle數據庫完成一個新的系統開發項目,以此作為課程設計作品或者學期期末的實訓項目。
3.3 考核機制及實際教學效果
Oracle數據庫課程的考核方式徹底擯棄以前傳統的一張卷的考核方式。根據Oracle數據庫課程實踐性、應用性、技能性等特點,采用理論知識考核、場景式任務考核、項目考核等三方面進行考核的方式,學生必須在完成實訓任務后,才能參加考核[5]。各考核環節占總分的比例為理論知識考核、場景式任務考核均占40%,項目考核占20%。
理論考核側重于基礎知識,期末的時候采用試卷來進行,主要考查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的理解記憶和掌握情況;場景式任務考核依據的是每次學生實訓時上交的實訓作業,根據每次實訓作業完成情況進行打分,期末進行匯總后加權平均;項目考核則根據學生在項目團隊開發過程中的所承擔任務及完成情況進行考核,由小組組長、組員和指導老師共同打分。場景式任務考核和項目考核都強調學生在項目_發過程中的表現。這種理論和實踐結合的考核機制,能顯著提升Oracle數據庫課程教學效果,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開發能力。
4 結束語
近幾年采用“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法進行Oracle數據庫課程教學改革和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通過“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方式,能讓學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枯燥難懂的數據庫理論知識;能更充分利用實踐環節學時,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實踐動手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能更好地提高PL/SQL程序設計和數據庫系統開發技能。課程學習完成后,有些同學把Oracle數據庫系統開發的作為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的選題,并且取得良好的成績,還有些同學參加了Oracle數據庫認證考試,取得了OCA證書。畢業后有多名學生已經走上了Oracle數據庫DBA崗位,并且取得不錯的工作業績。雖然Oracle數據庫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教學改革所涉及的工作實在太多,需要我們進一步地去改進和完善,比如實訓任務的優化設置,仿真實驗平臺的搭建,課程教學案例庫的開發等等。
參考文獻:
[1] 段桂芹.基于DBA崗位需求的高職Oracle數據庫課程教學改革[J].計算機教育,2014(2).
[2] 李秀芳.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Oracle數據庫課程教學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3(35).
[3] 周溢輝.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數據庫應用課程改革探討[J].軟件,2012(4).
關鍵詞:大型數據庫;真實案例;項目驅動;實訓教學
中圖分類號:TP311.13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599 (2013) 02-0000-03
《大型數據庫系統(Oracle)應用開發》課程,是高等職業技術院校計算機軟件技術專業的核心技能課程之一,在軟件架構中處于基礎性支撐地位,無論是程序開發員還是測試員乃至應用軟件服務人員都離不開對數據庫技術的學習,其對應的職業技能是Oracle數據庫開發能力和Oracle數據庫應用管理能力。
Oracle數據庫在全球高端數據庫領域占有的份額較大,對數據庫開發和管理人才需求旺盛。我們根據到企業調研和畢業生的信息反饋,結合高職學生的特點、將來的就業和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將《大型數據庫系統(Oracle)應用開發》課程的重點放在Oracle數據庫應用軟件開發人員的最核心的技術能力培養上。
Oracle數據庫與數據庫基本原理相比更加側重具體的實踐性。培養學生的Oracle數據庫應用核心技術能力,必須強化實訓教學,尋求提高實訓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因此研究實訓教學的方法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改革教學方法,以提高實訓的效果,提高學生適應社會需求的能力。
1 明確課程教學目標
本課程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基于Oracle數據庫應用開發工程師。通過綜合考慮職業崗位技能和職業素養的需求,本著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重點,以崗位工作技能培養為核心,通過對職業崗位群的工作過程進行分析,選取符合崗位技能需求的教學內容,加強在校內外實訓基地真實的工作環境和實訓環境中學習,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增強就業競爭能力。
通過高職階段的學習,要求學生能夠達到的目標為:
1)學會搭建基于Oracle數據庫系統的開發環境,了解Oracle體系結構并進行數據庫創建;
2)熟悉使用SQL*PLUS工具;
3)能夠創建和管理Oracle表,創建和管理其他模式對象,靈活運用基本查詢和子查詢、處理數據庫事件;
4)通過學習創建過程、函數、程序包和觸發器,了解提高系統的性能和效率的一些工作技巧,滿足對系統設計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的要求;
5)學習掌握Oracle用戶管理,明確安全管理的核心內容,掌握Oracle備份和恢復技術;
6)具有崗位所需按規程的正確操作的能力,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認真,細心的工作態度以及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
2 組建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隊伍
選擇優秀教師組建一支知識結構合理、專業技術職務及職業資格結構合理、相對穩定優秀、素質高,在行業企業具有一定的影響和知名度的課程研發教學團隊,是保證《大型數據庫系統(Oracle)應用開發》課程實訓教學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
教師形象良好、言行得體、責任心強、治學嚴謹、技藝精湛、項目開發經驗豐富等均能成為學生求知的榜樣。在《大型數據庫系統(Oracle)應用開發》課程的實訓教學過程中,通常是教師根據教學進度安排實訓內容,然后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實訓任務。教師實踐經驗的豐富與否及實際操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實訓教學的效果。
聘請來自企業的具有資深經歷的Oracle工程師和項目經理作為本課程的兼職教師,利用他們豐富的項目開發經驗和從事大型數據庫管理的企業經歷,為我們的學生傳授開發和設計大型數據庫工作的經驗,讓學生能近距離的接觸到真實的開發項目。
在本校中選擇對學生認真負責、嚴格要求、一絲不茍,同時也具備了授業與職業引領素質的教師。為提高校內教師的真實項目研發能力,可通過到校企合作的企業頂崗工作,參加真實項目的全程開發,積累項目開發的經驗,掌握過硬的專業技術;其次,鼓勵教師積極參加科研項目,主動學習相關專業的新知識新技術,及時掌握學科發展新動向,爭取做到不斷創新、改進,使自己的專業技術始終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上。
3 采用合適的實訓教學方法
3.1 引入企業真實案例
《大型數據庫管理系統(Oracle)應用開發》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學習過程中,引入企業真實案例,加強實訓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基本知識點,糾正理解上的偏差,加深對數據庫的理解,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本課程通過全方位的與企業合作,在項目載體的選擇上堅持以實用性、典型性、綜合性、可行性為原則,通過專兼職教師積極配合,結合課程專任教師多年的實際工作經驗,對參與項目進行總結,從中提取典型的工作任務作為教學案例。
在眾多的項目中我們選取了具有代表性又易于理解的企業真實信息系統應用的典型實例――人事管理系統。因為此系統的開發應用既具有應用的普遍性,又涵蓋了作為Oracle數據庫應用開發人員崗位所必備的各項職業崗位技能和素養。通過對系統進行分析,將系統功能模塊按照工作流程分解成若干真實工作任務,以真實工作任務及其工作過程為依據整合、序化全部實訓教學內容,精心設計以項目具體模塊中的工作任務為載體的學習情境。學習情境的設計遵循由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由單一到綜合的原則。
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還引入了“水電管理系統”、“教學管理系統”和“圖書管理系統”等真實案例,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3.2 采取任務引領、項目驅動的教學方法
在高職院校的軟件技術專業中,《大型數據庫管理系統(Oracle)應用開發》課程的教學側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而非理論水平的專業化,以往生搬硬套的應試教學培養方法已經不能適應專業發展趨勢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尋求新的教學方法勢在必行。
對實訓內容進行精心安排,將實際案例融入教學。將全課程分解為若干個學習情境,在每個學習情境中采用任務引領,將項目開發任務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分解為一個一個逐步遞進的工作任務,然后轉化為若干個子功能模塊,進而轉化為課程設計的子任務,對應于每個子任務設計相應的實訓任務,讓學生在完成各個子任務的過程中主動尋找和掌握所應具備的知識,通曉項目開發的全過程。
例:學習情境對應詳細的學習任務和學習指導。
學習情境 學習任務 建議與學習指導
了解Oracle體系結構和創建數據庫 1. Oracle體系結構概述
2. 物理存儲結構
3. 邏輯存儲結構
4. 實例
5. 創建數據庫
6. 數據庫啟動和關閉
7. Oracle數據字典 1.了解進程、存儲管理等操作系統基礎知識。
2. 預習物理存儲結構、各組成文件和數據字典。
3.在教師的指導下創建“人事管理系統”數據庫。
4.深入理解實例的組成、內函和工作過程。
5.練習啟動和關閉數據庫的各種方式,比較其不同的地方。
6.使用SQL*Plus命令通過數據字典查看相關信息。
授課過程中教師講解基本理論知識進行引導,逐步體現實訓環節中涉及到的案例內容,將工作任務如項目分析、數據庫設計、表設計、視圖設計、查詢設計、存儲過程和觸發器的設計以及用戶安全等,各分項工作任務逐步實施和完成,最后匯總形成一個完整的真實項目。在整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組建若干個項目團隊,每個學生在項目開發團隊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分工協作,與團隊其他成員共同完成實訓項目,培養其團隊合作能力和規范化編程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此基礎上,要注重對學生專業素質、職業能力的培養,強化核心競爭力意識,以適應社會對高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學生從聽課、理解、自己動手設計到上機調試的過程中,教師全程跟進,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查找問題和分析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3 自主開發交互式網絡教學平臺
開發基于工作任務的交互式網絡教學平臺。通過該平臺,將人事管理系統的開發過程貫穿整個網絡教學過程,結合Oracle數據庫的學習目標,在內容組織上重新編排、序化,轉換為學習型工作任務,將“工作過程中的學習”和“課堂上的學習”整合為一個整體,實現教學做一體化,理論與項目實訓一體化,以行動為導向和體驗式學習的新模式。
本網絡教學平臺將系統的功能(任務的實現)與相應的實現技術(核心知識技能)完全對應起來,拓寬和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的寬度和深度,全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實踐探索精神,通過學生自主學習與實踐行動全面培養和提高學生職業能力。
3.4 充分利用自主開發的教學仿真實訓系統
教師團隊自主開發了“大型數據庫Oracle教學仿真實訓系統”。學生根據簡單的“readme”說明,就可動態地體驗雇員管理、考勤管理、系統管理等功能,而且每一步的操作能夠實時動態地顯示所涉及的任一Oracle數據庫對應知識的源代碼,包括基本的SQL語法、各種函數的應用、各種子查詢、過程、函數和觸發器等,生動靈活地展現了所有相關知識點的具體應用。例如:通過該系統的體驗式學習,可以更直觀領會基本的查詢語句的使用,了解子查詢的靈活性,明白存儲過程、觸發器的創建方法和原理以及訓練提高綜合利用各知識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可以通過在系統管理模塊里學習創建用戶、角色、授權等數據庫管理的知識,實現自主、交互式學習,拓寬和加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寬度和深度。
3.5 完成一個項目的課程設計
全部課程學習完成后,要求每個學生進行課程設計,從全局的角度培養學生建立正確的邏輯設計思路,以及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精神。教師給出相關選題內容、模塊要求以及適當的功能分析,其題目涵蓋到數據庫原理以及ORACLE數據庫課程中的重要知識點。如教務管理系統、圖書管理系統、進銷存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人事管理系統、考勤管理系統、工資管理系統等,供學生做課程設計的時候參考。
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和掌握的專業知識,跨越課程界限,結合之前學習過的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語言,用一門前臺的語言結合后臺的ORACLE數據庫完成一個系統的開發。本課程設計是學生在學完ORACLE數據庫后,應用本課程知識和以前積累的知識所進行的開放性、綜合性的實踐,可實現多門專業課程知識的綜合應用,培養學生從軟件工程的角度來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4 適當加強基礎理論教學
高職院校的數據庫應用課程通常編重于實用軟件部分,對基礎理論不太重視,一般教程中占有的比例也不大。而我們知道,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與其扎實的理論基礎是分不開的。
基礎理論部分的學習是比較枯燥的。為達到較好的教學目標,在案例實訓教學中采用理論和實踐交替并行的方式,當實訓中遇到問題時,先給學生講解相關的理論知識,然后對照引入解決實際問題。如在講解多表查詢時,為說明設計查詢時要注意的問題,了解查詢占用的時間開銷,先講解關系數據理論中的關系運算,講解“并、交、差、迪卡爾積”的運算規則,讓學生真正明白查詢設計要注意的關鍵問題。這樣將關系數據庫理論的基礎概念、基本方法融入到實訓教學中,達到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為提高理論部分的教學效果,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把課程理論知識融合到實訓教學中。在Oracle數據庫的開課之初,給學生演示以Oracle數據庫為后臺的管理信息系統,講解Oracle數據庫在系統中所起的很需要作用。在以后的每一堂理論課的講授過程中,均可從此管理信息系統抽取相應的模塊作為教學實例,對應各知識點傳授,演示其在系統中的實現方式,讓學生能更為形象的理解,加深記憶。
為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通過文字說明、動畫模擬、圖形顯示等,進行師生互動,增強授課的趣味性和啟發性,營造生動直觀的教學環境,有效地刺激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習效率。
5 制定符合實訓要求的考評方式與標準
ORACLE課程的考核方式“以培養學生專業領域數據庫設計為重點”,目的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獲取知識的能力以及創新的能力。針對獨立學院數據庫課程應注重實踐性、應用性和技能性的特點,取消“期末一張卷”的單一傳統考核方法,采取各培養專業相關數據庫開發的課程設計與理論考試相結合的方法,
學習效果的評價由校內學習、校內實訓、企業實習三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核。采用過程性評價與目標性評價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技能與職業態度相結合;筆試與操作相結合;開卷與閉卷相結合;校內老師評價與實訓基地指導老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
考評方式及分值權重如下:
1)筆試(20%)
2)分階段實踐開發考核(50%)
3)綜合項目實訓考核(30%)
在Oracle數據庫應用實訓教學過程中,嚴格按照數據庫應用系統開發流程,制定詳細的考核標準,以分階段評價和綜合項目實訓考核結合的方式,檢驗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準確考察學生的Oracle數據庫應用能力、知識結構、技術技能和綜合素質。
分階段評價,以各部分對應的需要掌握的技能為標準進行考查。如用戶安全管理部分,要求學生創建不同的用戶,同時給不同用戶授予不同的權限;查詢設計部分要求學生根據用戶不同的查詢要求,設計查詢語句,實現查詢結果的格式輸出等。
例:用戶和安全管理部分教學的評價詳細內容及要求。
模塊名稱 學習內容 評價標準 考核方式
用戶和安全管理 1 . 用戶管理
2 . 權限管理
3 . 角色管理
4 . 概要文件管理 1. 正確使用OEM和SQL語句創建用戶、管理用戶。
2. 正確使用OEM和SQL語句對用戶授予系統權限、對用戶授予對象權限。
3. 正確使用OEM和SQL語句創建角色、管理角色和對角色授權。
4. 掌握利用OEM和SQL語句管理概要文件。 理論測試
操作測試
全部課程學習完成后,要求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設計出一個完整的關系數據庫應用程序,且能夠在正常環境下運行。通過提交項目、現場答辯方式,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給出適當的考核評價。
這種考核評價標準,會促使學生積極認真的完成實訓任務,可使學生及時將所學的知識應用于實際,在實訓過程中了解自身的不足,增加學習興趣,達到學習的目標。
6 結束語
《大型數據庫系統(Oracle)應用開發》課程實訓教學的研究與改革,從優化課程結構、完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果等幾個方面入手考慮,為學生獲得良好的職業技能奠定基礎。要及時了解數據庫技術發展的新動向,將新技術新知識融入到實訓教學中。為適應新的要求,對原有教學模式要進行不斷的研究與改革,積極探索適合高職院校計算機軟件技術人才培養的新模式。
參考文獻:
[1]朱亞興.Oracle數據庫系統應用開發實用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關鍵詞:數據庫開發技術;應用性;教學改革
一、引言
在本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大背景下,提升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是當務之急。《數據庫開發技術》課程是計算機信息類專業的必修課程,也是相關專業的核心課程,它是與實踐緊密結合、應用性和創新性都很強的專業基礎課。該課程以數據庫平臺為基礎向學生介紹數據庫編程的方法,重點培養學生的數據庫編程能力。數據庫編程能力是系統設計和開發的基礎,因此,對該課程進行應用性改造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有極大的意義。
本課程的前期課程為《數據庫原理》,在原理課程中主要讓學生掌握數據庫建立的過程和數據的增刪改查等,在《數據庫開發技術》課程中以應用為主,設置應用案例,讓學生在前期的課程基礎上掌握對數據庫的編程、數據完整性的設置等。目前在《數據庫開發技術》課程教學中存在實例前后連貫性不強;學生理論知識扎實,卻在實踐項目面前束手無策等現象。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應該使“原理”與“應用”并重,兩者相互融合,改進“原理”部分的教學內容,重視“應用”部分的工程實踐能力培養。授課過程以案例為驅動,以應用為導向,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依據存在的問題和學生的情況本課程做了幾下方面的建設。
二、課程建設
1、圍繞能力培養,完善案例設計,改革課程內容
如圖1所示,根據行業、崗位對數據庫應用實踐能力的要求,細分課程能力培養目標,即培養學生的業務分析能力、數據處理能力、數據編程能力。業務分析能力即能針對需求設計出合理的數據庫結構;數據處理能力即對數據庫中的數據進行增刪改查和維護等;數據編程即是對一些高級應用能進行數據庫編程,創建合適的函數,游標,存儲過程等。針對不同能力劃分知識點:高級查詢、數據完整性維護、函數、游標、存儲過程。依據知識點,把項目中用到的功能分解為每個知識點設計授課案例,并設計實驗內容。
2、重視實踐能力培養,合理設計實踐環節
本課程包含3分、實踐環節包括:課內實驗(24課時)、課程實訓(2周)、企業實踐(2周)。
課程實驗設計如表1所示,通過實驗讓學生及時消化知識點內容。
課程實訓主要是給定一個項目需求,如學生熟悉的成績管理系統、圖書管理系統、進銷存系統等,讓學生從需求分析入手,到設計數據庫結構,設定數據完整性,合理設計函數、游標和存儲過程,完成整個數據庫系統設計。學生通過實訓學生完成一個完整的綜合項目,了解數據庫設計的整個過程。
企業實踐環節是在課程和實訓的基礎上,學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實踐能力,結合程序設計課程,進入企業實習,企業委派業師以項目組的形式讓學生完成一個模擬的綜合實踐項目。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
3、以案例為驅動,探索新的教學方法
本課程從2010年開始進行了一些教學改革嘗試,在教學過程中引入了一些與教學內容聯系緊密又實用化的項目案例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程教學方法主要采用案例式教學、漸進式教學、協作開發等手段提高學生的數據庫編程能力。(如圖2所示)
項目案例式教學
以企業實際應用為原型設計符合課程實際的教學項目,主要包括教學項目和實驗項目以及實訓項目,針對案例講述SQL Server 2008中的數據庫編程技術和方法。
問題拋出式教學
在合適案例的前提下,以問題拋出式的方法引入案例中涉及的知識點,讓學生在本著解決實際問題的原則學習相關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漸進式教學
教師在課堂教學組織中,以“問題拋出―問題分析―知識講解―編程實現―問題設計”的方式組織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體驗每一堂課,從而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具體地說就是,教師在課堂上針對教學案例,拋出一定的問題即要達到怎么樣的功能,那么實現功能要怎么做,這個過程中涉及到的知識點又有哪些,講解完知識點后編程實現相關功能,在這個基礎上,讓學生針對實驗項目拋出一定的問題即需求,而這些問題就是教師實驗指導書中學生能力拓展部分的重要依據。
協作開發式教學
課程的實驗項目往往是要求每個學生獨立完成的,很難讓學生在團隊合作、協作開發中方面得到訓練,而軟件開發項目往往需要團隊合作,因此考慮在該課程的實訓環節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具體地說,在綜合項目實訓中,將班級學生劃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要求以團隊的方式完成實訓任務,期間要求有合理的小組成員之間的分工合作。
4、改革課程考核方式,重視過程性評價
改革考核方式是本課程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改變考核體系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實踐教學質量的關鍵。
《數據庫開發技術》的考核可采用過程性評價與目標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并加大過程性評價的比重,目標評價采用期末一次性目標評價和每個任務(項目)完成后的目標評價相Y合的方式。過程性評價和階段性目標評價以考核實踐技能為主,目標評價以考核理論知識為主,過程性評價可以占60%以上,具體如下表2所示。
通過加強過程性考核,教師能及時掌握學生學習的情況,對薄弱環節進行加強訓練;學生會重視每一次的實驗過程,激發了學習的積極性,告別傳統模式下的期末突擊學習或只背知識點模式。
5、開展多種形式的校企合作授課,提升學生工程實踐能力
為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積極開展校企合作授課,請業師到課堂介紹數據庫系統開發設計的講座,也可以與合作企業共同建設課程。開課前與業師商定授課形式,授課內容,對知識點進行解剖,并把企業的工程項目分解,融入到授課過程中去。校內教師集中講解理論知識,企業業師把控實驗和實訓環節,課程結束后,學生利用暑期進企業實踐,在相關建立了長期合作的實踐基地,把企業的實際數據庫實踐項目引入到課程中來,并改造課程課時設置。通過幾輪的實踐,本專業的學生受益頗豐,即鍛煉了能力,獲得了實踐經驗,也獲得相關企業的認可,為今后的就業打下一定基礎。
三、結束語
《數據庫開發技術》課程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重點培養學生的數據庫編程能力。我們通過對課程的應用性改造探索課程建設方案,實踐證明,以培養學生工程應用能力與IT企業人才需求對接、提高教學質量為出發點的數據庫開發技術教學改革不僅豐富了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還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團隊協作精神,為學生從事IT行業奠定基礎。隨著計算機科學的發展,數據庫技術在不斷的發展,教學內容需要不斷更新,教學方法也需要不斷改革。因此,我們仍需不斷地研究,不斷地總結教學經驗,使整個教學環節更加完善合理。
參考文獻:
數據庫技術是計算機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分支,經過30余年的快速發展,已經形成了很多重要的理論和應用,其應用領域占整個計算機應用的70%以上[1]。oracle數據庫產品作為數據庫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在市場上占有率超過39%,遠高于同類數據庫產品。很多計算機軟件公司,在招聘數據庫管理員、數據庫開發工程師、軟件開發工程師時,都要求求職者掌握或精通oracle數據庫技術。但目前,高職專業開設的oracle數據庫課程與企業的實際需求脫節,學生在學習oracle數據庫課程后,難以與企業需求接軌。因此,基于工作過程導向對oracle數據庫課程進行改革,以任務為驅動進行教學就顯得特別重要。
1職業崗位需求與職業能力分析
在2013年6~9月,筆者通過對前程無憂網、中華英才網、智聯招聘、卓博人才網、中國人才熱線等專業招聘網站上萬份招聘信息和幾百個與軟件開發、數據庫應用系統和網站開發相關職業崗位的調查分析,發現掌握oracle數據庫技術是企業招聘條件中的基本要求。根據以上專業招聘網站統計出2013年6~9月數據庫人才需求情況如圖1所示。
從統計看出,oracle數據庫人才需求和sql server人才需求最旺盛。
通過對網上招聘信息分析,數據庫相關職業崗位包括信息系統程序員、web系統程序員、數據庫管理員和數據庫維護員等。同時,我們對軟件行業的軟件開發、網站開發、數據庫應用系統開發與管理等職業崗位,從oracle數據庫從業人員知識、技能和素質基本要求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在知識方面,要求從業者掌握dbca、oem、sqlplus、sql developer的使用,熟練掌握管理數據庫、表空間、表和視圖的操作,掌握管理數據完整性和索引的操作,掌握sql語言和pl/sql語言的常用語法及應用,掌握管理存儲過程、存儲函數與觸發器的操作,掌握對用戶、角色和概要文件的管理,掌握數據庫的備份與恢復操作,掌握oracle數據庫的安全性管理等;在職業素質方面要求從業者具有三心:責任心、進取心、耐心;三能:自主學習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英語閱讀能力;三意:質量意識、協同工作意識、溝通意識;在職業能力上要求從業者能進行大型數據庫系統的開發、設計,能編寫數據庫設計的相關文檔,能管理和維護大型數據庫系統等。
圖1數據庫人才需求統計
2基于工作過程導向課程設計思想
工作過程是指為了完成一個工作任務并獲得工作成果而進行的一個完整工作程序。基于工作過程的職業課程開發遵循以下步驟:①確定相應的工作崗位;②根據工作崗位,按照職業能力歸納出職業行動領域,提煉出工作崗位的具體典型工作任務;③將行動領域轉化為學習領域,構建課程體系;④根據學習領域的教學目標,設計各個學習情境,使學習情境與工作過程情境相似或一致。
基于工作過程設計步驟,oracle數據庫課程所對應的職業崗位主要是數據庫管理員、數據庫系統工程師。因此,我們與企業一道對工作流程進行分析,抽取其典型的工作任務,將工作任務進行分解,形成相應的學習領域即oracle數據庫課程,再按職業能力和職業技能設計出若干學習情境。學習情境的設計突出高職教學的職業性和實踐性特點,采取項目驅動、案例引導,由簡單到復雜,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做中學”的模式。
2.1確定典型工作任務
oracle數據庫系統工程師的主要工作是進行數據庫的分析、設計、管理和維護數據庫。因此,根據數據庫系統工程師的職業能力,我們改革oracle數據庫傳統的教學模式,以“人事管理系統”的開發為例,把系統開發的工作分解成多個任務,每個任務對應一個學習情境進行教學。“人事管理系統”數據庫設計開發分為5個步驟:①人事管理系統的需求分析,明確人事管理系統所需要實現的功能;②對需求分析的結果進行歸納、整理,形成概念模型,進行人事管理系統數據庫的邏輯設計;③對數據庫進行物理設計,配置數據庫環境,建立數據庫及其相關表格;④對數據庫性能進行優化,提高數據庫的安全性;⑤對數據庫進行維護。
2.2建立相應的學習情境
當確定了典型工作任務后,我們構建了oracle數據庫課程體系,從而建立相應的學習情境。以“人事管理系統”數據庫設計為依據,整合教材教學內容,設計出與職
工作崗位基本一致的學習情境。這樣,在真實的項目開發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oracle數據庫課程學習情境如表1所示。
3教學方法設計
本課程根據相關職業崗位技能需求,突出職業技能訓練的教學理念,基于工作過程安排具體教學內容,采取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目標為核心,積極開展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的課程教學體系改革,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創新,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本課程在教學中,以“項目為導向+任務為驅動+全過程案例實作”的理念,在教學中,以“提出任務+分析任務+完成任務+對任務進行考核”的方式進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整個oracle數據庫以10個學習情境、35個教學任務、46個案例進行教學,充分滿足職業崗位中的知識、能力和技能要求。全過程的教學實行一體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盡可能多動手實踐,同時輔以分組教學,并對團隊成員進行考核。
表1oracle數據庫課程學習情境
學習情景工作任務技能要求人事管理系統需求分析人事管理系統案例數據庫設計要求, 數據庫設計規范化要求能對數據庫進行需求分析,抽象出相關的數據表oracle數據庫的安裝與配置安裝oracle數據庫軟件, 基本組件能進行oracle數據庫的安裝,掌握基本組件的使用人事管理系統數據庫基本操作創建數據庫實例 能掌握其建立方法與步驟。人事管道數據表的操作數據表基本操作及管理掌握oracle數據庫的基本數據類型,三種方式管理表和對數據表的操作及數據完整性約束人事管理數據庫查詢查詢的基本使用及連接查詢、子查詢和聯合查詢掌握簡單查詢的使用方法,連接查詢的思想與方法, 子查詢及聯合查詢的方法人事管理系統數據庫的優化視圖、索引、存儲過程、游標、事務、觸發器的操作掌握建立、修改、刪除視圖、索引、游標、存儲過程、觸發器等人事管理系統數據的安全性與維護數據庫安全策略、用戶管理、數據庫備份、數據庫恢復、數據導入導出等能掌握數據庫安全知識,能對系統安全、數據安全等進行管理人事管理系統前臺界面及數據庫連接實現java平臺oracle數據庫連接,.net平臺oracle數據庫連接能利用java平臺.net平臺進行oracle數據庫程序開發 4教學資源建設
為了更好地讓學生學習,在對oracle數據庫進行建設過程中,我們建立了相應的教學資源,讓學生課外進行學習。
4.1建立oracle開放式精品資源網站
在oracle數據庫開放式精品資源網站,我們把oracle項目、實驗任務、教學案例、授課課件、教案等全部放在網上,方便學生課后學習,并建立了oracle論壇,讓學生通過論壇與同學及教師進行交流。
4.2建立在線實訓系統
通過引入真實的企業信息管理系統,我們保留了此信息系統的相關界面及其功能模塊,刪除了與oracle數據庫相關的所有代碼,然后注上相應的標記及注釋,通過整合、分類,以實訓項目的形式展現給學生,讓學生一步步完成實訓項目,完成一個真實的信息管理系統數據庫的開發與設計。
4.3編寫oracle實訓指導書
根據企業工作崗位的需要,組織企業專家和oracle教學團隊,利用一年的時間,編寫了一本oracle 11g數據庫實訓指導書,在這本書中,把職業工作崗位所需要的職業技能、工作任務,及oracle數據庫管理員、oracle數據庫系統工程師等進行數據庫設計、數據庫開發所需要的知
第6期 劉學玉,李博博:教師培訓項目效果評估研究軟 件 導 刊2014年標題
戴爾“互聯創未來”教師培訓項目效果評估研究
作者劉學玉,李博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