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抽樣調查報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農民就業主要在非農業
1.農民家庭人口相對較多,就業人數相對較少。農民家庭人口多在4人以上,但平均每戶就業人數僅有1.4人。在230份有效問卷中,有194個家庭人口在4人以上,占問卷總量的84.3%,相對城市家庭3.74個的平均人口規模來說,農村家庭規模較大。但與城市居民就業相比,農村家庭的就業率還比較低。在230戶被訪者中,有就業者326人,平均每戶就業僅有1.4人,而城市居民中有51.3%的人已就業。
2.已就業的多數農民在非農產業就業。調查顯示,超過90%的農村居民家庭有人外出務工,其中有2人以上外出打工的家庭占家庭總數的74%。在沒有外出打工的人當中,也僅有78人從事種植、養殖工作,占在農村就業人員的33.8%,如果把所有農村就業人員計算在內,約有83.5%的人員是在非農產業就業。
3.農民生活的逐步改善,主要來自農民的打工收入。農村家庭年收入不斷提高,生活條件逐漸改善。在229個農村家庭中,有150個家庭的年收入在萬元以上,占總數的65.5%。在消費支出方面,有98個家庭的年支出在萬元以上,占總數的42.8%。結果顯示,大部分家庭收支相抵后略有盈余,生活質量正在逐步得到改善。在農村家庭的收入來源方面,收入主要來自外出打工者。外出就業者的年收入占家庭年收入的比例最大,在229個受訪家庭中,每年寄5000~10000元回家的占33.9%,寄10000元以上的占27%。
二、留在農村就業的人中只有33.8%從事農副業
調查結果顯示,留在農村就業的人員中,有26%的人從事種植業,7.8%的人從事養殖業,16.5%的人從事副業;做小生意和從事其他職業的人員較多,兩者所占比例均為23.4%。從事種養殖業的農民僅占留在農村就業人員的33.8%,數據表明農業生產所需勞動力大大低于農村勞動力的供給,農村勞動力轉移還有很大的空間。當前很多地方的企業出現用工難問題,其根源并不在勞動力不足,而在于打工的工資收入與種田的收入沒有拉開到合理的差距,工資太低導致部分農民不愿外出務工。在本次調查中,有67位被訪者不愿進城務工,占全部樣本的29.1%,其中有54位表示打工收入太低是其不愿進城務工的主要原因。
三、外出務工人員素質低、待遇低尚未得到改善
1.農村外出打工者文化素質普遍偏低。在230個被訪者家庭中,外出打工者有318人,他們的文化程度都不高,其中具有初中文化的有144人,占樣本的45.3%;具有高中和小學文化程度的人數分別有59和58名;另還有17人只有小學以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外出打工者占219人,占樣本總量的68.9%。從調查結果可以推斷,*省農村居民的文化水平還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應著力改善農村教育環境,推進農村義務教育的普及。
2.農村外出打工者一般都是從事技術含量較低的體力勞動,如加工、輕紡和建筑等行業。所有被調查者中,從事加工行業有82人,輕紡行業有49人,建筑行業有37人,其他行業有54人,個體戶有24人,運輸行業有18人。各自所占樣本的比例分別是31.1%、18.6%、14.0%、20.5%、9.1%、6.8%。
3.外出務工者的待遇尚未得到有效改善。調查顯示,有35.2%和34.8%的外出務工人員認為工資太低和工作時間過長,大多數人需要經常加班。在勞動保障方面,辦理了養老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的人員分別只占外出務工人員總數的20.9%,21.3%和30.4%,有高達22.6%的人未辦理任何保險。值得一提的是,在230份有效問卷當中,有35人并不清楚企業是否為其辦理了保險,占到樣本總量的15.2%,說明外出務工人員的勞動保障意識仍然較低,需要進一步加強宣傳和教育。
四、農民希望政府提供什么幫助?
1.多渠道、全方位為“打工經濟”創造條件。外出務工者想得到政府幫助的方面有很多,依次是提供技能培訓、保障合法權益、直接組織進廠、解決子女上學問題、提供就業信息,分別占樣本總數的35.7%、33.9%、30.9%、23.0%、21.3%。
2.加強對外出務工人員的技能培訓。農村外出務工者基本上從事的都是技術含量低的行業,培訓需求非常強。建議政府根據居民的實際需要,適當擴大培訓的覆蓋范圍,并有針對性地提供培訓的項目。調查顯示,有35.7%被的外出務工人員希望得到就業技能培訓,其中希望得到制造業、服務業、建筑、針紡、維修方面培訓的比例分別為25.9%、40.8%、21.9%、14.5%、28.5%。培訓時間以15~30天最受歡迎,占樣本的40.4%。
3.加強勞動保障的宣傳教育,建立勞動者的維權機制。一是農村就業者辦理保險的情況不容樂觀。沒有辦理任何保險的人有52個,占樣本的22.6%,再加上樣本中15.2%不清楚是否辦理的部分,估計沒有辦理任何保險的人數在三分之一以上。二是農民工工資的拖欠問題目前還較普遍。在整個調查過程中,我們了解到在被訪人群中有142個就業者的工資是按時發放的,占樣本總數的61.7%;但也有75人的工資不是按時發放的,占樣本比例高達32.6%。三是工作時間長,加班已是家常便飯。在外出打工者人員當中,工作時間長是他們遇到的一個很大的問題。其中,有70人偶爾加班,占樣本的30.4%;還有一部分人自愿加班,占樣本的66%;經常被強制加班的人數也不少,高達45人,占樣本的19.6%。以上問題一方面反映出勞動者的勞動保障意識較差,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勞動者維權缺乏合適和有效的途徑,需要相關部門加緊研究措施。
4.資金、信息、減負是農民創業最關注的問題。創業是城鄉居民實現就業的重要渠道。創業者希望得到政府的幫助依次有提供貸款、提供致富或創業信息、降低稅費負擔、簡化注冊審批程序、提供相關培訓,比例分別為53.9%、50.0%、46.5%、36.1%、23.0%。
5.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普遍希望政府提供農業知識、優良品種、農產品深加工等方面的幫助。在實際調查中,了解到農民朋友普遍希望政府能提供一些幫助,例如開展農業知識講座、引進優良品種、建一些小加工工廠等,以提高農副產品的產出利潤,同時也可以緩解農村居民的就業壓力。
五、本問卷所隱含的基本信息
1.增加農民收入的最主要的措施在農業領域之外,加快工業化、城市化進程是推動農民致富的最主要手段(一方面使農民獲得更多打工收入,另一方面使更多的農民成為市民)。
2.要關注“劉易斯拐點”的到來,警惕制造業低成本優勢喪失造成沿海產業越過中部向西部轉移。
【摘要】 目的 了解醫院臨床護士的精神衛生狀況,分析集體心理輔導對臨床護士心理健康的影響。方法 按隨機的方法對我院參加集體心理輔導的100名臨床護士在集體心理輔導前、剛結束輔導和結束后1周,采用90項癥狀清單(SCL-90)自評問卷測試進行評定。結果 臨床護士與全國青年常模比較差異有顯著性。集體心理輔導對臨床護士的職業壓力緩解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結論 臨床護士的心理健康狀況與全國青年比較明顯增高,集體心理輔導可以緩解職業壓力。
【關鍵詞】 集體心理輔導;職業壓力;90項癥狀清單;臨床護士
[Abstract] Objective To get the message of mental health in clinical nurses and to analyze the group counseling on mental health of clinical nurse.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ization group in our hospital to participate i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of 100 clinical nurses in the collective group counseling before, just and one week after the end of counseling,used the list of 90 symptoms (SCL-90) self-assessment questionnaire and were assessed. Results Clinical nurse compared with the National Youth norm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Group counseling in easing occupational stress of nurses have a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Conclusion Mental health of clinical nurses compared with the national youth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group counseling could ease occupational stress.
[Key words] group counseling;occupational stress;symptom checklist 90;clinical nurse
壓力(stree)又稱緊張或應激,是某種事物對人的生理或心理造成的一系列緊張反應狀態。職業壓力(occupational stress)是當職業要求迫使人們作出偏離常態機能的改變時所引起的壓力。持續高水平壓力使機體內難以適應和調節,造成機體平衡失調,導致心身疾病。在科學技術發展的今天,在知識經濟、市場經濟與服務競爭的大潮中,隨著護理模式的轉變,新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頒布實施,病人、病人家屬、社會對護理服務質量要求進一步提高,使臨床護士的心理壓力不斷增加,導致護理工作的職業壓力明顯增高,特別是急診、ICU和兒科等臨床科室。有報道護理工作者心理障礙的發生率和由此導致的護理差錯達到60%以上[1] 。我院堅持了對臨床一線的護理工作者通過集體心理輔導,并且通過抽樣調查100例護理工作者的集體心理輔導前、課后和課后1周的SCL-90癥狀自評量表評分,觀察集體心理輔導的作用?,F將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為參加集體心理輔導的臨床護理工作者,隨機數法抽樣100例參與調查。100例參與者均為女性,平均年齡為(22.58±5.36)歲,平均工作年限為(6.87±5.93)年。
1.2 調查方法 采用國內外廣泛應用的90項癥狀自評量表(SCL-90)[2],被調查者在集體心理輔導前、集體心理輔導剛剛結束后和結束后1周,使用上?;菡\公司的測試軟件包,進行90項癥狀自評量表(SCL-90)的評估,將其中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抑郁、焦慮、敵對性、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和陽性項目與全國青年常模[3]及集體心理輔導前后進行比較。
1.3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3.0統計軟件包,進行t檢驗、方差分析(ANOVA)取α=0.05,P
2 結果
通過SCL-90的評估,發現在集體心理輔導之前,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抑郁、焦慮、敵對性、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和陽性項目與全國青年常模比較均有顯著的增高,軀體化63%,強迫76%,人際關系56%,抑郁69%,焦慮69%,敵對性58%,恐怖54%,偏執65%,精神病性70%和陽性項目80%。尤其是強迫、抑郁、焦慮和精神病性四個因子的表現突出。在集體心理輔導后立即行SCL-90評估,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抑郁、焦慮、敵對性、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和陽性項目與全國青年常模比較雖然有所增高,但是較集體心理輔導前有顯著降低。在集體心理輔導1周以后,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抑郁、焦慮、敵對性、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和陽性項目與全國青年常模比較已經沒有明顯的差異。由此可見,集體心理輔導對緩解臨床護士的職業壓力是有效的。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抑郁、焦慮、敵對性、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和陽性項目在集體心理輔導前、剛結束集體心理輔導后和集體心理輔導后1周的SCL-90評估分值的降低是有顯著統計學差異的。詳見表1。表1 護士集體心理輔導前后SCL-90的抽樣調查與全國青年常模的比較注:*P
3 討論
工作壓力越大,護士的生活質量越低。護士工作是一門較為特殊的職業,其服務對象是各種患病的人群,工作性質具有高應激性,要求護士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過高的工作壓力會對護理人員產生負面影響,從而影響到護理工作的質量和護士本身的生活質量[4]?,F在認為導致臨床護士職業壓力較高的因素主要是存在護理工作負荷過重,護理工作的風險性高,同時護士職業不受尊重,大多數臨床護士為女性,這很可能就是造成強迫和精神病性兩個因子明顯增高的主要原因,臨床護士還要同時面對復雜的社會和家庭人際關系,由于人事制度的改革和護理自身職業的特點,在臨床工作中又存在同工不同酬,使很多臨床護士找不到歸屬感[5~7]。從而容易產生以悲觀失望為主要表現的抑郁癥,但是在現階段我們還很難改變社會的現狀,集體心理輔導對緩解臨床護士的職業壓力可能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但是集體心理輔導對臨床護士職業壓力1周后的緩解作用如何還有待評估。
(致謝:感謝懷化高等醫學??茖W校實習隊梁議文和張為楹同學為本文撰寫所提供的幫助。)
參考文獻
1 李小妹,劉彥軍.護士工作壓力源及工作疲潰感的調查研究.中華護理雜志,2000,35(11):645-649.
2 汪向東.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31-35.
3 金華,吳文源,張明園.中國正常人SCL-90評定結果的初步分析.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1986,12(5):260.
4 余華,許秀峰,宋建華. 護士工作壓力、生活質量、心理健康與工作倦怠關系的研究.中國護理管理,2007,7(8):24-27.
5 陳一芬,袁玉萍,華雪艷,等. 綜合性醫院護士工作壓力的調查與分析.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護理版), 2009,5(11):112-114.
日前,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數據顯示,中國城市家庭資產平均247萬元,自有住房擁有率為89.68%。這一結果遭到網友質疑后,報告負責人回應稱,抽樣“隨機”且覆蓋面廣,可以代表全國;數據與民眾感知差距大是因為富人較多,拉高整體平均數。(據5月16日《現代快報》)
既然只是調查,其實本不可能把所有的樣本都采集到;既然只能是抽樣,也就不可避免會掛一漏萬,出現調查結果與個人體驗之間的差異,自然也就不必大驚小怪。不過,盡管抽樣調查從來不可能窮盡所有樣本,但卻并不意味著調查結果本身就沒有參考意義和價值。從統計學角度來看,只要樣本的采集符合統計隨機性,并且采樣率達到一定的標準,得出的統計結果在置信度方面就無可挑 剔。從這個意義上說,上述花了3年的時間,基于全國25個省、80個縣、320個社區共8438個家庭的抽樣調查數據而得出的《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就不能因為遭遇網友的質疑,便被認定有違事實,不具價值。
事實上,真正讓這份調查報告引發軒然大波的,與其說是其調查統計手段的不科學,毋寧說是其結論的令人無法置信?!爸袊鞘屑彝ベY產平均247萬元”,按照這一家庭金融數據,豈不意味著中國城市家庭都跨入了百萬家庭行列,這的確無法與現實中的絕大多數市民那點工資收入對應起來。不過,假如對照中國城市的房價,一套房子上百萬,再加上一些其他形式的資產,中國家庭的資產達到247萬元,其實并不那么讓人大驚小怪。既然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對于這份調查結果,筆者更愿意相信其真實可靠性。
至于說247萬元的家庭平均資產再度引發“被平均”的質疑,也絕非調查統計本身的錯。事實上,統計平均對中學生來說都不在話下,專業的調查部門當然不會連平均都算錯。至于平均數偏離大多數人的真實感受,這本身就是平均這一統計方式的固有缺陷。畢竟,只有當數據本身符合正態分布的統計特性,平均數才能代表絕大多數人的情形,否則,當數據分布本身不符合這一規律,平均值就不能反映絕大多數人的真實情況。對于這類情形,相比平均值,中位數更能說明問題。而相關統計同樣給出了中位數的結果,與家庭資產247萬元這一平均值對應的中位數為40.5萬元,相信假如以這一數值作為參照,絕大多數公眾并不會有太多異議,調查的樣本與客觀性本身也不會受到太多的質疑。
基于上述視點,家庭平均資產247萬元所引發的輿論嘩然,固然與對平均數意義的誤判有關,但當家庭資產的平均值高達中位數的6倍,如果說調查本身真的有什么問題的話,恐怕并非家庭資產平均值被高估那么簡單,其背后所暴露出的過大的收入差距,才是值得關注的真問題。
在廣告策劃之前,第一步必須進行的是對目標市場的了解、分析和研究。市場調查報告,或稱市場研究報告、市場建議書是廣告文案寫作的一個要件。閱讀市場調研報告的人,一般都是繁忙的企業經營管理者或有關機構負責人,因此,撰寫市場調查報告時,要力求條理清楚、言簡意賅、易讀好懂。
一、市場調查報告的格式一般由:標題、目錄、概述、正文、結論與建議、附件等幾部分組成。
(一)標題
標題和報告日期、委托方、調查方,一般應打印在扉頁上。
關于標題,一般要在與標題同一頁,把被調查單位、調查內容明確而具體地表示出來,如《關于哈爾濱市家電市場調查報告》。有的調查報告還采用正、副標題形式,一般正標題表達調查的主題,副標題則具體表明調查的單位和問題。如:《消費者眼中的<海峽都市報> 棗<海峽都市報>讀者群研究報告》。
(二)目錄
如果調查報告的內容、頁數較多,為了方便讀者閱讀,應當使用目錄或索引形式列出報告所分的主要章節和附錄,并注明標題、有關章節號碼及頁碼,一般來說,目錄的篇幅不宜超過一頁。例如;
目 錄
1、調查設計與組織實施
2、調查對象構成情況簡介
3、調查的主要統計結果簡介
4、綜合分析
5、數據資料匯總表
6、附錄
(三)概述
概述主要闡述課題的基本情況,它是按照市場調查課題的順序將問題展開,并闡述對調查的原始資料進行選擇、評價、作出結論、提出建議的原則等。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
第一,簡要說明調查目的。即簡要地說明調查的由來和委托調查的原因。
第二,簡要介紹調查對象和調查內容,包括調查時間、地點、對象、范圍、調查要點及所要解答的問題。
第三,簡要介紹調查研究的方法。介紹調查研究的方法,有助于使人確信調查結果的可靠性,因此對所用方法要進行簡短敘述,并說明選用方法的原因。例如,是用抽樣調查法還是用典型調查法,是用實地調查法還是文案調查法,這些一般是在調查過程中使用的方法。另外,在分析中使用的方法,如指數平滑分析、回歸分析、聚類分析等方法都應作簡要說明。如果部分內容很多,應有詳細的工作技術報告加以說明補充,附在市場調查報告的最后部分的附件中。
(四)正文
正文是市場調查分析報告的主體部分。這部分必須準確闡明全部有關論據,包括問題的提出到引出的結論,論證的全部過程,分析研究問題的方法,還應當有可供市場活動的決策者進行獨立思考的全部調查結果和必要的市場信息,以及對這些情況和內容的分析評論。
(五)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是撰寫綜合分析報告的主要目的。這部分包括對引言和正文部分所提出的主要內容的總結,提出如何利用已證明為有效的措施和解決某一具體問題可供選擇的方案與建議。結論和建議與正文部分的論述要緊密對應,不可以提出無證據的結論,也不要沒有結論性意見的論證。
(六)附件
附件是指調查報告正文包含不了或沒有提及,但與正文有關必須附加說明的部分。它是對正文報告的補充或更祥盡說明。包括數據匯總表及原始資料背景材料和必要的工作技術報告,例如為調查選定樣本的有關細節資料及調查期間所使用的文件副本等。
二、市場調查報告的內容
市場調查報告的主要內容有;
第一,說明調查目的及所要解決的問題。
第二,介紹市場背景資料。
第三,分析的方法。如樣本的抽取,資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技術等。
第四,調研數據及其分析。
第五,提出論點。即擺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第六,論證所提觀點的基本理由。
[論文摘要] 旅游經濟的競爭實質上就是旅游人才的競爭,為了合理科學地制定旅游人才發展規劃,不斷提升人才競爭力水平,對本地區旅游從業人員的整體現狀的客觀評價就顯得尤為重要。文章依托橫向課題的抽樣調查數據,對當前無錫市的旅游行業的從業人員的現狀進行了客觀評價,就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探討,并就形成這些主要問題的原因做了相應的分析。為決策者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提供了必要的決策依據。
一、引言
“十五”期間無錫旅游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旅游發展的各項指標翻了一番,旅游城市形象不斷提升,旅游產業結構得到了優化,旅游整體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無錫市旅游業發展“十一五”規劃描繪的無錫市旅游業未來五年的藍圖,無錫旅游業進入了科學、和諧、穩步的發展時代。
旅游經濟的競爭,實質上是人才的競爭,旅游人才是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無錫市實施旅游人才戰略,大力開發旅游人才資源,全面提高旅游隊伍的素質,對于促進無錫市旅游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推動旅游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實現無錫市在全省率先建成旅游強市和實現“三大跨越”目標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本文為《無錫市旅游人才“十一五”發展規劃》(橫向課題)的成果之一,筆者參與了基礎數據的采集與分析工作。2006年11月份至2007年2月,課題組對無錫市92家星級酒店和經濟型酒店、66家旅行社,15家旅游景區景點、12家旅游推銷商店、7家旅游車船公司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門等進行了抽樣調查,并對抽樣調查數據進行了科學分析,形成了一份具有較高參考價值的調查報告。該調查報告即為本文的主要數據來源和相應現狀分析的依據。
二、無錫市旅游行業從業人員現狀評價
“十五”期間,無錫市旅游大力發展推動了旅游人才規模迅速發展和質量穩步提升,旅游人才隊伍不斷擴大。無錫市共有旅游直接從業人員21.5萬,間接從業人員達到110萬人。直接從業人員中包括了旅游核心從業人員和具有旅游特征從業人員,110萬間接從業人員是由旅游業帶來的具有旅游經濟特征的從業人員。通過抽樣調查的數據分析,無錫市直接旅游從業人員的行業分布見表1。
依據抽樣調查報告的相關統計數據,筆者就無錫市當前從業人員的現狀得出以下評價結論:
1.從業人員的地域開放性程度較高,地區之間流動性較強。抽樣調查數據顯示,無錫市旅游行業從業人員中,非常住人口(即外來打工人員)占21%,其中酒店的非常住人口從業人員達到29%。非常住人口來自江蘇省內其他城市的占60%,來自江蘇省外的占40%。
2.從業人員隊伍呈現年輕化特點。抽樣調查數據顯示,無錫市旅游行業從業人員中,旅游行業高層管理人員的年齡以40歲~50歲中老年層次為主,占41%左右;中基層管理人員的年齡以30歲~40歲中青年層次為主,占37%左右;一般員工的年齡以20歲~30歲年輕階層為主,占44%左右。平均年齡在20歲~30歲之間的比例占到75%。
3.從業人員職業教育(或培訓)普及程度不斷提升。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十五”期間,無錫市旅行社新員工受職業教育培訓達到85%以上,酒店業新員工職業培訓的比例在60%以上。
4.從業人員流動速度較快。抽樣調查數據顯示,無錫市旅游行業從業人員中,“十五”期間年平均遞增率達到32%,而流失率達到20%。其中,自動離職成為流動的主要形式,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占總流動人數的59.5%(表2),值得關注。
5.旅游從業人員整體學歷層次不高。抽樣調查數據顯示,無錫市旅游行業從業人員中,無錫市旅游行業高層、中層管理人員的學歷層次分布較廣泛,低到初中文化,高到研究生文化,其中以大專文化為多數,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占40%左右,高層管理者的總體文化層次與實際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基層管理人員和一般員工的學歷層次普遍偏低,以初中(中專)和高中文化為主,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所占比例高86%左右。抽樣調查結果顯示,無錫市旅游行業從業人員中,普通高校大專教育和職業類教育,本科旅游專業與非旅游專業的從業人員比例基本持平。
6.員工對旅游行業的認同度不高。抽樣調查顯示,無錫市旅游行業從業人員中,有56%的員工認為企業發展前景一般,43%認為說不定,與旅游業良好的發展前景不一致。造成了員工隊伍不穩定。
7.旅游企業的培訓經費投入不足。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培訓經費占營業額0.1%及以下的占到63%。旅游企業忽視了員工繼續發展與企業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無錫市旅游行業從業人員高層、中層管理人員的培訓主要以管理人員崗位培訓為主,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占43%左右。而輸出培訓和國外短期培訓的比例較低,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僅為12%左右;基層管理人員和一般員工以本企業崗位適應性培訓為主,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占66%左右。其他類型尤其是高級培訓形式比例較低。
8.旅游管理隊伍缺乏“領軍”人才?,F有中高級經營管理隊伍的非職業化和非專業化傾向明顯,無錫市的旅游職業經理人隊伍還未形成,高層管理人員短缺。
9.員工的薪資體系需要進一步優化。無錫市旅游行業從業人員的收入水平與其在管理階層中的地位剛好成對應趨勢,且差別很大。高層、中層管理人員的收入普遍較高,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月薪3000元以上的占28%左右;基層管理人員和一般員工的平均收入普遍較低,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月薪低于1500元的占85%左右,月薪低于1000元的占54%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層管理者中也出現了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現象,而在普通員工中也不乏月薪高于4000元的高收入者,主要以酒店的廚師和旅行社的導游為主,具有典型的行業工種的特殊性。但是總體無錫旅游行業平均收入水平相比較其他行業較低。
10.員工技術優勢不明顯。無錫市旅游行業從業人員的職稱與其在管理階層中的地位剛好成對應趨勢,高層、中層管理人員的職稱普遍較高,以專業高級職稱和高級技師為主,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占31%左右;基層管理人員和一般員工的職稱普遍較低,以初級工和中級工為主,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占72%左右。值得注意的是,中層管理者中,也存在一部分初級工,職稱偏低,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占22%左右。技師、高級技師的比例占員工隊伍的0.3%,有初級技術等級證書的人數占員工總數的18.4%。
三、當前無錫市旅游行業從業人員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分析
1.傳統觀念制約了旅游業發展。傳統的觀念在對現代服務業的認識有所偏見,這種偏見繼而引發了對旅游行業經營管理過程理解上的偏見,從而形成了對旅游行業的行業偏見和職業歧視,并在旅游行業和非旅游行業從業人員中普遍存在。這種不利于旅游行業健康發展的觀念有著深層次的傳統文化背景,與我國旅游行業歷史和現代旅游行業建立時間不長密切相關。
2.薪資制度存在不和諧因素。合理的行業薪資體系是吸引高素質人才的一個重要手段,目前無錫市旅游行業從業人員的薪資體系存在低收入群體化、薪資政策不合理,分配體制不科學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員工的積極性。主要原因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經濟缺乏、非理性的市場惡性競爭、旅游行業經營管理水平不高、經濟效益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