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av,短篇公交车高h肉辣全集目录,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的视频完整版,最近日本mv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首頁 > 文章中心 > 婚禮宣言

婚禮宣言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婚禮宣言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婚禮宣言

婚禮宣言范文第1篇

【關鍵詞】銅混合精礦,浮選分離,試驗研究

中圖分類號:O7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本試驗用的銅鉛混合精礦來自某氧化鉛鋅銅礦廠,該礦石原礦含鉛 3.78%,含鋅3.92%,含銅0.303%?,F場采用部分混浮,然后抑鋅浮銅鉛,鋅浮選,銅鉛分離的浮選工藝流程,最終獲得的鉛精礦中鉛品位達到了45.32%,鉛精礦中含鋅 6.41%。鋅精礦中鋅品位為50.19%,其中鉛品位只有1.58%,鉛的總回收率達到了92.65% ,鋅精礦中鋅的回收率達到 81.23%,尾礦中僅流失鋅9.44%。但鉛精礦中銅的含量較高,達到5.47%。因此有必要進一步探索銅鉛分離方案。

二、礦石性質

試驗用的銅鉛混合精礦由現場提供,其化學多元素分析結果見表 1。

由表1可以看出,該銅鉛混合精礦中的銅和鉛的含量都較高,如果直接出售鉛精礦,將造成銅的損失。為此,有必要開展銅、鉛分離試驗,在得到銅精礦的同時,還可以進一步提高鉛精礦品位。

三、銅混合精礦分離試驗研究

銅鉛混合精礦中含有大量的浮選藥劑,有可能對接下來的銅鉛分離試驗結果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有必要在進行銅鉛分離試驗前脫除銅鉛混合精礦中吸附的藥劑。硫化鈉雖然對吸附捕收劑效果非常好,但由于其用量較大,成本高,所以本試驗采用活性炭作為脫藥劑。

1.磨礦細度試驗

由于現場僅采用了一段磨礦,導致銅鉛精礦中仍有部分的連生體存在,沒有充分的單體解離,這也是銅鉛精礦互含的主要原因。試驗在藥劑用量不變的情況下,僅改變磨礦時間,尋找最合適的磨礦細度。試驗結果見表2。

從表2可以看出,當磨礦細度達到-0.044mm占73%時,銅精礦中的鉛品位最低,且銅精礦的品位也最高,因此磨礦對提高銅精礦銅品位和降低鉛品位都有益處。但隨著細度的再增加,鉛鋅分離效果變化不明顯,甚至還有所惡化,銅鉛互含加重,所以初步確定銅鉛精礦再磨的磨礦細度為 -0.044mm占73%。

2.單一抑制劑用量試驗

方鉛礦的常規抑制劑主要有重鉻酸鉀、硫化鈉、亞硫酸鈉、硫代硫酸鈉等。在單獨加入硫化鈉和單獨加入重鉻酸鉀的情況下,對硫化鈉和重鉻酸鉀的抑制效果進行探索試驗。其中,活性炭加入球磨機中脫藥,其它藥劑制度不變,磨礦細度確定為-0.044mm占73%。試驗結果見表3和表4。

從表3和表4可以看出,硫化鈉和重鉻酸鉀的抑制效果都差不多。將單獨使用硫化鈉和單獨使用重鉻酸鉀的試驗結果與磨礦細度試驗結果比較,可以看出使用單一抑制劑效果較組合抑制劑的差。重鉻酸鉀用量低時對方鉛礦抑制不明顯。因此考慮用組合抑制劑代替單一抑制劑進行探索試驗。

3.組合抑制劑探索試驗

藥劑的恰當組合往往能起到比使用單一藥劑更好的效果。試驗分別采用重鉻酸鉀+硫化鈉、水玻璃+亞硫酸鈉+CMC( 羧甲基纖維素)、硫代硫酸鈉+亞硫酸鐵三種組合抑制劑來進行對比試驗。

4.石灰用量試驗

由于礦石中含有部分黃鐵礦,該部分黃鐵礦隨著銅鉛混選一起進入到銅鉛精礦中,在銅浮選時影響了銅精礦的品位。石灰是黃鐵礦的有效抑制劑,它的加入可以有效抑制黃鐵礦的上浮,提高銅精礦的品位。進入到鉛精礦的少量黃鐵礦對鉛精礦的品位影響不大。同時,石灰對方鉛礦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試驗是在添加硫化鈉用量1500g/t和重鉻酸鉀用量 600g/t的情況下,改變石灰的用量進行石灰用量條件試驗。

隨著石灰用量的增加,銅精礦產率有所降低,當石灰用量為1000g/t時,浮選指標最好。用量為500g/t和1000g/t相比較,雖然銅的回收率一樣都是 49. 5% 左右,但是,1000g/t 時的品位較高,說明此時黃鐵礦得到有效的抑制,再增加石灰用量,銅的品位和回收率都有所下降。初步確定石灰用量為1000g/t。此時

溶液中礦漿的pH值為11左右。表5 銅鉛分離開路試驗結果

5.銅鉛分離開路流程試驗

借鑒現場的浮選流程,初步確定一次粗選三次精選一次掃選的開路試驗,同時確定精、掃選的次數,中礦的性質和流程內部結構。

從表5的開路試驗結果看,銅鉛分離經三次精選后,銅精礦的品位達到了18.62%,且其中含鉛僅8.41%,鉛在其中的損失為3.02%。說明銅的富集效果較好。從鉛精礦的質量看,鉛精礦含銅為1.97%,可以作為精礦出售,且鉛精礦品位高達55. 06%。如繼續增加分離精選,銅的回收率下降較多。所以建議采用三次精選。對于掃選,目前采用的是一次掃選,目的是為了保證鉛的回收率,但勢必造成鉛精礦中銅含量高一些。為了保證生產的正常,建議在生產時采用兩次掃選。一次粗選、三次精選、兩次掃選的流程較為合理。

四、新工藝試驗研究

試樣取自現場銅鉛混合精礦,礦樣的礦物組成與濃、細度、pH值等與以前基本相同。通過反復的預選試驗后,對主要條件進行了詳細考查。

1.活性炭脫藥。活性炭是現階段使用效果較好,且較方便的脫藥劑。在其它條件相同的前提下,隨著活性炭用量的增加,銅精礦中銅的分布率緩慢下降,當用量超過40克/噸后,銅分布率隨之明顯下降;當活性炭用量為零時,銅精礦含鉛太高,達巧%,隨著活性炭用量增加,含鉛分布率下降,故活性炭用量為40克/噸為宜。

2.碳酸鈉用量。

當碳酸鈉用量由。到450克/噸時,銅精礦中銅的分布率基本無變化,但隨著碳酸鈉用量的增加,銅精礦中含鉛分布率下降,用量在150一250克/噸時趨于穩定,之后又明顯上升。

3.混合物用量試驗。

隨著混合物用量增加,銅精礦中銅的分布率略有下降,而鉛的分布率明顯下降,綜合考慮,20克/噸為宜。

4.CMC用量試驗。隨CMC用量的增加,銅精礦中銅的分布率緩慢下降,而鉛的分布率急劇下降。因此,適宜用量為25一40克/噸??梢?CMC對銅的抑制作用較小,對鉛抑制明顯。

5.用上述最佳工藝條件進行閉路試驗,工藝為一次粗選,一次精選,一次掃選作業組成。精選尾礦與掃選精礦合并返至粗選作業前的第一攪拌槽,與銅鉛混合

精礦合并,經三次攪拌進入粗選作業。藥劑制度。粗選.活性炭切克/噸,碳酸鈉150克/噸,混合物20克/噸,CMC25克/噸,松醇油2克/噸;精選:混合物5克/噸,掃選。

五、結論

銅鉛混合精礦中含有大量浮選藥劑,為避免對接下來的銅鉛分離試驗造成不良影響,在試驗前進行脫藥處理是必不可少的,本試驗采用活性碳作為脫藥劑。試驗結果表明,采用組合抑制劑更能有效地抑制方鉛礦,其結果比采用單一抑制劑的效果好。本試驗最終確定采用一次粗選、三次精選、兩次掃選流程,小型閉路試驗獲得了含銅 17.85%、含鉛 7.61% 的銅精礦和含鉛53.90%、含銅2.65%的鉛精礦,有效地實現了銅鉛混合精礦的銅鉛分離。

參考文獻:

[1] 陳建華 李寧鈞...銅鋅混合精礦浮選分離試驗研究中國礦業-2011年11期

[2] 袁明華 趙繼春 銅鉛混合精礦銅鉛浮選分離試驗研究有色金屬:選礦部分-2008年5期

婚禮宣言范文第2篇

關鍵詞火力楠杉木混交林;混交方式;生長效果;閩東山地

中圖分類號S72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5739(2011)02-0229-02

福建省閩東沿海山地氣候溫暖濕潤,水熱資源豐富,但是沿海地區風害比較嚴重,土壤貧瘠,杉木、馬尾松、柳杉等純林生長緩慢,常遭受風害襲擊,成活率和成材率低,造成經濟損失,生態環境惡化,生產力下降,嚴重地制約了林地生產力可持續發展與利用。因此,福建省霞浦楊梅嶺國有林場針對這種情況,根據立地、環境及經營管理水平等所需的條件,從1978年開始,陸續引種廣西六萬山林場的火力楠(MicheliamacclureiDandy),營造了火力楠杉木混交林及火力楠純林約23.8 hm2。經過30年的培育,實踐證明,火力楠生長快,萌芽力強,病蟲害少,耐火性好,適應性強,能很好地適應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生長,產生了明顯的經濟和生態效益[1-2]。該文針對火力楠杉木人工混交林的生長效果,選擇最適宜的混交方式,為閩東沿海山地培育高產、高效的火力楠用材林,改善貧瘠山地的生態環境和改造低產林及杉木連栽地所造成的地力衰退等問題,提供科學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霞浦楊梅嶺國有林場,地處北緯26°45′~27°09′,東經119°45′~120°26′,該地區沿海丘陵山地,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9.5 ℃,1月平均氣溫9.1 ℃,極端最低氣溫-2 ℃,年降水量1 411.3 mm,年日照時數1 788.9 h,每年6 ― 9月常有臺風過境,次數頻繁,風力最大達12級以上,年無霜期302 d。造林試驗地位于楊梅嶺工區3-8.13小班,為杉木采伐跡地,海拔高250 m,坡度25°,坡向東南,土壤為山地紅壤,土層厚度大于80 cm,腐殖質層薄,立地等級屬于Ⅲ類立地級,植被以芒萁、菝葜及矮灌為主。

1.2試驗材料

試驗材料來自1984年春營造的火力楠杉木混交林及火力楠、杉木純林。

1.3試驗設計

試驗設5個處理,其具體造林方式見表1,其中混交造林方式配置見圖1。2010年10月分別在火力楠杉木混交林與火力楠及杉木純林試驗林分內,選擇有代表性地段,分不同坡位(上、中、下、山凹),各設25 m×25 m的樣地4個,3次重復。試驗地經煉山后,采用拉線定點,株行距1.67 m×1.67 m(3 600株/hm2),挖穴規格60 cm×40 cm×40 cm,挖明穴回表土,2樹種均用一年生裸根苗造林,造林后前2年每年各鋤草松培土2次,第3年全面劈草1次,不間伐。相鄰試驗小區栽植1行黑荊樹為標志行,各試驗區立地條件基本一致,試驗地面積4.2 hm2。

1.4試驗方法

對每個樣地進行全面實測樹高、胸徑、冠幅及枝下高等生長指標,根據調查資料求算樣地平均樹高、平均胸徑、平均冠幅、平均枝下高、平均單株材積及單位蓄積量[3-4]。立木材積按福建省林木二元材積公式計算:

V火力楠=0.000 052 76 D1.882 161 H1.009 317

V杉木=0.000 058 06 D1.955 335 H0.894 033

蓄積量=單株平均立木材積×林分保留株樹

2結果與分析

2.1火力楠、杉木不同混交方式林分生長情況分析

火力楠在閩東沿海山地生長適應性很強,不怕風害及凍害,病蟲害少,幼林較耐蔭,大樹透光;主根不明顯,側根發達,生長快。四年生平均樹高1.69 m,最高2.40 m;八年生平均樹高5.08 m,平均胸徑5.53 cm,最大樹高6.80 m,最徑9.70 cm。2010年10月調查結果表明(表2),火力楠與杉木混交,3種混交方式的混交林中火力楠的胸徑、樹高、冠幅均明顯高于火力楠純林,表現出火力楠與杉木競長并茂,既成林又成材;單位面積蓄積量分別比火力楠純林高9.8%、44.5%、73.1%,分別比杉木純林高27.3%、67.6%、100.8%;林分生態條件得到改善,成效顯著。但是處理A的林分生長不如處理B、C。因為處理A火力楠與杉木混交比例相等,二者競爭激烈,而火力楠生長快、冠幅大,競爭中杉木被壓制至枯死,現有保存率為37.5%,還有逐漸被淘汰的趨勢。相反處理B、C種間雖有競爭,但是火力楠比例少,杉木生長未受影響,杉木的保存率均在80%以上,林分生長正常,說明營造混交林比純林好,既改變林分生態環境,促進種間競爭,又獲得較高的單位面積產量,取得顯著的生態與經濟效益。

2.2火力楠人工林林木分化情況

林木分化程度是衡量林分質量和判斷撫育間伐的一個重要標志。從不同混交方式的林分調查中各徑級林木株樹的偏態分布來看,不論是混交林還是純林,此時的徑階分布均已偏離了正態分布,而且林分中有40%以上的林木胸徑小于林分平均胸徑,即應進行撫育間伐。經調查,不論是火力楠混交林還是火力楠純林和杉木純林的林分分別有48.65%、45.62%和43.40%的林木胸徑小于林分平均胸徑,而且林分枝下高超過1/2以上。說明此時林分密度已顯得過大,林分被壓分化嚴重,亟需通過撫育間伐來調整林分結構和衛生狀況,一般在8年左右進行撫育間伐作業,增加林木對自然災害的抵抗力,以提高林分生產力和林木質量。

2.3適宜的混交方式選擇

人工營造火力楠、杉木混交林中,處理A、B、C 3種混交方式,最適宜的是處理C,混交最為理想,二者競爭并茂,長勢良好,單位面積蓄積量大,分別是火力楠純林和杉木純林的1.7、2.0倍;其次是處理B,單位面積蓄積量分別是火力楠純林和杉木純林的1.4、2.0倍,而處理A,火力楠密度大,林分郁閉早,杉木后期生長不及火力楠,大部分杉木被壓嚴重甚至枯死,損失了林分生產力。在閩東沿海山地發展火力楠用材林,選擇適宜的混交比例、混交方式,加上營造林技術措施及管理到位,混交林與純林相比,具有較高的生產力和經濟效益,其最適宜的混交方式為處理C,即火力楠與杉木的比例配置為2∶8,以行間式混交最佳。在成林期內,進行2次撫育間伐,第1次在8年左右,第2次在12年左右,最終保留密度為1 260~1 590株/hm2。

3結論與討論

(1)火力楠適應性強,生長較快。在閩東沿海貧瘠山地營造火力楠與杉木人工混交林是成功的。其最適宜混交方式是火力楠與杉木比例2∶8,以行間式混交最佳。加上營造林技術措施及經營管理到位,混交林與純林相比,有較高的生產力,單位面積蓄積量分別是火力楠純林和杉木純林的1.7、2.0倍。

(2)火力楠具有較強的適應沿海貧瘠山地的生長能力,營造火力楠混交林,通過與杉木等適宜樹種混交,發揮了種間效益關系及輔佐功能,改變了林分生境條件,使林分生產力得到提高,既成林又成材,可作為閩東沿海山地樹種、林種結構調整及培育速生豐產林的理想樹種,值得大力推廣[5-6]。

(3)因試驗地林木未采取任何間伐措施,一方面,火力楠、杉木混交林的生產力尚未得到充分發揮,且林木分化嚴重;另一方面,未采取間伐混交林中杉木自然枯死而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未產生經濟效益。因此,從營造林角度出發,根據混交林種間關系的動態變化規律和林木分化情況等,對火力楠、杉木混交林實施調整技術,在樹齡8~10年,進行1次適當的間伐措施,改善種間關系和混交比例密度調整,充分發揮混交林的多種效益,最終保留密度以1 260~1 590株/hm2為宜。

4參考文獻

[1] 陳繼發.楊梅嶺林場混交林調查初報[J].福建林業科技,1993,20(4):66-70.

[2] 林剛生,黃傳英.火力楠混交林和純林生長狀況調查研究[J].福建林業科技,1993,20(4):28-32.

[3] 李玉科,邱建清,肖石海.闊葉樹種苗生產[M].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4] 丁貴杰.貴州杉木人工林生長收獲模型系統的研究[J].華北農學報,1997,25(5):43-49.

[5] 黃宇,馮宗煒,汪思龍,等.杉木、火力楠純林及其混交林生態系統C、N貯量[J].生態學報,2005,25(12):3146-3154.

婚禮宣言范文第3篇

關鍵詞:六味地黃顆粒劑;制備工藝;藥效學

在中藥學中,六味地黃丸是由熟地黃、山藥、山茱萸以及茯苓等數味中藥材粉碎后以蜂蜜配制而成的中成藥,在臨床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前社會不斷進步,醫學領域也得到較快速度的發展,傳統方式下所配制的六味地黃丸在作用上存在一定局限性,并且不利于貯存,極易出現霉變。而劉偉地黃顆粒劑的制備,不僅保證原藥成分含量,而且口感尚佳,起效快,療效高,在臨床中得到一致好評。本文主要就六味地黃丸劑和顆粒劑在藥效學上的差異進行對比分析,僅供相關人員參考。

1 試驗材料

本次試驗單位為中藥研究所,以山藥、山茱萸、牡丹皮、茯苓等作為主要材料,開展隨機分組設計,對照動物實驗。

2 試驗方法

由于六味地黃丸的制備基礎為傳統重要理論,在依照現代科學方式將其支撐顆粒劑后,在患者用藥方面更具便捷性。一下就其混選型六味地黃顆粒劑的制備工藝及質量標準進行分析,并開展藥效學實驗,進一步開展綜合研究。

2.1 六味地黃顆粒劑制備工藝

以80g山茱萸、60g牡丹皮進行混合,粉碎為120目細粉代用。以80g山藥、60g澤瀉、160g熟地以及60g茯苓作為主要材料,以水煎煮兩次,在這一過程中掌握好用水量,以確保所得濾液的標準型。將兩次濾液合并濃縮處理,加入0.95的乙醇進行攪拌,放置24h以待過濾。在對乙醇進行回收并濃縮至浸膏后,加入之前粉碎好的細粉,加入適量甜蜜素和糊精,攪拌均勻后加以烘干,繼續粉碎為100目細粉。在0.60體積分數下的乙醇作用下,將上述細粉制成軟材,再次烘干后整粒分裝,保證每袋質量均勻。

2.2 質量標準

在這一實驗過程中,為保證六味地黃顆粒劑質量可靠性,以中國藥典中對該藥品的相關標準為依據,開展規范檢測,并依照比例對丹皮酚、熊果酸的含量進行準確計算,以確保六味地黃顆粒劑滿足中國藥典中的質量控制標準,具體結果如表1所示。

注:首批生產的批號為0次。

2.3 藥效學實驗

選取來自昆明的100只小鼠作為實驗對象,將這些小鼠分成5組,每只小鼠在體質量上無明顯差異,分組方式為隨機分組,對每組20只小鼠進行為期一周的連續給藥,給藥法為灌胃給藥法,每日2次。在實驗開始之前,在小鼠尾根部位將其體質量的1/10負荷騎上,從每組取出2只小鼠置于水中,觀察期游泳耐力,并測算其游泳時間,直至小鼠在水中沉下且無法浮起。

3 結果

通過分析六味地黃丸劑和顆粒劑對小鼠游泳耐力的影響,可以明確六味地黃丸劑和顆粒劑對小鼠游泳耐力、游泳時間均有一定影響,尤其是六味地黃顆粒劑與丸劑相比,在增強小鼠游泳耐力上效果顯著,顆粒劑與丸劑大劑量組對比,P

注:表中P值均系與鹽水組比較,丸劑系焦作市第二中藥廠出品。

就六味地黃顆粒劑與丸劑對小鼠自然活動的影響來看,二者在抑制小鼠自然活動方面均有中樞鎮靜作用,相比較而言,六味地黃顆粒劑比六味地黃丸劑的作用更加顯著,具體數據結果如表3所示。

注: 表中P值均系與鹽水組比較,丸劑系焦作市第二中藥廠出品。

就顆粒劑與丸劑在對小鼠碳廓清率的影響來看,六味地黃顆粒劑與六味地黃丸劑在改善小鼠碳廓清率上均發揮著重要作用,有助于增強小鼠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能力,但六味地黃顆粒劑的效果比較顯著,二者想必,P

注: 表中p值均系與鹽水組比較,丸劑系焦作市第二中藥廠出品。

4 討論

通過以上對混選型六味地黃顆粒劑制備工藝以及藥效學研究可知,六味地黃顆粒劑與六味地黃丸劑能夠對小鼠的游泳耐力產生一定影響,大劑量組、小劑量組小鼠與鹽水組小鼠相比,其游泳耐力明顯增強,其中以大劑量組小鼠的用藥效果最為顯著。研究可知,六味地黃顆粒劑和六味地黃丸子在抑制小鼠自然活動的中樞鎮靜作用方面效果顯著,顆粒劑大劑量組與丸劑大劑量組成效對比結果為P

本品為劑型改革的中藥,原則上,制顆粒劑時方中諸藥均棵煎煮制浸膏,但實驗發現,山茱萸、丹皮里的重要成分在水中溶解度較小,煎煮后濃縮時,易揮發的主要成分將隨水蒸氣揮散損失,因此將山茱萸,牡丹皮特殊處理,便于質量控制。該顆粒劑有消渴功效,加糖不便于糖尿病患者服用,改加甜蜜素后,解決了此問題。

參考文獻

[1]劉勝,石建芹,孫閣混懸型六味地黃顆粒劑制備工藝與藥效學研究[J].遼寧中醫雜志,2007,34(9):1299-1300.

婚禮宣言范文第4篇

【關鍵詞】 雙黃連顆粒;阿奇霉素干混懸劑;小兒支原體肺炎;療效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9.117

小兒支原體肺炎的病程長, 復發率較高, 且可能會引發腎炎等器官病變, 對患兒生命健康造成影響。有研究結果表明[1], 采用雙黃連顆粒與阿奇霉素聯合治療可顯著提高療效。本研究對本院收治的支原體肺炎患兒給予上述方法治療, 對比單純阿奇霉療效。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02例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51例。對照組男29例, 女22例;年齡3~13歲, 平均年齡(8.79±2.41)歲;病程4~14 d, 平均病程(8.02±2.11)d。觀察組男30例, 女21例;年齡2~12歲, 平均年齡(8.65±2.35)歲;病程3~13 d, 平均病程(8.25±2.05)d。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給予阿奇霉素干混懸劑(石家莊市華新藥業有限責任公司, 國藥準字H20073728)口服治療, 10 mg/(kg?d), 1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雙黃連顆粒(天津同仁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Z10950014)開水沖服, 1袋/次, 3次/d。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2] 觀察兩組臨床療效、治療前后免疫指標(CD3+、CD4+、CD4+/CD8+)變化和不良反應情況。臨床療效判定標準:治愈:患兒臨床癥狀徹底消失;顯效:患兒臨床癥狀明顯改善;有效:患兒臨床癥狀有所減輕;無效:患兒臨床癥狀無任何改變, 甚至嚴重??傆行?=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 1 臨床療效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0.39%, 高于對照組的98.0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 2 免疫指標 兩組治療后CD3+、CD4+、CD4+/CD8+均高于治療前, 觀察組治療后CD3+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 3 不良反應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84%, 低于對照組的25.49%,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支原體肺炎的主要病因與支原體感染相關, 患兒的主要臨床癥狀為咳嗽、頭痛、咳痰以及呼吸困難等。目前對此類患兒主要可采用藥物治療, 阿奇霉素作為新型大環內酯類抗生素, 可有效緩解患兒炎癥癥狀。但如果僅用西藥治療, 雖可取得一定療效, 但具有較高不良反應發生率。

在本研究中,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0.39%, 高于對照組的98.0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 雙黃連顆粒聯合阿奇霉素干混懸劑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可明顯提高臨床療效, 提高免疫力, 減少不良反應。

參考文獻

[1] 焦素敏, 沙玉英, 馮雪莉.支原體肺炎患兒阿奇霉素治療前后C-反應蛋白及心肌酶變化的臨床研究.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5, 25(21):4888-4890.

[2] 吳金鍇.蒿芩麻杏石甘湯聯合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療效觀察.中國中醫藥科技, 2015, 22(5):576-577.

婚禮宣言范文第5篇

關鍵詞:混齡教育;心理健康;研究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22-0120-02

一、問題的提出

針對選擇性緘默兒童心理健康的研究,通過前一階段的教育干預,我們的研究對象馬某在各方面得到了明顯的改善。但是對于緘默幼兒來說,心理健康是一個長期且艱巨的任務。幼兒的成長過程會出現許多不可預測的情況,往往教育研究在得不到有效的鞏固之后會出現反復或倒退的現象。通過混齡教育,使其建立良好的品德習慣,能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的全面發展。幼兒混齡教育作為一種把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混同在一起進行教育的組織形式,其對幼兒教育效果的影響是全面的,既包括幼兒認知能力又包括健康情感等。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現代幼兒教育觀念的不斷更新,幼兒健全的人格和社會性方面的培養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因此通過混齡教育,使其建立良好的品德習慣,以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的全面發展。

二、研究方法

觀察法:為緘默幼兒建立個案并進行長期追蹤觀察,并對幼兒的神態、活動、語言等進行觀察分析。行動研究法:創設情境,設計一些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的系列活動方案與幼兒園的教育教學等緊密結合起來。經驗總結法:定期總結課題研究中的心得、體會與經驗,并以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為支撐,不斷提高課題研究的應用價值。文獻法:借鑒國內外心理健康教育理論和心理問題行為矯治措施。

三、研究時間

2011年9月―2012年6月。

四、研究對象評估

經過前段時間的研究,研究對象取得了可喜的進步,但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在促進研究對象社會交往方面,緘默兒童的表現經歷了反復和回歸兩個階段,這表明該幼兒在心理上仍有一些波動,尚未形成本能的反應。其次,熟悉的集體環境緩解了緘默兒童的心理障礙,在自我意識和交往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發展,只是與心理健康這個標準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這需要我們進一步的研究。

五、具體干預過程

混合不同年齡的孩子在一個班里,這個班就像是一個小社會。在這個小社會里,孩子可以面對不同年紀、類型、能力、特質的孩子。在交叉互動之下,孩子有更多的機會學習尊重彼此的不同、互相包容及互相協助。孩子不光從教師這一方面獲得知識,同時,他們在其他的孩子身上看到了不同階段的成長結果,這也會成為督促自己追求進步的動力,較多的相互支持成為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源泉。

1.以大帶小,培養幼兒自信心和主動交往的能力,體驗快樂積極的情感?!按髱 被顒哟蚱屏擞變簣@封閉式教學模式,讓孩子廣泛地去接觸不同年齡階段的同伴。這對培養孩子社交能力也有一定的好處。陳鶴琴等教育家認為,兒童教育兒童有三個好處:一是兒童了解兒童的程度比成人更深刻;二是兒童鼓勵兒童的效果比成人鼓勵兒童所能獲得的效果更為強大;三是兒童教兒童能教學相長。在緘默幼兒教育研究課題活動中,我們開展“大帶小”的活動,以多彩的混齡教育,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和主動交往的能力。

2.建立良好的品德意識,促進心理健康的發展。在幼兒交往的環境中,良好的品德及習慣的養成對于幼兒心理健康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品德包括:不怕困難、關心他人、責任感、合作交流等當面,這也將成為判定緘默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要依據。

六、干預效果與分析

通過近一年的混齡教育活動,經過對比發現混齡教育活動對幼兒自信心、責任感、溝通、積極情緒體驗方面取得較好的效果。尤其是自信心方面,緘默幼兒要高于其他幼兒。

七、結論

我們明顯感覺到研究對象的變化與進步?;忑g教育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快樂,學習交往,養成謙讓的良好品德,為幼兒心理健康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在研究過程中,教師靈活地把握幼兒共性的教育目標,分析各年齡段幼兒的心理特點、綜合考慮其知識結構,不僅提高了幼兒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更提高了自信心和自控能力。緘默幼兒在混齡教育中獲得成功的體驗,使積極行為得到強化?;忑g教育為選擇性緘默幼兒心理健康的教育研究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

參考文獻:

[1]彭聃齡.普通心理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苏市| 马鞍山市| 奎屯市| 祁阳县| 元朗区| 浦东新区| 永康市| 鸡东县| 临清市| 河南省| 永泰县| 湟中县| 涪陵区| 金川县| 三门峡市| 江山市| 疏勒县| 边坝县| 峨眉山市| 永春县| 迭部县| 瑞昌市| 芦溪县| 建始县| 湘乡市| 常德市| 盘锦市| 枞阳县| 北碚区| 秦安县| 新建县| 龙岩市| 西丰县| 泗洪县| 和平县| 九龙县| 阳山县| 宣汉县| 融水| 宁远县| 武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