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av,短篇公交车高h肉辣全集目录,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的视频完整版,最近日本mv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首頁 > 文章中心 > 環保型建材論文

環保型建材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環保型建材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環保型建材論文

環保型建材論文范文第1篇

【關鍵詞】環保型建材; 住宅建筑; 綠色建筑

1 傳統建筑裝飾材料的污染及其原因

近年來,國內外有關人士對室內環境污染進行了大量研究,已經檢測到的有毒有害物質達數百種,常見的也有十幾種。檢測表明,室內環境污染主要有化學污染、生物污染、放射性污染和電磁輻射污染4 種,其中化學污染是最嚴重的污染源。化學污染主要來源于建筑材料和裝潢材料,這些材料有的在常溫下就會釋放出多種有毒有害的物質,污染居住環境,給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美國環境保護局的專家曾經對數個城市的10 幢新建房屋作抽樣檢測,這些現代化的建筑內,空氣中有毒有害的化學物質多達500 余種,并且比室外高出許多倍。又據美國微生物學會年會有關論文報道,現代房屋建筑中2 % ~3 % 有石棉和氡,10 % 有病毒、細菌等微生物。含有這些有害物質的建筑被稱為“病態建筑”,這些有“病”的建筑常常會把自身的“病”傳染給房屋的使用者。

2 環保型建筑材料的選擇和使用

2.1 環保型建筑材料的特性

環保型建材也稱為健康建材、綠色建材、生態建材。它是指在材料的生產與使用過程中,盡量減少對天然資源和能源的使用,對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

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有利于人類健康的建筑材料。新型環保建材具有以下特性:

( 1) 滿足建筑物的力學性能、使用功能以及耐久性的要求。

( 2) 對自然環境具有親和性,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即節省資源和能源,不產生或不排放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有害物質,減輕對地球和生態系統的負荷,實現資源的可循環使用。

( 3) 能夠為人類構筑溫馨、舒適、健康、便捷的生存環境。

2.2 環保型建筑材料的分類

環保型建材作為一種新型建材,是現代建筑工程重要的物質基礎,在住宅建筑中使用極為普遍。環保型建材及制品主要包括: 新型墻體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保溫隔熱材料、裝飾裝修材料和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等。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健康住宅就是盡可能不使用有毒、有害的建筑裝飾材料,使居住者在身體上、精神上完全處于良好的狀態。

2.3 合理選用新型環保建材

住宅建筑的設計、選材要立足于節能環保,合理地選擇和使用環保型建材是住宅建筑發展的必然趨勢。盡量選用無毒、無害、無污染的綠色建材,選用可重復使用、可循環使用、可再生使用的產品,選用取得國家環境保護標志的材料和產品。如門窗使用中空玻璃,外墻使用保溫材料,屋頂采用節能涂料等,確保居住者的身體健康。

2.4 環保型建筑材料的應用

目前,我國的環境污染形勢嚴峻,尤其是以城市為中心的環境污染,包括大氣、水、噪聲、固體廢棄物等,其中大氣污染和水污染問題非常突出。而且我國的礦產資源和能源已呈現短缺的態勢,電力緊張,水資源匱乏,加之傳統建材生產的高能耗、高資源和高污染。因此,加強生態環境意識,努力發展綠色建材、生態建材,從根本上改變我國建材工業長期以來存在的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式生產方式,

選擇資源節約型、污染最低型、質量效益型、科技先導型的發展方式,把建材工業的發展與保護生態環境、治理污染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強力推動下,節能環保型建筑必然會越來越多。如2008 年北京奧運會工程場館的建設集中體現了綠色奧運的理念,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廣泛使用了節能環保新材料。如生態砂基透水磚在豐臺壘球場、奧運交通指揮中心的應用,既滿足了工程建設的

需要,又開拓了國際先例; 節能板在奧運村的應用,經檢驗完全達到了預期的環保節能要求; 防水新技術融入了T3 航站樓工程,質量全部達到了重點工程的設計標準; 預拌砂漿新技術、新產品在奧運主場館“鳥巢”的使用,得到了一致好評。奧運工程場館建設中的綠色理念,無疑為2010 年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開創了先河,節能環保新材料在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

結語

環保型建材是一個內涵深邃、外延廣袤的概念,它是生態建筑賴以發展的基礎。發展低碳經濟,推廣綠色建材,提高資源利用率,已成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優美型社會的首要任務。隨著消費者環保意識的增強,節能環保的新材料將會在住宅建筑中廣泛使用,人類期待的綠色建筑將逐步變為現實。

環保型建材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低碳建筑,綠色建筑,可再生能源,耗能,低碳建材

 

1.低碳不是環保問題是經濟問題

二氧化碳減低,是環保問題,但低碳經濟不是環保問題,而是一個經濟問題。最主要的是通過降低碳排放,把整個經濟發展的方式重組,通過低碳排放的手段,改變人們所有的生活方式。建筑行業里面的一些做法,改變了交通和社會其他方面,就如同工業革命走過的路程一樣,通過低碳把整個經濟所有競爭力和增長步伐改變。

在低碳經濟整個體系里面最大的挑戰,不是在技術,而是在低碳經濟邁進的過程中,最重要的體系和技術問題,我們沒有把整個低碳經濟的能量釋放出來。這需要解決兩方面的問題。

首先,要把低碳方面的所有的承諾,轉化為很具體的控制操作層面。如何落實到目前房地產開發的每一個階段,每一個主體本身的責任在哪里,利益在哪里,這套成本、利益和責任在開發中沒有很完整的研究和分析。

其次,必須制定一個大家公認的指標或體系。低碳經濟不是一個評估標準就能說明白的,在聯合國是清潔發展基金,有關碳排放的交易是存在的,但是建筑這一領域還沒有共識,到底在某個地方用哪些碳排放的方式,從減排方面是多少,現在還沒有一個大家公認的標準。

2.實現低碳目標需要全社會協作

開發企業是資源整合型的,自己不動工,也不生產建筑材料,但是把所有的資源整合在一起,包括土地、資金、建材等方面,便成為它的產品——具體到各個房地產項目。

我認為,現在很多負責任的開發企業都在默默地朝上述方向努力,不一定跟大的產業、經濟掛上鉤,但實際工作的確在踐行著節能低碳的理念。比如開發一些別墅項目,在不能接市政配套的條件下采用什么樣的空調,我們會從節能降耗的角度考慮。同時也積極采用地源熱泵系統以及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

其實,在房地產行業里,不管是政策的制定者,還是評價者,包括上下游產業鏈的參與者,在低碳、綠色、環保方面,都要整個社會的團結協作,只有社會當中、產業當中的每一份子都團結協作,才能防止最后出現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情況。

3.低碳是一把量化的尺子

不管是綠色建筑,還是低碳建筑,綠色應該是比較宏觀的,低碳應該是一個具體的指標,即綠色是一個優化的選擇,低碳是一把量化的尺子。所以,在“十二五”期間如何把低碳和綠色推進下去,就是用這把尺子衡量。最近國家已明確提出到2020年單位GDP碳減排40%。這個指標一定會分到各個行業,分到建筑業的時候,指標應更進一步地細化。

4.政府要鼓勵責任企業

建筑行業剛開始的時候的瓷磚小廠和玻璃馬賽克廠,那時候污染和能耗是無法形容的。現在的產品在能源消耗方面不大,是自然養護成型的,也沒什么污水、廢氣等排放。我認為,企業做環保的理念、做節能的理由有三點:第一是社會責任。看到由于污染導致的生病死亡情景,很悲慘,覺得有些錢是不能賺的。第二是客戶導向,客戶也有這方面的需求。第三是政府管控和扶植。企業要低碳就需投入更多成本,因此,這就需要政府部門建立一個體系,引導企業去做,要獎勵這些堅持正確方向的企業。

5.開發企業應選擇低碳產品

盡管一般人不太關注防水材料,但防水對于一家開發企業、對于房屋建筑來講是非常重要的材料。房屋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漏水,但是國內目前很大一部分生產廠家提供的防水材料,是低劣材料。免費論文。劣質材料在生產過程中就是高污染、高能耗的材料。為了解決以上的問題,最開始就考慮改變傳統的施工方法,首先在理念上突破,整個防水理念就是皮膚式,施工時改變了原來的熱融,不用汽油,只要水泥地面平整,水泥砂漿直接貼上,就像貼膏藥一樣,而這樣的做法不僅對節能也對環保都帶來很大的好處。

作為一個企業公民,如果真真正正做到低碳,需要在追求效益和節能之間達到一個最佳的平衡點,我覺得更重要的是企業要有責任感,應多選擇低碳型的材料供應商,環保型的材料供應商;而部品企業,除了本身產品節能環保,也應該更大限度地降低施工生產環節的環境污染和耗能水平。

6.新型低碳技術需要平臺做推介

總的來看,目前我們的低碳經濟還有許多領域可以開發,大家最不注意的東西其實也能有所發展,無論在制造、施工過程中,還是有節能潛力和低碳的途徑可走。在建筑的很多環節,其實越是在小的細節有所改善。

同時,要想使建筑向低碳發展,建筑師、設計師也必須具備同樣的意識,除了在自己的領域有所專長,還應該了解認識新型材料,而層出不窮的新型材料要想讓設計師熟悉以及開發商敢用,也必須有相應的正規研究機構做推介和示范,只有這樣,設計師才會愿意用這些新型的材料。但其實發展低碳建筑,最終都會歸屬于開發商。開發商本身也有很多苦衷,現在面對那么多的技術、產品,到底哪些東西好,最后試驗的,或者是真正承擔責任的都在開發商這里,因此,新型低碳技術需要平臺做推介把關。造低碳生活,在樓盤開發建設的過程中,注重每一個環節,有效控制和降低建筑的碳排放,建設綠色低碳住宅項目,正成為開發商們低碳時代的社會責任。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一股低碳建筑之風正在興起。免費論文。創建低碳社區成為眾多開發商追求的目標,而對于購房者來說,買房瞄準“低碳”也成為一個新趨勢。因而,低碳建材的出現為樓市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7.低碳建筑需要低碳建材

“現在老百姓對環保的要求越來越高了,老百姓以前關注的是品牌,現在更多關注這些品牌產品是否真正達到了環保要求。”經營多個品種建材的李先生說,目前他們正在主推節水型閥門、馬桶和LED節能燈等節能環保產品。隨著消費者對環保建材產品需求的逐漸提高,商家也圍繞著“低碳”進行了“暗戰”。

有業內人士表示,對于建材行業來說,發展低碳建材產業蘊藏著巨大的機遇。首先有利于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鋼鐵,水泥,玻璃等行業產能嚴重過剩,而新項目又在不斷地增加。免費論文。因此,淘汰落后產能,抑制重復生產,是建材行業走好低碳化路線的最重要一步。

一些建材行業已經開始調整企業的發展方向,比如玻璃行業,一些企業早已把觸角伸到了太陽能膜電池、風力發電機葉片等新能源產品領域。隨著一大批低碳、節能新型建材企業的誕生,整個建材行業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給住宅穿上“環保”外套是諸多樓盤的普遍做法。通過在外墻加裝導熱系數較低的絕熱材料,利用新技術對建筑圍護結構進行高水平的保溫隔熱,有效解決了冬夏兩季室內外溫差而造成的能源損失問題,實現了節能、保溫、隔音、裝飾于一體的效果。此外,地暖、節能窗、保溫門采光,大大降低了空調、電扇、電燈等電器的使用率,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小區環境也在低碳設計的范疇之內。許多樓盤都利用了周邊的綠色資源,形成了小型的自然生態循環圈。

環保型建材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冷彎薄壁 輕鋼結構 建筑

中圖分類號:TU39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02-0213-01

一、引言

冷彎薄壁型鋼是指用鋼板或帶鋼在冷狀態下彎曲成的各種斷面形狀的成品鋼材,隨著冶金技術的不斷進步,近幾年高強度冷彎薄壁型鋼得到了大力的發展,鋼結構體系早已應用于我國的建筑業,但采用于住宅建造,在我們國家還不是很多。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早已采用輕鋼結構,特別是采用鍍鋅輕鋼龍骨作為承重體系應用于住宅建造。在美國普通的低層民用住宅中,鋼結構的住宅所占的比例從上世紀90年代初的5%已發展到現在的25%左右,而且應用技術更加成熟、完善。

從世紀60年代開始,冷彎薄壁型住宅在美國開始出現,經過60多年的發展,相關技術在國外已經非常成熟。90年代以來,多層輕鋼龍骨住宅在北美地區迅速發展,至今已建成約300余萬平方米。除住宅外,這種體系也用于養老院、假日旅館、小學校等建筑。澳大利亞在20世紀60年代就提出了“快速安裝預制新型房屋”的概念。到了1987年,高強度冷彎薄壁鋼結構出現,澳大利亞與新西蘭的聯合規范AS/NZS4600冷彎成型結構鋼規范于1996年實施。如今,在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日本等國,冷彎薄壁型住宅已經形成產業化和規模化生產,從設計、工廠制作到現場拼裝等各個環節都已經非常的成熟,工廠可以生產各種型號的冷彎薄壁型鋼構件,并且可以根據客戶的特殊需求進行個性化定制。美國的多層輕鋼結構住宅技術是一項綜合的技術,集輕鋼結構、建筑節能保溫、建筑防火、建筑隔聲、新型建材、設計施工于一體的集成化技術,社會化分工明確,各種產品的生產商、施工方、設計方緊密合作產生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美國住宅房屋研究中心(NAHBRC)和鋼鐵協會(AISI)還編制了成套的設計標準和規范,這些都為該型房屋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在上述國家,冷彎薄壁型住宅甚至已經發展出了不同的體系和標準,且特點鮮明。如美國體系用鋼量大,美觀大方;澳洲體系自重輕,但較為單薄;日本體系抗震性能優異。我們可以根據需求的不同學習借鑒之。

二、冷彎薄壁型鋼結構住宅的科技含量

冷彎薄壁型鋼結構的住宅體系徹底拋棄了傳統的“秦磚漢瓦”,而且墻體所采用的材料均可回收再利用,有著極高的環保意義。單以墻體保溫隔熱這一項就要比傳統的砌體優越得多,外墻外保溫材料――EPS板的保溫效果是紅磚的31倍,外墻內保溫材料―玻璃絲棉的保溫效果是紅磚的19倍,也就是說100mm左右厚的R15保溫棉,熱阻值可達1米左右的磚墻厚度。因此這種墻體有著更高的科技含量和節能效果。另外,外墻防水、防潮材料的應用也采用了當今最新的建材。房屋的內墻全部采用石膏板。石膏板除具有防火功能外,還有一個特性常常不為人所注意,這就是石膏板所具有的呼吸功能,可在梅雨季節吸收室內空氣中大量的水分,使室內的空氣保持干燥,而在秋冬季節比較干燥的時候就會把水分釋放出來調節室內的濕度。所以住在周圍是石膏板的房子里,要比磚石水泥砌筑的房子舒適得多。

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房屋的窗一般是采用中空玻璃不僅有很好的保溫隔熱功能可節省大量的能源,而且有較高的隔音功能,隔音程度一般達40分貝以上,為住房大大減少噪音的污染。

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房屋的室內水電管線布置全部可暗埋在墻體中,而且布置非常靈活修改也非常方便,一般這種住宅的實用面積可達92%以上。住宅中一般配備較高科技含量的設備,主要有中央空調系統、中央熱水系統、除塵系統、紅外線防盜報警及防火報警系統、電動遙控車庫門等。廚房一般配有現代爐灶、排煙機、洗碗機、垃圾處理機、直飲水等設備。由于冷彎薄壁型鋼結構的墻體構造更容易布置住宅智能化的綜合布線系統,這種民用的智能化設計可以把住宅所有的用電設備聯成一個整體系統,用戶可以電話或遙控裝置操作住宅中的所有家用電器。

三、冷彎薄壁型鋼住宅具有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測算,鋼結構的建筑可以通過合理的保溫和采光設計,在建筑使用過程中比一般的建筑減少40%以上的碳排放。另外,輕鋼結構建筑不僅有助于實現綠色建筑標準中對于節材的要求,形成建筑產業化,還可以降低施工現場的塵土、減少建筑垃圾,實現高效組裝(預制和裝配技術),也可以稱為是環保型建筑的典范。同時,由于人力資源成本,傳統建筑材料成本,材料運輸成本等的上漲,使得冷彎薄壁型輕鋼結構建筑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此外,由于該類型住宅在整個壽命周期內具有出色的節能能力,以及材料可回收,維護費用低等一系列特點,使得其在全生命周期內的經濟效應更加突出。

四、結語

我國現階段冷彎薄壁型鋼骨架住宅正處于推廣應用階段,結構應用中的許多材料的材性在規范中沒有應用數據,從發達國建筑發展歷程來看,中國的建筑業已到了升級換代轉型的必然時期,一個原因是中國的勞動力人口紅利已近尾聲,未來人力成本會使傳統建筑行業成本大幅上升,使其與新型綠色房屋的成本剪刀差消失甚至逆轉。二是傳統建筑的立體生產方式效率低,建筑質量對工人的技能要求高,無法比擬新型綠色房屋的工廠化、標準化、模數化的效率和質量控制。三是冷彎薄壁型住宅施工速度快,可在短時間內提升人民居住水平,改善人居環境,優勢明顯,有利于住宅工業化的推進。

參考文獻

[1] 弓曉蕓.淺談輕鋼結構低層住宅.鋼結構.2013.

[2] 袁婷,楊清麗.冷彎型鋼在國內外建筑業中的應用與研究情況.建材世界2010.

環保型建材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住宅設計;綠色設計;內涵;設計思想;技術措施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生態設計的概念內涵

21世紀的今天,環保、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越來越深入我們的生活,綠色設計理念已經滲透到了各種建筑中。住宅設計中的生態問題是生態建筑研究中極為重要的內容。時下“生態設計”正受我國起建筑界的熱捧,冠以“生態”美名的各種工程如生態湖、生態小區、生態廣場、生態大廈、生態別墅等在全國隨處可見。究竟什么才能稱之為生態設計呢?生態設計是按照自然環境存在的原則,并與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協調,對環境的影響最小,能承載一切生命跡象的可持續發展的設計形式都稱為生態設計。80年代初,西方設計界興起了“綠色設計”潮流和對“生態設計”的研究,突出生態意識和以環境為本的理念,保護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維護生態平衡,創造健康的居住環境。綠色設計意味著設計可以節約原材料、使用的材料可以回收、在使用過程中不會產生污染環境的廢棄、不會造成對水資源和自然生物的破壞,以及具有人類健康的安全性能等等。綠色設計具有安全性、節能性、生態性、社會性等基本特征,而生態設計是生態學思想在設計領域的具體應用,其理論基礎是產業生態學中的工業代謝理論和生命周期評價,二者在內涵上有重大關聯,生態文明要求形成“人-自然”的整體價值觀和生態經濟價值觀。人類的一切活動都要服從“人-自然”系統的整體利益,即有利于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和協調發展,要同時能滿足人的物質需求、精神需求和生態需求。

現代住宅生態設計原則

現代住宅生態設計的思想中心就是尊重人性,和諧構建一個自然環境,維護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在進行住宅設計時,要保護自然環境不受到破壞。現代住宅綠色設計的設計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美觀實用,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原則

建筑的實用性是使用者最關注的特性,美觀實用性的設計原則是住宅綠色設計的根本出發點。在住宅設計中,除了物理環境要求之外,還要考慮經濟、美觀。和諧是生命之間、生命與環境之間相互依存融為一體的美的特征。綠色設計所體現的師人與建筑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諧統一的理念,是人們進行住宅設計創造活動的指導原則。

2.2設計的人性化和經濟性原則

傳統設計強調設計師的個人創造,認為設計是一個純粹的、高雅的藝術過程。而生態設計則強調人人皆為設計師。因為每個人都在不斷地對其生活和末來作決策,而這些都將直接影響自己及其他人共同的未來。從每天上班出行的交通方式到選擇家具、裝修材料、水的使用、食物的選購、垃圾的處理甚至于包裝袋的使用,都是一個生態設計過程。此外,生態設計包涵著資源節約的經濟原則。新時期的規劃和設計應當從傳統的粗放型轉向高效的集約型創作道路。使用和更新過程中,對常規能源與不可再生資源的節約和回收利用,對可再生資源也要盡量低消耗使用。在生態設計中實行資源的循環利用,這是現代建筑得以持續發展的基本手段,也是住宅生態設計的基本特征。

基本技術措施

首先,生態設計在設計之初,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比如做好勘察研究等相關工作。要深刻了解建筑物的特點、位置、地形以及氣候條件等因素,要針對性地設計融入自然因素,構建自然環境。

第二,設計師要有意識的選用生態環保型裝修材料。隨著科學技術發展,生態環保型裝修材料正在逐步實現清潔生產和產品生態化,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對人體及周圍環境都不產生危害,從室內更新出的舊材料又比較客易自然降解及轉換,并且可以作為再生資源加以利用,生產新產品。這是所有建筑材料的發展方向。裝修材料首先要考慮選擇無毒氣散發、無刺激性、無放射性、低二氧化炭排放的材料。

第三,要樹立集約化的思想。集約化可以體現在住宅設計的各個方面,比如對再生能源的合理利用,如自然采光、通風、降濕、太陽能的利用、天然能源的利用等,比如對對高效空間的追求等等。在合理利用室內空間環境的同時,充分開展室內空間的研究,使被圍合的空間與室外環境形成一個有機協調的發展的立體網絡。住宅設計中,認真研究人的行為心理特征和行為時差相適應的空間系統,并精巧安排各工種空間關系將大大有助于空間效益的提高。室內生態設計旨在追求人與自然、建筑三者之間的和諧共存,設計師要注重利用自然條件和人工手段創造一個舒適健康的生態的生活環境。同時做到科學合理的使用自然資源,并促進建筑的可持續發展,為世界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生態設計在住宅設計中的應用舉例

開發一個成功的綠色的住宅區,就是一個營造新的小型生態圈的過程。基線是指建筑基礎和建筑環境的交接帶,即宅間綠地,幾米到幾十米不等。基線因緊靠建筑,被宅間道路分割,與外交流甚少,是非常好的潛在生態邊緣,應發揮活躍的能流、物流生態群落的邊緣效應,切忌以生硬的水泥地圍襯。通過地形理,植地被、灌木、藤本,以自然、流線型種植,軟化建筑生硬邊角引入到建筑內部空間。

立面在空間中是最突出,也是視覺最敏感的部分,它是空間的分隔者和背景。對于組織空間景觀要素最為重要。空間的開放、圍合都是通過立面來控制的。在居住環境中,建筑立面所占比重最大,對這些立面的處理,要采用“佳則收之、俗則屏之”。對不同的景物,應采用屏障、放開等手法組織景觀。立面材可以是植物,也可以是景墻、格柵等。植物群立面群落的垂直結構,要綜合考慮其生態性、功能性和觀賞性,對西向的建筑群可采用爬山虎、五葉地錦、雞血藤等攀援植物,取得生態、景觀雙層效益。

參考文獻:

[1]逯海勇,胡海燕,王曉莉山.住宅設計的生態學研究[J],東農業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 ), 2004,35(1) 125-130

環保型建材論文范文第5篇

一、2001年產業/行業經濟總結

(一)、各行業生產增長情況

2001年電子及通訊產品制造業繼續保持穩定快速增長態勢,增長速度仍穩居各行業首位。但受國際信息產業明顯回落的不利影響,進入下半年以后,增長速度有所降低。1-9月份全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6146億元(現行價,下同),比去年同期增長28.2%,完成銷售產值6033億元同比增長28.6%。從細分行業看,投資類電子產品產銷保持了47%以上的增長速度,是全行業保持高速增長的主要原因。總的來看,2001年移動通信設備、電子計算機、程控交換機、光通信設備等高新技術領域的電子和通訊產品制造業位居各行業增長之首,增幅在30%以上。

煤炭行業生產增長速度進入三季度以后有所回落,但煤炭生產結構明顯改善。1-9月,全國原煤產量74581萬噸,同比增長5%。與此同時,煤炭出口同比增加2221萬噸,占生產增加總量的41.6%。另外,煤礦和社會存煤同比均下降,截至9月末,全國煤炭庫存1.3億噸,同比下降13.4%。特別是國有重點煤礦庫存2222萬噸,同比下降28.6%,由此可見,新增產量沒有形成新的積壓。總體來看,2001年煤炭供求基本平衡,全年煤炭產量將達到10-10.5億噸。當期增產屬有效供給,生產結構趨于合理,國內煤炭市場保持了較高的需求。從國際市場看,世界能源結構調整,拉動了煤炭需求增長的大格局沒有變,我國煤炭出口在1999、2000年連續取得重大突破的基礎上,2001年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預計全年出口量將達到8500萬噸左右,成為世界第二大煤炭出口國。全年累計平均商品煤價格可望達到148-150元,同比提高8-10元/噸。

鋼鐵工業在2001年保持較高速度增長。三季度,冶金重點大中型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673億元,同比增幅為12.6%,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個百分點。全國鋼產量達3666.5萬噸,同比增幅為14.8%,尤其是成品鋼材產量增幅繼續保持在18%以上的較高水平,并呈現出明顯的逐季加快態勢。重點鋼鐵產品中,大型材、中型材、小型材、優質型材等產品產量增長速度均超過20%以上。但與二季度相比,多數產品環比增速明顯放緩,部分鋼材品種產量還有一定減少。從產品結構看,鐵鋼比、材鋼比分別為1.01和1.08,比前幾個季度有一定回穩,并開始向正常回歸。另外值得肯定的是,鋼鐵工業產值增幅正在超越產量增幅,說明產品結構逐步向高附加值產品轉變。2001年,從市場和企業效益看,由于受國內外市場形勢影響,鋼鐵產品進口大幅度增加而出口大幅度減少。國內市場鋼材價格明顯下降,鋼鐵工業企業銷售收入增速放緩,季度環比收入也出現下降,與同期生產增幅相比產生較大落差,增產未增收。

石油化工行業受國際市場油價波動的不利影響,開始出現產出增長但收入和效益回落的不利增長局面。據統計,三季度,石化全行業完成累計工業總產值(現價)10284億元,同比增長12.9%;工業增加值完成3280億元,同比增長12%;增幅均比上半年提高6個多百分點。但實現銷售收入9417億元,同比下降8.91%;實現利潤644億元,同比下降10%。導致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今年以來,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一路走低,國內成品油價格與之接軌的新加坡市場的汽油價格長時間與原油價格倒掛,導致國內汽、柴油定價大幅下調。二是石化產品價格持續低迷,下降幅度較大,與去年同期相比,合成纖維單體及聚合物平均下降1660元/噸,合成纖維平均下降1260元/噸,合成樹脂平均下降500元/噸。三是要消化年初較高價格的原油、成品油庫存。

汽車工業進入三季度以后,基本扭轉了自3月份以來的產銷逐月下滑狀態,汽車生產總體形勢比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提高,企業經營狀況明顯好轉。據統計,1-9月份全國汽車生產總量達175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14%。銷售總量完成177.4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17.7%。其中,客車產、銷量分別為達到63萬輛和62萬輛,同比增長22.5%和22.6%;轎車產、銷量分別為52.2萬輛和54.6萬輛,同比增長15.8%和26.7%。從細分車型看,轎車、微型客車與重型載貨車依然是拉動汽車產銷增長的主要因素。據測算,1-9月份對汽車產銷量增長貢獻最大的是微型客車、轎車和重型載貨車。從產量看,微型客車為34.3%,轎車貢獻度為32.7%,重型載貨車為20.8%。從銷量看,轎車貢獻度為43.1%,微型客車為27.9%,重型載貨車為16.2%。產出快速增長帶動汽車企業經濟效益明顯回升。從總體上看,全年機械工業在保持銷售增長勢頭的前提下,生產增長速度在15%左右。

電力工業繼續保持平穩快速增長態勢。據統計,1-9月,全社會用電量10585億千瓦時,比去年同期增長8.1%,增長速度與上半年基本持平。其中,工業用電同比增長7.9%,呈穩步增長態勢;交通通訊、商業飲食服務和公用事業用電增勢強勁,是帶動電力需求穩步增長的主要原因。1-9月份,全國發電量10568億千瓦時,比去年同期增長8.4%,增速比上年有所提高。從主要發電企業情況看,增幅居前幾名的有國電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華中公司、青海電力公司、浙江電力公司、新疆電力公司和山東電力公司,增幅都在20%以上。2001年我國的電力市場呈現以下特點:一是電力需求在經濟結構調整和消費拉動作用下保持有力增長,幾個結構調整較大的行業,其用電增長表現出與以往較為不同的特征。如:紡織行業用電大幅度增長、石油加工業再現了負增長。二是國際市場高耗電產品價格延續2000年走低的趨勢,國內高耗電行業慣性發展,帶動用電快速增長。三是西部地區電力需求快速增長,主要因為投資拉動和高耗電行業拉動。四是各地區和各行業用電增長不平衡的情況依然存在。五是電力供應局部緊張狀況依然存在,但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基本平衡。

住宅和房地產業一枝獨秀。具體指標見表一。分地區看,中西部房地產投資增長速度均比上半年提高5個百分點,可以說,中西部地區的商品住宅開發速度的加快是房地產業增速提高的主要原因。

表一、2001年1-10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銷售情況

實際完成比同期增長(%)比重

一、投資完成額(億元)4305.7431.2100

其中:住宅2997.9231.969.6

二、土地開發面積

本年購置土地面積12803.1665.0

完成開發土地面積6560.8736.8

三、商品房建筑銷售面積(萬平方米)

施工面積63184.0322.5

其中:新開工面積25893.0634.9

竣工面積10555.5818.7

銷售面積10168.9423.3

四、商品房銷售額(億元)2259.3933.6

2001年1-9月,醫藥工業總產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完成198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7.7%;完成產品銷售收入1481億元,比上年同期有16.2%的增幅。醫藥企業前三季度共實現利潤114.7億元,同比增長22.7%。預計2001年,國內醫藥制造業產品銷售收入增長幅度約在15%左右,利潤總額的增長幅度約為17%;醫藥行業上市公司加權平均的銷售收入的增長幅度約為9%,利潤增長幅度約為5%,與2000年的20%和15%有明顯回落。

交通運輸行業在2001年仍維持了平穩增長的態勢。分子行業統計,公路客貨運輸業同比增長在5%左右,水上運輸業繼續維持客運下降,貨運上升的勢頭,客運同比下降4.6%,貨運同比上升3.8%。港口貨運業尤其是集裝箱業的增長較為明顯: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24億噸,同比增長8.6%,其中沿海港口同比增長10%,外貿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14%,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600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6.3%。2001年,全國交通基礎建設累計完成投資2600億元以上,新增公路3.2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017公里。到2001年底,全國公路總里程達到143.5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9萬公里。沿海港口新擴建中級以上泊位37個,新增吞吐能力6187萬噸。

2001年建材行業整體經營狀況良好。2001年1~9月,建材行業實現工業增加值為73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0.68%。其中,建筑材料及非金屬礦采選業增長11.96%,建筑材料及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10.59%。初步測算,建材行業第三季度工業增加值為26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9.13%,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工業增加值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2.26%和11.08%。在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加速增長的基礎上,建材工業由快速增長階段進入穩步增長。1~9月建材工業產銷銜接平穩適度,累計產銷率95.79%,比上年同期提高0.06個百分點。進入第三季度產銷率出現了快速上升跡象,第三季度產銷率為97.08%,比第二季度提高2.33個百分點,其增長幅度比上年同期的增長幅度高1.43個百分點。2001年1~9月,我國建材行業累計出口創匯24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41%,完成出口創匯比上年同期增長6.41%,但第三季度與上半年相比增幅回落3.84個百分點。分子行業來看,水泥、建筑衛生陶瓷、水泥制品等子行業生產增長平穩,其中水泥和玻璃纖維及其制品業增長突顯。平板玻璃行業由于從2000年底以來盲目擴大產能,產品嚴重供大于求,全年大面積虧損。

批發業的增長速度從前三季度的走勢看,出現較大滑坡,而零售業呈現平穩增長的運行態勢。通過對各項影響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四季度批發零售貿易業的商品銷售的增長速度難以有較大提高,將低于上半年的增長速度,但會略高于三季度的增長速度。預計全年批發零售貿易業商品銷售總額增長幅度將在8-9%之間。第四季度,零售業的銷售和效益將繼續保持平穩的增長勢頭,但批發業效益狀況難以有較大改觀。在零售業的經營方式中,連鎖企業仍將屬于上升階段,銷售提高較快。

2001年全國環保產業總產值估計將達到1020億元,年增長率約為14%,與1993~1998年的增長水平13.8%接近。其中,環保技術服務業和低公害產品生產以及環保產品生產的產值將高于平均水平;環保產業利潤增長率在13~14%之間,環保產業整個行業的利潤可望達到130億元;在環保技術裝備領域,水污染防治和空氣污染防治產品仍將是主體,環境工程設計、施工都將有較大幅度增長;環境污染防治設施運營可望取得較大的發展。

從上市公司來看,根據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公布的資料,2001年平均凈利潤增長前5個行業分別為機電設備、輕工、商貿、文化產業和醫療衛生業,其增長幅度分別達到18.83%、10.49%、10.21%、17.33%和14.39%。文化和醫療衛生產業都是目前國內典型的成長性行業,其中醫療衛生業一直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2001年平均凈利潤下降前5個大類行業分別為建筑業、化工、信息產業、紡織和食品飲料,其降幅分別達到32.93%、14.35%、12.44%、9.74%和9.71%。

在業績滑坡的細分行業中,平均凈利潤下降幅度較大的行業為廣播電視設備配件、氯堿、化纖制造業和廣播電視設備(以彩電為主)和鉛鋅銅,下降幅度分別為64.06%、56.55%、38.67%、36.14%和35.15%。廣播電視設備及配件行業主要是由于行業本身的衰退和產品價格下降引起的。氯堿行業內的大部分上市公司業績都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產品的價格下降所致。化纖行業上市公司業績的下降主要是產能增長過快,再加上進口產品的沖擊導致大部分產品價格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整個行業的經濟效益出現了明顯的下滑,鉛鋅銅行業主要是由于行業內的訂單減少所導致。

(二)、各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和產品價格

2001年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呈加速增長態勢。前三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1221億元,同比增長15.8%,比上半年加快0.7個百分點。從各行業情況看,建筑業增長最快,比去年同期增長51.1%;整個工業中除電力(-9.1%)是負增長,化工行業較低(3.9%)外,其它工業均有20%以上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其中有色(68.9%)、紡織(49.6%)、森林(47.1%)、冶金(40.9)及電子(40%)均有40%以上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第三產業中,只有金融保險業是負增長(-15.3%),而郵電通信業(32.3%)、房產公用服務咨詢業(31.9%)和科研綜合技術服務業(25.4%)都保持了較高的增長率。

在國家統計局調查的38個行業中,有29個工業行業出廠價格呈降勢,占76%。其中,降幅較大的有化學纖維制造業、石油天然氣開采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分別下降13.1%、9.5%和9.2%;漲幅較大的有煤炭采選業和自來水生產供應業,分別上漲7.9%和7.5%。

二、2002年產業/行業走勢預測

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的資料,2002年主要宏觀經濟預測指標如表二所示。

表二、2002年主要宏觀經濟指標預測值

指標單位預測數增長(%)

GDP(90不變價)億元558657.1

一產(90價)億元73062.4

二產(90價)億元327148.1

工業(90價)億元296928.2

建筑業(90價)億元30226.5

三產(90價)億元157937.0

固定資產投資億元4203212.5

消費品零售額億元411009.5

進口億美元268611.0

出口億美元27765.0

零售物價指數上年=10098.0-2.0

分行業來看:

2002年中國的通訊設備制造行業將會迎來一個新的發展機遇。在中國電信分拆以后,估計下半年部分滯后的建設需求將刺激中國通訊設備市場在2002年中后期有一階段性的高峰時期。由此,生產固定電話交換機和相關設備的硬件廠商,以及為電信公司提供計費、結算軟件的系統集成商,2002年下半年將獲得一定的市場機遇。此后,分拆后長途骨干網絡按照光纖數量或者容量,網通和中國電信三七分成。而中國電信和網通兩家的目標都是要發展成為全業務的綜合運營商,有能力為用戶提供端到端的解決方案,這就要保證業務能夠進行地域滲透。北方由于網通和吉通原有的網絡,在南方有一定的基礎,而南方的中國電信除長途骨干網絡以外,在北方幾乎是空白。因此雙方都會加快基礎網絡的建設,短期以內會促進傳輸網絡的建設。但受行業內在原因的制約,光通訊業務預計只能維持溫和的增長。無論是光通訊設備市場、還是光纖光纜市場由于全球的形勢在各通訊子行業中顯得較為低迷,所以各大全球主流企業加大了對國內市場的滲透力度,導致光通訊市場的競爭更為慘烈。由于CDMA和3G的建設,2002年通訊設備市場最主要的投資熱點依然是移動通訊。從整個行業看,2002年通訊設備行業會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2002年我國鋼鐵產品市場供需都還能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不過應該看到,一方面2001年以來世界范圍的經濟增長乏力對我國經濟的影響程度會日益加深,主要鋼鐵產品消費行業的增長速度會進一步放慢,并且加入WTO后,相對封閉的國內市場環境被打破,單純由國內鋼鐵工業企業享有的需求市場空間會受到更多的擠壓;另一方面國內鋼鐵工業目前明顯高于需求增長的生產增長速度和眾多鋼鐵企業在生產增長方面顯露出的過度競爭傾向都將惡化生產經營環境,供需的不平衡發展將使鋼鐵產品市場價格走低,而產品的需求會繼續2001年的分化走勢。

2002年電力行業因為國民經濟增長的可能放緩,電量增長速度將低于2001年的增長速度,預計在6%-7%。各網省區的電力供需情況,在電網建設沒有取得大的突破的情況下,預計仍將延續2001年的狀況,基本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電網建設和能源結構調整,仍將是2002年電力工業的重點。電力體制改革仍將是2002年電力行業的一大不確定因素,由于電力體制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其中政府部門的改革,和相關電力監管機構的建立,是電力體制改革的關鍵。因此,在相關的監管部門沒有建立之前,區域電力市場的建立將是熱點。在這些區域,有規模擴張領先優勢的電力企業,將倍受市場關注。

2002年我國煤炭市場供應將有較大缺口,貨緊價升將是煤炭市場的主特征。不過,預計作為能源基礎行業,不會出現大起大落的局面,國家可能會出臺一些調控措施,煤炭價格升幅將有限。據有關部門預計,2002年煤炭價格漲幅將控制在5-10%以內,電力企業電煤成本的上升將控制在一定范圍。財稅政策將會向水電和新能源開發傾斜,同樣將對電力行業帶來較大的影響。

2002年,汽車行業存在著較多促進需求強勁增長的因素,同時產品結構的調整也還將繼續,貨車重型化、客車大型化、乘用車多元化、私人消費等是主要發展趨向。就各車型看,國家積極的財政政策、西部大開發等重大基礎建設項目、高等級公路的增加等因素使重型載貨車將繼續高速增長,大中型客車也會有較高的增長水平,但大客的增長會有所放慢,中客大致保持;在技術、產品進行升級后,微型客車市場有所恢復,有望保持較快發展水平,但由于在安全性等方面的明顯缺陷,其市場可能被降價后的輕型客車取代一部分,新車型的增加也促使輕型客車有望獲取較快的增長(由于2001年輕客統計數據中含有部分6字頭轎車產品,2002年扣除后,該產品的增速有下調);一方面增加了6字頭轎車產品的數量,另一方面轎車可能出現爆發性增長,因此預計將繼續高速增長并且比重同時提高;中型貨車將發展較為平穩,而輕型貨車增長不甚樂觀,這兩類車型的比重呈下降趨勢。行業供給能力在目前過剩的基礎上有進一步擴大的可能,但供給產品結構也將順應需求發生調整,市場競爭加強、價格下降在所難免。總體上,汽車工業有望取得比2001年稍高的增長速度,而轎車的銷售增長和價格下降將在市場中有突出表現。

交通運輸業在2002有望再上一個臺階。預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將繼續加快,重點是國道主干線、西部省際通道和通縣油路工程。預期目標是新增公路4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速公路2500公里左右。"五縱七橫"國道主干線新開工1300公里。預期投資規模將不低于2001年的水平。西部地區2001年公路投資增長迅速,貴州、青海、、陜西等地的公路建設投資增長均超過170%,中部地區則以天津(164%)、山西(189%)、內蒙(144%)等省份增長較快,2002年中西部公路建設投資依然會保持較高增長。受日圓貶值及全球經濟衰退的影響,我國外貿出口形勢將面對更大的壓力,從而對外貿貨物生成量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但由于我國港口吞吐量內外貿貨物構成中內貿比重較大(2001年前三季度內貿9.62億噸,外貿4.81億),而預期國內經濟增長仍能保持7%左右,內貿貨物仍將維持穩定增長。因此,從整體上講我國港口吞吐量在2002年增幅較2001年預計會有較大幅度的回落,但仍能維持略高于GDP的增長的增速。在港口總體吞吐量增幅大幅回落的情況下,集裝箱吞吐量增長仍將一支獨秀,原因一方面在于我國無論是內貿還是外貿,貨物的集裝箱化率在不斷地提高。另一個方面則在于隨著我國港口基礎建設的不斷完善,?簧俑劭詮銥康墓屎槳嗖歡系卦黽印?BR>2002年石化行業會有所分化。由于石油價格很難有起色,石油行業的業績會下滑,而化工行業會因為成本的下降,利潤增加。而銷售性企業由于外資的進入,競爭會加劇。估計全行業的增長幅度較2001年有小幅回落。

2002年房地產仍有發展空間,但會進入調整階段,價格難有起色。由于2001年地產投資及施工面積增長過快,2002年商品房竣工面積及總供應量將遠遠大于需求,市場競爭激烈,一部份質地較差的開發商樓盤將形成積壓,空置房面積總量將進一步增加(相關數據參見表一)。競爭的加劇,加入WTO后境外資本的介入及土地市場的規范、開發貸款及預售條件的提高,2002年我國房地產業的將發生變革。在這場變革中,開發商的資金優勢、品牌優勢,其在政府、銀行及社會間建立良好的信譽,以及開發商的管理資源能否跟上企業迅速擴長的步伐等因素將成為主要因素,整個行業集中度將大幅提高,而一批有實力的、跨地域經營的大型房地產開發集團將崛起。從地域來看北京地產形勢較為嚴竣。2002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增幅在15%左右,銷售額增長可能不到15%。

建材業,由于國家會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調整產業結構,清理整頓生產工藝落后、質量較差的小玻璃、小水泥等建材生產企業,一些生產規模較大、生產工藝相對先進、質量較好的建材產品的市場需求會得到顯著的增加。2002年預計可實現利潤總額95億元,比2001年增長12%。對于各個子行業來說,情況又有所不同。傳統建材在提高產品質量的基礎上,需求總量保持相對穩定。水泥需求結構將發生重大變化,可配制高強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的優質水泥的需求將大幅度增加。平板玻璃總需求將保持相對穩定,其中能夠替代進口和滿足加工玻璃要求的優質浮法玻璃需求量明顯增加。建筑衛生陶瓷需求變化的趨勢是低檔產品的市場不斷縮小,中高檔產品將適度增長,可替代進口的高檔衛生陶瓷和節水型衛生陶瓷的需求將有明顯增長。而新型建材產品需求將有較大增長,特別是新型建材中的新型墻體材料、新型保溫材料、新型防水材料,以及各種玻璃纖維及制品、復合材料/玻璃鋼的需求將會有較快增長。另外,滿足房屋裝飾和改善住房功能要求的裝飾裝修材料將有更快增長。外墻涂料、高檔外墻裝飾板、安全環保型的內墻涂料、高檔五金件,以及優質塑鋼門窗和塑料管材管件等化學建材產品的需求將有更快增長。

2002年醫藥行業的增長會放緩。零售市場份額的擴大會增加總的需求,但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深入,必將使總體藥品消費水平的增長幅度受到遏制。另一方面,醫保范圍的擴大,將使進入醫保目錄范圍的中低價位的普藥的銷售比重增加。招標采購的大面積強化推廣會導致藥價降低,新產品向醫院推廣難度加大,因此,醫藥工業實際的銷售收入可能下降,而知識產權的強化,會使新特藥的利潤空間發生分化,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醫藥會又進一步的增長,而模仿性的產品會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估計整個醫藥行業的增長幅度會略低于2001年15%的增長率。

批發業在2002年效益會繼續滑坡,外資開始對批發業的進入,會使我國的批發業發生轉變,而零售業則進一步分化。連鎖經營在2002的發展會加快,而非連鎖性的零售企業會感受到生存的壓力。全年批發零售貿易總額的增長幅度會與2001年持平,但行業集中度會提高。

2002年,預計全國環保產業總產值將達到1180億元,年增長率約為15%,環保產業整個行業的利潤可望達到150億元;在環保技術裝備領域,水污染防治和空氣污染防治產品仍將是主體,環境工程設計、施工將有較大幅度增長,年增長率將超過15%,涉及環境污染防治的設施運營可望取得較大的發展。

相關性:畢業論文,免費畢業論文,大學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模板

[打印本頁][關閉窗口][返回頂端]

2002年中國證券市場展望(二)

時間:2003-11-23作者:

第二篇產業/行業經濟

一、2001年產業/行業經濟總結

(一)、各行業生產增長情況

2001年電子及通訊產品制造業繼續保持穩定快速增長態勢,增長速度仍穩居各行業首位。但受國際信息產業明顯回落的不利影響,進入下半年以后,增長速度有所降低。1-9月份全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6146億元(現行價,下同),比去年同期增長28.2%,完成銷售產值6033億元同比增長28.6%。從細分行業看,投資類電子產品產銷保持了47%以上的增長速度,是全行業保持高速增長的主要原因。總的來看,2001年移動通信設備、電子計算機、程控交換機、光通信設備等高新技術領域的電子和通訊產品制造業位居各行業增長之首,增幅在30%以上。

煤炭行業生產增長速度進入三季度以后有所回落,但煤炭生產結構明顯改善。1-9月,全國原煤產量74581萬噸,同比增長5%。與此同時,煤炭出口同比增加2221萬噸,占生產增加總量的41.6%。另外,煤礦和社會存煤同比均下降,截至9月末,全國煤炭庫存1.3億噸,同比下降13.4%。特別是國有重點煤礦庫存2222萬噸,同比下降28.6%,由此可見,新增產量沒有形成新的積壓。總體來看,2001年煤炭供求基本平衡,全年煤炭產量將達到10-10.5億噸。當期增產屬有效供給,生產結構趨于合理,國內煤炭市場保持了較高的需求。從國際市場看,世界能源結構調整,拉動了煤炭需求增長的大格局沒有變,我國煤炭出口在1999、2000年連續取得重大突破的基礎上,2001年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預計全年出口量將達到8500萬噸左右,成為世界第二大煤炭出口國。全年累計平均商品煤價格可望達到148-150元,同比提高8-10元/噸。

鋼鐵工業在2001年保持較高速度增長。三季度,冶金重點大中型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673億元,同比增幅為12.6%,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個百分點。全國鋼產量達3666.5萬噸,同比增幅為14.8%,尤其是成品鋼材產量增幅繼續保持在18%以上的較高水平,并呈現出明顯的逐季加快態勢。重點鋼鐵產品中,大型材、中型材、小型材、優質型材等產品產量增長速度均超過20%以上。但與二季度相比,多數產品環比增速明顯放緩,部分鋼材品種產量還有一定減少。從產品結構看,鐵鋼比、材鋼比分別為1.01和1.08,比前幾個季度有一定回穩,并開始向正常回歸。另外值得肯定的是,鋼鐵工業產值增幅正在超越產量增幅,說明產品結構逐步向高附加值產品轉變。2001年,從市場和企業效益看,由于受國內外市場形勢影響,鋼鐵產品進口大幅度增加而出口大幅度減少。國內市場鋼材價格明顯下降,鋼鐵工業企業銷售收入增速放緩,季度環比收入也出現下降,與同期生產增幅相比產生較大落差,增產未增收。

石油化工行業受國際市場油價波動的不利影響,開始出現產出增長但收入和效益回落的不利增長局面。據統計,三季度,石化全行業完成累計工業總產值(現價)10284億元,同比增長12.9%;工業增加值完成3280億元,同比增長12%;增幅均比上半年提高6個多百分點。但實現銷售收入9417億元,同比下降8.91%;實現利潤644億元,同比下降10%。導致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今年以來,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一路走低,國內成品油價格與之接軌的新加坡市場的汽油價格長時間與原油價格倒掛,導致國內汽、柴油定價大幅下調。二是石化產品價格持續低迷,下降幅度較大,與去年同期相比,合成纖維單體及聚合物平均下降1660元/噸,合成纖維平均下降1260元/噸,合成樹脂平均下降500元/噸。三是要消化年初較高價格的原油、成品油庫存。

汽車工業進入三季度以后,基本扭轉了自3月份以來的產銷逐月下滑狀態,汽車生產總體形勢比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提高,企業經營狀況明顯好轉。據統計,1-9月份全國汽車生產總量達175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14%。銷售總量完成177.4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17.7%。其中,客車產、銷量分別為達到63萬輛和62萬輛,同比增長22.5%和22.6%;轎車產、銷量分別為52.2萬輛和54.6萬輛,同比增長15.8%和26.7%。從細分車型看,轎車、微型客車與重型載貨車依然是拉動汽車產銷增長的主要因素。據測算,1-9月份對汽車產銷量增長貢獻最大的是微型客車、轎車和重型載貨車。從產量看,微型客車為34.3%,轎車貢獻度為32.7%,重型載貨車為20.8%。從銷量看,轎車貢獻度為43.1%,微型客車為27.9%,重型載貨車為16.2%。產出快速增長帶動汽車企業經濟效益明顯回升。從總體上看,全年機械工業在保持銷售增長勢頭的前提下,生產增長速度在15%左右。

電力工業繼續保持平穩快速增長態勢。據統計,1-9月,全社會用電量10585億千瓦時,比去年同期增長8.1%,增長速度與上半年基本持平。其中,工業用電同比增長7.9%,呈穩步增長態勢;交通通訊、商業飲食服務和公用事業用電增勢強勁,是帶動電力需求穩步增長的主要原因。1-9月份,全國發電量10568億千瓦時,比去年同期增長8.4%,增速比上年有所提高。從主要發電企業情況看,增幅居前幾名的有國電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華中公司、青海電力公司、浙江電力公司、新疆電力公司和山東電力公司,增幅都在20%以上。2001年我國的電力市場呈現以下特點:一是電力需求在經濟結構調整和消費拉動作用下保持有力增長,幾個結構調整較大的行業,其用電增長表現出與以往較為不同的特征。如:紡織行業用電大幅度增長、石油加工業再現了負增長。二是國際市場高耗電產品價格延續2000年走低的趨勢,國內高耗電行業慣性發展,帶動用電快速增長。三是西部地區電力需求快速增長,主要因為投資拉動和高耗電行業拉動。四是各地區和各行業用電增長不平衡的情況依然存在。五是電力供應局部緊張狀況依然存在,但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基本平衡。

住宅和房地產業一枝獨秀。具體指標見表一。分地區看,中西部房地產投資增長速度均比上半年提高5個百分點,可以說,中西部地區的商品住宅開發速度的加快是房地產業增速提高的主要原因。

表一、2001年1-10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銷售情況

實際完成比同期增長(%)比重

一、投資完成額(億元)4305.7431.2100

其中:住宅2997.9231.969.6

二、土地開發面積

本年購置土地面積12803.1665.0

完成開發土地面積6560.8736.8

三、商品房建筑銷售面積(萬平方米)

施工面積63184.0322.5

其中:新開工面積25893.0634.9

竣工面積10555.5818.7

銷售面積10168.9423.3

四、商品房銷售額(億元)2259.3933.6

2001年1-9月,醫藥工業總產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完成198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7.7%;完成產品銷售收入1481億元,比上年同期有16.2%的增幅。醫藥企業前三季度共實現利潤114.7億元,同比增長22.7%。預計2001年,國內醫藥制造業產品銷售收入增長幅度約在15%左右,利潤總額的增長幅度約為17%;醫藥行業上市公司加權平均的銷售收入的增長幅度約為9%,利潤增長幅度約為5%,與2000年的20%和15%有明顯回落。

交通運輸行業在2001年仍維持了平穩增長的態勢。分子行業統計,公路客貨運輸業同比增長在5%左右,水上運輸業繼續維持客運下降,貨運上升的勢頭,客運同比下降4.6%,貨運同比上升3.8%。港口貨運業尤其是集裝箱業的增長較為明顯: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24億噸,同比增長8.6%,其中沿海港口同比增長10%,外貿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14%,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600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6.3%。2001年,全國交通基礎建設累計完成投資2600億元以上,新增公路3.2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017公里。到2001年底,全國公路總里程達到143.5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9萬公里。沿海港口新擴建中級以上泊位37個,新增吞吐能力6187萬噸。

2001年建材行業整體經營狀況良好。2001年1~9月,建材行業實現工業增加值為73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0.68%。其中,建筑材料及非金屬礦采選業增長11.96%,建筑材料及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10.59%。初步測算,建材行業第三季度工業增加值為26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9.13%,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工業增加值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2.26%和11.08%。在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加速增長的基礎上,建材工業由快速增長階段進入穩步增長。1~9月建材工業產銷銜接平穩適度,累計產銷率95.79%,比上年同期提高0.06個百分點。進入第三季度產銷率出現了快速上升跡象,第三季度產銷率為97.08%,比第二季度提高2.33個百分點,其增長幅度比上年同期的增長幅度高1.43個百分點。2001年1~9月,我國建材行業累計出口創匯24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41%,完成出口創匯比上年同期增長6.41%,但第三季度與上半年相比增幅回落3.84個百分點。分子行業來看,水泥、建筑衛生陶瓷、水泥制品等子行業生產增長平穩,其中水泥和玻璃纖維及其制品業增長突顯。平板玻璃行業由于從2000年底以來盲目擴大產能,產品嚴重供大于求,全年大面積虧損。

批發業的增長速度從前三季度的走勢看,出現較大滑坡,而零售業呈現平穩增長的運行態勢。通過對各項影響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四季度批發零售貿易業的商品銷售的增長速度難以有較大提高,將低于上半年的增長速度,但會略高于三季度的增長速度。預計全年批發零售貿易業商品銷售總額增長幅度將在8-9%之間。第四季度,零售業的銷售和效益將繼續保持平穩的增長勢頭,但批發業效益狀況難以有較大改觀。在零售業的經營方式中,連鎖企業仍將屬于上升階段,銷售提高較快。

2001年全國環保產業總產值估計將達到1020億元,年增長率約為14%,與1993~1998年的增長水平13.8%接近。其中,環保技術服務業和低公害產品生產以及環保產品生產的產值將高于平均水平;環保產業利潤增長率在13~14%之間,環保產業整個行業的利潤可望達到130億元;在環保技術裝備領域,水污染防治和空氣污染防治產品仍將是主體,環境工程設計、施工都將有較大幅度增長;環境污染防治設施運營可望取得較大的發展。

從上市公司來看,根據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公布的資料,2001年平均凈利潤增長前5個行業分別為機電設備、輕工、商貿、文化產業和醫療衛生業,其增長幅度分別達到18.83%、10.49%、10.21%、17.33%和14.39%。文化和醫療衛生產業都是目前國內典型的成長性行業,其中醫療衛生業一直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2001年平均凈利潤下降前5個大類行業分別為建筑業、化工、信息產業、紡織和食品飲料,其降幅分別達到32.93%、14.35%、12.44%、9.74%和9.71%。

在業績滑坡的細分行業中,平均凈利潤下降幅度較大的行業為廣播電視設備配件、氯堿、化纖制造業和廣播電視設備(以彩電為主)和鉛鋅銅,下降幅度分別為64.06%、56.55%、38.67%、36.14%和35.15%。廣播電視設備及配件行業主要是由于行業本身的衰退和產品價格下降引起的。氯堿行業內的大部分上市公司業績都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產品的價格下降所致。化纖行業上市公司業績的下降主要是產能增長過快,再加上進口產品的沖擊導致大部分產品價格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整個行業的經濟效益出現了明顯的下滑,鉛鋅銅行業主要是由于行業內的訂單減少所導致。

(二)、各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和產品價格

2001年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呈加速增長態勢。前三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1221億元,同比增長15.8%,比上半年加快0.7個百分點。從各行業情況看,建筑業增長最快,比去年同期增長51.1%;整個工業中除電力(-9.1%)是負增長,化工行業較低(3.9%)外,其它工業均有20%以上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其中有色(68.9%)、紡織(49.6%)、森林(47.1%)、冶金(40.9)及電子(40%)均有40%以上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第三產業中,只有金融保險業是負增長(-15.3%),而郵電通信業(32.3%)、房產公用服務咨詢業(31.9%)和科研綜合技術服務業(25.4%)都保持了較高的增長率。

在國家統計局調查的38個行業中,有29個工業行業出廠價格呈降勢,占76%。其中,降幅較大的有化學纖維制造業、石油天然氣開采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分別下降13.1%、9.5%和9.2%;漲幅較大的有煤炭采選業和自來水生產供應業,分別上漲7.9%和7.5%。

二、2002年產業/行業走勢預測

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的資料,2002年主要宏觀經濟預測指標如表二所示。

表二、2002年主要宏觀經濟指標預測值

指標單位預測數增長(%)

GDP(90不變價)億元558657.1

一產(90價)億元73062.4

二產(90價)億元327148.1

工業(90價)億元296928.2

建筑業(90價)億元30226.5

三產(90價)億元157937.0

固定資產投資億元4203212.5

消費品零售額億元411009.5

進口億美元268611.0

出口億美元27765.0

零售物價指數上年=10098.0-2.0

分行業來看:

2002年中國的通訊設備制造行業將會迎來一個新的發展機遇。在中國電信分拆以后,估計下半年部分滯后的建設需求將刺激中國通訊設備市場在2002年中后期有一階段性的高峰時期。由此,生產固定電話交換機和相關設備的硬件廠商,以及為電信公司提供計費、結算軟件的系統集成商,2002年下半年將獲得一定的市場機遇。此后,分拆后長途骨干網絡按照光纖數量或者容量,網通和中國電信三七分成。而中國電信和網通兩家的目標都是要發展成為全業務的綜合運營商,有能力為用戶提供端到端的解決方案,這就要保證業務能夠進行地域滲透。北方由于網通和吉通原有的網絡,在南方有一定的基礎,而南方的中國電信除長途骨干網絡以外,在北方幾乎是空白。因此雙方都會加快基礎網絡的建設,短期以內會促進傳輸網絡的建設。但受行業內在原因的制約,光通訊業務預計只能維持溫和的增長。無論是光通訊設備市場、還是光纖光纜市場由于全球的形勢在各通訊子行業中顯得較為低迷,所以各大全球主流企業加大了對國內市場的滲透力度,導致光通訊市場的競爭更為慘烈。由于CDMA和3G的建設,2002年通訊設備市場最主要的投資熱點依然是移動通訊。從整個行業看,2002年通訊設備行業會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2002年我國鋼鐵產品市場供需都還能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不過應該看到,一方面2001年以來世界范圍的經濟增長乏力對我國經濟的影響程度會日益加深,主要鋼鐵產品消費行業的增長速度會進一步放慢,并且加入WTO后,相對封閉的國內市場環境被打破,單純由國內鋼鐵工業企業享有的需求市場空間會受到更多的擠壓;另一方面國內鋼鐵工業目前明顯高于需求增長的生產增長速度和眾多鋼鐵企業在生產增長方面顯露出的過度競爭傾向都將惡化生產經營環境,供需的不平衡發展將使鋼鐵產品市場價格走低,而產品的需求會繼續2001年的分化走勢。

2002年電力行業因為國民經濟增長的可能放緩,電量增長速度將低于2001年的增長速度,預計在6%-7%。各網省區的電力供需情況,在電網建設沒有取得大的突破的情況下,預計仍將延續2001年的狀況,基本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電網建設和能源結構調整,仍將是2002年電力工業的重點。電力體制改革仍將是2002年電力行業的一大不確定因素,由于電力體制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其中政府部門的改革,和相關電力監管機構的建立,是電力體制改革的關鍵。因此,在相關的監管部門沒有建立之前,區域電力市場的建立將是熱點。在這些區域,有規模擴張領先優勢的電力企業,將倍受市場關注。版權所有

2002年我國煤炭市場供應將有較大缺口,貨緊價升將是煤炭市場的主特征。不過,預計作為能源基礎行業,不會出現大起大落的局面,國家可能會出臺一些調控措施,煤炭價格升幅將有限。據有關部門預計,2002年煤炭價格漲幅將控制在5-10%以內,電力企業電煤成本的上升將控制在一定范圍。財稅政策將會向水電和新能源開發傾斜,同樣將對電力行業帶來較大的影響。

2002年,汽車行業存在著較多促進需求強勁增長的因素,同時產品結構的調整也還將繼續,貨車重型化、客車大型化、乘用車多元化、私人消費等是主要發展趨向。就各車型看,國家積極的財政政策、西部大開發等重大基礎建設項目、高等級公路的增加等因素使重型載貨車將繼續高速增長,大中型客車也會有較高的增長水平,但大客的增長會有所放慢,中客大致保持;在技術、產品進行升級后,微型客車市場有所恢復,有望保持較快發展水平,但由于在安全性等方面的明顯缺陷,其市場可能被降價后的輕型客車取代一部分,新車型的增加也促使輕型客車有望獲取較快的增長(由于2001年輕客統計數據中含有部分6字頭轎車產品,2002年扣除后,該產品的增速有下調);一方面增加了6字頭轎車產品的數量,另一方面轎車可能出現爆發性增長,因此預計將繼續高速增長并且比重同時提高;中型貨車將發展較為平穩,而輕型貨車增長不甚樂觀,這兩類車型的比重呈下降趨勢。行業供給能力在目前過剩的基礎上有進一步擴大的可能,但供給產品結構也將順應需求發生調整,市場競爭加強、價格下降在所難免。總體上,汽車工業有望取得比2001年稍高的增長速度,而轎車的銷售增長和價格下降將在市場中有突出表現。

交通運輸業在2002有望再上一個臺階。預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將繼續加快,重點是國道主干線、西部省際通道和通縣油路工程。預期目標是新增公路4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速公路2500公里左右。"五縱七橫"國道主干線新開工1300公里。預期投資規模將不低于2001年的水平。西部地區2001年公路投資增長迅速,貴州、青海、、陜西等地的公路建設投資增長均超過170%,中部地區則以天津(164%)、山西(189%)、內蒙(144%)等省份增長較快,2002年中西部公路建設投資依然會保持較高增長。受日圓貶值及全球經濟衰退的影響,我國外貿出口形勢將面對更大的壓力,從而對外貿貨物生成量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但由于我國港口吞吐量內外貿貨物構成中內貿比重較大(2001年前三季度內貿9.62億噸,外貿4.81億),而預期國內經濟增長仍能保持7%左右,內貿貨物仍將維持穩定增長。因此,從整體上講我國港口吞吐量在2002年增幅較2001年預計會有較大幅度的回落,但仍能維持略高于GDP的增長的增速。在港口總體吞吐量增幅大幅回落的情況下,集裝箱吞吐量增長仍將一支獨秀,原因一方面在于我國無論是內貿還是外貿,貨物的集裝箱化率在不斷地提高。另一個方面則在于隨著我國港口基礎建設的不斷完善,?簧俑劭詮銥康墓屎槳嗖歡系卦黽印?BR>2002年石化行業會有所分化。由于石油價格很難有起色,石油行業的業績會下滑,而化工行業會因為成本的下降,利潤增加。而銷售性企業由于外資的進入,競爭會加劇。估計全行業的增長幅度較2001年有小幅回落。

2002年房地產仍有發展空間,但會進入調整階段,價格難有起色。由于2001年地產投資及施工面積增長過快,2002年商品房竣工面積及總供應量將遠遠大于需求,市場競爭激烈,一部份質地較差的開發商樓盤將形成積壓,空置房面積總量將進一步增加(相關數據參見表一)。競爭的加劇,加入WTO后境外資本的介入及土地市場的規范、開發貸款及預售條件的提高,2002年我國房地產業的將發生變革。在這場變革中,開發商的資金優勢、品牌優勢,其在政府、銀行及社會間建立良好的信譽,以及開發商的管理資源能否跟上企業迅速擴長的步伐等因素將成為主要因素,整個行業集中度將大幅提高,而一批有實力的、跨地域經營的大型房地產開發集團將崛起。從地域來看北京地產形勢較為嚴竣。2002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增幅在15%左右,銷售額增長可能不到15%。

建材業,由于國家會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調整產業結構,清理整頓生產工藝落后、質量較差的小玻璃、小水泥等建材生產企業,一些生產規模較大、生產工藝相對先進、質量較好的建材產品的市場需求會得到顯著的增加。2002年預計可實現利潤總額95億元,比2001年增長12%。對于各個子行業來說,情況又有所不同。傳統建材在提高產品質量的基礎上,需求總量保持相對穩定。水泥需求結構將發生重大變化,可配制高強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的優質水泥的需求將大幅度增加。平板玻璃總需求將保持相對穩定,其中能夠替代進口和滿足加工玻璃要求的優質浮法玻璃需求量明顯增加。建筑衛生陶瓷需求變化的趨勢是低檔產品的市場不斷縮小,中高檔產品將適度增長,可替代進口的高檔衛生陶瓷和節水型衛生陶瓷的需求將有明顯增長。而新型建材產品需求將有較大增長,特別是新型建材中的新型墻體材料、新型保溫材料、新型防水材料,以及各種玻璃纖維及制品、復合材料/玻璃鋼的需求將會有較快增長。另外,滿足房屋裝飾和改善住房功能要求的裝飾裝修材料將有更快增長。外墻涂料、高檔外墻裝飾板、安全環保型的內墻涂料、高檔五金件,以及優質塑鋼門窗和塑料管材管件等化學建材產品的需求將有更快增長。

2002年醫藥行業的增長會放緩。零售市場份額的擴大會增加總的需求,但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深入,必將使總體藥品消費水平的增長幅度受到遏制。另一方面,醫保范圍的擴大,將使進入醫保目錄范圍的中低價位的普藥的銷售比重增加。招標采購的大面積強化推廣會導致藥價降低,新產品向醫院推廣難度加大,因此,醫藥工業實際的銷售收入可能下降,而知識產權的強化,會使新特藥的利潤空間發生分化,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醫藥會又進一步的增長,而模仿性的產品會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估計整個醫藥行業的增長幅度會略低于2001年15%的增長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梅河口市| 三明市| 临漳县| 天津市| 连云港市| 河池市| 兴化市| 保康县| 寻乌县| 永春县| 民乐县| 云浮市| 蓬莱市| 信宜市| 出国| 新民市| 汕头市| 利辛县| 额济纳旗| 石首市| 乌拉特前旗| 潼关县| 东丰县| 都昌县| 霍州市| 翼城县| 仙游县| 芷江| 太原市| 辽阳县| 佛坪县| 扎鲁特旗| 铁力市| 元氏县| 湘潭县| 渝中区| 天祝| 连江县| 柳林县| 林周县| 庆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