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園林綠化養護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中圖分類號:S688文獻標識碼:A
1、 園林綠化養護工作的重要性
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的過程就是把園林規劃設計者的設計意圖轉化為具體園林景觀的過程。在施工過程中,為了達到設計人員預想的效果,就必須深刻領會設計師的設計意圖,并嚴格按施工圖進行綠化施工,使其轉化為現實的園林產品。但這還遠遠不夠,如果種植后不注意綠化養護工作,種植好的樹木不久就可能枯萎死亡,那么前面的綠化工作就全部白費,設計者的意圖和園林景觀更無從談起。實際上要想獲得園林綠化工程的理想效果,還要在園林綠化施工的全過程中始終重視園林養護和管理工作。因為體現園林綠化的主體材料是有生命的植物,而有生命的植物需要澆水、施肥等養護、管理,而且還需要連續的養護和管理。只有在全過程中重視養護和管理工作,園林植物造景效果才能真正實現,降低園林綠化工程的建造成本,使有限的植物材料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2、 園林綠化養護工作存在的問題
2.1. 對綠化養護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到位。一個綠化工程完工后,是否能滿足城市的需求,提高市民滿意度,種植的工作固然重要,但綠化后的養護更為關鍵。俗話說:“三分種,七分管”。如果重建設輕管養,不進行綠化養護或養護不到位,園林規劃設計意圖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展現,園林綠化建設的生態價值、社會價值、人文價值就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園林綠化建設必將失去其本來意義,甚至形成“爛尾工程”造成資源浪費。
2園林綠化養護人員的技術業務素質有待提高。目前采取的一些養護措施,方法比較簡單,冬季該修剪的樹木修剪少,修剪技術含量低,修剪的時間及修剪量不符合要求,養護管理人員由于缺乏必要的技術培訓,技術業務素質普遍較低,新產品新技術無法推廣應用,養護工作缺乏創新意識,養護效率較低,個別樹木長勢不好,景觀效果較差。
2.3.綠化養護經費不足
綠化養護經費嚴重不足,已成為制約綠化養護工作的關鍵因素。由于財政比較緊張,加上一些個人和部門對綠化養護重要性認識不足,這幾年許多城市的綠化養護經費得不到較好地解決。經費嚴重不足,造成綠化養護技術裝備落后,綠化養護措施不到位,綠地景觀效果差,綠化防護措施、供水設施缺失綠地設施缺失等,使得綠地養護難度增大。
3、 園林綠化養護的技術措施
3.1草地
(1) 恢復長滿階段
在此階段,對于草地的養護管理而言,應該注重水、肥的管理。對于草地貼草而言,其有以下好處:春天可以防潰,夏天可以防曬,秋天與冬天可以防風保濕。當貼草完畢后,務必做好相關的檢查工作,比如草根是否緊貼客土、草皮是否壓實等,在貼草后一周之內必須早晚對其進行澆水;在貼草后兩周,只需要傍晚澆水即可,而兩周之后應該根據實際的天氣與季節而定,一般而言是兩天澆水一次,作用在于對其保濕處理。在施肥種植之后開始計算,到第三個月,應該半月施肥一次,并結合一定的水分進行噴澆施肥;三個月之后,則應該每月施肥一次,晴天采用液施,而雨天則用干施。當全部草長滿到了8cm~10cm 時,應該對其進行修剪,確保草的整齊與美觀。此外,新植草一般無病蟲害,因此無需農藥,但為了加速其生長,可以在后期適當噴澆一定濃度的速效氮肥。
(2) 旺長階段
一般而言,在草植后的2 年~5 年屬于其旺長階段,而園林草地以觀賞為主,而觀賞則以綠化為主,因此對旺長階段的養護管理重在保綠。在本階段主要應該注意的工作是剪草,并且要對澆水、施肥加以控制,以此控制其長速。剪草次數的多少與質量直接關系著養護的成本及草地的退化,基于此本文詳細闡述剪草的幾個關鍵環節:1)技術要求,園林觀賞草高最佳為6cm~10cm,超過了10cm 可剪,一旦超過了15cm 就必剪,因為草太高,容易形成“草墩”,會導致局部出現勾瘩狀;2)準備工作,應該仔細檢查剪草機運作是否正常,草刀是否鋒利,此外還應該將草地上的細石雜物撿拾干凈;3)剪草機操作,要調整好刀距,一般離地的高度為2cm~4cm,在操作的時候要均勻推進,確保不漏不重,剪幅以相交3cm~5cm 為宜;4)善后,在修剪完畢后,應該及時清除剪掉的草葉,并且要做好保濕與施肥工作。
(3)緩長階段
在草植后6 年~10年屬于緩長階段,此時生長速度明顯下降,枯葉枯莖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并且在高溫多濕季節容易出現根腐病,而在秋冬季節則容易受到剃枝蟲的攻擊。這個階段的工作重點應該放在防治病蟲害上,在具體的操作中應該將草叢撥開,才能很好的發現蟲害的幼蟲,發現之后應該及時處理,做到早發現早治理。一般而言,需要對發現幼蟲的地方用農藥處理,但三天之后就應將用藥處理過的枯草清理掉,并且補施肥料,以此確保一周之后草能恢復生長。
3.2 綠化樹木
(1)水肥管理
對于綠化植物的水分管理而言,主要在于幼樹時期,基本原則為保濕不漬且表土干卻不白。其中高大喬木根深葉茂,扎入土地很深,一般不需要太多的人工澆水處理;而灌木比較矮小,根系不發達且短淺,不管是盆栽還是地栽都應該注意防旱與保濕不漬。對于綠化植物的施肥而言,喬木一般施加復合肥,其N、P、K 三者的比例分別為:1 年~3 年的幼樹5:3:2,3年以上大樹3:2 :1,其施肥的次數應在植后的三年中每年的春、夏、秋季節的月初各一次,大樹多施,小樹則少施;對于灌木而言,根據具體的土壤與樹的長勢使用適量的復合肥即可,但施肥的時候應該用干施與液施相互結合,花果灌木應增加磷、鉀肥,以葉為主的灌木則應多施加氮肥。
(2) 病蟲害的防治
從目前來看,園林綠化樹木的主要病害包括了白粉病、根腐病、炭疽病等,一般采用的是濃度為800倍~1000倍的防治藥物: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此外,藥物防治是一種后期方法,早期處理應該做好枯枝落葉的清理,保持清潔,并做好排污除漬等。園林綠化樹木的主要蟲害包括了天牛、金龜子、木虱、潛葉虎、介殼蟲等。一般而言,較為嚴重的是木虱,其次是介殼蟲,對付它們的辦法是利用殺蟲劑、速撲殺等常規除蟲藥進行防治。
(3)樹型的管理
對于綠化樹木的樹型管理而言,應該通過藝術的設計,使其疏密有度,型款恰到好處,錯落有致。其中,喬木應要求其挺拔筆直,應注意不能過早拔除固定拴護桿,以免樹桿彎曲;灌木應要求其整齊并有形有序,人工修剪其樹型的時候應根據其自身的生長情況來確定,一般可以修剪成方型、扇型、線條、樹樁、抽象圖案等,甚至可以用一些輔助器材(如鐵絲)編制出一些有趣的文字或圖案,然后讓灌木在其中生長,最后便可以經過編織修剪出那些有趣的文字或圖案。
3.綠籬
(1)肥水管理
在綠籬栽植之前,應該設計好相關要求的籬寬,栽植的時候在坑中除了加入純凈的肥土外還可以加入適量的有機肥或復合肥,以此促進其生長。綠籬種植以后,應該做好修剪工作;此外,由于其對于肥水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應該注重肥水管理。綠籬的肥水管理原則為:施肥以N 為主,輔之P、K,薄肥勤施,基肥應充足追肥應及時迅速,修剪之后必須施肥;水分管理上,做好保濕工作,表土應干而不白,此外要做好雨后的排水防漬工作。
(2) 修剪
綠籬修剪的作用在于:1)抑制其頂端生長優勢,從而促進腋芽萌發,加速枝的生長,保障墻體豐滿,也便于修剪成型; 2)加速綠籬成型,從而滿足相關的設計效果。綠籬的修剪原則為:多次修剪,確保線條流暢,按照需要設計形狀。一般而言,綠籬的高度設計為60cm~150cm,如果超過了150厘米則稱作綠墻(一般只用于那些需要隔離視線的園林綠化建設中)。
對于綠籬的初剪而言,應該在其長到30cm 左右便開始,并按照相關的設計要求修剪3 次~5 次后才成型。在以后的修剪中,應該將新長的枝葉全部剪掉,以此保持原先設計規格的型態。
4. 花卉
(1) 盆栽花卉管理
對盆栽花卉第一階段而言,首先要做好花圃花卉的培育,一般可以選擇各種陰生植物或時令花卉,進行扦插或者整地播種,在其幼苗期應做好病蟲害與肥水的管理,然后準備好規格合適的盆栽器具,比如陶瓷、塑料花盆等,在其底部漏水眼加上瓦片,裝入事先配好的土壤(一般八成即可),最后種上幼苗,分類擺放直到移至所需的擺放點。對盆栽花卉第二階段而言,主要是做好相應的防治措施,重點在于三防:防潰、防凍、防旱。
(2)地栽花卉管理
就目前來看,我國地栽花卉主要有多色花、美人蕉、黃花草、含笑花、金銀花、杏花、桂花等。在具體的栽培上應要求土質肥沃疏松,有良好的通透性,并且要有很強的保水保肥能力。在病蟲害處理上,每月應打一次殺蟲劑,在遇到了意外惡劣的天氣后最好噴一次殺菌劑。此外,對于藤本花卉而言,還應該為其豎柱子或搭架,使其能順著柱子或架順利生長。
4、結論
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是一項必須長期堅持的工作,因此,相關工作人員應高度重視。通過上述分析,我們知道了園林綠化管理涉及很多方面,可以說是一項十分復雜而繁瑣的工作。為了更好的做好養護管理工作,這就需要不斷探索與創新,以求養護管理工作更加優化。
參考文獻
[1]黃迎春.淺議節約型綠化養護管理的技術措施[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1).
[2]張濤.淺談園林綠化工程養護管理的重要性[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5).
【關鍵詞】園林綠化;養護技術;重要性問題;技術措施;管理
前言
近些年的園林綠化工作已從開始的簡單種植,到現在的合理布局、造型美觀,花開四季、四季常綠的景觀。但園林綠化工作質量的好、壞關系到人們對所做工作的認可,關系到質量滿意率的高低。但在園林綠化中存在后期輕養護管理的現象,沒有充分認識綠化養護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養護管理不夠到位。所以切實做好綠化養護工作已成為園林綠化工作的當務之急。
1、園林綠化養護工作的重要性
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的過程就是把園林規劃設計者的設計意圖轉化為具體園林景觀的過程。所以在實施過程中,要按照綠化技術設計人員的設計規劃,并嚴格按設計劃線圖進行綠化種植,達到預期景觀效果。但光是種植栽苗還不夠,如果種植前后不注意綠化養護工作,種植好的樹木、綠苗不久就可能因缺水、生病等原因會枯萎死亡,那么前面的綠化工作就算全部白做和浪費,園林景觀更無從談起。實際上要想獲得園林綠化工程最好的效果,還要在園林綠化種植的全過程中始終重視和監督園林養護和管理工作。只有在全方位全過程中重視了養護和管理工作,園林植物造景效果才能真正體現;苗木成活率高了,園林綠化工程的費用才能降低;景觀也達到預期的效果。在盡情享受綠色的大自然,快樂的生活。
2、園林綠化養護工作存在的問題
2.1對園林綠化養護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到位。一個綠化工程完工后,是否能滿足人們的需求,提高居民滿意率,種植的工作固然重要,但綠化養護更為關鍵。俗話說:
“三分種,七分管”。如果不進行綠化養護或養護不到位,園林規劃設計意圖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展現,園林綠化建設的生態價值、社會價值、人文價值就不能得到最大效率的發揮,園林綠化建設必將失去其本來意義。
2.2養護人員對修剪造型知識欠缺,養護工作缺乏創新,養護管理人員的技術業務素質有待提高?,F在采取的一些養護措施,方法比較簡單,冬季該修剪的樹木修剪少,修剪技術含量低,養護管理人員由于缺乏必要的技術培訓,技術業務素質普遍較低,養護工作缺乏創新意識,養護效率較低,個別樹木長勢造型不好,景觀效果較差。
2.3人們環境意識差,素質有待提高。個別人對待花草不愛惜,任意進入踐踏、玩耍,所以保護環境意識有待提高。
3、綠化養護的技術措施
3.1落實責任,完善制度
對所有的花木進行分類,將植物的特征、習性登記。登記造冊,以其編好年度工作計劃,根據季節、樹植位置、環境等因素,早打算早安排。摸清一定的規律及早制定好一年中的工作月歷,并做好綠化日工作寫實、技能培訓,落實責任制,劃分管理片區,基層領導做好日常檢查和記錄。在栽培學中,綠化中種植的都是有生命的植物,個別的單位在園林綠化時,往往規劃設計高標準,施工養護低水平,造成好景不長有死亡。在綠化養護管理上,要了解種植類型和各種樹木、花草品種的特征與特性,關鍵的重點抓好肥、水、病、蟲、剪五個方面的養護管理工作。
3.2草地的養護管理
3.2.1草地養護原則。均勻一致,純凈無雜草等,四季常綠。
3.2.2草地種植的階段??砂捶N植時間的長短劃分為四個階段。
3.2.2.1種植至長滿階段,也叫長滿期。
3.2.2.2E長階段,指植后2年~5年,也叫旺長期。
3.2.2.3緩長階段,指植后6年~10年,也叫緩長期。
3.2.2.4退化階段,指植后10年~15年,也叫退化期。
3.3綠化樹木的管理
肥水管理,施肥的方法是:小樹結合松土施液肥,大樹在冠幅內地面均勻開穴干施,3年以上高大的樹木原則上可不施肥。綠化樹木的水分管理,重在幼樹,原則是保濕不漬,表土干而不白。高大喬木,根深葉茂,不存在因缺水影響生長,灌木矮小,根系短淺,盆栽地栽都要防旱保濕不漬,才能正常生長。
3.4植被修剪養護
喬灌木及綠籬要定期修剪,特別是成形的灌木球和綠籬,既要保持其造型又要保證植株生長正常。灌木的造型根據品種和位置的不同可由綠化技術人員確定,小區灌木造型包括:圓形、蘑菇形、圓柱形、三角形、方形、菱形等。草坪應定期修剪,全年剪草至少五、六次,對于一些植物的修剪應注意技巧,修剪不當會影響生長甚至導致植株死亡。
3.5樹木的種植及病蟲防治
香樟、廣玉蘭、冬青在本地種植一般2 3月種植,樹坨帶土運來后,要打頭,樹木種植要扶直,種后要打樁防止風刮與小孩晃動,保證生長直立聳立。綠化樹木主要的蟲害有天牛、木虱、潛葉蛾、潛葉虎、介殼蟲、金龜子等,主要的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等,除了藥物防治外,栽培上要經常清理枯枝落葉,保持清潔,同時要排除漬水,必要時修剪后噴藥。
3.6花卉的培育管理
盆栽花卉的管理,盆栽花卉是經過兩個階段培育而成,第一個階段是在育苗池進行培育,第二個階段是裝盆,裝盆花葉子在3個以上可以上盆,澆水,上肥。后生長到具有觀賞價值或開花前后,擺放到室外廣場(花壇)、綠化景點中?;ㄆ耘嘤柙曰ɑ?,首先選擇各類各種時花和陰生植物,進行整地播種或扦插,盆栽花卉第二階段的管理,由于擺放分散,重點做好三防:防旱、防漬、防凍。盆栽花卉由于分散,通風透光好,病蟲較少,但要細心查看,一經發現,要用手提噴霧器逐盆噴藥。
4、農藥消殺管理及保潔,除草工作
4.1防治植物病蟲害,在使用農藥時應盡量采用高效低毒的產品,降低農藥對環境的污染,并結合人工捕除同時進行。其次要對癥施藥,注意藥劑比例,不同品種的藥劑要輪換使用,防止病蟲害產生抗藥性。使用農藥要帶好防護用品,在風力小時噴藥,人要在上風處,噴施要均勻。并做好農藥登記,藥后要進行評估。春夏季是病蟲害的高峰期,要特別注意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修整樹形,剪除枯樹病枝,清除蟲卵、蟲繭,以減少蟲源。
4.2綠化工人應每日清掃綠籬邊落葉、雜物,為植被澆水,根除雜草。澆水要澆透,澆均勻,按季節調整澆水時間,確保植物正常生長。清除雜草主要通過人工除草和化學除草兩種方法,人工除草要提倡中耕的方法,化學除草要選好,調配好除草劑,以免發生藥害,且要在草荒發生前噴灑。
5、園林綠化養護的宣傳教育措施
加強對人們愛護花草的宣傳是很有必要的。可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如可以通過報紙、廣播、管理站開展的“景區是我家,美化靠大家”勞動競賽,承包樹木綠地等多渠道的護綠宣傳教育互動等活動,以此來提高人們愛綠護綠的思想意識。讓人們都行動起來,人人都愛護樹木、愛護花草,保護環境,爭當社區環境保護的保護人、監督人。同時,各級、各類人員聯合看護綠地,宣傳保護綠地,檢查綠地、樹木的情況,勸阻損綠毀綠行為,發現問題及時報告上級處理。
校園林綠化就是為進一步優化育人環境,提高校園環境質量,創建高校獨特的文化氣息。在高校進行園林綠化的任務就是提高綠化覆蓋率,逐步達到70%以上,可綠化用地全部綠化;提高綠化水平,逐步實現高校園林化。在大學校園內種植樹木的過程中要盡可能選那些栽高達的落葉喬木,提高學校的綠化率。
2.高校園林綠化的養護管理標準
2.1喬木養護管理標準
喬木栽植之后,要定期進行觀察,確保其苗木能夠正常的生長。除此之外,要求周圍環境與樹木處在之間要和諧,根據喬木自身生長的態勢修剪,在第一時間內出去枯枝病葉;及時地進行施肥澆水,有的樹木樹齡較長,更要注重養護管理,控制施肥肥量,做復壯處理;平時還要及時地進行補植,確保新增的苗木的規格與以前的苗木盡量保持一致;在進行病蟲害防治的過程中,要以防為主,留心觀察喬木生長狀況,發現出現病蟲害要在第一時間內及時處理。
2.2花灌木養護管理標準
花灌木在栽植之后,也要定期查看其生長情勢,及時清理無枯枝殘葉;花灌木的種植就是要美觀得體,與周圍的環境相協調;在養護過程中注意花灌木可根據時節特點開花,對于殘花敗葉要及時處理,根據花灌木生長與開花的特性確定施肥量,及時澆水;對換灌木叢中的雜草要及時除去,除此之外還要及時補植,認真地養護和管理,預防病蟲害。
2.3對綠籬、色塊養護管理標準
綠籬以及在修剪的過程中,要確保輪廓清楚,修剪的周期大約為每四個月一次,在完成修剪之后要及時清理掉殘留下的枝葉;除此之外還要做好施肥、澆水除草以及病蟲害防治的工作。2.4草坪養護管理標準在草坪進行養護管理時,應要充分考慮到當地的地質氣候條件以及草坪的主要功能。藥卻敗草坪上草的覆蓋率達到90%以上,而且還要保證期整齊雅觀,雜草率要低于5%,草坪的綠期至少要8個月,沒有無明顯的坑洼與積水,對于露出黃土的部分要在第一時間內地進行補種;按照草品種的特點以及草坪的用途要對定期修剪,確保草坪內草的生長整齊劃一,美觀協調。草坪要及時進行澆水施肥,對務返青水與越冬水要格外注意;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清除草坪內的雜草。
3.對高校園林綠化的養護管理的幾點建議
3.1建立完善的校園綠化保障制度
在對于高校園林綠化管理或者是對物業管理公司的監管中,校方應形成一系列的管理條例,按照相應的管理條例實施監管。管理條例將明確管理模式和管理的獎懲措施,這有利于提高校園環境的管理質量。除此之外還要完善經費保障制度完善。將特設校園綠化建設專項經費,每年將學校經費的固定比例劃入本經費中,僅用于園林綠化建設,保證校園綠化建設的費用。同時,也加大社會力量籌集資金,如校友捐贈、在校師生贈送、社會知名人士或團體贊助等。
3.2注重養護管理質量
園林綠化中有“三分栽七分養”一說,所以養護是關鍵,應該嚴格按照養護標準進行養護,否則應根據合同作出相應的懲罰。由于很多苗木存在假活現象或是第二、三年也死亡的情況,建議采用延長養護期的方式,如明確1萬元以上的苗木養護期是2年、3年等等。已經有很多高校采用這種方式,效果很顯著。目前許多高校將新修建的校區普遍將綠化(物業)委托給專業的公司進行管理。這些專業的公司在校期間的服務,也確實給校園帶來了很多的便捷,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對于校園綠化來說,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如:管理越來越松懈,很多地方不到位,雜草清除不及時,修枝不規范等等。針對這一現象,高校應采取有效的措施。與監管對象(物業管理公司)簽訂托管合同時,應做到細致和全面。首先,在簽訂托管合同前,核定好監管的面積,避免后期管理中的矛盾;其次,盡量將監管費用細化,以便于監管條例的落實,如校區的監管經費是3元/m2.年,其中農藥費為0.3元/m2.年,肥料費為0.5元/m2.年,等等;最后,監管后的獎懲措施也是必要的,管理達到校方要求,并且各方面都表現得很優秀,需要獎勵,促進物業管理公司的積極性,同樣的,如果管理不到位沒有及時的提醒和相應的懲罰,將會為校園綠化和學校帶來嚴重的損失。
3.3強化園林綠化專業隊伍
【關鍵詞】園林綠化;養護;技術
1.綠化養護的技術措施
在栽培學中,常言道“種三管七”,綠化中種植的都是有生命的植物,不少單位在園林綠化時,往往規劃設計高標準,施工養護低水平,造成好景不長。在綠化養護管理上,要了解種植類型和各種品種的特特征與特性,關鍵抓好肥、水、病、蟲、剪五個方面的養護管理工作。
草地養護原則是:均勻一致,純凈無雜,四季常綠。據資料介紹在一般管理水平情況下綠化草地(臺灣草)可按種植時間的長短劃分為四個階段。一是種植至長滿階段,指初植草地,種植至一年或全覆蓋(100%長滿無空地)階段,也叫長滿期。二是旺長階段,指植后2-5年,也叫旺長期。三是緩長階段,指植后6-10年,也叫緩長期。四是退化階段,指植后10-15年,也叫退化期。在較高的養護管理水平下臺灣草地退化期可推遲5-8年。連地針葉草的退化期比臺灣草遲3-5年,大葉草則早3-5年。
1.1 恢復長滿階段的管理
按設計和工藝要求,新植草地的地床,要嚴格清除雜草種子和草根草莖,并填上純凈客土刮平壓實10厘米以上才能貼草皮。貼草皮有二種:一是全貼、二是稀貼。稀貼一般20×20厘米一方塊草皮等面積留空稀貼,全貼無長滿期,只有恢復期7-10天,稀貼有50%的空地需一定的時間才能長滿,春季貼和夏季貼的草皮長滿期短僅1-2個月,秋貼冬貼則長滿慢需2-3個月。
在養護管理上,重在水、肥的管理,春貼防漬,夏貼防曬,秋冬貼草防風保濕。一般貼草后一周內早晚噴水一次,并檢查草皮是否壓實,要求草根緊貼客土。貼后二兩周內每天傍晚噴水一次,二周后視季節和天氣情況一般二天噴水一次,以保濕為主。施肥植后一周開始到三個月內,每半月施肥一次,用1-3%的尿素液結合澆水噴施,前稀后濃,以后每月一次畝用4-6斤尿素,雨天干施,晴天液施,全部長滿草高8-10厘米時,用剪草機剪草。除雜草,早則植后半月,遲則一月,雜草開始生長,要及時挖草除根,挖后壓實,以免影響主草生長。新植草地一般無病蟲,無需噴藥,為加速生長,后期可用0.1-0.5%磷酸二氫鉀結澆水噴施。
1.2 旺長階段的管理
草地植后第二年至第五年是旺盛生長階段,觀賞草地以綠化為主,所以重在保綠。水分管理,翻開草莖,客土干而不白,濕而不漬,一年中春夏干,秋冬濕為原則。施肥輕施薄施,一年中4-9月少,兩頭多,每次剪草后畝用2-4斤尿素。旺長季節,以控肥控水控制長速,否則剪草次數增加,養護成本增大。剪草,是本階段的工作重點,剪草次數多少和剪草質量的好壞與草地退化和養護成本有關。剪草次數一年控制在8-10次為宜,2-9月平均每月剪一次,10月至下年1月每二月剪一次。剪草技術要求:一是草高最佳觀賞為6-10厘米,超過10厘米可剪,大于15厘米時,會起“草墩”,局部呈勾瘩狀,此時必剪。二是剪前準備,檢查剪草機動力要正常,草刀鋒利無缺損,同時檢凈草地細石雜物。三是剪草機操作,調整刀距,離地2-4厘米(旺長季節低剪,秋冬高剪),勻速推進,剪幅每次相交3-5厘米,不漏剪。四是剪后及時清凈草葉,并保濕施肥。
1.3 緩長階段的管理
植后6-10年的草地,生長速度有所下降,枯葉枯莖逐年增多,在高溫多濕的季節易發生根腐病,秋冬易受地志虎(剃枝蟲)為害,工作重點,注意防治病蟲為害。據觀察,臺灣草連續漬水三天開始爛根,排干漬水后仍有生機,連續漬水七天,90%以上爛根,幾乎無生機,需重新貼草皮。漬水1-2天爛根雖少,但排水后遇高溫多濕有利病菌繁殖,導致根腐病發生。用托布津或多菌靈800-1000倍,噴施病區2-3次(2-10天噴一次),防治根腐病效果好。
1.4 草地退化階段的管理
植后10年的草地開始逐年退化,植后15年嚴重退化。水分管理,干濕高替,嚴禁漬水,否則加劇爛根枯死,加強病蟲害的檢查防治,除正常施肥外,每10-15天用1%尿素,磷二鉀混合液根外施肥,或者用商品葉面保,葉面肥如大豐田等根外噴施,效果很好。對局部完全枯死處可進行全貼補植。退化草地剪后復青慢,全年剪草次數不宜超過6次。另外,由于主草稀,易長雜草,需及時挖除。此期需全面加強管理,才能有效延緩草地的退化。
2.綠化樹木的管理
園林綠化中,樹木種植面積并不是最大,但其所占的綠化空間最大,草地、鮮花、灌木、喬木合理搭配,體現了立體綠化的效果。習話講“:綠樹成陰,鮮花盛開”,創造了良好的小氣候和優美的環境。另外,許多灌木樹種植后可以通過修剪造型,亭亭屹立在草地和景點中,甚至可產生立體動感。
2.1 肥水管理
喬木樹型高大,根系發達,根深幅廣,種植時需要開正方形0.8-1.0立方米的大穴,填上肥沃客土高于平地30厘米才種植。在施肥方面,用肥種類以復合肥為主,N、P、K的比例1-3年的幼年樹是5:3:2;三年以上的大樹是3:2:1.施肥的次數,植后三年內,每年的春、夏、秋初各施一次,每次用復合肥1-2kg,小樹少施,大樹多施。施肥的方法是:小樹結合松土施液肥,大樹在冠幅內地面均勻開穴干施,三年以上高大的喬木原則上可不施肥。灌木樹型小,以淺穴或淺溝種植為主,叢生根系淺,視土壤和樹勢施用適量的復合肥,液施干施結合,觀花觀果灌木適當增加P、K肥,觀葉灌木適當增加N肥施用。綠化樹木的水分管理,重在幼樹,原則是保濕不漬,表土干而不白。高大喬木,根深葉茂,不存在因缺水影響生長,灌木矮小,根系短淺,盆栽地栽都要防旱保濕不漬,才能正常生長。
2.2 樹型管理
綠化林木,通過藝術設計,認真管理,使之有稀有密,有型有款,座落有置,是綠化成功的關鍵之一。喬木要求樹干筆直挺拔,不要過早拔掉種植時的固定拴護桿,以免引起樹桿彎曲。成年大樹及時鋸掉不規則的樹枝,對冠幅大,葉多枝小的擋風枝不鋸掉,遇大風雨會折枝斷干嚴重時連根拔起造成損失。灌木要求整齊有形有序,樹形是樹木不斷生長和通過人工不斷修剪而成,可修剪成園球型、方型、扇型、磨菇型、抽象圖案、線條、柱樁、椎樁等。甚至可用鐵絲編織文字或“雙龍戲珠“”獅子滾球”,“孔雀開屏”等讓灌木的枝葉在其中生長,通過編織修剪而成。不管喬木灌木要及時清除枯枝落葉,對大王椰、假檳榔等觀莖樹,要保證樹干筆直干凈,葉鞘大、干枯后不易自然脫落,要人工及時清除。
2.3 樹木的病蟲防治
綠化樹木主要的蟲害有天牛、木虱、潛葉蛾、潛葉虎、介殼蟲、金龜子等。近年來在喬木灌木中木虱為害較嚴重,其次是介殼蟲,采用常規殺蟲劑、速撲殺、介特靈等均能達到防治效果。主要的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等,常用的防治藥物有托布津、多菌靈、炭疽病等,常用濃度800-1000倍。除了藥物防治外,栽培上要經常清理枯枝落葉,保持清潔,同時要排除漬水,必要時修剪后噴藥。
3.總結
園林設計是創造園林景觀藝術的基礎,在養護管理中貫徹設計的理念可起到綿上添花的作用,這也是提高園林養護水平,打造城市地方特色園林的必然要求,養護要全力促成園林設計理念的實現。
參考文獻
關鍵詞: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存在問題
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的飛速猛進,北方很多地區已經步入了現代城市化發展階段,隨著科學發展觀的落實,園林綠化在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中,已經成為城市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園林綠化的養護與管理工作,是現代園林建設的保障。
1.園林綠化養護工作的意義
園林綠化是現代園林景觀建設的重要環節。園林綠化的養護管理工作,對于現代園林建設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1.1有利于美化生態環境
園林綠化是生態環境美化的重要手段,園林綠化的養護與管理,通過針對綠化樹木花草不同的形狀、顏色、用途和風格進行配置管理,能夠有效點綴和創造優美、清新、舒適的現代生活環境。
1.2 有利于凈化城市空氣
園林綠化植物對空氣的凈化有著獨特的調節作用,很多園林植物能夠吸滯煙灰和粉塵和有害氣體并釋放氧氣,草坪植物也有很好的蒙塵作用,因此,園林綠化的護理有利于空氣的調節。
1.3 有利于調節氣候變化
生物學認為,樹木花草的生物性能能夠蒸騰水分,調節空氣的相對濕度,具有吸熱、遮蔭和防風的作用。園林綠化的有效養護與管理,為人們創造了防暑降溫的良好環境。
1.4 有利于噪音污染管制
現代城市化建設,工廠林立,人口密集,各種噪音污染程度急劇嚴重,影響著人們的正常生活質量。園林綠化的養護管理,充分運用植物自身的生物自然機能,能夠有效地調節控制噪音污染。
2.當前園林綠化的養護管理現狀及存在問題
2.1 園林綠化的養護管理意識浮淺錯位
現代園林綠化,作為一種社會公益性的生態建設工程,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同時園林綠化的養護與管理本身不能直接創造經濟效益,造成很多園林管理單位人員思想意識浮淺,對園林綠化的重要性未能充分明確,工作缺乏主動性。
2.2 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政策導向片面偏失
受客觀因素影響,有些地方的園林綠化養護管理,針對性太強,只注重“黃金”地段的養護管理,喜歡做“面子”工程,而次要地段重視不足,養護管理質量較差,造成園林綠化養護管理不能全面整體性統一發展。
2.3 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市場競爭機制滯后
現代市場運行機制下,園林綠化也應與市場接軌,適應市場競爭環境,但現行園林綠化管理機制,競爭機制嚴重匱乏,管理組織結構流動變化頻繁,導致政府在園林綠化養護管理上束縛被動,積極主動性不足, 導致園林綠化養護管理的效率低差。
2.4 園林綠化護理與社會協調力度不移
園林綠化屬于社會公益性建設,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支持,部分地方由于宣傳協調不力,市民隨意攀折園林苗木、破壞綠化工程現象嚴重,社會參與性不強,使得養護管理投入長期不足。
2.5園林綠化的養護管理技術開發緩慢
隨著現代生物科技的發展,園林綠化的養護管理也應具備科技平臺,由于養護管理得市場機制弱化,導致很多地方的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技術培訓、開發嚴重不到位,綠化護理人員的綜合技能素質出現滯后,人才資源流失嚴重,不利于綠化養護工程的管理。
2.6 園林綠化的養護管理法制保障弱化
法制管理是現代管理形式的基礎保障,雖然一些地方政府加強了園林綠化養護管理的法制化措施,但從整體上看,園林綠化法規體系尚不完善,園林綠化養護管理的操作規程、管理體系法制保障薄弱,導致科學、法制和規范化的養護管理措施難以有效落實。
3.園林綠化養護管理的落實理念
3.1 園林綠化的養護應遵循實行全程管理理念
園林綠化的養護管理,首先是要保證樹木花草等綠化植物的成活率,達到預想的綠化效果。在園林綠化護理過程中,要采取科學高效措施,針對綠化植物進行園林建設的全程性護理,切忌綠化護理工作有頭無尾,導致綠化資源的浪費。
3.2 園林綠化的養護應充分體現因地制宜理念。
因地制宜是創造園林景觀藝術的基礎,在養護管理中貫徹因地制宜的設計理念,是提高園林養護水平的重要遵循原則,是構建地方特色園林的必然要求。因此,園林綠化的養護管理,要結合成本效益原則充分根據實際自然條件,因地制宜的進行養護管理。
3.3 園林綠化的養護管理應貫徹人文生態理念
園林綠化的養護應適應人們的生活審美習慣,高大喬木下面有灌木,灌木下面有花草的復層綠色種植結構,是綠化功能的體現。在園林綠化養護中貫徹人文生態的理念可以人們崇尚自然美。
4.園林綠化養護管理的實踐措施:
4.1 加強園林綠化養護管理的前瞻性,增強責任管理意識。
在現代園林綠化管理養護過程中,要針對管理人員的思想認識進行強化教育,要創新管理措施,增強管理人員的責任管理意識,提升園林綠化養護管理的實效性。
4.2 轉變政府對園林綠化的管理職能,加強綠化養護監控。
在園林綠化建設過程中,要轉變政府干預的管理職能,加強綠化養護的監督,實行園林綠化的全程全面性養護管理,做到園林綠化養護管理的整體性與統一性發展。
4.3 構建和完善科學的市場競爭機制,促進綠化養護管理。
現代市場運行環境下,園林綠化的養護與管理,要與市場接軌,建立完善市場管理機制,充分調動園林綠化護理人員的積極主動性,提高園林綠化工作的質量效益。
4.4 拓展園林綠化護理技術開發渠道,科學規范綠化養護。
利用現代生物科技,嚴格監控灌溉施肥、土壤改良、苗木栽植等關鍵養護技術管理。綜合開發綠化養護技術的開發渠道,通過各種形式,提高綠化護理人員的綜合技能素質。
4.5 深化園林綠化建設社會宣傳力度,協調社會保障機能。
園林綠化的養護管理,離不開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支持,相關部門要根據實際,加大園林綠化保護意識的公益性政策宣傳導向,同時協調社會各界的積極主動參與性。
4.6 構建園林綠化建設法制保障體系,實現綠化規范養護。
要切實加強園林綠化護理制度建設,增強法制管理觀念,構建法律保障體系,嚴格相關監督措施,實行分級管理,規范綠化養護措施,提高園林綠化養護的落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