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av,短篇公交车高h肉辣全集目录,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的视频完整版,最近日本mv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首頁 > 文章中心 > 乳品安全論文

乳品安全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乳品安全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乳品安全論文

乳品安全論文范文第1篇

論文摘要:經過10年超常規發展,中國奶業如今似乎到了瓶頸期,三聚氰胺事件給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敲響了警鐘,中國乳品業今后的發展受到廣泛關注。本文以蒙牛乳業為例,運用SWOT模型,對該行業進行分析。

縱觀中國乳業10年的發展歷程,中國乳業雖然起步晚、起點低,但發展迅速。奶業總量翻了兩番,至2006年中國已成為全球排行第三的產奶大國。中國乳業的飛速發展似乎帶來了中國經濟的又一個春天。直至三聚氰胺事件人們才意識到連續快速發展隱藏的泡沫成分。此次事件根源在于產業鏈利益分配不合理、監管體系不完善等多方面原因,國內乳品業遭受巨大打擊,消費者對國內奶業失去信任,外資乳企加快擴張中國市場的步伐,國內乳企喪失了與外資乳企在高端奶競爭中已有的優勢。就連蒙牛、伊利這兩個國內知名大品牌也難逃厄運,連續虧損、金融危機使蒙牛面臨著被外資控購的危機,人們開始懷疑,中國乳業真的到了“過冬”的時候?本文以蒙牛乳業為例,運用SWOT模型,對該行業進行分析。

一、蒙牛乳業的發展過程

1999年7月,蒙牛乳業成立,注冊資本1398萬元。從1999年到2005年,蒙牛銷售收入從4365萬元躍升至108億元,短短七年時間,蒙牛增長240多倍,以“火箭速度”經歷了神話般的發展,創造了在誕生1000余天里平均一天超越一個乳品企業的銷售奇跡,榮列“中國乳品行業競爭第一名”。從2008年9月11日三鹿奶粉含“三聚氰胺”事件開始,中國乳品行業的“汶川大地震”爆發了,中國奶制品行業似乎到了最危險的時刻,在此次事件中,蒙牛也未能幸免,媒體曝光其含有三聚氰胺成分。機遇與威脅并存的今天,蒙牛到了該冷靜思考的時候。

二、外部機會分析

全面提升產品質量,消費者信任感增強:三聚氰胺事件是中國乳品業全面提升產品質量的一次機會,蒙牛乳業借此可以重新定位自己的品牌,提高產品質量安全,以此為契機,增強消費者對其產品的忠誠度。前段時間,“額外”召回承受幾十億損失的蒙牛,成為液體奶市場恢復最快的品牌,在責任與安全的天平上,蒙牛添上了“誠信”這個最重的砝碼。目前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重新將蒙牛列入了家庭采購的必需品名單。蒙牛主動背負巨額損失的誠信舉措,贏得了眾多消費者信任,直接促成了其銷量的增長。政府政策支持:改革開放以后,中國政府對乳業一直很重視,1997年將乳業列為重點支持產業,2007年《國務院關于促進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明確了奶業發展目標,加大了奶業扶持力度。潛在需求巨大:中國人多年養成的喝奶習慣不會因三聚氰胺事件而改變,“每天一斤奶,強壯中國人”的觀念已深入人心,國外品牌價位高仍然是多數人難以逾越的檻,內地品牌機會依然存在。中國消費者市場巨大,城鎮化可提升居民乳品消費水平。

三、外部威脅分析

外資惡意收購:由于信貸緊縮,蒙牛創始人牛根生將4.5%的股份抵押給摩根斯坦利。由于受到金融風暴的影響,蒙牛股價嚴重縮水,導致原先抵押的股權價格已經嚴重與價值不符,蒙牛可能面臨著有敵意的收購對手購買這些被抵押的股權,其控制權的歸屬受到嚴重威脅。潛在競爭者:三聚氰胺事件使中國乳品業重新洗牌,很多鐘情蒙牛乳品的消費者分流到其他品牌中去;此外,由于對國內乳制品失去信心,更多人選擇國外品牌,這些都構成蒙牛乳業的外部威脅。有效需求不足:在我國13億人口中,乳制品有效消費者只有6000萬人,由于長期不消費乳制品,大部分人體內缺乏乳糖酶,無法分解乳制品中的乳糖而引起腹痛等癥狀,使人們不喜歡消費乳制品的現狀惡性循環。

四、內部優勢分析

品牌效應,忠實的消費者:蒙牛品牌已深入人心,不論是味道還是產品質量,一直被消費者認可,大品牌的優勢在于有大批的蒙牛忠誠消費者,不會因為三聚氰胺事件而斷然否決他們一直鐘情的品牌。企業文化塑造的凝聚力:蒙牛構建和踐行了企業文化的三條主線:一是大勝靠德,講責任,重使命。蒙牛從始至終致力于營造一個追求正確、崇尚正義、充滿正氣的“三正氛圍”,造就“三全員工”——全心、全力、全時;二是大智靠學,講智慧,重方法。三是大牌靠創,講品德,重創新。通過卓有成效的企業文化,推動了蒙牛的迅速發展,使品牌越打越響。領導者魅力:蒙牛的成功與牛根生密不可分,牛根生注重義氣,信奉“財聚人散,財散人聚”的大氣財富觀,這成為組織凝聚力的重要來源,也是蒙牛團結奶農、經銷商等價值鏈伙伴的原因。創業時,牛根生憑借個人魅力將原伊利的一干大將拉攏過來,形成蒙牛的團隊骨干,可以說蒙牛的高速發展離不開這位領導者。

五、內部劣勢分析

全員素質的提升:蒙牛盡管過去有著奇跡般的發展速度,但是人員構成比較草莽,素質參差不齊。在新的市場挑戰之下,目前的人員構成能否支撐持續高成長將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管理系統的升級換代:以蒙牛為代表的眾多中國企業,以績效導向為管理體系,高業績目標服務的實用管理手段成就了蒙牛,但隨著未來的市場變化,“舊版”管理體系必將被淘汰。資金鏈斷裂:金融風暴、三聚氰胺事件無不給蒙牛乳業蒙上揮之不去的陰影,連續虧損使蒙牛的現金流斷裂,目前還面臨被外企惡意收購的危險,蒙牛能否順利度過難關,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中國乳品業高速發展的背后隱藏著很多泡沫成分,現在整個乳業發展給人們的總體感覺體現在兩個字:“快”和“亂”。這種不和諧的發展勢必造成乳業經濟的衰退,可以說三聚氰胺事件是一個導火索,引出的不僅僅是產品質量安全問題,還涉及到我國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涉及“三農”問題的解決和國民健康素質的提高,因此我們必須予以關注。

參考文獻:

[1]毛遠華.蒙牛文化的啟示.《中國有色金屬》[J].2008,15:59.

[2]劉帥,劉亮.我國乳業的SWOT分析.《中國乳業》[J],2008,6:17-19.

[3]魏琢.看蒙牛品文化.《內蒙古統戰理論研究》[J].2008,1.

乳品安全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奶源建設 萬頭牧場 規模效益 生產函數

一、研究背景

黨的十期間,在國企代表見面會上,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表示,蒙牛開始自建奶場、提高奶源收購標準、加強產品研發、改進質量檢驗標準和方法,這個過程可以保證蒙牛不再出現以前發生的事情。并表示對蒙牛集團未來的信心,是和整個中國乳業進步聯系在一起的。希望能夠以新的經營理念、質量檢測水平和嚴格的要求來提升產品質量,獲得消費者對蒙牛的信心支持。

表1 2008年各主要乳品企業盈利情況

資料來源:2008年報數據。

據資料顯示,蒙牛今年將完成自建牧場12座,奶牛存欄11萬頭,并斥資30多億建設規模化牧場,到2015年實現100%原奶由規模牧場提供。截至目前,現代牧業已建成運營的萬頭牧場有16個,在建牧場4個,擬建牧場10個,2015年前,現代牧業將完成30個萬頭規模牧場的規模與經營,奶牛存欄超過26萬頭,日產高品質牛奶3000噸以上。伊利也計劃增資建20個“奶聯社”模式下的牧場,在呼和浩特建設1.5萬頭規模的牧場。上海光明也已建設了自己的海豐萬頭牧場。河北三元宣稱在3-5年時間建成2萬頭奶牛的牧場和20個畜牧場型奶牛基地。完達山與河北貝蘭德合作成立的新公司計劃再建4個萬頭牧場。經歷三鹿事件教訓之后的新西蘭恒天然表示要在中國興建萬頭規模牧場。

表2 2001-2009年我國乳制品產量及同比增長率

資料來源:中國奶業年鑒,2010。

二、研究意義

中國的乳制品行業在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之下,經過30年的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乳制品也成為繼糧食、肉類、水產品之后的人們生活必需用品。乳品行業的發展不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時也推動了與其相關的其他行業的發展。飼料種植業、種業、包裝印刷行業以及運輸業在乳品行業繁榮的同時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可見,乳品行業對解決“三農問題”和帶動農民生產致富起到了推動性的作用。

然而“三聚氰胺”事件為乳品行業的穩定發展敲響了警鐘,這次行業性的危機表面上看,是供需矛盾導致的一次產業危機,實質上則是中國奶業發展中存在的深層問題的暴露:奶牛養殖小、散、低的局面沒有得到扭轉,使得整個產業鏈效率不高。為了解決這一根本問題,中央與地方政府對規模養殖建設給予大量資金和政策支持。

相對于分散的養殖方式,規模化、集約化養殖所面臨的生產安全問題更加可控,也可較好地在奶源上控制牛奶安全。悄然之間,“萬頭牧場”開始在中國大行其道。而每一行業都有自身的發展規律,奶牛養殖搞規模化發展本身沒問題,但過度的規模化卻不可取,其在經濟效益上也未必是最佳。萬頭牧場奶牛養殖不僅對地理環境、飼料、水源、物流運輸等要求很高,對環境的承受能力也有嚴格要求。在污染、防疫、疾病等方面很難做到有效控制。萬頭奶牛的集中飼養,容易滋生疫病,特別是大規模圈養,飼養環境條件惡劣,所產原奶易出現質量安全問題。同時,由于管理經驗不成熟,萬頭牧場缺乏必要的管理人才。由于空間的有限,動物幾乎沒有活動范圍,降低了動物的福利水平。因此,建設萬頭牧場,不能趕時髦,更不能過于盲目,要充分考慮我國的具體條件與實際情況。

綜上所述,研究奶牛牧場的最優規模問題對于中國乳業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但目前就奶牛牧場規模分析的研究成果還很少,并且缺乏一定的深度,因此本研究針對牧場建設規模的選取這一課題進行研究,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分析不同規模奶牛養殖牧場的效益,進而采用數學規范法,計算出奶牛養殖牧場的最優規模,研究結果為大規模牧場的后續建設和發展提供相關借鑒與幫助,使乳業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三、國內外研究現狀及發展動態

近年來,國內外許多學者對中國奶業發展都做過很多研究,涉及奶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和各個方面,但對奶牛牧場規模問題方面的研究則很少。以往的研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規模經營的研究

規模經營是與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規模報酬(Return to Scale,也被稱為規模收益)等概念相伴生的一個概念,它屬于生產力的范疇,它一般指的是各種生產要素以一定數量的規模化結合進行的經營。規模經營作為經濟問題的提出早在18世紀末葉就開始了,但作為以獨立經營實體為單位,從微觀經濟學的角度進行系統研究是在20世紀初才開始的。規模經營研究的內容很多,但主要的是研究經營規模與經濟效益的關系,各種條件下的適度規模經營問題,規模經營的評價指標和評價方法等等。我國農業規模經濟理論的研究起步較晚,大體上是從建國以后才開始的。到目前為止基本上形成了兩種理論觀點。第一種理論認為推行農業規模經營勢在必行,但要適時適度,因地制宜。第二種理論認為中國現階段不具備擴大農地規模經營的條件,為防止農業的萎縮,應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功能和對農業的支持保護力度,同時引導農民爭取農業的外部規模經濟。研究農業規模經濟的方法有邊際分析法、統計回歸法、線性規劃法、比較分析法、成本函數法、系統優化法等(錢貴霞,2005)。關于規模經營問題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對糧食等作物的生產上,而很少關注養殖業規模經營的。

(二)奶牛規模養殖的研究

對于奶牛養殖規模的研究是在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之后才開始引起學界的關注的,并產生了一些研究成果。在這以前,只有張芳等(1993)通過對華北地區集體奶牛場和個體奶牛戶的效益規模和經濟規模的研究, 提出了適度經營規模: 集體奶牛場45-75 頭;個體奶牛戶15-40 頭。在此規模下能兼顧總收入和每頭奶牛盈利, 生產成本達到最低,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朱娟等(2009)指出農戶散養作為我國主要的奶牛養殖模式,農戶受益較低的問題普遍存在,并根據對奶牛養殖主要地區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散戶的問卷調研,對散戶的成本收益情況作了定量分析,認為散戶的經濟效益與養殖規模、養殖組織模式、養殖技術和奶牛品種等因素有關。在6~10頭的奶牛養殖規模下,奶牛生產性能最高,奶農凈收入最大。雷有玲(2009)對奶牛規模養殖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議,她認為要提高奶牛規模養殖, 必須要依靠科技, 重視疫病防治, 遵循養殖規律, 才能更好地發展奶牛業。王莉等(2011)指出,近年來在市場和政策的推動下,奶牛規模養殖發展速度加快。但目前奶業也面臨效益不好、防疫難度大、環保措施不到位等難題。作者結合宏觀數據資料和對奶牛主產區河北省的實地調研,對這些問題進行闡述,認為奶牛規模養殖的發展應循序漸進,必須根據當地農業經營特點、飼料供給潛力、經營管理水平、市場發育程度、環境承載能力等多個方面,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規模。陳念紅(2010)等運用VRS 的一階段DEA 模型方法,測算了散養、小規模、中規模和大規模奶牛生產的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從規模效率來看,中規模的規模效率最高,散養的規模效率最低。目前我國絕大部分奶農養畜規模很小(2-10 頭),為此,他們認為政府應采取措施引導和鼓勵奶農進行專業化生產,尤其是鼓勵養畜能手放棄種糧食而專門養奶牛(羊),并給予適當的補助或政策優惠。任文軍(2008)認為規模飼養奶牛要根據實際情況和條件因地制宜。提倡集約化奶牛飼養, 但決不能搞形象工程, 盲目投資。要知道奶牛養殖投入大, 風險也大, 而且相應的配套條件也必須要跟上, 盡管國家和相關部門大力支持發展養奶牛, 可要與國外發達國家齊步同軌還需要相當長的路要走。所以發展千頭萬頭的大型牧場要慎之又慎。

上述的研究成果為本研究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中的很多理論和方法是值得借鑒的。但上述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對于奶牛養殖規模效益的研究,主要是利用統計數據來進行分析的,只有朱娟等人的研究中利用實地調研數據進行分析外,沒有類似的研究成果。對牧場最優規模問題的研究,除了研究糧食等作物的經營規模外,還沒有對奶牛養殖牧場的最優規模問題展開研究的研究成果。因此為填補這一不足,本論文針對奶牛牧場的規模效益和最優規模問題展開研究,進而建立最優規劃模型,得出當前奶牛牧場的最優養殖規模,研究結果可為建立合理規模的牧場、完善奶業政策提供借鑒和參考依據。

四、研究方法

本論文在分析不同規模的奶牛牧場對其經營與收益的影響部分,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模型;在確定奶牛牧場最優養殖規模部分,運用了數學規范法構建了最優經營決策模型。具體的研究方法如下:

(一)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

本項目主要是研究規模問題,因此根據調研數據,把牧場按照奶牛頭數進行了分組。為了分析不同養殖規模的效益對上述的生產函數模型進行了改進,引入了表示養殖規模的虛變量,來說明在投入既定的情況下,不同的奶牛養殖規模對收入的影響。改進后的模型形式為:Ln(Income)=c+αLn(labor)+β1n(cow)+γ1n(fee)+b1D1+b2D2+b3D3+b4D4

其中:Income為牧場養殖的收入;Labor為勞動力,以生產過程中實際投入的工日數來計算;Fee為物質費用,包括精飼料、粗飼料、配種、防疫醫治、人工費用以及油電費用;Cow為奶牛頭數;D為不同規模組的虛變量,數量要比規模組數少1個。α、β、γ分別為勞動力、奶牛頭數、物質費用的彈性系數;b1, b2, b3, b4 分別是虛擬變量的彈性系數。每組的生產彈性系數之和是規模報酬系數RTS。當RTS>1時,為規模報酬遞增,產出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當RTS=1時,為規模報酬不變,投入增加的比例等于產出增加的比例;當RTS

(二)最優經營決策模型

將生產函數代入效用函數,牧場場主的最優規劃可簡化為:

MAX U= PA·ALαKβHγ- WAL- PKK- tH + p1WI(T-L) + p2PR(R-H)

M/ L=αPAQ/L-WA-p1WI = 0

M/ K=βPAQ/K- PK = 0

M/ H=γPAQ/H-t-p2PR = 0

H*即為牧場主的最優養殖規模。

五、項目的針對性與價值性

在新世紀里,人們更加關心自身健康,更加關注奶產品的安全問題,同時也關注產區的生態環境、奶牛飼養方式及動物福利狀況等。這是全球化的大趨勢,代表著人類食品消費的未來。而三聚氰胺、性早熟、蒙牛毒奶等事件幾乎把所有乳企推至風口浪尖,國內奶源屢屢遭受質量質疑。中投顧問的《2010-2015年中國乳制品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中國原奶主要有三種來源,奶牛養殖小區和奶站占比約為20%,企業自建規模奶牛場比例較小,僅為10%-15%,而散戶養殖卻占到70%以上。以散戶養殖為主的中國奶牛養殖模式是原奶質量低的根本癥結所在。為了解決危機,很多專家認為應該大力發展規模養殖建設,但是大規模牧場養殖模式的快速擴張也是有利有弊的,因此針對最優規模的選定以及促進牧場健康發展提出政策性建議是具有重大意義的。本論文通過建立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模型,分析在資本、勞動力和土地等投入既定的情況下,不同的生產經營規模對收益的影響。進而利用數學規范法建立奶牛牧場規模經營決策模型,得出奶牛養殖牧場的最優規模。最后根據研究結論提出奶牛牧場建設與發展的相關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1]李勝利、曹志軍、楊敦啟、周鑫宇、劉玉滿. 當前我國

奶業面臨的困境及應對措施[J]中國乳業,2009.(3).

[2]錢貴霞、郭建軍.中國奶業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與趨

勢展望[J]農業展望,2008.(4).

[3]錢貴霞、郭曉川、郭建軍、鄔建國.奶業危機產生的根

源與對策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10.(3).

[4]魏玉棟. 特殊時期見證決策的力量——農業部清理

整頓奶站扶持奶業行動紀實[J]農林工作通訊,2008.

(20).

乳品安全論文范文第3篇

中圖分類號:D92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13)09-029-02

近期,中央電視臺推出“舌尖上的安全”系列報道,對食品安全亂象進行跟蹤報道,食品安全問題又引起廣泛關注。據中國新聞網2013年6月17日報道,實施四年的我國首部《食品安全法》即將啟動修改,治亂用重典,加大食品違法行為懲處力度,建立最嚴格的食品安全監管制度,成為此次修法過程中公眾關注的焦點。 與我國食品安全事件頻發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鄰國日本長期擁有“食品安全的神話”,鑒于中日文化的相似性和法制的傳承性,日本的成功經驗或許可以為完善我國食品安全法律制度提供借鑒。

縱觀各國的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都是在規定食品安全風險分析機構的組成和職責、進行風險分析的情形、風險分析的具體程序等等,這些內容主要屬于行政法的范疇。因此,本文在行政法的視野下,比較研究中日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最后提出完善我國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的建議。

一、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概述

食品安全風險分析是指通過對影響食品安全質量的各種生物、物理和化學危害進行評估,定性或定量描述風險特征,并在參考了各種相關因素后,提出和實施風險管理措施,并對有關情況進行交流的過程。 根據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對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的定義,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是由風險評估、風險管理和風險交流三部分構成的完整體系。

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作為風險分析方法在食品安全領域的應用,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顯著特征:

第一,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具有科學性和客觀性。食品安全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因此,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應當遵循客觀規律,運用科學方法,通過大量的科學研究得出風險評估結果,并以此為依據制定風險管理措施。它以科學為基礎,每一環節都是依據科學研究結論,而不是某個人的主觀臆斷,具有顯著的科學性和客觀性。

第二,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具有專業性和獨立性。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由醫學、農業、食品等領域的專家組成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構進行,具有極強的專業性。為了確保風險評估結果科學客觀,很多國家都實行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相分離,提高風險評估機構的獨立性。風險管理則由專門的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負責,從而使風險分析制度具有了較強的專業性和獨立性。

第三,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具有公開性和透明性。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是在嚴峻的食品安全形勢下誕生的,很多國家也是在嚴重的食品安全危機下建立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的,這就要求它不僅要從客觀上保障食品的安全,還要從心理上重建公眾對食品安全的信心。因此,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非常強調分析過程的公開和透明,通過多種方式積極與社會公眾加強風險交流。

二、我國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的現狀和問題

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必然要求,是國際社會普遍遵循的原則,但是我國目前的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尚不完善,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

(一)我國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的現狀

在風險評估方面,農業部成立了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是對農產品質量進行風險評估的最高學術和咨詢機構。衛生部組建了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承擔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工作,并開展食品安全風險交流。2011年10月13日,籌備三年之久的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在北京成立,該中心是我國第一家國家級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業技術機構。

在風險管理方面,我國實行的是分段監管體制:衛生行政部門負責組織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工作,承擔綜合協調職責;國家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分別對食品生產、食品流通、餐飲服務活動實施監督管理。

在風險交流方面,我國對其重視不夠,相關法律規定多為原則性的,如《食品安全法》第六條規定縣級以上衛生行政、農業行政、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加強溝通、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職責分工,依法行使職權,承擔責任。

(二)我國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存在的問題

1.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構過于分散。根據現行法律,農業部成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衛生部成立了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并舉辦了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三個機構性質和職責相似,人員結構基本一致,但卻屬于不同的部門。造成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構過于分散,影響了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進行。

2.風險評估與風險管理機構合一受到質疑。我國現在承擔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工作的機構大多由風險管理部門組織,使得其提交的風險數據或決策建議有受到行政管理者意向影響的嫌疑,加之風險交流工作滯后,使公眾對風險評估結論的真實可靠性產生了質疑,從而缺少了公信力。

3.食品安全風險管理部門協調性差。由于我國實行分段監管模式,由衛生部、農業部、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等部門共同承擔。但是現實中各部門溝通協調性較差,互相推諉扯皮現象時有發生,甚至出現了“十幾個部門管不了一桌菜”的尷尬局面。

4.食品安全風險交流工作落后。盡管我國新制定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都要求加強風險交流,但我國食品安全風險交流工作依然落后,此前關于乳品安全標準的爭論更證明了這一點。衛生部2010年3月頒布的乳品安全標準要求每百克的蛋白質含量大于等于2.80克,生鮮乳菌落總數允許每毫升200萬個,而此前的1986年標準分別是不低于2.95克和不超過50萬個。難怪媒體驚呼“一夜倒退了25年”,更有人認為乳品新標準是以保護奶農為借口,被個別大企業綁架的標準。面對公眾的強烈質疑,衛生部只解釋道:標準符合中國國情和產業實際,引發人們強烈不滿,更突顯出我國食品安全風險交流工作的落后。

三、日本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的考察

為應對食品安全事件,保障食品安全,日本政府引進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修改食品安全相關法律,對食品安全監管機構也進行了改革。

(一)日本食 品安全風險分析的法律制度

日本政府根據國內外食品安全形勢發展需求,在2003年頒布了《食品安全基本法》,明確了制定與實施食品安全政策的基本方針是采用風險分析手段:第一,風險評估。在制定食品安全政策時,應當對食品本身含有或加入到食品中影響人體健康的生物、化學、物理上的因素,進行影響人體健康的評估。第二,風險管理。為了防止、抑制攝取食品對人身健康產生的不良影響,應考慮國民飲食習慣等因素,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制定食品安全政策。第三,風險溝通。為了將國民的意見反映到制定的政策中,政府在制定食品安全政策時,應采取必要措施,向國民提供相關政策信息,為其提供陳述意見的機會,并促進相關單位、人員相互之間交換信息和意見。

為了適應新的食品安全形勢,制定于1947年的《食品衛生法》也于2006年進行了修改。該法是日本控制食品質量安全與衛生的重要法典,對幾乎所有食品都有詳細的規定,包括制定食品、添加劑、器具和食品包裝的標準和規格等。此外,日本政府還對《農林水產省設置法》進行部分修改,把風險管理部門從產業振興部門分離出來,并予以強化,成立產業·消費局。

(二)日本食品安全風險分析的管理機構

為加強政府對食品安全的管理,日本于2003年在內閣府增設食品安全委員會,與農林水產省和厚生勞動省共同對食品安全進行監管。

日本食品安全委員會隸屬于內閣府,是專門負責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機構,主要職能是進行科學的風險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對厚生勞動省、農林水產省等風險管理機構進行勸告和監督。厚生勞動省作為真正行使食品安全監管的部門,主要對進出口及國內市場的食品衛生實施監管。另外,隨著食品安全委員會的建立,厚生勞動省的職能已由風險評估與風險管理并舉轉變為單純的風險管理。農林水產省主要負責對生鮮農產品的監管,它與厚生勞動省的區別在于側重對農產品生產和加工階段進行風險管理。

四、完善我國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的建議

通過對我國食品安全風險分析現狀的分析,對比鄰國日本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的經驗,我們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完善我國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制度:

(一)整合現有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構

我國現有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構過于分散,不利于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工作的開展。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整合,把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整合成新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由醫學、農業、食品、營養、衛生等方面的專家組成,專門負責監督、審核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工作。

(二)實現風險評估與風險管理的分離

在借鑒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實踐經驗基礎上,我國應當對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構進行改革,實現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構與食品安全風險管理機構的分離。由新成立的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專門負責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技術工作,把風險評估機構從風險管理部門分離出來,直屬于國務院,以提高其地位和獨立性。

(三)強化各風險管理部門的協作

由于我國實行分段監管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體制,因此,必須加強部門之間的密切協作,以免出現監管漏洞或交叉重復。首先,我們應當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完善責任追究制度,確保各監管部門按照自己的職責分工,切實履行職責。其次,在各部門設立專門溝通窗口,建立相互間暢通的溝通渠道,及時互通信息,實現信息共享。

(四)加強食品安全風險交流工作

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構和食品安全風險管理機構都應當切實加強風險交流工作,建立暢通的風險交流渠道。首先,可以利用網絡、熱線公布風險信息或風險評估結果,使公眾及時獲取可靠的科學信息;其次,吸納消費者代表參加風險分析過程,消費者代表的加入有助于促使專家重視食品的安全性,增加公眾對風險分析結果的信任。最后,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構和風險管理機構應當理性面對媒體,及時召開新聞會,公布相關風險信息或風險評估結果,防止個別媒體借機炒作。

注釋:

魏銘言.最嚴食品安全法力爭年內完成修訂如何重典治亂.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3-06/17/content_20580695.htm.2013-06-19.

孟勇.食品安全風險分析的發展與應用.大眾標準化.2011(S2).49-50.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http://chinafoodsafety.net/newslist/newslist.jsp?anniu=Introduction.2013-06-20.

周雪.我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17.

乳品安全論文范文第4篇

  婦產科護士工作總結1

  日月交替,歲月如歌,這一年在護理部的領導和大力支持下,緊緊圍繞“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工作原則,結合科室工作實際,進一步完善了科室工作流程,細化管理,認真落實各項工作制度,逐步提高護理質量,現總結如下。

  一、加強病區管理,夯實基礎護理

  今年,我科加強了病區的管理,注重晨晚間護理,使床整無皺折,并確保床單、被褥無血跡、污漬,隨臟隨換,制定每周一大換床單制度,確保每位患者床單元平整、清潔、舒適保證患者的清潔無污染。

  二、優質護理服務

  分別設兩名責任護士,責任護士負責對所分管病人的病情觀察,落實治療性護理和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生活護理,做到全程全方位護理,保證責任護士管床到位,責任到人,大大改變了以前功能制護理的局限性。她們盡心盡力在自己的崗位上為所管病人提供優質的服務,并參與一些管理工作,提高了自己的綜合素質,同時也得到了一些病人家屬的好評!

  三、加強護士的繼續教育,培養專科護理人才

  在本年度初我們就制定了本專業的人才培訓計劃,有科內學習和外出學習參加培訓班等形式,均已完成培訓計劃。科內學習是利用每天晨會時間進行基礎護理、護理常規、健康教育等護理知識和技術的強化訓練,從而不斷提高科內護士的專科知識水平。今年外出培訓產科專科護士一名,已能單獨上崗。對新入科護士有一對一的護理老師帶教,盡快適應本職工作,對工作一年以上的護士積極鼓勵其繼續學習,并讓她們以各種形式自學,提高學歷,今年有兩名護士取得專科學歷,護士長取得主管護士職稱。

  四、嚴格核心制度的落實,減少護理差錯的發生

  嚴格床頭交接班,堅持每日由夜班對全部住院患者的診斷、治療、手術等情況進行梳理、登記,使晨間交班更詳細、嚴謹,并隨時檢查基礎護理情況,及時指出存問題及時改正,確保患者安全。完善護理查對制度,針對我科醫生停醫囑不定時的情況,特制定了雙人雙班查對制度,即每天下午白班和總務查對醫囑后,夜間上夜和助產士再次查對醫囑,避免了漏執行和重復執行的現象。

  過去的一年,我們雖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優質護理服務的內容還需深化,服務形式還需創新;年輕護士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科護理知識還需學習,服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待進一步增強;護理科研、論文撰寫工作也很薄弱,因此,在新的一年里,我們將總結經驗,大膽創新,為醫院的持續發展而不懈努力。

  婦產科護士工作總結2

  忙碌、充實的20xx年匆匆而過,回顧一年來的工作,我在院領導及護理部的關心和支持下,在科主任的帶領下,始終堅持把“以病人為中心,保證醫療護理質量安全”作為指導思想,以“鞏固__醫院,促進母乳喂養”為目標,嚴格按照醫院和護理部的要求,圓滿的完成了20xx_年的各項護理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婦產科護理工作

  今年x月份轉入婦產科工作后,在工作中,我深切的認識到一個合格的婦產科護士長應具備的素質和條件,要想一個科室能夠和諧、上進、有凝聚力、出成績,就必須要具備正確的管理技巧,同時不斷的增強自身的修養和素質,用自己的言行去約束和影響科室的護士,積極的調動護士們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合理的組織、協調、指揮科室護士完成工作目標和工作任務。發揮大家的智慧和力量,事必躬親,通過我的管理和全科室護士的配合,我們科室現在可以說是井井有條,每個人的工作熱情很高,工作效率有效,成績突出。

  1、腳踏實地,從護理基礎工作做起。

  科室護士偏年輕化,工作經驗不足,專科知識欠缺,為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從基礎護理工作入手,嚴格執行查房程序和交接班制度,將晨間護理與交接班作為交流平臺,深入細致的開展專科健康知識教育,和人性化溝通,有效的提高病人滿意度,取得良好效果。同時,將核心制度落實作為本年度考核重點,逐步規范工作流程。另外,提高服務質量,從改進工作細節入手:改進查對方式,將傳統的稱呼病人床號、姓名,改為問病人姓名,讓病人主動回答,避免查對差錯發生的可能性。

  2、抓制度落實,明確工作分工,防范工作漏洞。

  將工作細化,進行分工,護理文書書寫由責任護士、組長和護長三人負責,形成責任護士責任下完成病歷,組長把關,護長質控的三級質控模式,有效的控制書寫錯誤和不規范書寫,提高書寫質量。將工休座談、搶救藥品、實習生講課、業務學習分別責任到人,形成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負責,大家共同參與科室管理,有效提高了大家的積極性。

  3、嚴格產房管理,不斷提高助產質量。

  加強產房管理,將產科常見急癥搶救流程,張貼在產房內墻,強化操作流程化,落實腕帶識別制度,嚴格執行新生兒腕帶配戴工作,建立產房交接流程并督導實施,有效加強產婦及新生兒安全管理,同時完善疫苗注射程序,加強疫苗管理。

  二、x醫院工作

  今年x月底我們收到了市衛計局轉發國家衛計委關于開展愛嬰醫院復核的通知,x月底我們提交了__醫院復核申請,為了保證愛嬰醫院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并能正常運轉,在院領導的指導和幫助下,我科根據<20xx年x醫院復核方案>要求,逐條自查整改,督導落實,使愛嬰醫院的管理工作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并于x月x日通過了市衛計局開展市級__醫院復核,x月份后我們又重新進行了整改,準備迎接省級x醫院復核。具體工作如下:

  1、促進母乳喂養政策的實施。

  (1)制定了書面母乳喂養政策,并傳達到了所有的醫護人員。

  (2)貫徹執行本院促進母乳喂養的規定和“國際雙十條例”。

  (3)將母乳喂養的三個十條規定張貼在母嬰所到之處。

  2、代乳品銷售情況。

  在醫院內禁止張貼母乳代用品銷售廣告,禁止銷售母乳代用品,禁止公司向母親、醫護人員贈送母乳代用品和樣品。院內無母乳代用品銷售廣告、資料及樣品。均無醫務人員向孕產婦及其家屬推薦母乳代用品和提供母乳代用品樣品等現象。我院拒絕接受免費或低價母乳代用品。

  3、落實x醫院工作管理制度。

  堅持母乳喂養制度、實行24小時母嬰同室制度、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幫助正常分娩和剖宮產分娩的產婦做好母嬰早接觸、早吸允。指導產婦正確的喂哺、含接姿勢和擠奶手法。鼓勵母親進行純母乳喂養,除非有醫學指征,禁止給新生兒吃任何食物和飲料。鼓勵按需哺乳,針對每個個母乳困難的產婦具體情況進行個別指導。杜絕產科病房奶瓶奶嘴,奶粉廣告。

  4、加強孕產婦的母乳喂養知識宣教。

  產前通過產科門診、孕婦學校等途徑,對產婦進行母乳喂養知識和技能教育。住院后由責任護士進行母乳喂養的知識和技能宣教。待產時,進行母乳喂養的知識和技能宣教,分娩時助產士必須將嬰兒和母親進行皮膚接觸,并進行早開奶。產后將母乳喂養納入查房內容,醫護人員在查房時必須對母乳喂養的好處進行宣傳、指導母親喂奶和含接姿勢、手法擠奶,指導母親早開奶、勤喂奶、按需哺乳、不限時間和次數、嬰兒睡眠超過3小時或奶脹時叫醒嬰兒進行喂奶,指導母親不要給嬰兒橡皮作為安慰物,以免產生錯覺,加強對剖宮產術后母親的護理和指導等。責任護士經常巡回病房,了解醫護人員在查房過程中是否將母乳喂養的有關知識宣傳到每位孕產婦。出院后,定時電話回訪孕產婦對母乳喂養知識及技能的情況,并及時給予指導。

  婦產科護士工作總結3

  20____年,我科護理工作遵循以“病人”為中心,全面推進優質護理服務內涵,切實提高護理服務質量為主題的宗旨,認真執行本年度的工作計劃,按照護理部制定的護理質量標準為依據完善各項護理規章制度,改進服務流程,加強護理質量質控,保持護理質量持續提高。

  一、按工作量統計,共接受住院253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近20人,增長率為7、6%,手術病人114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近20臺手術,增長率為17、5%。

  二、治療護理處置人次1408,其中輸液1174人次肌肉注射241,皮內注射100人次,輸血____人次,輸血漿5人次,抽血322人次,吸氧470人次,會陰護理1166人次,灌腸146人次,術前備皮142人次,導尿141次,換藥250人次,口服藥1976人次,臍護210人次,新生兒143人次,分娩61人次,手術114人次,理療647人次。

  通過我們齊心協力的合作,保證了護理工作的穩步發展,為了使下半年的工作更上一層樓,根據我科實際情況,制定下半年計劃如下;近幾年來,我科人動較大,低年資護士較多,為了保質保量,高效率的完成工作,必須加強對低年資護士的培養,使他們盡快的成長起來。

  1、定期進行基礎知識及基本操作的考核。

  2、在日常護理工作中加強監督,發現問題及時指出,令其改正。

  3、高年資護士做好傳幫帶工作。

  4、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勇于奉獻精神,促進其對護理工作的認識。

  三、更新專業理論知識及提高專科護理技術水平

  為了保證護理工作持續有效的發展,在科室工作允許的情況下,我們將派出骨干到上級醫院拓展視野,提高專科護理技術水平。

  四、鼓勵加強人文知識學習,提高護士的整體素質。

  五、加強保障病人安全的各項措施及規章制度。

  六、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大力宣傳健康宣教,提高服務質量。

  良好的護患溝通,能使護士感覺工作順利,心情舒暢,病人因心情舒暢而利于溝通,更能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在下一步工作中,加強護患溝通。特別是對那些不善于溝通的護士,將著重指導。

  不足之處:

  1、護士長及帶教組長忙于日常事務,疏于病房管理。

乳品安全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 乳糖不耐受;乳制品;動態;研究

【中圖分類號】 R 151.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0-9817(2007)12-1151-03

眾所周知,牛奶富含優質蛋白質和鈣、磷等多種礦物質,是改善人群膳食結構的理想食品。學生飲用奶(學生奶)是由政府專項計劃提供或通過學校途徑專供應學生的奶制品。通過實施學生飲用奶計劃引導奶類消費,將有助于全面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改善全民的膳食結構,并推動中國農業結構的優化調整。但是,由于我國居民乳糖不耐受(lactose intolerance)發生率較高、缺乏科學飲奶知識,限制了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的開展和推廣。本文對乳糖不耐受以及解決方法的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1 乳糖不耐受的分型

乳糖不耐受是指由于小腸粘膜表面缺乏乳糖酶導致的乳糖消化和吸收障礙,并伴有腹脹、腹瀉、腹痛等一系列臨床癥狀。如果僅有乳糖酶缺乏導致乳糖消化和吸收障礙而不出現臨床癥狀,則稱為乳糖消化不良(lactose maldigestion)、乳糖吸收不良(lactose malabsorption)或乳糖酶缺乏(lactase deficiency)。

根據發生的原因,可將乳糖不耐受分為: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成人型乳糖酶缺乏和繼發性乳糖酶缺乏[1]。其中,成人型乳糖酶缺乏是乳糖不耐受的主要類型,一般認為其發生與飲食習慣有關。造成乳糖酶基因的表達隨時間的延長而逐漸關閉[2],表現為隨年齡增長,乳糖酶活性逐漸下降,直至消失,引起乳糖不耐受或乳糖吸收不良。成人型乳糖酶缺乏在發生時間上存在種族與地區差異[3],發生率也存在種族和地區差異[4]。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是一種常染色體遺傳疾病,嬰兒出生后即不能適應母乳喂養,出現明顯的嘔吐、水樣腹瀉等癥狀,停止母乳喂養即可緩解。如不使用無乳糖食品喂養可能危及生命。一般而言,此種類型的發病率極低。

繼發性乳糖酶缺乏目前認為是在小腸上皮粘膜疾病和一些全身性疾病(如感染性腹瀉、腸道手術、免疫低下和急性胃腸炎等疾病)后,由于小腸粘膜的病變和損傷,導致表面乳糖酶含量可逆性下降。

2 乳糖不耐受的診斷

由于乳糖不耐受和乳糖酶缺乏間的診斷差異僅限于臨床癥狀的有無,故對于乳糖不耐受和乳糖酶缺乏的實驗室診斷集中在研究受試者是否發生乳糖酶缺乏或乳糖消化不良方面。檢測乳糖酶缺乏的方法很多,包括乳糖耐量實驗、小腸灌注法、乳糖鋇餐X線檢查、糞便糖檢測、呼氣氫法、甲烷呼氣法、13CO2呼氣法等[5]。

乳糖耐量實驗是以口服乳糖后血糖變化

3 乳糖不耐受發生率

如前所述,乳糖不耐受的發生率在不同種族、不同地區人群中發生率并不相同。按人種劃分,在美國黑人和亞州人種發生率最高,接近100%;非洲人種為75%;西班牙裔60%;而白種人中僅有20%乳糖酶缺乏[4]。有報道顯示,我國漢族人群乳糖酶缺乏的發生率為75%~95%,少數民族人群乳糖酶缺乏發生率為76%~95.5%[6]。姜政等[7]報道,漢族中學生的乳糖酶缺乏發生率(96.7%)高于藏族學生(70%)。

乳糖酶缺乏的發生亦隨年齡增加而增多。關曉輝等[8]報道吉林市不同年齡段人群的乳糖酶缺乏發生情況,其中8~12歲、13~15歲、16~21歲、20~39歲、40~60歲和60歲以上人群的乳糖酶缺乏發生率分別為26.7%,33.3%,53.3%,73.3%,80.0%和86.7%,呈明顯的年齡相關性。但該研究的總樣本量不大,僅為180人,可能存在較大的抽樣誤差。在相對集中于學齡前和學齡兒童的研究中也發現,我國兒童乳糖酶缺乏的發生率隨年齡增長而升高。劉青等[9]報道,3歲兒童乳糖酶缺乏的發生率為30%~40%,到5歲即升高到70%以上。也有人提出,我國兒童乳糖酶的消失或降低多發生于7~8歲。Yang等[10]調查北京、上海、廣州和哈爾濱的1 168名3~13歲兒童后得到3~5歲兒童的乳糖酶缺乏發生率為38%,7~8歲和11~13歲兒童的發病率均為88%。趙顯峰等[11]亦發現,10~11歲北京市郊兒童乳糖酶缺乏的發生率為80.2%。以上結果均提示,我國學齡兒童乳糖酶缺乏發生率較高,可能會對兒童的飲奶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4 乳糖不耐受的解決途徑

由于牛奶中含有大量的乳糖,可能會引起乳糖不耐受等不良反應。隨著人們對乳糖酶缺乏認識的不斷深入,以及如何解決乳糖酶缺乏和增加乳制品攝入之間的矛盾已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需要提高人們對乳糖酶缺乏和不耐受的認識,了解科學飲奶知識,提倡人們每日飲1~2杯牛奶,除能明顯改善鈣的營養狀況,還有助于提高機體的健康水平。目前可以采用多種可能的方法解決乳糖酶缺乏和增加人群乳制品攝入量的問題。

4.1 少量多次攝入乳制品 有學者認為,有規律的每日攝入一定量的乳糖可降低乳糖不耐受的癥狀,并可以誘導大腸菌群對乳糖的適應性,減少產氫[12]。有人提出,少量乳制品(25 g奶粉,乳糖6 g)攝入可以降低氫呼出量[13-14],即少量多次飲奶可減輕或不出現乳糖不耐受的癥狀。即使是乳糖酶缺乏個體,也可耐受少量乳類(120~240 mL),不會出現不耐受癥狀。可限制1 d中攝入乳糖總量,普遍推薦乳糖限量為12 g,少量多次食用也可減輕乳糖不耐受反應,一次食用量以不超過250 mL液態奶為宜。如果每次飲牛奶時能掌握合理的間隔時間和每日攝入總奶量,可避免出現乳糖不耐受癥狀。

4.2 不宜空腹飲奶 乳糖不耐受者不宜清晨空腹飲奶。也有學者提出,乳糖不耐受者在與其他食物一起攝入牛奶時對乳糖的耐受可相應提高[15],如在進食其他食物的同時飲用牛奶、乳制品,可減輕或不出現乳糖不耐受的癥狀。但也有研究提出,隨餐飲奶并不能顯著改善乳糖酶缺乏的狀況[11],甚至與高纖維食品同食還可能提高呼氣中氫的水平[16]。

4.3 選用發酵乳 可用發酵乳(特別是酸奶)代替鮮乳,發酵乳中的乳糖已有20%~30%被降解,易于消化吸收;食用酸奶還能改善乳糖消化不良和乳糖不耐受,食用也非常方便。一般情況下,牛奶和酸奶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成分相似。不過,發酵期間將消耗維生素B12和維生素C,產生葉酸;酸奶中的鈣比牛奶中的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牛乳經過發酵,主要組成成分和性狀發生了有益變化,營養價值有了進一步提高。通常酸奶中的乳糖比牛奶低,而乳酸、半乳糖、肽、游離氨基酸和游離脂肪酸則比牛奶高。并且酸奶中的有益菌(乳酸菌)進入腸道,可抑制一些腐敗菌的生長,調整腸道菌群,防止腐敗物對人體的不良作用,從而有利于人體健康。

酸奶還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含有雙歧桿菌或嗜酸性乳酸桿菌的酸奶可治療小兒腹瀉,治療效果優于抗菌素,且沒有副作用;對于癌癥手術后患者放療導致胃腸道微生物群落的紊亂,飲用含有雙歧桿菌或嗜酸性乳酸桿菌的酸奶可使腸道微生物群落恢復正常。

4.4 針對乳糖酶缺乏的方法

4.4.1 服用乳糖酶 有人提出,可以服用乳糖酶來解決乳糖酶缺乏,也有文獻報道服用乳糖酶(β-半乳糖苷酶)可降低呼氣中氫含量。乳糖酶的作用效果與乳糖劑量、乳糖酶的劑量和在胃腸道內活性保持時間有關,即酶在消化道的降解、胃內的pH值、膽汁濃度、食物對胃腸蠕動的刺激等因素都將影響服用乳糖酶的效果。因此,需要在飲奶前很短的時間內服用乳糖酶才有較好的效果,這增加了該方法依從性的難度,并且乳糖酶制劑的保存穩定性和劑量都將使其成本上升,限制了它的廣泛應用。但是目前這類制品的價格相對較貴。

4.4.2 選擇低乳糖乳制品 低乳糖牛奶可解決乳糖不耐受的問題,通過在生產過程中降低牛奶中乳糖含量來避免乳糖不耐受的發生。目前已經發展了幾種方法降低牛奶中的乳糖含量,包括超濾法、發酵法、乳糖酶水解法。

超濾法即通過超濾等物理方法將牛奶中的乳糖等物質去除,以達到降低牛奶中乳糖的目的。此方法簡單易行,但在去除乳糖的同時還會除去部分乳脂、乳蛋白,使牛奶的營養價值降低。

發酵法是在牛奶中加入保加利亞桿菌、嗜熱鏈球菌等乳酸菌,經一定時間和溫度的發酵,利用活菌所產生的b-半乳糖苷酶來分解乳糖。發酵法生產的發酵乳,通常稱為“酸奶”,其特點為乳糖含量降低、營養價值有所提高。發酵乳在發酵的過程中有40%~60%的乳糖被b-半乳糖苷酶分解,乳糖水平降低,緩解乳糖對腸道的刺激;發酵乳中的活菌可進入腸道,改善腸道菌群,在腸道中分泌b-半乳糖苷酶,使腸道表面的乳糖酶活性升高,改善機體對乳糖的代謝吸收狀況;發酵乳較粘稠,可延緩胃腸道排空時間,延長腸道菌群與乳糖的作用時間,有利改善腸道中的乳酸菌對乳糖的分解,減少乳糖不耐受狀況的發生。趙顯峰等[11]報道,乳糖酶缺乏兒童在飲用酸奶后呼氣氫濃度的升高幅度顯著低于飲普通牛奶者,且發生診斷意義的呼氣氫升高(< 20 μmol/mol)者顯著少于飲普通牛奶。鐘燕等[17]報道,補充酸奶和益生菌可顯著提高乳糖不耐受者糞便b-半乳糖苷酶的活性,降低呼氣氫濃度并減少乳糖不耐受癥狀的發生。發酵乳是解決乳糖不耐受者乳制品攝入的一個好辦法,但缺點是成本較高、保質期較短、不宜長期保存。

乳糖酶水解法是在牛奶中加入乳糖酶,經過一定時間和溫度的水解,利用乳糖酶(β-半乳糖苷酶)來分解乳糖,達到降低乳糖的目的。乳糖酶水解生產的低乳糖牛奶,只是其中的乳糖被分解為半乳糖和葡萄糖,口感甜度大幅升高,而蛋白、脂肪和礦物質等其他成份的含量并不發生變化,總體營養成分改變不大。并且乳糖酶在水解乳糖的同時還會部分參與半乳糖苷轉移反應,生成低聚半乳糖[18]。乳糖酶可在4 ℃條件下水解乳糖,這一溫度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長,便于牛奶在儲藏溫度下的操作,不會額外增加生物性污染的機會,有利于保證飲奶安全。目前已有乳糖酶水解低乳糖牛奶的實驗性應用研究的報道。趙顯峰等[11]、江佛湖等[19]均報道過應用乳糖酶水解低乳糖牛奶可有效預防乳糖酶缺乏兒童的乳糖不耐受狀況的發生。

4.4.3 基因治療 針對乳糖酶缺乏患者體內乳糖酶基因的時間關閉效應,有學者提出了基因治療的假設,并在部分動物體內成功地進行了轉基因的表達。但是,由于目前人們對基因治療的安全性和遠期效應尚有較大疑問,基因療法尚不具有實踐意義,可以期望其在未來發展成為最終解決乳糖不耐受問題的有效方案。5 未來工作展望

乳糖不耐受是涉及全球的健康問題,特別是亞洲人群乳糖不耐受和乳糖酶缺乏的發生率極高,嚴重影響和制約了牛奶和乳制品的消費,進而影響優質蛋白和鈣等營養素的攝入。在我國,一般人群的鈣攝入量僅能達到AI要求的40%~50%,增加骨質疏松和老年人骨折的風險,從而導致老年人的生存質量降低。因此,需要關注和解決乳糖酶缺乏人群的飲奶問題。

我國已開展了旨在通過增加牛奶消費改善中小學生營養狀況的學生飲用奶計劃,但是該計劃開展的數年間,飲奶的推廣工作并不盡如人意。其中一部分原因可能與人群乳糖酶缺乏有關,如在上海、云南思茅和福建南平等地發生過部分飲奶學生因乳糖不耐受而引起較嚴重的“心因性反應”。由于人們對乳糖酶缺乏和乳糖不耐受缺乏了解,曾將這些“事件”認為是“食物中毒”,對學生奶工作的開展產生了極壞影響。因此,食品和營養學家以及管理者應加強如何預防和降低乳糖不耐受方面的宣傳,研究尋求解決乳糖酶缺乏的方法。發酵乳和乳糖酶水解技術應是目前較好和較安全的解決途徑。但是,低乳糖牛奶中蛋白質以及鈣等礦物質的利用率是否有所變化,以及長期食用的效果等問題,尚有待進一步研究。

6 參考文獻

[1] LEWINSKY RH,JENSEN TG,MOLLER J,et al. T-13910 NDA variant associated with lactase persistence interacts with Oct-1 and stimulates lactase promoter activity in vitro. Hum Mol Genet,2005,14 (24):3 945-3 953.

[2] RIDEFELT P,HAKANSSON LD. Lactose intolerance: lactose tolerance test versus genotyping. Scand J Gastroenterol,2005,40 (7):822-826.

[3] POULTER M,HOLLOX E,HARVER CB,et al. The causal element for the lactase persistence/non-persistence polymorphism is lacated in a 1Mb region of linkage disequilibrium in Europeans. Ann Human Gen,2003,67(Pt 4):298-311.

[4] JACKSON KA,SAVAIANO DA. Lactose maldigestion,calcium intake and osteoporosis in African-,Asian,and Hispanic-Americans. J Am Coll Nutri,2001,20:198-207.

[5] 何梅,楊月欣. 乳糖酶缺乏和乳糖不耐受. 國外醫學:衛生學分冊,1999,26(6):339-342.

[6] 鐘燕.乳糖不耐受基礎研究進展.國外醫學:衛生學分冊,2000,27(3): 168-171.

[7] 姜政,劉新才. 藏族中學生中乳糖吸收不良及乳糖不耐受的初步研究. 重慶醫科大學學報,1995,20(4):272-275.

[8] 關曉輝,徐洪軍,張曉杰,等. 不同年齡段人群乳糖酶缺乏的臨床研究. 中華內科雜志,2006,45(6):497-498.

[9] 劉青,金學源,李勁松,等. 用呼氣氫試驗方法研究小兒乳糖吸收不良的發生狀況. 中國臨床營養雜志,1996,4(1):30-32.

[10]YANG Y,HE M,CUI H,et al. The prevalence of lactase deficiency and lactose intolerance in Chinese children of different ages. 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0,113(12):1 129-1 132.

[11]趙顯峰,潘麗莉,孟晶,等. 乳糖不耐受小學生飲奶方法的探討. 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07,41(3):176-178.

[12]HERTZLER SR,SAVAIANO DA. Colonic adaptation to daily lactose feeding in lactose maldigesters reduces lactose intolerance. Am J Clin Nutri,1996,64(2):232-236.

[13]聶少萍,徐浩峰,黃偉雄,等. 青少年攝入不同劑量乳糖與氫呼氣量關系的研究. 華南預防醫學,2004,30(1):3-6.

[14]喬蓉,黃承鈺,曾果,等. 健康成人可接受牛奶攝入量實驗研究. 衛生研究,2006,35(6):747-749.

[15] SUAREZ FL,SAVAIANO DA,ARBISI P,et al. Tolerance to the daily ingestion og two cups of milk by individuals claiming lactose intolerance. Am J Clin Nutri,1997,65(5):1 502-1 506.

[16] 喬蓉,黃承鈺,杜輝章,等. 牛奶不耐受膳食改善措施實驗研究. 第二屆中國西部營養學術會議專題報告及論文摘要匯編.成都,2006:100-101.

[17] 鐘燕,黃承鈺,陰文婭,等. 益生菌和酸奶對乳糖不耐受者的作用研究. 營養學報,2005,27(5):401-405.

[18] 南慶賢,毛學英. 酶技術在乳品研究中的最新進展. 中國乳品工業,2004,32(12):22-26.

相關期刊更多

中國乳品工業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

乳品與人類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東北農業大學

乳業科學與技術

統計源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磐石市| 土默特左旗| 无为县| 东山县| 金秀| 井研县| 攀枝花市| 体育| 老河口市| 深泽县| 桐乡市| 丰原市| 磴口县| 介休市| 苏尼特右旗| 宁南县| 深州市| 宁津县| 祁阳县| 综艺| 南城县| 勃利县| 平度市| 珠海市| 定结县| 襄樊市| 奉贤区| 水富县| 辽阳市| 亳州市| 滦南县| 台山市| 和顺县| 左贡县| 东源县| 安吉县| 香格里拉县| 南涧| 丘北县| 江西省| 前郭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