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襄陽中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7月9日至10日填報志愿
楚天快報訊 楚天快報訊(記者王曉光通訊員陳建波)昨日中午11時許,隨著英語考試結束的鈴聲響起,襄陽2017年中考圓滿結束。本報今日刊登中考試卷及答案。
閱卷工作從今日開始,7月6日公布中考成績;7月7日匯總查分申請;7月8日復查卷面成績;7月8日18:00前反饋查分結果;7月9日8:00至7月10日18:00考生填報中考志愿。
中考期間,市教育局派出13個巡視組,由局領導帶隊,分頭到12個考區41個考點進行全程巡視、檢查、監督,加強考試管理,嚴肅考風考紀。
市教育局局長程敬榮介紹,今年中考組織嚴密、紀律嚴明、監考嚴格、巡視認真,整個考試安全、平穩、順利,沒有發生失密、泄密等考試安全類事件,沒有發生重大違紀舞弊現象。
市教育局公布了《襄陽市2019年初中畢業生學業水平考試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2019年初中畢業生學業水平考試仍分為考試、考查、考核及綜合素質評價。其中,考試科目考試時間為2019年6月20日—22日(體育與健康考試時間為2019年4月);考查科目考查時間為2019年4月;考核科目考核時間及綜合素質評價開展時間由各學校結合本校情況自行確定,2019年4月底前結束。
按照《方案》,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英語(含聽力測試)、理科綜合(物理、化學、生物合卷)、文科綜合(思想品德、歷史、地理合卷)、體育與健康。語文、數學、英語3科單科單卷,每科卷面總分為120分;理科綜合卷面總分為130分,其中物理60分、化學40分、生物30分;文科綜合卷面總分為130分,其中思想品德50分、歷史50分、地理30分;體育與健康30分。考試科目滿分為650分。
考查科目為理化生實驗技能、信息技術。理化生實驗技能考查以現場測試為主,信息技術能力考查以上機操作為主;考核科目為音樂、美術、綜合實踐活動(含勞技、職教)、地方課程(含“三防一獻”、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環境教育、形勢與政策教育、人口理論教育、國防教育、書法教育、經典誦讀、《襄陽好風日》等),考核科目可采取筆試(開卷或閉卷)、成果展示、才藝表現等多種方式進行;綜合素質評價,即按照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五個方面的內容,對學生進行全面紀實性評價。
1.試驗時間與方法試驗時間為2010年7月19日至11月20日,共125天;試驗網箱共14口,分兩組并列設置,每組網箱7口。
2.養殖環境條件網箱設置地點位于庫區流水鎮,庫灣面積90余公頃,背風向陽,養殖區域水質清新,透明度70cm左右,平均水深6.5m,離岸150m。
3.網箱設置網箱為聚乙烯無結網片制成,規格為6m×6m×3m,網目2cm。網箱設置方式為框架固定敞口式,網箱入水深2.6m。
4.魚種放養魚種為安康金諾水產科技有限公司培育,規格整齊,體質健壯,無病無傷。2010年7月19日放養,平均規格20g/尾左右,每口網箱放養5000尾,兩組網箱共投放魚種1450kg,70000尾(詳見表1);放養前用3%的食鹽水消毒10分鐘左右。
5.飼養管理
(1)飼料投喂飼料為品牌鯉魚種顆粒飼料,堅持少量多次的投喂原則,放養后前3天為馴食期,每天投喂2次,逐步增加到一天4次定時投喂,分別為8:00、11:30、14:30和18:00,投喂量根據魚種攝食強度和天氣情況及時調節。
(2)日常管理①最初3天每天用水潑洗網箱,保持網箱清潔,以后每隔10天左右清洗網箱一次;②定期檢查網箱,發現破損及時修補;③發現死魚及時撈出,并進一步分析查明死亡原因;④定期(一個月)抽樣稱重檢查(抽樣生長情況見圖1),并做好各項生產試驗記錄。
(3)病害防治在疾病流行季節,用強氯精掛袋法進行病害防治,由于該庫灣水質清新,全年未出現嚴重病害;魚種傷亡原因是投放當天死亡220尾,養殖過程中零星死亡142尾。
二、實驗結果
2010年11月20日出箱稱重,A組網箱平均規格172g/尾,收獲總重量5975kg,成活率99.3%;B組網箱平均規格159g/尾,收獲總重量5549kg,成活率99.7%(詳見表1)。效益分析:14口網箱總投入11.99萬元,銷售總收入16.13萬元,實現純收入4.14萬元,投入產出比1∶1.35,效益明顯。(具體投資收益情況見表2)
三、討論
1.從效益分析情況看,利用網箱養殖俄羅斯鯉魚種試驗比較成功,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并為調整養殖品種結構,轉變庫區漁業經濟方式提供了思路,為實現漁業增效,漁農增收找到了有效途徑。
【關鍵詞】思想品德;中考;復習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rchitectural knowledge system, review the strategy, combining the reality of life in stages, training, problem solving skills in ideology and moral character of the aspects of examination test comprehensively expounded, formed a relatively perfect examination review scheme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thought moral character,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he examination to gain high scores.
【Key words】Ideology and moral character; An examination; review
多年來,思想品德開卷考試,其實考的是學生的立意能力,重點是要考查學生的運用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此法考試不是對學生學習、教師教學水平降低了要求,而是明降暗升,更多地注重了能力的提高,因此,在中考關鍵時刻,掌握復習方法,有利于增強迎考復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因為思想品德這科,它與時政聯系緊密,復習更要有方法與技巧,下面筆者將就多年應考歷程來談談關于怎樣進行思想品德中考復習問題。
首先,要全面架構知識體系,準確牢固地掌握基礎知識。
能力可以影響人的活動效率,是活動任務順利完成的個性心理特征。能力來源于對基礎知識的正確運用,因而培養能力的前提是準確牢固地掌握基礎知識。中考思想品德開卷考試突出的是對能力的考查,但必須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技能作為鋪墊,要做到手中有糧,心中才不慌。縱觀這些年的中考試題,真正體現了課改方向的是開放性試題,可此類題是題在書外,理在書中, 試題通過社會熱點問題考查對課本知識遷移、運用等能力,是考學生用含義、觀點和生活經驗等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開放性考試并沒不降低對基礎知識的要求;開卷考試容量大、涉及三年來所學知識,材料是時新的,在規定時間內,如果我們連最基礎的知識都答不出來,都想著去翻書,那是考不出好成績的,這就要求教師要對考試方向、考點取向了然于胸,深入鉆研教材,梳理知識點、在通讀、吃透教材基礎上列出各章節復習提綱(知識結構),還要融會貫通,構筑知識體系。按《中考考試說明》既要抓住貫穿教材的線索及其內在聯系概括、歸納、總結、綜合,使知識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由面到體,系統化,網絡化;又要注重以一個知識點為中心,搜索與之相關內容串在一起,由一個點向周圍發散開來,打破教材原有秩序,形成新知識體系。這樣在運用時就能得心應手,快速準確了。
其次,要做好計劃,分階段復習。
品德課的總復習可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溫故知新。就是將《中考考試說明》中考試部分知識點進行總體全面復習,突出重點,扎實基礎知識,構建知識整體網絡系統。此階段復習主要側重在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記憶,把知識變系統化、簡單化。做法:先以單元、課為單位,整理知識點,全面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含義)、基本觀點和理論,通過全面復習,系統掌握基礎知識,達到突出重難點的目的,其中關鍵是要把握 "四點":重點、難點、知識點、聯系點。這樣才能全面、細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也只有這樣吃透教材,才能為運用知識,理論聯系實際奠定堅實的基礎,此乃搞好復習之前提。
第二階段:專題復習,此時要打破教材次序,圍繞時政熱點,將其與所學知識點緊密聯系,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充分感知材料和課本知識點之間的聯系。 其實,緊密結合時事與社會熱點話題,緊扣時代脈搏,與時俱進,是思品學科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思品中考命題一大特點。如"反腐倡廉"、"光盤行動"、"東莞掃黃"、兩會的召開、和諧社會、節能減排、低碳生活、昆明火車站事件、問題等時政熱點素材,都將成為中考命題選擇對象。另外,如科學發展觀、環境保護等關注人類自身生存、發展,展望未來,探討人類生存價值的問題,也能給試題提供更為廣闊的背景材料,從而備受命題者青睞,據此,我們在復習中對時政材料要盡可能全方位多角度去分析,尋找與之相適應的考點,理解"熱點"精髓,并加以剖析運用。
第三階段:查漏補缺,真題演練。此階段目標主要是解題方法和技巧訓練,提高審題和解題能力。在沖刺階段通過真題模擬練習,努力提高應考能力,查清自己在知識掌握方面欠缺的地方,抓緊時間補漏,以充分的準備迎接中考的到來。
另外,在各階段復習中要注意做好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工作,中考命題的大趨勢就是實踐性,要結合學生思想、生活實際選取材料,考查學生良好的道德意識、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指導學生今后的實際踐行。具體有:
1、感悟類、得到啟示類、明白道理類問題在這幾年的試題中不斷出現,這就要求我們每復習一個知識點就要給設個問,如:"我應該怎么做?"等,訓練習慣了,我們在做題時就能應付自如了。
2、多關注國家、社會如 "道德模范"、"最美人物"等的材料,分析模范人物身上的精神與優秀品質,并想想我們應怎樣去學習、去行動。
3、關注自己的思想行為選擇問題,在復習國家重大方針政策時,要注意思考青少年該怎樣響應國家號召,做出應有的選擇。如在復習"我國的科教興國戰略"時,就要明白我們肩負著成為創新型人才,要為國家建設做貢獻的責任,所以我們要珍惜受教育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義務,把自己培養成為國家需要的有創新意識和能力的新型人才。
最后,訓練答題技巧,強化訓練,提高應試能力
思想品德中考有兩大類型:選擇題與非選擇題
一、做選擇題時,要看清括號前面的選擇要求是什么,如"正確的"、錯誤的、"合乎題意的"或"不符合題意"等,避免因思維定勢習慣而選錯,還有題干表述是否有誤,如"中心工作是環境建設"、"共同富裕是同等富裕"等,從而選出正確的答案。
二、非選擇題 。非選擇題答題也是有一定規律的,大致有如下類型:
第1類:當遇到談感想、認識、啟發、啟示等一系列試題時,先應根據所給材料,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青少年該怎樣做"等四個方面或當中幾個方面,根據課本知識及自身實踐進行論述解題,切不可草草應付幾句了事,堆砌材料,亂寫一氣!
第2類:要求"提建議"、"寫倡議'等題,那其實是讓學生回答"怎樣做"的問題。(學生可以從國家、社會、個人等3方面來回答。)
第3類:在解答材料題時還可以用"三步解題方法",具體的就是"一閱讀、二尋找、三聯系",所謂的"一閱讀"指的是在拿到試卷時先認真讀題,找出此題材料的主要內容和所需回答的問題;而"二尋找" 指的是在讀題的基礎上找出材料中的關鍵詞和它的重要提示;最后是"三聯系",那就是在"一閱讀"" 二尋找"的基礎上把題中的關鍵詞、重要提示及其所要回答的問題和我們教材知識還有我們自身的實踐經驗等有效地進行聯系,從而找出教材中的相關知識點,進而整理得出令人滿意的答案。實踐證明,按照"三步解題法"的思路進行解題,一般都可以做到八九不離十,避免漫無目的,不著邊際地亂答一通的現象,效果還是不錯的。
第4類: 是解答漫畫題。漫畫是簡筆而注重意義的一種繪畫,做題時要先看漫畫標題,漫畫標題是題目的眼睛,在整個題目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這個標題可洞察整幅漫畫的主題,因此,在解答漫畫題時第一步得看清漫畫的標題是什么,進而把漫畫內容與標題結合起來具體分析,便更容易弄清漫畫的寓意所在了。
其次看文字,在審漫畫題時要注重看漫畫的文字,往往漫畫中的文字都是言簡意賅、畫龍點睛,所以應仔細品味漫畫中的文字,這樣可助我們領會該漫畫的寓意,同時認真思考文字中所隱含的重要信息,這時它便會成為我們弄清漫畫寓意的金鑰匙了。
最后是看夸張。在審漫畫題時要注意看漫畫的夸張之處,漫畫的夸張一般都是漫畫的弦外之音,是漫畫所表達的寓意所在,這時,再把課本知識和以目三方面所得的信息連起來思考,便更能準確地領會漫畫寓意,為答好漫畫題打下基礎。
總的來說,中考思想品德的復習是要有充分的準備和努力的,只有我們做到有計劃、有方法,再加上勤奮努力,才能決勝于中考。
參考文獻
[1]《2013年中考思想品德復習指導》
一、前言
逆向思維也稱為求異思維,這是一個常見詞語,在當前數學教學中備受歡迎。然而實際數學教學中,教師習慣使用順向思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學生嚴重缺乏逆向思維。這對學生數學能力培養帶來阻礙,影響教學質量。教師在數學教學課程中,有意識給學生傳輸逆向思維思考知識,讓學生養成逆向思維習慣。在學習中能夠使用逆向思維解決問題。
二、培養學生雙向運用知識的意識
眾所周知,數學知識概念、原理以及思維方式,一般都是具備雙向性的。同一個概念都會有不同的對稱性,這對稱性便是雙向性表現。數學命題也具備逆向性原理,只是需要學生去討論命題是否成立而已。就初中數學教學方法而言,教學方法類型多樣,教師明確分析、綜合、抽象化以及具體化等等方法。這些思維都是可逆的。運用知識進行雙向意識培養,逐漸提高學生逆向思維能力,這是初中數學教學之重。例如:在某次兵乓球比賽中,有101名運動員參與去,比賽使用的淘汰賽方式。那么你覺得冠軍應該安排多少場呢?對于該問題的提出,習慣使用順向思維的同學,會這樣考慮:100名參賽人員,可以安排50場,最后一個人是落空,只要51人進入下一個比賽環節就可以。依次分解下去。這樣看來,順向思維較為繁瑣。如果改用逆向思維去思考,從失敗者角度去分析,每一場比賽只要淘汰一名人員,最后的冠軍會從100名淘汰者中產生,因此需要安排100場,在該思維過程中,學生使用了不同的思考方式,最終得出的結果也有差異。
三、在解題中培養逆向思維
1、在運用定義解題時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
數學定義一般都是雙向的,在平時教學中,教師也習慣使用定向思維,形成了定性思維,對逆向思維使用較少。教師數學定義教學,學生掌握基本定義和使用之外,還要善于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加深學生對定義拓展和理解。平面幾何教學、定理教學,都建立在定義思維理解和拓展基礎上。因此,教師教學理當引入逆向思維思考,強調思考可逆性和相互性,這對培養學生具備推理能力有推動作用。教師開展教學分析,善于把握時間,有意識對學生進行逆向思維分析。這有助于加強學生逆向思維。例如: ABC中,D、E分別在AC、和AB兩條邊任意一點上,使用反證法證明,BE同AC不能形成相互平分。證明:假如BE和AC可以平行兩條平行線,線段的兩端可以做出一個四邊形,那么就要先將圖形表示出來。那么∠ BDE+ ∠ DEC=180°‘而這是三角形外角得出來的而∠ BDE+ ∠ DEC=(∠ A+ ∠ AED)+(∠ A+ ∠ ADE)=( ∠ A+ ∠ AED+ ∠ ADE)+ ∠ A=180 ° + ∠ A=180 °,∠ A=0°,這個證明過程顯然是不正確,也無法成立的。
2、教師強調逆向潛意識培養
使用數學公式、法則以及性質解答應用題時,這是訓練逆向思維有效方式,實踐證明教師潛意識去培養學生意識,幫助學生使用思維定式解答習題,并且養成習慣,對學生思維能力培養有重要作用。一般而言,公式從左逐漸向右邊,該轉化方式順應逆向思維需求,也是進行逆向思維培養關鍵。當教師講解完習題之后,要緊接著引入公式舉例,這能拓展學生的思維。例如:在積的乘方教學過程中,學生能用公式 完成簡單的計算題后,嘗試讓學生計算 的結果。如此可使學生學會恰當的理解公式,運用公式,對知識逆向整合,實現高效解題。這些教學方式,一般都是在課堂中進行傳輸的。當學生有意識之后,在解題時可以認識到逆向思維使用的重要性,并且驅使自己去使用逆向思維解決,這對提高數學教學水平有積極作用。
3、解題中培養學生逆向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