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初中化學實驗基本操作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下面就談談初高中化學實驗的銜接問題。
一、明確目的意義,強化實驗意識
化學實驗是化學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在初中階段,化學實驗教學主要是讓學生學會基本操作,同時了解操作的原理。進入高中階段,學生不但注意實驗操作應該規范,實驗過程也應該規范,即每次實驗都自覺按照規范的實驗程序進行;學生還應該具備根據實驗目的自主設計實驗以及運用化學實驗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這些能力是高中三年逐步培養的。高一是學生高中生涯的起始,對學生實驗習慣的培養至關重要。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必修1)》的第一章是“從實驗學化學”。因此初高中化學的銜接主要體現為化學實驗的銜接。
化學實驗的目的之一,是為了驗證化學原理,加深對化學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理解。
化學實驗的目的之二,是讓學生掌握基本實驗操作技能和實驗基本方法,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化學實驗的目的之三,是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其創新思維,使學生能夠提出問題,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其創新的實踐能力。
所以,實驗能夠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學習化學知識,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現狀,培養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參與意識,提高學生實驗動手操作能力,初步形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所以,在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具有深遠的意義。
二、了解不同要求,激發學習興趣
初中化學與高中化學有顯著的不同要求,作為即將進入高中的學生,明確這些不同要求,對高中化學的學習是有好處的。
1.初中化學實驗的基本內容:
初中化學實驗主要涉及以下幾個部分:各種藥品的取用規則、常用儀器的使用、簡單裝置的組裝以及常規實驗的操作。
實行新課改后,現行初中化學教材為了適應時代的變化,教材體系增加了與生產生活實際聯系緊密的家庭實驗、具有探究性的探究實驗、與當代科技發展有關的科技實驗等,如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課題2中的探究實驗《我們吸入的空氣與呼出的氣體有什么不同》、第三單元課題3中的家庭實驗《自制簡易凈水器》、。其中,探究實驗已經是各種考試中必然涉及的題型。
2.高中化學實驗的新要求:
初中已經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實驗知識、實驗技能和操作方法,但進入高中后對實驗的精確度要求更高,所以出現了一些新的儀器和操作方法。如:容量瓶、分液漏斗、酸堿式滴定管、冷凝管等重要儀器,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萃取、酸堿中和滴定、電解等新的實驗方法。另外,在高中化學實驗中,有關有機物的制取、性質等實驗在實驗操作、實驗方法、儀器的使用等方面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三、弄清實驗銜接,促進化學學習
通過對初化學和高中化學教材內容編排的分析可以發現,對實驗都是相當重視的。
1.初中化學教材:
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走進化學世界》的三個課題中有兩個課題都是談化學實驗問題的,其中,課題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明確指出:“學習化學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實驗,通過實驗以及對實驗現象的觀察、記錄和分析等,可以發現和驗證化學原理,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并獲得化學知識”;課題3《走進化學實驗室》強調了實驗室規則的重要性,并介紹了藥品的取用、物質的加熱、洗滌儀器等幾種基本的實驗操作。
在初中化學教材中,除了上述情況外,有關實驗的安排有如下特點:一是將實驗分散到各章節的活動與探究的內容中,并采用圖文并茂的方式給出;二是在教材中沒有演示實驗的字樣;三是書中沒有具體的學生實驗。 初中化學實驗顯然更加注重對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的培養。
2.高中化學教材:
人教版高中胡杏兒教材必修一第一章的內容是《從實驗學化學》,直截了當的指出:“掌握實驗方法以及完成化學實驗所必須的技能,是學好化學的關鍵”。其中的第一節《化學實驗基本方法》強調了化學實驗的安全問題,并學習混合物的分離和提純的實驗方法即過濾、蒸發、蒸餾和萃取等;第二節《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學習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這一新的實驗方法。
在高中化學教材中,除了上述情況外,有關實驗的安排有如下特點:一在教材中明確指出了演示實驗;二是在教材后面部分安排了專門的實驗基本操作、學生實驗和選作實驗;三是更加強調通過實驗研究物質的重要性。高中化學實驗顯然更加注重培養學生實驗探究的能力、動手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初高中化學實驗銜接內容的基本情況:
從前述可知,通過對初中化學和高中化學教材對實驗內容的安排來看,進入高中后,晚上了實驗內容:
(1)進一步強調了化學實驗室規則;
(2)補充了初中化學中的常見的基本操作實驗、新的實驗儀器,進一步指導學生練習藥品的取用、實驗儀器的連接、加熱、儀器的洗滌等基本操作;
(3)介紹了啟普發生器及其簡易裝置的使用;
(4)補充了氫氣的實驗室制法的學生實驗;
(5)介紹了實驗室制取常見氣體的裝置類型,結合氨氣的實驗室制法從反應原理、反應裝置、收集方法、注意事項等四個方面對比并加以歸納,并將之擴展為學習氣體制法的一般方法;
(6)對實驗室制取氣體時洗氣裝置的連接順序,和用該裝置進行向上或向下排空氣法、排水法收集氣體等問題進行了進一步的學習;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方法與能力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過化學實驗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實驗操作方法,培養嚴謹的態度,充分鍛煉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對實驗現象的概括、歸納、總結等思維能力。通過實驗教學,可以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然而由于主觀與客觀上的一些原因,初中化學實驗教學還沒有發揮其應有的功能。
一、目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困難與問題
當前,教師都有讓學生動手做實驗的意識,都有通過實驗探究來分析解決問題的教學思路。但這大多數是在公開課上能落實到位,將實驗功能發揮極致,公開課時教師能認真準備,學生也積極配合,效果自然也很好。可在平時常態課中的實驗教學不能認真對待,主要有下列幾種原因:(1)教師對化學實驗課程不夠重視。(2)由于有些化學實驗帶有一定的危險性,有些老師為了避免操作中的安全隱患,就把學生的分組實驗改成教師的演示實驗。(3)由于學校在實驗設備和課程安排上不夠合理,很多學校化學實驗教學都是通過老師演示完成的,學生無法參與到實驗當中,再加上實驗教學安排不夠合理,導致化學實驗無法充分發揮其教學作用。
二、新課程理念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要求
在新課程理念當中,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合,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讓學生了解實驗操作的步驟和所包含的化學知識,同時最重要的還是要通過化學實驗教學來培養學生對待科學的嚴謹態度和面對問題的思維模式。化學實驗教學的目的不止是為了傳授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實踐操作,在實驗教學中要幫助學生打開局限的思維,這樣才會有更多的收獲。
三、落實新課程理念在實驗教學中的措施
1.通過實驗教學增強學生對“實驗是學習化學的基本方法”的理解
教師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化學實驗,讓不同小組的人糾正其中的操作失誤,從而讓學生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方法。這樣可以通過對具體化學實驗的了解,讓學生對書本中的化學概念和原理有更加深刻透徹的理解。通過實驗,學生可以掌握更多學習化學的方法,對學習后面的化學知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2.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嚴謹態度
科學態度是人們能夠正確對待客觀事物的一種持久的內在傾向,是經過實踐活動養成的。一名成功的化學家之所以能夠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除去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勤奮拼搏以外,最重要的是他們能夠嚴謹治學、實事求是、謙虛謹慎,既獨立思考,不盲從輕信,又能取人之長,團結協作。作為教師,應該抓住實驗中學生的一些不正確態度及時糾正,并以此為素材,加強對學生科學態度的教育,以達到提高學生的能力及其整體素質的目的。
3.通過課本實驗學習實驗設計的原理和方法
化學課本中的實驗都是根據實際教學內容安排的,通過對化學實驗的學習,對學生了解化學知識和實驗原理有很大的幫助。老師需要將化學實驗的內容和課本知識有效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學計劃。只有將書本內容和實驗操作結合起來,學生才能對化學知識有更深刻的了解。實驗操作可以將書本中的文字轉化為實際的實驗現象,這是提高整個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一步。
4.通過實驗教學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化學實驗的教學除了可以讓學生學到化學知識以外,更多的是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所以在日常的教學工作當中,教師要讓學生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通過科學抽象和邏輯思維,能夠自己概括和歸納實驗結論,以達到理性教學的一種教學形式。在教學中,我們盡量避免枯燥的講授實驗,避免讓學生片面地背實驗,而是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通過實驗,不斷培養學生的獨立探索精神,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能力方面有一個提高。
5.通過實驗改進培養學生的實驗創新能力
培養學生的實驗創新能力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學生只有在掌握了扎實的基礎知識之后才能進行創新,而創新是學生在學習中很重要的收獲。在化學實驗教學當中,教師應該尋找實驗中出現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問題,通過這些問題讓學生多角度地思考問題,并且通過自身能力去解決這些問題。
化學實驗教學是影響教學成果的重要部分,通過對化學實驗的操作,學生學到的不僅是書本中的實驗原理和知識,更多的是對思維能力的鍛煉,教師在實驗教學中不能只追求成績效果,更要通過對學生各方面的訓練來幫助他們在學習中有更多的收獲。初中化學實驗操作的難度不是很大,但是作為基礎化學知識的學習階段來說,這個時期的化學實驗對學生的影響是很大的,通過化學實驗來鍛煉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讓學生樹立嚴謹科學的態度,讓化學實驗教學發揮其真正價值。
參考文獻:
1.李雙輝.進行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幾點嘗試[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10:133-134.
2.張惠麗.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幾點嘗試[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28:137-138.
3.頓莉.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設計的探究與實踐[J].首都師范大學,2008.
4.王玉國.初中化學家庭小實驗學習活動模式實施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2014.
5.張國臻.嘗試法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教研,2011,05:149.
6.馬廣新.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幾點嘗試[J].數理化學習,2014,11:74.
【關鍵詞】初中化學 實驗教學 重要意義
前言
隨著國家對學生教育的重視程度提高,各個學校的硬件設施也在不斷提升,特別是在如今素質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情況下,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倍顯重要,也更受初中教學教師的重視。學校對初中化學實驗的重視也表現在對化學實驗器材的不斷購買更新,督促學生對課本上的實驗進行親手操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更好地觀察實驗現象與過程,比起簡單的理論教學能夠對實驗原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更能舉一反三自行得出實驗推論。同時,通過實驗教學環節,也能很好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索精神,以及良好習慣的養成。
1.化學實驗對激發學生的興趣的重要性
初中學生此時正處在對新事物充滿興趣,且接受能力較強的階段。而初中化學是他們剛剛接觸到的新課程、新事物,恰好化學實驗中千變萬化的實驗現象正是化學的魅力所在,化學實驗可以極快地吸引學生們好奇的眼光,從而培養他們對化學的深厚興趣。一旦培養出良好的學習興趣,激發出學生的求知欲,也就引出了思維的動力。“為什么把一根生銹的鐵釘放入鹽酸中常看到鹽酸溶液先是由無色變為黃色,然后又看到有氣泡冒出?”“為什么無色的酚酞試紙遇酸沒反應,遇堿卻變紅?”“為什么高錳酸鉀加熱就會生成促進燃燒的氧氣?”“為什么燃燒的火柴棒深入二氧化碳瓶中會熄滅?”化學實驗中那些瞬息變化的現象,會讓學生感到新奇和興奮,并由此產生興趣,而且通過實驗現象的觀察,能使學生獲得有關物質及其變化的第一手資料,使抽象的理論變得生動、直觀、具體,然后在教師的引導下,經過分析、比較、歸納,一些化學基本概念的形成就顯得順理成章,學生也易理解、易接受。
2.化學實驗對幫助學生理解化學概念的重要性
教學大綱指出:“實驗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如果一個人對客觀事物一無所知,就根本談不上有什么分析問題和解決的能力。化學實驗,就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感知物質的本質屬性,通過學生視覺、聽覺、嗅覺來形成對事物的感性認識。在他們親自動手去操作去實踐的過程中,他們就能近距離地體驗化學的奧妙之所在,從而使他們更有動力去用心學習原本看來枯燥無味的化學課本知識,自己嘗試著去將課本知識和實踐過程中的細節和問題一一結合起來,真正做到對課本知識的活學活用,融會貫通。
3.化學實驗對提高學生的操作與實踐能力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化學實驗是初高中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它的實驗方法、操作技能和基本的研究思維,都是初中和高中學生學習的重要思想,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不單單要對必要的理論知識熟記在心,更重要的是相應的動手操作能力不能弱,因此,加強對化學實驗的學習方法指導、實驗程序的規范要求、實驗數據的簡單計算、基本操作方法的指導這些方法都是有必要的,這些方法如果能利用好,都會對學生的學習與提高產生重要的促進作用,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化學實驗這門課程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把學到的理論知識在實踐操作中進行論證,使理性認識轉化為感性認識,并在感性認過程中不斷地升華,通過實驗技能知識的積累和獨立思考,不斷豐富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的操作與實踐能力得到質的飛越。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觀察一個化學實驗現象,使學生在領會其內涵的基礎上,著重加強操作能力的培養,以提高學生的基本能力,并通過能力的學習與轉化,促進對化學的學習與研究。
4.化學實驗對活躍課堂氣氛的重要性
課堂教學的過程本質上體現的是教與學的互動過程,教師要想這一互動過程始終處于一種歡快的氛圍當中,教學節奏的把握是至關重要的。相比傳統的只進行課本知識講授的課堂教學環節,如果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熱情,適當設計一個個“趣味實驗”,既體現教師教學的靈活,又有助于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情趣,提高教學效果,活躍的課堂氛圍也有助于拉近較適合學生之間的距離。例如,在做二氧化碳與氧氣相關實驗時,教師做蠟燭熄滅氧氣的實驗,又或者在講解“硫酸脫水性”時,教師可以現場做一個“黑色面包”的實驗,讓學生在笑聲中獲得知識的樂趣。
5.化學實驗對督促學生形成嚴謹學習習慣的重要性
實驗是以基本操作為基礎的,而且它具有很強的規范性。這也有助于學生通過各種實驗規則培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其中,教師除了在平時的訓練中嚴格要求,加強檢查,及時糾正外,本身還必須加強課堂演示實驗的示范性,因為教師的實驗風格與習慣都將成為學生仿效的對象。應當令學生意識到嚴謹的操作步驟對于實驗的成功進行的重要意義。一切操作,不論是連接裝置、加熱、振蕩試管、取用藥品、聞氣味等都要做到嚴密、規范,切勿為了節約時間、圖方便而出現操作的不規范現象,因為不合規范的操作會給學生帶來不良的影響,以致無法對學生的實驗技能提出嚴格的要求。只有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學生才能逐漸掌握,規范并形成好的習慣。
6.結語
生動的化學實驗不僅能化抽象的化學概念為具體形象,幫助學生們更好理解這些晦澀難懂的知識,也能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在化學實驗教學當中,教師的引導作用十分重要,教師應當把握好時機適當啟發學生,通過精心設置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實驗觀察,從而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有所提高,讓他們明白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而實驗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手段。另外,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探究能力也十分重要,教師可以適當而巧妙地設計一些具有創造性的實驗來訓練這種能力,以及督促學生形成科學的態度和科學方法。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
一、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實施拓展性問題設計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化學實驗在實際的初中化學教學中占據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它是進行科學探究的主要手段,同時也是充分開發初中學生智力、潛能以及創新能力的必要途徑.在初中化學的學習中,學生通過對化學實驗的學習,不僅可以充分的感受到化學的“魅力”,激發學習興趣,從而獲取更多的化學知識,而且也可以培養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科學的學習態度.而“拓展性問題”的設計,其實就是在探究式學習理論的基礎上而形成的一種教學方法,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以科學探究為手段”,促進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動參與,親身體驗,最終達到有效提高其對化學實驗解題能力的功效.在“拓展性問題”的設計中,其核心的思想就是“拓展”,在拓展中,學生培養創新能力,獲得發展與提升.因此,在初中化學的實驗教學中,有效的開展“拓展性問題”的設計,積極引導學生體會通過實驗自主探究知識的方法,并培養其科學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初步形成良好的化學學習習慣,提高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初中化學實踐教學中有關拓展性問題的具體設計
1.在實驗操作方面展開拓展性問題設計
在進行化學實驗的過程中,實驗的操作是其中的一個關鍵部分,始終貫穿在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因此,在這一環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結合各個實驗的操作要點的基礎上,適當的設計一些拓展性的問題,進一步的豐富學生有關化學知識的結構,強化知識間的聯系,引導學生展開有效思考.例如:在對滬教版初中化學中,有關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中,常用實驗儀器就有試管、燒杯、燒瓶、酒精燈、試管夾等,而在所有的化學實驗中,對教師最基本要求就是教會學生正確使用酒精燈對物質進行加熱處理,從而有利于后期更多化學實驗教學的展開.因此,在對這一實驗進行有效教學的時候,教師在實驗操作前一般都需要準備一些實驗的器材,然后根據實驗所需組裝各個器材,最后再進行具體的實驗操作.因此,在實驗器材準備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設計一些拓展性的問題,如:為什么加熱得用酒精燈,是否可以用其它一些裝置對物質進行加熱呢?酒精燈有哪些特點,且在使用過程中又需要哪些注意事項呢?通過類似問題的設計與談論,讓學生對酒精燈形成初步的認識;然后,教師還可以進一步的設計一些相關的拓展性問題,讓學生充分的了解并利用酒精燈實施具體的操作.如:通過將酒精燈點燃并熄滅,在這個過程中,有哪些發現?若是不小心將酒精灑出來了,該怎么辦?學生在對這些問題進行有效思考的時候,就可進一步的了解到熄滅酒精燈的原理,拓寬了自己的知識面;最后,在對物質進行具體的加熱操作時,教師還還可以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如:怎樣才能對試管中的物質進行有效的加熱呢?在加熱的過程中,人應該站在哪個位置,是否可直接面對試管口?試管內液體沸騰后,是否可立即采用冷水沖洗?通過這些拓展性問題的設計,不僅將一個簡單的實驗過程變得有趣,充分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而且讓學生充分體驗到化學實驗的“魅力”.
2.強化實驗對比間的拓展性問題的設計
在初中的化學實驗中,大量的實驗都是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與可比性的,因此,教師若是在這個環節有效的設置一些具有拓展性問題,將能有效的強化學生相關化學知識的結構.例如:
在對于滬教版初中化學“基本實驗2”中有關“二氧化碳的制取與性質”展開教學時,就需要通過教師演示實驗步驟、方法的形式加深學生對于二氧化碳這一氣體性質的認識.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先復習各種可以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方法,并引導學生了解有關氣體的實驗室制法的內容,然后讓學生對比不同的氣體,如氧氣與二氧化碳等,其制法有何不同?存在著哪些異同點?同時,這兩種實驗操作在實驗裝置上是否一致?在實驗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些什么問題呢?在實驗結束以后,采用何種方法來檢驗這兩次實驗操作所獲得的氣體就是氧氣或二氧化碳呢?通過這些極富有啟發性的問題的設計,積極拓展學生有關化學知識方面的思維,培養學生對科學實驗探究的興趣,進一步強化學生對相關化學知識的理解.
綜上所述,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課堂中,積極的展開一些拓展性問題的設計,從問題入手,有效的培養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科學探究的學習能力,極大的提高了化學實驗教學的效率.然而,教師在設計一些拓展性問題的時候,也應注意幾個問題:不可將“對話”變成簡單的“問答”;避免問題探究過程流于形式,教師需在充分了解學生學習狀況的基礎上,設計一些拓展性的問題,以進一步的強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了解,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有些概念學生不能較快理解和抓住概念中的主旨,教學時可以通過概念對比的方法由學生從區別中掌握概念主旨.例如原子和元素概念的對比,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對比.
在概念教學中,既要使用正例,有時也要使用反例.反例雖然不具有概念的關鍵特征,但在無關特征方面卻可能和正例有許多相同點.例如在學習了“置換反應”的概念后出示下列化學方程式:
(1)2CuO+C2Cu+CO2;
(2)CuO+COCu+CO2;
(3)Zn+ HClZnCl2+H2
(4)CH4+O2點燃H2O+CO2
一、回。實驗復習不能“紙上談兵”,按照傳統的方法“教師講,學生聽”,而是讓學生重回實驗室。如在常用儀器的復習時,開放實驗室將課本中常見的儀器放在實驗臺上,讓學生回到實驗室,并讓他們在標簽上寫出儀器名稱,貼到對應的儀器上,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強化了相關的知識。在復習基本操作時把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小組,組內每位同學輪流抽簽上臺操作,然后根據各組情況及時總結,表揚先進小組。這樣既鞏固了基本操作技能,又增強了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還培養了學生敢于競爭的意志品質。
二、現。在實驗復習中,由于時間的限制,不可能所有的實驗再次實際操作演示,習慣上讓學生背實驗的做法,不能使學生產生感官的沖擊,但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恰恰可以彌補這個缺憾。特別是對違反操作會引起危險的實驗:如氫氣的爆鳴、濃硫酸的稀釋等實驗,通過多媒體再現、回放錯誤操作引起的危險,這就創造一個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不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又讓每一個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去獲取知識。可見多媒體手段合理的融入實驗復習教學中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清。在復習物質制取和性質的內容時,要讓學生弄清每一步為何要這樣做,避免學生對知識的死記硬背,如實驗室制氧氣用排水法收集,在實驗結束時為什么要先把導管從水中取出,讓學生清楚原因就可避免學生死記硬背。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如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中三個不同時態的操作要求,實驗前先檢驗H2的純度,實驗時先通過H2后加熱,實驗完畢先停止加熱,繼續通H2到試管冷卻。該實驗操作順序至關重要,不僅要讓學生知其然,且要知其所以然,也是該實驗成敗和安全的關鍵等。這樣就可讓學生在弄清原理的基礎上進行記憶。
四、比。復習課最忌諱知識的再次機械重復。初中化學實驗室制取氫氣、氧氣、二氧化碳,學生易把這三種氣體所需的藥品、原理、條件、實驗裝置、操作方法、氣體的收集方法等相互混淆,為了使學生對這部分內容有深刻的認識,在復習時不是機械重復而采用對比法,把這三種氣體所需的藥品、原理、條件等用表格形式列出來,引導學生區別它們的異同點,且總結出規律,最終讓學生認識到一種裝置可制多種氣體;同時,一種氣體又可用不同裝置來制取。讓學生學會通過比較、分類、歸納、總結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進而得出結論,培養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在獲得科學方法的實踐中逐步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五、聯。在實驗復習中不是孤立的復習實驗而是將實驗與元素化合物性質聯系起來,將實驗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
1.實驗與物質性質聯系
即通過性質推導實驗現象,根據現象推斷性質,如在復習氣體的收集方法時和氣體的密度、溶解性等性質聯系。鑒別物質時往往與物質的特性聯系等。
2.為了讓學生形成持續的化學學習興趣
在復習中注重把實驗和生活實際相聯系:首先重視家庭小實驗,課本中的每個家庭實驗都要求學生認真完成并書寫實驗報告,其次和學生一起討論并完成幾個專題。如“廚房中的化學”讓學生利用廚房中的物品去制CO2、除水垢、除鐵銹等,這樣既鞏固了知識,又進一步強化了實驗技能;既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自信心,又讓他們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學的重要性。
六、引。對于中考中出現的新題型如實驗方案的評價、實驗裝置的設計、實驗數據的分析處理、實驗探究等。這部分知識學生感到難以掌握,不知從何入手。在復習時首先引導學生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和方法;其次引導學生弄清實驗的目的;然后引導他們從實驗的裝置原理是否科學合理、易于操作、安全環保、現象明顯等方面對實驗進行分析;最后通過實驗的現象,分析結果,作出正確的判斷或按試題要求設計出一個完整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