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電商開拓農村小額信貸市場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電商小額信貸作為一種新型融資模式,利用大數據的技術手段,能夠為貧困者和低收入家庭經營的小企業提供金融支持,拓展金融信貸領域,暢通農村融資渠道。通過探討電商在農村發展小額信貸業務面臨傳統金融機構的沖擊、缺少政策扶持、缺乏資金保障、基礎設施不健全等問題,提出以下建議: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加強與傳統金融機構合作,突破資金短缺限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電商網絡環境。
關鍵詞:大數據;電商;小額信貸;農村市場
21世紀是信息時代,移動互聯、網絡社交和電子商務等極大地擴展了互聯網的邊界和應用范圍,并創造了“大數據”的概念,其特征為“大量化、多樣化、快速化和價值密度低”。2012年,美國政府出資兩億美元拉動大數據相關產業發展,并將其作為一項國家戰略,與此同時,中國的電子商務企業也紛紛組建了數據分析部門。電商進入農村小額信貸領域也將是必然趨勢。目前,我國農村小額信貸的發展現狀很難滿足農村地區的發展需求。為了將農村低收入人口納入國民經濟發展軌道,使廣大農民分享經濟增長帶來的好處,有必要在農村地區大力發展電商小額信貸業務。
一、國內外研究綜述
(一)國外相關研究
近年來,世界各國高度關注大數據的應用,《自然》和《科學》雜志相繼出版專欄對大數據的研究價值進行深入探討。2001年,梅塔集團分析師道格•萊尼提出了大數據技術萌芽。2008年9月,著名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在《科學》雜志發表了論文“大數據:拍字節的科學時代”,從此“大數據”一詞開始進入公眾視線并被廣泛傳播。2008年,IBM公司的史密斯首次以“BIGDA-TA”初步定義了大數據的含義。2011年5月,全球數據分析研究所的麥肯錫發表了一篇論文,系統地闡述了大數據的定義:“大數據是指超過傳統數據庫工具獲取、存儲、處理和分析能力的數據集。”時至今日,科學界對大數據還沒有一個完整準確的定義,不同領域的科學家從不同視角詮釋了大數據的基本含義。麥肯錫聲稱:“數據已經拓展到現今各行各業的職能領域,成為不可或缺的生產要素。對于大數據的深入挖掘和廣泛運用,標志著新一輪生產力發展和消費者盈余浪潮的來臨”。在全球深入探究大數據意義的背景下,美國繼1993年“信息高速路”計劃,在2012年宣布啟用2億美元的“大數據發展規劃”,這是美國又一次關于大數據的重大科技發展部署。大數據被美國政府認為是“未來的新石油”,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數據規模、運用數據能力以及對數據的占有和控制將成為各國企業的競爭熱點。目前,各國對大數據的研究可以粗略分為兩個層面:一是聚焦于探索大數據技術的復雜性和計算模型的理論;二是著眼于感知與闡釋大數據、數據建模與詞義理解、架構大數據計算體系的關鍵技術。
(二)國內相關研究
國內學者對小額信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論分析和模式研究兩個方面:
1.理論分析。
林毅夫和李永軍(2004)提出必須創建專注于服務小微企業的融資機構,主要是非政策性中小型金融機構,從而避免農村傳統金融機構因缺乏競爭而帶來的低效率問題。孫若梅(2006)對使用扶貧小額信貸項目的農戶進行抽樣數據分析后得出結論:絕大多數農戶雖然在信貸市場上獲得了資金,但在信貸規模、結構和使用上存在較大差異;小額信貸作為一種制度性供給對非正規金融有替代和補充作用,同時具有解決農戶信貸分配不均的能效。
2.模式研究。
劉西川(2007)對孟加拉鄉村銀行模式進行了深入研究,認為小額信貸的實際目標客戶已從較低、中等偏下的收入戶轉移到中等及中等偏上的收入戶。因為貧困戶對現有小額信貸產品需求不足,再加上部分富裕戶存在較強的非務農性信貸需求,所以導致目標上移。杜曉山認為,小額信貸是在特殊的制度安排下,在一定區域內向既定目標提供直接貸款基金及綜合技術服務的一種特殊信貸方式。孫天琦(2011)系統介紹了小額信貸扶貧的商業模式,認為目前我國農業生產仍是家庭小規模經營,所以農村信用合作社應以小額、微型貸款作為營銷重點。李安朋(2011)認為,隨著國內金融市場政策的不斷調整,小額信貸的發展在我國出現了新的模式:網絡信貸在提高融資效率、化解貸款難度等方面存在著無法比擬的優勢,拓展了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促進了社會資金合理分配。
二、我國農村電商小額信貸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發展現狀
我國農村小額信貸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主要由一些金融機構和非政府組織來提供業務,目前主要包括由農村信用社推出的農戶小額貸款和聯保貸款,由農業銀行推出的扶貧貸款,以及由非政府機構提供的小額貸款和扶貧基金三種類型。作為我國農村金融發展的重要內容,小額信貸對支持“三農”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電商紛紛開拓農村市場以搶占更大的市場份額。以國內互聯網金融P2P行業領軍企業宜信公司為例,2015年1月20日宜信“互聯網金融———谷雨戰略”,這是宜信開拓農村市場后的第二個5年計劃。宜信的互聯網金融戰略中提出:在未來幾年,宜信將在農村打造金融云平臺,通過農村金融生態圈,充分挖掘小微企業和農戶的征信能力和風控能力,同時利用自建的1000多個基層金融服務網點和借助云服務系統深入農村,幫助加強專業合作社的資金信貸管理,實現“為農村實體經濟發展服務”和“促進農村地區消費金融發展”兩大目標。
(二)存在問題
1.法制環境不完善,政策支持力度不夠。
目前,電商小額信貸面臨的最大發展障礙是現有金融制度不完善。監管部門認可了類似于阿里小貸的小額貸款公司的法人身份,但仍把它們定性為非金融機構。電商小額信貸定位模糊,未來發展路徑不明。我國還未出臺關于電商小額信貸的較為明確的法律法規,在維護電商本身以及客戶信息安全上存在很大漏洞。電商具有小額貸款公司的性質,這決定其不能吸儲,只能通過注冊資本進行放款,雖然可以向同業融資,但按照制度規定不能超過其注冊資本的2倍。同時,電商開展小額貸款業務還會受到地域限制。電商平臺建立小貸公司的服務對象是全國的中小企業,如果不能跨區域經營,其信貸業務必然會受到影響。
2.農村居民固守傳統金融借貸方式。
目前,傳統金融機構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成熟的經營機制,同時也擁有大量忠實客戶。以郵儲銀行小額貸款為例,貸款品種有農戶聯保貸款、保證貸款、商戶聯保貸款和保證貸款四種。由滿足條件的自然人提供保證,銀行向農戶發放用于滿足其農業播種養殖或生產經營的短期貸款。由于我國信用制度不健全,大多數居民更傾向于使用傳統金融借貸方式,而對在電子平臺上進行金融交易的積極性不高,從而限制了電商在農村市場上的發展。
3.電商小額信貸企業缺少資金和客戶。
大多數電商小額信貸企業自有資本較少、資金來源單一,與傳統銀行雄厚的資金實力無法相比,制約了電商信貸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同時受制于電子商務的經營模式,貸款主要集中在產業的銷售與消費端,在其他產業鏈缺少信貸客戶。目前,我國電商市場上人群多分布于產業鏈的銷售與消費端,造成上傳到終端的數據大多數是關于銷售與消費,而只有極少一部分是關于信貸,因此無法建立起完整的服務于信貸行業的數據系統。
4.基礎設施不完善,缺少電商網絡環境。
農村金融云平臺建立與完善離不開因特網、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目前,雖然大部分農村人口擁有智能手機,但移動互聯網等基礎設施不完善,甚至有許多貧困地區的村民無法使用互聯網。與發達國家比較,我國農村的網絡普及率存在很大差距,農民對新鮮事物接受度偏低,還有許多農村地區對電商小額信貸完全不了解。缺乏適宜發展的網絡環境,阻礙了電商小額信貸業務在農村市場的拓展。
三、對策建議
(一)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由于我國電商農村小額信貸的發展起步較晚,部分地區小額信貸機構的合法性有待核查。電商籌資能力有限,對其發展信貸業務造成很大阻力。因此,國家要制定和實施相應的法律法規來規范農村小額信貸業務,加大對電商開拓農村市場的政策扶持力度。為避免發生詐騙、非法集資等擾亂金融秩序的違法行為,對信貸市場乃至整個經濟環境造成不利影響,農村地區要加強法制建設,舉辦形式多樣的普法宣傳活動,規范農村地區的信貸活動。
(二)加快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
不斷創新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拓寬信貸支農渠道,大幅增加農業信貸量,電商小額信貸業務才能在農村獲得更好的發展。首先,創新農村金融產品。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深入挖掘農村市場的潛力,使信貸產品符合農業實際、貼近農村生活、貼近農民群眾,因地制宜推出讓農民滿意的多元化金融產品。其次,創新服務方式。通過提高廣大農民的參與度和舒適度,彌補農村金融市場的空白,提高農村地區金融與經濟發展水平。大數據應用是未來電商發展的趨勢,電商要想開拓農村市場就要依托大數據優勢,簡化農民和小微企業貸款流程和手續,滿足其迫切的融資需求。
(三)加強電商與傳統金融機構合作,突破資金短缺和客戶限制
電商小額信貸業務能否順利開展下去,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電商可提供的信貸資金規模。我國農村金融市場的資金供應存在缺口,并且缺口逐年擴大。近幾年我國小額信貸仍然依靠政府的財政支出,而不是自籌資金。部分地區規定小額信貸企業只能以內部自有資金對外放貸,由于受金融法規的約束,非政府機構開展小額信貸業務不能以任何方式擅自或變相地吸收存款,導致小額信貸資金供給來源少,限制了小額信貸的發展。電商可以與農村傳統金融機構合作,以獲取強大的資金保障以及客戶資源,而傳統金融機構也可以利用電商的數據平臺,獲取更多的利潤,實現雙贏。
(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電商網絡環境
農村基礎設施落后,網絡環境不完善制約了電商的發展壯大。要發展與完善農村信貸市場,首先,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網絡環境,為電商開展小額信貸業務奠定良好的基礎。其次,加強宣傳與引導,在農村開展形式多樣的關于電商小額信貸的講座,介紹相關成功案例,讓農民充分了解農村信貸的未來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鄭洵.中國農村信貸市場的主要問題和發展方向[J].北京農學院學報,2006(S1).
[2]肖銀偉.中國小額信貸的現狀與發展方向探析[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1(7):108-111.
[3]趙炎.小額信貸運作機制與亟待解決問題的研究[D].哈爾濱商業大學,2012.
[4]陳勇,劉曉芬,李波聲,姚曉鳴.電商金融征信與電商小微企業發展相關性研究[J].福建金融,2014(12):62-65.
作者:欒世奇 單位:哈爾濱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