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女性參與大學行政監管思索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文作者:繆瑩作者單位:寧德師范學院黨政辦公室
近年來,伴隨著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大以及加強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特別是高校教師隊伍的新老交替,為女性進入高校教師隊伍提供了機遇,女教師正是這支隊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她們是中國女性中高智能、高素質、高學歷的一個群體,是高校教學、科研和育人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也是高校教師隊伍中一支不可忽視的生力軍。高校女教師數量的增多,為女性參與行政管理奠定了基礎。據統計,截止至2010年高等教育學校(機構)教職工情況(普通高校)教職工人數2156601人,其中女性占980704人,相當于總人數的45.47%。同年,普通高校行政人員數為297715人,其中女性占134280,相當于總人數的45.10%。[4]可見女教師包括女性行政管理人員已接近高校教師總數的半壁江山,越來越多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女性參與到高等教育這一男性占絕對優勢的職業領域,并在管理層任職。但是,人數的增加,并不意味著層次的提升。據調查,許多大學中負責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后勤管理、戶籍管理、檔案管理、教務管理、學生輔導員等工作的女性管理者較多,她們執行上級指示,幾乎沒有決策權力,而且重復性勞動多,要承擔很大的壓力和責任。在管理層中,地位越高,越有實權的領導崗位,女性就越少。[5]擁有決策權力的高級職位是女性參與管理程度最直接的指標。[6]目前,就女性參與高校行政管理的整體情況看,與男性比較仍處于劣勢,女性參與高等學校管理決策的水平還是相當低的。例如,筆者隨機抽取福建省35所高校作為樣本進行研究,在231名現任校級領導成員中,女性為30名,占12.99%,正校級領導成員中只有11名女性,僅占正校級領導數的17.18%(具體調查情況見福建省高校現任校級領導成員抽樣調查統計表)。可見,女性參與高校行政管理的特點是,人數比例低,高層次的少,擔任正職的少。這決定了中國高校女教師參與高校內部管理的程度較低,并對學校的決策影響微弱。由此,在充分肯定女性參與高校行政管理的有利條件以及美好前景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到,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存在,高校女性行政管理者的發展仍然步履維艱。
女性參與高校行政管理的制約因素
1傳統觀念制約:中國幾千年來世代沿襲的“男尊女卑”“,男強女弱”“,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以其巨大的文化慣性力量深深地沉淀在許多人的思想中,這是制約女性參與高等教育的根本障礙。這種傳統觀念既影響了社會對女性角色的認知和期待,也影響女性的自我認知,不自覺地以此為模式塑造自己,習慣于用男性的優勢去比較自己的弱勢,用男性的審美與價值標準來規范自己的行為,看不到自己作為女性的特點和能力,以致于女性在不知不覺中把自己命運的韁繩交給他人,成為男性的附庸。
2自身制約因素:(1)生理方面:女性具有繁衍后代的神圣天職,在妊娠期、生育期、哺乳期,需要停止工作一段時間,于是她們中的很多人不得不中斷職業或攻讀更高學位的機會,這也成為女性行政管理人員職業競爭中的致命“弱點”。(2)心理方面:女性存在著不利于發展的自身因素,如自我發展意識不強、參與意識弱,對自己缺乏自信,對男性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依附性,使她們失去了不少參與和發展的機會,從而埋沒了自我,也進一步加劇了女性參與高校行政管理的劣勢地位。
3高校制約因素:目前高校的行政管理層級中女性往往是低職位、低職稱,大多數高校未能公平地給女性同等成才的機會。如在制訂高校女性從政的具體政策時,往往遵循“比例”原則。2007年,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大學校長素質研究”課題組對全國1792所高等院校校長的調查結果表明,在我國大學校長中女性人數僅占總人數的4.5%。[7]由此可見男女比例失衡;在職務晉升上,男女行政管理人員晉升機會遠談不上均等,女性境遇就更差,且擔任副職居中多。這種性別上的不公平嚴重挫傷了女性參與行政管理的積極性。同時也是對女性的一種潛在歧視,使女性的參政權益受到侵害甚至被剝奪。
4家庭制約因素:女性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同時又要承擔與其她女性同樣的家庭角色,她們的家庭角色極大地抑制了社會角色。因為社會只允許女性在出色完成家庭職責的基礎上再去追求社會目標,否則就會受到巨大的家庭和社會壓力。社會幾乎無時無刻都把女性與家庭緊密聯系在一起,更多地強調了女性的家庭責任和義務,認為女性就應該肩負著生兒育女、照料家庭、相夫教子的責任。因此“,女性更多時候對外部權力比較保守,當外部權力和內部權力(家庭)發生矛盾的時候女性一般傾向于選擇內部權力。”[8]
女性參與高校行政管理的解決途徑
現階段,高校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普遍提倡建立人本化、民主化的特色高等院校,改善女性在我國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參與狀況是當前迫切要做的工作,可以通過以下幾種途徑來解決:
1沖破傳統觀念的束縛,更新女性觀念。要在全社會范圍內(包括高等教育系統內),將人們對女性的觀念進行一個更高層次的更新,逐步地改變人們的看法,確立對性別角色的正確認識,承認性別差異,但要控制在男女生理性別差異的范圍內,過分夸大便會產生性別歧視,貫徹男女平等的基本國策在今天仍非常重要。
2增強女性行政管理人員自主發展意識。女性自主發展意識的強弱與她們的成就動機的程度有著緊密的聯系。作為新一代女性的高校女性行政管理人員一方面應當擺正自己在婚姻、家庭與事業中的地位,在生兒育女之后,不忘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和人生理想。另一方面,強化自主發展意識,對自己的能力、氣質、性格等有一個穩定而正確的認識和判斷,克服自卑、依賴、意志薄弱等弱點,擺脫對男性的依賴,塑造獨立人格,樹立競爭意識和終身學習的觀念,做學習型的女性,提高自己的學歷和專業水平,努力爭取成為行政管理層的高層管理者。
3創設公平環境。合理的組織結構,除了考慮組織成員能力、年齡結構的因素,還應當包括協調的男女性別比例。[9]高校內部應為女性參與行政管理創造良好的條件,在職稱評審、職務聘任方面,在考慮人選時,應當完全擯棄男女區別對待的做法和潛在思維,充分考慮女性的特長和優勢,保障女性的比例,確保公正性;在參與學校事務方面,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原則,注重選拔女性行政管理者當中有才華的人進入學校的領導層,給有能力的女性提供充分施展才華、展示自我的舞臺。
4男女共同承擔家庭責任和義務。從男女平等角度看,男女兩性都有扶養子女,瞻養老人,承擔家務勞動,維持家庭的義務,也都有參與社會工作的權利。徹底改善高等教育中女性行政管理人員參與的劣勢地位,需要男性的理解和付出。夫妻雙方應從實際出發,恰當地確定自己的家庭角色,共同承擔家庭責任和義務。這樣,高校女性行政管理者必將從繁重的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行政管理中去,以自己的實力在參與高等教育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綜上所述,用性別視角切入審視高校女性行政管理者,可以發現以往未發現或視而不見的問題。在以溝通、合作與發展為主題的當今社會,女性理應在高等教育事業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她們是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推動教育事業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女性在高校中的數量急劇增多,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改善女性參與高校行政管理制約因素,才能讓她們更好地參與到高等教育中來,施展才華、實現自身價值。唯有這樣,高校女性行政管理者的現狀才能得到根本的改善。